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似蓮花開好運自然來

    無故被欺負?先分清是有意還是無意?被欺負的程度怎樣?對方的實力如何?

    我教孩子對小朋友的欺負方法:我忍,我再忍,忍無可忍無需再忍。該出手時就出手。

    孩子之間有時候也不存在欺負和被欺負,只是小孩子之間的一時生氣,正常情況下是沒有什麼事情的,孩子們氣性短,忘性大,一會兒就又和好如初了,作為家長的我們也不要太生氣,尤其是在瞭解了大概情況沒有什麼大事情的時候,也不要讓孩子去記仇,不讓他給這一個或者幾個小朋友不再來往,這樣孩子也會不快樂的。

    學會培養孩子的為人處世,小事不計較,人際交往能力,對他以後的成長之路也是很有幫助的。

  • 2 # 春花育兒

    如果是幼兒園或者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其實不建議家長過多介入

    孩子這個時期在一起玩,難免會出現矛盾,家長可以進行引導,讓孩子說出事情的真相,然後根據孩子說的來對孩子進行指導,必經小孩子有小孩子相處的一套方式。

    如果家長介入太多,不僅會加深孩子之間的矛盾,還有可能讓家長和老師,家長和家長之間出現問題。

    但是如果是年紀大一些的孩子,所謂的欺負其實是校園霸凌的話,家長就要出手解決問題了。

    因為年紀大的孩子有可能會一直欺負一個學生,這樣會給孩子的內心造成極大的陰影。

    大一些的校園霸凌家長要馬上和學校反映,如果情況得不到改善的話,可以給孩子辦轉學,這樣讓孩子徹底脫離與這個環境的聯絡。

    看問題說孩子是無緣無故被欺負了,那可能問題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或許孩子被欺負已經不是一次了,家長也可以介入,可以先從語言上引導孩子,如果不起作用再找老師。

  • 3 # 三冬暖心理諮詢平臺

    小孩子無故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怎麼辦?

    每一位孩子在學校都有權感覺到安全,但是欺凌行為會摧毀這種安全感。

    欺凌是一系列故意對他人造成傷害的行為。在欺凌行為的背後,欺凌的實施者認為自己是比較強大的一方,而且他們常常過一陣子就重複欺凌的行為。欺凌者通常會透過欺凌獲取一些好處。

    孩子受欺負之後家長應該如何處理才正確?

    1.聆聽並相信受欺負的孩子,也要讓孩子看到我們會為此採取行動。

    如果孩子隱瞞受欺負的事實,主要是因為:

    當他們把事情告訴大人時,大人無動於衷。

    而實際上,哪怕家長和老師想幫忙,他們在面對欺凌的事件時都會覺得愛莫能助。

    因為沒人告訴過、或者培訓過他們應對欺凌事件的方法。

    學校中關於欺凌行為要麼無章可循,要麼規範不清。也沒有相關部門供求助者尋訪。

    為了幫助學校和家長採取適當的行動,學校必須做到:有專門的、清晰的條文,規範何種行為屬於欺凌行為,以及當欺凌行為出現、或持續時會如何處理。一旦發現欺凌的個案時,學校教職員和家長都需要知道可以向哪個學校部門求助。

    這不但可以讓受到欺凌的小孩能看到我們的行動,也會讓欺凌行為的施加者知道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這些規章在實施中也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否則預防欺凌的方案也無從談起。

    2.讓旁觀者站出來。

    旁觀者是指那些知道或者見到欺凌行為,但卻無動於衷甚至鼓勵欺凌行為的人。

    他們的旁觀行為一來助長了欺凌者的所作所為,二來讓受欺凌者備感羞辱和孤立。

    旁觀者可能包括其他學生、老師,以及家長。旁觀者的不同選擇,可以增強增多欺凌的行為,也可以幫助制止欺凌行為。必須讓旁觀者明白,欺凌行為是錯誤的,而默不作聲,與共犯無異。

    通力合作也是至關重要的。家長、老師、諮詢師、還有學校行政人員需要聯合起來解決此問題。

    每個人都應該、亦必須防止欺凌發生。

    大家的看待問題的視角可以不同,提出的建議可以不一致,但目標是統一的。

    學校和家長需秉承互相協作的態度。家長需要明白學校制定和執行規章是需要時間的,學校也要體諒家長難免抱有情緒、也需要學校為保障其子女的安全作出行動。

    家長和其他大人在聽取孩子講述欺凌行為時,最好是耐心傾聽,以及問清楚何人、何時、何地、事情如何發生。

    請記住,孩子可能會表現得很情緒化,我們要避免質問的態度。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以舒服的節奏、用自己的話來敘述事情。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理解和支援的,比什麼都重要。

    簡單地說,一旦您發現欺凌行為,就要馬上找學校。問題被忽略越久,對孩子、甚至校內所有人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就越大。像這樣的問題是不會自行解決的。

    請您主動了解學校是否有關於預防欺凌的機制,發現問題要找誰,校方會採取什麼行動,以及您為了保障孩子安全要做些什麼。

    您也可以向心理諮詢師求助,他們受過專業訓練,知道如何向這類個人和家庭提供援助,也能在家長和校方的溝通上提供協助。

    孩子在學校受欺負的跡象有那些?

    在學校表現變差

    厭學

    社交孤立

    少有或沒有朋友

    不願參加活動

    財物丟失或毀壞

    瘀傷或其他被傷害的痕跡

    情緒化

    沒有明確原因的身體不適

    胃口改變

    睡眠習慣改變

    一定要仔細留意孩子是否出現突然的行為和情緒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暗示著他們遭遇了什麼事情,這時候家長應該問問孩子在學校過得如何。

    欺凌是不容忽視的問題,被欺凌的孩子不僅可能在學校表現變差或厭學,也可能留下長期性的情緒和社交陰影,更甚者可能會導致自傷和自殺行為。

    婚姻家庭治療師受過的專業培訓,讓他們不僅懂得如何處理上述難題,也知道如何幫助家人應對這些行為、與學校溝通、還有輔導孩子學習人際交往的技能,無論他們是欺凌的受害者還是施加者。

  • 4 # 三城一郭

    安撫和引導孩子最重要。

    問清楚孩子什麼情況,引導孩子自己表達,不過受了委屈的孩子總是主觀的放大表達別人對自己的傷害,但作為父母,其實知道孩子受傷,作為人,一生中是免不了的。

    安撫孩子、引導孩子,讓孩子理性地看待事情,自己有沒有問題,或是別人有哪裡不合適,我們要不要學,或是再今後遇到這樣的事我們還如何避免。

    受了委屈,受了傷,關鍵是要讓孩子從中感受到一些事情,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幫助。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就不是那麼簡單的。

  • 5 # 小芒果育兒教育

    小孩無故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該怎麼辦?家長如何處理才是正確的?

    小孩無故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作為家長,肯定是會很生氣的,很多家長都會要求孩子打回去。

    雖說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是很正常的,而且孩子之間,這一秒還在打鬧,下一秒可能就又玩到一起去了。但是孩子被欺負了,作為父母,心裡總歸是不爽快的。

    樂寶五歲了,又是男孩紙,平時有些調皮,但是我一直是告訴他,你不可以先去撩別人,欺負別人,挑起事端,但是也不能被別人欺負,要保護好自己,別人先打你,你可以打回去,但是你不能先打別人,欺負比你小的孩子。

    雖說告誡是這樣,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有時還是會被那些大點的熊孩子欺負,這個時候我會告訴他反抗不了,就避開,不要跟他們一起。

    現在的家庭很多就是一兩個孩子,都是很寶貝的,都不希望自家的孩子受到欺負。自家的是寶,別人家的孩子也是寶。

    像我們在小區裡玩,很多孩子就是那種不講道理的霸道,一般這樣的孩子,背後都有不講道理的家長。

    我記得之前有次我帶樂寶去小區小廣場上玩,當時我們帶的扭扭車,在小廣場上,樂寶遇到另外一個小男孩,年齡相仿,兩個孩子就一起去玩了,扭扭車就放一邊。

    這時有個爺爺帶著小女孩過來了,見了扭扭車,小女孩就坐上去玩了,這個爺爺也沒有詢問是誰的車子,借的玩一下。我覺得小孩玩下也沒關係,我也就沒做聲,大概過了快半個小時,那個小男孩回家了,樂寶沒伴了,就想到玩他自己的扭扭車,他看見他們在玩,就跑過去說,這個是我的,你們沒有經過我的允許,還給我。說著,就去拉扭扭車了,我沒想到的是,這個爺爺竟然跟樂寶對著拉,就是不還給樂寶,嘴裡還說,你這麼小氣的,玩下都不行?我見他這樣說話,而且他的手還拉著扭扭車,我就走過去,說,小妹妹,你玩哥哥的車子這麼久了,該還給我們了。見我說話,那個老人才放手。

    當時我就覺得這人怎麼能這樣?玩車的時候一句話不說,玩了這麼久,還跟個孩子奪車,車子給你玩了這麼久,還搞一句我們小氣。

    所以,我覺得雖然我們要教孩子善良,學會分享,但是有些時候,孩子也不能太弱。太弱只有被欺負的份,我們作為家長,要教會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欺負別人,但是也不能被別人欺負了。

  • 6 # 小狼媽講故事

    暴力問題同樣牽涉幼兒群體。

    法國教育學家讓·瑪麗·波蒂克萊爾說,“有暴力,才正常;友好太平就不正常了。教育的宗旨在於教孩子學習去跟不同於自己的人友好相處。因為差異引發畏懼,而畏懼衍生暴力。要知道21世紀的寶寶生來並不比上個世紀的寶寶暴躁。”

    大人往往不懂得如何去調停暴力。一旦遇到,他們甚至還會鼓動孩子用反擊的方式保護自己。但這種做法並非擺脫暴力的最佳方案,往往適得其反。

    讓·瑪麗·波蒂克萊爾說,“如果一個孩子毫無攻擊性,會有受欺負的危險。我們並不鼓動他操拳出擊,而是應該教他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在他人面前,越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你……,我生氣了),就越能避免暴力發生。”這方面需要大人對孩子進行耐心的引導。

    那麼,孩子面對欺負時,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教給他三句話。

    1.面對欺負,直視對方眼睛,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你(做了什麼),我很生氣。

    2.“你不能打人、罵人。打人是不對的。

    3.如果對方還是咄咄逼人,“你不要再欺負我了。我會保護自己,我會打回去的。”並且告訴孩子保護頭部,不能擊打別人的要害部位。(這是不得已才能做的事情)

    如果你的孩子欺負別人,家長必須讓孩子儘早擺脫唯我至上的想法。

    1.家長平時和孩子溝通時,應該注意說話語氣切忌生硬,得讓孩子明白不能像獨裁君主那樣苛求掌握萬物。因為孩子有時候會誤以為,憑他幾聲怒吼就能號令世界。儘量將孩子的強勢轉化為正能量,杜絕暴力,學會尊重與包容。

    3.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得到認可,並告訴他,不使用暴力,大家才會信賴他。

    4.鼓勵他培養自己溫和的性情

    儘管做到這些很難,卻是孩子心靈成長的必經之路。

    摘自《加斯東 問個不停的小孩》

  • 7 # 心雨140347719

    謝謝邀請!小朋友們在一起難免不會發生矛盾,在有老師在的情況下首先讓孩子告訴老師讓老師來調節其次家長最好不要參與其中,因為孩子打鬧是暫時的,一會兒就又會和好一起玩耍,不要因為孩子令大人之前發生矛盾。我還有個自己處理的方式,告訴孩子如果有小朋友欺負打你,你就打回去,但前提是你必須不能主動欺負小朋友,不能主動出擊。我不是慫恿孩子打架,是因為大人或老師不可能用陪在孩子身邊,如果讓孩子一再忍讓,那對他,她的成長也是有影響的,會造成軟弱可欺的性格,因此等到成年走向社會的時候也會膽小怕事的。以上是個人愚見。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 8 # 小楠老師碎碎念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家長該怎麼做呢?

    #親子教育# #育兒經# #挫折教育#

    欺負——是兒童間尤其是中小學生之間經常發生的一種特殊型別的攻擊行為。即欺負是力量較強的一方對力量對較弱的一方所實施的攻擊,通常表現為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以眾欺寡。

    由此可見,3-6歲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他們的思想認知決定了他們的所謂“欺負”行為,並不是有意識而為之,只是一種條件反射的行為體現。多數的攻擊行為是孩子情緒的一種不適當的表達。可能有的孩子語言表達發展較弱,在情緒激動時更容易用動作表達出來;有的孩子可能是由於家庭過度溺愛,沒有獲得正確的行為約束和引導,有的可能只是愛玩愛鬧……

    孩子在幼兒園裡,發生一些你推我、我碰你、他搶他的玩具……等情況時,無論是主動出擊的一方還是被動受“欺負”的一方,其實都是受害者。因為他們當時都覺得自己不高興了。

    作為家長,心疼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我們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導,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情緒波動而隨意脫口而出,產生一些可能不適宜的教育和引導。

    1、理解並疏導孩子的情緒

    遇到他人的攻擊性行為,孩子的心裡肯定覺得委屈、傷心難過,作為家長應該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遇到問題有情緒是很正常的,爸爸媽媽理解他,也讓孩子把情緒釋放出來,而不要一味的去責怪孩子沒用:“被別人欺負了也不知道反抗……”等可能給孩子造成壓力和陰影的刺激性語言。

    2、如何解決問題,大於避免問題。

    首先,如果只是偶爾事件,家長可以教育孩子這是正常情況。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家長和孩子一起來正確看待生活中就是會有偶然和意外。

    其次,找出原因。可能是因為別的孩子太霸道了,也可能是因為自己家的孩子不遵守規則惹了別人……要把原因找出來,然後和孩子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因為孩子之間爭搶玩具,家長引導孩子學會分享、謙讓、合作。

    第三,好漢不吃眼前虧。

    有的觀點認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其實幼兒階段孩子的攻擊性行為除了無意識的條件反射,還有行為輕重自己無法控制的問題。所以,如果不反抗,雙方造成的身體傷害是比較輕的,心理情緒之後也可以被調節。但反抗,繼而雙方互擊,有可能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我們家長可以教育孩子,遇到攻擊性行為時,首先找老師幫忙解決問題,也可以請就近的小朋友幫忙,回家可以找爸爸媽媽幫忙。

    第四,與老師及時溝通、配合。

    如果老師未主動反饋,孩子自己回家感知被“欺負”,家長先與老師進行溝通,瞭解事件的起因和經過,從而更好的教育引導孩子。同時,老師也會加強日常的關注和教育,盡力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

    3、跨越障礙,大於掃除障礙。

    教育不是幫孩子掃除成長路上的荊棘,而是助力孩子逐漸具備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被“欺負”這種問題,我們家長更多的應該思考如何讓孩子從中學習保護自己、調節情緒、解決方法。而不是想方設法地想要杜絕一切影響孩子健康快樂的問題發生。

    生活本就是個不斷出現問題,再解決問題的無限迴圈,如果我們給孩子提供了真空的環境,當出現一點點委屈挫折時,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致命的打擊。

    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很多表達能力還不是特別強,他們會透過大聲哭泣或者動手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在打鬧過程中難免會受傷。所以,我們家長應正確引導孩子在幼兒園裡如何和小朋友一起愉快的玩耍,讓他知道遇到問題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哭鬧、動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世民傳位於哪位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