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443832395706
-
2 # mount121
家長既是引導者也是參與者,這要看在什麼角度去理解這個問題。對於孩子本人成長過程,家長就是引導者,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處環境或者氛圍,家長同時就是參與者,給孩子創造什麼樣的環境或氛圍,家長有責無旁貸的責任。
家長既是引導者也是參與者,這要看在什麼角度去理解這個問題。對於孩子本人成長過程,家長就是引導者,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處環境或者氛圍,家長同時就是參與者,給孩子創造什麼樣的環境或氛圍,家長有責無旁貸的責任。
網上流傳一個親子故事:一位母親在幼兒園聽見其他家長議論自己的女兒:“音樂課,嘴閉成一枚堅果;舞蹈課,總比別人慢半拍;用餐,吃到胃痛還要添飯……”孩子不小心用刀子弄傷手,母親頓時又一頓數落。後來,母親知道,孩子拼命吃飯,是想吃得飽飽的不會生病,“媽媽就不煩了”;弄傷小手,是因為媽媽總怪自己什麼也不會,想學削蘋果給媽媽,讓她別生氣。
在我們不少當家長的眼裡,養育孩子,除了艱辛還是艱辛,並且因為把孩子有沒有出息看作了自己的擔當,艱辛中充滿責任感——寧讓孩子現在埋怨自己,也不讓他(她)將來埋怨。我不知道這出息究竟指什麼,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成年後會頓悟父母當年的苦心,但在“養你這麼累,為什麼不表現好點”的數落下,有許多孩子正變得小心翼翼起來,讓父母滿意,成了他們最重要的目標。
我有時在想,這是一個童年應有的記憶嗎?或者,把自己和孩子都弄得艱辛不堪,是否就是負責任的必然體現?對孩子來說,他們希望父母親守望他們的快樂,而不是緊盯試卷和別人嘴裡的評價。這需要父母彎下身子,去讀懂孩子。對父母來說,在孩子的成長中,除了艱辛,還有收穫、感動、體悟,這也是為人父母者完整人生的一部分。這就需要允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長大,哪怕是比別人“慢半拍”。因為,只有充分尊重孩子,把他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看待,才有自由舒展的人格養成,這是一切所謂出息的真正基礎。請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純淨的種子,風雪再大,它都會拼力為你綻放一朵最美的花。
父母是孩子的引導者、陪伴者,而不是統治者,肯定有許多人認為“當下還不現實”。起跑線太多了,競賽場太多了,只有如“鷹”似“虎”,才能把孩子牽向成功……不過,時代在變,我們也在變。“我們到底是愛孩子,還是在成全自己?”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父母這樣去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