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也有羅教授
-
2 # 靈動優揚
設計行業很寬泛,要涵蓋很多種行業,但設計其實是一種行為、生活、認知的普通習慣轉化萃取為藝術的固態美學思維。如果要進階設計甚至要達到頂尖設計思維,首先要把設計分為:實體設計、概念設計、構建思維形態影響力這三階,就能把設計從細分等級劃分,逐而慢慢靠近頂尖設計師的天花板並與其比肩。
一、實體設計,你可以把它看成是設計全世界,無論平面設計、三圍設計、動畫設計、影視設計、工業設計、美術設計,都在實體設計框架範圍內,實體設計我們很常用,也最容易因學而致以實際應用,但是實體設計師也要分等級:
1.生門——我們常說的設計菜鳥也就是那些初學者或者剛畢業的設計生,對於實體設計的概念猶如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嬰孩,要怪世界太大了,我們人類開發自身腦細胞的智力程度,是跟著我們的閱歷和思維增長的,要一個初學者設計出好作品,靈光乍現即可,萬不可一味強求。菜鳥們必須多去豐富自己的人生,從實體世界中獲取吸收更多的優秀設計思維,初級優秀設計思維,就像剛才講的靈光乍現,也有一種聯想思維,還有最後一種團隊思維的激烈閃現碰撞,再互相幫忙聯想並制稿的設計竅門——叫團隊頭腦風暴,也就是常說的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路漫漫其修遠兮,快去上下求索吧!別老整天抱著手機玩遊戲喝酒談朋友哦!
2.入門——從新手設計師中脫穎而出的入門級設計師們,已經對於實體設計有了很棒的見解,能獨立構思、並聯想設計思路,而且精通於使用各類設計工具,或者獨有的輔助工具。這類是我們常見的設計師,也是職場最常需求的設計崗位角色,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熟能生巧而達到。
3.巧門——入門而得道的高僧,大都是獨善其身的獨行客,因孤獨而獨特,因獨特而出眾。設計實體世界的門道都掌握的差不多了,很多人都感覺到了職業瓶頸,百思不得其解。捉巧就像捉魚,明明看見魚就在那,伸手去抓就是抓不到,也常常做出一大堆草稿但卻空手而歸,或者又是一大堆甲方爸爸生動“事故”的衍生。會捉巧的設計師,常常不急於獨善其身,而是充分了解客戶需求,也就像僧人們耐心傾聽受苦受難普羅大眾的芸芸眾生,而從內心裡挖掘客戶的需求,並給與客戶針對的解決方案。
二、概念設計,很多成熟設計師都在試著創立自己的設計行業風格標杆,到達這一層次的設計師們大都已經小有名氣,都以追求個人風格標杆為目的,希望家風名望更上一層樓,比如汽車設計師經常設計的超前概念車,希望引領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還有比如洛可可數度斬獲的德國紅點設計大獎。他們一直以來以無數優異的設計理念頻頻重新整理設計界的標杆。
三、構建思維形態影響力的設計師,每個設計師都會遇到客戶不滿意的時候,無非就是改搞改到客戶滿意為止,但你想過有那種我出什麼你就得要什麼稿的情況嗎?這就是基於意識形態影響力的情況,比如政治影響力和品牌影響力到達一定高度,你不得不接受現實的情況,這才是頂級設計師,不信?你試試孤軍奮鬥的反駁唄,哈哈哈!
-
3 # 設計師技能樹
學會分析,看到一張好的圖,要學著分析,他哪裡好了,哪裡可以學習到,把一張圖給拆分,提煉,然後自己吸收。
設計最重要的是擁有整合能力,把你看到的,聽到的,瞭解到的,都學以致用,整合成自己的東西。
-
4 # APXIEL視覺
設計師不但要有熟練的技術而且要思維敏捷有創新意識,以下也不應缺少。
1.提案
一個有經驗的設計師,在給客戶交稿時,至少會準備三種設計供他選擇。第一:100%自已喜歡的風格,把自我發揮到極至。第二:50%自己喜歡,50%客戶喜歡的風格,各讓一半,互相妥協。第三:0%自己喜歡,完全從客戶的要求出發,放棄自己的風格。
有上述三種準備,交稿時,你往往過的會很從容。 沒有經驗的新手,只給客戶一個提案。你很喜歡,客戶不喜歡,觀點不同談不攏,怎麼辦?找第三者來評價,他通常會順著客戶的方向說,也否定你,這樣,2比1,老闆說你做的東西不好,打回去重做,當時間緊時,不好的就硬上了,但是老闆並不高興(用了不喜歡的東西),你也不高興(雖然你用了我做的,但是你仍然不認可它。)雙方都很痛苦。
2.堅持。
這個性格是做美編最不需要的特質,但你需要去努力爭取,當你努力與客戶,與老闆溝通後。人家仍然不喜歡時,就應立刻放棄已有的創意,從頭再來,堅持是沒有用的,因為你不是有名設計師,不是大師,你堅持是沒有用的。
3.美工or設計師。
是做一個拼圖的美工,還是一個美術設計師。兩者差異很大,一個是工人,用手(體力勞動者),一個是智者,用腦創造(腦力勞動者)。二流的美工只會堆效果,而好的設計師,通常只用最簡單的手法。
4.一個有經驗的美編,在接活時,通常要問幾個問題。
第一:做什麼用(海報,易拉寶,書籍)第二:以什麼為主題,要突出什麼重點,更多瞭解產品資訊(什麼年齡的人消費,在同類產品中的地位,以什麼為傳播媒介)第三:要明確,客戶可以提供什麼資料(比如logo,等必要因素),要明確要自己額外找哪些素材,可以適合產品的背景。第三:什麼交稿(這是最重要的問題)在做之前的準備工作,比上機動手要重要很多,就像走錯了方向,走的再遠也是白費。
5.老闆要求你三天交稿時。
通常老闆要求你三天交稿時,你可以只給他70分的作品。如果你說,老闆,我三天做不完,要四天做完。那麼第四天,老闆要看到的是85分的作品。
6.你的特長是什麼?(當老闆問美編)
當老闆這樣問你時,你怎麼回答?
特長是風格的問題。你可以說,我擅長做卡通的風格,現代的風格,傳統的風格……
7.聰明的面試者。
曾有一個人來面試美編,他準備了把他的作品分成了兩類,他喜歡的(代表了他的風格);他做過的(代表了他的水平) ,美編是個很主觀的工作,說好就好,說不好就不好,對於作品,沒有衡量的標準。
8.一個美編的職業道路。
a:畢業後先進專業性的大廣告公司,開拓眼界,積累經驗,找個高人(可能帶你的人),或可以向重多的優秀同事學習。b:然後到非專業的公司,做專業性的工作或部門經理。c:最後自己跳出來,獨立門戶,自己接活。(客源是個問題,開始自己帶來一些客源,專心設計,客戶滿意,後來為了多掙些錢,把生產跟印刷都包下來了,分散了太多的精力,導致設計水平下降了,客戶不滿意,把客戶做死,沒活了……)d:最後沒辦法,只好再從公司做起,現在就可以做到大公司的創意總監。
9.人的一生,需要一個導師。
這個人需要具備兩個條件。A:年齡一定要比你大。B:事業上一定要有所成就。(有了上述這兩點時,是不是同一個領域的,就都無所謂了。)
10.對未知的事物或人,不要忙著拒絕。
-
5 # 研習設計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優秀設計師不但要有熟練的技術而且思維敏捷有創意思.
以下也不應缺少
.提案。
一個有經驗的設計師,在給客戶交稿時,至少會準備三種設計供他選擇。
第一:100%自已喜歡的風格,把自我發揮到極至。
第二:50%自己喜歡,50%客戶喜歡的風格,各讓一半,互相妥協。
第三:0%自己喜歡,完全從客戶的要求出發,放棄自己的風格。
有上述三種準備,交稿時,你往往過的會很從容。 沒有經驗的新手,只給客戶一個提案。
你很喜歡,客戶不喜歡,觀點不同談不攏,怎麼辦?找第三者來評價,他通常會順著客戶的方向說,也否定你,這樣,2比1,老闆說你做的東西不好,打回去重做,當時間緊時,不好的就硬上了,但是老闆並不高興(用了不喜歡的東西),你也不高興(雖然你用了我做的,但是你仍然不認可它。)雙方都很痛苦。
2.堅持。
這個性格是做美編最不需要的特質,但你需要去努力爭取,當你努力與客戶,與老闆溝通後。人家仍然不喜歡時,就應立刻放棄已有的創意,從頭再來,堅持是沒有用的,因為你不是奧美的名設計師,不是大師,你堅持是沒有用的。
3.美工or設計師。
是做一個拼圖的美工,還是一個美術設計師。兩者差異很大,一個是工人,用手(體力勞動者),一個是智者,用腦創造(腦力勞動者)。
二流的美工只會堆效果,而好的設計師,通常只用最簡單的手法。
4.一個有經驗的美編,在接活時,通常要問幾個問題。
第一:做什麼用(海報,易拉寶,書籍)
第二:以什麼為主題,要突出什麼重點,更多瞭解產品資訊(什麼年齡的人消費,在同類產品中的地位,以什麼為傳播媒介)
第三:要明確,客戶可以提供什麼資料(比如logo,等必要因素),要明確要自己額外找哪些素材,可以適合產品的背景。
第三:什麼交稿(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在做之前的準備工作,比上機動手要重要很多,就像走錯了方向,走的再遠也是白費。
5.老闆要求你三天交稿時。
通常老闆要求你三天交稿時,你可以只給他70分的作品。如果你說,老闆,我三天做不完,要四天做完。那麼第四天,老闆要看到的是85分的作品。
6.你的特長是什麼?(當老闆問美編)
當老闆這樣問你時,你怎麼回答?我說網頁。
老闆笑了說,這就好比我問你愛吃什麼?你答,食物。
我又問什麼食物?你答,中國菜。我還是不知道你愛吃什麼。
你如果直說,愛吃辣的,水煮魚,麻婆豆腐……那我就一下子知道你愛吃什麼了。
回到原題,特長是風格的問題。
你可以說,我擅長做卡通的風格,現代的風格,傳統的風格……
7.聰明的面試者。
曾有一個人來面試美編,他準備了把他的作品分成了兩類,他喜歡的(代表了他的風格);他做過的(代表了他的水平) ,美編是個很主觀的工作,說好就好,說不好就不好,對於作品,沒有衡量的標準。
8.做了半年的美編,我煩了,想轉行。
在學校時曾經很喜歡這行,夢想就是做在辦公室裡,每天設計東西,每天都是不一樣的。
可是自己從工作以後,越來越煩了,甚至一坐到電腦前,心就開始煩。 老闆說,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上學時沒人罵你,到公司以後,人家都說你做的東西不行,沒有認同,缺乏成就感,所以你煩了。
我說,我怕做這行做到一定時候會有瓶頸,沒有大發展。
老闆說,做每一行都會遇到瓶頸,只是別的行你還沒做過,還沒發現,所以你就覺得美編是最痛苦的職業了。
我說,我不喜歡每天只是做在電腦前面。一天不動。
老闆說,誰讓你一天做在哪裡?是你自己,你可以在做之前畫個草稿,拿著草稿跟你的老闆,客戶去溝通,不要急著在電腦上定稿,這就是一個互動的過程!
9.一個美編的職業道路。
a:畢業後先進專業性的大廣告公司,開拓眼界,積累經驗,找個高人(可能帶你的人),或可以向重多的優秀同事學習。
b:然後到非專業的公司,做專業性的工作或部門經理。
c:最後自己跳出來,獨立門戶,自己接活。(客源是個問題,開始自己帶來一些客源,專心設計,客戶滿意,後來為了多掙些錢,把生產跟印刷都包下來了,分散了太多的精力,導致設計水平下降了,客戶不滿意,把客戶做死,沒活了……)
d:最後沒辦法,只好再從公司做起,現在就可以做到大公司的創意總監。
10.人的一生,需要一個導師。
這個人需要具備兩個條件。
A:年齡一定要比你大。
B:事業上一定要有所成就。
(有了上述這兩點時,是不是同一個領域的,就都無所謂了。)
當你把你工作上的難題向你的同學傾訴時,他們通常會說(老闆都一樣的,沒事,走,晚上一起唱歌去吧。)對你不會有任何的幫助。
而一個好老師需要好學生,好學生需要問好的問題。
我問你想要什麼?怎麼得到……這樣答案都是自己給的。
11.對未知的事物或人,不要忙著拒絕。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1%的天賦加上99%的努力
想要成為一名頂尖的設計師,光靠努力還僅僅不夠,你必須具備那1%的天賦。
當然,你只擁有1%的天賦,沒有經過99%的努力,最終你也很難達到頂尖的境界。
當然,關於設計一詞,比較廣泛,有平面設計,三維設計,建築設計,服裝設計等等,雖說都屬於設計一類,卻因行業不同,都有略微差別。我就平面設計為例,分享幾點觀點供你參考:
一、學習與模仿
不論你從什麼樣的名校畢業,或師從誰大師,你都無法跳躍的一個階段就是學習與模仿階段。
學習,是讓你瞭解設計的一些基本理論框架,設計美學的一般審美標準是什麼?
模仿,是看到優秀的作品,學會積累和收集。然後自己臨摹,先學其型,如何構圖?如何分配?搭色?尺寸比例?色彩搭配?圖文排版?等等。
我曾在市場部工作過幾年,曾經經常與4A公司對接,例如:奧美,李奧貝納等公司都有過合作與對接。我在培養平面設計師時,我通常第一步就是教他如何學習積累優秀的作品,然後就是依葫蘆畫瓢,有樣學樣,先照著仿一個類似的作品出來,把文案換了即可。然後,在生活中,逛街時看到比較OK的廣告作品也會隨手拍下來,然後傳給設計師,供其學習與參考。在馬路上,地鐵裡,火車站,飛機場都隨時遇到非常優秀的設計作品,我都會隨手拍下,發給我要培養的設計師。甚至是在看文章或看書時,看到的優秀作品也會拍下來,截圖下來。二、善於觀察
其實身邊隨時都是優秀大師們的設計傑作,只要你稍加觀察,隨時可以收集到大量都優秀作品,你積累得越多,你的腦海裡的概念就越多。當你積累到一點程度時,腦海裡留存的這些設計作品很快就會自然而然的在你腦海裡昇華,發生化學反應。
你的靈感瞬間油然而生……
三、多積累
養成隨處可見隨處即拍即存的良好習慣。隨著時間的積累,你收集到作品越多,你創作的效率也越來越高。
並且,你的創意也會很有深意。
四、多到大城市去走走看看
設計離不開視野,你的視野程度決定你的設計格局。
因此,有時間與機會要多到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去走走看看,可以多收集一些參考作品,給自己儲備靈感。
五、勤快再勤快,努力再努力!
頂尖設計師不是看來的,也不是學出來的,而是靠動手努力奮鬥出來的。
什麼意思呢?
就是不斷的練習,設計作品,不斷的重複設計。設計的作品多了,創意也就變得習慣了。
因此,頂尖的設計高手都是在一幅又一幅的作品設計中訓練出來的,動手設計出來的。
努力雖然很重要,想要達到上乘的設計水平,一定是需要1%的天賦的。當然,光有那1%的天賦也不能讓你快速一躍成為頂尖高手,你還需要99%的努力!誰也無法越過的一到門檻。
閱歷,經歷,都會是你成長進步中最關鍵的藥引,誰也無法替代你走過的過程。
祝:圓夢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