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13199433044
-
2 # 漢時明月
話說關羽千里走單騎時,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無人可擋,而夏侯惇因為關羽斬了他的部下,因此特地趕來抓人。兩人在黃河岸邊大戰了數十回合不分勝負,直到張遼來了把兩人分開。要知道彼時的關二爺可是經歷過“杯酒斬華雄”名揚天下,又剛剛“斬顏良誅文丑”正處於巔峰期,那麼卻為什麼斬殺不了夏侯惇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首先,夏侯惇自身的武力不低。演義記載,夏侯惇曾經打敗高順刺死徐榮,並且曾經“挺槍躍馬,直取呂布”,雖然最終敗下陣來,但是也能全身而退,可見夏侯惇的武力確實不低,雖然可能不及關羽,但是也不是能隨便打敗的。而關羽雖然之前過五關斬六將,但殺的都是些蝦兵蟹將,沒幾個有實力的,所以當他碰上武力一流的夏侯惇時,就不是那麼能輕易斬殺的了,個人估計關羽至少要100回合後才能打敗夏侯惇。
其次,關羽對殺死夏侯惇也有所顧慮。眾所周知,關羽在土山被迫暫時投降曹操後,可是受到了曹操極大的欣賞和愛惜。書上記載,曹操對其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直接送官送馬送金銀,就算是後來關羽掛印封金離他而去,曹操雖然不捨但也沒有派兵攔阻,而是任由關羽奪關斬將而去,正因如此關羽才對曹操心懷感激,也就有了後來的華容道義釋之舉。而夏侯惇大家都知道是曹魏的宗親大將,而且能力超群,是曹操身邊最倚仗的心腹愛將之一,所以對於義薄雲天、知恩必報的關羽來說,自然也要考慮曹操的感受,而不會對夏侯惇痛下殺手。
最後,關羽千里走單騎時是護送了劉備的家眷一起走的,而夏侯惇追上關羽時帶了300的精銳騎兵,在交手前還讓手下包圍了劉備家眷的馬車。因此關羽也要顧慮到若是殺了夏侯惇,他帶來的手下必然會展開報復攻擊,在混戰中難免會傷害了劉備的家眷,正是基於這個考慮,關羽更不敢輕易的殺死夏侯惇。
-
3 # 緣分追逐
咱們來看一下夏侯惇的戰績:
1.滎陽之戰,追擊董卓軍隊,夏侯惇“挺槍躍馬,直取呂布”,但確實不是對手,戰不數合,就抵擋不住了,飛馬敗回;
2.滎陽之戰,夏侯惇與徐榮交馬數合,一槍刺死徐榮;
3.濮陽之戰,夏侯惇與張遼交鋒,具體回合數不詳。隨後呂布忿怒,親自揮戟出戰,夏侯惇連忙逃走;
4.濮陽之戰,呂布追擊曹操,夏侯惇率兵趕到,擋住呂布,突然天降大雨,雙方罷兵;
5.淮南之戰,夏侯惇對戰袁術麾下將領橋蕤,戰不三合,夏侯惇一槍挑翻橋蕤;
6.濮陽之戰,夏侯惇參與六將圍毆呂布,擊退呂布;
7.小沛之戰,夏侯惇率兵攻徐州,與高順遭遇,兩將交鋒四五十合,高順抵擋不住,敗下陣去,夏侯惇追擊,被曹性暗箭射中右眼;
8.夏侯惇拔矢啖睛,奮起餘勇,一槍挑殺曹性;
9.夏侯惇兵圍下邳罵陣,關羽大怒出戰,兩將交鋒十餘合,夏侯惇詐敗而走;
10.黃河渡口,夏侯惇為部將秦琪報仇,追截關羽,兩人廝殺十回合,使者飛馬來到喊停;
11.博望坡之戰,夏侯惇率兵征討劉備,與趙雲遭遇,兩將交鋒,戰不數合,趙雲詐敗而走。
我們透過以上戰績來分析一下夏侯惇的武力值。
夏侯惇能夠在四五十合內擊退呂布麾下猛將高順,而高順和侯成聯手夾擊典韋仍然抵擋不住,這說明夏侯惇的武藝不如典韋,進入不了超級猛將的行列。但能打敗高順,說明夏侯惇屬性較強的一流猛將,與龐德、徐晃接近,而略強於張遼、張郃等。
夏侯惇很有“亮劍精神”,明知不敵,卻敢於亮劍。他主動向呂布發起進攻,主動追擊關羽,主動迎戰趙雲,非常勇猛。
即然敢戰強敵,除了個性比較強悍之外,夏侯惇也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子,他最起碼清楚自己的武藝,即使不勝,但也足以自保。所以他屢次與呂布對戰,都能全身而退。
以關羽的武力,擊敗夏侯惇沒有什麼問題,況且此時關羽正處於武力值的巔峰時期,有赤兔馬相助,如虎添翼,武力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夏侯惇肯定不是關羽的對手。
但以夏侯惇的武力,保住性命的能力還是有的,況且,他手下還“領三百餘騎”,三百多都是騎兵,如果夏侯惇不敵,他們就以圍毆的方式阻住關羽,保障夏侯惇逃生。夏侯惇與關羽交手十餘合,被使者叫停,再次動手前,夏侯惇“指揮手下軍士,將關公圍住”,也說明夏侯惇早有準備。
而關羽呢,曹操對他非常愛重,上馬銀,下馬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送袍子又送美女金銀,還把天下第一寶馬――赤兔火龍駒相贈,還讓他成為了“漢壽亭侯”,可以算得上是恩重如山了。
而關羽義薄雲天,掛印封金而去,一路上過關斬將,動刀殺人。
殺些別的守關將領也就罷了,如今遇到夏侯惇,那是曹操本家兄弟啊,還是曹魏軍中頂樑柱式的人物,將士們的楷模,要動手幹掉夏侯惇,如此恩將仇報,不但曹操這邊無法接受,就連曹魏將士們也斷斷不能忍耐。
所以說,關羽千里走單騎,不能斬殺夏侯惇,有兩個原因:
1.關羽不願意殺死夏侯惇,得罪曹魏全體,惹來麻煩,還被天下人鄙視;
2.以夏侯惇的武力和頭腦,關羽想殺死他也沒那麼容易。
-
4 # 初心如舊
為啥關羽千里走單騎時,斬不了夏侯惇?
關羽千里走單騎時,思想負擔重,不能單純顯擺武力。一是曹操那麼誠心挽留,關羽毫不留戀,這只是表現,其實,關羽也是人,心裡何嘗不矛盾,肯定有對曹操的歉疚、感嘆加不安;二是劉備只得到一些零星訊息,遠在千里,路途艱辛,能否找到,心裡並沒把握;三是隨行人員多,責任重,特別是帶著兩位嫂嫂,更為顧慮。而夏侯惇是三百多人,雙方一旦混戰,傷了嫂嫂,就是殺掉夏侯惇也難抵償;四是夏侯惇是熟人,更是曹操紅人,自己一路出關,迫於無奈,已經殺掉曹丞相那麼多將領,心中忐忑,夏侯惇雖然武藝不太行,憑武力的話,關某絕對蹍壓秒殺,可是對於“義”冠三國的關羽,能這麼幹嗎?
出五關時,關羽是殺掉好幾位曹將,包括東嶺關孔秀、洛陽韓福、孟坦、汜水關卞喜、滎陽王植,到黃河渡口,還殺掉了秦琪,但這些將領,沒法與夏侯惇相比,夏侯惇是曹操元老,備受青睞,職高位顯,雖然在這裡截住關某,人家也是盡職責,也怪剛才一時疏忽,殺了夏侯惇部將秦琪,可已經殺了,夏侯惇心中怨憤,找關某麻煩,也能理解,何況以夏侯惇的武力、加上獨眼龍,一個殘疾人,俺關羽怎好下狠手啊?還是忍讓一些,用幾招獨門絕技,把他遠遠地打退最合適。
以上這些就是關羽思前想後,左右矛盾的心理。所以,這才有了關羽、夏侯惇交手,戰過數合還沒結果的事,如果像斬顏良、誅文丑時,沒啥想法,一門心思殺敵,估計早把夏侯惇幹掉,那樣,即使後面張遼趕上傳達曹操指令,也會很尷尬,不知道怎麼處置了。因為關羽殺死夏侯惇,曹操、張遼都想不到,估計張遼也得重新掂量掂量,起碼會勸阻關羽,好漢做事好漢當,別慫逼,別跑路,在這等著,自己回去請示丞相,如果曹丞相大度,放你關羽走再走,否則,就得麻煩跟老張回見丞相,由丞相親自發落。
由於關羽思想顧慮,手雖起,刀難落,遲疑猶豫之際,飛馬趕到的張遼,傳達曹操命令,及時化解干戈於無形,倔強的夏侯惇,也只能執行,無奈收回三百士兵,張遼還想再動員關羽返回,被關羽一句回絕。這樣的過程,比起殺掉夏侯惇,是最好不過的結局,既符合歷史,又故事完滿,還沒傷和氣,要是傷及甚至殺掉夏侯惇,後面就很難續寫和演繹,前面已寫的也得改動,那多麻煩啊。(713)
-
5 # 山居不記年
建安五年,曹操攻打劉備軍團,劉備戰敗投奔袁紹,關羽則被抓,但曹操愛關羽之武藝,於是派人勸降。關羽提了幾點要求,說明自己是“降漢不降曹”,曹操答應了。《三國演義》中這段叫“土屯約三事”。關羽投降曹操後,曹操對關羽十分厚待,送了很多金銀珠寶和美女,甚至還有呂布的赤兔。
後來袁紹攻打白馬,關羽陣斬顏良,解了曹軍白馬之圍。因為聽說劉備在袁紹軍中,而且關羽認為已經報答了曹操的恩情,於是封金掛印,千里走單騎尋找劉備去了。在這過程中,就發生了“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過東嶺關時殺孔秀;過洛陽城時殺韓福、孟坦;過汜水關時殺卞喜;過滎陽時殺太守王植;過黃河渡口時殺秦琪。
而秦琪是夏侯惇親信部下,夏侯惇得知此事大怒,前來追趕關羽。兩人交戰了幾回合,被後面趕來的張遼勸停。
為何關羽沒有斬了夏侯惇呢?這是因為,前面殺的將領都是一些小角色,而夏侯惇是曹操親信大將,如果殺了夏侯惇,可不是簡單就能走的,因此關羽一再忍讓。
-
6 # 魁哥說歷史
三國演義中,關羽為曹操立下大功後,得知大哥劉備的下落,於是掛印封金,護送著兩個嫂嫂踏上了尋兄的旅程。他沒有曹操頒發的過關公文,過了東嶺、洛陽、汜水、滎陽、黃河渡口五關,斬殺了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
在關羽渡過黃河後,保護著兩位嫂嫂向汝南進發,卻被夏侯惇帶領300鐵騎追上。他讓孫乾先護送著兩位嫂嫂先行一步,獨自斷後,大戰夏侯惇等300鐵騎。那麼,關羽已經斬殺了六將,為何沒有斬殺了夏侯惇?
關羽之所以沒有斬殺夏侯惇,有三個原因,分析如下。(本文以三國演義為藍本,與正史無關)
其一,關羽看在曹操活命之恩的情分上,沒有下死手。
曹操將關羽騙出下邳,圍困在土山之上,“愛才”的老毛病又犯了,想要收服關羽。他於是派出和關羽有交情的張遼,前去遊說關羽。張遼為勸說關羽歸順曹操,說得昏天黑地,對關羽指出,如果現在他戰死,有三罪,一是對不起劉備,二是不能保護兩位嫂嫂,三是不能匡扶漢室。關羽聽了張遼的一席話,心動了,於是提出“三約”,就是降漢不降曹、給劉備發放俸祿、得知劉備訊息可以離開曹操前去尋找劉備。曹操在張遼的勸說下,很大度地同意了關羽的“三約”。關羽這才轉危為安,保住了性命。
後來,關羽為曹操立下了大功(斬顏良和文丑)之後,就離開了。關羽不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他恩怨分明,曹操對他的活命之恩,他永生難忘。如在華容道,關羽在違抗軍令的情況下,私自放了曹操及其部下。夏侯惇是曹氏。夏侯氏宗親第一大將,是曹操的左膀右臂,是曹操非常器重的大將。因此,關羽看在曹操的情分上,也不會對夏侯惇下死手,能治一服不治一死。
其二,關羽已經殺了六將了,沒必要再多殺一個了。
關羽得知大哥劉備在袁紹那兒時,準備向曹操告別,離開曹營,護送兩位嫂嫂投奔劉備。可是關羽連續今天都沒有見到曹操,連好朋友張遼也沒見到,知道曹操和張遼故意躲著他。關羽只能寫了一封書信,說明情況,掛印封金,離開了許昌。
在路上,由於關羽沒有過關文牒,被沿途守將攔截。他出於自衛的目的,迫不得已連續殺了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六員大將。關羽的本意只是順利透過關卡,前往尋找大哥,並不想多造殺孽。可是沿途五關守將因為關羽沒有過關文牒,屬於私逃,按照法律,不能放行。因此,孔秀、韓福他們使出渾身解數,想要將關羽生擒活捉或殺死。而關羽出於自衛,這才將這六位守將斬殺的。於情於理,關羽已經理虧,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再繼續殺人了。因此,夏侯惇才撿了一條小命。
其三,張遼及時阻止,關羽和夏侯惇沒有死戰到底。
關羽殺死秦琪,渡過黃河後,夏侯惇親自帶領300鐵騎,追殺而來。在夏侯惇和關羽大戰期間,被使者兩次打斷。在第二次使者打斷之後,夏侯惇指揮手下300鐵騎,準備圍毆關羽。關羽毫不畏懼,準備和夏侯惇拼個你死我活。說實話,關羽雖然厲害,可是他一個人,或許能夠打敗夏侯惇,可是面對夏侯惇的300鐵騎,他雙拳難敵四手,勝率太低。
如果不是張遼及時趕到,關羽和夏侯惇兩人對戰,誰勝誰負,還是個未知數。在張遼到來後,大叫:“雲長、元讓,休得爭戰!”,及時分開兩人。這才避免了一場血案的發生。
(夏侯惇)指揮手下軍士,將關公圍住。關公大怒,舞刀來迎。兩個正欲交鋒,陣後一人飛馬而來,大叫:“雲長、元讓,休得爭戰!”眾視之,乃張遼也。二人各勒住馬。(《三國演義》)
夏侯惇認為關羽無故將蔡陽外甥秦琪殺害,讓他難以和蔡陽交代在,這才和關羽拼個你死我活。而張遼卻說:“我見蔡將軍,自有分解。既丞相大度,教放雲長去,公等不可廢丞相之意。”這時,夏侯惇才退兵,放棄對關羽的追殺。
結語:關羽在過五關斬六將之後,已經很疲憊了,即使沒有張遼的勸架,他也不一定能夠斬殺得了夏侯惇。再加上他是一個知恩圖報之人,感念曹操活命之恩,迫不得已才殺了六將。對於夏侯惇,關羽多半不會再殺了。
-
7 # 豹眼看歷史
關羽之所以沒有斬殺夏侯惇是因為沒有碰上,如果哥倆碰上了,誰殺誰還不一定呢。
有說法是夏侯惇打仗沒勝過,升官沒落下,但不管咋說,夏侯惇在曹操陣營中是有勇有謀的戰將、猛將。曹丕登基後,官拜大將軍,也不會僅僅是因為其忠義吧。
建安七年(202年),夏侯惇與劉備在博望坡對峙。由於夏侯惇不聽從李典勸阻,被劉備用計打敗。當時關羽、張飛、趙雲都在,夏侯惇雖然被打敗,但也看出,他並不懼怕關羽等人。
關羽千里走單騎那是演義中的故事,過五關斬殺的六將都是虛構的人物,歷史上都沒有真實的記載。
但羅貫中先生安排夏侯惇最後出場,要與關羽對決,還是很有深意的。
第一,關羽一路走來,斬殺的全部是無名小輩,既不能展現關羽的勇猛,把曹操的防禦能力描寫地太菜,也不符合史實,很容易讓讀者產生不信服的感覺。
第二,安排夏侯惇出場還不能真打,否則打死誰都不好交代,畢竟是虛構的情節。
張遼及時趕來送上曹操簽發的通關文牒,把曹操對關羽的恩寵提上一個高度,也好以後見面。這個安排,非常人性化,也很合理。
許多人總把這一點看作是曹操的狡詐,其實老羅並沒有這個意思,大多是讀者自己過分解讀。
第三,演義雖然是戰爭片,但總不能一見面就廝殺,過於血腥,也需要一些溫情的東西,表現一下人性溫情的一面。
各為其主,該戰還得戰,該殺還得殺。但也需要做人、做朋友。張遼與關羽關係不錯,送一程也是很好的考慮。
這個橋段,有曹操會做人的一面,有夏侯惇忠於職守的一面,有張遼珍惜友情的一面,設計的很好,是個好故事,值得好好品味。
-
8 # 一梭煙雨江湖行
羅貫中寫小說,也只能移花接木例如孫堅殺的華雄嫁接給關羽,或者編寫一些“路人甲”給關羽殺例如“過五關斬六將”,你要他把歷史人物推給關羽殺了,後面的故事怎麼編?
關羽張飛再厲害,曹魏“諸曹夏侯”與“五子良將”他們都殺不了,甚至“江東十二虎臣”他們也殺不了,羅貫中寫小說畢竟要寫到三家歸晉,關羽過五關時就把夏侯惇殺了,後面如何參加官渡之戰與赤壁之戰擔任後防任務?再寫下去豈不是袁紹統一北方甚至劉備統一天下?
關羽只能殺“要死的人”或者“編出來的人”,羅貫中寫小說也需要考慮“大結局”。即使是趙雲被吹捧,羅貫中也只能讓他殺歷史上下落不明的高覽而不能是與高覽伯仲之間的張頜,不然後面張頜“小宇宙爆發”的段子怎麼寫?
-
9 # 於無聲處聽驚雷
真正歷史上關羽差一點被夏侯惇殺死了,知道了吧,別整天瞎扯,憑關羽那三腳毛,也就是和老豬一樣,冬天拿個扇子亂搖擺,也不怕凍死,換現在抖音話就是,本事不咋地只會裝逼。
回覆列表
有些知道關羽是曹操放的,誰殺了關羽。武藝打不過關羽可以暗害。因曹操下令不傷害關羽是些傻逼們白達上性命,當處趙雲也是曹操下令要活趙雲命令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