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63215810983

    咸豐五年夏,黃河流域大範圍降特大暴雨,導致黃河水位短時間內暴漲,從開封蘭陽縣(今開封市蘭考縣)銅瓦廂決口北流,奪大清河後從山東利津縣入渤海。

    1855年的這次黃河大改道造成嚴重的後果,山東多地受災損失慘重,洪水退去後土地沙化嚴重,很多農民因此破產,被迫走上艱辛的闖關東之路。

  • 2 # 楊柳青青柳葉飄

    16世紀中葉~1854年(清咸豐五年)

    黃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紀中葉(明嘉靖中葉)基本結束,“南流故道始盡塞”,“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這是河勢的一大變化.後來在萬曆初年,潘季馴推行“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針,下游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圖上的廢黃河.其後雖有決溢.但旋即恢復故道.清前期經大築堤防.河南境內河道出現過一段相對安流時期,而山東、江蘇境內河段決口次數增多.江蘇徐州至淮陰河段兼作運河,是“咽喉命脈所關,最為緊要”.潘季馴治河重點即在這一河段上,如大修兩岸縷堤、格堤、月堤、遙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澤湖水位,蓄清刷黃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陰至河口段,這是因為金元以後黃河長期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斷延伸,使坡降變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積.故18世紀以後徐州以下河患最為集中.19世紀以後,河道淤廢不堪,決口連年發生,更兼國內政治動盪,治河不力,發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1855年 (清咸豐五年)~20世紀 50年代以前

    1855年6月,黃河在河南省蘭陽銅瓦廂決口,先向西北淹到封丘、祥符各縣村莊,又往東漫流至蘭儀、考城、長垣等縣後,分成3股:一股出曹州東趙王河至張秋穿運;一股經長垣縣,流到東明縣雷家莊,這裡就分成了兩股,都東北流到張秋鎮;三股河匯合後,穿過張秋運河,經不鹽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蠣口入海.這是黃河第六次大改道.

    這次決口,使黃河下游結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灣入海.其後的20年內,洪水在以銅瓦廂為頂點,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縣、碭山一線,東至運河的三角洲沖積扇上自由漫流,水勢分散,正溜無定.直至1876年全線河堤告成,現今黃河下游河道始基本形成.下游河道中自銅瓦廂至陶城埠一段,決口經常發生,故有"豆腐腰"之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娛樂圈中那些自毀前程的明星會感到惋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