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愛攝影

    現代戰爭打的是”超視距“空戰。超視距空戰一般指在飛行員目視距離外發射導彈。因此,採用中程導彈和遠端導彈都屬於超視距範疇。兩機作戰距離超過8千米以上。靠肉眼根本看不見,主要是靠雷達或紅外線瞄準跟蹤裝置進行作戰。

    中國科學院院士,殲20總設計師楊偉曾經在談到未來戰爭時認為,第五代隱身戰機將不會參加近距離格鬥,殲20只有依靠強大的雷達搜尋系統和超遠距離導彈,就可以對敵進行超視距作戰並擊毀對方。

    我們來看一下殲20的作戰效能,該機沒有機炮。導彈屬於內藏式,它的彈倉容量在五代機當中空間屬於最大的。在現代戰爭中,殲20既要攜帶空空導彈和巡航導彈,又要塞入近距離格鬥彈,降低了戰機的機動性,也不能發揮第五代隱身戰機的作用和特點。

    我們再看一下美國的f22“猛禽"隱身戰機,它的作戰半徑只有759公里,他只有在超視距範圍外就要把敵機擊落,否則,他的油量不夠跟你近距離糾纏。f22主要武器是2個大彈倉和2個側彈倉。大彈倉具備伸縮發射架,所能搭載的是中距空空導彈或者航空炸彈。所以,第五代戰機不參加近距離格鬥是一種趨勢。他不需要帶近距離格鬥彈,把倉內空間騰出來,可以安放更多的超視距導彈,不但可以打擊更多的敵機,而且對駕駛員本身安全還有保障。

      

  • 2 # 狼煙火燎

    在未來的空戰中,由於戰鬥機隱身性的提高、電磁環境越來越複雜,以及戰鬥機超音速巡航的速度提升,空戰雙方發現距離恐怕會在很多情況下具有很大的不確定,發現敵方戰機的距離會被大大的壓縮,構成不了超視距攻擊的條件,就直接進入了近距格鬥的範圍!而且在超視距攻擊失敗的情況下,同樣具備超巡和超音速機動的雙方會快速接近,不得不進入近距離格鬥的範圍。還有在和平時期雙方戰機的對峙,都處於近距格鬥的範疇,因此未來空戰根本無法避免戰機之間的近距離接觸,近距格鬥彈還遠遠沒有到被淘汰的範疇!

    隨著航空科技的進步,機炮這種傳統空戰武器開始慢慢變成了備份武器,地位急劇下降,只是作為近距格鬥失敗後的一種火力補充,各國都在極力發展超視距攻擊能力,近距格鬥江湖地位同樣開始下滑,但是還遠遠沒有到淘汰的地步,特別是四代隱身戰機的出現,機油可能再次加強近距格鬥能力。

    傳統的近距格鬥則是透過不斷的機動,運動之敵機的後半方發射近距空空導彈進行追尾攻擊,對戰鬥機機動能力要求非常高,機動能力越強的戰機越能優先佔據有利位置並率先發動攻擊。而隨著第四代近距空空導彈的出現,讓近距格鬥彈發生了革命性變化,甚至可以說其具備了全向攻擊能力的導彈,其具有超高機動性(遠遠大於戰鬥機的機動能力)、大離軸、紅外成像制導、高殺傷能力,在近距格鬥過程中在載機佔據的地利位置條件不在那麼苛刻,大大降低了像F16、蘇27等高機動戰機的優勢,因此率先開火會成為一個極大的優勢!

    在這樣的情況下,慢慢的各國都會盡量避免近距格鬥發生的可能性,但是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造成近距離格鬥又不可避免,比如未來戰場複雜的電磁環境、隱身戰機的隱身性、還有超音速巡航戰機快速抵達能力,在很多時候恐怕雙方在不經意間已經進入近距格鬥範圍,自然狗鬥就無法避免!從四代隱身戰機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出,各國都非常強調四代隱身戰機的機動能力,這也是為未來隱身戰機近距狗鬥做準備。

    雖然現代空戰超視距攻擊已經成為主流,但是近距格鬥遠遠未到被淘汰的階段,特別是隱身時代的到來,近距格鬥更無法避免,因此未來空戰誰也不敢放棄近距格鬥的絕活,美國就曾放棄過F4鬼怪機炮,但慘痛教訓讓美國吃下了苦果。

  • 3 # 武備戰研菌

    樓主的問題很類似於空空導彈剛剛興起時的導彈萬能論,受導彈萬能論的影響,美國設計初代F-4戰機時沒有為其配備機炮。

    咱們言歸正傳,超視距空戰是戰鬥機的大功率雷達配合中程或遠端空空導彈,在人眼可視範圍外就發動攻擊,通常距離在20公里以上,有的甚至能達到150-200公里,但這些都是建立在己方戰機對敵方戰機有代差優勢的情況下,即先敵發現,先敵打擊,例如五代機對四代機(中國為四代機對三代機),五代機設計之初就考慮超視距空戰能力,而其隱身能力也可保證敵方戰機不會在很遠的距離上發現自己。

    但是,如果五代機vs五代機,隨著戰鬥機超音速巡航能力和隊形技術的發展,將大大降低戰機被發現的機率,雙方遭遇很大情況下是20公里以內甚至進入目視距離,此時就需要比拼戰鬥機的狗鬥能力和格鬥導彈的數量質量,甚至有些情況下還需要用到機炮。

    因此,現代各軍事強國都在積極開發格鬥導彈,並不斷加強其戰術效能,同時,服役中的五代機和開發中的五代機都十分重視機動性和狗鬥能力,因為在未來,隱身技術的快速發展可能將空戰拉回到二戰時期那樣的空中纏鬥。

  • 4 # 利刃號

    這就類似戰鬥機是否還需要機炮的問題,現代化空戰都是遠距離的導彈對射哪裡還需要機炮這種武器呢?估計很多人都會這樣想吧!然而事實發並非如此。空戰就像地面上的亂戰,誰都不好說作戰模式會向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

    這就好像是二戰時期的德軍,為了配合坦克機械化作戰,不惜降低士兵的格鬥拼刺能力將98K步槍尺寸減短,但是真到了和蘇聯人開戰的時候突然發現,閃電戰失敗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陣地攻防戰,缺乏近戰能力的德軍在蘇聯人的莫辛納甘長槍面前吃了不少虧。

    在戰鬥機領域也是一樣的,誰也不敢保證以後的戰鬥機空戰不會再出現近距離格鬥,一旦只配備遠端空戰武器的戰機遇到近距離襲擊自己的目標,就會束手無策了。尤其是對於空中力量不太強的弱小國家而言,上述問題尤為突出。

    以色列近幾日在戈蘭高地附近頻頻派遣戰機深入敘利亞領空打擊他認為威脅自己的目標,它的對手敘利亞根本沒有像樣的戰鬥機,更不要說超市距空戰專用的三代半戰機和遠端空空導彈了。敘利亞空軍面對強敵的戰術肯定不是將戰鬥機埋進沙子裡,發現目標之後緊急升空爭取打近戰是唯一的選擇,如果這時候以色列的戰機沒有近距格鬥彈只能坐以待斃。因此給戰鬥機配備近距格鬥彈是十分必要的。

  • 5 # 裝備空間

    格鬥彈有沒有意義,也就是現代或者未來空戰還會不會出現“狗鬥”,這個問題其實空戰經驗最豐富的美國已經研究的很透徹了,下面我就直接甩一段報告。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在《空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報告中已經講的很清楚,根據實戰經驗和歷史資料,從海灣戰爭到科索沃戰爭,中距彈AIM-120在視距外的實際命中率只有46%,更重要的是這點戰績還是在面對“弱了不只一個檔次的敵國空軍”身上取得的,對方空軍缺乏體系化支撐、戰機效能較差、飛行員訓練缺乏、鬥志不高、消極避戰、接敵倉皇逃竄。被擊落的戰機缺乏合理的規避動作、沒有像樣的電子對抗/干擾措施。因此,超視距空戰中,像AIM-120這種比較先進的導彈,命中率也僅在10%-50%之間較為合理,並非導彈廠商宣傳的75%。

    所以說,如果美國空軍是與類似俄羅斯空軍這種戰機、飛行員、體系、裝置差距不是那麼大的國家空戰,超視距作戰的效果將會非常差,最終仍然避免不了近距格鬥,所以再先進的戰機現在基本上也都配備了格鬥彈和機炮。

    如果說超視距導彈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那麼還造什麼五代機、研製什麼六代機,全部搞成B-1B這種巨型轟炸機,上面全部掛上超視距空空導彈,一架就可以掛上個72枚,頂得上一二十架F-22的載彈量,飛機雷達做的夠強,然後超視距外先敵發現,一頓超視距戰解決對方一個戰鬥機群,豈不是比造F-22更省事、更划算?然而,現代空戰並非那麼簡單,你以為飛行員天天訓練各種機動動作、飛機上掛載各種干擾彈、各種電子戰吊艙是擺設?

    舉個簡單的例子,整個空戰過程過於繁瑣,前面任務簡報、掛載武器、冷艙啟動、預警資訊、飛行路線規劃這些亂七八糟的“前戲”就不說了,直接你方飛行員進入敵機攔截航線,你裝備的中距彈還比地方先進一些(末端主動制導)、敵方戰機只裝備了半主動制導中距彈。現在你方正在攔截航線上迎頭主動攔截,假設你有裝備優勢,率先視距外發現敵機並鎖定,發射末端主動制導超視距彈,此時為了提高命中精度,前期你得飛機依然要提供雷達照射為導彈制導,兩架戰機仍在迎面快速接近,這個過程中敵機終於也發現了你,並且鎖定發射半主動制導導彈,飛機雷達也需要為導彈提供製導。由於你得導彈可以末端主動制導,這時候導彈終於距離敵機夠近,你可以不再提供雷達照射,做出規避機動動作,脫離敵機雷達照射範圍,對方導彈失去目標。而你的末端主動制導導彈也被敵方飛機的導彈告警裝置偵測到,敵機飛行員也是臨危不亂,果斷做出規避機動並且配合干擾彈、電子戰系統綜合作用避開了你的導彈。

    這一大輪完成,已經消耗不少時間,看似戰個平手,其實你沒有完成驅離或擊落入侵敵機的任務,攔截航線上已經飛了這麼久,基本已經進入視距之內了,接下來交戰雙方為了完成各自任務,不可避免的就進入近距離空戰。這時候,你發現,什麼,飛機沒帶格鬥彈?後果可想而知,要麼你高速機動脫離戰場、要麼等著被擊落。

    以上是一種空戰的假設狀況,也發生過類似的接戰過程,實際上的如果大國空軍兩方作戰,比這個要更復雜的多,近距空戰的機率也會更大。如果你只想著美國空軍吊打伊拉克空軍這種戰爭,那就沒有討論的必要了。另外,現代的中距彈或者遠端彈還從沒有經過同級別或差距不大對手的檢驗,因為近十幾年來,還沒發生過世界軍力排名前幾位的國家發生正面空戰的戰例,就連美國也不敢保證他們超視距空戰擊中俄羅斯先進戰機的命中率有多高。

  • 6 # 虹攝庫爾斯克

    目前超視距作戰確實已經是最主要的空戰模式。

    不要說什麼越南戰爭時期F-4“鬼怪”戰鬥機由於取消了機炮,結果被米格機近戰打成翔。那是由於當時半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效能不佳造成的。

    在海灣戰爭、波黑戰爭中,無論是伊拉克還是南聯盟的戰機,基本上都是在自己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被中距彈擊落的。當然這是在強大電磁干擾環境下取得的戰果,但是就被擊落戰機而言,你不能在遠距離上發現敵人並開火,那麼你不管帶什麼彈都沒有意義。

    而實際上AIM-9“響尾蛇”格鬥彈在早期取得的戰果是比較大的,但是隨著中距導彈的發展,“阿姆拉姆”等中距彈的戰果高出不少。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戰機現在中距彈的攜帶量遠遠高於格鬥彈的原因。

    以F-22戰鬥機為例,其彈倉中攜帶的是6枚中距彈和2枚格鬥彈,中國殲20戰鬥機也是類似。如果拋開隱身性那就更加是如此,比如最近波音公司推出的“導彈卡車”F-15X戰鬥機,透過多聯裝導彈掛架可以攜帶20枚空空導彈,但其中只帶2枚格鬥彈,其餘18枚都是中距空空彈。

    不是說AIM-9X“超級響尾蛇”格鬥彈不厲害,中國的霹靂-10格鬥彈也是世界一流,但是現在空戰超視距情況越來越多,格鬥彈的作用從過去的主力彈種到現在像匕首一樣的裝備,只在最危險的時候以備不患。

    但是,如果說徹底取消格鬥彈,目前看來還是不可能的。因為空戰情況瞬息萬變,不可能完全避免近距離格鬥作戰,所以還是需要攜帶2枚左右的近距離格鬥彈以防萬一,因為在現代空戰中,你有兩次近距離格鬥導彈發射機會已經不容易了,帶多了沒有意思。

    而格鬥彈完全消除,只有發展一種兼顧中距效能又能夠有足夠格鬥能力的導彈,比如法國的米卡導彈就是在這方面的先驅者,但是目前其效能還不能完全成為一種“全能彈”。

    另外一種消滅格鬥彈的情況就是鐳射武器在戰鬥機上的普及,這種武器可能未來最有可能取代格鬥彈,成為近距離空戰的王者!

  • 7 # 沙漠之湖

    二戰中的戰鬥機主要依靠目視搜尋識別目標,缺乏完善的通訊和指揮手段,態勢感知能力較弱,70%以上的空戰被擊落記錄都是在未及時發現敵機的情況下受到攻擊。結合後來的數次中東戰爭和馬島戰爭中的空戰記錄看,即使步入噴氣式時代,戰鬥中被擊落的大量案例也表明飛行員當時並未覺察到危險。

    最早的第四代戰鬥機如F-15設計時,針對第三代戰鬥機在越南等戰場上的表現,在不刻意追求高空高速效能的情況下大幅提高機動性,使得四代機對三代機在空戰尤其是近距格鬥中獲得機動上的絕對優勢;雷達火控等電子裝置的發展和中距空空導彈等武器效能的提高使得四代機擁有較強的獨立搜尋和攻擊能力,預警指揮機、電子戰機等支援機型的成熟大大增強了四代機的綜合作戰能力。

    以第五代戰鬥機的被廣為接受的“4S”(超音速巡航、隱身性、超機動性、超視距攻擊)設計理念為例,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性是五代機相比於四代機在飛行效能上的突破,而隱身性和超視距攻擊能力則是態勢感知反應能力的兩個具體方面。擁有較好隱身性的五代機面對四代機時,自身被發現機率較小,相當於削弱了對方的態勢感知能力;超視距攻擊即是實現有效打擊的手段;設計之初就考慮到體系作戰的五代機在情報支援、預警指揮等方面更有著非常重要的先天優勢。綜合來說,五代機在這兩個方面相比於四代機有著無法超越的優勢,這是形成效能上的代差,美國空軍明確規定,在超視距空戰失敗後,應當避免進入近距格鬥,這個規定在未來空戰中也許會被執行地更加徹底。

    在未來空戰中,由於戰機隱身性的提高、戰場電磁環境越來越複雜,以及戰機巡航速度的提升,空戰雙方的發現距離在很多條件下會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可能會被大大壓縮,構成不了超視距空戰的條件,而直接進入近距格鬥範圍內。在超視距攻擊失效的情況下,同樣具備超巡和超音速機動能力的雙方快速逼近至視距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不得不進行格鬥空戰。而在和平時期一些摩擦和對抗中,視距內的對抗依然是很可能發生的。總之未來格鬥空戰依然無法保證避免。

  • 8 # M愛生活愛飛機M

    時至今日,空戰已經進入導彈時代多年,在機載雷達和導彈技術的不斷改進下,戰鬥機在相當遠的距離就能發現敵人併發射中遠端空空導彈進入超視距作戰,不過近距離纏鬥並沒有過時。

    曾經的AIM-54“不死鳥”導彈能在160千米外攻擊敵機

    纏鬥的英文為"Dogfight",直接翻譯過來就是“狗鬥”,用來描述兩架或者多架戰鬥機企圖近距離擊落對方的空中作戰行為。早先都需要進入對方的尾部區域,用機炮或者紅外導彈(非發射後不管)瞄準射擊,猶如兩隻狗互相追逐撕咬對方的尾巴。

    現今各國第五代戰鬥機F-22A、Su-57、J-20等透過裝備向量噴管和高推重比的發動機,都擁有不弱於第四代戰鬥機的機動性,作出“落葉飄”等匪夷所思的失速機動。超視距作戰顯然不需要做這些多餘的動作,在近距纏鬥中,這些超機動意為著更好的機頭指向能力,所以近距纏鬥在現代空戰中重要性絲毫沒有下降。

    F-22A發射近距作戰的AIM-9X紅外空空導彈

    現在的纏鬥涵蓋的作戰距離比以前更遠,例如原本專職於近距離作戰的AIM-9“響尾蛇”最新改進型號AIM-9X Block3較前型射程增加60%達到50公里,都可以算作中距空空導彈的範圍了。

    由於戰鬥機隱身技術大幅降低了隱身戰鬥機之間雷達的探測距離,在迎面遭遇戰中雙方更多的時候沒有機會發射中遠距空空導彈,往往直接進入近距離纏鬥階段,陷入最原始的“狗鬥”階段。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各國還在改進近距紅外空空導彈,注重被動探測手段和射程遠端化。

    執行多工的EF-2000攜帶2枚AIM-132近距格鬥導彈確保自身安全

    上面說的是五代戰鬥機同代機之間的戰鬥,打四代機的時候還是更多的用中遠距空空導彈先下手為強。不管從哪方面來看,纏鬥沒有過時,而現階段近距纏鬥作戰的主要武器近距離格鬥彈更加不能缺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只見了幾次面,《都挺好》中明玉就突然親吻了石天冬,是什麼原因讓她喜歡上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