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天的月亮55

    聖人之道,順從自己的本性就可以了,不假外求。肯定有人會問,依著自己的本性來,做錯事怎麼辦?真正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是可以改過來的,自己的本性也會因此而改變。而聖人是隨本性做事,卻不會做錯的!不斷地修煉自己本性,直到像聖人一樣,這就是普通人成為聖人的方法!但是做錯事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因此成為聖人風險極高,因為做錯事就掛掉了!因此老子說聖人是生而知之,意思是聖人只有可能是天生的!

  • 2 # 代用名

    王陽明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如何理解?我不講王守仁的心學內容,也不說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我們通通不說只說我們眾人沒有接觸儒學和《傳習錄》而能體會和理解他的意思。

    聖道在我們看來高不可攀,其實王陽明說並非如此只要我們透過正確方法學習人人都能成為聖賢,只是隨人而定:小者成小,中者成中,大者成大,有如黃金的純度一樣而無愧,不管是10兩黃金放入萬兩黃金足色純度同則皆是真金,但是人之材質和條件不同有成百兩者,有成千兩萬兩者都沒關係,君子素其位而行!則聖賢之道同也。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陽明所說的意思是指世上“千事萬事其實只是一事”為什麼因為世間有萬事而有萬理之異這個我們都能理解吧?但是世上盡有萬理之繁雜實際上也“只是你一個人的心事而已”你所到之處只要專注理性客觀見一事處一事而不假外求,便能正確處置各種問題。但是眾人做不到一事面前卻要糾結把簡單便要複雜化無意間將私慾雜念強加於其中,使得外求之慾望重疊於間將一事變成雜事且未解又要涉及另一事物,更是搞到紛雲勞擾無所適從就這樣折騰而苦惱煩悶。所以眾人一事變雜事幾事交錯重疊變自亂陣腳此間有如百千事般,心之煎熬是何等難受和悲哀!

    所以王陽明向我們指明聖學之道和人慾之私的參雜於間使得人事物縱橫交錯…且錯綜複雜。大家去體會一下領悟一番便有所明瞭,其實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 3 # 閬中飛帥

    要理解王明陽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我們不得不說到《大學》裡的“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學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謎。在大學裡也沒有真正的闡述解釋,因此在後世都有不同的理解。

    王陽明初時接觸到朱熹的“格物致知” 論,朱熹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窮推事物的道理,則人心之靈無有不知。

    王陽明曾經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在王陽明35歲左右的時候,一天半夜裡,他忽然有了頓悟,認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題。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之後他又更加總結性的提出了“知行合一”。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實也就是王陽明所理解的格物致知的主旨。

    萬物之理都在我心,不需要透過推究外面的事物。

    宋代以來,學者都是由外物探究道理;而王陽明則轉向自身心中追求。前者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而王陽明則是心學集大成者。

  • 4 # 我是一個小書蟲

    王陽明12歲時,與老師的一場對話,可以說這場對話影響了王陽明的一生。

    王陽明:“何為人生第一等事?”

    老師:“好好讀書,像你父親一樣讀書做狀元”。

    王陽明:“登第做狀元,恐怕不算是人生頭等大事”。

    老師:“那麼你說什麼是人生頭等大事?”

    王陽明:“讀書做聖賢,也許才算是人生第一等大事”。

    做聖賢,成了王陽明一生的追求。

    王陽明為了做聖賢出入佛道,出邊關考察邊防形勢,練習騎射功夫,王陽明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做聖賢。

    《大學》中自我修養的八個步驟,格物,致知,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王陽明按朱熹的說法“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在朱熹那裡,今日格一物,明天格一物,用力日久,則一旦豁然貫通,“眾物之表裡粗細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朱熹認為,格物致知,‘理’在物,在外。成為聖人就要研究“理”,就要格物致知。

    為了成為聖人,王陽明開始格物,也就是哲學史上著名的“陽明格竹”,結果是王陽明格了七天七夜,沒有格出理來,反而把自己格病了。

    王陽明認識到,想當聖人太難,同時也開始對朱熹的格物致知之說,對朱熹的那個‘理’有所懷疑。

    王陽明此後經歷了科舉落榜,上書得罪太監劉瑾,被貶官龍場。但是成為聖賢一直在王陽明的腦海裡,不曾離去。

    龍場在現在的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現在的貴州有多發達,估計大家都心裡有數,當時的修文縣可不是人待的地方,王陽明在龍場面臨死亡的威脅,食物缺乏,語言不通(當地都是少數民族)等,此時的王陽明把所有的恩寵榮辱,國仇家恨都忘卻,這一切都已經毫無意義,只有“生死一念,尚覺未化”。

    王陽明為自己做了個石棺材,躺在裡面,想“聖人處此,更有何道?”,王陽明每日靜坐苦思,不覺中進入了純粹忘我的境界,自己與世界,與宇宙融為一體,在一個夜晚終於忘乎所以發出長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王陽明終於明白了我們每個人身上原本就有‘聖人之道’,向外物求理(朱熹的觀點)是錯誤的,理不在外,而是在我的心中。這標誌著影響陽明心學的正式誕生。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句話徹底否定了朱熹的格物窮理,向外尋“理”,而“理”就在我們的心中。

    一切事物的道理原本就在自己心裡面,我們每個人只要端正自己的心靈狀態,就能領悟事物的道理,我們的心靈狀態決定了我們和外物打交道的方式和態度,而我們的態度和方式又決定了我們與外物打交道的結果。

    所以通俗地說“我也有成為聖人的潛質,關鍵在我的心,不在於外在事與物”。

  • 5 # 妖姬的情感課堂

    這個問題要從王陽明的前輩——朱熹說起。

    所有的儒家都在探索聖人之道,朱熹當然也不例外。在王陽明之前,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家提出,聖人之道就是理。

    理是什麼?理是世界的本體,萬物的根源,一切事物的規律。理先天地而在,憑藉氣(物質)生成萬物,萬物之中都有理。

    那麼如何可以認識理呢。朱熹說,既然每一件事物中都有理,那去研究身邊的事物就可以了。

    今天研究一件,明天研究一件,雖然每次認識的都是具體的理,但研究得多了就會豁然開朗,認識到最高的理。這個過程就被朱熹稱之為“格物致知”。

    在明代,程朱理學佔據統治地位,因此一開始王陽明也信奉朱熹的理論。

    為了探尋理,為了做聖人,王陽明和朋友去格竹子的理。一開始,朋友在竹子前坐著,苦苦思索,幾天後就病倒了。

    王陽明說:你不行,看我的。也去對著竹子坐下,冥思苦想了幾天幾夜,也病倒了。從此王陽明開始懷疑朱熹的理論。

    到後來,王陽明因為得罪劉瑾,被髮配到條件的龍場。在龍場,王陽明終於悟道。他明白了:種莊稼的理和孝順父親的理並不相同,想從種莊稼中領悟如何孝順父親,這是南轅北轍。

    那麼孝順父親的理在哪裡呢?就在每個人的心裡。我孝順父親是因為我敬愛父親,這是父子親情,無法磨滅,不能割捨,而這就是理。

    其他倫理道德也是同樣的道理,人之所以要仁民愛物,因為這是源自人的本心之理。任何人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裡去,都會下意識地想拉一把,這就是理,這就是聖人之道,是每個人都具備的。

    所以王陽明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想做聖人,只要體會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然後在生活中實踐就可以了。

    陽明心學說:“滿街都是聖人。”聖人之道每個人都有,只是很多人被物慾遮蔽了,看不到而已。

    不信?你去看看新聞,當看到那些犯罪新聞時,你一定會對犯罪分子義憤填膺,這就是你的聖人之道。如果你能在生活中實踐這種義憤,見義勇為,那你就是聖人。

    這兩天有一條新聞,一名男子透過虐待貓來威脅前女友。結果當天晚上他就被有正義感的網友人肉,被打得手指骨折。這就是普通網友的聖人之道。

  • 6 # 真空妙有無量壽

    應該說以儒學為宗的文人士大夫,以出仕為業的封建官僚群體,信奉的都是"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的入世思想。再高一層的追求理念,就是"讀書志在聖賢″,"以出世的思想為入世的事業″,這一類的精英人物丶大成就者,歷史長河中為數不多。立德丶立功丶立言,學問著述,政績行宜,聖賢哲思,師範當時後世者,王陽明是三千年帝制社會中的最後一個。更重要的,他的學問思想是集儒釋道之大成者,標誌為"心學"。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即是"心即理"的詮釋,即是"知行合一″,即是"良知"。

    孔子已發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對外物的思維研究,其真理之源,還是要得之於心,才能發揮作用。對程朱理學之"格物致知",王陽明有實際的修學實踐體會。悖心理而尋繹外物,無異於緣木求魚。於是經歷了勞其筋骨丶餓其體腹的龍場貶謫,終於心物歸元,明"心即理",終於悟道。陽明心學之概論,即為四句心法,"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本心自性無不良,原本是聖心,情牽外物,便有分別。若見自性光明,當然洞明一切,知行無違,何必脫褲撒氣也。陽明所悟,也正是六祖大師見性所覺: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不動搖,本無生滅,本自具足,能生萬法。一一一此即大覺聖人之道,知性圓滿,無欠無餘。無何再求於外道之助也。孔子曰,登泰山而小天下。俗語亦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當然你不能錯會了意,"事″即理也,即道也,天下之道,聖人之心,聖心即吾人之"自性″,自性自足,陽明所論即為此理。

  • 7 # 愛讀名著的小星老師

    要破解王明陽”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必須先弄清楚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在龍場之前發生了什麼?

    這段話是陽明先生在龍場時悟出來的,史稱龍場悟道。

    我們從龍場之前的35年中,取兩個橫截面來做分析。

    1、15歲,格竹吐血

    王陽明在遍讀朱熹著作後,獲得了做聖人的方法:今天研究透一個事物,明天研究透一個事物,等到有一天豁然貫通,相當於學武打通任督二脈,就可以成為聖人。

    王陽明自以為發現了入聖門徑,回來格竹七天,直到吐血,才不得不放棄。

    他開始認為研究事物這條路走不通。

    2、17歲訪婁諒。

    陽明先生新婚不久,從南昌回餘姚的途中,拜訪了大儒婁諒。

    婁諒告訴他,聖人可以透過學習得到。

    陽明先生如獲至寶,回來努力讀書,但很快再次失敗。他這時覺得做聖人需要天分,而自己沒有。

    這兩個非常典型的片段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管研究事物,還是勤奮苦讀,都是向外去求聖人之道,而從來沒有跟心發生關係。

    第二個問題,“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是什麼意思?

    我舉幾個例子來解釋這句話,而不引用原文。

    如果說早起是一種能力,請問,這種能力存在於鬧鐘,還是每個人內心,只是沒有發現。

    如果說存在於鬧鐘,鬧鐘調大一點應該可以輕鬆起床,事實上鬧鐘除了提醒,起不了根本作用。

    而如果記著早上為孩子、愛人做早餐,為熱愛的事業奮鬥,基本上不需要鬧鐘,就好像每年正月初一需要早起,我媽媽從來沒有鬧鐘,但一到5點就起來了。

    因此,早起能力也是“吾性自足”,存在於每個人的心裡,等待我們去挖掘和發現。

    又比如一個人缺少愛,請問是去別人身上尋找愛嗎?不是!

    還是在自己身上發現愛,愛自己,別人會因為我們身上充滿愛而愛上我們?

    前者得到的只是暫時的愛,唯有後者才是長久之計,根本之道。

    聖人之道也是如此。

    我們的心本自光明透徹,這就是聖人之道。

    想想嬰兒時的我們,擁有一顆多麼純潔的心,而現在的我們多壞。

    難道說我們嬰兒時的心被換掉了嗎?

    顯然沒有,只不過嬰兒時期的心被私慾遮蔽住,鏽跡斑斑,一點光明都沒有了。

    而找到聖人之道,並不是向外去求別人,而是回到自己的內心的最深處,因為那顆純潔的心和聖人之道一直都在。

  • 8 # 岐黃道心

    王陽明龍場悟道就是把所有經驗與知識成為自洽的過程,不能自相矛盾。所有的萬物之間、萬理之間的關係,整體與個體、分析方法間的關係必須理通了。即使學說之間有不同說法時,那不是萬物之間矛盾,而是聖人之學的關係,“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求之於外誤矣”。

    心學領會規律融會貫通,就能掌握外在的一切事物的變化。不向外求的原因是因為已經外求過之後的整合。

    人沒有自信是由於對外界事物的變數無法把握而茫,當一切都能明確地把握,他的自信就源源不斷,而具備有強大的信心,是去做事做來的,是明確天地之道之後的信心,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後培育出來的,是知行合一的,而不是坐而論道的。

    心即理源於心物一體,良知則源於心理一體。

    對外界事物、事理的重構是需要過程的,不是馬上就有的,或生來就有的,如果因為陽明先生說“良知是與生俱來的,良知是心念到處”,又何需學習,何需用功呢,致良知是事物、事理在心上整理重構,而成為整體。陽明先生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一體的。

    外在道德、知識等體系,不論是系統性、非系統性的都是片斷的體現,人獲得的知識與道德標準、法律規範等都是非整體的,必須進行思維上的聯絡,只有在心上重構才能正確的應用,在心上重構才以能成為良知,而這種重構是在實踐中不斷地磨鍊而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 9 # 剛日讀史

    聖人之道,悟性自足,不假外求。

    咱不去贅述陽明先生的經歷。大家都知道的。單來分析一下他悟到的聖人之道是什麼。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六祖壇經?

    六祖慧能在壇經裡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如此的相近。在我理解就是表達的一個意思。

    所以陽明先生悟的其實是他的自性。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

    這是無數先哲和大學問家,大成就者,都追求的終極生命真諦。

    生從何處來,死到何處去?人為何會有思想,會有智慧?等等,關於賦予我們生命最本質的東西是什麼?靈魂嗎?其實不是,靈魂只是個段生命。真正主宰我們的是自性。

    世界上所有的學問都是研究人與宇宙的關係。

    外求的研究就是自然客觀物質和能量的研究。研究宇宙的規律。比如,光,電,物質,力,時空等等。其實現在的自然科學發展到今天已經差一點窺探到宇宙終極真諦了。如,物質的夸克無限細分下去就是無。量子糾纏原理——和《葬經》上的氣感而應,鬼復及人。銅山西崩,靈鍾東應。

    內求的研究,就是思索自己本來是什麼?為何會有意識,能思考,能幹活。到底是什麼主宰著我們的身體和意識。儒道佛,基督。等等宗教都在講述同一個道理——人只有透過探尋內心深處的自性。才能獲得自己本來就有的智慧。而這就是我們儒家說的聖人之道。

    方法只有兩種:漸修和頓悟。很明顯,陽明先生屬於頓悟成聖。很多古人參禪也是求悟自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地球不是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