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長流中的魚兒
-
2 # 熊貓吃竹論史
大家都熟知黃興、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在此之前也有很多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為革命事業做好了準備工作。這裡說幾位鮮為人知的英雄人物。
譚人鳳,湖南新化人,中國同盟會會員,武昌起義大功臣。本為教書匠,後受革命思潮影響加入革命。1904年他聽說黃克強、宋教仁等將聯絡哥老會首領馬福益在省城發難,便加緊在會黨中進行活動。後來聽說李燮和、唐鏡三在寶慶起義,又特地帶學生嶽森回去相助,後來事情失敗,傳聞要來圍捕他,經過親友相勸,他才離開。1910年倪映典廣州起義失敗後,譚人鳳去香港看望黃興。當時孫中山、黃興常年流亡海外,不理國內事務,他便想組織箇中部同盟會,領導長江各省的革命。
提議雖然遭到了大多數人反對,但譚人鳳和宋教仁等人依舊成立中部同盟會,進行了長江流域的革命活動。
熊秉坤,清宣統元年加入日知會,後併入同盟會,成為會員。武昌起義他開響第一槍,佔領軍械所取得武器。兵分數路,攻向湖北總署。因當夜大雨,不利於戰事,總督府旁民眾竟自發點燃自家房屋。火光沖天,起義軍軍心大振,第一炮就擊中總署房,武昌總督逃向漢口。此事又稱:人民群眾擁護起義新軍,以房屋火光助大炮攻府。
同年,廣州爆發了黃花崗起義,黃興率百餘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中國同盟會的第十次廣州武裝起義。敢死隊突入總督署,與北洋軍激戰,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黃花崗的犧牲了不少烈士,其中七十二位烈士遺體被葬於廣州黃花崗。對於武昌起義前的黃花崗起義,孫中山先生肯定道:“第一次革命,雖由武昌起義,而實廣東三月廿九之役為之先” 。
-
3 # 朱言文史history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歷史事件。它的影響對日後中國乃至整個亞洲革命(譬如北韓、印度等地 )真可謂是深遠。然而,辛亥革命的勝利被當下若干電視劇誇大難度,有些背離歷史事實。深究歷史事實,我們可以清晰看出辛亥革命的勝利與清王朝內部權力爭奪,袁世凱“政治超人”,地方督撫及立憲派請願活動、會黨勢力、列強外交政策密切相關。
一、清王朝內部權力爭奪為辛亥革命生勝利爆發提供了天然契機。清朝慈禧皇太后和光緒皇帝死後,溥儀被選為皇帝。其生父醇親王載灃出任攝政王,掌舵大清這條龐大而又漏水的巨輪。載灃上臺伊始,極力削弱中央漢族官僚權力,極度強化皇族權力。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將袁世凱排擠出權力核心。載灃意欲殺掉袁世凱,後被張之洞和慶親王等人勸阻,袁被開缺至河南老家養病。袁世凱雖然遠離北京權力中心,但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北洋軍(其中重要將領如北洋三傑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段芝貴、徐世昌、曹錕等人)不聽清政府委派的蔭昌統帥。
段祺瑞、馮國璋等北洋高階將領率領的北洋六鎮軍隊是維護清王朝一支最為強悍的軍隊。他們不斷向北京通電,一方面要求袁世凱出山、執掌全域性;另一方面要求清帝遜位、贊成共和。袁世凱出山後,不僅向清王朝索取軍隊及後勤和作戰地區的最高統帥權,還要求自己成為內閣總理,掌握大清實權。為了能夠向清廷施壓,他與南方革命派之間曖昧不斷。當時趙鳳昌的私宅惜陰堂便成為北方和談代表唐紹儀經常與張謇、湯壽潛、程德全、黃興、汪精衛等密商的最佳處所。
二、袁世凱的“政治超人”身份和實力使其成為整個中國政治走向的方向標,袁自己也為日後南北妥協不斷謀劃,南方甚至允諾袁為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控制了北京政府的軍政大權,並且成為革命派在戰場上和談判中的主要對手。革命派當然希望透過北伐建立一個完整的民主共和國,袁世凱也未嘗不想以武力統一全國,徹底消滅革命武裝及其影響,但當時的具體情勢卻是誰也吃不了誰。汪精衛受南方革命黨的託付利用袁並影響袁,這是大多數辛亥革命領袖們的意見,汪不過是當時“用袁倒清,訓一劃的積極實行者而已。當時孫中山、黃興、宋教仁、黎元洪等人一致認為:袁如果站到革命方而來,就以總統職位作為報酬。孫中山在許多電報、函札裡都表示贊同爭取袁世凱倒戈反清,推袁為民國總統。
1911年11月16日,孫中山曾致電武昌軍政府:“今聞已有上海議會之組織”,“總統自當推定黎君。聞黎有推袁之說,合宜亦善。”11月9日,黃興寫信給袁世凱,把袁比作拿破崙、華盛頓,說袁能做到推倒清廷,則“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為拿破崙、華盛頓,即南北各省當亦無有不拱手聽命者。
三、地方督撫及立憲派活動有力的推動革命的發展。國會請願是預備立憲公會、各省諮議局和部分開明地方官員共同發起的。1909年夏秋之交,張謇事先與江蘇巡撫秘密計議,經過江蘇省諮議局開會討論決定,出面聯絡各省督撫,要求組織責任內閣。由張謇出面聯絡奉、黑、吉、直、魯、浙、閩、粵、桂、湘、皖、贛、鄂等省諮議局,要求儘早召開國會。江浙兩省巡撫和諮議局在立憲問題上首先取得一致意見,因此很自然地在全國國會請願運動中處於倡導與中心地位。
1910年6月,各省諮議局、商會、教育會等10個團體同時向都察院呈遞請願書,入京請願代表有150餘人,在請願書上簽名者則號稱有30餘萬人。清廷再次拒絕提前召開國會,並嚴辭告誡請願代。清政府不斷拒絕立憲派的國會請願活動,使得立憲派和地方督撫對清廷失望。 國內立憲派雖然害怕和反對革命,但並未把當時力量與影響都比較有限的革命黨當做對手。他們渲染革命暴烈的恐懼,當然也洩露若干內心的隱憂,但主要還是藉此威脅與逼迫清廷分出若干權力。
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並未使立憲派完全陷於被動。他們眼見清廷武力撲滅革命無望,便轉而順應革命潮流,贊同民主共和,並且在被動中逐步爭取主動。1911年11月初的上海獨立,革命派(特別是同盟會中部總會)當然是主要驅動力,但上海立憲派李平書等也積極參與,並且在實際上控制了新建的軍政府的全部民政事務。
四、辛亥革命中會黨勢力是推動革命不斷前行的重要力量。會黨勢力自清末明初來一直處於民間隱匿發展之中。尤其是其中西南等省會黨勢力不容小覷。1910年,同盟會貴州分會會長平剛等奉孫中山“各省同志,各回本省運動革命”的指示回到貴州,“即與張百麒商量整頓貴州革命力量,預備起事”。隨後自治學社(推動辛亥革命發展的重要組織)即加緊了與貴州袍哥的聯絡。自治學社成立後不久,陸續參加的社員總數達14 000餘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哥老會員。並有不少袍哥首領如方策、陳燮春、曾憲章、郭清生、張順清、譚冠英、陳永錫、彭景祥、李立鑑、凌霄等,後來都成了自治學社的核心成員和地方骨幹力,在貴州辛亥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於革命黨人的積極奔走和聯絡,一大批有聲望的地方人士都加入了同盟會。其中不少是著名的袍哥首領如張樹三、李紹伊、張百祥、劉天成等,後來都成了辛亥革命時期四川革命的領導和骨幹。辛亥革命前夕,資產階級革命黨人在滇黔兩省新軍中進行了積極的活動,使這兩省新軍中的大多數中、下級軍官和士兵傾向革命或同情革命,成為滇、黔光復的主要力量。在雲南,同盟會員詹秉忠、黃子和等以交朋友的方式,先後爭取了東南六城的哥老會負責頭目戴光儀、戴光廷、馬海堂、王海廷等人以及雲南全省哥老會的總頭目何高升。透過這幾個頭目,雲南同盟會結識了當時在營隊裡的上、中級軍官五、六十人。
五、英美等列強屬意袁世凱出掌中國政局,無疑極大削弱了清政府鎮壓革命的實力。在辛亥革命之前,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對清政府的統治就已十分不滿,甚至喪失了信心。朱爾典所屬意的“強有力的人物”就是袁世凱。朱爾典對袁世凱評價很高,“作為政治家,他的名字幾乎可以等同於秩序、進步和政府的穩定”。顯然,朱爾典對袁世凱的能力以及他在清政府中的作為是極為信任和滿意的。對袁世凱突然被載洋解職,朱爾典極為不滿,“攝政王的行為所表現出的僅僅是對外國政府意見的欠缺考慮,而且他的方式是那種東方獨裁者的方式”。
朱爾典對袁世凱的潛在支援態度在武昌起義爆發後表現得更為直接和強烈。1911年10月10日10月14日,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命令他指揮剿撫“叛亂”。朱爾典認為,“此項任命或許將保證北方軍隊的忠誠,因為他們的忠誠是令人懷疑的;他還將大大加強清政府處理此次危機的力量”。日本方面,11月間國內報紙已開始發表干涉的主張。日本政府雖否認有任何干預的意圖,但又聲稱“若革命及於滿洲,日、俄兩國將不與列強相商,立即出兵。”並稱“在任何列強動作之前,兩萬日軍能立達北京。”俄國方面,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尼拉托夫於10月21日向俄皇提議:“為中國利益起見,對中國應儘可能與東京內閣交換意見,以便不錯過加強中國在華地位的適宜時機。美國與各國駐漢口領事及駐北京公使於10月17日和18日先後宜布“嚴守中立”。美國力倡各國對華採取共同行動,主要是針對日、俄兩國。當時英、法、德各國均傾向於合作政策下的中立立場。
參考文獻:
駱寶善、劉路生:《袁世凱與辛亥革命》,《史學月刊》,2012年,第3期;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一冊,三聯書店(北京),1957;
中國史學會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謝俊美:《上海南北和議與辛亥革命》,《學術月刊》,2001年,第9期;
章開沅:《張湯交誼與辛亥革命》,《歷史研究》,2002年,第1期;
歐陽恩良:《關於會黨與辛亥革命關係研究中的幾個問題——以西南袍哥與辛亥革命為中心》,《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2011年,第5期;
朱言論史問答團隊·趙士見撰稿 -
4 # 折緣
辛亥革命的勝利其實在我看來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從慈禧太后老佛爺帶著光緒皇帝一起歸天后,清政府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了,為了自救,中央朝廷不得不開始新政,而新政的結果是,培養的人才,大部分都轉化為了革命黨,而立憲派們因為皇族內閣的成立,徹底拋棄了清政府。而新軍呢,用了十年的時間,組建的新軍,南方一半都被革命黨滲透,大家似乎都覺得這個國家該變一變了,清政府是時候退出歷史舞臺了,而北方的袁世凱北洋集團,又是一個以袁世凱為核心的藩鎮型別的軍隊體系。到了20世紀前十幾年,清政府已經無法阻擋民眾的覺醒了。
而辛亥革命的艱難,並不是在於戰爭,或則推翻清政府這件事情上,而是民眾的覺醒,以及民主思想的傳播。
實際上,辛亥革命對於民權政治的作用和貢獻,並不是很大。從辛亥革命爆發後到後來二次革命、袁世凱復闢,北洋政府時期,國民政府,這三十幾年的時間裡發生的事情,都證明了,民權在中國依然還是一片荒漠,剛剛冒出了一小片綠洲而已。
清末的最後50年時間裡,是中國思想界的一個劇烈衝突時期,革命的思想也是隨著世界潮流逐漸擴散到中國這片土地上來的。中國其實從來不缺乏革命的力量,只是從來沒有革命的理論支援。兩千年以來所謂的農名起義,大家都知道要推翻壓迫在自己身上的封建專制,但問題是當付諸暴力行動後,卻最終只會轉變成新的專制存在。民主從來沒有在這片土地上萌芽,及至西方思想在清末的傳播,這才把革命這個概念帶到了中國。
可其實,中國的革命理論,也沒有土壤,因為民眾對於民主的認知,是相當模糊和無必要的。艱難求存的廣大勞動人民,他們迫不得已起來造反,是為了生存,並不是為了尋找什麼真理,當生存得以保障後,他們求的是個人的發展,也不是為了什麼人人平等。
所以在筆者看來,辛亥革命更像是一次不成熟的、沒有真正革命理論指導的,人民單純救國熱血驅動下的反帝制革命。大家都知道要反對這個腐朽的清政府,反對封建專制,可都不太明白如何將民主政治運作起來。
而至於題主所問的之前做了那些努力,努力那必須是有的,也是很多的。
自鴉片戰爭以來,從開明的地主階級開始,華人逐漸開始意識到中國已經落後世界太久太多了,要使國家富強不受欺負,這才是當時的精英知識分子們的認知。至於如何富強,那就是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然後用這些技術來振興國家。
至於革命,那是一個長期的醞釀過程,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一次次的對外戰爭失利,一種種方法嘗試以後,才逐漸喚醒了那些接收教育的民眾革命的決心。這是一個社會結構逐漸變革的過程,是在屈辱和血淚中吸取教訓不斷找尋,不斷努力才贏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結果。
-
5 # 94310417小云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最堅苦卓決的一次大事件,中華革命黨人前覆後繼,浴血奮戰,拋頭盧灑熱血,經過十一次大起義在湖北武漢終於形成氣候,與晚清政府分庭抗理,形成南北對峙,在帝國主義大財團和各國勢力,及袁世凱的危逼下,闇然退位,完成了一次看似平靜的改朝換代,。
-
6 # 聖地一凡
辛亥革命的成果就“三民主義”,可直到新中國成立,沒看見中華民國的三民主義的實現!蔣家王朝實質是封建王朝的變種!
回覆列表
謝邀!辛亥革命發生於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無數革命前輩前赴後繼,無數人年紀輕輕就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生命,怎麼會不艱難呢?為了讓更多的人不要忘了為革命獻身的先輩們,在此做一個簡單的普及。
☞19世紀末,清王朝的腐敗不堪、資本主義列強入侵,越來越多先進的華人開始探尋救國圖存的辦法,以孫中山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首先選擇了革命救國的道路。
☞1894年,孫中山組成興中會,提出推翻清王朝,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 。但當時還不能為廣大群眾所理解,追隨他的志士,只有百餘人。
☞1898年,清政府的維新變法的失敗、緊接著義和團運動以及八國聯軍的入侵,人們認識到清政府靠不住,必須推翻清政府,於是孫中山的思想開始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
☞20世紀初年,一個個反清的革命小團體在全國各地相繼出現。由於相互之間缺少聯絡,力量太小,發動的起義和鬥爭都失敗了,革命領導人只能逃往國外。
☞1905年8月20日,革命領導人反思失敗原因後,在東京成立了同盟會,同盟會經過改組和大聯合,會員包括多個省的革命黨人,孫中山當選為總理。
☞從1906年萍瀏醴起義至1911年4月黃花崗起義,共發動十餘次武裝起義都以失敗告終。一些革命黨人產生消極情緒,但仍有很多革命黨人在前線爭取機會,希望打消這種情緒。
☞1908年底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死亡,三歲的小皇帝溥儀繼位,其父載灃監國。載灃企圖把軍政大權收攬到滿族親貴集團手中,引起立憲派士紳官吏和北洋軍將領的普遍不滿。
☞1911年5月清政府下令實行“鐵路國有”。這一掠奪措施激起普遍的民憤,很快形成全國性的保路風潮,清政府由湖北抽調新軍入四川鎮壓民眾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乘機起義,新軍協統黎元洪和立憲派首領湯化龍等都歸附革命。武昌起義的成功震動全國,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一個多月的時間,全國十四個區先後起義成功宣佈獨立,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有的棄職逃命,有的被迫表示擁護獨立,清王朝的統治呈現土崩瓦解之勢。
☞12月2日革命軍攻佔南京,長江上下游革命勢力聯為一氣,南方各省均告光復。
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選舉臨時大總統,每省一票,孫中山以十六票當選大總統。黎元洪當選為副總統。
☞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職,定國號為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1912年為民國元年,以五色旗為國旗,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希望大家過著今天的和平生活時,莫要忘了深埋黃土下的革命先烈!
(你能認出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