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又又又木一日立

    信王(崇禎)上位登基的原因很多,是多重因素的合力,這些說來話長,真的要長話短說了。

    天啟帝朱由校和信王朱由檢(崇禎帝)是親兄弟,他們的祖父是萬曆帝朱翊鈞。萬曆帝寵愛鄭貴妃,愛屋及烏,也偏愛鄭貴妃生的朱常洵(福王),想立朱常洵當太子。但是朱常洵是老三,前面有皇長子朱常洛。明朝立儲的原則是“父死子繼,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帝無子嗣,兄終弟及”。萬曆帝和大臣們拖著掐了許多年,還是沒有辦法立福王,最後仍是皇長子朱常洛當了太子。

    【父親泰昌帝朱常洛】

    萬曆帝死了,太子朱常洛登基,就是泰昌帝。鄭貴妃害怕朱常洛報復,給他送了八個美女。泰昌帝據說在政治上是不錯的,萬曆帝“罷工”多年不上朝,不大管事了,各方政事積弊的非常厲害,泰昌帝登基後白天勤奮的忙政務,處理問題,晚上回去還勤奮的忙女人。有一天退朝後內宴“女樂承應”,一個女子戲班子,晚上泰昌帝把“一生兩旦”都“御幸”了,就是白天忙工作,晚飯喝了酒,當晚又睡了三個女人,這一下身體就垮了。後來還有什麼“紅丸案”, 泰昌帝(朱由校朱由檢的父親)登基在位29天就死了。

    【哥哥天啟帝朱由校】

    朱由校(天啟帝)是泰昌帝的皇長子,爺爺萬曆帝臨死前冊立朱由校為皇太孫,父親泰昌帝死了,自然就是朱由校登基,天啟帝朱由校在位七年,前後有過三個男孩,但都不明不白死了(據說是魏忠賢等人下的黑手)。就是說天啟帝沒子繼承,就要往上回一層,找弟弟“兄終弟及”,當時還在世的泰昌帝的兒子就剩下信王朱由檢了,所以,就是朱由檢繼承大位 。

    所以說,信王朱由檢(崇禎)的繼位講白了是“歷史的程序”,不是電影中的自己搞事情的“個人的奮鬥”。

    “吾弟當為堯舜”,天啟給崇禎遺言的深刻內在含義

    【弟弟崇禎帝朱由檢】

    “堯舜”是傳說中上古時代的兩位最賢明的帝王,《易·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是君王的楷模,歷朝歷代皇帝學習的榜樣。(韋小寶一說“鳥生魚湯”(堯舜禹湯),康熙就龍心大悅)。

    那麼天啟帝為什麼在臨終前對弟弟信王(崇禎)說“吾弟當為堯舜”?梳理材料後發現,這其實是因為他們的父親泰昌帝在去世臨終前對大臣們對皇長子朱由校(天啟帝)講過非常類似的話,這話還講了兩次。

    泰昌帝病危後,在八月二十三日接見大臣們交代後事,當時皇長子朱由校(天啟帝)在旁,泰昌帝叮囑大臣們說“朕難了,國家事卿等為朕盡心分憂,與朕輔助皇長子要緊,輔助他為堯舜之君,卿等都用心”《明光宗實錄》。這意思是我身體不行了,國家大事你們多為我分憂,輔助我的長子朱由校,輔助他未來當大明的堯舜之君,你們多多用心啊。

    八月二十九日,泰昌帝又接見大臣們,他看著皇長子朱由校(天啟帝)對大臣們說“卿等輔佐為堯舜”(《 皇明通紀集要》。),愛卿你們要輔佐我的兒子朱由校當好皇帝,當堯舜啊!次日五更,泰昌帝就去世了。

    所以,“吾弟當為堯舜”,天啟給崇禎的遺言實際上在重複父親泰昌的話,父親(泰昌)當年對他(天啟)的要當好皇帝,當“堯舜”的期許,他臨終(天啟)再轉達給弟弟信王(崇禎),一棒一棒的傳遞下來。

  • 2 # 沉墨I方之城

    這是大明王朝最後兩班老闆在辦交接的時候一句比較著名的話。木匠皇帝天啟在臨終的時候傳位給了信王朱由檢,也就是大明的最後一班皇帝崇禎帝說的一句話:“吾帝當為為堯舜”。當時信王朱由檢推辭了三次才“勉強”接受,信王接受帝位的時候應該是誠惶誠恐的,大明的帝國王朝風雨飄搖,九千歲魏忠賢完全把持朝政,東林黨又在下面攪成一鍋粥。

    但信王朱由檢又不得不接受,因為天啟帝沒有子嗣,他爹生了四個兒子,傳位給天啟的時候,死了兩個,就剩天啟和信王哥倆了。你說,這臨終了,皇帝這個位置能傳給誰?再怎麼也只有穿給老朱家的人啊,於是信王朱由檢就成了唯一的選擇了。這傳誰算是定了,怎麼傳呢?總不能說哥哥我要崩了,弟弟你來當皇帝吧,這不太好,畢竟不怎麼吉利啊,再說天啟帝死的時候才23歲,皇家說話都很委婉,我算是禪位給你的。

    據史料記載,天啟帝的張皇后一直支援傳位給信王朱由檢,畢竟暗中是出了力的,她畢竟是輔國公的張玉的後代,張皇后的爹也是輔國公,這個爵位是世襲的。輔國公在大明的勢力是魏忠賢惹不起的,天啟躺床上第一次召見信王就說的這句話,說明天啟帝是想得很明白透徹了,自己的確不行了,趕緊的安排後事。誰料想信王玩起了推讓三次的把戲,直到最後天啟帝第三次下詔書傳位信王,信王朱由檢才接受。

    我們從天啟帝說的這句話來看,大概可以看出幾個問題來:

    1、天啟帝並非歷史上說的那樣是個只知道做木匠的農民工皇帝,能說吾帝當為堯舜的話,說明他心裡是清楚當前的大明局勢的,非要有一個賢明如堯舜的皇帝出來才能解決當前的帝國危機了。

    2、這句話也飽含了天啟對信王朱由檢的期望和對大明王朝未來的美好願望。可能後來覺得這是客套話或者帝王話術,我個人覺得在那個時候,天啟帝是真誠而且清醒的。

    3、天啟帝對信王的遺言裡還有一句說魏忠賢的,忠貞可計大事。結合吾帝當為堯舜來看,天啟帝絕對算得上是聰明絕頂的皇帝,只是他把這點聰明全用在了搞業餘愛好上了。他從本質上來看清楚了大明未來可以倚重,甚至給信王在政治上指明瞭方向,就是依靠魏忠賢繼續把持朝政,用堯舜之道休養生息,給大明留幾年緩衝的時間。可惜,信王只聽了那句吾當為堯舜。

    崇禎上位後,的確想做堯舜,卻用力過猛,又不聽哥哥的囑託倚重魏忠賢,直接瓦解了宦官集團,導致東林黨全面保持朝政,讓大明這個攤子爛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直到崇禎去煤山上吊前命人重新收斂了魏忠賢的骸骨入殮,才明白哥哥天啟的用意:用堯舜之道治理天下事,用忠賢之術平衡朝政事。

  • 3 # 魚翔北冥

    看了《繡春刀——修羅戰場》時聽到這句臺詞,印象深刻。當時以為編劇厲害,沒想到真的是天啟皇帝說的,就憑說得出這句話,就可判定水平不淺!

  • 4 # 酒騎風

    崇禎本來就是堯舜。事實上要不是崇禎以堯舜的標準要求自己,大明還不至於瞎的那麼快。

    這證明天啟皇帝雖然愛做木工活,但是眼睛還不瞎,判斷力是在的。

    比如:

    崇禎一上任,就直接滅掉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

    同時,接受了袁崇煥“五年平遼”大計。

    此後崇禎皇帝肅清朝野、賑濟災民,如果不是明末地球來了一場小冰河期,糧食無收,整體看起來,崇禎就是勵精圖治的一個典範。

    但是:

    除了皇帝身份外,崇禎還是個殺手。

    崇禎剛上任的時候,就把內閣換了個遍,十七年裡,禮部尚書換了13個、兵部尚書換了14個、刑部尚書換了177個,工部尚書換了11個,還有50個大學士。講真,看紅樓夢都沒這麼費勁的關係。

    此外,明朝雖然對讀書人不好,官員地位低,但是真說殺掉高官的數量,崇禎穩壓前任明朝皇帝。

    說到底,崇禎是堯舜有個卵用,周文王沒有姜子牙也寸步難行的。對崇禎來說,頻繁的換人導致官員們人浮於事,保命是第一要務。以至於比如在宋朝,官員是可以直接懟皇帝的,但到了崇禎一朝,官員瞎懟,真的要被砍死的。

    所以此後,明朝的大臣徹底不配合崇禎,生生把崇禎逼成了一個昏君。

    換句話說,就算你是兵神再世,給你一堆玩具兵,也沒法打仗啊!

  • 5 # 小凌說史

    明亡之始,始於萬曆

    萬曆皇帝在位48年,前10年還是頗有作為,開創了萬曆中興,可後面近30年卻爭議頗多。有人指責他貪酒、貪色、貪財而又貪權,倒也承認萬曆操權有術,綜合起來萬曆皇帝就是一個複雜的人物,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明君,也不是昏君,倒像是一個“活出自我”的人,而這一點也體現在他的無賴上。

    1581年,萬曆皇帝到生母李太后處“作客”,臨時興起寵幸宮女王氏,過了一把癮。事後,王氏懷孕,萬曆卻耍賴不承認,幸好內起居注中記載此事,還有賞賜給王氏的實物為證,盼孫心切的李太后發話,萬曆才不得不承認事情是自己做的。

    不久,宮女王氏生下一子,即萬曆長子-朱常洛。

    萬曆皇帝對長子朱常洛的感情頗為複雜,心裡始終有點疙瘩,再加上寵愛鄭貴妃,於是想要違反嫡長子繼承製,立鄭貴妃之子朱常洵為太子,引發長達15年的國本之爭。最後在李太后的強力干涉下,萬曆皇帝做出讓步,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結束了紛爭。

    可這一切有一個後遺症,朱常洛長期得不到萬曆關愛,進而影響到皇太孫朱由校的讀書識字。朱常洛在位一個月就掛了,16歲的朱由校急急忙忙繼位,文化水平又低,成為“文盲皇帝”。

    再加上朱由校對政務沒有興趣,痴迷於木匠活,寵信乳母客氏、宦官魏忠賢,導致大江南北,民不聊生;朝廷內外,危機四伏。如果不是意外落水,朱由校足夠長命,可能他就是明朝末代皇帝,不至於崇禎(朱由檢)那麼悲情!

    溫情的哥哥

    天啟皇帝雖然寵信乳母客氏、宦官魏忠賢,讓他們飛揚跋扈,但對自己的親人非常好,是一個頗為情義之人。

    於是,在臨終之際,將信王朱由檢召入臥室,說:“來,吾弟當為堯舜。”把皇位傳位給同樣苦命的弟弟,而這裡面至少有兩層含義。

    一、前面我們說到天啟皇帝頗有情義,對待自己親人很好,所以這話包含哥哥對弟弟的期望,希望朱由檢能夠做出一番事業,不要像自己渾渾噩噩一輩子。

    二、天啟帝有“文盲皇帝”、“木匠皇帝”等標籤,但從他臨終前傳位給弟弟朱由檢,並說如此一番話,可以看出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明白明朝在自己手中沒落,祖輩江山不可以放棄,期待弟弟像堯舜振興大明王朝。

    可惜,崇禎辦不到,明朝滅亡了!

  • 6 # 鐵馬冰河wu

    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二十九日下午,明王朝的第十五位帝王,年僅23歲的明熹宗(天啟帝)朱由校重病臥床兩個月後薨逝。

    天啟帝朱由校是明史上有名的昏君。他在位期間,縱情享樂,尤其痴迷木工活,逐漸荒廢了政事 ,宦官魏忠賢、客氏(由校乳母)利用皇帝的昏庸在宮內立住了腳跟,並發展勢力,乘勢坐大,在朝中遍樹黨羽,組織聽命於他們的官僚集團,形成了著名的“客魏閹黨集團”,並與不願與其同流合汙的東林黨人(文官集團)進行了長期而激烈的交鋒,以求把持天下。之後,魏忠賢、客氏橫行無忌,荼毒東林派朝臣。

    閹黨對東林黨人採取斬盡殺絕的政策。楊漣、左光斗、周朝瑞、顧大章、袁化中、熊廷弼、趙南星等清廉正直東林黨人相繼被害身亡,其餘的均遭罷斥。朝堂幾乎為之一空。

    魏忠賢嚐到了大權在握的美妙滋味,他的黨羽嘍囉們亦從中撈取了巨大的好處。為長保榮華富貴,這些投機小人想盡辦法為魏歌功頌德,無所不用其極。他們在全國各地大肆為魏忠賢建立“生祠”,呼其為“九千歲”,儼然已是“太上皇”,差一點就成“萬歲”了,所缺的只是名義。

    《明史》記載,各地生祠建好後都要舉行盛大的“迎喜容”儀式,也就是逢迎魏忠賢的泥塑像,各級官員都要行三跪九叩之禮。魏忠賢甚至比皇上還威風,文武百官只差沒山呼“萬歲爺”了。天啟在位期間,廟堂上群魔亂舞,烏煙瘴氣,國事愈發不堪。

    天啟七年,一生喜好玩樂,練就一身爐火純青的木工技藝、將明帝國元氣耗盡的天啟帝朱由校死去,諡(廟)號熹宗,葬於德陵。

    自從病重後,長時間臥於病榻上,朱由校預感到自己來日無多,開始反思自己短暫的一生以及所幹的荒謬之事。

    天啟七年八月初,早已被由校冷落的張皇后向他提起了嗣繼的問題。朱由校沒有子嗣,信王朱由檢是他唯一的親弟弟。遵照嗣位“兄終弟及”的規矩,信王是皇位的當然繼承人。信王朱由檢彼時年已十七,和當初朱由校即位時的年齡差不多。據說他性格沉毅冷靜、通情達理、深明大義、賢名遠播,張皇后早有耳聞,因此她看中了信王。張皇后雖與天啟帝感情不睦,被其冷落,但名號仍在,她擔心由校突然死去,卻無人繼位,於是對老公提起了信王,說信王可以託付大事。病入膏肓的朱由校點頭表示贊同。

    不久,由校病情加重,太醫亦束手無策。魏忠賢派人日夜守在宮廷內外以防不測。張皇后勸天啟召見信王一次,由於魏忠賢防範嚴密而不成。八月十一日,魏忠賢休假外出,宮外監視的人也不見蹤影。張皇后借這個難得的機會,傳旨召信王入宮。

    信王奉詔來到乾清宮,見到他的哥哥由校。只見朱由校面色晦暗、全身浮腫、奄奄一息,朱由檢心裡很難過。朱由校強打精神對信王說:“吾弟當為堯舜 (我弟弟將來要成為堯舜一樣賢明的君主)”,還說:“要好好照顧你嫂子” 。接著又說:“魏忠賢、王體乾皆是忠臣,可以信任,可以大用”。信王朱由檢只是伏地磕頭不敢回聲,誰也不知他在想什麼。

    辭別後,張皇后叮囑信王多加保重,要嚴格保密,隨時注意事態的變化。

    天啟帝朱由校昏昏庸庸、混吃等死地虛度了二十多年,似乎一生只幹了一件明白事——接見並確定其接班人朱由檢。但至死他還在眷戀與寵信禍亂朝綱魏忠賢、客氏,對他倆的倚重與信任絲毫未變。天啟七年(1627)八月二十二日下午申時,統治大明七年,將明王朝最後一絲陽氣耗盡、並徹底帶進溝裡的朱由校油盡燈枯、撒手人寰,時年僅23歲。17歲的朱由檢登上皇位,他就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明思宗(崇禎帝)。

    天啟臨終前對信王朱由檢說:“吾弟當為堯舜”究竟有何深意?查閱史料,發現天啟給弟弟的遺言不過是在重複父親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帝)臨死前交代諸臣輔佐他的一句話:“朕難了,國家事卿等為朕盡心分憂,輔佐他為堯舜之君,卿等都用心了”。朱由校的意思是希望朱由檢要像老爹當初希望的那樣當個好皇帝,努力成為類似於傳說中上古兩位賢明有德的聖君堯、舜那樣的偉人 ,再將這“光榮傳統” 一棒棒接力下去......

    【插圖源自網路】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 7 # 白馬非馬1001

    堯舜,以禪讓為美德

    天啟深知崇禎無帝王之資

    提醒崇禎在皇族中尋找有德之君

    早日禪讓

    切莫屍居帝位禍害天下

    不幸一語成讖

  • 8 # aTalks

    “堯舜”是傳說中上古時代的兩位最賢明的帝王,《易·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是君王的楷模,歷朝歷代皇帝學習的榜樣。

    那麼天啟帝為什麼在臨終前對弟弟信王(崇禎)說“吾弟當為堯舜”?其實,他們的父親泰昌帝在去世臨終前對大臣們對皇長子朱由校(天啟帝)講過非常類似的話,這話還講了兩次。所以,“吾弟當為堯舜”,天啟給崇禎的遺言實際上在重複父親泰昌的話,父親(泰昌)當年對他(天啟)的要當好皇帝,當“堯舜”的期許,他臨終(天啟)再轉達給弟弟信王(崇禎),一棒一棒的傳遞下來,這是一種對於繼承人的美好期許,也是對大明未來的一種展望。

    我們從天啟帝說的這句話來看,大概可以看出幾個問題來:

    天啟帝並非歷史上說的那樣是個只知道做木匠的農民工皇帝,能說吾帝當為堯舜的話,說明他心裡是清楚當前的大明局勢的,非要有一個賢明如堯舜的皇帝出來才能解決當前的帝國危機了。

    這句話也飽含了天啟對信王朱由檢的期望和對大明王朝未來的美好願望。可能後來覺得這是客套話或者帝王話術,我個人覺得在那個時候,天啟帝是真誠而且清醒的。

    天啟帝對信王的遺言裡還有一句說魏忠賢的,忠貞可計大事。結合吾帝當為堯舜來看,天啟帝絕對算得上是聰明絕頂的皇帝,只是他把這點聰明全用在了搞業餘愛好上了。他從本質上來看清楚了大明未來可以倚重,甚至給信王在政治上指明瞭方向,就是依靠魏忠賢繼續把持朝政,用堯舜之道休養生息,給大明留幾年緩衝的時間。可惜,信王只聽了那句吾當為堯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事無成,現在學什麼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