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豆爸學廚
-
2 # 國內ERP專題
原文
翼而飛,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於天地間。飲啄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
大意是:飛禽、走獸和人類都生活在天地之間,依靠飲食維持生命活動,這體現出的現實意義多麼深遠啊!如果要解渴,就得飲水;要消愁,就得飲酒;要消睡醒神,就得喝茶。
茶飲歷史原始社會時期。從相關史料記載看,多數古人認同茶葉被人類發現是在公元前二十八世紀的神農時期,《神農百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記載。茶葉最初被發現,是做藥草之用。
西周東周時期。這時巴蜀一帶的茶葉已作為供品獻給當時的統治者,東周時期的茶葉作為菜餚湯料,被人們食用。兩漢三國時期。史書記載,公元前59年,已經有“烹茶盡具”, “武陽買茶”的記錄,說明川蜀一帶的茶葉已經作為商品在市場出現。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在《食論》中寫“苦荼久食,益意思”,茶葉的藥用價值依然被重視,並逐漸發現了新的功效。史書《三國志》中記述吳國君主孫皓“密賜茶荼以代酒”,此時茶的地位有所上升,與酒的地位相差不多。
唐朝時期飲茶之風形成隋唐時期。隋人的飲茶習慣逐漸普及,其藥用價值也繼續被人們運用。
史書記載,隋文帝以茶葉治癒重病,時人見有奇效,爭相採之飲用。
茶葉由此從藥用演變成飲品,但多為上層人士飲用。至唐時,茶葉的使用開始普及,並從上流社會走向民間。
唐代宗大曆五年(770),朝廷在今浙江長興設立貢茶院,每年清明前派人督製茶餅,進貢朝廷;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開始徵收茶稅;
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日本僧人最澄大師把茶籽從中國帶到日本,日本茶史開始。
唐懿宗鹹通十五年(874),茶器和其他食器分離,開始出現專門的茶具。
也是從唐代開始,茶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唐人封演《封氏聞見記》中記載,當時“茶道大興,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除家家戶戶飲茶外,不少城市還開了專賣煎茶的店鋪。
而被人們奉為“茶聖”的陸羽,在“鬻茶之家,陶為其象,置於煬器之間”,成為茶肆中供奉的茶神。喝茶除了解渴,更變成了一件風雅事。從某種意義上說,茶是中國文人心間的一股清泉。它從很早的時候,就擁有了無數擁躉,“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無論是戴昺“自汲香泉帶落花,漫燒石鼎試新茶”,還是徐禎卿“悶來無伴傾雲液,銅葉閒嘗字筍茶”,或是鄭板橋“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文人杯中永遠盪漾著茶之性靈。
唐朝文人最詩意,也最愛以茶會友。一生痴愛飲茶的白居易,在蘇州做官時,有一天聽聞好友在顧渚山境會亭設茶宴。按平時性情,他肯定會欣然前往,不巧的是墜馬受傷,無奈只能身處家中,心嚮往之。於是,他提筆寫了一首詩,來描述當時的心境:“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合作一家春。”
-
3 # 馨妍538
唐代飲茶分為煮茶與酌茶兩步。
1、煮茶分成三個階段,即“三沸”。
當水煮到出現魚眼大的氣泡,並微有聲時,是第一沸。這是根據水的多少加入適量鹽調味,嚐嚐水味,不要因為味淡而多加鹽。
當鍋邊緣水如連珠時,是第二沸。舀出一瓢開水後,用竹夾在水中攪動成水渦,使水沸度均勻,用量茶小勺量取茶末,投入水渦中心,再加攪動。
過一會兒,水面波浪翻騰著,濺出許多沫時,也就是三沸。
將原先舀出的水倒回,使開水停沸,生成茶沫。此時,要把茶沫上形成似雲母的一層水膜去掉,因為它味道不正。“三沸”之後,不宜接著煮,因為水老,不能再飲用。煮茶的水不能多加,否則味薄。
2、酌茶,即用瓢舀湯向茶盞分茶,其基本要領是使各碗沫餑均勻。從鍋中舀出第一碗茶湯叫雋永。雋味永長的意思,也指最好的東西。固出放在熟孟裡面,以備止沸和育華時用。
如煮一升水,可分作五碗,每碗的沫餑要均勻,要喝到鮮香、味濃的茶,除雋永夕卜,一鍋煮出的頭三碗最好。較次的一等的多煮到五碗。若數個客人,用雋永水補給喝不足的人。
擴充套件資料:
飲茶起因
1、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
這幾種方式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的習慣。
-
4 # 木子你帥shuai
大唐是中華民族的鼎盛時期。隨著唐帝國強大的國際影響和頻繁的國際交往,中國的茶香、茶藝,遠播海外。大唐皇帝在六迎佛骨時,曾將一套價值無與倫比的宮廷茶具,奉獻給法門佛祖。這說明,唐代已是中國種茶、飲茶以及茶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
唐代時規模空前的統一和強盛,氣派空前的寬容和攝取,造就了唐人烈烈騰騰的生活情調以及豐富濃烈的社會風采。唐代的茶業充滿活力,氣象萬千:茶產日興,名品紛呈;飲茶之風,大行朝野;茶葉貿易,十分活躍;封建茶法,應運而生。時代呼喚著茶業的大發展、大提高,也呼喚著總結前人經驗、導引茶業進一步發展的茶葉專著的儘快問世。唐代中葉,陸羽撰成了中國的、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才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西周初期以來茶的記載只是隻言片語、簡單零碎的狀況。《茶經》的出現是茶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它開啟了此後茶文化異彩煥發的局面。
《茶經》的成書時間眾說紛紜,但多數學者認為刻印於唐建中元年(780)。它雖然只有7000多字,卻全面系統地總結了唐代及其以前有關茶的知識與經驗,生動具體地描述了茶的生產、品飲、茶事,言約意豐地深化和提高了飲茶的深層美學和文化層次。全書共三卷十章,展示出一個琳琅滿目的茶的世界:
“一之源”,介紹茶樹的起源、茶的性狀、名稱、品質和功效等。作者肯定茶樹原產於中國南方,其中有高一尺、兩尺的灌木型,也有高數十尺的喬木型,在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的大茶樹。對於茶樹的形狀,書中予以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從整體到各部位的特徵: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棕櫚,莖如丁香,根如胡桃。茶的稱呼多樣,一是方言土語不同,二是由於採摘時間不同,茶葉質量不一樣所產生的特殊稱謂。茶樹栽培的方法,“法如種瓜,三歲可以採”。茶樹對土地的挑選很嚴格,爛石中生長的最好,礫壤中的較差,黃土地種植的最差。茶以野生的為上等,人工種植的則較差。生長在向陽山崖並有林木遮蔭的茶樹,芽葉呈紫色的為好,綠色的則差;形如春筍的最好,短小的芽則差;葉卷裹未展開的為佳,葉舒展的則差。背陰山坡谷地的茶樹,不值得去採摘,如飲用則易生疾病。因茶性寒涼,用作飲料最為適宜。品行端正儉樸的人,如感覺體熱、口渴、悶燥、頭痛、眼睛倦澀、四肢無力或全身關節不舒服的時候,喝上四五口茶,與醍醐和甘露是可以媲美的。但採茶如不適時、製茶如不精細並混雜有其他雜草,這樣的茶喝了是會生病的。最後,以人參為例,說明其功效因產地不同而有很大差別。
“二之具”,介紹各種採茶、製茶的用具。陸羽總結了唐時盛行的蒸青緊壓茶的製作工藝,列舉了製作過程中有關採、制、貯藏茶葉的十多種器具,並詳述了每種器具的具體形狀、要求和使用方法。這些器具是:籝,又叫籃、籠、筥,用竹子編制的盛茶工具;灶,製茶烘乾用的工具;甑,蒸茶時用的屜;杵臼,又叫碓,搗具;規,用鐵製成的模具;承,又叫臺,或砧子,用石頭做成,也有的用槐、桑木半埋在地下,不使其搖動;簷,又叫衣,用舊的絹、雨衫、單衣等製成,即苫布;芘莉,晾茶的屜狀工具;棨,串茶葉的錐刃;樸,串茶的竹編繩子;焙,烘茶的坑灶;貫,竹子削成,長二尺五寸,用來穿茶烘焙;棚,晾茶的棚子,在焙上分兩層,全乾的升上棚,半乾的在下棚;穿,團餅茶包裝的器具,江南東部和淮南地區用剖開的竹子做,巴山、峽川一帶用韌性大的構樹皮做;育,用木做框,外圍用蔑編織,並用紙糊起來,裡面分隔的貯藏和養護工具,類似櫃櫥。如今,陸羽時代所用的這些器具基本上被其他半機械和機械化的器具所代替,但《茶經》的記載,對於我們瞭解製茶機械的演變、革新和發展是大有幫助的。
“三之造”,論述茶葉的種類以及採製方法。陸羽講究採茶的時機,春茶當在舊曆二、三、四月間晴天採之,雨天、陰天不能採。嫩葉剛出、幾個枝節中穎拔的,並且要凌晨帶露採摘。採茶之後,製作的工序是:蒸、搗、拍、焙、穿、封等程式。茶的形狀有多種多樣,鑑別茶的質量,只看外表、色氣、言茶好或不好,就不會得出正確的答案。除了眼看、鼻嗅之外,還要用嘴品一品。陸羽還根據當時飲用習慣,對茶葉品質的要求等等辯證地提出茶葉外形、色澤產生的一些原因,對鑑評和提高茶葉的品質也很有價值。
以上三章為《茶經》的捲上。卷中只有一章,即“四之器”,專門介紹煮茶、飲茶的器皿,說明各地茶具的優劣、使用規則和器具對茶湯品質的影響。這一章詳細列舉了28種器皿,按用途大體可分為8類:生火的用具,包括爐、灰承、筥、炭撾和火筴等5種;煮茶用具有鍑、交床等;烤茶、碾茶和量茶的用具,有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和則等6種;盛水、濾水和取水的用具,有水方、濾水囊、瓢和熟盂等4種;盛鹽、取鹽的用具,有鹺簋和揭;飲茶用具,有碗和札;盛器具和盛擺設的用具,有畚、具列和都籃;清潔用具,包括滌方(貯洗滌過的水)、滓方(盛茶渣用)和巾(用粗布製成的擦茶具用的洗巾)。最值得注意的是,用銅或鐵鑄成的風爐,形狀像古代的鼎,三隻腳之間開設的三個孔洞上,分別鑄著“伊公”、“羹陸”、“氏茶”6個字,即所謂“伊公羹,陸氏茶”。伊公,就是傳說中的商初大臣伊尹,曾輔佐商湯攻滅夏桀,治理國事凡三朝,又善烹飪,被陸羽譽為"伊公羹",陸書敢於以“陸氏茶”與“伊公羹”相匹,足見他對自己於茶上作出的貢獻充滿自信心。
“五之煮”,介紹煮茶方法和水的品第。團餅茶在烹煮以前,先要經過烘烤和碾碎,使香氣滋味能充分發揮。燃料最好用木炭,其次用硬雜木。好茶需用好水烹煮,水以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煮沸程度,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過了三沸,就水老不可食也。真正的好茶,應該“啜苦咽甘”。
“六之飲”,介紹飲茶風俗和飲茶方法。說茶之成為飲料,由神農氏開始,從魯周公喝茶才為大家知道。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飲茶有九個難題要解決:一是製造,二是鑑別,三是器具,四是火工,五是用水,六是烘烤,七是碾末,八是烹煮,九是飲用。飲茶需要知識,需要文化,要知道喝的是什麼茶,怎麼喝,喝了會起什麼作用等等。茶既起著生理和藥理的作用,又是一種精神的享受,這些問題,直到《茶經》才詳加論述。
“七之事”,引述古代有關飲茶的故事、藥方等。這是《茶經》裡最長的一章,字數約佔全書的1/3。作者把唐代以前有關茶事的資料,按朝代先後彙集和排列,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古代的茶葉歷史。首先列出“人物索引”,涉及飲茶的名人41位,然後,從《神農食經》到《枕中方》和《孺子方》等古代文獻中摘錄了48例有參考價值的內容,附於後。這些資料及所引證的書目,有的現已佚失,幸賴《茶經》才得以儲存下來,雖是吉光片羽也彌足珍貴。
“八之出”,論述全國名茶產地和茶葉品質高低。據《茶經》所列,唐代產茶地共有山南、淮南、浙西、浙東、劍南、黔中、江南、嶺南等8個道、43個州郡、44個縣。作者對黔中、江南、嶺南3個道產區沒有詳細介紹,只列產茶州名,統稱“往往得之,其味極佳”。而對山南、淮南、浙西、浙東、劍南5個道,則列出產茶州名、縣名或地名,還把茶葉品質分為上、次、下、又下4等。
“九之略”,論述在一定條件下怎樣省略茶葉採製工具和飲茶用具。前面幾節,講採茶、製茶、飲茶用具的規範化,則講用茶具和茶器的靈活性。
“十之圖”,教人用絹寫《茶經》懸掛,以使全書一目瞭然。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學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等有關。陸羽的《茶經》就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
-
5 # 選單博物館
茶文化深蘊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在唐代已形成了嚴謹的完整體系。據說,唐代茶文化的迅速發展,還與中唐以後唐王朝的禁酒措施有關。
唐朝自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開始在長安“禁酒”,規定除朝廷祭禮饗燕外,任何人不得飲酒。這造成長安酒價騰躍高昂。杜甫有“街頭有酒常苦貴”的詩句。民間禁酒,價又極貴,文人無提神之物,茶又有益健康,不好喝茶的也改成喝茶。故《封氏聞見記》說:“古人亦飲茶耳,但不如今溺之基,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始於中地,流於塞外。”唐代疆域廣大,許多邊疆民族都通貢稱藩,朝廷以茶待使節,並加以賞賜,從此茶和中原茶文化又傳入邊疆。
唐代飲茶不僅已深入社會各階層,而且更進一步與文人詩會、僧人修禪、朝廷文事、對外交流聯絡起來。這切都成為茶文化正式形成的社會機緣。特別是茶與宗教的緊密聯絡,它容納儒家的親和內省,佛的內斂、禪定以及道家的質樸、平和。
唐代佛教特別盛行,僧人坐禪均以茶提神清心,幾乎寺必有茶,僧必善茗。陸羽從小在佛寺中長大,與佛教僧徒聯絡甚多甚密。
《茶經》的問世標誌著中國茶文化的繁榮。陸羽《茶經・七之事》中記述了與飲茶有關的佛教徒有三人:一個是《藝術傳》中的單道開,一個是《續名僧傳》的釋法瑤,另一個是《宋錄》中的曇濟道人。神宗認為“迷即佛生眾,悟即眾生佛”;心神清靜便能通佛之心,而飲茶能“清我神”,故有“茶禪一味”、“茶佛一味”之說。
唐代的茶文化還體現在以詩詞、繪畫、書法歌舞、戲曲等多種文藝形式表現出茶的無比魅力,包融哲學、經濟宗教、民俗、禮儀、歷史、旅遊、教育、科研、醫學、陶瓷、食品等諸多方面的文化內涵。
回覆列表
唐代時期的飲茶之風是如何發展的?
其實翻看歷史不難發現,唐代的飲茶之風與大唐盛世這個大環境有著無法剝離的關係,甚至說正是大唐盛世這個穩定繁榮的社會環境與政治環境促進了經濟、文化發展,從而推動了茶文化與飲茶風氣的傳播。
大唐時期,整體上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尤其是邊疆貿易甚至國際貿易的發展,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繁榮,成為時代符號,這在茶這種商品的流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而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繁榮的詩詞文化,讓更多的人注重禮儀,而詩酒茶在上層社會中的地位就不言而喻,它們成為交往待客的必要元素,而百姓隨著生活富足,也越來越多開始推崇茶品,這種從上而下的推動,讓茶文化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