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願有生的時間遇到你
-
2 # 老驥伏櫪zcql
張良作為劉邦的總參謀長,在楚漢相爭、以及滅秦的過程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鴻門宴上曾勸項伯救劉邦,助劉邦逃離,作為成功的謀士他識人是很準的,他深知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當劉邦給他齊地三萬戶封地時,他拒封,後來封了個留侯,就是當初張良與劉邦相遇的地方,張良作為漢初三傑之一是很聰明的,他本來出身是南韓貴族,他的志向就是滅掉秦國,當他的願望實現以後,他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所以他寧願隱退,但是有一件事他管了,那就是立太子,為了劉氏天下的安定,他提出立劉盈為太子,就是後來的漢惠帝。
-
3 # 知未是也
一是劉邦非常信任張良。劉邦非常信任張良,對張良能夠言良計從,從來沒有任何懷疑,張良說先打南陽秦兵,以防漢軍遭受來自咸陽和南陽秦軍兩面夾擊,劉邦就停止向咸陽方向進攻,調過頭來先進擊南陽方向的秦軍,劉邦採用張良建議不殺秦朝官兵,結果劉邦在進攻咸陽的道路上一路順風順水,沿途秦朝官兵幾乎沒有抵抗的,都向劉邦軍隊投降,劉邦軍隊越打越多,直到攻入咸陽,接受了秦朝子嬰和百官的投降。劉邦晚上要住在秦咸陽宮,樊噲勸說反遭劉邦斥責,張良勸說立馬恍然大悟,馬上回到軍中,劉邦受封漢王,前往封地過棧道,張良說燒了棧道,以防劉邦反悔和懷疑,劉邦便差人燒了子午棧道……劉邦對張良信任有加,彼此不分你我,關係之鐵,從劉邦呼張良字而不呼其名就能看出一二,包括蕭何也沒有這個待遇。
二是張良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幕僚。漢初三傑,蕭何官居丞相,掌握著漢朝的行政大權,韓信先封齊王,後改為楚王,有人有地有兵有財賦,而張良始終是劉邦的一個幕僚,沒有什麼實權,只為劉邦出謀劃策,不象蕭何和韓信,權重位高,功高震主,對劉邦構成了權力威脅。
三是張良確實貪慾不強。按照張良對漢朝的貢獻,雖然只運籌帷幄,但卻居功至偉,每到關鍵和危難時刻,都是張良屢獻奇計才化險為夷和改變局面,對此劉邦心中有數,因而在封賞功臣時,劉邦封張良在齊地任挑三萬戶,但張良堅決不要,劉邦問張良哪你要封啥?張良說你把我們當初見面的地方留封給我足矣,留是一個小地方,劉邦聽後很受感動,就把張良封為留侯。
張良不愧有戰略眼光,他能知進退,懂得捨得,沒有私心,為人不貪,故張良最後才保持了善終。
-
4 # 至簡歷史
公元前186年,張良去世,定諡號叫文成侯。他兒子張不疑繼承侯爵。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也是劉邦一生最重要、最信任的謀士,與劉邦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張良之所以能夠獨善其身,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1、不貪財資漢元年(前206)正月,劉邦被項羽分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區。劉邦於是賞賜張良黃金百鎰,珍珠二斗。張良一轉身就把這些財物全都贈送給項羽的叔叔項伯,請求項伯替劉邦向項羽求情,加封劉邦漢中郡。張良不貪財,卻處處替劉邦的利益著想,難怪劉邦會如此信任張良。2、不受分封漢六年(前201)正月,劉邦封賞功臣。張良不曾有具體戰功,劉邦卻認為張良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大功勞,執意讓張良自己從齊國選擇三萬戶作為封邑。張良推辭說:“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主上會合在留縣,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謀,幸而經常生效,我只願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在張良本人的堅持下,劉邦於是封張良為留侯,同蕭何等人一起受封。3、激流勇退劉邦奪取天下後,張良功成身退,絲毫不貪戀權位。他對外宣稱說:“我家世代為韓相,到南韓滅亡,不惜萬金家財,替南韓向強秦報仇,天下為此震動,如今憑藉三寸之舌為帝王統師,封邑萬戶,位居列侯,這對一個平民是至高無上的,我張良已經非常滿足了。我願丟卻人世間的事情,打算隨赤松子去遨遊。”於是以體弱多病為由,修習黃老之術,不食五穀,極少外出或參與政治謀劃。
-
5 # 狐筆春秋
數千年來,無論古今中外,所有人等,都是勇於向前,拼命趕路,往往走得急了,都懶得再回過頭來看自己一眼,張良之所以能夠獨善其身,就在於他多看了這麼一眼~
一:世代簪纓的貴族氣度
張良出身於貴族家庭,據《史記》記載。他們家族曾做過五代韓王的宰相,這就充分說明他們家族的不簡單了,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時代非常的混亂,朝生暮死的事情常有發生,一個家族得具有怎樣的實力才能坐穩宰相之位,並且屹立近百年而不倒?
公元前230年,南韓滅亡,身為貴族後裔的張良並沒有被秦國追究責任。他完全可以像其他的六國後裔一樣,悠哉悠哉的過富家翁的日子~但事實是張良走向了一條充滿荊棘和血腥的道路,他毀家紓難,東西奔走,訪問賢才志士,在博浪沙孤注一擲試圖以區區千斤之錐來為南韓報仇~天不遂人願,他的刺殺失敗了,從此隱姓埋名,亡命天涯。但卻依然沒有打消他復仇的決心~也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吧,在下邳,他遇見了形跡神秘的黃石公,並得到了威名赫赫的《太公兵法》,從此潛心專研,心心念唸的想著以此所學來報復秦國~
就在張良矢志不渝的為故國報仇的時候,試問南韓後裔何在?他們可曾想著要報這亡國之恨?透過《史記.留侯傳》我們看到的是孤忠獨懷至死無悔的張良,看到的是為著理想不憚一死的張良,看到的是受人之恩湧泉相報的張良。這耿耿孤忠所蘊含的恰恰是張氏家族的血誠忠貞,這種士為知己者死的遺風餘韻自幼便深深地紮根於張良心中,不知不覺茁壯成長,蔚藍高聳遮天蔽日~
二:君王原是無賴子
張良和劉邦的相遇可以說是上天策劃好,註定了要有一場君臣相得,魚水交融的盛宴~張良的文質彬彬卻又豪邁慷慨~深謀遠慮卻又粗狂爽利~在遇上心思深沉卻又大大咧咧,行事果決卻又充滿溫情的劉邦時。兩個性格迥異卻又互助互補的人一拍即合,在以後的合作中更是默契非常相得益彰~用太史公的話說就是,張良所講的兵法只有劉邦才懂~這種玄之又玄的說法依然是不值得深信的,但用來形容張良和劉邦的關係卻又在合適不過了~
古今之際遇,君臣之勝軌,就本質上而言,張良和劉邦都是聰明絕頂的角色。關於對方的心思言動幾乎一個眼神就能完成所有的交流。在他們交往的這些年裡,對於劉邦的雄才大略,智慮深遠,張良是一清二楚的;而對於他的外寬內忌,用心刻忌則更是瞭如指掌~所以他始終和劉邦保持著恰當的距離,自始至終都刻意的壓制著自己的鋒芒,儘量遠離權利中樞,和劉氏集團的核心人物們保持著若即若離的態勢。種種行為歸根結底就是為了保全自己,為之後的急流勇退埋下伏筆~
三:急流勇退是真豪傑
公元前205年,項羽在垓下自刎,劉邦成了天下唯一的主人。原本的外患轉變成了現在的內憂~張良趁勢而動,見機而作~成功的退出了是非圈名利場。
對他而言,畢生的追求在秦王朝土崩瓦解的時候就已經實現了,後來的鼎力相助不過是可憐天下蒼生淪於水火倒懸而已,功名利祿不足貴,封侯拜相何足道?在功臣們為自己的封賞少了而憤憤不平時,在劉邦為手下們是否能忠誠依舊而憂心忡忡時。洞達幽微的張良卻在為如何儘可能的推掉封賞而籌劃萬端~
不得不說,在漢初三傑這個組合裡,戰勝攻取無往不利的韓信被殺了,忠心耿耿絕無二心的蕭何入獄了~只有功成身退無慾無求的張良真正的做到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這種智慧是一般人所難以企及和仰望的~
四:勸君功名路上早回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我們揚鞭疾馳,奮力向前的時候,不妨像張良學習學習,回頭看看來時路~或許能夠保持初心不變,即便出走半生,回來仍是當年~
-
6 # 國史記聞
張良能夠獨善其身主要就是因為他把權力的遊戲看得太透徹了,並且與蕭何和韓信相比,他在漢高祖劉邦心中多了一點東西——尊重。
張良可以說是大漢王朝的主要締造者之一,在楚漢爭霸的關鍵時刻,是在他的計策之下才對項羽形成了垓下之圍,讓幾乎從來沒有打過勝仗的劉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劉邦稱帝之後,是他建議劉邦聽取婁敬的意見,遷都關中以立萬世之基。漢朝建立之初百官互爭立國之功,是在他的建議下先封雍齒,穩住官員的心,避免了內鬥的惡化。戚夫人與呂雉爭奪太子之位,還是他出的主意才穩定了漢朝的根基。
從張良以上的幾個事蹟,我們就能看出,他與劉邦手下的所有謀士都不一樣——出身南韓貴族的他,是站在了國家的戰略角度來替劉邦出謀劃策,我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張良,劉邦的結局是不是會和陳勝、吳廣類似呢?
而張良能夠獨善其身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不與人爭,漢朝剛剛建立之時,劉邦讓他自己在齊國挑選三萬戶當為自己的封地,而張良則僅僅選擇了初次與劉邦相遇的留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不久之後,張良又表示自己厭倦世俗紛爭,只願意“從赤松子遊”,相當於自行放棄了一切榮華富貴,放棄了手中所有的權利。
張良早就看清楚了——君臣之間的最好結局,應該就是相忘於江湖吧!
-
7 # 帝國的臉譜
在秦末漢初,張良不單單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謀聖,他還是攪動秦末大局的英雄,他的參與,成了秦末亂世下形勢發展的強大的推動力量。
張良是南韓的貴族出身,祖上歷代仕韓,祖父和父親在南韓一直高居相國之位,曾輔佐歷代韓王,家世背景深厚。張良自己,也在秦末助韓王韓成立國,在南韓有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號召力,其影響不可低估。
張良還曾散盡家財,廣募高手,立志刺殺秦始皇,雖然後來功虧一簣,但他的勇猛和膽識,使他在秦末英雄輩出的時候脫穎而出,成為人人敬佩的英雄。可見,張良不單單靠耍嘴巴皮子、當謀士吃飯,他是有身份、有影響的人。
正因為如此,張良陪劉邦參加鴻門宴的時候,他是正式坐在西席的,這說明即便是在楚王項羽的面前,他都是座上賓,不像劉邦部屬樊噲和項羽的部屬陳平,要靠邊站。
所以,項羽也好,劉邦也罷,對張良都尊敬有加,尤其是劉邦,並不完全把他當作部下,而是尊為兄長(項伯來報信,劉邦問張良,與項伯誰大,張良說項伯大,劉邦便以兄事之,可見平時也尊張良為兄)。
劉邦對張良,從來就不像對待樊噲、夏侯嬰、周勃、曹參甚至蕭何一樣,呼來喝去,而是非常尊敬,有事請教,無事尊敬,彬彬有禮,而且,對張良言聽計從,最聽張良的話,連樊噲都知道說服不了劉邦的時候,只要請來了張良,劉邦立馬聽話。更何況,劉邦還極少見地表示自己在謀略上不如張良,那是真心的佩服,這都為張良在劉邦心目中的地位加分。
其實,正是上述這些因素,成了張良獨善其身最重要的基礎,誰會拿自己最尊敬、最感激的人開刀,賊都有三五個鐵心幫手,何況皇帝劉邦?他尊敬張良,就是給自己保留鐵心支持者,倚為智囊。
當然,會做人,懂得謙讓,知道進退,也是張良獨善其身的重要原因。劉邦當了皇帝以後,論功行賞,大封功臣,功臣們以己之長,攻人之短,爭功大小,爭封高低,吵吵鬧鬧一年多都仍在吵,只有張良,從不爭吵。不僅不吵,當劉邦讓他選擇齊地三萬戶封他時,他不要,他只要個小小的留縣,當個留侯。
同時,當漢朝初年大家爭權奪利最激烈的時候,只有張良向劉邦提出退休,“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要悠然世外,擺脫紅塵。這樣一個不爭的人,自然能獨善其身,高位善終。
-
8 # 一更史話
中國曆代王朝中,得國最正的莫過於劉邦和朱元璋,這兩個人可以算是白手起家的勵志典範。但是,儘管這兩個從底層爬起來的“暴發戶”的奮鬥軌跡不盡相同,但是他們在登上皇位之後,對開國功臣展開了大肆清算確實如出一轍,那些名臣良將幾乎被屠戮殆盡。但是,那一眾籠罩在死亡陰影下的開國功臣中,卻唯獨有一個人超然物外,憑藉著高超的政治智慧獨善其身,最終得以善終。
這個人,就是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
說張良之前,先說說漢初三傑。劉邦曾經說過,“我之所以有今天,完全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然而,這三個人並不是都像張良一樣那麼幸運。韓信最慘,33歲被呂后刺死在長樂宮。蕭何被劉邦猜忌,不得不自毀名節,這樣劉邦也沒有放過他,還是把他抓緊了監獄,幾乎死在裡面。只有張良得以善終。那麼張良又是怎樣做到的呢?
總的來說,張良有三大高明之處:
第一,智計無雙。劉邦也說運籌帷幄,最服張良。司馬遷在《史記·留侯世家》中說:“運籌帷幄之中,制勝於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於易,為大於細”。這是讚美張良運籌策劃於帷幄之中,無形之中克敵制勝,謀劃克敵制勝的事情,沒有智巧之名,沒有勇武之功,而是從易處著手解決難題,從小處著手成就大事。
第二:僅憑決定謀略,並不能讓多疑的劉邦釋然,張良比蕭何和韓信更高一籌的地方,在於他懂得“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劉邦開國以後,張良功成身退,謝絕了劉邦萬戶侯的賞賜,自願去貧瘠的留縣,此舉深得劉邦歡心。後來更是潛心黃老,遠離京城,過著隱居漂泊的日子,劉邦就更找不到什麼針對張良的理由。這也為張良以後的全身而退做好了鋪墊。
第三,深知夫人路線的重要性
消除了劉邦的疑心,並不能算是萬事大吉,因為呂后的勢力,也是朝廷中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張良看準這一點,在劉邦意欲廢除太子,改立戚夫人的兒子為太子時,張良就適時的給呂后出了個主意,呂后按照他的指點請來了商山四郜,劉邦看到自己數請不來的四位高人為太子所用,心下明白太子羽翼已豐,從此便再也沒有提起廢立太子之事。呂后這次能夠挽大廈於將傾,其中一多半的功勞,都要算到張良頭上,自然對張良感恩戴德。所以劉邦死後,張良也得以在呂后的統治下順利度過餘生。
張良的這三招,看似簡單,實則有著極高的政治智慧。所以就連心高氣傲的蘇軾也專門寫下《留侯論》,並在文中感嘆道:“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回覆列表
張良,字子房,出身於南韓貴族世家,是秦朝末年、漢朝初年傑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後來劉邦成為皇帝,削了韓信的兵權,讓蕭何聯合呂雉害死了他,蕭何也是屢次受到劉邦猜疑,晚年雖在朝堂之上,但對國事多保持沉默,他們之中,最後能善始善終的只有張良一人。那為什麼漢初三傑中,唯有張良能獨善其身呢?
劉邦曾經說過:“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在著名的鴻門宴上,他疏通項羽的叔父項伯,使劉邦得以順利脫身,保全性命。在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時,他也多次為劉邦出謀劃策。很多人都說,漢朝的天下根本不是劉邦拿下的,是張良、韓信、蕭何、英布、彭越他們這些人給打下的,其實這話也並無道理。
張良從小身體就不好,自劉邦入關都,天下初定後,他便開始稱病不出門,對於劉邦翦滅諸侯王的事,他從不像蕭何那樣去出謀劃策,總是置身於事外。後來劉邦想易儲,改立自己喜愛的戚夫人兒子為太子,呂雉便去求助於張良,張良為了江山穩固,替她出了主意,讓太子的地位得以保全,此後呂雉對他也是十分的敬重。
劉邦曾多次想要對張良進行封賞,讓他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但是張良卻都推辭了,只要了和劉邦相遇的留地,被封為留候。張良說南韓被滅後,他家道中落,淪為了布衣,布衣得封萬戶、位列侯,應該滿足了。張良目睹過有功之臣的悲慘結局,他聰慧過人,深深懂得“功高震主”這四個字的道理,這這一生不爭不搶,所以才能夠善始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