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ong鑫
-
2 # 魔都小鬼頭
孩子的起跑線就是父母。當然並不單單指金錢方面。富人家有紈絝子弟,寒門也有孩子逆襲。父母有效的陪伴、鼓勵,對孩子來說就是有利的起跑線。印度劇情片《起跑線》講述的是一對父母拉吉和米塔為了不讓女兒皮雅輸在起跑線上,費盡心機、不擇手段把她送進名校的故事,而這所謂的名校,還僅僅是一所幼兒園而已。父母要給孩子準備的是讓他們有獨立思考的大腦、主動學習的習慣、優良的品德!
-
3 # 甦醒459
走出起跑線的誤區。
起跑線一說是應試教育大環境下的產物,一些家長不懂教育規律和兒童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盲目攀比,主觀認為只要孩子先行一步,就能在學習上領先搶前,不至於在各級各類考試中落後。由於認識上的誤區,促使大量家長紛紛效仿,把不要輸在起跑線上視為培養下一代的靈丹妙藥。因此在社會上促生了大量的魚龍混雜的校外培訓機構。一些有經商頭腦的人看準了這個商機,成立了輔導班或培訓學校。什麼一對一,什麼特長班,什麼考前輔導,什麼奧數班,什麼單科班,什麼加強班,五花八門,幾乎應有盡有。
由此也給學校工作帶來了衝擊。高額利潤也使一些教師活了心,也加入到校外補課大軍中去。教師校外補課雖然不允許。但家長有要求,社會有需要,所以屢禁不止。教師補課雖然不合規定,但勢必教師有教師資格證書有實際教學經驗,不至於誤人子弟。而校外培訓機構的教學人員有一些根本就沒有教師資格證,有的也沒有什麼實際教學經驗,只有退休的老教師有真才實學真的勝任補課工作。
起跑線一說違背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規律。特別是補課班,一般都是超前學課程,等於使學生提前進入下學年的學習狀態。這無異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心理壓力,使他們沒有了兒童少年期的活潑和快樂。過早過多的課程學習,也使孩子們失去了初步的社會實踐機會,失去了課外閱讀的時間,失去了將來成長髮展的最重要的動力=興趣愛好!
只重視文化課的學習,忽視了習慣的養成,個性的培養,性格的塑造,情操的陶冶,缺少了獨立思考探究的機會。一句話,孩子失去了更多的成長體驗和自由。最後成了高分低能缺少個性特點的書呆子。
如果家長非要認為起跑線存在的話,又有多少父母能認識到這條起跑線的起點在哪裡?決不是在學校在補習班在低年級,而恰恰是在自己的家裡!而父母就是起點的教練員,孩子一生的命運就掌握在家長自己的的手裡,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從小就注意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在孩子快樂成長的同時發現孩子的特長,找准將來孩子發展的方向這才是當父母的硬道理!
-
4 # 燭之光jy
有一句最坑害中國家長和孩子們的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就是對家長的誤導、對孩子的坑害,不知有多少家庭因此而債臺高築。
所謂起跑線,就是賽跑時起跑的標誌線,很多家長把“不能輸上起跑線上”做為至理名言,其時這句話存在很多漏洞,比如:馬拉松比賽,比賽的結果與起跑有關係嗎?孩子的一生就是一場馬拉松,需要我們家長做的不是拼起點,而是拼過程,拼哪位家長更有耐心。所以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去努力。
首先,要教會孩子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讓孩子有積極的進取心,比如,我們要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勤勞的孩子,做一個能感恩的孩子。
其次,要教會孩子面對困難。我們的父母對孩子的負出實在是太大了,上學時孩子的書包都要替孩子背到學校,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這樣的孩子將來怎麼能應對多變的社會呢?俗話說一棵參天大樹,必須經歷破土而出,必須經歷風吹日曬,必須經歷電閃雷鳴,必須經歷蟲食蟻蛀,只有承受住種種磨難,它才能成為傲視森林的佼佼者。
所以,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守規矩;父母應該教會孩子有同情心學會感恩;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困難,遇事有進取心。做父母的永遠要記住:孩子必須經歷了才能成長,少一點,差一釐孩子都長不大,長不成人。
-
5 # 英語漢語口譯員賓賓
1.給予她快樂的童年時光,因為時光不復返 。
2.給予她愛的能力。
3.順其自然的培養。
4.我不贊同讓孩子學的太多,太累。
-
6 # 雲鶴凌空
培養孩子積極的生活態度,比較高漲的生活熱情,良好的習慣,包括學習習慣,思維習慣,生活習慣,這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
7 # 誠信良心責任
何為起跑線,起跑線是指運動員們在同一條線上同時一起賽跑,包括在賽道上奔跑向前公平競爭。有人提出教育的言論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個偽命題,人生從來不像是百米賽跑,也從來沒有人能夠輕而易舉的贏在起跑線上,每個孩子的起點不一樣,未來生存的空間不一樣,這個起點需要有許多外援支撐,孩子所站的位置及高度來自於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給予的支撐,一個孩子從出生至成長的各階段離不開教育,同時一個孩子的培養關乎著國家的命運和未來,我們各方各界有責任為他們鋪好路,引領他們一路向前。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的導師,家長所起的作用尤為重要,為人父母的家長朋友們能做的就是為孩子去創造和改變,獲取更多的資源和一切好時機,引領他到廣闊的天地,逐漸掌握好真本領,慢慢走近融入集體中健康成長,成為有用之才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離不開各類人才,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談到教育就要有立人樹德的思想觀念,德育要從小滲透,既發展智商也要培養情商,以及文商和逆商等。作為父母儘量多讀書,懂得多才會交給孩子更多的為人處世生存之道,每個孩子的心理特點和個性特徵不同,家長朋友要十足的耐心耐性儘量找時間多陪伴,和他多溝通多交流,帶領他多看、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練、多背、多玩、多樂,快樂自由自在隨性的生活,陪他一起成長。隨時關注他的不良情緒,合理的方法及時加以疏導和糾正錯誤,多鼓勵,千萬不可以打罵傷他自尊心,父母關係再緊張也不要表現出來儘量有溫和溫暖的家庭氛圍,在吵罵聲中長大的孩子性格中或多或少有些內向和不自信。儘量給他快樂的童年解放他的天性,瞭解他的興趣點,從他的喜好出發培養他的特長。給他報許多的培訓班,身心俱疲哪樣也不精就沒必要了,千萬不要壓抑他的天性,後天養成的行為習慣和教育對於成才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傷仲永》這篇文章,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五歲能做詩,出口成章,才華盡顯,極有文采。無奈方仲永的家人中卻世代耕田,沒有一位文化人,一些富人非常喜歡這個小神童,便邀至家裡去做客,他的父親也常常能夠得到一些接濟,於是便放棄了讓方仲永讀書的想法,天天拜訪富人,等到了方仲永十二三歲時作詩比以前遜色許多,到了二十多歲時他的才華便全部消失,淪為一位平庸之輩,沒有了特點“泯然眾人”矣。 後天父親不注重他的學習和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從而淪落為了一個普通的人,由此可見後天的教育,合適的學習環境有多麼的重要。 文章借仲永為例,告誡人們決不可單純依靠天資而不去學習新知識,強調了後天教育和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因此,作為家長朋友不需要給他很多的財與物,您只需要多多的陪伴,陪他寫作業陪他玩耍,幫他養成好的性格、行為習慣和有良好的規則意識,滲透勤儉節約、尊老愛幼、助人為樂、善良有禮等優良傳統觀念,從小幫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給他一個快樂、無憂、美好的童年。
-
8 # 媽媽讀書觀劇
當父母的人,看到“起跑線”這三個字心裡都會有無邊的焦慮。
一個熱播綜藝節目《極限挑戰》中有這樣一期,節目組上海崇明中學把高三同學都請到了操場上,開始一場賽跑。當同學們整整齊齊地站好準備起跑時,節目組卻告訴他們,這並不是真正的起跑線。真正的起跑線需要回答6個問題,每符合一個問題的同學,就能往前走一步。這六個問題是:
父母是否接受過大學教育?
父母是否為你請過一對一的家教?
父母是否持續讓你學習功課以外的一門特長?
你曾經是否有過一次出國旅行的經歷?
父母是否承諾過送你出國留學?
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
於是,符合答案的同學大步往前走著,遙遙領先;而其它的同學卻只能無奈地站在原地,一動也不能不動。六個問題問完,整齊的隊伍拉開了好一大截。這一幕是如此的直白,又是如此的殘忍。它赤裸裸地展現了我們每個人生而不公平。相信現在原地不能前進的孩子或許會認為家長沒有給他更好的起跑線,或許這些家長也在深深愧疚焦慮,可是農村的孩子根本連這個操場都進不來啊。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有人出生即在羅馬,你窮盡一生努力奮鬥,卻不過是別人的起點!有時別人根本不用做什麼,就已經遠遠地把你甩在了身後。而且,更殘酷的地方是,它先是決定了起點,然後又影響了孩子的終點。但是那六個問題,真能決定孩子的起跑線嗎?到底什麼才能真正決定起跑線?這成了哪裡的家長都逃不掉的問題。但一直有這種焦慮或做這種比較的意義不大,我認為更好的做法就是要做成長型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構建好底層能力,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成長經驗,也是在拓展一代人的格局。起跑線的現狀也許無法改變,但至少努力後會一代更比一代強。
回覆列表
1
阿佳,二十歲還不足,工作一年多了。
可想而知學歷不高。
而且一個內向近乎於自閉的姑娘,學的幼師專業,做的行政,和人打交道的瑣碎工作。
可想而知都不是自己的選擇,不是興趣所在。
阿佳的愛好是工作後才確定的,因為認識了珺。
珺就是父母口中那種很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本職工作得心應手,琴棋書畫樣樣能行。
珺算是富養的女孩子,讀書之餘,父母帶她參加過各種體驗課,讓她去看,去玩兒,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只要她說喜歡,玩得開心,就報名了,就配合接送了。
願意學什麼專業,願意做什麼工作,家裡都隨她。
阿佳家裡經濟條件也不差,也是獨生女。
但父母理念完全不一樣。
阿佳說,小時候,她似乎沒接觸過什麼所謂的興趣班,唯一有一次,還在上小學的美術課上,老師說她畫畫不錯,建議回家讓父母找個專業機構正經學起來。
她很興奮跟父母說,得到了美術老師的肯定,怎麼怎麼的。
父母三觀很合,異口同聲說:學這個有什麼用?
父母拒絕了阿佳老師的這個建議。
他們問阿佳:你知道外面學畫畫一節課多少錢嗎?你知道真要學有所成總共需要多少時間和金錢投入嗎?你確定你不會半途而廢堅持不下來而導致前期的學費和材料浪費嗎?你將來能靠畫畫掙錢吃飯嗎?
阿佳答不上來。她一個小孩子家家,怎麼能考慮這麼遠的事情。
但小小的她明白了一個道理:學什麼,都是為了要有用的。而有用的意思,就是能靠這項技藝賺錢。
阿佳現在長大了,還是想學畫畫。
父母的道理已經在她心裡根深蒂固,她省吃儉用,偷偷報了個班學PS,又可以用電腦畫畫,以後又能做美工工作賺錢。
為什麼是偷偷呢?因為怕父母知道了說她是“浪費”。
2
週末,Sunny燦爛,很不錯的天氣。
託管班有一堂跟其它教育機構合作的機器人相關體驗課。報名參加的都是男孩子。
陪著來的家長們搬了小椅子在外面曬太陽聊天。
有個老師來給家長派宣傳單,上面有課程安排和價格等,現場報名還有優惠。
家長們都答覆:等孩子上完體驗課看有沒有興趣。
老師走後,有一個媽媽放下單子,問大家:你們真要報嗎?
另幾個家長面面相覷,還是說問孩子。
這位媽媽“切”了一聲,一臉不屑地說,孩子知道什麼呀?只要有電腦就覺得好玩了(體驗課有膝上型電腦安裝小程式的,如果報名上課需要自帶)。而且,說得天好地好的,其實沒什麼用啦,孩子也未必能靠這個提高什麼思維能力和學習成績。
其他人沒說話。
有位爸爸看有點冷場,為緩解尷尬,順著她說:我只是擔心,我家小孩才一年級,不知道老師講的會不會複雜聽不懂?
這位媽媽又說:就是啊,不過是花錢讓孩子玩啦,還這麼貴。
孩子們陸陸續續興奮地拿著自己在老師指導下除錯過的智慧小車出來了,用遙控器操作著比賽中。小狼跳著到我面前,媽媽媽媽,你看,我不用碰到它,手掌往前推它就會動哎……媽媽你幫我報名吧,老師說會教我們怎麼拼裝,怎麼讓它動,為什麼能動呢……
其他幾個大大小小的男孩子也蹦到各自分家長面前,吵著要報名。剛才那位媽媽的兒子也是。
這個媽媽,看上去很光鮮,質感很好的連衣裙,精緻的淡妝,細跟的皮鞋,開著合資品牌的車來的。
她沒有答應孩子現場報名的要求,只說回去再認真考慮考慮。孩子開始哭鬧,她用和她氣質不符的尖銳高聲呵斥著孩子,往車裡拉……
3
很多年前,我還在離家很遠的地方上班,沒有私家車,線路也只有一趟公交。
早上上班還好,因為是起點站,基本都不太擠。但每天下班那個點,簡直是被擠成照片的節奏。
有一次,看到一對年輕的父母,抱著一個小嬰兒,從靠近前門的位置,嘴裡不停地說著“借過一下借過一下”,在人挨人,連摔跤都完全倒不下去的車廂裡,往後門移動要下車。
嬰兒大概才幾個月大,在父親懷裡,哭得撕心裂肺。
我和也是剛結婚還沒小孩的同事站在一起,看著這一幕,聽著嬰兒的哭聲,沉默不語。
又過了兩站,同事突然像是對著自己發誓一樣說:我絕不會讓我的孩子這樣擠,我要努力,在高峰期要麼能打車,要麼自己開車。
我心也是酸酸的。想了想,調侃到:你這意思是,有錢人才能生孩子咯?
她看我一眼:你別裝了,其實和我想的一樣吧?
孩子長大過得怎麼樣可以靠TA自己,我們在TA成年前能給什麼樣的生活,是為人父母該考慮的。
小明是山裡孩子,到讀高中才去縣城住校。
不是想和同學攀比,只是小明覺得十幾個人的宿舍實在太過吵鬧。小心翼翼在給父親的電話中提出,能不能跟同學一起合租套房子,小縣城的兩室一廳,獨立房間分攤也就一百塊一個月。
是會被拒絕的,小明不意外,只是有點失落。
就像晚自習後,校門口那幾毛錢一個的大饅頭,在父親給的生活費裡都不曾有預算進來,只能捂著餓得咕咕叫的肚子,快速穿過去回到宿舍喝涼水。
父母在外打工辛苦,小明知道。小明也知道父親買彩票,賭博,據父親自己說,還不是想賺次大的,好給他們兄妹倆更好的生活?
4
做父母的,老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去摧毀自家孩子的自尊和信心。
你怎麼不拿別人家的父母和自己比比呢?
說有三種鳥,一種是知道自己笨,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拼了命地先飛;一種是能咋的咋的,得過且過,差不多就行了;還有一種,不僅笨,還懶,偏偏還不甘心,於是下個蛋,讓下一代拼命飛。
這最後一種,就是很多不合格的父母。
用最基礎的物資條件,或者最功利的理念,大言不慚、不那麼努力、毫無愧疚養育了孩子,然後對孩子諸多要求,強勢索取最大的回報,甚至“茹毛飲血”。
凡事有因才有果。
你若是真沒有能力,孩子並不會怪你,只要你給TA快樂和關心TA的成長,只要你讓TA看見過你的盡力和關愛,TA會依然愛你,無需你予取予求,TA會感恩你的養育並用心反哺於你。
這才是父母子女一場,正確的開啟方式。
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年代,只要不是身有殘或大病,連身邊大多數同齡孩子普通生活水平都無法滿足的父母,不是懶,就是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