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清心娥

    昨天剛好也有親戚問我支付寶的“相互保”怎麼樣?可以買嗎?

    於是仔細研究了一下,與之前的各種互助平臺“壁虎互助”,“輕鬆籌”等類似,保險公司是莊家,有賠他才有賺,每次抽保額的10%。但是這個39歲前重疾最多30萬,39-59歲最多10萬,萬一有什麼,解決不了問題,並且60歲後他就不保了,因為風險太高了。

    每次扣的費用不多,買不買自己看著辦,但只能作為補充,不能只靠這一份保險,因為他沒有輕症和醫療保障。包治百病的百萬醫療險才值得人手一份

  • 2 # 國際保財師

    這個問題應該是“相互保是否值得參與 ”可能更為準確!

    1. 相互保現在參與,採用的是先加入,再付費的原則,沒有付費,何來購買? 不需花錢的當然值得進入了,不管前面是不是“坑 ”,至少它是一款一年期的團體健康保險,無論如何都背靠支付寶和大基數,保費預測不會太高,哪怕做為一個新生事物,我們帶著好奇心也是值得參與一下的。

    2.相互保的保費由兩部分,一部分是發生理賠的人分攤的,還有一部分是10%的運營成本,如果比起傳統的線下保險,這個運營成本對個人來說幾乎忽略不計,保費上有優勢,賠付上品牌的背書在那裡,應該也差不了。

    3.如果你是一位40歲以上的大叔,毫不疑問,你的風險比20歲的小年輕大多了,而且保費沒太大區別,趕緊參與進去。如果20-30歲的年輕人,建議先擁有終生的重疾險,然後再補充點相互保,那就非常完美地實現了高保障,醫無憂的狀態。

    總之,相互保現在參與肯定不是壞事,至少現在有1000多萬人已經加入,無論是大數來看,還是那麼多人參與來看,大家心裡都是有杆稱的。至少,如果覺得不好,還可以隨時退出。這個機制讓進來變得容易,我預計,隨著相互保的傳播,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加入進來,不管你任何時侯看這篇回答的時侯,肯定不會低於1000萬這個當量了! 我們拭目以待吧!

  • 3 # 陸燕青

    “相互保 ”值得購買,是一種價效比較高的保險產品,比較適合普通民眾。但是,目前該品種還不夠成熟。

    出於對廣大保戶負責,使之能夠保障理賠到位,金融主管部門最近對“相互”保險產品積極跟進有效監管。支付寶相互保也因遭到大量使用者投訴被監管部門調查,金融主管部門並已入駐相互保的承保公司信美人壽,進行對口調研。

    最近火爆的支付寶相互保,具有以下風險。

    一、產品貓膩太多,費用與保障存在不穩定性;

    二、低門檻加入將引發道德風險;

    三、多平臺利益牽連,或不符合監管要求。

    由此可見,相互保尚未達到保險公司的規範化要求,還需就具體細則進行認真探討。並對照相關的保險條例,逐個整改才能取信於民,從而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順祝週末愉快!

  • 4 # 虎牙問保

    以前的相互保是團體重症疾病保險,現在則是一款基於網際網路的互助計劃。

    從重疾險變成互助計劃,就是一個事實:相互寶不是保險了。

    傳統意義上的保險,我們要向保險公司支付保費,保險公司對合同約定的事故承擔賠償責任,實質是我們將風險轉移給了保險公司。

    互助計劃則是以極低的價格,甚至免費就能加入成為會員,如果發生理賠,則由加入的會員分攤理賠款,實質是我們將風險轉移給了其它會員。

    傳統的保險,保險公司要遵循銀保監會的“償付能力”約束,所以保險公司是肯定給大家賠到錢的,當然前提是你符合健康告知。

    互助計劃的賠款來自會員的分攤費用,若是理賠款太多,分攤費不夠,大家很可能就賠不到錢了。

    雖然說相互保今年申明瞭2019年每個人總分攤額不超過188元,如果有多出部分,全部由螞蟻金服承擔,但是對明年,後年並沒有做任何承諾,所以以後相互保是否繼續存在還是個未知數。

    個人覺得如果抗擊風險還是踏實買份普通的保險更靠得住。

  • 5 # 人民理賠師

    什麼是“相互保”? “相互保險”是保險的最初形態。遠在古羅馬時期,戰事頻繁,士兵陣亡常導致家中妻兒無人依靠。因此,他們聯合成立“陣亡互助會”,每人分攤款項,共同支付犧牲士兵的火化費和家屬救濟金。於是,“一人為大家,大家為一人”。

    這種樸素的“風險共擔、互助共濟”,其實是保險本源的契約精神,此後,為了擴大保險的範圍和金額,提升專業效率,避免騙保等問題,保險公司才應運而生。 然而,保險公司越發“跑偏”,為追求更高利潤,走向理財和資產管理,導致健康險創新乏力,條款費解,套路太深,發展尷尬。傳統的保險公司以負債驅動資產,但是在中國,近年來,出現“資產驅動負債”型的保險公司,一度讓人認為保險公司就是圈錢的工具,所以社會各路資本蜂擁進入保險業,大家都想利用保險公司進行圈錢。這樣就尷尬了。

    按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報告,中國健康險市場的滲透率僅為9.1%,2018年以來,購買健康險的群體僅佔6.7%。 但民眾對保險的需求卻與日俱增。《我不是藥神》裡,為買藥治療白血病,“房子吃沒了,家人吃跨了”,絕非戲言。北京的流感中年,賣理財賣股票賣房子,百萬元資產卻經不起一次重症風波,也絕非故事。 中產和貧困之間的距離,只是一份人壽保險,僅此而已。 每年42%的大病患者因病返貧,雖然47.8%的人認為有必要購買大病商業保險,但其中一半因為覺得“價格太高”而放棄。 也就是說,人們都需要保險,但是,保險太貴了,大家買不起;保險太複雜了,大家看不懂。所以,更多的人,對於保險,只是想要。 如今,相互保基於螞蟻對使用者的洞察,以芝麻信用、區塊鏈等能力技術、加之信美相互專業的保險稽核方法運營,解鎖新形式,造就新模式,讓保險迴歸本源,彌補之前不足,這才喚醒千萬人意識,讓沒買過商業健康險的人享受普惠保障。

    頑疾、阻礙、無力、無能

    著名企業家傑克·韋爾奇曾說:“如果想讓車再快10邁,只需加一腳油門,但如果想讓車速提高一倍,就要換車換道了。” 面對網際網路大潮,傳統保險公司也想擁抱變化,換車換道。可架不住歷史包袱沉重,只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傳統保險公司的營銷體制是金字塔結構,強調的是組織利益。即位於金字塔頂層的營銷人員,可以很輕鬆獲取鉅額的組織利益,拼命發展下線,而新進入金字塔作為底層的代理人,留存率不到10%,辛辛苦苦在這個行業留下來的,大部分人平均薪水不到3000元/月,慘慘淡淡,悽悽兮兮,成為韭菜。 金子塔結構是傳統保險公司的生存基石。 所以,至今,很多傳統保險玩家做著網際網路的夢,卻以夢為馬,越騎越傻。 有破有立,定義未來 所有過去,皆為序章 歷事煉心,理解之前的不能、不行、不成,螞蟻和信美互助才能借假修真,有破有立。 真想做成可持續的互助保險,既要滿足低費用,又要能捲入大量使用者,更要有機制、懂運營。一切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商業不是去競爭的,而是最有效地運營資源,創造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螞蟻金服有支付寶、餘額寶,是國民級企業,信美又是第一批獲得保險牌照的新型公司,其公信力很強。所以,它的精算值得信任——第一年每個使用者分攤費用100-200元。 畢竟,保險是虛擬信用合同,無信不立。 餘額寶誕生之初,即遭到大型國有銀行的封殺,危急時刻,彭蕾站了出來,低調地說:餘額寶不是支付寶的戰略產品,餘額寶只是理財市場的毛細血管,銀行才是大動脈! 餘額寶免遭劫難,成為螞蟻金服的2號產品。

    殷鑑在前,螞蟻吃夠了苦,踩夠了坑,絕不敢做商業營銷的應聲蟲,保險行業的門外漢。 心中有譜,螞蟻才敢用支付寶為相互保匯入流量,說明條款,啟用存量使用者,低成本拉新。 同時,支付寶、阿里系多年的積累,已經有了豐沛的資料供給,正可解精算師們的“飢渴”,讓他們能用“細分的推演”彌補“大數定律”的先天不足,解決傳統保險的難題,實現保障目的,又把保費降到最低。 另外,要求650芝麻信用分打底,也保證了先保障後分攤制度下,使用者絕對不缺支付能力和支付意願。 然後,再加上案情的公示,邀請使用者參與複雜出險的監督、陪審,讓他們有參與感、歸屬感、成就感,調動他們的認可、智慧、資源,強化公正裁決,以此避免保障金被濫用的“道德風險”。確保不會出現輕鬆籌裡發生的事情,即騎腳踏車的給開寶馬車的人捐款。 同時,相互保將螞蟻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到賠案證據、資金使用流向,相關公證、司法鑑定、電子證書、法院等全節點見證,全鏈路可信,不可篡改外,調查、稽核也更嚴謹,更具有法律效力。 這樣的設計下,有了價效比,補了短板,填了空白,提升了保險服務的廣度,自然“產品有爆點,使用者能爆炸”。

    相互保有哪些缺點?

    1、40歲後,保障只有10萬; 2、60歲後,保障變為零,而此時,我們更需要保障; 3、30天到40歲之間,所有人保障都是30萬,年輕人相對吃虧,未能實現費率與風險的匹配; 4、螞蟻金服和信美互助公司是按照賠案收取10%的服務費,賠的越多,其收取的服務費越多,會不會為了收取服務費而認為擴大賠案以至於讓相互保的參與者因分攤費用過高而退出呢? 這些問題,可能都需要螞蟻金服和信美互助做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臻於至善,才能不辜負數億人民對於支付寶的信任。

    保哥有話說

    即便現在有一些負面的聲音,但那又如何,被誤解是創新者的宿命。 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感謝螞蟻金服,她讓保險的觀念深入人心,必將極大地促進保險行業的發展,讓這個長週期的行業,含金量更加高!

  • 6 # 長投學堂

    首先,小投來說說自己的態度吧。

    對於手頭不太寬裕的小夥伴來說,相互寶也算是一種保障,但它絕不能作為我們生病時完全依靠的保障。

    有一個很重要的結論是:相互寶現在並不是保險,替代不了保險

    瞭解相互寶的小夥伴,想必發現去年11月27日這個產品名字中的“保”變成了“寶”。

    可別小看這一字之差,它們之間區別可是非常大的。

    因為之前的“相互保”是保險產品,後來升級的“相互寶”不是保險產品了。

    也就是說,它跟現在市面上的輕鬆籌、水滴籌等互助平臺沒有啥區別。更深一層的理解就是,它再也不受銀保監會監管,不再由國家保險保障基金兜底。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生病後,不受銀保監會監管的相互寶、水滴籌、輕鬆籌、各種籌……真的管用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眾籌、互助和保險具體都有哪些差別?

    01 眾籌的結果有著很強的不確定性

    說起眾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從本質上來說,它就是依託網際網路平臺的個人募捐。

    眾籌確實幫助了不少病人家庭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是,近幾年發生的一系列“羅笑笑”事件,讓大家對於眾籌這一善舉的公信力漸漸失去了信心,除非確定屬實,且是親朋好友或親朋好友的親朋好友,才會慷慨解囊....

    再加上籌款的多少取決於曝光度,如果傳播度有限,病人很可能因為籌不到錢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所以,尋求眾籌平臺的幫助是走投無路時的辦法,至於效果好不好,誰也說不準。

    02 互助的形式並不能保障到每一個人

    生病了不想賣慘求人。那麼,低門檻加入、單個分攤金額少、生病就有錢拿的“相互寶”是不是我們的最好選擇呢?

    那可未必!上文中我們也說了,相互寶不再有保險公司參與,只是一個基於網路平臺的互助形式,和其他互助平臺的眾籌模式已無本質區別。

    便宜的東西往往隱藏著風險,首先它要面對的是,不穩定的風險。

    相對傳統保險而言,互助計劃並不能保證每一個參與者患病時,一定可以拿到救助的錢,有些互助平臺甚至在條款裡提及:

    會員對其他患病會員的分攤是一種單向贈與行為,儘管存在會員公約等約束機制,但並不能預期獲得確定的風險保障。

    由於加入門檻低,只要沒有得過惡性腫瘤、原位癌等腫瘤、結節相關疾病,肝炎、肝硬化、艾滋病、艾滋病毒攜帶等疾病的人都可以加入,因此,互助平臺一旦出現問題,發生賠付風險甚至隨時終止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一旦發生風險,產品能不能兌現,全看平臺的“實力”和“良心”!

    另外,就目前的互助計劃來說,互助計劃裡的保障是非常簡單的,對於輕症、中症幾乎沒有保障,大部分只相當於保險中的防癌險和意外險,並不適合所有人。

    03 互助並不能替代保障

    相比起眾籌和互助,有銀保監會嚴格監管的保險,每年保費一交就是上百甚至上千、上萬元,這不算是一筆小數目,沒事時它可能就是一張合同,所以,有不少人心裡都會有打一個問號:保險真的值得買嗎?

    眾籌、互助和保險,有相同的地方,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病家庭減少大病或者意外帶來的經濟壓力和損失。

    但是,本質上三者有很大不同。

    ①互助眾籌是一種事後行為。

    是患者家庭在無力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後的無奈之舉;而和保險是事前行為,都是主動應對風險的行為。

    ②保險的賠付性更為穩定。

    一旦出險,只要在合同約定條款內,即使承保的保險公司發生經營風險,破產了,你的保單也會有銀保監會的保護,一定能獲得賠償。

    互助計劃的理賠更不穩定。成員要想獲得理賠,在上傳證明資料後,還要將個人情況公示,只有其他成員沒有異議了,才有可能得到互助金。

    通俗來講就是,我們花多少錢買多少保障,都是明明白白寫在合同裡的,受到法律保護。

    而互助計劃就不同了,當會員患病尋求捐助時,全體會員分攤的金額無法確定,如果平臺賬戶餘額不足,如果會員不充值就會失去受助資格;

    最後,小投來說說自己的態度吧。

    對於手頭不太寬裕的小夥伴來說,相互寶也算是一種保障,但它絕不能作為我們生病時完全依靠的保障。

    畢竟,相互寶≠保險

    面對高昂的醫療費用時,最好還是準備一份,有國家信用背書的各大保險公司的產品做保底。

    例如,醫療險可以幫助我們報銷醫藥費用,解燃眉之急;重疾險可以幫助我們彌補生病時,不能繼續工作收入的損失……相比之下白紙黑字簽下的保險,能更有效的承接風險!

    每日更新財經資訊,邀您開啟財富自由之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