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皇家騎士16
-
2 # 愛易理愛國客家人乙乙
和平是有條件下才是真的和,比如說有一方的軍隊處躍躍欲試,兵強馬壯的狀態下,被動者一方是很難求來真和平的。就象現在的美國,你想叫他安份點,可能嗎?他們造出那麼多武器叫他丟進海里去?不可能!和平的條件是雙方力氣差不多,累了雙方都不願意打了,這時才叫和平。宋朝宋軍事方面就是弱勢,打不起也不願意打,但是呢,金國搶到漢人的利益,過上了從來沒有過的好日子,(指的是他們的貴族)你叫他解散部回家去,這可能嗎?所以宋朝因為腐敗軍隊發展弱,打不過人家,是沒有和平的,給多少錢都填不飽金人,過了一年或幾個月又來要錢,不給又打?弱者沒有和平的條件。
-
3 # 隨雨飄渺
對百姓來講是好事,也是壞事。稅收勞役之苦加重了。與其講是百姓的好事,不如講是大宋皇帝及官僚們的好事了,他們仍然歌舞昇平,照樣衣食無憂,活的瀟灑。因為賠償他們不出一分一毛,羊毛出在狗身上。加重徵收大宋百姓的稅收,百姓比以前加重了一倍多,確保了大宋皇家、貴族、官僚們的享樂,還要確保金國的稅費供應。
宋金議和實則是個苟且偷生的城下之盟,割地賠款之和,大宋朝只有喘息的機會。
反過來金國也因為戰爭不斷,人口銳減,兵源不足,也想盡快休戰議和,有大宋國的年年龐大規模的貢銀,再過十幾年慢慢人口增長,再繼續圖取中原。
但對大宋國的百姓來講,戰事暫時免了,但稅費又加重徵收了,日子過得雖然不好,但總算能有太平的日子。寧作太平狗,不作戰亂人。
百姓雖更窮,但也能苟且偷生的活下來。
其實跟一次性付款,與分期付款之區別。一次性付款數目巨大,讓人很難接受現實殘酷,分期付款是利息與款項遠遠超過一次性付款數目,因為利率掌握在大金國手裡,年年加息,溫水煮青蛙,最終青蛙也是死。
-
4 # 靜夜史
不是。
“靜Yes”不是戰爭狂熱分子,但是對於宋金的和議,“靜Yes”還是有幾點認識:
1、和平是打出來的,不是求來的
為什麼我們對岳飛、韓世忠等人如此推崇?對秦檜之流如此鄙視和痛恨?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和平是打出來的,而不是求來的。
趙構在南方繼位後,不斷向北方的金國求和,然後呢,南宋並沒有得到和平,甚至連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
然後金國就一直南下,一直追著趙構跑,從建康跑到定海在跑到溫州,跑到趙構陽痿了,金國也沒有停下追擊的步伐!
和平?你有要求和平的資格嗎?
所以,只有在金國早遇到韓世忠、劉琦、岳飛等人的迎頭痛擊,被南宋主戰派殺得人仰馬翻,金國才不得不正視眼前這個敵人。
向別人求和平,不僅要看對方臉色,更不會得到對方的憐憫和尊重,說難聽點,當狗都沒人要你!
所以鼓吹宋金和議的,你們的居心何在?
正是因為岳飛等人的窮追猛打,才給了南宋和金國談判的資本,即使岳飛被殺,他給南宋帶來的尊嚴仍然存在,這才是宋金和議達成的基礎。
和議的基礎是勢均力敵,不是搖尾乞憐!
而我們看宋金和議的結果,南宋向金國稱臣,低人一等,還有付出比北宋更多的歲幣,明顯就是南宋吃虧的。
而且,作為強勢的一方,他們有戰和的主動權,所以這對於弱勢的南宋而言,無論如何也算不上是好事。
2、北方人民被徹底拋棄
在宋金和議後,雙方已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為界。這意味著,北方的宋朝軍民,永遠地被南宋拋棄了。
什麼?你想逃到南宋繼續效力?
可以啊,但是從來不會重用你,而且南宋給你想了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歸正人!
真不知是喜是悲!
從辛棄疾的遭遇來看,即使南下投宋,也是鬱鬱而終。因為南宋上層慫得連開戰的勇氣都沒有,你就是熬到死也是浪費時間。
而沒有南下的宋人則更悲慘,被金國統治後,苛捐雜稅就不說了,金國還在北方推行“剃髮令”,直接就要滅你祖宗,斷你香火。
最要命的是,宋金和議徹底斷絕了這些人重新成為宋朝子民的可能,哀莫大於心死,這是北方宋人的真實寫照。
宋金和議,對於北方宋人而言,就是噩夢一般!
3、南方人民壓力山大
30萬歲幣哪裡來?
當然是從百姓身上來,趙構等人只管吃喝玩樂,醉生夢死。大手一揮,百姓的負擔就加重一層。
不要相信宋朝很富有的鬼話,無論哪個朝代,最苦最累的永遠是底層的老百姓。
宋朝富在哪裡?富在商賈士族,他們提高了宋朝人均的GDP值,真正的百姓,還是需要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勞動。
所以,宋金和議的負擔,是加在老百姓頭上的。這樣的情況下,你讓老百姓給趙構高唱讚歌?
很多人總會拿和平的好處說事,比如有了和平的環境,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真是笑話,和平與戰爭於老百姓區別有多大呢?金國和南宋對於老百姓的區別有多大呢?無非是換一個供養的寄生蟲而已,和平影響最大的是誰?是趙構為首的投降派,有了和議,他們就能繼續苟安東南,醉生夢死,而不用像宋徽宗那樣在北方吹風。
所以,宋金和議便宜的不是老百姓,而是那些當權的投降派們!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5 # 為國釣魚
謝友邀
題目完全是拍腦袋想當然的結果
南宋軍隊員額並未在宋金議和後減少;取消戰時“省陌”的官員隊伍日趨龐大;皇室開支逐漸增加;對金歲貢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
停戰後,南宋財政開支不降反增,而這些負擔最後都被轉嫁到百姓頭上
~《金史.卷七十七.宗弼》
北宋產銀地為建、鳳、桂陽三州,仁宗皇祐年間年產最高記錄為二十一萬九千多兩,議和割了陝西,南宋產銀更少,就這麼點銀子還要歲貢二十五萬兩,所以白銀在南宋不是流通貨幣,連儲備金都不是
~《宋史.卷一百八十.食貨下二》
南宋每年白銀收入大概都不夠歲貢所需,例如~《宋史.卷一百八十五.食貨下七》
寧宗慶元二年,收來的銀子別說歲貢,自己用都還差十幾萬兩。後來更慘~《宋史.卷一百七十九.食貨下一》
幸好,這時候金國完蛋了,也就沒人來催帳。不過,蒙元又打過來了,這該如何是好?
跪到後來,連跪的資格都沒有了
和平了,南宋也要發展經濟,發展經濟自然離不開貨幣~《宋史.卷一百八十.食貨下二等》
南宋不單缺銀,連銅都是稀罕玩意,挖墳拆屋搞來的銅僅鑄了劣質銅錢十萬串
南宋普遍流通貨幣為快速貶值的紙幣和不值錢的鐵錢
紙幣可以隨便印,鐵錢可以隨便鑄,這些貨幣在南宋境內可以流通,卻忽悠不了金人。南宋只能以低價與金國交易換取白銀,湊足二十五萬兩再上貢
所以,南宋朝廷只能透過加強對民間的壓榨來維持運轉~《宋史.卷一百七十九.食貨下一》
南宋百姓除正稅外,另外要承擔的有經總制錢、月樁錢、板賬錢、天申節錢、頭子錢、腳錢、船錢、鞋錢、面錢、折帛錢、農具錢、人使歲錢、大禮銀錢、亭館錢、移支、加耗、折變、重催、附加稅錢、呈祥、畸稅漏催、預借……等等多達數百個名目的雜稅
~《宋史.卷一百七十四.食貨上二》
南宋朝廷將地方財政收入作為考察地方官員政績的一項重要指標,使地方官員以科催為要務,惟財賦是念~《宋史.卷一百八十六.食貨下八》
和平了,趙老九和秦檜表面上仁政不斷推出,然而~《宋史.卷一百八十六.食貨下八》
實際上無所不稅
~《宋史.卷一百七十四.食貨上二》
秦檜為了展示自己除了跪姿迷人外也是治國奇才,和議後便大力推行經界法,表面上要均田賦,減輕民眾負擔,背地裡指使地方官“暗增民稅七八”~《宋史.卷一百七十三.食貨上一》
四川是受害的重災區之一,百姓僅田賦(正稅)就要交總收入的一半,實際負擔遠超戰時
秦檜是個南北,趙老九這人也從來不怕打臉,例如~《宋史.卷一百七十三.食貨上一》
紹興二十六年,為了鼓勵耕種,說好了免租稅十年,結果~《宋史.卷一百七十三.食貨上一》
第三年,等老百姓開好荒從便宣佈將開始嚴法徵收
議和後,在趙老九和秦檜大力發展經濟,實行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下,南宋百姓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宋史.卷六十七.五行五.土》
幸福到根本不需要考慮明天吃什麼,一切自有上天安排
-
6 # 坐古談今
治理國家只需要發展經濟嗎?國家的存在還包括保衛臣民的安全和生存。經濟之外,生命比經濟重要、生存尊嚴也不比經濟不重要。
(1)北宋丟棄責任,南宋丟棄責任和做人的資格
宋金合議僅從《澶淵之盟》看,宋主丟失了歷史責任,將幽雲十六州千里土地、千萬百姓丟給他人,卻要求這些地區永遠支援他們,其無恥心態昭然若揭。
參閱“宋代,生活在金地的漢人的族群認同是怎樣的”這一問答。
宋真宗
南宋和金的“紹興和議”更是屈膝投降、罔顧廉恥的行為。同時,休養生息後發展經濟,宋朝、南宋政權所創造的所謂“經濟神話”的主體承受者都是誰呢?
(2)所謂的南北宋經濟只是少部分人的幸福,貧富差距仍然很大。宋朝經濟確實比其他朝代好,但也僅是保障民眾“肚子飽與不飽”的時間比其他時間 長而已。
宋朝的“三冗”問題非常嚴重,三冗加上三冗背後的奴才和親屬構成了龐大的既得利益者。很多人都說宋朝財政收入有多高,但為何不說既然這麼高怎麼還會入不敷出呢?
富裕者是皇族、官員及其幫閒,幫閒數量比較大,因此藉助這些人獲得生存的小商人就比較多。但是廣大農民作為人口多數是無法享受這些好處的。例如軍隊大量從事商業活動,包括岳飛、韓世忠在內的能打仗的將領也是如此。
宋高宗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140卷,就同樣記載著南宋的經濟狀態。岳飛、韓世忠這些將領還都是能打仗的,都是民族英雄,對戰鬥力沒有影響。但不能打仗卻能摟錢的庸才蠢將就更多了。
劉世光軍達5.2萬,其中8千人搞商業活動。韓世忠每年有一百萬貫收入、地租九十萬。岳飛大軍每年收入二百多萬緡收入、地租稻穀18萬石。可以說,軍隊冗員之龐大,從宋朝到南宋政權財政收入都不夠發了,只能讓軍隊從事商業活動。
同理,冗官也是非常龐大,這些人同樣會大規模地營造收入,創造所謂的商業神話。
北宋也是如此,只不過沒有南宋這般瘋狂,詳見“為什麼朱熹說:‘古者刻剝之法,本朝皆備’”這一問題。
-
7 # 天之吉星
宋粉白秦們樂道的南宋政治民主、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純碎是了異想天開。史實證明,納貢稱臣的附屬國南宋,奸臣當道,貪汙腐敗,照樣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而年貢金主子,銀、布各25萬兩(匹),超出南宋總產量近十萬兩(匹)!苛捐雜稅合部取自民間。民戶稅賦為年產的"半數"以上,還哪來的人民幸福生活?議和後,南宋人民的所謂幸福生活,"幸福到了不用考慮明天怎樣生活,一切自有上天來安排!"。
-
8 # 元元的天下
以北宋為例,公元1004年宋金議和,簽定了《澶淵之盟》,這符合宋真宗意願。他只盼遼軍北撤不惜代價,面子上稱宋為兄,遼為弟,所以大哥對小弟頗為慷慨大方,其一,每年朝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其二放棄燕雲十六州,各守疆界。…
不過兩年,西夏李明德也與宋"修好",稱西平王,以"賜"的名義,每年送其銀一萬兩,絹一萬匹,錢三萬貫,茶兩萬斤,並重開榷場,進行各種貿易。
兩項加起來,除去割地,比起日後金軍第一次南下靖康議和條件,實在是小兒科,以宋朝國力不足百分之一,此後北宋百餘年的基本無大戰。宋仁宗趙禎即位後,又在邊界增設三處榷場,民間貿易頻繁,出現了"商販如織”的景況。
此後北宋得以戰事稍歇,裁減了河北戍兵一半,沿邊戍兵三分之一,也節省不少的軍費開支。對於商業和手工業都很發達的宋朝來說,人民休養生息,經濟得以發展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
只是宋皇便以為天下太平了,不思進取,照樣歌舞昇平,豈不知和平不是妥協割地和歲貢能換來的,強鄰的野心終是慾壑難填。比如日本佔領了臺灣和東三省就滿意了?德國佔領了波蘭,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就止步不前了?
妥協終換來1126靖康之恥,北宋滅亡,些許安寧之後是覆巢之難。宋朝的君主奉行"守內虛外”的政策,認為"內患“比"外患”更可怕。宋太宗曾說:
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可以預防。唯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既然城下之盟,割地賠款能換來安寧,對於遼國強大的軍事壓力,北宋並未採取認真有效的對策,反而一次次助長了敵人的氣焰和實力。
歲貢加上冗兵,冗官,以及皇族的揮霍,據《宋史.食貨志》記載,宋仁宗時期1049年,尚收支平衡,而到宋英宗1065年,財政已出現赤字近一千五百萬貫,財政危機加深。到北宋未年,沉重的稅賦使得農民破產,四處起義不斷。
在宋金"海上之盟”,約定下宋將歲幣轉送金,燕京空城歸宋,宋以其租稅一百萬貫。這個和約並不能滿足金的胃口,反而將宋朝軍事政治的腐敗暴露在金面前。
靖康元年,宋欽宗派人求和,金完顏宗望獅子大開口:宋須交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牲畜一萬一千頭,緞一百萬匹,絹帛一百萬匹,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還要尊其為伯父,以宋親王等為人質,送金過河,方才許議和。宋難以接受,只得備戰。二月,宋廷全盤接受了金軍提出的退兵條件。金軍第二次南侵,靖康二年(1127)四月,北宋滅亡。
雖然北宋的滅亡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澶淵之盟》開始,以屈辱求和平消極抵抗,使己總處於被動,放棄了主動的權利,錯失了收復失地的多次機會,終致亡國之禍,"靖康之恥”也為後人留下"弱宋"的教訓。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邊的小魚兒,期待您的關注點評。 -
9 # 蕭欽鈞
宋朝滅亡了,連歲幣都省了,豈不更划算?更有利於老百姓?更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這不汪大淵都航海到大西洋了,多給力?沒啥宋朝官家不肯早死早超生,硬是要苟活於世分裂中國,抗拒統一,增加百姓負擔呢?
-
10 # 雄鐵
戰與和,不能義氣用事。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和,也是一種策略。打不贏就和比打不贏就跑還略微好些。就宋金和約來說,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南宋能守住半壁江山就不錯了。靠岳飛能打贏嗎?我看是否定的。朱仙鎮大捷吹得嗚嗚的,五百大敗十萬,如果我是弱智我會相信。講楊再興勇猛,講楊再興死得壯烈,可為什麼不講楊再興死於河南?稍微有點腦子都會想一想,都會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每年用於戰爭的軍費是多少?和約納貢是多少?佔北伐軍費的多少,有人說不到十分之一。稍微一算就知道,修生養息是對的。趙構的錯誤是休生養生的同時不思進取,貪汙腐敗盛行,沒有加強國防建設,沒有以堅強的後盾來應對敵人。所以復國無望。
回覆列表
短期肯定是好事,長期也是好事
奈何大宋的皇帝除了大送啥也不會,國難當頭還是就只知道以文御武,最後無武可御。
養了一批二級殘廢一樣的進士,寫寫畫畫就能高官厚祿,前線拼死拼活的將士連立功都不能立太大。然而有什麼用?被大宋官家當做自己人的好男兒並沒比武人多哪怕是一丟丟的忠誠度,絕大部分賣起國來毫無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