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党項人建立西夏國的方式也不例外。
由獨立的部落到氏族的聯盟
關於党項族最早的漢文文獻記載:党項為漢朝西羌的後裔。早期的党項族生活方式比較落後,生活質量的高低由大自然決定。
“党項"每姓別為部落,大者五千餘騎,小者千餘騎","俗尚武力,無法令,各為生業,有戰陣則相屯聚,無徭賦,不相往來。牧養犛牛、羊、豬以供食,不知稼牆"。”—— 隋書·党項傳
由於生活物資的缺乏,党項人不得不對外擴張,但是在擴張的過程中總是被人欺負。便有了找個靠山的想法: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於是在隋朝建立後就投靠隋朝,在唐朝建立後,投靠唐朝。党項各族見有了靠山的族人生活質量比自己要好很多,便形成了投靠唐朝的運動。唐朝對投靠的党項首領予以加官晉爵,賞賜頗豐。
在尋找靠山的過程中,党項族逐漸由散落的部落形成氏族的聯盟: 拓跋乞梅居慶州,號東山部;拓跋朝光居夏州,號平夏部。不論是戰鬥力還是氏族的經濟都得到了強有力的提升。
党項人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以後,總想幹點事情證明自己的存在。
党項人在找靠山的過程中,還是比較聰明的:隋文帝時曾經攻打隋朝,被打敗,便臣服務隋朝。在唐朝時因當地官吏貪汙腐化,党項人起兵,被鎮壓。
在平定黃巢起義時,因收復長安有功,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定難軍節度使的首府是夏州,統領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拓跋氏被賜給姓氏李,從此這些拓跋党項羌人的首領拓跋氏就改姓了李氏。
党項族人從被封為節度使後,為後來的建國稱帝提供了基礎,也因唐朝後期藩鎮割據,朝廷無暇顧及,勢力不斷壯大。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積蓄勢力,建國稱帝
經過五代十國的戰亂,党項勢力進一步增強。宋朝建立後,党項人依舊臣服於宋朝。公元980年,党項族的首領、定難節度使李繼筠病死,李繼筠的兒子幼小,被族叔李繼捧篡位,繼承了定難節度使。公元982年,李繼捧率族人投附宋朝,獻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李繼遷逃亡自立。宋太宗想要藉此機會完成國家統一,不成想事與願違。
李繼遷在剛開始的戰爭中接連戰敗,李繼遷總結經驗後決定和遼朝合作。因遼國的威脅要大於党項,為了避免腹背受敵,宋太宗便安撫李繼遷: 復授李繼遷為定難軍節度使,賜國姓趙,賜名趙保忠。李繼遷的勢力在宋遼戰爭中得以休養生息。在休養完畢後,又開始對宋作戰,並逐漸收復了綏州、銀州、宥州、夏州等地。
到宋真宗時,授李繼遷為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此後,李繼遷及時後繼者致力於發展治下經濟,收服周邊的小勢力,擴大地盤。到李元昊時,党項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有了稱帝的實力。
公元1038年,李元昊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至此西夏王朝正式建立。
私認為西夏的以成功立國,得益於宋遼戰爭中,宋朝無暇顧及;在宋遼戰爭時,党項致力於國內發展,待宋遼停戰時,西夏勢力坐大,無法徹底解決;因党項崛起直至立國,一直處於中國北方民族勢力紛爭時期。長期的戰爭加上民風彪悍,提升了党項軍隊戰鬥力。又因宋朝立國後,擔心藩鎮割據,改革軍制,減弱了軍隊戰鬥力,加之朝廷重文輕武。使得党項人能夠順利建國。
引言: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党項人建立西夏國的方式也不例外。
由獨立的部落到氏族的聯盟
關於党項族最早的漢文文獻記載:党項為漢朝西羌的後裔。早期的党項族生活方式比較落後,生活質量的高低由大自然決定。
“党項"每姓別為部落,大者五千餘騎,小者千餘騎","俗尚武力,無法令,各為生業,有戰陣則相屯聚,無徭賦,不相往來。牧養犛牛、羊、豬以供食,不知稼牆"。”—— 隋書·党項傳
由於生活物資的缺乏,党項人不得不對外擴張,但是在擴張的過程中總是被人欺負。便有了找個靠山的想法: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於是在隋朝建立後就投靠隋朝,在唐朝建立後,投靠唐朝。党項各族見有了靠山的族人生活質量比自己要好很多,便形成了投靠唐朝的運動。唐朝對投靠的党項首領予以加官晉爵,賞賜頗豐。
在尋找靠山的過程中,党項族逐漸由散落的部落形成氏族的聯盟: 拓跋乞梅居慶州,號東山部;拓跋朝光居夏州,號平夏部。不論是戰鬥力還是氏族的經濟都得到了強有力的提升。
党項人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以後,總想幹點事情證明自己的存在。
党項人在找靠山的過程中,還是比較聰明的:隋文帝時曾經攻打隋朝,被打敗,便臣服務隋朝。在唐朝時因當地官吏貪汙腐化,党項人起兵,被鎮壓。
在平定黃巢起義時,因收復長安有功,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定難軍節度使的首府是夏州,統領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拓跋氏被賜給姓氏李,從此這些拓跋党項羌人的首領拓跋氏就改姓了李氏。
党項族人從被封為節度使後,為後來的建國稱帝提供了基礎,也因唐朝後期藩鎮割據,朝廷無暇顧及,勢力不斷壯大。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積蓄勢力,建國稱帝
經過五代十國的戰亂,党項勢力進一步增強。宋朝建立後,党項人依舊臣服於宋朝。公元980年,党項族的首領、定難節度使李繼筠病死,李繼筠的兒子幼小,被族叔李繼捧篡位,繼承了定難節度使。公元982年,李繼捧率族人投附宋朝,獻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李繼遷逃亡自立。宋太宗想要藉此機會完成國家統一,不成想事與願違。
李繼遷在剛開始的戰爭中接連戰敗,李繼遷總結經驗後決定和遼朝合作。因遼國的威脅要大於党項,為了避免腹背受敵,宋太宗便安撫李繼遷: 復授李繼遷為定難軍節度使,賜國姓趙,賜名趙保忠。李繼遷的勢力在宋遼戰爭中得以休養生息。在休養完畢後,又開始對宋作戰,並逐漸收復了綏州、銀州、宥州、夏州等地。
到宋真宗時,授李繼遷為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此後,李繼遷及時後繼者致力於發展治下經濟,收服周邊的小勢力,擴大地盤。到李元昊時,党項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有了稱帝的實力。
公元1038年,李元昊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至此西夏王朝正式建立。
私認為西夏的以成功立國,得益於宋遼戰爭中,宋朝無暇顧及;在宋遼戰爭時,党項致力於國內發展,待宋遼停戰時,西夏勢力坐大,無法徹底解決;因党項崛起直至立國,一直處於中國北方民族勢力紛爭時期。長期的戰爭加上民風彪悍,提升了党項軍隊戰鬥力。又因宋朝立國後,擔心藩鎮割據,改革軍制,減弱了軍隊戰鬥力,加之朝廷重文輕武。使得党項人能夠順利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