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無知

    項羽年少時,遇秦始皇東遊,於人群中觀之,說:此人可取而代之也!

    劉邦少時也曾遊咸陽,觀秦始皇,感嘆說:大丈夫當如此也!

    觀其言,可知兩人自幼便胸懷壯志,氣度非凡,卻也稍有甲乙之分。

    楚懷王與諸侯有約:先破咸陽入關中者王之。

    劉邦聽從張良之計,趁項羽北擊章邯之時,引兵西進,竟然一路高奏凱歌,直入咸陽。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一時秦人大悅。

    項羽大破秦軍之後,率諸侯西進,至函谷關,而關門緊閉,又聽說劉邦已定關中。項羽大怒。遂破函谷關,接著又要進攻劉邦。劉邦還軍霸上,趕緊自帶百餘人至鴻門,謝項王。范增設下鴻門宴,欲趁機除掉劉邦。而項羽不聽,劉邦得以脫身。

    項羽遂率兵西入咸陽,殺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屠燒秦宮室,大火三月不滅。

    有人勸項羽定都咸陽,項羽卻因懷念故鄉而欲東歸。還說,富貴不歸故鄉,如同穿著錦繡衣裳而在夜間行走,哪裡會有人知道呢!項羽之重感情由此可見一斑。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而立劉邦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入川時,一路燒燬棧道。一是怕諸侯兵的襲擊,一是讓項羽認為他沒有想回來的意思。不久,卻又趁項羽忙於諸侯之亂,無暇西顧,而引兵東進,還定三秦。

    此後便開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其間互有勝敗。

    漢三年,漢王請和,割滎陽以西為漢。

    項羽欲聽之,而亞父范增卻說,漢兵新敗,應乘勝取之。項王乃急圍滎陽。

    漢王深恨范增,乃用陳平離間之計。

    項羽的使者來到漢軍中,見桌上已經擺好了豐盛的美食,正要吃。漢軍中負責接待的人員一看到使者,裝作很驚愕的樣子,慌忙說:我以為是亞父的使者要來,沒想到來的卻是項王的使者。隨後讓人撤去美食,換以粗茶淡飯待之。使者回項王,項羽因此懷疑范增與漢軍有私交,便藉故疏遠他。范增知道了又怒又氣,與項羽說:天下大事已定,大王好自為之,願賜骸骨還故鄉。項王未作挽留,范增不久在歸途中疽發背而死。

    楚漢相持不下,一時難分勝負。項羽對劉邦說,不如我倆單挑,以決雌雄,免得在這裡勞民傷財。劉邦笑著說,我寧願鬥智,不鬥力。又歷數項羽十罪。項羽大怒,便引弓射中劉邦。劉邦受傷退走。

    漢王派使者請和。時韓信、彭越屢屢率兵襲擊楚軍,絕楚軍糧道。楚軍兵力疲憊,少食缺糧。項王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以東者為楚。項羽解兵東歸。

    漢王正欲西去,張良、陳平說:漢有天下大半,諸侯歸附。而楚軍兵疲糧盡,此天亡楚之時,正應乘機取之,不然就會養虎為患。漢王聽之,乃引兵追項羽。

    至陽夏南,漢王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約定共擊楚軍。至固陵,而韓信、彭越軍未發。項羽引兵擊之,漢軍大敗。

    漢王乃用張良之計,劃封地與韓信、彭越。於是韓信、彭越共同出兵,破楚軍,追項王至垓下。

    項王引軍紮營於垓下,時已兵盡糧絕,又被漢軍及諸侯兵團團包圍。

    張良讓楚軍俘虜暗教漢軍唱楚歌,至夜間則歌聲大作。

    項羽聞漢軍四面皆楚歌,大驚,問:“漢軍已經盡得楚地了嗎?為什麼楚人那麼多呢!”

    項羽披衣而起,於帳中飲酒。見身邊美人虞姬,思帳外愛馬烏騅。不免悲歌慷慨,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數遍,而虞姬含淚和之:“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乃拔項王劍自刎。

    項王不免涕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於是項王率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趁夜突圍。漢王令灌嬰以五千騎追之。

    項王渡過淮河,能戰者只剩一百餘人。至陰陵,迷了路,問一田間老漢,老漢騙他說:向左。左側是一片沼澤,於是陷入其中,漢軍追至。

    項王又引兵向東,至東城,只餘二十八騎。而漢騎追者數千人。

    項王自度不能得脫,就對隨從騎兵們說:“我自二十四歲起兵,至今已經八年了,身經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可今天竟然被困於此,這是天要亡我,不是我不會打仗的原因啊。今天當決一死戰,你們且看。我必能三戰三勝之,斬敵將首級,拔敵軍軍旗,為你們突圍,讓你們知道是天要亡我,不是我不善於打仗啊。”

    於是將騎兵分為四隊,分別對著四個方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羽對步下說:“我為你取敵一將。”項王大聲呼叫著急馳而下,所向披靡,遂斬漢軍一將。漢軍復圍之。項王縱馬衝殺,又斬漢軍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又將騎兵聚到一處,只少兩騎。於是對他們說:“怎麼樣?”騎兵皆服,說:“正如大王所言!”

    於是項羽率殘兵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正將船停在岸邊等待著他們,對項王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可以稱王。願大王趕緊渡江東去。現在只有我這裡有船,就算漢軍來了,也沒法過江。”

    項羽笑著說:“天將亡我,我渡過去又能怎麼樣呢!而且當年我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現在卻無一人東還,就算江東父老憐惜我還尊我為王,我又有何面目再見他們呢?就算他們不說,難道我自己問心無愧嗎?”

    於是就對亭長說:“我知道你是長者。我騎此馬五年了,所當無敵,能一日行千里,不忍心殺之,就將它贈給你吧。”

    於是讓隨從皆下馬步行,與敵人短兵相接。

    項羽又殺漢軍數百人,自己亦身受十餘處傷。

    環顧四周,看見了漢騎司馬呂馬童,就對他說:“這不是老朋友嗎?”馬童見了,就指著項羽對將軍王翳說:“這個人就是項羽。”

    項羽說:“我聽說漢王欲用千金、萬戶侯來買我的人頭,不如就成全了你吧。”於是自刎而死。

    烏江亭長載烏騅馬渡江,依依不忍離去。行至江中,見項羽已死,烏騅馬回頭長嘯,溺水而亡。

    後李清照有詩嘆曰:“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2 # 獨步天下爾

    這個 真假難辨。但是 史記記載了。可能性也大。

    項羽 在歷史題材作品裡。都被描述

    力拔山兮氣蓋世。 武力值超強。還能舉起鼎。

    影視作品裡,也是在最後敗退烏江 最後一個人都殺了上百人。本來可以逃生 到江東。 重新整修隊伍。

    儲存實力 在戰。但是一項 自信高大的楚霸王項羽。覺得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最後選擇了自盡。也實在可惜。 項羽的記載都是 出自 史記。有一定的參考值。

  • 3 # 人民正能量

    這件事不管真假,司馬遷在《史記》中的確是這麼記載的,他的原文是“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這是史料的記載,我們首先要尊重。

    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距離這件事情的發生也僅僅是過去了短短的幾十年,我相信他肯定是做了很多原始材料的參考和大量的調研後,才這麼寫的。對於這樣的記載,鑑於當時的大背景,我相信是真的,這個資料也是基本準確的。

    同時呢,我們也要看到,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是懷有很強烈的愛憎分明的情緒的,雖然他是漢朝人,但是那時候遭受了令他恥辱一生的宮刑,在寫《項羽本紀》的時候,他對項羽是懷有很強的同情感和佩服感的,這也是司馬遷為什麼要要項羽上升為本紀,本質上就是承認了項羽是一個君王,是一個很強的人。

    我們還要意識到項羽本人的武功的確是超群的,《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而且在史書記載的歷次戰鬥正也應驗了項羽的屢戰屢勝,所以說綜合以上各方面的考量,我認為這個說法是基本可靠的。

  • 4 # 寡言悟裟

    《史記》記載中,項羽在經歷四面楚歌時,與虞姬上演了一出霸王別姬,留下了著名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其歌將霸王在面對失敗時的無奈,闡述的淋漓盡致。

    一生征戰四方,未曾失敗過的霸王,在面對倒在血泊中的虞姬時,似乎是第一次意識到天意弄人。

    告別虞姬的屍體,霸王帶領麾下壯士,破圍而去,漢軍灌嬰集結五千騎兵隨後追趕。

    項羽好容易帶領著一百多名騎兵渡過淮河,行到陰陵的時候卻迷了路了。

    結果,在某位史書上無記載的莊稼漢地錯誤指引下,項羽帶著部隊陷入了大澤中。然後,漢兵就這麼追了上來。

    項羽帶領部下逃至東城時,只剩下二十八騎跟隨。而追趕他的漢軍騎兵,依然有數千人。

    霸王就是霸王,被圍受困,依然有著霸王氣概。他對二十八騎騎兵說,我要以三場勝利告訴世人,這是天之亡我,非戰之罪。

    於是,自知難以脫身的項羽,帶著士兵先在敵軍叢中取了漢軍一將。退回時,還以嗔目而叱的能耐,嚇死了騎將赤泉侯。

    之後項羽與他部下分為三處,待漢軍也分軍為三時,項王馳行,復斬漢軍一都尉,殺數十百人,聚集起騎兵時,項羽也就亡了兩騎而已。

    然後,項羽帶領著士兵逃到了烏江。一路上,項羽也不忘記吹噓,謂其騎曰:“何如?”眾騎莫不誇讚:“如大王言!”

    本欲東渡烏江的項羽,不知道怎麼想的,不顧勸阻,帶著部下棄馬而戰。

    更要命的是,項羽居然捨棄了長兵刃,而選用了短兵器與漢軍騎兵交戰。

    這一戰的結果是: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被十餘創。

    以步戰馬,且有斬殺數百的戰績,這在古代歷史上那是絕無僅有的事情。也正是項羽這最後一戰,才讓後來的武將認識到,霸王就是霸王,不是什麼阿貓阿狗想當就當的。

  • 5 # 瀚玉海

    "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

    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

    項王身亦被十餘創。"

    上面這段話就是《史記》中司馬遷所記載,項羽自刎前,一人獨殺幾百名漢軍的驚人場面。

    對於這段話,有很多人是持有懷疑態度的,特別是處於現在熱兵器時代的人。他們很難相信世上有這樣的人,因為這樣的人只能存在於演義或武俠小說甚至神話當中。

    但在古代,野獸出沒,盜匪橫行,戰爭頻發。很多人為了生存都會因此強身健體,練習技擊之術,從而激發人體潛能。我一直都認為,我們現代人跟古人打架是絕對打不贏的。因為古人練武是為了保命,而我們只是愛好。正如現代書法家無論怎樣苦練也超越不了古代書法家,古人寫書法就如吃飯睡覺一樣自然,現代人沒身處那樣的環境自然沒法達到那樣的成就。

    理解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現代人沒法做到的,不代表古人也做不到。而項羽,正是古人中天賦異稟、出類拔萃的人物。力拔山兮氣蓋世,項羽已將人體潛能激發到了極致。縱觀項羽生平,起兵八年,歷大小七十餘戰,除最後垓下一戰外從無敗績,且多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其中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擊潰秦軍;彭城之戰,以3萬破漢軍56萬,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著名的以少勝多之戰。屢屢以少勝多,靠的就是項羽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從而令敵方聞風喪膽所向披靡。《史記》中也不只一次記載過,力能扛鼎的項羽多次以一人之力斬殺對手上百人。

    項羽人生最後一戰,離司馬遷作《史記》,也不過短短几十年,而以太史公治史之嚴謹,其真實性不容懷疑。雖然一人殺數百這一幕距今已過兩千多年,我們無法完全考證它的真實性,但我們仍然願意去相信,這也是對正史的尊重,同時也滿足了我們對絕世英雄的一絲嚮往和所有幻想!

    項羽之後,中國歷史上猛將輩出,卻無一人能在正史上挑戰他的戰神地位。清李晚芳曾評價: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 6 # 盤達菌8a9W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才氣過人,力能扛鼎,暗啞叱吒 千人皆廢。臨終放手,斬殺數百人,實屬正常。

    項羽自起兵以來,大小七十餘戰,每戰親冒矢石,陷陣衝突,所向披靡。而且但凡出手,如果不是對方人數不夠,基本上都要殺幾十上百個打底。

    初次出手,會稽太守府,以一敵百,斬殺幾十數百人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

    須臾,梁眴籍曰:“可行矣!”於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項梁持守頭,佩其印綬。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

    此前,項羽並無出手記錄。只知道,讓學文,不學;讓學劍,不學;讓學兵法學了幾天又不學。如果只看到這,基本上會以為這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終無所成罷了。看到後來才知道,實在是沒有必要學。不學文而才氣過人;不學武而所向披靡;不學兵法而每戰必克,這簡直就是一個天才啊。

    誅殺宋義,破釜沉舟,九戰九捷,破秦救趙,所戰皆克,威震天下。

    秦兵兵精糧足,楚國兵少,其實宋義的策略從凡人的角度來看,並沒有什麼錯誤,先鬥秦趙,後承其弊而取之。歷史上這麼用的人也不是沒有。但是從一代戰神項羽看來,實在是乏善可陳,因為此時的項羽銳氣正盛,擋在前面的所有敵人皆如螻蟻,根本不需要用什麼猥瑣戰術,碾壓就可以了。所以他冒天下之大不韙,誅殺宋義,自命上將軍,帥軍渡河,破釜沉舟,九戰九捷,遂擊破秦軍,解趙軍之圍。諸侯作壁上觀者,見項羽,“皆膝行”,看到項羽作戰之勇猛的諸侯都跪了。在項羽面前連站著的勇氣都沒有。誠如韓信在漢中拜將時跟劉邦所說 暗啞叱吒千人皆廢。自此之後,每戰皆克,而且屢屢千里奔襲,以少勝多。談及霸王之名,天下無不變色。

    軍陣之中,首重氣勢力量,不重技藝。

    我們看到好多人練套路一套套的,上了戰場其實沒啥用。項羽呢,沒學幾天劍術,為啥在軍陣上這麼猛呢?其實個人的技術在兩軍對壘時沒啥用。到處都是人,不給你一對一的機會,也沒有空間讓你閃展騰挪,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氣勢和力量。

    力量這個很好理解,一力降十會,你碰見他就跟碰到輛坦克一樣,步兵能幹的過坦克嗎,不能,所以能理解敵軍面對項羽的時候的無奈了嗎?

    再看氣勢,項羽多次以氣勢勝敵。史記記載:

    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項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之,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漢王使人間問之,乃項王也。漢王大驚。

    如果說一個近戰型的英雄面對項羽被嚇住可能還比較正常,這個可是一個遠距離的弓箭手,結果被項羽瞪了一眼,嚇得連箭都放不出去,直接躲到營裡都不敢出來了。這是什麼樣的威勢?

    再看:

    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

    同樣是遠隔戰陣,只被看了一眼,直接嚇得跑出去好幾裡地。這還都是大將呢,如果是一般士兵面對項王的威勢那手還沒動呢可能就已經骨軟筋麻,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啦,那還有膽量抵抗啊?再加上項羽bug一般的碾壓式的戰鬥力,手殺數百人絕非奇事。

    所以,項羽臨終放手一搏手殺數百人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應該是非常真實的事,而且項羽明知必死還這麼做,其實也是在為了自己的話背書。

    項羽臨終對諸將說:

    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原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意思是說,看看我的戰鬥力有啥問題,這樣的我要是但凡有點公平的對戰誰是我的對手,今天落到這樣實在是天要亡我,不是我的問題啊

    好多人看到項羽英雄落難,難免心有慼慼,李清照還寫道“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但是項羽每下一城,轍坑之。如此暴虐,若果真得到天下,真是百姓的幸事嗎?

    以上是作者的一點淺見,望有識之士互相關注交流。

  • 7 # 克里斯Y

    史記記載的事蹟大多為真,涉及人數的多為胡扯。就拿長平之戰坑殺40萬這個數就值得懷疑。按照戰國兵民比例1:35到1:50,趙華人口達到1400到2000萬,而戰國時期巔峰總人口不到3000萬,明顯是不可能的事

  • 8 # 大俠58364191

    史記就是一部歷史小說,涉及國家大事且無人物對白的一般為真實,那些人物對白較多且不符合常理的記載一般為虛構。項羽手刃幾百人我認為半真半假,可能殺死幾十人差不多,真要面對面殺死幾百手執武器的壯漢,那就是誇大了,就是殺放下武器的普通人,殺一百估計累得武器都拿不住了,何來殺死幾百漢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乾隆與傅恆的老婆有私情嗎?爾康真的是他的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