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類在文明的路上走了多遠?
1
回覆列表
  • 1 # 古城金地140787426

    文明——文字表達清楚明白叫文明。

    大家都說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只有中國了。

    為什麼只有中國了?中國和別的文明古國有哪些不一樣嗎?

    對比以後就明白了什麼叫文明。

    國際上認同文明的三個條件:1,城市遺址不存在了嗎?答案不是。2,是他們的文字不存在了嗎?答案也不是。3,是他們的宗教信仰不存在了嗎?答案還不是。

    上面的條件各個古國都存在,為什麼說他們的古代文明失落了?只有中國文明還存在呢?

    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三個依據 不正確。

    正確的答案就是: 他們的古老文字現在沒人使用了,文不明瞭。只有中國的古老文字還在使用。

    他們失落文明的原因就是文字已經看不懂看不明白了。中國的文字還能看懂看明白。這就是 區別。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國,幾千年的字都可以看懂看明白。別的國家的文字已經不認識了,已經是失落文明,字還有,看不懂了,不明瞭,現在只有中國文明還存在,幾千年的中國文字還在使用。

    中國文化的根就是文字的使用。離開了這個根文明不存在了,文化不存在了。現在能證明的就是甲骨文。良渚文化裡的一,二,十等文字現在還在使用,也應該是文明的證據。

    原始和文明是兩個大家認為相反詞意。如果,在原始大森林裡有人迷失了方向,那麼他就很難走出去了。但是,有一個標牌出現在他的面前,上面有個↑箭頭指出方向,如果能明白他就會得救。原始和文明就從這裡分開了。那個有↑就是象形文字。沒有字的是原始森林,有了文字就能看明白出去方向。

    人與高階動物比,人本身就是高階動物。智慧接近人的猩猩,還是海豚人和它們比,人有文字,它們沒有。人可以把所有的事物記錄下來,把世世代代的經驗記錄下來,傳給後代,而別的動物不能。

    人和動物的腦子記憶有侷限,不可以記很多的事情。

    人使用了文字記錄,可以幫助記錄更多的東西。一個人靠人腦一生學習,能夠掌握的學科幾種就很了不起了。一生拿到幾個博士就不簡單。而學科有幾十種,靠腦子記是不可能的。文字在這方面使人腦增加了幾十倍,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翻閱。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人和動物的區別不能用道德來衡量。原始人也是人,他們為了爭奪食物打的你死我活,遠古的原始人連個遮羞布都沒有,還談何道德廉恥。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國,幾千年的字都可以看懂看明白。別的國家的古代文字已經不認識了,已經是失落文明。 沒人用了,已經失去了根的意義。

    中國字文明在於指向明確,馬字讓人看了就是馬這個動物。鳥看了就是鳥這個動物。不會把鳥看成馬。不會馬字看成鳥。這就是文明。如果兩個字看了分不清,就是文不明,就會出現混亂,是非不分,指鹿為馬。特別是在法律法規方面,容易造成怎麼解釋都可以,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你不是 你就不是,是也不是的混亂局面。造成文字獄的悲劇。

    金屬沒有文字不是文明,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三星堆的銅疙瘩,誰能說說是誰鑄造的,到現在也不明。城市遺址也不是文明,只能證明那裡有人生活過。有人強求有國家的出現就是文明。這是不講理的說法。國家是什麼?是一個組群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的集體社會。如果沒有文字就不是文明。像這樣的社會有很多,像螞蟻,蜜蜂。能說它們文明嗎?它們文在哪裡?怎麼明?不要總是認為外華人說什麼都是正確的。

    文化就是文字化。

    把事物使用文字化後的資訊傳遞。

    通常說粗話的人大家認為沒文化,其實不完全是這樣。

    文化是什麼?就是文字化。把一切事物變成文字的表達,你善於哪方面的表達,就是你在這方面注重學習專業文化。

    小學生上學就是文字化的開始。有的人沒有上過學,沒有被文字化過,用文字表達事物和自己內心思想的時候,表達不出來就容易發火,說粗話,特別是在和人有爭議的時候。

    修養不代表文化,修養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改進扶植修改。

    每個人受到的教育不同文化水平也不同。主攻的方向也不同,也許他主攻的是別人不知道的專案。隔行如隔山,所以別人不能理解他的專業。

    不同的文化注重於不同的特長,在某些領域精通,就是某種文化水平就高。有文化不是全面的掌握各方面的知識,不一定對每一行都精通。在這一行有文化,到了別的專業就不一定有文化了。就像一個醫生給人看病他有文化,但是給機器看病就無能為力了。同樣道理機械師給機器看病手到病除,給人看病就不行了,因為他們被文字化的專業事物不一樣,學習的方向掌握的文化不一樣。

    他們相互之間的論文交流也會有這個現象,誰都看不懂誰。如果他們相互之間,一個聊病理,一個聊機械,他們誰也聽不懂誰在說什麼,因為在他們的腦海裡就沒有被對方的專長文字化過,他們都有文化,誰能說他們沒有文化。

    文化就是文字應用變化的組合。文字象相片,文化就是把一個一個相片組合起來的影片。組合起來的文章就是一部電影故事。這就是文化。

    好的文化能夠明確表達自己所要描述的事物,傳遞明確的資訊。讓人一看就明白。有的人對文化本身就迷迷糊糊,不懂裝懂還要東拉西扯一些不相干的東西來拼湊,讓看的人一頭霧水。這是不好的文化。

    中國文化使用規律邏輯性很強,中國文字使用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字的前後順序不一樣意思就變了,結果就不一樣。

    文化是用來傳遞資訊的。邏輯性不強傳遞的的資訊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歐洲現代習性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攻擊.掠奪.創新。它們被文字描述出來就是攻擊文化,掠奪文化,創新文化。

    他們的這些現代文化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本身’是分不開的。

    他們的文化本身就是守獵的傳統文化。狩獵的原始人都是使用弓箭的。他們的文字會和他們的生活習慣有關。就拿英語來說,第一重要的狩獵工具是箭頭,具有直接殺傷力,象形字就是A箭頭。B是手拿弓,C是沒有弦的弓,D是有弓弦的弓。F是斧子後面就不一一再說了。

    他們這種經常和獵物周旋的生活,使他們養成了集體進攻圍捕的習慣。

    他們不斷的改進工具,使他們有創新的習慣。

    中國的文化習慣和歐洲不同,是從農耕開始的。一年四季種了收,收了種,反覆迴圈,年復一年,經久不變。所以,中國的文化是一種守舊的複製文化,守著古老的文字不變。自古至今都是在複製,一代一代的傳下來。

    任何國家的文化都值得研究。中國 傳統文化應該是自古以來,大家都在使用 ,又離不開的文字化運用方法。

    文字化就是學習文字變化運用,小學生上學就是文字化的開始。文字化的運用方法,就是自古傳下來的傳統組合變化的方法。

    不能把精神.物質.工藝.藝術.技能.風俗.習慣.服飾.城市風格.酒.茶......都叫文化,它們的名字不叫文化。它們的名字就是它們本身,酒就叫酒,精神就叫精神。如果非要和文化硬拉在一起,那就要在後面加上文化兩個字。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等,他們也要加上文化兩個字,不加文化兩個字他們該是什麼家還是什麼家。這些都是被文字化中的一個派系。中國文化不是哪一家的。少了哪一家中國文化的根還在。

    考古時曾經挖出一種酒是綠色的,能說它是酒文化嗎?不能,它只是酒,它可以‘被’酒文化,酒後面要加上文化兩個字,才叫酒文化。它背後的故事才是酒文化。它是哪裡生產的,用的什麼材料,它賣給了誰,當時誰喝了,喝酒時猜不猜枚,有什麼規矩。這些才是文字加工過的酒文化。

    文物沒有文字不代表文化 ,它只有文化的資訊。把古代文物骨笛資訊用文字組織起來,只能證明當時的音樂藝術的程度。韻律達到了幾個音節的運用。玉石文物證明當時的雕刻和審美觀。青銅器如果沒有文字,也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水平和鑄造工藝技術,就像原始人的石斧石碗石器一樣不是文化。發明不是文化,是技術改革創新。城市遺址不是文化,證明不了誰在那生活,他們的生活習慣是什麼?,生活來源是什麼?只能證明那裡有人生活的痕跡。

    風俗習慣不等於文化,各國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相同的風俗習慣,相同的風俗習慣不能說是文化相同。很多動物也有習慣但不能叫文化。

    口口相傳是文化口頭上的傳遞。說話的人發出來聲音和文字,聽的人也在接收每一個文字。這種方式容易失真比如端午節,傳來傳去就不知道是誰的風俗習慣了。

    最好的方法是文字化,寫成文章記錄下來,這就是文化。像有些經書就記錄了很多事。

    好的文化要深入淺出,淺顯易懂。不能神神秘秘,故弄玄虛,東拉西扯,顯示知道的很多。要能夠表達清楚你的思想,這就是好的文化。

    中國文化是不是上下五千年我沒有證據,但是甲骨文是事實。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優點是:文字簡練表達清楚的象形文字。這樣的文字組合起來的文化表達能力強,文字像照片,把文字的照片組合起來就是電影影片,怎麼組合變化,這是祖傳方法。

    世界上聯合國開會,同樣內容的演講稿,放在桌子上最薄的那份就是中國的。外華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中國文化太神奇了。

    中國文化的組合排列前後順序,和別的國家文化也不一樣。主謂賓的用法也不一樣。姓名的順序也不一樣。表達方式也不一樣。這就是中國的文字化使用方法。這就是根。

    中國文化細膩邏輯性強簡練明瞭。

  • 2 # 定慧堂

    在中國,如果要弄清楚什麼是文明?關鍵在於首先弄明白什麼是文化?當前比較普遍的現象是,把文化混同於文明,自我拔高式的傳播“泛文明”,這是一種可怕的流行。

    現在,各種“文明”的稱號成了人們爭相追逐和宣傳的話題,似乎只要貼上“文明”的標籤,就站在了人類的高峰,就可以藐視一切,甚至秒殺一切了。

    其實,這是走入了極大的“文明誤區”。 理論上講,文化-culture與文明-civilization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

    中國最早的“文明”來自《易經》中“見龍在田,天下文明”,這裡的文明指的是一種“文采光明”的狀態。

    而西方文明(civilization)來自於拉丁語“civis”,即城市居民,所以,這裡的文明指的是“人類共同生存在一起時的一種開化能力”,與中國古代講到的文明有原則上的差異。

    我們今天講到的所謂文明,明顯是以西方文明(civilization)的內涵為主導的一種普世文明。

    文化是區域性的風俗習慣,文明是世界性的共同價值!文化越古老越有蘊味,文明越現代越有價值。文化是講傳承的,文明是分階段的。

    不同地區有不同時期的文化,同一地區有不同階段的文明。不能被世界普遍認同的文化,不能稱之為文明!而所有的文化幾乎都是排他的。

    所以,越封閉的地方越強調自己的文化;越開放的地方越強化普世的文明!文化是一切民族的基礎,但單純的以文化自居則是一種迂腐的表現。

    因為,任何文化都需要改良和昇華,並與其它文化相借鑑,從而使自己的文化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即,任何文明都不是自己標榜出來的,而是從世界文化的浪濤中提煉出來的!

    簡單講,如果將“文化”與“文明”混為一團,有點類似將“聰明”與“智慧”混淆、將中國的科學與西方的科學混同的同一概念。

    比如,老子曰:智慧出,有大偽”,這裡的智慧是聰明,而非西方人講的“sophos”(智慧)。

    同樣,中國古代的科學是“分科而學”的意思,而西方科學是從數學、哲學中“分離出知識”的過程,此時的科學是日本人從“science”中翻譯而來的。

    本質上講,文明是科學的產物,沒有科學就沒有文明。科學出現之前,人類只能把文字、語言、風俗、習慣稱之為“文化”,並且,這些不同的文化受到地域、交通的隔離而互相割劇和分散。

    所以,科學誕生的意義,不僅在於它將西方文化中的神學、數學和哲學串聯在了一起,透過科學的精神和方法,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它將整個歐洲的文化統一在了一個科學的定義上,從而形成了今天的現代文明。

    那麼,世界上存在普世文明嗎?當然存在,如果你不承認,直至我行我素,最終必然會受到國際社會的群起而攻之!

    因此,只有符合科學定義上的文化融合與創新,才能稱得上是文明,否則,只能算是一種古代文化。文化可以淵源流長,文明必須推陳出新!

    (二,接上文)

    本質上講,科學是文明的產物,沒有文明就沒有科學。

    科學出現之前,人類只能把文字、語言、風俗、習慣稱之為“文化”,並且,這些不同的文化受到地域、交通的隔離而互相割劇和分散。

    所以,科學誕生的意義,不僅在於它將西方文化中的神學、數學和哲學串聯在了一起,透過科學的精神和方法,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它是在整個歐洲文化統一,並形成文明的基礎上才產生了科學!

    今天的世界,到底存在不存在普世文明?什麼叫普世文明?比如,國外開車的共識原則,就是岔路上的車在進入主路之前,必須先在“stop”線前停下,然後再觀察主路,主路上無車後,才可進入主路前行!這是公認的普世文明。

    因此,只有符合普世價值的文化融合與創新,才能稱得上是文明,否則,只能算是一種古代文化。

    文化可以淵源流長,文明必須推陳出新! 其實,中國文化與西方文明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契約精神”。

    所謂“契約精神”,主要包括自由精神、平等精神、信守精神、救濟精神,是在個人自由,平等,守信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

    中國文化發展的方向是走向世界文明。要弄清楚文化與文明兩者區別,必須先弄懂英文中文明的涵義,因為這兩個詞都是日本人從英文中翻譯過來然後傳入華人!

    理論上講,文化越厚重的地方文明程度反而越低。比如,印度與美國相比;文明程度越高的地方文化越簡約。再比如,深圳與某些文化古城(X封、X陽)相比!文化底蘊雖然不深,但文明程度明顯高出一籌。

    所以,最優秀的文化一定是需要脫胎換骨、刮骨療傷,才能實現鳳凰涅槃後的推除出新!抱著五千年殭屍不放的,那不叫文化,叫守魂! 未來真正能夠推動中國發展,使中國能夠屹立於世界之林的一定是文明。

    文明,只有文明,才是推動文化走向世界的基礎力量! 但文明也是有倫理的,更是科學的化身。

    作為擁有智慧的中華民族,必須首先將自己融入到科學的大海中,吸收科學的養份,建立起智慧科學體系。

    在當今和未來世界裡,文化永遠只是一種內斂的、區域的和自我的修煉,而決非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正所謂“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其實就是一種“聖人文化”,每一次中國的進步,都是在反對聖人文化的基礎上的一次革命,都是對前一個傳說文化的揚棄。

    或者說,正是拋棄了傳統文化,國家才得到一次升級的機會,辛亥革命、解放革命、改革開放無不如此。

    遺憾的是,每一次獲得一定成就後,就又重拾“傳統文化”,重新回到“聖人文化”的老套路上,只要一強調傳統文化,又是儒學、心學這一套……。

    歷史一次又一次的輪迴而無法實現突破! 華人為什麼始終就走不出自己文化的那一畝三分地,而去面向世界、面對未來、面對科學、面向文明呢?令人思考,讓人揪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良品鋪子衝刺上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