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貝殼高中課堂
-
2 # 東方G819
孩子不接受規則,怎麼辦?首先要給孩子講清楚規則適用的範圍、意義和作用,讓孩子樂於接受和遵守規則,而不是厭惡被迫接受規則。比如,時常教育孩子在學校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尊重老師,團結同學,這是《學生守則》規定的,這是一個好學生的基本要求,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還比如,在家裡按時認真做家庭作業,適當做些家務活,按時睡覺按時起。尊重老人,聽大人的話。這些都是一個孩子最起碼要做到的《家規家法》。再比如,在戶外不闖紅燈,不亂扔亂吐亂畫、亂摘亂砸亂打,做一個好小公民。這是《鄉規民俗》的規定,決不違犯。再次,小孩要講規則就如同大人要講法一樣,一是在保護自己,充實自己,彰顯自己,壯大自己,把自己變真正、變強大、變有為;二是在維護他人利益、公共秩序功能、所處環境優良,讓人人都在安全、舒適的世界裡生活。然後,要讓孩子搞清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則就會亂套,我行我素,世界一團糟,沒有自由、沒有和平,人人自危,很不幸福。
-
3 # 海邊的泥瓦匠
當一個人脫離母體呱呱墜地,即意味著他(她)終於擺脫桎梏,成為一個獨立的自由的個體。從這時開始,無論什麼樣的規則對於這個個體來說都是一種束縛。誰願意被束縛呢?不要說人了,就是小貓小狗小雞小鴨也不願意啊。但是社會需要規則,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到國家小到家庭,任何一個群體要和諧有序,都必須有規則。孩子不接受規則,這是本性使然,但人的本性中還有一個特質:“趨利避害”。人是智慧生命,從出生起便自帶這種特質,聞到母親的體香,他(她)會本能地吸吮;受到擊打會本能地收縮身體並哭泣。對孩子講規則,本身就是束縛,想讓孩子心甘情願接受,就要講明利、害。如果孩子不理解什麼是利、什麼是害,那讓他(她)感受一下好了,當然是在不造成傷害的前提下。比如三五歲的孩子總要吃零食而不吃正餐,那好,零食收起來,正餐不吃就沒有零食。幼兒園的孩子上課坐不住,那好,給坐住的孩子發小紅花,就是不給他,然後告訴他坐好了也可以得到小紅花。都說孩子就像小樹苗,不管不問就會長歪,所以適合的規則對孩子來說是愛,不講規則任其發展才是害。
-
4 # 寶爸billy哥哥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能成方圓,不接受規則就得承受不遵守規則的自然後果,自然後果是一種行為產生的自然後果,該後果不是成人強加的,是自然賦予的。比如“不吃飯即捱餓”,“穿不合適的鞋,結果是腳被磨破”。邏輯後果與某特定行為有關,比如“滑滑梯是從上往下滑的,如果你繼續從下往上爬,你就必須離開遊樂園,而且這一個月我都不會再讓你玩滑滑梯。”要讓孩子有選擇,給孩子提供一個改正的機會。同時注意語氣要友好。
要強調的是,“規則”不僅是孩子需要遵守的,大人也需要遵守。這一點很重要!
定下了規則,就不能心軟,不能因為“一發脾氣,他就會嬉皮笑臉的”你就不執行規則,錯了必須承擔相應的後果。同時,大人也需要以身作則,自己切不可帶頭破壞規則。
-
5 # 京淘微賺
家長頭疼孩子不遵守規則,
一般是指上學以後,有些行為違反了學校或者公共場所的規矩
所以,在幼兒園以前的孩子
熊爸爸不建議看這些培養規則的書
小時候儘量保持孩子天性
但三歲以後,家長要開始慢慢的培養或者指定些許規則
要不然,越大越頭疼
01《和甘伯伯去遊河》
適讀年齡:3-6歲
噹噹評價人數:56837
作者簡介:約翰·伯寧罕,1936年生於英國,12歲進入夏山學校就讀,20歲進入倫敦中央藝術學院正式習畫。他的第一本書《寶兒》(Borka)為他贏得了生平第一個英國圖畫書最高榮譽——凱特·格林納威大獎(Kate Greenaway Medal)。之後他再度以《和甘伯伯去遊河》(Mr. Gumpy’s Outing)拿下第二個凱特·格林納威大獎,而他的《外公》(Grandpa)和《喂!下車!》(Oi!Get off our Train)已製作成頗受歡迎的動畫影片。
一群熊孩子在河邊喊:“甘伯伯,我們跟你一起去遊河,好不好”
“好是好,只要你們不吵鬧”
可是小朋友們一上船,就忘了
面對吵吵鬧鬧的一堆小孩子
甘伯伯會怎麼辦呢?
上岸後,孩子們問能不能一起去農場
“可是可以,但你們不能去抓雞”
“可是可以,但你們不能去逗貓”
孩子們一次次的打破規矩
甘伯伯卻一點點的提醒孩子
讓孩子們在快樂和遊戲中,學會合作
02《輸不起的shali莎莉》
適讀年齡:3-6歲
噹噹評價人數:24474
作者簡介:弗蘭克·希洛(Frank J. Sileo)博士,是紐澤西州的註冊心理學家,同時兼任紐澤西州心理提升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希洛博士在紐約福特姆大學獲得了心理學博士學位。他寫了其他三本孩子的書,分別是《手紙花:給克羅恩氏病孩子的故事》(Toilet Paper Flowers: A Story for Children About Crohn’s Disease),《別動乳酪:給乳糖不耐症孩子的故事》(Hold the Cheese Please! A Story for Children About Lactose Intolerance),以及《臭蟲和營火:一個想家的故事》(Bug Bites and Campfire: A Story for Kids About Homesickness)
現在很多小孩子從小就霸道
他們並不是天生性格就這樣,很可能是孩子輸不起失敗
孩子如果輸不起,在學校裡或者其他社交場合中往往表現得很霸道
他們認為贏或者能控制其他人是最重要的。
小主人公莉莎很喜歡運動
更喜歡每項運動都要排第一
在學校排隊要NO1,課間要頭一個衝出教室。她甚至要頭一個吃完乳酪通心粉!
不幸的是,莎莉討厭輸,而這些讓她性子火爆還傷了感情。
她的同學在學校甚至給她起了“輸不起的莎莉”的外號
莉莎和同學們踢足球
和往常一樣,總是霸佔著球
比賽中也是力爭上游
當她的球隊快要輸的時候
大聲呵斥隊友:“你們難道想輸嗎”
這讓隊友很是反感!
最終,在老師和媽媽的幫助下,莎莉學會了體育精神的規則。
她可以學會對自己說“玩得開心就是贏!
孩子們從小就需要學習如何分享、遵守規則、控制情緒
學習無論輸贏都互相尊重、體貼、寬容
03《不怕被嘲笑》
適讀年齡:3-6歲
噹噹評價人數:81161
作者簡介:希瑟•朗扎克(Heather Lonczak)博士是一位從事危險邊緣青少年問題及青少年正向發展研究的教育心理學家。她發表了大量關注未成年人健康的學術論文,本書是她為孩子創作的第二本故事書。目前,她和丈夫以及兩個孩子居住在美國西雅圖。
被嘲笑是孩子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
即便如此,這仍然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煩惱、痛苦甚至是傷害。
幸運的是,絕大多數的嘲笑並無惡意
而且當孩子學會有效的處理辦法之後,問題很快就能得到解決。
本書小主人公是熱帶雨林裡,一隻名叫穆奇的小猴子。
他全身上下沒有一根毛,不管長毛、短毛,粗毛、細毛
總之,一根毛也沒有!
穆奇的家人都覺得他可愛極了。
穆奇一天天長大,他也很喜歡自己光滑的面板。
但是,直到上學的那天,天穆奇就遭到了嘲笑。
同學們從來沒有見過不長毛的猴子
他們有的盯著他看,有的指著他“咯咯”直笑
還有的叫他“小禿子”。
孩子成長路上不會一帆風順,他們未來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這本書讓孩子明白只要有一顆堅強勇敢的心
最終能戰勝挫折和困難
-
6 # 記憶師雷鳴
我認為孩子不接受規則,就是孩子接受規則訓練的時刻!
一、孩子接受規則看心情的當孩子心情開心或者糟糕的時候,才不會管家長的規則。這時候孩子只管發洩自己的情緒,開心的時候發狂,糟糕的時候犯混。
孩子在心情平靜的時候,才能聽得進去我們所講的規則和要求。但當他們情緒或喜或憂的時候,又會違反規則,這是我們一定要注意的。
二、孩子接受規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孩子接受規則是需要在日常行為過程中一步步訓練養成的。所以,孩子不接受規則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要讓孩子接受規則,我們家長要做好兩件事情
1、家長給出的口令簡單清晰,不要太多。我們人的大腦很奇怪,大家仔細體會一下,當下這個時間點是不能輕易處理多個事情的。因此,我們給孩子的口令中要簡單、清晰,目標明確。孩子就能明白自己該做什麼。
我們家長在給孩子口令的時候,經常說這個不要做,那個不要做,結果孩子經常是這個要做,那個也要做……感覺孩子完全跟我們在對著幹,這實際還是口令不清晰的問題。給口令的時候要簡單,直接,直接說做什麼就可以了。
2、孩子不聽我們,重複違反規則時,家長要放寬心態,平心靜氣地與孩子溝通。試想想我們自己,有沒有從小到大一點錯誤都沒有犯過的人?如果有,這比聖人都還厲害了。所以孩子違反規則犯點錯誤,太正常了,我們的內心不必把這個事情誇大、放大。
孩子違反規則時,我們需要保持平心靜氣地與孩子交流,大原則必須堅持,不能違反就不能違反。但處罰小孩子可以靈活多樣。
有的孩子心比較跳,不能靜心聽我們家長說話的孩子,該收拾的要收拾,該拿鞭子打手心的要打手心。
有的孩子比較靜,家長該溫柔就溫柔,不能火冒三丈,大發雷霆。
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要靈活去調整,該好言好語說話,就好言好語說;該用鞭子炒肉就要用鞭子炒肉。
結束語:家長在處理孩子違反規則的事情上,不必大做文章,就是要調整自己的內心情緒,該打就打,該發火就發火,該平靜就平靜。透過多次簡單清晰的口令,慢慢導正孩子的行為習慣,一步步的建立孩子的規則感。
-
7 # 看見的聲音
孩子不接受規矩確實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孩子不接受規矩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從問題形成的原因入手進行問題的解決。
比如,有的孩子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不接受規矩,就應該從家庭教育入手,讓他體會並得以改變。
還有的孩子是因為性格上的原因,我們就要採取相對應的策略進行引導,讓他逐步得以改變。
總的來說,規矩教育是孩子從小就應該培養和引導的基本認知,小孩子的可塑性極強,只要周圍的環境都是守規矩的,經過時間的薰陶以後,受環境的影響,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
回覆列表
規則意識是一種被內化的秩序。一個內心充滿愛、有秩序的孩子,他不需要別人經常的強迫他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1、時間規則,即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比如吃飯時間、課程時間、遊戲時間、點心時間;
2、空間規則,即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比如吃飯在廚房裡、遊戲在遊戲室;
3、物權規則,即誰的東西誰做主。
孩子必須先感覺到被愛、被接納、被關注,然後感覺到與大人的相處是平等而自由的,他才能自發或者內化規則感。孩子有“匱乏感”時,他只會認為“規則”是對他的控制。
等規則制訂了,關鍵在實施。規則執行效果好的家庭固然不少,但執行效果較差甚至徹底失敗的家庭也非少數。下面是一些失敗的事例,讓我們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教訓,發掘、領悟出相關的技巧吧。
失敗事例1:吃飯時,孩子邊吃邊玩兒,她把果汁倒進飯碗裡,攪個不停,然後又把盤子裡的菜挑出來扔在地板上,再看孩子的爸爸媽媽,吃飯也是挑三揀四,嘴裡嚼著食物,而眼睛卻盯在電視機螢幕上。
失敗原因: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模仿來學習規則的,家長的行為往往是他們的樣板。家長吃飯不認真,孩子吃飯又怎能專心呢?
技巧:執行規則家長要帶頭示範,發揮表率作用。
失敗事例2:孩子跟媽媽到超市購物。一進超市門,孩子就跑來跑去,“抓”了一堆零食讓媽媽買。媽媽不答應,她就抱著貨架不走,氣得媽媽一邊付錢,一邊狠狠地說:“下次再也不帶你來了。”
失敗原因:常聽到一些母親斥責孩子說“下次再也不帶你來了”這類的話。可下次照樣母子相伴,孩子照樣不守規則,上次的場景又再次上演。失敗的原因在於大人沒有立即指出孩子的錯誤,放過了關鍵的“教育第一次”。要知道,孩子通常沒有時間概念,他們絕對不會因為顧忌“下次”,而在“這次”收斂一下。
技巧:抓住關鍵的“教育第一次”。“第一次”往往印象深刻,具有導向作用。孩子第一次做錯了,家長若不及時糾正,他便有可能接二連三地出錯。因此,當孩子第一次執行某項規則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引導,嚴格要求,督促孩子達標。
失敗事例3:媽媽叫孩子吃飯,孩子頭也不抬,自顧自地玩著玩具。媽媽提高嗓門:“再不來吃,你最喜歡的雞蛋羹就沒有了!”可連叫了幾遍,孩子依然沒反應。媽媽只好把雞蛋羹放進冰箱,等孩子想吃時再給他熱。
失敗原因:許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而實際情況往往是家長說話不算數,常以妥協告終。
技巧:家長說話算數、決不妥協,是保證孩子遵守規則的又一要訣。如果沒有按時吃飯,那麼等他想吃雞蛋羹時,媽媽應該明確地告訴他:“雞蛋羹沒有了。”即使孩子哭鬧,媽媽也不能讓步。
失敗事例4:孩子的家長對他的要求一點兒也不“水”,吃飯、睡覺、玩玩具等都有較為細緻的要求,而且獎罰分明。可孩子的表現始終不盡如人意,不是忘了飯前洗手,就是忘了收拾玩具,家長越是斥責,他越易忘記。
失敗原因: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只限於枯燥地說教,未能實現教育的生活化,因此孩子老是記不住。
技巧:孩子的心智尚處於發育階段,對規則的理解、記憶都較差。家長最好設法讓“死”規則“活”起來,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以下竅門值得借鑑:
◇將規則融於遊戲中,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感悟規則。
◇鼓勵孩子與守規則的小夥伴做朋友,從他們的行為中學習規則。
◇家長可多用一些“肢體語言”提示孩子遵守規則。如,將食指豎放在嘴前,表示安靜;右手食指頂在張開的左手掌心,表示停止;笑著摸摸他的頭,表示鼓勵等。
◇某些規則可編成歌曲或童謠,孩子記得牢,且容易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