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潘潘Panda

    中國茶文化與歷史文化有些很深的淵源。

    對於茶文化的起源問題,各家說法不一。陸羽有關茶起源問題的這種說法雖然存在著爭議,但其中一絲微弱的資訊卻表明:在原始社會,人們在“茶”在長久的食用過程中注重的是它的某些治癒疾病的“藥”用之性,而沒有產生文化。有學者認為把茶作為一種文化而不是單純的飲用真正有歷史記載的應該從西漢算起。王褒《僮約》中“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充分證明了西漢時茶葉市場的存在和飲茶風俗的形成。《集古錄》則提出茶文化起於魏晉,魏晉名仕以飲茶于山水來怡情養性,,形成了一種茶的名仕文化。同時隨著文人飲紅茶的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

      關於茶字的由來,依照《詩經》等有關文獻記載,在史前期,“荼”是泛指各種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獨立的“茶”字則是在發現了荼的藥用價值及飲用價值之後才產生的。

      在食醫合一的歷史時代,人們很容易就發現了茶類植物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藥用功效。然而,由藥用湯劑發展為日常的飲料,還必須存在人們實際生活中的某種特定需要。巴蜀地區深處內陸,地勢低凹、山嶺環繞,一直是疾病和瘟疫多發的地區。正是這種特殊的地域自然條件決定了人們的飲食**俗,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氣,解熱毒。清•周藹聯《竺國遊記》記載:“番民以茶為生,缺之必病。”巴蜀人日常飲食偏辛辣,常飲茶,積**數千年,至今依然。長期的服用導致茶的藥用價值逐漸隱沒,茶於是成了一種日常飲料。茶由藥物轉化為日常飲料,嚴格意義的“茶”便產生了,典型標誌便是“茶”(cha)音的出現。但“茶”字則是伴隨茶事的發展和商業活動的日益頻繁而出現的。

      對於茶文化的具體起源時間目前尚有待研究,但不可否認的是茶文化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是極為悠久的。

      目前有歷史記載的茶文化發展情況始於魏晉。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已經形成,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都以誇豪鬥富為榮,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況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養廉”的問題。於是,出現了陸納、桓溫以茶代酒之舉。南齊世祖武皇帝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不喜遊宴,死前下遺詔,說他死後喪禮要儘量節儉,不要以三牲為祭品,只放些乾飯、果餅和茶飯便可以。並要“天下貴賤,鹹同此制。”在陸納、桓溫、齊武帝那裡,飲茶不僅為了提神解渴,它開始產生社會功能,成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並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價值為人們所用,而是進入了精神領域, 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功能,中國茶文化初見端倪。

      唐代是歷史上比較興旺的朝代,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著密切的關係,據《封氏聞見記》記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禪師,大興禪教。學禪師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茶聖陸羽及其同時代的一些文人,都非常重視飲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範,而且非常講究飲茶用具和煮茶的藝術,中國的茶藝由此產生。陸羽的《茶經》系統總結了唐代及其前的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的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可說公元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誌。以後又出現大量的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又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從當時比屋皆飲的民間茶俗至豪華隆重的皇室宮廷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詩詞與茶書畫,都是茶文化形成與發展的集中表現。

      宋代茶業的飛速發展推動了茶文化的發展。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茶葉還被當作特產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勃勃。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製烹點的一系列變化。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的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組成的“千人社”等。皇帝對茶事的興趣也頗高,宋太祖趙匡胤即是位嗜茶之士,他在宮庭中設立專門的茶事機關。宋徽宗皇帝趙舍還親著《大觀茶論》,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親自寫茶書的皇帝。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使茶文化十分興旺,但茶藝卻日漸走向繁複、瑣碎、奢侈。在朝廷、貴族、文人那裡,喝茶成了“喝禮兒”、“喝氣派”、“玩茶”。過於精細的茶藝淹沒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內涵和高潔深邃的本質。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使中華各民族文化全面融合的步伐**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數民族雖喜歡茶,但主要是出於生活、生理上的需要,從文化上對品茗之事興趣不大;另一方面,漢族文人面對故國破碎,異族壓迫的現狀,也無心再以茶事來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透過飲茶表現自己的情操,磨礪自己的意志。這兩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後,促進了茶文化向簡約、返璞歸真方向發展。

      明清時期散葉茶迅速發展,茶類品種日益豐富,飲茶方法也從點茶發展成泡茶,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類飲茶法。泡茶用具也越來越講究,工藝精巧的紫砂壺、蓋碗瓷器等茶具也應運而生。客來敬茶、以茶待客風氣更為普及,都市茶館林立,茶館文化教育得到發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茶書畫的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清朝茶葉出口時已成為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20世紀時隨著海上貿易的發展,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等國紛紛從中國引進茶種,聘請中國茶工指導生產與種植,其本族語中的“茶”字也源於對漢語茶字的音譯。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茶葉產量迅速增加,從1949的年產7500噸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噸。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宏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在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在湖洲成立了“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屆,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澳臺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要產茶縣紛紛舉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巖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等不勝列舉。它們都以茶為載體,促進經濟貿易和茶文化的全面發展。

      中國茶文化的知識

      茶道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透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例如自嘉茶的茶道“品嚐甘醇味道,享受天然滋養”,正是品鑑出了茶的自然甘醇之美感。

      茶德

      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備的美德。茶有八德——康、樂、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從中國傳播到日本、南韓等,豐富了這些國家的茶文化內涵。

      茶精神(茶道精神)

      當代中國茶思想或由於立場不同,或由於訴求物件互異,或由於理念差別,故旨趣相差甚遠,茲列舉四家略作說明中國的茶道精神:中華茶藝業聯誼會『靜、美』;中華民國茶藝協會『清、敬、怡、真』;陸羽茶藝中心『美律、健康、養性、明倫』;高雄市茶藝協會『中庸、儉德、養氣、品味』。

      茶聯

      茶聯是以茶為題材的對聯,是茶文化的一種文學藝術兼書法形式的載體。茶的對聯,茶店對聯,茶莊對聯,茶文化對聯,茶樓對聯,茶館對聯,等等,都是茶聯。以茶為題材的對聯,由來已久。例如茶中店的對聯如:“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結龍團。”雀舌、龍團都是名茶。如今興起的網路茶商也有茶聯,例如中國高山有機茶領導品牌自嘉茶的茶聯是這樣的“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風娛自嘉。”

      茶書

      中國悠久的茶業歷史為人類創造了茶業科學技術,也為世界積累了最豐富的茶業歷史文獻。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專門論述茶葉的書,而且在史籍、方誌、筆記、雜考和字書類古書中,也都記有大量關於茶事、茶史、茶法及茶葉生產技術的內容。

      茶具

      現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按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其中“茶塢”是指種茶的凹地。“茶人”,按照現代觀點,不應納入器具。

      茶畫

      茶畫,在中國茶文化裡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為廣大茶人所青睞,從表達方式上屬於傳統水墨國畫,但是從內容上細分,又可歸屬於文人畫。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茶藝

      茶藝是一種茶文化。茶藝在漢族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又廣泛吸收和借鑑了其它藝術形式,並擴充套件到文學、藝術等領域,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漢族茶文化。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不同的風格的茶藝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選對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領會茶的滋味。

  • 2 # 太極活動家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中華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茶不但對經濟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漸形成了燦爛奪目的茶文化,成為社會精神文明的一顆明珠,並且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對社會文明進步作用很大。茶文化的出現,把人類的精神和智慧帶到了更高的境界。茶與文化關係至深,涉及面很廣,內容也很豐富。這裡既有精神文明的體現,又有意識形態的延伸。無疑,它有益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和藝術欣賞水平。

    研究茶和茶文化的發展史,還能觀察到中國歷史上不論是儒家、釋家、道家和民間人士都非常重視茶文化中所蘊含的精神文明,非常重視茶與文化的結合。

    中華茶文化不僅是華人的傳統文化,而且已經對世界茶文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國際茶文化教育交流活動,有利於增進友誼、促進和平事業的發展,也有利於更多的國際友人瞭解中國多種多樣的茶葉產品,促進國際茶葉貿易的發展。弘揚茶文化的總體目的是為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作出貢獻。具體到茶行業本身,弘揚茶文化應該是促進茶業事業的發展。在當代社會中,文化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茶與文化的結合,也必然有新的延伸,新的形態,新的載體。它可以和現代藝術結合起來,用於茶藝演示;可以和音樂、舞蹈、戲劇、曲藝、書畫結合起來,在茶館、劇場、和盛大的茶會上演出;也可以製成光碟、拍成電影和電視劇供人欣賞,成為新的文藝作品,成為現代人生活的新內容。

    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紮根於中國文化之中,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茶文化是以茶道(即德)為核心內容的,同時它也體現出定力、孝心、感恩心和孝敬心等等。中國茶文化糅合了中國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們學習茶文化不僅要學習茶文化,更要學習其中的蘊含的高深人生之道!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給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活力,在這一新時期,茶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正在不斷擴大、延伸、創新和發展。新時期茶文化溶進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新聞媒體和市場經濟精髓,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對現代化社會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茶的價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識進一步確立,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新時期茶文化傳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現代化、社會化和國際化趨勢。其內涵迅速膨脹,影響擴大,為世人矚目。

    茶文化做為一種精神上的財富吸引了許多人,而茶也因此獲得了更豐富的文化內容。

    說喝茶不應當說喝,應說去品,喝是指渴了喝,品則是用心去品,品出人生,品出茶的靈魂,飲茶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質一個人的行為道德。小小的茶杯,就像一個大千世界,而每片茶葉則如滾滾紅塵中的芸芸眾生。人生如茶,茶似人生。閒暇之餘,我們品茶時也不忘品人生,人生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人生況味,深感人生如茶。雖說茶盞小,但啟示卻是不少,人的生老病死乃自然之理,正如夕陽西下總有旭日東昇的時刻,難得的是不懈奮鬥精神和愈挫愈勇的鬥志。

    儘管苦澀繞於舌尖,情境的愜意與美好,卻牽著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無論在都市的喧鬧中,還是在空谷幽靜的山野,那杯盞之間發出的清脆,有如鍾罄之聲,讓人洗進鉛華。

    品茶,就是品評茶味;飲茶。一般來說,這是一種較為優雅和閒適的藝術享受。

    品茶的意義,有身、心兩種益處!

    (一)身

    茶葉在中國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還有許多的功能。據現代科學證實,茶葉中含有蛋白質、脂肪、茶多酚、咖啡鹼和十多種維生素等各種成分多達350多種,富有營養,能調節生理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和藥理作用。茶葉被發現就是從藥用開始的。

    茶的保健作用也是很早就被人們發現的。品茶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祛痰、除煩、去膩、消炎解毒等功效。

    (二)心

    在品茶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茶道。所謂的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透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品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淡”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很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品茶文化的核心,是品茶文化的靈魂!“和、靜、恬、真”應作為中國茶道的四諦。因為,“和”是這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不二法門;“怡”是中國茶道修習實踐中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終極追求!

    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淺淺的苦澀在舌間盪漾開來,充溢齒喉。之後,深吸一口氣,餘香滿唇,在肺腑間蔓延開來,滌盡了一切的疲憊冷漠。人彷彿也醉了,朦朧中,久久不願醒來。

    一個寂寞的雨夜,泡一杯清茶,獨坐在窗前,看落葉飄零,聽雨敲窗欞,在氤氳的茶霧中,在淡淡的茶香中,品清清淺淺的苦澀,想濃濃淡淡的心事。

    輕輕晃動手中的茶杯,看淡綠色的茶或針或片,忽上忽下,簇擁著,沉沉浮浮,變換著不同的位置,試圖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最佳平衡點。

    品茶真的是讓人獲益良多,儘量地讓自己可以獨善其身,讓自己的覺悟品茶,就是品評茶味;飲茶。一般來說,這是一種較為優雅和閒適的藝術享受。

  • 3 # 王者茶盞

    茶作為中國一種文化,廣泛流傳,無論文人墨客.平民百姓,都把它做為結交朋友,招待客人的最佳方式。尤其是文人墨客更能在品茶.鬥茶中留下千古絕句。說到鬥茶,我們自然會想到鬥茶器具,建盞產於福建建陽區,從南宋至今已歷經近千年,南宋皇帝宋佶,詩人蘇東坡.范仲淹等都對建盞情有獨忠,並留下很多美好詩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膠木注塑生產工藝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