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彭日記

    其實要說一個蜂群中的分工,主要責任還是在工蜂身上,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個蜂群中蜂王的責任就是產卵,而雄蜂的責任則是在蜂王達到性成熟以後交尾,所以這兩類蜜蜂在一個蜂群中都沒有擔負起主要的工作,所以一個蜂群中工作的分工還是落在了工蜂身上。也就是說,一個蜂群中的工作分工,最終還是有工蜂來進行分配,那麼工蜂是如何來進行工作的分配的呢?

    我們都知道,工蜂的生命並不長,在冬季的時候工蜂由於工作強度小,還可以活到半年左右,但是像夏季春季的時候工蜂的生命就沒有那麼長了,高強度的工作讓蜜蜂的壽命縮短到一個月甚至二十多天,可以說是活活被累死。而在這個短短的短暫的時間裡,工蜂被嚴格的進行了分工,被分為了幼年蜂、青年蜂、壯年蜂、老年蜂。

  • 2 # 牛哥養殖

    工蜂是蜂群中繁殖器官發育不完善的雌性蜜蜂。多數的雌蜂在幼蟲時期,僅有最初幾天可食用蜂王漿,之後改餵食一般的蜂蜜,因而無法完成生殖能力的發育,最後便會成為工蜂;若能持續食用蜂王漿,最後將成為蜂后。

    工蜂為蜂群中最主要的種類,其形態結構上表現出許多特化現象,如附肢特化形成花粉刷或花粉梳,生殖器官特化成尾端的螯刺,腹側具臘腺。在同一蜂巢中的工蜂,因年齡的不同,可以分為三個生理上不同的工蜂群——保育蜂、築巢蜂和採蜜蜂。

    保育蜂是剛羽化成的最年輕的工蜂,其主要職責是照管和飼養幼蟲。當看管幼蟲的工作要告一段落時,年青的工蜂離巢短距離的飛翔,十天以後,蠟腺開始分泌蜂 蠟,此時的工蜂稱為築巢蜂。築巢蜂有時亦外出採蜜,或清掃蜂巢中的垃圾和死蜂。三週後,工蜂蠟腺停止分泌,成為專職的採蜜蜂。工蜂蜇人後,其蜇針連同腸臟 留在人體面板中,故其很快就會死亡。

  • 3 # 小浣優鮮

    工蜂的一生很短暫,工蜂從卵發育成蜂需要21天。在正常的蜂群中,工蜂出房的第1-3天要從事清掃巢房和保溫孵卵等工作;第4-6天擔負飼餵三天以後的大幼蟲等工作;第6-11天擔負分泌王漿、飼餵蜂王、飼餵三天以內的小幼蟲等工作;第12-18天從事泌蠟、築巢等工作;第15-20天以後則從事採蜜、採粉、採蜂膠等外勤採集工作以及守衛蜂巢等工作。

    在一般情況下,工蜂大體上是按照日齡的長短來擔任最適宜的工作的。因此,在蜂群繁殖、造脾、生產王漿、生產蜂蜜等實際工作中,都要根據自然條件和蜂群基礎適時培育適齡蜂,以擔負起不同季節的繁殖和生產任務。

    蜜蜂在幼蟲發育期,需要攝取充足的飼料,在體內積存豐富的營養,以適應其後來進行復雜的新陳代謝的需要。因此,哺育蜂要對幼蟲進行頻繁的飼餵。它們對羽化後頭3天的幼蟲飼餵王漿;對3天以上的工蜂和雄蜂幼蟲改喂花粉和蜂蜜混合飼料;對蜂王幼蟲則一直飼餵王漿。據報道,每隻幼蟲從羽化到封蓋期間,工蜂平均每天飼餵1300次,幾乎等於每分鐘飼餵一次;育成1公斤蜜蜂即1萬隻,約需消耗1140克蜂蜜和894克花粉。

    工蜂的內外勤工作都是以日齡大小來分工的。但是,它們的這種分工形式,並非是固定不變的。比如,當蜂群中失去很多外勤蜂的時候,便會有一部分內勤蜂提前走向外勤崗位參與採集工作;當蜂群中失去全部內勤蜂的時候,便會有一部分外勤蜂又重新回到內勤工作;在流蜜盛期,也會有較多內勤蜂提前走上外勤採集工作,以適應群體在流蜜期貯存大量飼料的需要;當人為的給蜂群增加內勤負擔的時候,便會有一部分外勤蜂又投入到內勤的哺育工作中來。所以說,在特定的條件下,根據群體生活的需要,內外勤蜂的工作是可以進行相應的變化的。蜂群在內外勤分工形式上相應而有機的變化,不但沒有破壞蜂群內部生活的統一性,相反,還進一步維護了其群體生活有條不紊的嚴密性。

    工蜂採集飛行所付出的勞動量是很大的,在採集飛行過程中,靠消耗蜜囊裡的飼料來補充能量的消耗。飼料的消耗量主要取決於所負載重量以及遇到的風力和蜜源距離。工蜂採集飛行1公里需要消耗2-4毫克的蜜,比無負荷飛行時多消耗3-8倍。因此,放蜂場地應儘可能距離蜜源近一些,以節省工蜂採集飛行的體力與飼料的消耗,提高採集效率。為釀造一公斤蜂蜜,工蜂要採訪150-200多洋槐花,採集範圍以1.5公里(半徑)計算,大約需要飛行45萬公里,等於繞地球赤道飛行11圈。一隻工蜂蜜囊中的花蜜最多能達到84毫克,平均為40毫克。曾有測試一個22框蜂的強群,在一天中竟採集花蜜15公斤。

    蜜蜂稀釋成熟蜜,調製幼蟲食料,降低巢溫和增加蜂巢的溼度都需要水,一隻採水的工蜂大約一次能採60毫克的水,需要約17000-20000次才能採集1公斤水。

    花粉是蜜蜂食物中不可缺少的,它是蜜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自然來源。工蜂採集花粉的動作也十分敏捷,有時同採蜜相結合,一邊吸吮花蜜一邊採集花粉。當工蜂飛進花朵中,經過活動,花粉囊中的花粉粒很快被粘附在身上,蜜蜂就不斷的用足清理,集中身上的花粉粒,先用前足將收集起來的花粉傳送到中足,又從中足傳送到後足,然後用後足第四節和第五節關節之間的夾鉗把花粉壓成團粒裝進後足的花粉籃中。花粉籃的剛毛能夠將花粉牢牢攏住不致脫落。這種採集花粉的動作常在工蜂從一朵花飛向另一朵花的一瞬間就完成了。

    工蜂採集花粉和花蜜雖然沒有固定分工,但也有一定的規律,大約採集蜂中有25%-30%單採花粉,50%-55%單採花蜜,僅有17%-20%的採集蜂同時採蜜又採粉。

    工蜂壽命的長短,主要取決於花粉的消耗和哺育幼蟲的負擔以及採蜜等工作的強度。實驗證明,強群工蜂的壽命要比弱群長;花粉飼料充足的蜂群中的工蜂壽命要比缺花粉的長;未參加採蜜和哺育工作的工蜂壽命要比參加採蜜和哺育工作的長。採集和繁育季節的工蜂壽命大多數在40天以下,很少有能活到超過兩個月的;然而秋季出房的越冬蜂,由於未參加高強度的活動,生理上保持著年輕的狀態而進行越冬,一般能活3-5個月。在中國北方某些高寒地區越冬期較長的情況下,越冬工蜂能活6-7個月之久。這就是工蜂的一生,勤勞成蜜後,辛苦為人甜。

  • 4 # 追花精靈

    工蜂實際上就是工作的蜂,是蜂群真正的勞動者。一個蜂群工蜂數量巨多,有幾千幾萬只甚至十幾萬只,這麼多的工蜂要協調一致,完成蜂群的所有工作,並不是靠制度和覺悟來完成的。所有的工蜂都是按照蜂王資訊速傳達的資訊,做自己該做的工作,不同時期不同日齡工蜂都有不同的工作。

    我們把蜜蜂叫做社會性昆蟲,一個蜂群只有一個蜂王,少量的雄蜂,然後主要的就是工蜂。蜂王和雄蜂主要的職責繁殖,蜂王與雄蜂交尾完成以後,最重要的職責就是不停的產卵。雄風平時不幹任何事,只是吃喝玩樂等待與蜂王交尾的機會,等到與雄蜂交尾了,雄蜂交配完成一生的職責就完成了,不久就會死去。所以蜂群的一切的工作,採集,釀造,撫子,清理,守衛,築巢等等,都是由工蜂來完成。這麼多繁瑣的工作,工蜂是不需要學習,也不需要由誰來具體分配,監督完成。每一隻工蜂成年以後,就按照蜂群的需要做自己該做的工作。

    而工蜂該幹什麼的指令,就在蜂王釋放的資訊素中,只要工蜂在蜂王的資訊素控制下,就會本能的開始自己的工作,該築巢時築巢,在採集時採集,該釀造時釀造,該撫子時撫子……每一隻工蜂都會任勞任怨的工作,不會偷懶,也不需要學習,當然也不會有報酬,為了蜂群繁衍下去是每個工蜂努力的目的。

    工蜂出巢一個星期左右,吃足蜜粉就成年了,開始工作。這樣的幼蜂泌王漿和泌蠟能力最強,所以做的工作主要是築巢和撫子。如果到了採集期,半個月的工蜂進入壯年時,就會投入最辛苦的採集工作,把花蜜花粉採集回巢,然後有蜂巢裡的後勤蜂釀造成蜂蜜,加工成蜂糧。蜂巢裡的後勤工大多是幼蜂,如果採集量大,晚上歸巢的工蜂也都會參加釀造工作。

    每一個工蜂都沒有固定的職責,基本上按照蜂群的需要做該做的工作。比如說繁殖期沒有多的蜜粉可採集,主要的工作就是撫子,這時就會有大量的工蜂投入撫子工作。如果到了大蜜源期,為了搶奪更多的花蜜,蜂群就會盡可能的多分配採集蜂,幼蜂早早的投入採集工作。

    蜂群這麼多繁瑣的工作,如果靠蜂王具體的指揮是難以辦到的,但是一切確實得依賴蜂王才能完成,那是因為蜂王與生俱來身上會釋放資訊素,告訴工蜂該做什麼。工蜂對於蜂王並不是真正的畏懼,而是蜂王資訊素對工蜂有種魔力,只要工蜂接觸這種資訊素,就會無條件的服從,根據資訊素指令做事。這種資訊素可能是上天安排的編碼,安排蜂群一切的工作。而工蜂就是執行者,按照資訊的編碼,任勞任怨的工作。

    所以工蜂的勤勞只是本能,不得不按照蜂王資訊素的指令來做事。工蜂能夠完成那麼複雜的工作,也根本不需要學習,也不是制度脅迫的結果,還是因為蜂王資訊素對蜂工蜂有控制的作用,工蜂不能違背,不能按自己的意識來做。

    當蜂王老劣無能,資訊素減弱時。工蜂就會擺脫資訊素的控制,就不會對蜂王服從敬畏。這時候工蜂就會出現分蜂熱情緒,開始自己造王臺,也不願意認真工作。

    所以明白了嗎?工蜂的一切工作都是由蜂王資訊素安排的結果,這是上天賦予的魔力。工蜂的分工是按照日齡和需求來的,幼蜂和青壯蜂所做的工作會有所不同,不同時期蜂群要做的事情不同工蜂也會因工作需求而更改。

  • 5 # 東北煎餅哥

    要想知道工蜂都進行什麼工作?以及不同蜂種是怎麼分工的。我覺得還是要先知道蜂巢當中一般都有什麼型別的蜜蜂,這樣才能更透徹的瞭解你問的問題。

    首先蜂群主要有工蜂、蜂王、雄蜂三類蜜蜂組成,但是一個蜂群裡,工蜂的佔比是最多的,可以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那麼工蜂都進行什麼工作呢?

    工蜂根據年齡的不同分工也是不一樣的,工蜂一般分為幼年,青年還有老年和壯年期。

    幼年蜂:羽化後1到8日齡的工蜂。它們很少出房,主要擔任著一個蜂群中的保溫、清理巢房、調製蜜粉、哺育幼蟲和認巢飛翔的任務。

    青年蜂:8到20日齡的工蜂。由於青年蜂蜜腺發達,它們主要負責一個蜂群中的幼蟲餵養,同時也餵養蜂王,清理蜂巢的主要任務也落在了青年蜂身上,早脾、守衛蜂群、清理死蜂這些工作都由青年蜂擔任。

    壯年蜂和老年蜂:壯年蜂的主要任務就是採蜜,這是一個蜂群中算是最強的勞動,同時採水、採膠也由壯年蜂擔任,而老年蜂則工作比較單一,一般就負責蜜源尋找和採水工作。

  • 6 # 川南傑妹兒

    工蜂是一種缺乏生殖能力的雌性蜜蜂,在蜂群的雌性蜜蜂中,僅有蜂后擁有生殖能力。多數的雌蜂在幼蟲時期,僅有最初幾天可食用蜂王漿,之後改餵食一般的蜂蜜,因而無法完成生殖能力的發育,最後便會成為工蜂;若能持續食用蜂王漿,最後工蜂也將成為蜂后。

    在同一蜂巢中的工蜂,因年齡的不同,可以分為三個生理上不同的工蜂群——保育蜂、築巢蜂和採蜜蜂。保育蜂: 工蜂一生中的前3周是在蜂巢內部度過的。在它們出生後的第1天到第3天.工蜂清掃空子脾以便蜂王產卵。從第3天起。工蜂頭部的乳腺開始發育,它們就變成保姆。先是照料稍大的幼蟲.然後在能夠分泌蜂王漿後就照料小一點的幼蟲,蜂王漿是由工蜂的咽喉腺和下顎腺分泌的。這些腺體隨後萎縮,工蜂就開始其他的工作:清除廢物和蜜蜂屍體,儲存花蜜和花粉。

    築巢蜂: 從出生後第12天到第19天,工蜂分泌蜂蠟建築蜂房。最後,在出發採蜜之前.工蜂還要充當哨兵。它們呆在蜂巢入口處檢查.一旦發現有入侵者便發出警報。

    採蜜蜂: 此時的工蜂要不停地四處飛行,因為它們必須要尋覓到豐足的蜜源、花粉和水源,才能生存。工蜂採集花粉,吸吮花蜜,並且釀造蜂蜜,貯藏蜂糧。工蜂在攜帶花蜜或花粉回到蜂巢時,會做出一系列的動作。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工蜂擔負起尋找蜜源的偵察工作,當它們找到蜜源後,會吸上一些花蜜,然後馬上飛回來,在蜂群中用跳舞的形式來報告蜜源的遠近和方向。

    工蜂無愧於“勤勞”這一稱號,因為歷經短促的一生,它們似乎沒有從工作中停歇下來過。可以說,它們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幹活,任勞任怨。而且一旦遇到敵害侵襲,工蜂又會義無反顧地群起而攻之,誓死捍衛自己的家園。保衛群體、保護夥伴不受傷害,是每一隻工蜂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它們才會心甘情願地為集體賣命。

    “有一個小蜜蜂 飛到西又飛到東 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 不怕雨也不怕風 自立自強有信心 刻苦耐勞勤作工 萬里尋親不怕難 消滅敵人最英勇 最英勇 啦啦啦啦 ……”這首寫給蜜蜂的歌,工蜂就受之無愧!

  • 7 # 梅州石扇金柚

    廣東梅州梅縣石扇鎮中蜂養殖戶和金柚種植戶為您解答:工蜂是怎麼進行工作的?怎麼分工的?

    一、工蜂的工作

    工蜂是蜂群中數量最多,個體最小的成員,由蜂王在工蜂房內產的受精卵發育而成。在蜂群內蜂王是性器官發育完善的雌蜂,專司產卵,控制蜂群,但它並不會去指導工蜂的工作;雄蜂由於沒有采集器官及哺育的功能,只能從事於交配工作,別的一點不會。工蜂雖然也屬雌性但生殖器官發育不全,不能從事生育工作,面對自然選擇的強大壓力,只好承擔著巢內外一切工作,如採集花粉、花蜜、水、無機鹽,築巢,守衛,釀造蜂蜜和蜂糧,飼餵蜂王,撫育幼蜂,清潔蜂巢,調節溫度等除生殖以外的事,什麼都幹。一個蜂群如果沒有工蜂,蜂王和雄蜂就會因缺乏食物而餓死。

    二、工蜂的分工

    1、按日齡分工

    (1)工蜂的分工是按其日齡來進行的,這是目前養蜂界最認可的觀點。初出房的幼蜂身體柔軟,呈灰白色,行動遲緩,3日齡以內仍靠其他工蜂飼餵,但能從事保溫及清理巢房的工作,4-5日齡的工蜂,開始調製蜂糧飼餵飼餵大幼蟲,6-12日齡工蜂王漿腺體發達,分泌蜂王漿飼餵小幼蟲和蜂王,13日齡以後的工蜂,蠟腺發達,開始泌蠟造脾,13-18日齡的工蜂,主要從事清理巢箱、務實花粉、釀蜜、造脾、巢門守衛等大部分巢內工作,因此稱這個階段的工蜂未為內勤蜂。18日齡以後,工蜂的王漿腺開始退化,開始進行外出採集花蜜、花粉、水和鹽分等,20日齡以後,其採集能力充分發揮出來,被稱作適齡採集蜂,要想獲得高產蜂蜜就必須在大流蜜前培育出大量的採集適齡蜂,當工蜂步入老齡後,常進行偵查工作,直到爬出箱外或在野外採集時老死而終。因此這一階段的工蜂被稱為外勤蜂或採集蜂。

    2、按群體的情緒來分工

    (1)大流蜜期到來時,我們可以發現部分五日齡以上的工蜂也能投入採蜜,從按照日齡來分工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這一特性尤其在短暫的流蜜期更能充分提現出來,最大限度地獲取儲蜜,這對蜂群的生存無疑是具有重大意義。這種情況應該是受到蜂群採集情緒的干擾,讓其突破由日齡而形成的分工機制。

    (2)在春繁開始前期,巢內全部都是黑乎乎的老蜂,但他們卻可以承擔內外勤蜂要做的全部工作,有趣的是在受到寒潮打擊,巢內第一代卵蟲全部覆滅,需要重新繁殖,這些老蜂又會承擔起撫育第二代蜂的工作,直到死亡,依然能成功繁殖。這種情況應該是受到蜂群的繁殖情緒的干擾,讓老蜂重新恢復年輕工蜂應有的功能,但壽命上會因此大大縮短。

    因此在中蜂的生活週期裡,內外勤蜂約各佔一半,但工蜂只按日齡分工並不能很好的解釋非正常情況。工蜂的分工時刻都在變動之中,根據蜂群的情緒去從事或改變這種工作。著名科學家弗列希曾進行過一次有趣的試驗,將蜂群改變巢門方向,將全部採集蜂引入別群,剩下盡是幼蜂,結果在第三天出現了令人吃驚的變化,那些只有1~2周齡的幼蜂都飛出去採蜜了,並且還成功帶蜜回來。

    綜上:瞭解工蜂的分工行為,我們最要掌握的就是適齡採集蜂的培育,其次就是造脾的工作,還有就是不斷維持好蜂群內部各齡工蜂的比例,儘量不能出現各齡工蜂斷層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研究生遇到導師的刁難不讓畢業,該如何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