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鷹作文
-
2 # 米媽談教育
“孩子說謊,家長沒有錯嗎?”我認為都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有這幾種可能造成:一、父母的影響。父母自己就不夠誠實,對於自己做錯的事不能正視,更不會主動承認過錯。孩子就會跟著父母的樣子學。
二、家長管教嚴厲,怕被責罰。孩子不小心做錯了事,父母知道了後不分原因,非打即罵。在這樣嚴厲的教育下,孩子會變得膽怯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說謊的習慣,以此掩飾自己的過錯。
三、為了應對家人過高的期望。家長愛慕虛榮,好面子。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做不到。即便沒有做到那麼好,也會用謊話欺騙父母。為了討得父母歡喜,得到讚揚和獎勵。
四、逃避問題,不敢面對。有時候孩子會想要逃避一些事,比如不想上學,不想寫作業,就會撒謊說身體不舒服,肚子疼頭疼;以此博得老師或家長的同情,看是否能夠請一天假或者是不寫作業。
如果,我們做父母是正派品性,敢於直面自己的問題和錯誤,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如果,我們做父母的能夠多一點耐心傾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而不是武斷地用我們的思維判斷孩子的行為;如果,我們做父母的能夠足夠了解自己的孩子,給孩子設定透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而不是為了攀比盲目定高要求;如果我們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多給他們一些鼓勵激勵,而不是打擊和否定。那麼,我想,孩子就不會總用謊言欺騙家長,欺騙自己了。
-
3 # 雨落心絃愛方言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家長背整個鍋!
一、先說一下孩子說謊的時刻表:
2-4歲:說謊往往為了避免受到懲罰,而且謊言相當拙劣。
3歲半-四歲半:開始學會如何有技巧的撒謊
4歲半-7歲:嚐到說謊的甜頭後,孩子會熱衷於此。
7歲以後:開始認識到不能說謊,若仍習慣於說謊,說明他內心深處不安,可能在此後數年延續這種習慣,直至成年。
二、再來分析下孩子說謊的原因:
1,家長對孩子不好的行為有過激的表現;斥責、諷刺、打罵,導致孩子不願意承擔責任。
案例:孩子打碎了花瓶;錯誤示範:把孩子暴打一頓,不斷嘮叨花瓶很貴。正確示範:既然不小心打碎了,那下次小心哦,自己把花瓶碎片收拾一下。
2,家長當著孩子的面撒謊被孩子發現;找藉口躲避,不願積極面對,導致孩子感覺是一個可以學習的好辦法。
案例:帶著孩子出去度假,老闆打來加班計劃;錯誤示範:x總;真不巧,家裡孩子生病,要送他去趟醫院。正確示範:x總;我現在和孩子在外地,不能及時趕回去,您看這樣行嗎?你把需求發給我,我遠端完成任務,在規定的時間內發給您檢閱?
3,家長慫恿孩子不去承認事實;撒謊是爸爸媽媽的默許的,也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
案例:孩子自己的紅領巾丟了把同學的帶回家,老師打電話問有沒有多拿了同學的東西?錯誤示範:家長礙於面子,怕老師定義孩子為小偷,讓孩子告訴老師;那就是我自己的。正確的示範;尊重事實,讓孩子告訴老師;是自己拿的,自己的丟了,能不能讓學校在多發一條?
4,家長懷疑孩子撒謊;在不確定客觀事實的情況下,懷疑孩子撒了謊,導致孩子覺得反正你也搞不清楚,誠實還不如撒謊呢
案例:群裡老師發了上課時間內前排座椅有個別小朋友做小動作,錯誤示範:老師說的是不是你?你就坐在前排,而且平時這麼好動,肯定脫不了關係。正確示範:上課做小動作不能專心學習,影響成績,如果我們以前有這樣的毛病記得以後改掉。
-
4 # 沙銘
孩子說謊!我認為都是父母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孩子說謊的原因:
一,其身不正。所謂上粱不正下粱歪,父母都從來說謊期騙,俗語說:有樣學樣,這樣的家庭,孩子不說謊到奇怪了!所以,父母自身要做到坦誠待人,正心正言。畢竟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二,教育方式出問題。很多家長喜歡選擇棒棍體罰教育孩子。細心引導,耐心講理不也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嗎?體罰太多,也容易造成孩子自卑不自信的性格特點!憂鬱少語,生怕哪裡做錯,又要捱打!這些情況下,孩子為避免捱打只有說謊。
三,家長未及時糾正錯誤。很多家長在糾正教育孩子喜歡拖延不及時。防微杜漸!一旦發現孩子撒謊,要第一時間教育孩子,可以講故事,寓教於樂,這樣孩子能正確理解說謊的嚴重性!
四,天生喜歡“說謊”。據國外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從出生下來,對大自然有一種超強的好奇心,探索世界是需要從錯誤中前進。為了彌補錯誤帶來的心理傷害,只能用謊言來掩飾。
錯誤不可怕,亡羊補牢猶為晚矣!解決孩子說謊問題,提供些思路與大家分享:
1.多參加親子活動,現在很多家長忙於事業,疏於孩子。多陪陪孩子,踢一場足球,學一支舞蹈,來一場遊戲!只有讓孩子充分信任你,才願意與家長坦誠交流,也更容知道孩子說謊的原因。
2.耐心恆心引導!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人生。不好的習慣影響孩子一輩子!試問出入社會,有哪個領導喜歡說謊的下屬!糾正問題不是說一回就解決!所以耐心恆心很重要!也可以和孩子互動!例如說謊一次!做一天家務!洗全家碗筷等等!
-
5 # 家庭教育席忠華
孩子說慌跟許多因素有關,主要是家長的教育心理和教養方式造成的。
我們大部分家長只看說慌的表面現象,認為孩子只要說慌,就是不對,甚至認為是孩子的品行出現了問題,於是對孩子大加訓誡,甚至打罵,造成了孩子更加嚴重的心理傷害,卻從根本上解決不了孩子說慌的問題。
無論孩子什麼樣的行為和表現,首先家長要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需要。
如果孩子的需要不能從正常渠道滿足,孩子就會說慌。比方說,孩子想要一個玩具,家長不給買,孩子可能會用零花錢自己去買,然後騙家長說同學給的。甚至藏起來偷偷地玩。
孩子缺乏安全感,而家長認識不到,總會因為一些事情訓孩子,比方說:“你怎麼這樣沒出息呀?”“這有什麼呀?這還叫事嗎?”……慢慢孩子就有話不敢說,哪怕受同學欺負都不告訴家長。
還有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做了家長認為是錯誤的事,對孩子非打即罵,孩子為了避免懲罰而不說出真相,甚至編造謊言。……
大家可以體會一下,孩子在說慌的同時,內心是多麼地恐懼?
做父母是需要學習的,不學習的後果就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希望家長們透過對家庭教育的學習,學會如何教養孩子,發現問題及早找專家求助
-
6 # 馬老師採蘑菇
很多寶爸寶媽們發現:孩子漸漸長大卻開始有意無意的說謊,明明是不想去上興趣班,卻說有小朋友欺負他;明明中午不想去午休卻說自己的肚子疼,頭疼;明明家裡沒有的玩具卻偏要和小夥伴們“說大話”,說家裡有。面對這樣的情況,寶爸寶媽們慌了……那你們可曾想過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和動機呢?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要明確的是,學齡前的孩子會說謊,是心理健康發展的標誌之一,在孩子試圖用撒謊掩蓋過錯的時候,他們已經意識到:“我知道,但你不知道”,所以他們才努力哄騙家長去接受他們的說法,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在說謊的過程中,必須努力統籌安排自己的想法,記憶,語言,行為,表情等等,才能隱藏事實,編造出一個新故事,這為孩子將來的社會互動能力奠定了基礎,對自我認知的發展十分重要,家長們無需太過擔心孩子的道德品質。
其次,家長們要想一想:為什麼孩子要選擇撒謊呢?心理學家總結了兒童常見的說謊動機:自我保護;取悅大人;模仿大人。
1、自我保護:其中自我保護是最常見的說謊動機。孩子害怕家長或老師知道真相後,會受到懲罰。比如孩子把花瓶打碎了,會說是別的小朋友做的或是被小貓小狗乾的。那這個時候我們家長和老師要反思:是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創造一個寬容的環境,孩子出於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去說謊。
2、取悅大人:有的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要求過高,孩子自己沒有達到目標又不想讓大人失望,壓力之下就會用謊言來取悅大人,比如塗改學習成績單。
3、模仿大人:有的家長是透過言傳身教來讓孩子學會說謊的。比如有的家長為了暫時搞定孩子,隨口許諾之後卻不兌現;當著孩子的面在老師面前說一套,在老師背後又說一套;去遊樂場所為了免票謊報身高,年齡……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潤物細無聲的對孩子的教育起負面影響的。
最後,作為父母親我們該如何面對、如何處理孩子的謊言呢?
1、不要去主動設定讓孩子撒謊的局面,不要去追問明明知道答案的問題。比如當你知道就是孩子打碎了物品,就不需要去問:“是不是你乾的?”而是直接說明解決的方法,總結經驗,下次該注意什麼,該怎麼做。
2、創造一個“可以誠實”的家庭空間或學校空間,建立起一種信任機制,讓孩子體會到說實事求是的話是不會受到懲罰的。切記大人不要“釣魚執法”。有些家長和老師事先用說實話就“不生氣,不懲罰”來誘導孩子,等到孩子真的說出實話了就開始變臉了,大發雷霆,這會讓孩子吃一塹長一智:想著下一次把謊言編得更圓滿。
3、如果孩子承認自己做錯事了,大人要表揚孩子的這種勇氣和擔當,給予正面的鼓勵,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勇於擔當,不怕犯錯的人;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從錯誤中汲取經驗,吸取教訓,反思,學會去處理犯錯的後果。
4、有的孩子為取悅家長而撒謊的時候,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是包容的、理解的,不會因為表現不好沒有達到要求就不愛他了,另外讓孩子知道撒謊的這個行為會更讓人失望。5、有的孩子分不清客套話和謊言的區別,比如別人誇自己家的孩子的時候,家長會謙虛的“否定”:我們家孩子缺點多著呢!所以家長們也需要注意平時的言辭。
總之,大人們對孩子要以身作則、真誠、尊重,溫和的教育孩子,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學習榜樣,創造一個包容的環境,不要批評太多。當然孩子撒謊,一旦形成習慣,以後想改正就很難了,所以孩子開始撒謊的第一次第二次,家長老師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對症下藥,幫助孩子及時改正。
-
7 # 小韭漫談教育
孩子說謊,家長怎麼可能沒錯呢?!小孩子八成的言行動作都是模仿了家長的言行動作,所以有一句話說,孩子最會有樣學樣,還有一句話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家長沒有注意自己的言行,責任真的很大!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如果沒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一不留神就被小孩子模仿去了。小孩子的觀察與模仿能力是最強的,而且孩子有一套自己的理解方法,且執行力非常強。
家裡有個親戚特別愛撒謊騙人,幾乎每次家庭聚會,她明明沒有按約定的時間出門,非得說自己出門了,而且還當著孩子的面撒謊,結果每次她都比約定時間遲到至少兩個小時。
她的這種撒謊行為在孩子面前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可能她從來沒有想過。後來她兒子也撒謊,她自己都能看得出來就是瞪著眼睛說瞎話的那種,到此時還不自知,是自己從前的不良行為影響了孩子!
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特別是在孩子小時,沒有一個完整的三觀,沒有自主分辨是非的能力,不知道什麼是好的行為,什麼是壞的行為,有時候孩子撒謊是一種本能的利己性。
還沒學會分辨好壞的孩子,平日裡只是模仿學習身邊人的言行,多數情況下的身邊人是孩子的父母家人。那是家長本來就上樑不正,並且監管也不到位,那孩子的言行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就算為了孩子,家長努力校正自己的言行,也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正面的榜樣。所以,作為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並且多次,反覆的教導孩子不要撒謊,多給孩子講一講撒謊的危害。
孩子為什麼會撒謊?趨利避害是所有人的本能,包括孩子。對於孩子來說,撒謊是一個手段,如果承認錯誤的代價遠大於撒謊的代價,那孩子一定會選擇撒謊,能拖一時算一時。
如果在這個基礎上賭一次被發現的機率,如果家長是個粗心的,根本沒有發現孩子的不良言行,那撒謊的次數就會呈指數上升!
如果在這基礎上察覺自己被家長髮現撒謊後沒有太大反響,那別說小孩子,我們大人都會選擇撒謊!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多留意觀察孩子的言行,發現有不良行為時,一定要及時糾正。
當然,還是要讓孩子知道,犯錯沒什麼大不了的,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
小孩子犯錯矯正起來相對容易一些,家長應該在孩子的言行中檢討自己的言行。還是要不斷告誡孩子,撒謊的代價,儘量杜絕孩子犯這種低階的錯誤。
-
8 # 年輕人沒有錯
現在家長很反感小孩子說謊,那麼我們請家長們請拿起手摸摸自己的良心,今天說謊了嗎?有幾次?怕是與人溝通的越多說謊的次數就越多吧!
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說謊?
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來說,欺騙(動物可能不會說謊)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現象之一。很多動物都會欺騙。比如狐狸,當它遇到比自己厲害的熊,就會裝死躲過被吃的命運。
說謊其實是一種求生本能,是人類本能產生的一種自我防禦保護機制。人天生會說謊,可以說從孃胎裡出來,人就具備了說謊的“潛質”,說謊的基因已經“深種”在人的身體裡。
說謊可分有意識說謊和無意識說謊兩種。那種有目的地說謊叫有意識說謊。可能還有下意識說謊,這是一種長期的在某種心理暗示下做出來的舉動。
由於孩子年齡小,記憶不清晰或由於時間概念模糊而造成的說話不真實。由於孩子智力、知識水平尚低而造成的無意識說謊。
小朋友在三到四歲左右,開始會判斷在哪些情形下,必須說謊。
孩子做錯了事,家長不是循循善誘、耐心教育,而是採取簡單的說教或打罵、體罰,運用強制手段讓孩子認錯,造成孩子為了躲避成人的責罰而說謊,家長的不正確教育方法會導致孩子在下意識保護自己的時候說謊。
心理學上對說謊有一個定義:就是在明知真相的情況下,故意對事實進行隱瞞、歪曲或憑空編造虛假資訊以誤導他人的行為。也就是說,說謊就是一種欺騙。
說謊是一種病態的嗎,還是一種人際技巧呢?在生活中的絕大多數情形,說謊是一種人際溝通技巧。研究表明,60%的人在10分鐘的交談中說謊2到3次,男人和女人的說謊頻率差不多,有趣是:女人傾向於為了取悅對方而說謊,男人傾向於自吹而說謊。
說謊是有目的性地說假話來為自己謀取利益。
孩子小時候說謊,大部分都是在規避懲罰。這是下意識地說謊,我們最應該規避的是這一常態。
“幫助孩子瞭解說謊是一種不良行,會失去別人的信任,會失去朋友,並鼓勵他,幫助他改正。當孩子有了進步,要及時表揚,級以信任。要激勵孩子鼓足勇氣,積極向上,爭取做一個高尚的人。”多麼美好的一句話啊!
為什麼在小孩子說謊了,家長才用話語引導他,卻不能在他犯錯的時候去引導孩子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而是去懲罰打罵孩子,讓他們生出下意識謊言? 本末倒置了吧!
我們成人應該做出教育改變,犯錯了就做出心理引導,而不是懲罰。這是挫折教育的反面教材,孩子“成長”了,下次再不小心犯了類似的錯,面對家長的質問,你告訴我,孩子能怎麼辦?為了不受懲罰他能怎麼辦?
說謊沒必要一竿子打死一片,說謊有時候也是情商和急智的一種表現!
面對孩子說謊,作為家長也許該換個角度去看看!
-
9 # 一顆小栗子呀
孩子說謊,很多家長都十分討厭。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說謊是孩子自身的問題。雖說孩子的主觀說謊意圖佔有一定的份額,但是在所有孩子說謊的原因中,其實有一部分也是由於家長造成的,不要不相信,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關於孩子說謊這件事和家長有關的因素,也期望家長們在看過之後,能夠用於改正自己已經出現的錯誤。
家長說謊,久而久之就會被孩子學習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習慣,當孩子出現哭鬧的時候,家長會隨即進行某項承諾,而當孩子聽到一些能夠激發自己興趣的承諾之後,就會停止哭鬧。就比如小明哭鬧,小明的爺爺表示,要是小明不哭,那麼就會給他買一個機器人玩具,由於小明期望得到機器人,於是就停止哭鬧,之後,就會滿懷期望的期待爺爺為自己買機器人玩具。
但是爺爺的目的只是讓小明停止哭鬧,這個承諾只不過是個手段,當自己的目的達到之後,便沒有下文了,藉此,小明就感到了爺爺的謊言。而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多次進行這種謊言欺騙,那麼孩子就會潛意識地進行學習,從而讓自己具備了說謊的能力。
來自家長的“逼迫”
很多時候,說謊雖然明面上看似是孩子主觀,其實深究起來,和家長為孩子灌輸的理念和家教方式、處理問題的方式等等也有很大的關係。就比如孩子做錯事,如果家長溫和詢問原因,並且幫助孩子認識到正確的做法,那麼孩子肯定不會在這件事情上說謊。
反之,如果孩子做錯事就會遭到家長的無腦批評,那麼孩子為了“自我防衛”,很有可能選擇說謊,因為說謊能夠讓孩子避免來自家長的怒火。
另外,還有理念問題,很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就嚴重化了很多自己不希望看到的,這是孩童時期普遍容易出現的事情,這就導致孩子做出這類事情之後,認為自己是不對的,擔心別人發現,就只能說謊。
還有,就是家長在發現孩子說謊之後,並沒有加以制止,而孩子看到自己的謊言被識破,家長卻“毫不在意”,就認識不到說謊的嚴重性,繼而慢慢養成了說謊的習慣。
總體來講,家長在孩子說謊這件事情上,有著一定的責任,也希望家長們在發現孩子說謊之後,認清孩子的說謊原因,尋找自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修正自身,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
10 # 瀟灑冰淇淋8r
孩子是世界上最純潔的,他們是一張白紙,因為他們所有會的都是大人教給他的,孩子說謊不要責怪孩子,要找到原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不撒謊,父母就該以身人作則,答應的事情一定做到,不要撒謊來推脫,不然不僅失去孩子對父母的信任,也成為孩子的壞榜樣,
-
11 # 緱兒
孩子說謊,多半是父母造成的。這個家長朋友們可能會有疑問,孩子說謊怎麼把鍋甩給了家長。實際上大家去剖析孩子說謊的背後,最後都是父母一次次地造成的。
孩子們的世界本來是一張白紙,父母想把這畫新增什麼?
其實孩子也是一個小大人,他們的世界很對看家長的臉色行事,畢竟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是弱勢群體,家長就是強勢群體,其實孩子們某些時候只能向強勢群裡低頭。這個也是生存法則,如果家長在發現孩子說謊後,沒有進行及時的溝通和教育,那麼這個,在某些方面就會縱容。
我的寶寶,也有說謊的時候。一次是自己的錢丟了,錢的數目不是很多,最後孩子悄悄告訴我們,不敢說實話,主要怕捱罵。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也一定有這樣的情況,單反能不說謊,誰又願意說謊呢?
所以我們在發現孩子說謊的時候,莫慌,莫生氣,莫發脾氣。
我們成年人說謊何嘗不是這樣,你在說謊的時候想規避什麼?那麼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
回覆列表
俗話說跟啥人學啥人。
孩子說謊,往往是跟家長學的。孩子為成績撒謊,更是往往與家長的虛榮愛面子有關,所以,孩子撒慌,家長應該問問自己哪裡做錯了,應該引導孩子做一個求實務實踏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