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生難擇

    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雖然金、銀、銅的相互兌換率一直在浮動中,但這個假設基本上應該是合理的。

    北宋末年,絹價每匹約在一千四五百文,南宋最初絹價也維持在這個水平。

    之後絹一般市價每匹約2貫多。宋代一貫為770文,絹價每匹約一千五百文到兩千文。

    也就是說絹和銀的比例為1:1.5到2

  • 2 # 隨意言之

    有人會有疑問,宋朝向遼進貢,為什麼要進貢絹20萬匹,銀10萬兩,為什麼不是直接進貢30兩白銀呢?這30萬兩白銀是真金白銀那多實在。我猜,肯定會有人有這樣的質疑。

    有關於這個質疑呢我想先跟大家聊一聊我個人的看法。咱們不說宋朝在進貢這件事的本身上肯定是吃虧了,損失了。咱們就說“絹”與“銀”的事,如果單看這個進貢的物品上來說,其實是宋遼雙方的一個雙贏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點咱們就要先說一下宋這一方面。宋朝大家都知道是手工業和商業都極其發達的一個朝代。對於宋這一方,絹的成本要低於銀子本身的成本。換句話來說,如果按照題目中所說的一匹絹等於一兩銀子的話,那麼對於宋朝這個成本會低於一兩銀子,也就是說宋朝無論是從生產還是購買的話,都可以用低於一兩銀子的成本價來獲得一匹絹。

    第二點說一下遼國。“絹”其實就是“布帛”遼國也需要穿衣服。而他們的製造成本和購買成本相對來說會高於一兩銀子。第一他們沒有生產技術,第二他們如果想購買布帛還需要跟宋朝購買,而布帛這種東西無論是在民間或者是在上層他都是一個必須品。是離不開的一樣東西。與其要了銀子在購買“絹”,那還不如直接把必需品要來,能夠省掉再購買的運輸成本,因為一旦把耗損、運輸等成本再新增上,一匹絹對於遼國來說,成本會高於一兩銀子。所以我會說這是一個相對雙贏的成本。這也就是我說這是一個雙贏選擇的原因。

    接著我們再來看一個問題,就是“絹”在宋朝的重要性。這裡給大家先引用一段《續資治通鑑長編》中的內容“戊戌,賜故祠部郎中、同提點在京倉草場劉昭遠家銀絹各百。以提點沈希顏言其家貧故也。”從這裡可以看出一個問題,就是在賞賜的時候會把絹作為一種賞賜,而這種賞賜的例子有很多。如果把這個作為一個證據,我們可以看出在宋代絹是有貨幣功能的,因為如果沒有貨幣功能,你給一個貧苦人家賞賜百匹絹那有點說不過去。畢竟布帛他不能當飯吃。而在宋代,無論是儲藏、流通等多個方面,布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宋代“絹”其實就等於是白銀。如果大家對一個例子覺得不能信服,咱們再來看看《續資治通鑑》中記錄的趙匡胤的一句話,“契丹數入寇邊,我以二十匹絹購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過十萬人,止費二百萬絹,則敵盡矣”這是宋太祖所說的原話,裡面的“以二十匹絹購一契丹人首”這一句,可以正面的說明宋朝“絹”的購買功能

    說完了為什麼會選擇“絹”來替代白銀這個問題,我們再聊一聊宋代的時候絹的價值,按照《宋會要》中的記載,太宗時期,官定價每匹絹1貫錢,到了哲宗時期每匹絹官定價1貫300文。澶淵之盟發生在真宗年間,這個時間官價的具體記錄我沒找到,不過一般情況下每個朝代的物價,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呈現上漲趨勢,根據這樣的現象來推理,真宗時期的絹價應該在1貫錢到1貫300文之間。按照宋朝官方的定價來看1000文錢等於1貫,而1貫就是1兩白銀這麼一個標準來衡量的話,宋太宗年間的時候,1匹絹的價格定價為1貫錢,也就是說1匹絹的定價為1兩銀子;到了哲宗時期,1匹絹的定價為1貫300文,也就是1.3兩的銀子。所以真宗時期1匹絹也就應該在1-1.3兩銀子之間浮動。這樣來看1匹絹也確實就是1兩銀子左右,用20萬匹絹來替代20萬兩銀子那麼完全沒有問題。這樣來看似乎推翻了我之前給出的宋朝和遼國都是雙贏的一個說法,因為怎麼看都是宋朝有那麼點吃虧,20萬匹絹的價值要大於20萬兩銀子。不過在這裡我要跟大家在聊一個歷史上銅錢的小問題。就是古代在鑄錢的時候標準不統一,很容易出現銅錢貶值的情況,也就是說鑄造出來的1貫錢在價值上不值1兩銀子。同樣是在《宋會要》中記載的,民間對於銅錢的認可度要遠低於白銀,一般在民間很多時候是1.5貫錢換1兩白銀。而這個一個白銀還是碎銀的1兩白銀,要知道進攻所用的白銀都是官銀,他的價值本身就高於碎銀,有時候官銀的1兩白銀價值相當於1.2兩碎銀的價值。這麼一個對比的話其實我們可以很簡單的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官銀的1兩白銀價值遠大於1.5貫銅錢,也就是遠大於1匹絹的價值。或許由官方出面,批次生產購買的話,1兩官銀能買2匹絹都是有可能的。這麼一看,宋朝選擇用絹而不是用官銀,還是相對節約了一些成本的。

  • 3 # 冷清先生

    【一匹絹交換一匹馬,宋朝花35萬匹絹買和平真的值得嗎?】

    【一匹絹等值於一匹馬,平均價值10兩銀子。】

    “絹”在宋元以前是絲綢製品的總稱,“帛”是絲綢布帛的總稱。《宋史、食貨志》載:“帛”以種類、質量分十個等級:羅、綾、絹、櫬(緞)、絁、綢、雜折、絲線、綿、布葛。綾、羅是絲綢中的上品,質地較厚色彩花紋絢麗,後世叫做“錦”。絹是絲綢中的中上品,質地較綾羅稍薄,絹也有上下品之分。櫬(chen緞)、絁(shi粗綢)、綢,是絲綢中的下品。唐宋時期,把絲綢統稱為絹,上等的絹就是綾羅,中等絹就是指“絹”,下等的絹是指緞、絁、綢,絁是質地較厚的綢子。

    唐宋時期絲綢製品分成七八大類,根據質量分上中下多個等級,上百個品種。各地產的絲綢,規格、質量、價錢也不一樣,《舊唐書•食貨志》記載絹的價格嚴重失真,同時記載一斗米才幾十個錢。貞觀之治世界公認,但也不能違背經濟規律,一匹絹、一石米才300個錢,這是任何時代都不可能生產出來的價格。《宋史•食貨志》分析:中下等的絹(櫬緞)1300個銅錢至3000個銅錢一匹,中等的絹(絹)十千銅錢一匹。上等的絹(綾羅)20貫至30貫銅錢一匹。絲綢的種類、品質、花色繁多,決定了不同檔次的絹(絲綢)的價格差別很大。

    唐宋時期,茶馬互市及絲綢之路貿易中,合規足額的一匹絹長100尺、24兩重,一匹綾、羅長100尺、40多兩重,民間內銷的絹長50尺、12兩重。因此,一匹紡織品的長度,有官方規定的標準100尺,和民間非標準的50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官方為了壟斷茶馬互市的絲綢貿易,刻意制定了兩種不同的標準,便於茶馬互市管理,防止民間的走私行為。

    馬在古代是重要的戰略物資,馬從用途劃分有:戎馬(戰馬)、田馬(耕馬)、駑馬(駕車馬),從馬的品種質量區分起碼有八九個等級,上上品的馬當然是千里馬,上中品的馬是汗血馬,上下品的馬是寶馬良駒,這些上等寶馬數量有限,價格也相當昂貴。中下等的普通馬數量龐大,普通馬也分三六九等,良馬的價格二、三十兩銀子不等,中等品質的馬價值十幾兩銀子,下等的劣馬價值七八兩銀子。

    字典對“匹”字的解釋之一,度量單位,用於紡織品、騾馬等。人們一定很奇怪,絲綢布帛的計量單位,為什麼用騾馬的計量單位“匹”。自從漢朝打通西域、開闢絲綢之路後,絲綢就是全世界最喜歡的奢侈品,絲綢就是國際貿易中的硬通貨。在長期的茶馬互市絲路貿易實踐中(災荒戰亂年除外),一匹上等的綾羅可以交換一匹良馬,一匹絹可以交換一匹中馬,一匹較好的綢緞可以交換一匹劣馬,慢慢地,絲綢的度量單位就固定在馬匹的“匹”上了。

    【澶淵之盟是怎麼回事?宋朝為什麼要給遼國進貢?】

    宋真宗元年1004年,遼國國主遼聖宗耶律隆續和蕭太后,意圖吞併宋朝出兵30萬而兵發兩路,一路由遼聖宗率領進攻瓦橋關(河北雄縣),一路由遼國元帥蕭撻凌率領進攻定州(河北保定)。蕭撻凌攻破遂城生擒宋守將王先知,力克定州俘虜宋朝雲州觀察使王繼忠,瓦橋關守將楊延昭不得不撤退,宋朝朝野震動,勸說宋真宗逃跑者有之,勸說宋真宗遷都者有之,宰相寇準等人力主宋真宗親征。

    北宋雖在區域性戰場對遼軍有小勝,但是並不能挽救整個北方防線的崩潰,除個別地區還在憑藉城池抵抗外,遼國元帥蕭撻凌一路從定州攻擊至宋朝澶州(河南濮陽),20萬遼兵三面包圍了淵州,宋真宗在寇準等抗戰派的督促下,也已抵達澶州前線。楊嗣、楊延昭建議,派重兵繞道遼兵後方,切斷遼軍的補給線,這是一個大膽而冒險的主張,宋真宗沒有采納。宋朝各路援軍抵達澶州,澶州地區的宋軍人數已經達到30萬,一場大戰即將在澶州爆發。

    遼國元帥蕭撻凌率領數十名騎兵,抵近澶州城外圍視察瞭解軍情,宋澶州守將張環(又說周文質)正好看到,就命守軍用牛弩(用牛上弦的床弩),向遼軍射擊,蕭撻凌被射中腦袋而斃命。蕭太后知道元帥蕭撻凌死亡的訊息後,暫停了遼朝的朝議,親自趕往了澶州前線。宋真宗在眾多大臣將領的護衛下,為鼓舞士氣而到達澶州北城,立時宋朝數十萬軍民“山呼萬歲”士氣大增,誓與遼軍血戰到底。

    宋朝降將王繼忠勸說蕭太后和宋朝議和,並且以蕭太后的名義給宋真宗寫了書信。從整體戰局來講,北宋丟失河北山西大片國土和眾多城池,遼軍總體是佔據戰爭的上風的;但是,在兩軍僵持的澶州戰場上,宋軍射死遼軍元帥蕭撻凌,遼軍計程車氣受挫北宋士氣正旺,雙方的軍事對抗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如果,宋遼雙方繼續打下去,戰爭的天平很難說不發生傾斜,宋遼雙方都有戰敗的可能性,宋朝戰敗的可能性偏大。

    原因是,無論是宋軍能不能守住澶州城,平原作戰對於遼軍是有利的,澶州是宋朝東京汴梁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遼軍獲得援軍,派一支強大騎兵繞過澶州,直取宋朝東京汴梁,宋朝可能真的就完了。當然,宋軍也可以派重兵繞到遼兵後方,切斷遼軍的補給線和後路,但是有個問題是,宋朝的騎兵少步兵多,機動作戰能力並不強,步兵進軍的速度又很慢,少量的騎兵穿插敵後,很難完成對遼軍的分割包圍任務。總體來說,雙方戰平的結果很大,都有取得勝利的可能性,遼軍佔據稍大的優勢。

    宋金和談,遼國蕭太后提出的條件是,宋朝給遼國每年進貢300萬兩白銀。300萬兩白銀是宋朝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宋真宗給出的底線是100萬兩,寇準給宋朝談判代表曹利用給出的底線是30萬兩。宋遼最終談判的結果:1、宋遼稱兄道弟。2、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雙方罷兵。3、宋每年給遼20萬匹絹、10萬兩銀。4、開放榷場,容許邊境互市貿易。宋朝保住了最後的尊嚴,但是卻背上了沉重的歲絹、歲銀。

    【澶淵之盟中的歲絹,到底值多少錢?】

    前面已經講解分析過了,20萬匹歲絹,是一個相當大的數目,一匹絹根本不等於一兩銀子,一匹中上等的絹(綾、羅、絹)的價值等於一匹普通馬的價格,一匹絹可以交換一匹馬,價值10兩銀子上下。而一匹中上等的絹,被運送到波斯、阿拉伯的時候,就變成了10兩金子,當波斯、阿拉伯在把一匹中上等的絹,運送到歐洲的時候,一兩絹就變成了一兩金子,絲綢之路驛站式的貿易傳遞,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利潤。

    在雙方的討價還價中,曹利用和遼國共同的玩了一場貓膩,300萬兩銀子變成20萬匹絹,價值200萬兩銀子,遼國的讓步並沒有吃虧太大;曹利用完成了保住了30萬的底線,宋真宗並不知道一匹絹在茶馬互市中的真實價格。曹利用回到澶州,宋真宗問談判的結果時,曹利用伸出三個指頭,宋真宗嚇了一大跳,媽呀!300萬呀?曹利用很忐忑的說30萬,宋真宗鬆了一口氣,他當時哪裡知道其中的貓膩呀?想想看,如果像北大教授趙冬梅說的,一匹絹價值一兩銀子,遼國直接要銀子好了,要20萬匹絹腦子進水了嗎?

    《宋史•食貨志》中,在很多情節中都是記載收購一匹絹花費二千個銅錢,但是很不幸的是,宋朝的言官卻把這個秘密給捅破了。因為,宋史中一段不起眼言官上書,卻從一匹絹的生產成本入手,戳破了一匹絹收購價格為什麼是二兩銀子,說白了就是宋朝對大宋朝人民的嚴重剝削和欺詐。宋朝的農民作坊式生產一匹絹的價格,從植桑、養蠶、繅絲、紡織各個環節,一匹絹的最低成本要五、六兩銀子,宋朝的收購價只給兩石大米,一石米130斤,在正常年份僅值2兩銀子。

    解說一匹絹的成本之前,有必要先大概說一下宋朝的貨幣體系。宋朝是個很奇葩的朝代,經濟也算是發達的但不能算強大,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造成屢戰屢敗給遼、西夏、金進貢了200多年,結果就是白銀和銅錢大量外流,國內經濟生活中流通貨幣不足,就開始澆築鐵錢,一枚鐵錢只相當於四分之一等重的銅錢。銅錢一貫為一千枚,重2.5公斤,相當於一兩銀子,4000枚鐵錢相當於一貫銅錢,一緡鐵錢770枚,一兩銀子或一貫銅錢,相當於5.2緡鐵錢。

    由於鐵錢很賤很重,宋朝在宋真宗年間,開始在四川發行紙幣“交子”。剛開始發行,是由商戶聯合作保,由商戶抵押80萬貫銅錢,發行80萬緡的交子。後來,宋朝政府介入收回紙幣發行權,卻沒有銀子和銅錢做抵押,然後就逐年濫發,交子逐漸就氾濫貶值。交子壞了發會子,會子壞了發錢引。宋徽宗崇寧年間(1102年至1106年),錢引一緡僅相當於銅錢十幾個。在北宋使用紙幣的大多數年份,紙幣一緡相當於幾十枚銅錢,因此宋史中記載的北宋末年財政收入一億六千萬緡,僅相當於銀子或銅錢一千多萬。

    《宋史•食貨志三》記載:“宣和三年,言者論西蜀折科之弊,謂其略:‘西蜀初稅錢三百折絹一匹,草十圍計錢二十。今本路絹不用本色,匹折草百五十圍,圍估錢百五十,稅錢三百輸至二十三千。東蜀如之。仍支移新邊,謂之遠倉,民破產者眾。’七年,言者又論:‘非法折變,既以絹折錢,又以錢折麥。以絹較錢,錢倍於絹;以錢較麥,麥倍於錢。展轉增加,民無所訴。”

    把這段話翻譯成現代漢語,準確意思是這樣的:宣和二年(1120年),由於發生了宋江、方臘起義,宋朝言官(朝廷專門提意見的官員),經過調查後向朝廷上書,諫議西蜀折科(養蠶紡織的稅收)弊端問題,上書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西蜀紡織一匹絹,收稅300個錢(鐵錢),桑葉10圍(捆)課稅20個錢(鐵錢)。西蜀的絹不是素色,150圍(捆)桑葉養殖的蠶蛹繅絲,才能紡織一匹有成色的絹,一圍(捆)桑葉估算150個錢(鐵錢),加上桑葉稅和紡織稅,一匹絹的成本需要23000個錢(鐵錢),東蜀的情況大致差不多。蜀地的絹還要移送邊疆(向遼、西夏進貢),這就是遠離中央的倉庫,老百姓破產的很多。

    宣和七年(1125年,實際為宣和六年),言官又上書說:“不合理的折錢、折糧、折絹,既可以用絹折算錢,又可以用錢折變麥子。用絹折抵錢,錢是絹的倍數;用錢折抵麥子,麥子是錢的倍數。迴圈往復增加百姓的負擔,老百姓沒有地方去訴說。”這裡要強調的是,這段宋史記載中說的錢,經過分析不是銅錢,是鐵錢。假如是銅錢,那麼一匹絹的成本就達到23兩銀子,那麼一匹絹的零售價就會達到40兩銀子以上。

    一匹絹的成本23000個鐵錢,摺合銀子差不多要6兩了,保守的估計一匹絹的成本至少要5兩銀子(還不包括人工成本),那麼政府的收購價至少七八兩銀子,老百姓才有錢可賺,市場零售價在10兩銀子以上。宋朝澶淵之盟、慶曆合議,每年進貢遼、西夏絹35萬匹,銀子25萬兩,總價值接近400萬兩白銀。宋朝政府有這個財政能力嗎?沒有,透過折變壓價收購,把沉重的經濟負擔全轉嫁給了廣大的人民。

    《宋史•食貨志三》“紹興六年八月,預借江、浙來年夏稅綢絹之半,盡令折米:兩浙綢絹各折七千,江南六千有半,每匹折米二石。”

    這段話記載,南宋宋高宗紹興六年1136年,朝廷預借江浙兩省來年的夏稅綢絹的一半,都用大米結算收購;兩浙綢絹各折七千,江南六千五百,每匹綢絹折和大米兩石,兩石大米價值二兩銀子左右。這就是宋朝,一匹成本五六兩銀子的絹,宋朝收購時只給兩石大米,老百姓不破產造反才是咄咄怪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歲男童被孤立,家長問責幼兒園,老師:穿這麼貴的衣服,誰敢靠近,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