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滄海拾遺錄
-
2 # 宋安之
認為是于謙謀劃的人,說好聽點是沒有腦子,沒有自己的判斷力,看多了野史或者說別人瞎說他就瞎信。說不好聽點就是用心險惡。
首先明英宗並非大權旁落的皇帝,他御駕親征是自己主動要去的,當然王振慫恿他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有人以此推論出這是一個驚天陰謀,我只能說你腦洞真大。如果推論出於謙是謀劃者,那麼你真無恥。
一個國家,民族英雄就如同標杆一般,值得大家敬仰和學習。
如果想透過這種無聊還沒有歷史基礎的推論,要汙衊一個英雄,這豈不是變相去英雄化,扭曲人們的價值觀嗎?
這是想要在精神上對這個國家人民下手嗎?
還真是噁心。
-
3 # 聽歷史說話
大晚上的看到這個問題,氣憤之餘,我不得不答。
“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就是明英宗朱祁鎮他自己,和于謙有什麼關係。
于謙作為千百年來我們敬仰的大英雄,錚錚鐵骨,一身浩然正氣實在是令人佩服。當年無論他讓朱祁鈺登基,還是明知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反而坐而不管,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他心繫的大明朝,為的是大明朝的百姓!絲毫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安危利益!
有人說,于謙成也因為不搞權謀,敗也不搞權謀。
因為不搞權謀,所以人品有保障,上可以得到皇帝,大臣的信任,下可以得到百姓的尊重,這樣才有了曠古絕有的北京保衛戰,才有了化險為夷的大明朝。
只可惜,因為無心經營自己的私人勢力,最後為了大義,死於明英宗的權謀之術。
再看“土木堡之變”,完全就是朱祁鎮自己咎由自取,沒有朱棣那樣領兵打仗的本領,偏偏非要逞強。信任一個欺君罔上的太監,他不當俘虜誰當俘虜?一個無能的皇帝加上只會仗勢欺人的太監,他們闖下的禍,他們自己的鍋,于謙不背!
于謙作為民族英雄,應該得到的是我們的敬仰與尊重,他的那種民族大義、錚錚鐵骨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欽佩。這種莫須有的懷疑,可以休止了!
-
4 # 音樂小妖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大明朝之中的皇帝們都是一些很神奇的物種,放著自己的本職專業不幹,非要當什麼木匠、將軍之類的事,難道說明朝的皇帝這個職業很丟臉,或者說皇帝的壓力太大了,不幹點自己的特殊愛好就沒法過了?
說實話土木堡之變這件事要說誰是真正的罪魁禍首,表面上看起來就是那個叫王振的太監慫恿大明朝的皇帝朱祁鎮,然後一起去關外體驗一把將軍是如何煉成的,結果實際體驗效果極差,並且人身安全也沒有保障。
所以我們的那個看起來很二的皇帝直接就被瓦剌人給捉了,雖說瓦剌人也是熱情好客,非要讓朱祁鎮在自己的地盤玩上個兩三年才讓他回到大明朝。
但是大明的天下不可以沒有皇帝呀,所以在沒有朱祁鎮的歲月裡,朱祁鈺就成為了皇帝,本來自己這個弟弟當皇帝也是很盡心盡力,可是誰會想到瓦剌人居然連個皇帝也養不起,把朱祁鎮給送了回來。
這下子有點麻煩了,朱祁鎮在出門之前是皇帝,等出了一次遠門之後變成了太上皇,這上哪說理去。所以朱祁鎮的內心很不開心,於是一場奪門之變發生了,朱祁鎮又一次成為了皇帝。
可以說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都很清楚,就是王振的鍋,但是我們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這可是一個國家,尤其是大明朝,一直以為朝中就沒有笨蛋,因為腦子不太好使的都已經消失了。
所以說最開始的時候真得就是王振慫恿的原因嗎?
讓我們來看一看在這件事發生後那個方面的人受到了利益最多,畢竟在皇宮之中如果沒有太多的利益關係,是沒有人會鋌而走險幹這種事的。
反正從明面上看整個大明似乎沒有太多的變化,唯一有點不太一樣的地方就是之後的文官集團看起來要比武官集團強勢了很多,幾乎可以說文官在這件事之後就是壓著武官一大級。
不要怪我們的內心有陰謀,實在是歷史上這些朝代之中沒有陰謀的實在是活不到三集以上,很有可能一個照面就掛掉了。
而且這件事從頭到尾一直有一個人出現在大家眼前,那就是于謙,當然這個于謙不是我們現代說相聲的那個,而是大明朝的一位重臣。
本來大明朝到了中期的時候,文官與武官之間是平衡的,可是有個叫錦衣衛的組織出現了,這個組織除了叫錦衣衛,還可以叫東廠或者西廠,反正就是皇帝用來監視百官所用的一個工具。
本來這個工具一直屬於朝中大臣的敵對勢力,可是錦衣衛多少也是用點武力的,所以慢慢的開始和武官比較親近一點,但是問題來了,那就是朝中的文武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了。
說實話哪怕朝中是三方鼎力也行,可是隨著武官與錦衣衛之間的相互親近,文官的日子不太好過了。
尤其是朱祁鎮還相當的親近太監,畢竟這些人可以說是和皇帝一起長大的身邊人,比起朝中大臣來說,有著天然的距離感。
於是文官的日子開始變得很難過了,本來之前朝中文官當中還有著三楊來撐場面,可是隨著三楊的去位,朝中好像最得勢就是太監,再然後就是武官,最後才是文官,說實話這些文官數十年的寒窗苦讀卻比不上太監也就算了,還比不上那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武官,這就有點不服氣了。
所以于謙就出現了,最開始的時候于謙很是低調,可以說在對待太監王振的時候,那是相當的給面子,把自己放在一個很低的位置,但是在朝中卻又針鋒相對,反正用於謙的話說,暗地裡我們是一夥的,但是在朝中卻要保持對立,不然皇帝和大臣們會不放心的。
還別說這些話王振很是受用,同樣也越來越無法無天了,畢竟王振相當於控制了整個大明朝一般,除了皇帝不聽自己的之外,天下沒有誰不聽話了,當然了皇帝會不會聽也要看自己會不會說了。
本來這都不是問題,但是問題就是出現了,也不知道于謙在私下裡給王振說過什麼話,反正王振就認為自己應該為自己的家鄉做點什麼。有種事情叫光宗耀祖,王振已經成為了太監,開枝散葉是不可能了,但是讓家鄉的人都知道自己發達了,還是可以的。
於是王振就開始想辦法回一躺老家,但是光自己回去是沒有多大面子的,如果皇帝可以和自己一起去,那就好辦了。
所以土木堡這件事就成了,說實話原本王振與朱祁鎮的目地就是去王振的老家看一看,去打仗只是順帶的事。
可是訊息不知怎麼就走露了,當然了會走露訊息很正常,于謙謀劃了這麼久,怎麼可能會讓訊息不走露,反正最後的結果就是朱祁鎮被捉了。
可以說這一切都很好,于謙也用最快的速度讓朱祁鈺當上了皇帝,並且因為朱祁鎮帶兵出征的事,武官們受到了很大的打壓。
本來這一切都很完美,國家的大權又一次開始向文官方面靠攏了,但是誰會想到朱祁鎮會被放回來,而且朱祁鈺居然是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性格,就這麼簡單的被朱祁鎮給奪門了。
雖然于謙並沒有得以一個好下場 ,可是朱祁鎮自己心裡也有了陰影,所以武官的實力一直都沒有再抬頭來。
當然了這一切的說法都是出自於野史當中的某些小片段,但是我們不得不用最陰險的想法來想那些大明朝中的大臣們,畢竟整個大明在以後的日子裡被攪和到了一個快要崩盤的節奏,所以我們不得不想一下於謙在這件事真的沒有出過力嗎?
-
5 # 書華36
我要說"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有兩人,一為皇帝朱祁鎮,二為大太監王振。當時朱祁鎮已親政多年,大太監王振亦權勢熏天,說一不二。
在發生土木堡之變之前,于謙已文人掌兵多年,因戰功升至兵部左侍郎。于謙當時的上級有皇帝、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等,對於土木堡之變之前的大明軍事部署,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何況大明抑武揚文,大明的兵部是個大互站,後勤供應部,在軍事指揮上,並無實際權力。王振忽悠皇帝御駕親征他無權干涉,朱祁鎮決定御駕親征他無法阻攔。土木堡全軍覆沒時,于謙遠在幾百裡外的後方京城,對前方的情況不知情,可以說土木堡之變的失敗與于謙無關。
土木堡之變後,也先乘機殺到北京,北京危急。于謙在大明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擁立朱祁鎮之弟朱祁鈺登皇帝位。力主堅守北京,反對南遷逃跑。緊急接任在土木堡之變陣亡的兵部尚書的職務,調兵遣將,號召全國勤王北京。
當時朱祁鎮御駕親征,幾乎帶去了北京神機營的全部精銳主力,結果在土木堡被全殲。于謙手上沒有精兵,但于謙指揮有方,並且身先士卒,親自防守最危險的北城門。結果於謙用老弱病殘、部分勤王的弱勢兵力,擊敗了也先。可以說對大明有再造之功。
後來朱祁鎮被蒙古人放了回來,被囚禁,又乘弟弟朱祁鈺病重時,透過“奪門之變"復辟登基,于謙成為政治犧牲品,被冤殺。朱祁鎮死後,其兒子朱見深登基後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于謙平反昭雪。這個早有歷史定論。
于謙是坦蕩蕩的君子,英雄。歷史上總有人對於謙嘰嘰喳喳,這個我們大可不用理會。
-
6 # 司馬武侯
在官方正史上,土木堡之變的大黑鍋一直是由王振在背,個人覺得這是不公正的。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刺也先,以明朝削減馬價為理由,嚮明朝邊境發起大規模進攻。大同守軍失利,塞外城堡陷落,邊報傳至朝廷,朝廷上下惶恐不已。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七月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由於組織不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最後三十萬大軍在土木堡一帶慘敗殆盡,王振被殺,英宗被也先俘去, 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史稱“土木之變”,也稱“土木堡之變”。很多史學家都把土木堡之變也被看成是明朝由盛入衰的轉折點,土木堡之變後,明朝逐漸衰敗。
一、大明皇權
提起明朝,我們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宦官專權”,但是這個“專權”個人來看是虛假的權力,和唐朝的宦官專權根本上兩碼事兒。唐朝的太監控制軍隊和地方,甚至影響皇帝的廢立,這是一股結合了相權的力量。
明朝時代完全不同,朱棣可能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在他心目中,還是覺得宦官比較可靠,於是設立了東緝事廠,簡稱東廠,權力凌駕於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由皇帝的親信武將與侍衛組成的錦衣衛之上。
朱元璋廢掉了宰相制度後,明朝逐漸形成了內閣制度。內閣對朝政的各種處理意見寫在一張貼在奏章上面的紙上,這叫做“票擬”,皇帝用硃砂筆在上面做批示叫“批紅”。後來皇帝越來越懶,就讓司禮監秉筆太監替自己幹“批紅”的活。所以明朝太監們不僅控制著令人生畏的特務機構東廠,還負責司禮監的“批紅”大權。
至此,明朝的太監成為了帝國權力運作中的重要一極。但太監執行的是皇帝的意志,也就是說,明朝的太監不過是皇帝的影子罷了。無論魏忠賢如何權勢熏天,皇帝的光芒瞬間瓦解了魏忠賢這個“影子”。
大家對明朝的政治制度都很熟悉,官方給出了一個很貼切的名詞——君主專制。自朱元璋以來,皇帝的權力被空前加強,整個國家已經沒有任何可以威脅皇帝權威的東西,明朝皇帝取得了皇權與相權之間千年鬥爭的最後勝利。在這樣一個國家裡,很難想象某件事兒與皇帝的意志無關。
由此可知,王振不過是朱祁鎮的擋箭牌。
二、清流的不通實務
明朝的知識分子們大多不務實,對於貿易一直沒有正確的認識,一來是認為“天朝無所不有”,二來是覺得平等貿易掉價。
舉一個嘉靖的例子,明朝兵部員外楊繼盛言辭最為激烈並佔據了主導地位,他提出的十不可與五大謬的理由——
其中重要的有:
一是蹂躪我陵寢,虔劉我赤子;
二是堂堂天朝而下與邊臣互市,冠履倒置,損國家之重威;
三是俺答狡詐,出沒叵測,我竭財力而輦之邊,彼負約不至未可知也;或因互市而伏兵,若吐蕃清水之盟,未可知也;或互市畢,即入寇,入寇矣而嫁諉他部,未可知也;或以下馬索上價,或責我以他買,或望我以苛禮,未可知也;
四是大約歲帛數十萬,得馬數萬匹,十年之後畢馬少而我帛亦不繼,將何以善其後。
這雖然是土木之變以後的事兒,但這反應了當時的主流看法,明朝清流的石頭腦袋永遠意識不到貿易與和平的關係,他們天真的認為可以餓死這群野蠻人,但人被逼急了,還可能會選擇魚死網破,於是瓦剌入侵了。土木堡之變不得不說是明朝愚蠢外交政策的惡果!
至於說于謙有陰謀?我只能說“呵呵”!
-
7 # 小龍女5505
明朝中期的土木堡之變罪魁禍首是盲目自信、狂妄自大的明英宗一意孤行要輕徵瓦剌、又加上奸宦王振慫恿挑撥英宗親征,結果才導致了土木堡之變的發生,不僅葬送了三十萬大明將士,還使英宗被俘、大明國威受辱。于謙大明忠臣,一位悲情的民族英雄。他只是被奸臣陷害,才被有的人說成他是策劃者。因此土木堡之變明英宗和姦宦王振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回覆列表
“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從表面來看,是慫恿明英宗朱祁鎮御駕出征,而後又胡亂指揮導致全軍陷入危機的太監王振,深層次的罪魁禍首是明英宗本人,是他不顧滿朝文武大臣的苦苦勸諫執意御駕出征,只為效仿一下當年明成祖朱棣多次御駕親征征討蒙古的壯舉,完全不顧明成祖朱棣乃是久經沙場的戰將出身,自己則是長於深宮之中,出自婦人之手的太平天子。是他在出徵時帶走了近百名重要文武大臣,包括張輔在內的軍事勳貴功臣集團,以及朝廷二十萬多精銳力量,並在“土木堡之變”損失50多名文臣武將,使得軍事勳貴功臣集團損失慘重,朝廷力量對比進一步失衡。是他在回撤途中數次改變路線,在也先大軍尾隨跟蹤的情況下,反而折向大同,最終陷入包圍圈。
至於認為 土木堡之變是由於謙策劃的說法無疑是荒唐的陰謀論,是罔顧事實抹黑于謙的誅心之論。這種說法的緣由無非是認為,于謙趁明英宗朱祁鎮率重要文武大臣和帝國精銳力量出徵,暗地裡給明英宗大軍制造障礙,最終使得也先大軍一舉在土木堡剿滅了明朝軍隊,剷除了明英宗和隨同的以張輔為首的軍事勳貴集團,使得文官集團就此掌握了朝廷的實際權力。坦率地說,這種書法論斷漏洞百出,不堪一擊。下面就簡單地反駁一下這種觀點。
一是留守北京的于謙不具備策劃此等驚天陰謀的能力和威望。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于謙時任兵部左侍郎,明英宗大軍出征時,兵部尚書鄺埜跟隨明英宗朱祁鎮出征,于謙留守北京主持兵部工作,要知道,前一年即正統十三年,于謙才擔任兵部左侍郎,資歷尚淺,兵部尚書才是兵部的實際掌控者。要想策劃“土木堡之變”的這樣的驚天陰謀,個人臨時起意是不大可能,總要有時間策劃,有人員分工調配。但據史料記載,明英宗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打算御駕親征乃是臨時起意,從這個角度看,說于謙可以在短短几個月內策劃此等大陰謀不合情理。
二是于謙對明英宗朱祁鎮御駕出征持反對態度。在明英宗提出御駕親征的打算後,滿朝文武大都持反對態度,這其中就包括于謙。至於有人說于謙反對是為了掩蓋陰謀而做的表面文章,這不過是無稽之談,沒有任何過硬的證據。
三是策劃此等陰謀犧牲極大勝算不大,乃是不划算之舉。要成功使得大軍覆滅,必須掌握指揮權,而從史料看,最高指揮權要麼在明英宗手裡,要麼在其寵信的太監王振手裡,隨行的文武百官無不時刻在勸阻皇帝的胡亂指揮,並不停地提出及早撤軍和合理的撤軍路線,都沒有得到採信。特別是明朝大軍先取道紫荊關回京,欲經蔚州;而後行走40裡,卻又改道東行,向宣府行進,錯失了戰機,導致被也先大軍包圍,最終釀成慘禍。從上面情況看,文官集團沒有刻意引誘皇帝失敗,反而在勸阻,而且他們也深知一損俱損,總不能說文官們在用死間之計,以數十位重臣之死換去所謂的于謙陰謀得逞,這未免把文官集團看得太團結和高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