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殺殺殿
-
2 # 黑白黑黑動漫
作為動漫而言,傳遞的不僅僅是娛樂,是作者對當代社會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娛樂意義看動漫其實和玩遊戲、追劇、鍛鍊、看小說是一樣的,都是閒暇時間打發時間的方式。看自己喜歡的動漫,生活不會太過無聊。
看動漫有益於緩解壓力。特別是看搞笑番的時候,當你Get到那個點開懷大笑的時候,是不是身心都感到放鬆。
現實意義時代性:每個時代的爆款動漫都有著適應時代的獨特魅力,而歷久彌新的動漫也在適應時代發展做出相應改變。讀者喜歡什麼,作者就朝什麼方向開展劇情。特別是國漫,現在的一些騷話、劇情更適合都市現代青年喜歡,耽美類以前想都不敢想。
圈子文化:有的動漫,你喜歡別人未必喜歡;你不喜歡別人趨之若鶩,這是動漫題材多樣性決定的。但是如果是大家都喜歡的動漫,就很容易產生一個圈子,這個圈子可以是網上也可以是線下,既是一個感情寄託,也拓展了交友的範圍,“臭味相投”時也讓人更加自信。
積極的三觀:除去毀三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悖的糟粕(被封禁的未必就是糟粕),大多數熱血動漫更多是強調友誼、團結、奮鬥,即使血統論盛行的當下,連關係強大的主角都那麼努力奮鬥,你還有什麼理由自甘墮落呢。(海賊、火影等等無疑都是血統論動漫)。
而致鬱類、黑暗題材的把人性的黑暗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能夠時常自省。(這一點是我硬扯的)
政治意義美漫、日漫乃至國漫由於各國國情不同、經濟文化基礎也不同,每國漫畫代表不同的價值取向。動漫代表了一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一種文化輸出。像盛唐時期,中華文化影響東亞中亞東南亞乃至歐洲,而現如今日漫對國漫影響極大,畫風乃至價值觀都與日漫日趨相同,更深遠的影響就是動漫讀者低齡化會導致對日文化文化認同感更強。
經濟意義動漫產業在日本依然成為了支柱產業之一。
沒找到2018年的,拿2017年之前的舉例吧,應該可以一目瞭然。
動漫對於我們個人直觀來講就是娛樂。但是娛樂除外的經濟政治意義,乃至對個人三觀都有塑模作用。
-
3 # 阿阿胡
動漫對於每一個人來說 都是不同的概念
動漫作家來說是一生的追求
青少年來說是一中精神的寄託
對於老年人來說 是一種新興起的時尚
對我來說是一種藝術 極高的藝術
-
4 # 忘悔
相信每一位喜歡看動漫的人都有自己的原因,有的人喜歡二次元裡可愛的小姐姐,小哥哥,也有人震撼於動漫中具有的,現實中無法看到的魔幻場景或者奇特故事。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對於動漫方面的認識應該是最初的動畫片,為什麼人們會喜歡動漫呢?比如現在火熱的《海賊王》等許多動漫,無論國外產,還是中國產,都有很多人觀看。其實,之所以,大家會喜歡這種別樣的展示,並非只是因為它很有特點,非常精彩。
更多的是它看似虛假,實則真切,那種真實指的是它想要表達的情感。正因為它沒有現實中那麼多的顧慮,所以,它更能表達出一種真實的情感,從而打動人心。
正如我現在每天寫的關於海賊王的文章,其實就是想讓大家感受到動漫中角色的情感,畢竟那才是最打動人心的。
-
5 # 上下山行者
動漫不止是娛樂喲。
作為看動漫長大的我來說,動漫就是我心中的另一個世界。
無論是最開始的《銀魂》、《水果籃子》、《火影忍者》、《海賊王》…還是近期崛起的國漫,《全職高手》、《鎮魂街》、《狐仙小紅娘》、《一人之下》…我看了數不盡的動漫,包括2d,3d,2.5d。小時候就看兩個電視臺,炫動卡通,少兒頻道,更早就看星空衛視。(似乎不小心暴露了年紀)
要說動漫對我的意義,先舉幾個我看過的動漫。
《水果籃子》,裡邊有一個遊戲,飯糰和水果的遊戲,此處不做贅述,有興趣可以自己查一下,它教會我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有優點,而你看一個人的時候,要先看她的優點。這劇治癒滿分,最近翻拍,但還是老版本更適合我。
《全職獵人》,奇犽和小杰的友情,一直令我羨慕,也成為了我的交友之道。
銀他媽讓我笑著哭,也讓我哭著笑,十三說,我的劍能到達的地方就是我的國。這是我高中時候的事兒。這番劇也算重新整理了我的三觀,空知英秋的腦洞真的夠大。
…
說完日漫,再說說這兩年的國漫。
現在鎮魂街也讓我涕泗橫流,什麼末將於禁,願為曹家世世代代赴湯蹈火。什麼你不能斬的人我來斬,你不能殺的人我來殺。
《狐妖小紅娘》中,王權富貴和小蜘蛛精也是虐的我不要不要的。
《一人之下》算是不錯的中國產搞笑篇
…
所以要說我為什麼喜歡動漫,可能就是喜歡它的純粹,還有熱血。這些東西在現實社會中,很難看到,因為動漫去掉了很多人性中的劣根性,而放大了人性的美好。而當不同的人,看相同的動漫時,因為共鳴點的不同,所激發的情感也不同。
所以,你說動漫是不是娛樂?當然不是,它更傾向於是我們對一些真摯情感的追求,還有一些憧憬和嚮往。
-
6 # 三文娛
動漫能做到的不僅僅是娛樂,還有很多其他影響力。
二次元能帶動地方經濟,具體怎麼做?
(https://www.toutiao.com/i6715408413284631047/)
這篇文章大致內容:
三年裡,動畫《LoveLive!Sunshine!!》徽章在沼津市賣了33萬個,創造了1億日元收入。沒錯,一部動畫甚至對地方經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7月12日,日本靜岡縣沼津市發出了這樣一則號外:“沼津市市長賴重秀一氏墮天!!”。這並不是說市長要從天堂墮落到地獄,而是表明他對一位動畫角色的喜愛。
這名角色,就是津島善子。
津島善子是二次元偶像企劃《LoveLive!Sunshine!!》(簡稱《LLSS》)中的角色,她有一句招牌臺詞:“你要不要也來和夜羽一起墮天?”。
所以,沼津市市長說“墮天”,是在表明自己是津島善子的粉絲。
要知道,沼津市人口不到20萬,人口一直在負增長,而且經濟方面一直處於倒退狀態。
但是自從《LLSS》播出後,由於其故事發生地就是沼津市,直接“盤活”了當地經濟狀況,出現了很多聯動。
這些交通工具的外觀繪有《LLSS》相關角色的圖案,成為了沼津一大亮麗的風景線。
結果就是:
這些一眼看上去就和動畫相關的交通工具受到了粉絲們的熱捧,因為“痛公交”的推出,沼津市西浦地區的公交乘客數增長了一成,而在動畫中有出現的渡船,其聯動“痛船”在動畫播出後顧客數增長了3倍。除了交通工具外觀被繪上了LLSS的角色,沼津市各景點、設施、商店裡也都出可見LLSS中九位角色的形象。遊客中心、書店、點心店、食品店、照相館、水族館等等,不管是動畫裡出現過的店面還是沒有出現過的店面,都掛上了角色的掛畫、貼上了動畫海報,給店內增添LLSS的元素。在靜岡朝日電視臺LoveLive! SunShine!!特別報道中,沼津市三之浦旅遊服務中心的員工表示,2015年這個遊客中心只有9000人來訪,大多都是老年人。
2016年,三之浦旅遊服務中心共有5萬6000人來訪,是去年人數的6倍多。在動畫中出現的點心店松月,店內的西浦蜜柑銅鑼燒以前一天賣不出50個,動畫播出後一天至少要賣500個。與動畫相關的淡島水族公園,在動畫開播後則有了2倍多的入園人數。
(三之浦旅遊服務中心來訪人數)
其他具體細節詳見https://www.toutiao.com/i6715408413284631047/
最後總結一下,這為沼津市帶來的是:
截止至2019年初,沼津市各店賣出的LLSS相關徽章總數超過33萬個,總收入突破1億日元;售價500日元一個的印章簿銷售數也突破4萬件,總價突破2千萬日元;2014沼津市收到的家鄉稅捐贈數額僅為5037.4千萬日元,動畫播出後的2017年,沼津市收到的家鄉稅捐贈數額為2.336億元,是2014年的4倍多。動漫對人自身的意義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看動漫更多的就是產生共鳴。
很多人在現實世界中缺乏安全感,需要在精神領域尋求寄託。有時候,看動漫就是在一個人厭倦殘酷現實以後的精神寄託和心靈慰藉。
其實看動漫與看小說(甚至是名著小說)沒什麼區別,都是一種精神娛樂,只是程度上有一定區別。與文學、美術等傳統載體一樣,動漫是當代興起的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不過相對於前者,現在對於動漫,並不算是主流,很多人眼中,它並不是那麼高大上的存在。
我們在看一部很有意義的動漫獲得娛樂效果之後,不免會有一些反思體會。
一部優秀的動漫作品,其故事核心以及傳達出來的內涵、思想甚至會像一部優秀的傳統名著(詩、詞、小說)一樣永遠被大家記住。這樣的動漫作品很多很多,筆者也不一一列舉,大家也都很清楚。
-
7 # 很久很久的飯盒
每次回答這種問題的時候,在下都會因為觀點另類而顯得孤獨而且特別不正常,不過沒關係啦……反正我一直一來也不是靠正常取勝的。
可以想像的是漫友本身自然會希望自己喜歡的動漫有著與眾不同的存在意義,這樣的話喜歡動漫的自己也同時會感受到一種懸浮在空氣中一般的飄然感,不過我想說的是,很遺憾,一般而言大家心目中的那些所謂動漫的意義基本上都是不成立的。
說了這麼大言不慚的話,我是不是應該抱頭蹲防了?不過且慢啦,既然已經說都說了,估計先把道理講清楚嘛。
首先,動漫對於提振經濟幫助很有限。動漫產業的市場是很小的,我知道一說到這裡就會有人反射弧很短的把「強國之源」的梗拿出來曬曬,又或者到網上一搜然後弄個嚇死人的數字回來,像是下面這個:
230000000000000!!!
單單把這個數字寫出來,不知道的以為是銀河系的直徑呢,不過用最基本的邏輯思考一下,如果日漫的產值真的高達230萬億,然後還是日本排名第三的產業,那也就是說光是前三名產業的拉動下,日本的GDP就不低於700萬億,而按照日本官方的計算,2018年的GDP最多大概只有548.5萬億,剩下的那160萬億是不是要有中國專家補齊?事實上這組誇大到簡直就是二百五的資料只有在中國的網路上存在,而且它的出處並不難查到,有興趣的可以像觀察狂犬病發作一樣去觀摩一下。
好吧,為了說明問題,我們還是用點科學的資料吧(如果我們相信這個地方還有科學可言的話)
其他的答主也提過了,根據日本動畫產業年報2018(注意整個資料是廣義動畫市場,不是單單賣光碟的錢),這個數字應該是首破2萬億日元(之前2017的資料後來被修正到了2萬億日元之下)。
好吧,2萬億日元聽著也不少是吧,但是它具體有多少呢,我也不知道,我又不是首富沒有那麼多錢啦,不過可以比較一下:2018年天貓雙11一天的交易額是3.3萬億日元,一天哦,如果一個產業忙活一年跟一個企業搞一天活動的產值還差一大截,然後這個產業還得是國家經濟的支柱,這個國家得慘到什麼份兒上啊。所以事實上當我們擺出中國動漫產業2018年報,然後發現國漫的產值竟然是2.3萬億日元(1500億人民幣)的時候,你會不會吃驚,原來國漫其實比日漫賣錢要多。
(拜託請不要懷疑以上所有資料的正確性,否則請自行查閱相關資料,都是公開的)
其次,動漫沒有必要深刻,需要深刻的是觀眾我總覺得“動漫不是小孩子看的,是很有深度的”這句話其實只是當年80後為了看動畫在實在沒什麼理由的情況下隨口編的一個理由而已,可是現在不知怎麼的就變成了整個中國漫友的人設了。
當然我無法否認確實存在著有所表達的動漫的作品,而這些動漫作品也不乏精品,但是總體來看,大部分作品都不具有這種素質,但那並不意味著看這樣的作品就是沒有意義的,隨便說比如,我不知道像是「天使降臨到我身旁」或者「點兔」或者「漫畫家和他的助手們」這樣的作品究竟有什麼深意,但不可否認的是它至少給我帶來了快樂,我覺得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能夠看上一部無論什麼樣的作品,相聲也好,電影也罷,動漫也是,能夠單純的快樂上十幾二十分鐘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深刻只是動漫nice to have的事情,不是必需品,反倒是很多除了吹爆某部“神作”就是踩爆某部“垃圾”的那些心態成謎的觀眾們要是能更深刻一點,哪怕是更正常一點那就更好了。
其實動漫最大的作用就是文化輸出。
有人是不是立刻開始往“文化侵略”那個方向逆反了?彆著急我不是說侵略,我覺得文化輸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是國家之間文化交流的必然手段,而且算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了。
但是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非得要強調動漫的文化輸出呢?電影,電視劇,漫才,相撲不輸出麼?當然也輸出,但是因為動漫在這個點上意義比較特殊在兩個方面:
沒有動漫不輸出文化輸出跟作品內涵不一樣,任何一部作品, 無論好壞,無論深刻不深刻,無論什麼題材,什麼年代,什麼取向,都會輸出文化,你看隨便說「戀愛研究會」那麼沙雕的故事,可是它同樣在渲染日式的校園生活,「那隻高中生的日常」就更別提了,還有上一季度的新番「皿三昧」這都是我隨便說的,你說哪一部作品沒有達到讓你瞭解日式文化的作用呢?
PS: 所有插畫均來自P站南韓畫師:GTZ taejune
-
8 # 亂步一下
作為一個成年人,為什麼常常被動漫搞得熱血沸騰,感動落淚?
大概就像有人說的:長大後的我們,並沒有成為“優秀”的大人,我們早已忘了夢想是何物,我們的處世太計算,我們還沒法瀟灑過好這一生。
“七尺男兒慘遭毒手變侏儒,痴情女友真心不變仍同居。”就像這句調侃名偵探柯南的話一樣,它讓人懷有希望,相信美好。
我清楚記得在《沉默的十五分鐘》中,柯南和朋友們有段對話:語言是把利器,稍不注意就會傷害到別人。在現實中也許我們把太多從陌生人那得到的憤怒,都灑向了我們周邊的人。我們對親人太苛責,卻對陌生人太溫柔。
剛好大學畢業六年,回頭看這些年、不會有比這更面目全非的了。
我希望,一輩子都保持謙虛,尊重他人,不要挑起爭端,也不逃避責任。
回覆列表
動漫可能對於一般普通的粉刺來說是一種娛樂,但是對真正的動漫迷來說,確實自己理想的化身,因為在天馬行空的動漫中,動漫坐著透過他們的幻想,結合現實,幻化出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故事發展,而這些動漫中的人或者事物,都是來源於現實,也就是說,人們對現實的一種渴望,追求的理想,所以我們在動漫中看到了很多我們所向往的,東西同時動漫不光反應的是生活中的現實的嚮往和理想,同時在動漫中所傳達的一些精神更是我們在生活中所要追求所要學習的精神,動漫動經常我們可以看到的一些拼搏精神,冒險精神,以及頑強奮鬥精神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真實生活中所需要的,也是也可以督促我們奮發圖強的,所以總得來說動漫之所以這麼熱,絕對是有它的可取之處的,謝謝大家的支援,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大家點贊點關注點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