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銅222994427
-
2 # 文史內參
(1)太平公主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女兒,武則天在位時,極受寵愛,還能直接參政議政,妥妥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神龍政變之時,參與誅殺二張,幫主哥哥李顯復位,被封為鎮國太平公主,直接處理軍國大事,權勢滔天。韋后亂政時,又和侄子李隆基一起誅殺韋后,擁立哥哥李旦復位,與李旦共理朝政,其權勢也達到巔峰。可惜慾壑難填,最後甚至想效仿其母親自立為帝,被李隆基發現,賜死於家中。直到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的政權才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結束了李氏王朝自玄武門之變之後九十年來多次內部兵變的現象。
(2)陽信公主 漢武帝劉徹的胞姐,也成平陽公主。武帝時代非常重要的政治人物,深的劉徹信任。
(3)平陽公主 就是樓主說的那一個,唐太祖李淵的女兒,唐太宗李世民的胞姐,擁有自己的娘子軍,也是古代歷史上第一個統領千軍萬馬為自己的父親開創帝業的公主。萬里長城中著名的娘子關就是因為她的娘子軍在哪駐紮過而得名。她也是唐朝第一個死後有諡號的公主,諡號為“昭”,也成平陽昭公主。但是單從權勢看的話不如上面那兩位。
(4)館陶宮主,漢景帝劉啟的胞姐,竇太后的女兒。漢文帝繼位後被封為長公主。深的兩朝皇帝和竇太后的寵愛。
(5)安樂宮主,唐中宗李顯的女兒,與母親韋皇后勾結,干預朝政,賄賣官爵。後來與韋后謀反毒死李顯,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手誅殺。
-
3 # 猴格大人
既然題主說位高權重,自然是對朝局有影響力的才能稱得上位高權重,大唐平陽昭公主雖有軍功,但還不能夠影響朝局,某來說說歷史上真正位高權重的五位公主。
能夠左右儲君得立的館陶長公主館陶長公主是漢文帝劉恆之女,漢景帝劉啟的姐姐,漢武帝劉徹的姑媽,孝文竇太后的愛女,名字叫劉嫖。
漢朝制度,皇女都是封縣公主,位同列侯,尊崇者加封長公主,位同諸侯王,不是後世那種帝女是公主,帝姑長公主,帝姑祖母大長公主。兩漢是隻要尊貴的公主不論你是帝女還是帝姑都可以是長公主,你要是地位一般,那怕是帝姑祖母還是公主。
劉嫖是漢朝第一位長公主,也是開啟公主包養情人先河的第一人。
劉嫖因為是母親唯一的女兒,又對政治敏感,善於處理關係,經常給皇帝弟弟進獻美人聯絡感情,因此姐弟情深,景帝很尊敬姐姐,所以,劉嫖得以插手景帝立後和立太子的事情。
景帝寵妃慄姬因為得罪劉嫖,已經被立為太子的兒子劉榮也被牽連廢除,聰明的王娡把兒子劉徹許給劉嫖做女婿,得到劉嫖的支援,劉徹得立太子,王娡榮登後位。
可以說漢武帝的皇位一半都要借力姑媽劉嫖,因此,漢武帝哪怕對待表姐原配陳阿嬌百般不耐煩,對姑媽還是一直保持尊敬,甚至對姑媽養小情人都予以承認。漢昭帝的監護人鄂邑長公主鄂邑長公主是漢武帝劉徹的女兒,漢昭帝劉弗陵的姐姐,生母不詳。鄂邑長公主在父親那裡沒有得到多少寵愛,就因為她的弱勢反而在波濤洶湧的武帝朝活下來沒有像姐妹那樣禍起巫蠱。
漢昭帝繼位,因為年幼,生母被賜死,沒有人照看,就讓唯一活著的姐姐鄂邑長公主擔任監護人,住在宮中照顧漢昭帝,因此,得以晉封長公主。
鄂邑長公主也學習姑祖母館陶長公主包養情人丁外人,輔政大臣為了讓長公主高興心情愉悅,專門下詔命丁外人好好侍候長公主,就是說公開承認丁外人的地位了。
輔臣之一上官桀父子就是走通丁外人的門路,讓丁外人給長公主吹耳旁風,確定上官安之女為昭帝皇后,長公主聽小情人的,拍板立後,直接下詔確立上官為皇后,首輔霍光也無可奈何。
因為立後,長公主和上官家族親密起來,之後被善於隱忍的霍光以謀反罪消滅,長公主也自殺,昭帝成了光桿司令,就算是行了冠禮也失去權力,讓劉家朝廷變成霍家天下。
鎮國太平公主李令月太平公主,這個太知名了,唐高宗與則天大帝的愛女,四個哥哥分別是孝敬皇帝李弘、章懷太子李賢、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
雖然太平在父母時代有參與政治,但真正位高權重還是在睿宗李旦第二次在位時期,因為太平是哥哥復位的功臣之一,因此被加封為鎮國太平公主,輔佐朝政。
眾所周知,太平和侄子李隆基爭權失敗,被賜死家中。
想做皇太女的安樂公主安樂公主李裹兒是唐中宗幼女,生母韋皇后。前半生也算受父皇牽連過的戰戰兢兢朝不保夕,等到中宗復位後,安樂母女一下子放飛自我,參與朝政,開府設官,買賣官爵,還想效法祖母當女皇,逼父皇立她為皇太女,雖然未果也夠威風八面了。
之後她的父親中宗神秘死亡,安樂也被扣上弒父的罪名,相王李旦與太平公主兄妹子侄發動政變,安樂母女被殺,追廢悖逆庶人。
蒙古的監國公主阿剌海別吉阿剌海別吉是鐵木真的愛女,名字又譯阿剌罕,又稱監國公主、阿里海百因、愛姬夫人,封齊國大長公主。
在鐵木真西征之時,留三女兒阿剌海別吉為監國公主,留守大本營,中國事務交由木華黎處理,遇到大事木華黎還向公主請示。《元史》說她“明睿有智略“,“師出無內顧之憂,公主之力居多“。
鐵木真去世時,阿剌海別吉再次行使監國公主的權力。1974年,在武川東土城鄉出土了“監國公主行宣差河北都總管之印”。
1212年公主嫁給汪古部阿剌兀思別吉忽裡,同年,阿剌兀思別吉忽裡被部下害死,公主又嫁其侄子鎮國,鎮國死於1217至1221年間,公主又改嫁阿剌兀思別吉忽裡之子孛要合。
就是這樣。
-
4 # 檸檬顏笙
公主一般概念皇帝的女兒,本來就是天之驕女的她們,究竟有哪些曾經權傾天下,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盤點一下,首先我這個排名不分權力大小。
第一位:幾乎擁有全天下的公主李令月,太平公主武則天和唐高宗的掌上明珠,深受母親的影響對於權勢有很高的渴望終其一生參加過神龍政變,在韋皇后時期又聯合各方勢力將韋皇后一黨繩之以法,扶持唐睿宗再次登基。深得唐睿宗的信任,兩兄妹在一起都會一起商量朝政神龍元年也就是705年唐睿宗加封太平公主為鎮國太平公主,食黽5000戶,只可惜唐玄宗登基以後,忌憚太平公主的勢力,將其賜死在家中。
第二位:巾幗英雄平陽昭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胞姐姐,唐高宗李淵第三女,李淵晉陽起兵平陽昭公主隨著父親南征北戰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不小的功勳,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軍禮下葬的公主。平陽昭公主的駙馬柴紹在貞觀17年時位列凌煙閣24大功臣之一,可見平陽昭公主在唐朝的影響力。
第三位:平陽公主(信陽公主),漢武帝劉徹的同胞姐姐,是漢武帝年間,一個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信陽公主甚至不停的向自己的弟弟劉徹敬獻美女在這裡我們就不得不佩服一下信陽公主的眼光獨到之處這兩位美女分別是衛子夫和李夫人她們為漢武帝的寵妃,同時他們身上也有一個相同之處就是她們都具有引才之功,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信陽公主其實也是對漢朝江山的穩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四位:蛇蠍美人安樂公主,安樂公主李裹兒是唐中宗和韋皇后的女兒,為了快點掌握朝中的權力,安樂公主和自己的母親毒殺了自己的父親唐中宗,同時也在買官賣官韋后被推翻之後,安樂公主才自食惡果唐朝第一美人,就此香消玉殞。
第五位:左右立儲館陶公主,館陶公主人稱竇太主,是漢武帝第一任皇后陳阿嬌的親生母親,深得漢景帝劉啟信任,後因漢景帝寵妃粟姬悔婚,就聯手當時還是美人的王氏又加上當時漢武帝劉徹金屋藏嬌的諾言,館陶公主就盡全力的把這個準女婿推上了漢朝的皇位。
第六位:晚清榮壽固倫公主,榮壽固倫公主是清朝一代議政王恭親王奕忻的女兒,她雖然不是公主,但貴比公主。提到慈禧,大家可能都會想到是個可惡的老阿婆形象,但是要說她沒有剋星是不可能的,她的剋星就是這個固倫榮壽公主當時由於奕忻權傾朝野慈禧太后也要對他多番忍讓,自然也會對他這個女兒多疼愛幾分,有史記載清朝滅亡後,榮壽公主在一次過生辰的時候,清朝的遺老遺少聚在一起,看到她來了都向她請安。
-
5 # 柳花夢裡
公主是中國古代對於皇女、王女或宗女的稱呼,是統治集團內部的重要成員、女性中的尊貴階層,擁有多方面的特權,她們往往利用自己特殊的政治身份為自己贏得最大的經濟利益。但是她們一旦成年,不可避免的會透過婚姻來履行相夫教子的女性家庭義務,以及不干涉政治的傳統美德,所以她們是很難對朝政產生深刻影響的。不過還是有幾位特殊的公主,利用特殊的身份、無雙的智謀和勃勃的野心,一度左右皇帝、控制朝局,產生或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孫權長女全公主全公主孫魯班是孫權的愛女,被孫權破格封為長公主。孫魯班嫁給全琮,全琮因此得到孫權的親近重用,他的家族子弟一道受寵顯貴,一年四季的賞賜也屬全家最多,與張、劉兩家並列。孫魯班的母親步夫人是孫權的寵妃,因為溫柔賢惠長期為孫權物色新的妃嬪而終身沒有失寵。孫權想立她為皇后,但遭到大臣阻止,在步夫人去世後,孫權將她追封為皇后。之後孫權又想立太子孫和的母親王夫人為皇后,但魯班和王夫人有過節,經過她的阻止,孫權竟打消立後的念頭。
孫魯班怕孫和繼位之後,王夫人會利用皇太后的身份向她報復,於是利用孫權對她的寵愛,離間王夫人母子與孫權的關係,最終王夫人失寵以憂死,太子孫和被廢,朝局一度大亂。孫魯班特別寵愛族孫女全氏,最終孫權立幼子孫亮為太子,孫亮的母親潘夫人被立為皇后,將全氏立為太子妃,這是孫魯班滿意的結局。孫權晚年一度有意召回廢太子孫和,孫魯班又利用她對孫權的影響力化解了這場危機。孫權臨終前安排了以諸葛恪為首的輔政大臣,來輔佐年幼的孫亮,但實際上在政治運作中,宮廷中早就形成了以孫魯班為核心的宗室勢力,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孫權後期和孫亮時期的政局變化。
武則天之女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女皇武則天唯一長大成人的女兒,武則天因為權力的爭奪而打壓親生兒子,將母愛全部傾注給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因為長相和性格都和武則天相似,所以武則天經常和她商議國事。太平公主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神龍元年參與政變誅殺張昌宗張易之兄弟,唐中宗再次坐上皇位後將她進封為鎮國太平公主,享受五千戶實封。在唐朝初期公主實封都是三百戶,唐太宗和長孫皇后的嫡長女長樂公主也和眾多庶出姐妹一樣只擁有三百封戶。到了後面全盛時期的開元年間,公主實封最多也只有一千戶。所以太平公主的封戶已經是當時唐朝公主的十倍優待了。
太平公主多謀善斷,在母親武則天去世後得以走入臺前積極參與政治。唐中宗去世後,太平公主又支援侄子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推翻了韋皇后的統治,擁立四哥唐睿宗繼位。太平公主實封因此加到一萬戶,是唐朝公主不可逾越的巔峰。從此太平公主的地位更加顯赫,事實上她和皇太子李隆基才是唐朝帝國實際的統治者,無二聖之名卻有二聖之實。唐睿宗經常和她一起坐著商議國政,每當大臣們向唐睿宗報告國事,便會問:有沒有和公主商議過?然後又問:有沒有和三郎商議過?只有他們都同意了,唐睿宗才會同意事情的執行。
太平公主的話,唐睿宗沒有不聽的,從宰相之下的官員,或升遷或遣散,只需要太平公主的一句話,當時有七個宰相,其中五個都是太平公主的人,她的權勢甚至超過了唐睿宗。後來太平公主又和侄子李隆基爭權奪勢而勢不兩立,她試圖發動政變推翻李隆基的統治,但她的手下不願意國家再出一位女皇,遂臨陣倒戈投靠了李隆基,導致太平公主的計劃失敗,被李隆基下旨賜死,結束了她輝煌而傳奇的一生。
唐中宗之女安樂公主安樂公主是唐中宗和韋皇后之女,出生於唐中宗被廢黜帝位、被貶房陵的途中,唐中宗將自己的衣服脫下來將她包住,從此對她倍加寵愛,言聽計從,養成安樂公主驕橫任性的性格。神龍元年唐中宗透過政變推翻了母親武則天的統治,再度登上皇位,安樂公主恢復皇女的身份。在眾多姐妹中,安樂公主最受帝后寵愛,她因此權傾天下,她的要求帝后沒有不答應的,她要賣官唐中宗只管簽字絕不多問,當時很多重要的官員都出自她的門下。
她還經常侮辱皇太子李重俊,稱呼他為奴僕,甚至多次請求唐中宗廢了李重俊,將她立為皇太女,和祖母武則天一樣過女皇的癮。李重俊被逼的起兵謀反,安樂公主的公公武三思和駙馬武崇訓都被李重俊所殺,唐中宗派兵平定叛亂,李重俊自殺,唐中宗將他的頭砍下來祭武三思父子。安樂公主又改嫁給武延秀,使用皇后的儀仗,唐中宗為她曲赦一城。她的兒子剛剛出生就被封為太常寺卿、鎬國公,唐中宗又為外孫曲赦一城。後來安樂公主在唐隆政變中被殺,唐睿宗將她追貶為悖逆庶人。
耶律大石之女耶律普速完耶律普速完是耶律大石和感天皇太后蕭塔不煙的女兒。耶律大石在天祚帝被金朝俘虜之後建立西遼,延續了遼朝的命脈,控制區域遠至高昌,一度成為中亞的霸主。耶律大石駕崩後,他的兒子耶律夷列年幼,遂遺詔皇后蕭塔不煙臨朝稱制,稱號為感天皇太后。蕭塔不煙攝政共七年,曾斬殺對西遼無禮的金朝使者粘割韓奴。鹹清七年,蕭塔不煙將權力交還給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耶律夷列。耶律夷列臨終前,想到太子耶律直魯古依然年幼,便遺詔命令妹妹耶律普速完公主臨朝稱制,她的稱號為承天皇太后。
耶律普速完的公公蕭斡裡剌是西遼的南院大王,位高權重,和駙馬蕭朵魯不試圖透過控制耶律普速完來控制朝政,但是耶律普速完個性堅強巾幗不讓鬚眉,乾脆自己稱帝,為承天皇帝。貫徹執行父親耶律大石的治國方針,統治西遼達到鼎盛。但是耶律普速完和駙馬蕭朵魯不婚姻不和睦,卻和駙馬的弟弟蕭樸古只沙裡兩情相悅,最後兩人為了掃除權力的障礙,羅織罪名將頗有野心的駙馬蕭朵魯不殺害。但是不久,耶律普速完的公公蕭斡裡剌利用自己的權勢發動政變,將兒媳婦耶律普速完和兒子蕭樸古只沙裡雙雙射殺。耶律直魯古得以再次繼位。
成吉思汗之女阿剌海別吉阿剌海別吉是成吉思汗和大皇后孛兒帖的第三個女兒,成吉思汗和汪古部落的首領阿刺兀思經過一次愉快的合作後,結成兄弟聯盟,成吉思汗表達誠意將阿剌海別吉許配給阿刺兀思為妻。不久之後阿刺兀思在一次叛亂中被殺,據說這次叛亂的主謀是阿刺兀思的侄子鎮國。阿剌海別吉表現的非常英勇,救下了阿刺兀思的妻子阿里黑和兒子孛耀合。成吉思汗後來將阿刺兀思追封為高唐王,他的正妻阿里黑則為高唐王妃。之後阿刺兀思的侄子鎮國成為汪古部落的首領,封為北平王,阿剌海別吉又嫁給他為妻子。
阿剌海別吉不僅聰慧,而且有謀略和才略,於是成吉思汗出征西域的時候,命令她為監國公主,主持國中一切軍國大事,成吉思汗遂可以安心打仗沒有後顧之憂。1974年在武川地區還出土了阿剌海別吉的監國公主官印。鎮國去世之後,阿刺兀思的兒子孛耀合繼任為汪古部落首領,並將母親阿剌海別吉娶為妻子。阿剌海別吉嫁給孛耀合之後一直沒有生育,但她非常賢惠,親自為孛耀合挑選妾室生育子嗣。孛耀合和小妾們共生了三個兒子,阿剌海別吉愛護他們如同親生骨肉。阿剌海別吉去世後被追封為趙國大長公主。
回覆列表
長平公主,崇禎帝的女兒。由於農民軍打進北京,殺妻室,長平公主由於用手擋了一劍,右臂被砍,顧撿了一條命。
鹹安公主,為了唐蕃和平,嫁了四個人,以犧牲自身幸福換了幾十年和平。
解憂公主,漢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參與軍國大事,堪稱運籌帷幄,於烏孫國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文成公主,與吐蕃和親,嫁給松贊干布,於後世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