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龍山下閒
-
2 # 迷彩黃金
高中生不把家長放在眼裡,
其實是一個“攻擊性”的表現。
“攻擊性”具有普遍性,
只是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呈現。
要弄清楚孩子為何不把家長放在眼裡,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為何具有攻擊性。
1.成長曆程:青春期自我意識增強,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試圖擺脫外界的“控制”;
2.撫養方式:暴力、冷漠、放任的撫養方式容易使孩子產生攻擊性;
3.“好孩子”:從小給孩子貼上“好孩子”標籤是很殘酷的,孩子要違心的迎合外界,壓制自己的天性,青春期容易爆發攻擊性;
4.家庭關係:家庭關係複雜、矛盾紛爭,容易使孩子產生攻擊性;
5.學習壓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逼迫孩子全面發展,全方位包裝孩子,容易產生攻擊性;
6.輕視健康:家長只要求孩子學習,不顧及孩子心理感受和承受力,孩子容易產生攻擊性。不維護身心健康,何來學習狀態?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這個道理;
7.成人化標準:父母用自己的精力、眼界、格局、身心承受力要求孩子,卻忘卻自己的高中時代的模樣,孩子難以承受,孩子容易產生攻擊性;
8.忽視溝通:父母只注重培養孩子的能力,不關注孩子的問題,甚至不理睬孩子的需求,沒有迴應性,孩子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9.過度滿足:不少家庭條件很好,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當孩子適應這種滿足當時後,一旦需求受阻,容易產生攻擊性;
10.推卸責任:當孩子不願承受某種壓力,過不願做某種事情時,嘗試用偽裝的“攻擊性”對待父母,一旦成功嚐到甜頭,形成攻擊性習慣;
11.外界習得:一些暴力遊戲、影視、文學作品,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孩子被洗腦,行為上模仿,具有攻擊性;
12.負性強化:孩子平時偶爾無意識的語言“攻擊”,被父母過度教育,強化孩子的攻擊性;
13.過度獎勵:孩子在某一方面達到父母要求時,父母過度獎勵,誇大成就,容易是孩子自負,產生攻擊性;
14.先天因素:遺傳或胚胎髮育過程中導致。
……
對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如何引導?
1.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2.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
3.彼此兌現相互的承諾;
4.營造良好的溝通環境;
5.堅持底線不可破原則;
6.適度弱化“逞強”意識;
7.俯下身子“稱兄道弟”;
8.尋求釋放壓力的方式;
9.訓練心理彈性和耐力;
10.構建青春期正確認知;
11.分析攻擊性背後的原因;
12.遠離暴力遊戲和作品;
13.積極方式融洽親子關係;
14.批評激勵掌握火候;
15.平常心對待期望值;
……
攻擊性適度並不是壞事:
征服外部環境的過程就需要攻擊性;
面對不法行為就需要一定的攻擊性……
攻擊性適度是被認可的:
如勇敢、堅韌、執著……
也許就是攻擊性的演變。
總之,攻擊性的正面、負面效應取決於“度”,父母過度強調權威性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攻擊性”,這種攻擊性多數來源於童年時期家庭的撫養方式和態度,建議家庭採用民主式的撫養方式和態度。適度恰當的攻擊方式,是一種有效的壓力釋放途徑,也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
3 # 促成教育
對於您的誠邀,深表感謝,在此略談我個人的一點看法,不當之處敬請諒解。
作為一個高中生,隨著其年齡的不斷增長,其自身意識的不斷增強,凡事總覺得自己已有主見,凡事總覺得自己的認識已達到了一定的程度,達到了一定一定的水平,凡事也就不自覺地總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對的,所以也就時常不自覺地在父母身邊表現出自以為是,自作主張,對於父母的話,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言聽計從,百依百順了,說不定還有時因為某個話題而與父母對壘,甚至彼此爭執不下,這時作為父母的是極為的不快,甚至極為的不滿。脾氣好點的父母,還能耐得住性子,忍聲吞氣,不再言語。對於那些脾氣不太好的父母,可能就要與孩子槓上了,非要爭個高低,進而顯示自己的權威,但最後是雙方不快而收場。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成績好一點的,對於父母的話,對於父母的觀點還能多多少少聽從一點,有時儘管對自己的父母有點不滿,有點不快,也不會因此而表現出來,甚至也不會因此而表現的那麼淋漓直至,多少還能維護點父母的面子。但對於那些成績不太好,甚至平時就不太聽話的孩子,這時候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為此我覺得,作為父母對於這個年齡段的高中生,不能再像孩子上小學,上初中那麼強勢了,那麼呼風喚雨了,要學會冷靜,要學會思考,要學會漸漸的做孩子的聽眾,要漸漸的學會轉變自身角色,要學會漸漸的與孩子溝通和交流,要給孩子發表自身觀點的空間,要給孩子發表自身看法的機會,父母可以靜靜地聽一下,好好聽聽孩子去說,對於孩子說的對的地方,要不自覺送去讚許,送去認可,甚至為此點贊,對於孩子說的欠妥的地方,要委婉的,恰當的去點播,去引導,去潛移默化,不要當機立斷,給孩子一個閉門羹,要給孩子面子,要學會維護孩子。只有這樣才能漸漸的讓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愈加的融洽,愈加的和諧,才能讓孩子在以後的生活或學習中,愈加快樂的願意與父母交流,樂意與父母溝通。到那時,父母與孩子可謂真的能友好相處,和諧相處,溫馨相處,到那時不論是孩子,還是父母收穫的都將是無比的開心和快樂。
-
4 # 雲是鶴家鄉680
從我個人的認識來看,我更願意親子之間,是愛的互信、理解,和包容。您看,我完全沒有說“權威”二字。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在帶領孩子成長,而是與孩子手牽著手,共同成長。
首先,愛的互信,是基於對社會法律、道德公序良俗的信仰和遵從。也就是說,父母盡力以上述內容作為自己的準則,也將之教導給孩子,作為孩子的準則。那麼,即使有權威,那也是社會法律、道德,公序良俗。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是在學習和遵守。如果父母做到了,孩子為什麼會去質疑父母的權威性?
第二,愛的理解。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做父母,又是怎樣對待孩子的。反正我經常不憚於向孩子承認,我是不完美的。我的口頭禪是,“沒有人生下來就是父母。我們也是在不斷學習著做父母的”。我也有陰暗,有腹黑,有睚眥必報的念頭,等等。孩子知道,任何事物都有殘缺,父母也是。她能理解,就不會覺得父母務必要具有威權才是父母。自然也不會升起要將父母的威權踩在腳下,求自己的存在感的想法和念頭。
第三,愛的包容。我們雖然不憚於向孩子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但是,我們努力向孩子證明,我們始終堅持內心的準則,不為非作歹,不整人害人,不以私廢公,等等。孩子很清楚,她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一直努力不變壞的好媽媽。同時,我們也勇敢承認,自己的女兒也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是,她在努力成為她想成為的自己。我們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
有這樣的互信,理解,包容,至少我們在與孩子的溝通中,沒有出現太大的衝突。
最後想說,我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就要努力做這樣的人。比如,我希望孩子好好學習,那我自己的工作就不能拉稀擺帶;我希望孩子與人友好相處,我就不能老是咬牙切齒地討論某某與我不對付的人;我若是夜不歸宿,每個晚上都在外面打麻將,又怎麼讓孩子在家安心做作業?!
若是孩子挑釁父母的權威,多半是孩子發現,父母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所以才努力想拆穿父母的面具吧?
圖二圖三:要考試了,女兒在用玩具娃娃練習。據說一個步驟都不能錯。
-
5 # 禾有氧
在強調父母權威之前,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修復親子關係。
高中生已經接近成年了,自我意識已經高速發展,有很強的獨立意願,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不轉變思路和態度,依然是靠“管”的方式來壓制孩子,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只會引起孩子的激烈反彈。
家長的權威性,不是靠武力得來的,而且孩子已經長大了,不再是沒有反抗能力的小孩了,家長還要繼續這麼做也是無效的。
真正的權威是基於良好的親子關係和親子溝通基礎之上,孩子對父母的尊敬和愛。
在強調孩子的問題之前,先自我反省一下,看看自己到底做了哪些值得孩子尊敬的事情,如果依然覺得“父母大過天”,要錯都是孩子的錯,那麼,改變也就無從談起了。
-
6 # 心理學生看點啥
這一方面是青少年自主性發展的表現,另一方面有可能是家長的教養不當。
比如有網友看完《少年的你》,就說“我最感慨的地方是,警官問陳念為什麼不報警。我真的很想幫她吼回去:告訴大人有P用?我小時候就是這樣,每次大人只會說,‘你要聽話’‘為什麼他只打你不打別人’……這樣的大人,他配當大人嗎?”
你覺得大人有多“正確”?在我們小時候,即便爸媽不給我們小紅花,或者不威脅我們“大灰狼要來了”,我們也多半會乖乖聽他們的,那個時候,他們就像我們的英雄。
但是我們會長大。在他們讓我們一定要晚上九點前到家的時候,在他們讓我們修改志願、把文科改成理科的時候,在他們讓我們回家工作、去跟隔壁鄰居三姑媽家的孩子相親的時候,我們也會想:憑什麼呢?這個世界是“大人”在主宰,看起來,大人有讓小孩子聽話、服從的權力——這看起來是正當的、不言而喻的。在多大程度上認為某個人的權威是適當的、公正的,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正當性(legitimacy)”[1]。正當性並不一定依靠獎勵和懲罰來實現,就像家長的正當性是社會默許的,當整個社會都預設一件事時,我們會在學習道德標準的成長過程中,試圖將其納為自己的觀點。
但其實,在對孩子施加影響和執行規則方面,大人們有時會失敗,因為少年們並不都是這麼想的,如果他們不把大人視為正當的權威人物,那對不起:我要走我自己的路!
顯然,陳念和小北都沒有把媽媽視為正當的權威人物。
在小北的青春裡,媽媽是缺失的;在陳唸的青春裡,媽媽雖然會出現,但這些出現並沒有讓她好過。陳念並不信任她的媽媽,她不告訴媽媽自己的遭遇,也不告訴她自己的決定,甚至相比之下,陳念才是更像大人的那個——她也許,並不覺得她媽媽應該成為媽媽吧。
正當性的另一個維度是服從規則——即便不喜歡,也會聽話。電影並沒有給魏萊多少背景交代,但從她跪下求陳念不要報警以防父親生氣時,也許覺得父親是最正當、甚至需要討好的吧。
事實上,那些強調自己權力的家長可能會被嗤之以鼻,而跟孩子友善相處的,更可能會被認為是好爸媽。
有的父母很嚴格,但他們也很熱情,能積極迴應孩子的需求,他們樂於接受雙向交流,因為他們會向孩子解釋為什麼要制定規則,也會聽取孩子對這些規則的看法;有的父母要求高,控制慾強,但對孩子的需求漠不關心,難以接受,這些父母覺得單方面的命令就夠了,他們建立規則,並希望孩子們毫無怨言地聽話,就像魏萊小跟班羅婷的父親,在羅婷被停學的時候一掌把羅婷打倒在地;還有的父母幾乎不對孩子做什麼要求,卻往往很熱情地接受孩子的所有脾氣和任性,孩子想做什麼就允許他們做什麼。這正是鮑姆林德提出的權威型、獨裁型、縱容型的三種教養方式[2]。
研究發現,越覺得自己父母的教養是權威型,孩子就越認可家長的正當性;而覺得自己父母獨裁的孩子,可能也會覺得家長的正當是個笑話[3]。
有“不配當爸/媽”的家長,會怎樣?他們可能從獨裁的家長那裡學到了言語和身體暴力;他們可能因為感覺不到家長的愛意而對世界也表現得不夠友好;他們可能從來沒有機會學到如何理解別人、如何體恤別人……具體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但簡而言之,覺得家長“不配”的孩子,自己也可能做出更多的不良行為,可能是從商店偷東西,可能是酗酒,甚至是暴力[3]。
家長能怎麼辦?從前文的研究來看,採取權威型的教養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這一情況。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前文中所提到的結果,都是基於大樣本得出,預測效應量也有限,這並不是說每一個做出過獨裁行為的家長都“不配為人父母”,更不是說每一個青少年的不當行為都應該歸罪於家長。
是的,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好孩子,也沒有人能是天生的好家長、好大人,我們都是在不斷的試錯中成長。但有的事情,試錯機會很少、成本很高。當你面對孩子的時候,你準備好一顆真誠、尊重的心,準備好教ta也成為真誠尊重的人了嗎?
參考文獻:
[1] Tyler, T. R. (2006).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egitimacy and legitimation. In S. T. Fiske, A. E. Kazdin, & D. L. Schacter (Ed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 57 (pp. 375–400), Palo Alto, CA, US: Annual Reviews. Retrieved from EBSCOhost.
[2] Baumrind, D. (1971).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 Pt.2), 1–103.
[3] Trinkner, R., Cohn, E. S., Rebellon, C. J., & Gundy, K. V. (2012). Don"t trust anyone over 30: parental legitimacy as a mediator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changes in delinquent behavior over tim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5(1), 119-132.
回覆列表
感謝信任,家長權威,這個問題應該是一個非常有意思話題,所謂權威,就是對孩子一種威懾能力,但是這個必須有一種人格魅力。
第一、家長的學識。你要讓孩子能夠服從,你必須具有一定的學識,博學家長孩子容易跟他交流並被家長一些有意義指導感覺家長權威性,既是你不是一個方面專家,也有不斷學習,跟孩子一起成長,在他需要幫助時候提出合理一些建議。
第三、少囉嗦。因為現在家長,平時看見孩子就說不完的教導話,既不給孩子辨別時間,也都是一些大話和套話,只能當孩子感謝厭煩而從內心排斥你,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鮮活生命,你定一些基本家規,除此之外還孩子自由選擇權力,平時少說話,說話必須有震懾作用,只有這樣孩子才有三分怕意。
第四、說得做到,對違紀孩子一定要嚴苛。因為選擇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雷聲大雨點小,孩子違法一些規範,家長又捨不得給予必須處罰,長期以後,孩子根本不把你要求放在眼裡,你的教育就完全失去效果。
總之,一個負責任家長,既是孩子朋友,又是孩子成長矯正者,孩子成長中對某些東西畏懼是正常成長必然因素。一個樹苗長歪了,不給予矯正,到時候一旦坍塌,就會危及社會!
2018年11月26日於宜昌市夷陵吾同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