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口水雜談

    高昌處於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上,是一個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的國家。它位於今吐魯番一帶,北方是連綿不斷的天山,南方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高昌作為門戶,把握著重要的命脈,若你從西域來,基本上都會經過這兒。

    前面說高昌是一個漢人國家,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祖上大多是漢朝人或是前來避難的中原百姓。高昌人直到唐朝時仍在使用漢語和漢字,由於離開中原久了,高昌的語言除了出現過少數的語法錯誤和錯別字,還摻雜一些外語。雖然高昌是多種文化的聚集地,但高昌人本身受到中原文化深遠持久、潛移默化的影響,其中仍有人在研究中國的國學典籍,可見中華文化的向心力之大。

    當時高昌的國王叫麴(qū)文泰,他的祖先也是漢人,甚至做過漢朝的大官。因惹禍上身,無奈逃亡至此,慢慢發展為當地的大族,到最後竟成了國王,到了麴文泰這一輩已經是第九代了。

    追本溯源,麴文泰也算是一位小有成就的華人。早在隋朝時期,他就與父親一同去長安、洛陽訪問,他們在那深刻感受到華夏文化的魅力,血液中流淌著漢文化的麴氏父子被深深折服。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繼位,麴文泰也成為第一個到大唐都城長安朝見天子的國家元首,表示對李世民繼承皇位的合法性的支援,之後高昌還成為了唐朝監視西域的耳目。

    高昌與唐朝衝突的直接原因便是大唐斷了它的財路。自絲綢之路開通,它便成為了西方到中原的必經之路。絲綢之路在西域主要分為三條——北道、南道和中道。北道相較於其他兩條道路要遠一些,而南道早已荒廢,所以從絲綢之路間往來的人多會走高昌所在的中道。高昌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壟斷了大部分的國際貿易,成為絲綢之路上最大的中轉站,獲得了大量的財富。

    高昌如此佔得貿易的先機,其他國家如何不眼紅?處於南道的國家焉耆就產生了修復南道的想法,於是焉耆國王開始向李世民報告,希望獲得李世民的同意。李世民本著國家友好交往、互利互惠的想法就批准了焉耆國王的行動。

    得知這一訊息後,高昌的寶寶內心當然是抗拒的,國王麴文泰無比憤怒,將矛頭指向了焉耆,進而也記恨上了焉耆背後的大唐。高昌疆域雖然比不上廣闊大唐疆域,但在西域,它稱得上是個大國。它一方面派兵攻打焉耆,將焉耆國內的金銀財寶洗劫一空,另一方面則聯合起西突厥向投降於唐朝的西域小國伊吾發起了猛烈的進攻,表露了它要掐斷絲綢之路,吞併河西地區,壟斷西域的想法。

    在此之後,高昌不僅停止了對唐的朝貢,也勒令其他周邊小國家不許再前去朝貢。李世民見此派使者傳達了到大唐會談的旨意,正處於鬧情緒階段的高昌當然不會答應,再加上對唐朝的不信任,麴文泰稱病婉拒,但李世民怎麼能死心?多次令他赴約,麴文泰不勝其煩,乾脆不找藉口,直截了當向唐使表示:"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我們互不干涉,你不要管我的閒事了。"

    高昌作為一個西域大國,雖然在西域可以橫行霸道,但又怎麼能和強盛的大唐死磕呢?他們哪來的底氣?聽說過一句話:“天高皇帝遠”,此時十分適用。

    沒錯,高昌與唐朝叫板的最大資本就是遠,像之前唐朝解決吐谷渾和東突厥問題時雖然也很遠,但好歹也是唐的鄰國,無非是多備兵馬糧草,耗費多一些的時間,十天半個月還是能到的,但高昌不一樣,它的遠不止指路程,也指到達的可能性之小,它與中原地區隔著狹長的河西走廊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東段,這就大概隔了有四千裡了,路途不僅遙遠,而且環境惡劣,其間有兩千裡都是荒漠,糧食和水補給難以達到軍隊要求。

    另外,高昌位於吐魯番盆地,吐魯番盆地是中國夏季最熱的地方,曾經這裡從海洋變成了陸地,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作用下,北冰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水汽全被抵擋在外,水草不再見,唯有塵與土,《西遊記》中的火焰山就是以此為原型的。更何況唐朝的氣候正處於溫暖期,真是熱上加熱。試問唐軍又如何突破這高溫重重的障礙?就算是冬季,吐魯番盆地作為中國緯度較高的地區正是朔風刺骨,春秋季則會掀起一陣陣沙塵暴,唐軍實在難以潛入敵人腹地。

    高昌除了所佔的地理優勢外,還有一些主觀原因使它燃起了囂張的氣焰。十年前,麴文泰曾訪問過唐朝,他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接見。在此次訪問之行中,除了有與唐朝聯絡感情、鞏固外交的目的外,麴文泰還藉機觀察了大唐的風土人情以及實際經濟發展狀況。然而他只是管中窺豹,他有觀察到沿邊的秦、隴北部一帶人煙稀少,十分蕭條,與隋朝不能相提並論,他進而認為整個唐朝都是如此。

    夜郎自大害了他,他自然而然地疏遠了大唐,轉而投奔了西突厥,不斷向西突厥示好。雖然東突厥已被唐朝殲滅,但西突厥還是有相當強大的實力的。他們掌握著遼闊的大草原的西部,與高昌互為鄰國,唇亡齒寒,兩國的國家利益息息相關,在外交方面也十分重視,兩國和過親,隋朝時期,當時的高昌王麴文泰的父親——麴伯雅曾陪西突厥可汗到訪中原,後來高昌發生政變,西突厥也成了麴氏父子安身之所,兩方關係搞得十分親密。

    高昌前有惡劣氣候為天然屏障,後有強大的西突厥作為靠山,看起來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但該做的準備還是要有的。

    麴文泰一方面在國內大力興建防護設施,積極鼓舞全國百姓以戰備狀態迎接任何狀況。另一方面對外尋找援助,他找到了薛延陀可汗夷男,薛延陀與唐交好,麴文泰卻故意派使者挑撥離間,夷男並不買賬,果斷派使者前往唐朝長安,向李世民表達了願意與唐一同對抗高昌的意思。大唐實行積極開放的外交政策,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這一政策的成功,李世民的人格魅力也被凸顯。李世民無疑是一位明君,明君的標準是仁慈與狠辣並存,對友國當然要仁慈,對敵人當然不能手軟。

  • 2 # 寶貝飯菜

    高昌國是西域的一個佛教國家,位於今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東南,是古時西域交通樞紐。為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線,當東西交通往來的要衝,亦為古代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之一。

    貞觀初(626年)高昌王麴文泰來朝。後來麴文泰與西突厥結盟,唐太宗派遣侯君集、薛萬均等大將證討。貞觀十四年(640年),高昌為唐所滅,置高昌縣,後設安西都護府統之。

    安史之亂時高昌國為回鶻侵佔。

    宋建隆中,高昌回鶻遣使朝貢。

    明朝永樂年間,國號火州;永樂七年、十一年遣使來朝;永樂十二年,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誠出使火州。

    明英宗年間,被吐魯番吞併。

    資治通鑑記載,高昌毀於一場大的天災之中。

  • 3 # 鷹飛九天之外

    高昌國的所在地是現今的吐魯番地區,漢以後留在西域的漢人,加上河西走廊遷徙去躲避戰爭的難民,形成了高昌國,以一族為主體,多民族混居。高昌主體居民是漢族,吸收了一些少數民族比如中亞的粟特人。高昌王麴文泰投入了突厥懷抱,開始進犯大唐的伊州。貞觀十三年(639年)冬,唐太宗派出了侯君集等領軍征討高昌國,貞觀十四年(640年),麴文泰三次向大唐求和,都被唐太宗拒絕。八月,唐軍包圍高昌,麴文泰驚懼而死,其子麴智盛開城投降。此役過後唐太宗取消了高昌的國家身份,改其名為西州。

  • 4 # 花花錢途無量

    歷史中的西域高昌國和大唐對抗,最終的結果是高昌至此滅亡,突厥人逃之夭夭,高昌國王在王宮中驚懼而死。

    首先介紹一下高昌國,玉門關以西其實是胡人的世界,漢人非常罕見,但是在這個西域最大的國家裡最高統治者高昌國王,他竟然是一個漢人。自絲綢之路開通以來,漢帝國就開始在這裡設定郡縣,高昌逐漸成為中原王朝管轄西域地區的門戶。漢帝國滅亡以後,由於政治動盪和戰亂,中原的漢人大批的由河西走廊前遷往西域,高昌就成了漢人最集中的地方。公元六世紀,一個來自中原的麴姓家族建立了高昌國,直到玄奘路過這裡時都已經延續了一百多年了。高昌國王崇尚佛教,全國子民也崇尚佛教。

    高昌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這個綠洲國家控制了絲綢之路最繁忙的中道,東方的絲綢和茶葉,西方的香料和珠寶,都透過這條大道往來貿易,根據記載,過往的商旅都需要向國王支付數目不菲的商稅。一百年來,高昌的王室家族透過稅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在高昌的北方是草原的霸主突厥人,東方正是崛起的大唐,突厥人遊牧在廣袤的大草原,剽悍的騎兵隨時可以踏平這個綠洲小國,在玄奘西行的時候,西方的突厥人正控制西域富庶的高昌,每年都要向突厥的可汗上貢,大量的稅收不得不支付給這個北方霸主。

    在漢帝國之後,中國已經分裂了三百多年,絲綢之路時斷時續,新興的大唐渴望恢復絲綢之路的新秩序,統一已成趨勢,大唐準備對突厥開戰,而高昌國此時和大唐的關係也陷入僵局,高昌國王要在決戰前夜必須選擇自己的立場,最終他和西方的突厥達成了聯盟一致對抗大唐。企圖繼續控制絲綢之路。

    可是大漠不再是難以逾越的屏障,大唐騎兵如暴風般西渡流沙,突然抵達高昌境內,在邊境稍作抵抗後,突厥人就逃之夭夭了,高昌國王知道自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國家滅亡已成定局,據史書記載,他驚懼而死。

    高昌的滅亡是必然也是偶然,它的絲綢之路的重要讓崛起的大唐不得不重視,就要收回這條通道的控制權,如果高昌國不選擇和突厥聯盟,它也許就和從前一樣,給大唐上貢,給突厥也是上貢,為什麼不給大唐上貢呢?但是有一點一定是必然的,就是大唐已經今非昔比了,新的秩序只有強者來定,而高昌國王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歷史從來都是,強者擁有話語權。

  • 5 # 滴水之悟

    高昌國是漢族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國家,位於今新疆吐魯番東南名為哈喇和卓的地方,是古代西域交通樞紐。高昌地處絲綢之路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線,為東西交通往來要衝,古代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之一。這個高昌國王挺有意思,幾件事兒值得玩味。

    一、與唐僧結拜,資助西天取經

    電視劇《西遊記》中,有唐僧與唐太宗結拜,李世民資助唐僧前往西天取經的情節,其實是瞎說。首先,玄奘去印度取經沒有經過官方批准,是偷渡越境;其次,李世民沒有和玄奘結拜。不過,玄奘在去印度取經路上,倒真結拜了一個大哥並得到其資助,而且這個結拜大哥身份不一般——高昌國王麴文泰。

    唐貞觀元年(627年),唐玄奘為求取“普度眾生”的大乘佛教真經,歷盡艱辛、跋涉萬里,從長安前往佛教發源地天竺(印度)。高昌國國王麴文泰信仰佛教,聽說玄奘即將到達伊吾(今哈密),立即派人前往迎接。

    唐貞觀三年(629年)玄奘到達高昌城後,受到麴文泰熱情款待,並透過各種方式挽留,但玄奘表示自己不會改變西行求法的決心。麴文泰見留人不住,退而求其次,與玄奘一起到佛祖面前去禮佛,結拜為兄弟。

    玄奘離開高昌之前,麴文泰為他準備了大量財物和僕從,並寫了24封書信給玄奘西行路途中要經過的24個國家的國王(相當於電視劇中的“通關文牒”),使玄奘順利地透過西域各國。

    玄奘從印度取經歸來到達于闐時,聽說高昌國已滅,麴文泰去世。他帶著憂傷向東返回長安,寫下取經歷程,即《大唐西域記》。

    二、親歷長安城,投靠李世民,獲得絲綢之路控制權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唐朝逐漸強大起來,貞觀四年,西域諸國紛紛投靠大唐,其中就有高昌。李世民非常重視高昌國,隆重接待了國王鞠文泰與夫人宇文氏,並封他的夫人為長樂公主,賜李姓。

    李世民之所以重視高昌是因為:其一,鞠文泰是漢人血統,身份容易博得李世民的認可;其二,高昌的地利位置十分重要,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往西,出玉門關,過伊吾後就是高昌。原本還有一條穿越沙漠,經Murano國抵達玉門關的南路,已經廢棄。所以,高昌既是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又是西域的腹心,對於控制西域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鞠文泰歸附大唐,妻子被封為公主,有了新的靠山,而且位於絲綢之路的咽喉,僅與大唐通商貿易一項就足以讓鞠文泰賺得缽滿盆滿。唐與高昌的友好關係達到頂峰。

    三、叛唐附突,阻塞絲路,一心作死,挑戰底線

    後來,隨著西突厥勢力擴張,加之麴文泰來長安時,親眼看到秦、隴(今甘肅、陝西西部)一帶“城邑蕭條”,產生了輕視唐朝的心理,後來竟發展到同西突厥結成反唐同盟,對東西來往各國使者橫加阻攔甚至扣留,嚴重阻塞了中西交通。

    唐太宗早有統一西域諸國打算,十分關注那裡的局勢。他清醒地認識到,統一西域的關鍵是分裂西突厥的勢力。高昌國地處絲綢之路中道,倒向西突厥,助桀為虐,成為統一西域大業中的首要障礙。太宗數次派使者向麴文泰陳述利害關係,“冀其悔過”,與唐朝重建友好。麴文泰不但不聽勸阻,還變本加厲,挑撥西域另一個大國薛延陀與唐朝的關係。

    四、外強中乾,希借外力,心胸狹窄,驚嚇而亡

    唐太宗見麴文泰一心作死,非要跟唐朝作對,決定出兵平定高昌。

    在出兵高昌問題上,一向從諫如流的唐太宗不顧朝臣反對,毫不動搖自己的主張和統一西域的決心。當時,麴文泰的倒行逆施已引起高昌人民不滿,民間童謠曰:“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滅”(《舊唐書·高昌》卷)。

    又一個大猛人侯君集出現了。

    貞觀十三年(639年)十二月,唐太宗頒發《討高昌王麴文泰詔》,敕兵部尚書侯君集和左屯衛大將軍薛萬均為交河道正、副大總管(《唐會要》記副總管為牛進達),調集突厥、契苾數萬步、騎兵討伐高昌。麴文泰原以為唐朝離高昌有七千里路程,其中沙漠涸地約二千多里,諾大的沙漠,無水無草,冬寒凜冽,夏熱流火,大批軍隊沒法透過。因此,他並不把唐朝這次出兵放在心上。

    當侯君集率領的大軍忽然出現在臨近高昌的磧口,麴文泰驚恐萬狀。原來,與麴文泰有盟約的西突厥欲谷設先向西退了一千多里。突厥人跑了,只有區區幾萬人口的小國主麴文泰這輩子都沒見過二十萬大軍,現在人家動真格就衝自己來了。想到那情景,麴文泰不由得睜大了驚恐的眼睛,繼爾拼命的咳嗽起來,臉色青紫,痛苦地彎下身子,當著滿朝文武和自己老婆孩子的面大口噴血,轟然倒在地上——麴文泰竟然被活活嚇死了!

    五、遺禍子孫,兒子被虜,石像永遠為唐太宗守墓

    侯君集率領的大軍向西逼近,很快攻下田地城(在今鄯善附近),幷包圍了高昌都城。麴文泰死後,其子麴智勇繼位,立即給侯君集寫信,陳述先王過錯,求放過。侯君集答覆說:“如果你想追悔禍亂,就該把自己綁著到軍營來請罪。”麴智勇猶豫不決,侯君集命令軍隊用闖車(攻城車)攻城,用拋石機向城內拋石頭。麴智勇無法抵擋,只好開啟城門投降,麴氏在高昌地區144年的統治到此結束(《唐會要》)。

    貞觀十四年(640年)十二月,高昌王麴智勇被侯君集送到長安。唐太宗赦免了麴文泰父子死罪,並封麴智勇為左武衛將軍,金城郡公。後來,唐朝在高昌地區設定西州,一度把安西都護府設於此地,也就是今天新疆的著名古蹟交河故城。

    “及太宗崩,刊石像智盛之形,列於昭陵玄闕之下”(《舊唐書·高昌》)。李世民死後,把鞠智勇塑像在自己墓前,為自己守陵。

    從他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總結以下幾點經驗教訓:

    一是要珍惜好機遇。能跟唐僧結拜,不能親眼目睹大唐盛世,還能跟太宗李世民結交,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呀!卻不知道珍惜,真是瞎了眼。

    二是要審時度勢。高昌國地處絲綢之路要道,要結交好大唐,與西域通好商,坐收關稅即可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西突厥是被大唐打得惶惶然如喪家之犬,趕到歐洲去啦,誰強誰弱一目瞭然。自己有漢族血統,竟然背棄大唐,投靠西域的野蠻小突厥,這個戰略眼光也是醉了。

    三是立足自我不要作。不寄希望於積極備戰而妄圖透過天險路遠退兵,豈不知中國有一句名言“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結果大兵來犯自己活活嚇死了。真是可憐可嘆又可氣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月球自轉週期和繞地球週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