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希望效果快一些的。
5
回覆列表
  • 1 # 一飛59795360

    靜養是最好的,要看你得病時間長短,時間越短越好治療,不要走彎路(精神病醫院),這種病是不容易治好的,但是控制好一點的話,跟正常人是一樣的,只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沒有暴力傾向,慢慢的就好了也不一定

  • 2 # 心理醫生張彥平

    堅決反對上面那個叫“一飛”的觀點,不知道你是不是醫生,但你的觀點絕對誤人子弟!

    精神分裂症的治療必須要到專業的精神心理機構就診,如果病情不嚴重的話,門診治療即可,嚴重者則必須要住院治療。但無論是門診還是住院治療,都必須要進行藥物治療,以控制病人的幻覺和妄想,興奮與衝動症狀!而不是什麼“靜養”,且越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效果越好!

  • 3 # 心理諮詢師韓美齡

    精神分裂怎樣治療比較好,首先需要明白什麼是精神分裂及案例的具體情況,然後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因為解決問題關鍵是明確原因所在,然後有才能有針對性的解決,譬如同樣是感冒,受寒感冒與流感的有效治療方案絕對是不能一樣的。

    (一)、精神分裂是一個不成熟的概念

    我看過數個版本的《精神病學》,無論哪一個版本,都沒有明確精神病類疾病的病因是生物醫學的,還是社會心理的。幾乎所有的版本都是把兩種病因都列出來,有不少版本還在前面加上“可能”這類模糊性詞語。咱們權且以這本《牛津精神病學教科書》(以下簡稱教科書)當做精神病學類書的代表,來說說精神病學分類與判斷的模糊與缺失。

    2010年2月第五版·中文版《教科書》第二章分類與診斷裡寫道:“精神病學分類引起了特別的挑戰和爭論,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很多精神障礙的病因並不明確。”上世經60年代,在西方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精神病學運動”。這場運動是被幾個開創性的思想家的思想火花點燃的:法國哲學家福柯(M. Foucault) 、英國精神病學家蘭恩(R. D. Laing)和庫柏,以及美國精神病學家薩茲( Thomas Szasz) 。事實上,對精神病學的批判從未間斷過,貫穿了整個精神病學史。“反精神病學”這一術語在20世紀60年代的正式出現和廣泛傳播顯示,此時反精神病學已不僅僅是一種思想傾向,它已經成為一場名副其實的社會運動了。而在這場運動後,精神病學的病因把社會文化價值觀拉進來,和生物醫學原因一起,成為精神類疾病病因的重要部分。

    對於精神疾病的定義,《教科書》同樣列出生物醫學觀點和社會性觀點,把兩種觀點並列在病因中,統一給予精神類疾病的定義。不管是學習者和從醫者,還是瞭解相關知識和接受治療者,並不明確哪些人哪類精神障礙是生物醫學原因,哪些精神障礙是社會性原因。由於教科書的權威性,大多數人由於對來用神病類疾病的感覺是莫名其妙的神秘無解,會不遐思考認同這種分類診斷。區分不同原因致病,肯定會涉及到治療的方式方法有異,生物醫學原因致病自然是生物醫學的治療模式;社會性原因致病,應該從社會文化構成和價值判斷來考慮做個人心理調整,同時改善個人對社會環境的適應性進行與社會環境的良性互動。而對社會性原因致病也採用生物醫學模式,就是摘黃瓜跑到茄子地裡去了。

    精神病學現行的分類與診斷在病因上,就是不分清楚是生物醫學原因還是社會心理原因。在病因上,先說說生物醫學原因再說說社會性原因,然後統統給予疾病的帽子,拉進醫院給予生物醫學的治療模式。結果是,精神病學打著科學的名義做著一點也不科學的事情,讓人覺得很可笑。更搞笑的是,針對社會原因引發精神障礙的心理調整,醫療人士成了唯一合法的心理治療者,被精神衛生立法壟斷。

    精神病學的分類與診斷,在《教科書》中始終沒有明確哪些是按照生物醫學的模式,哪些是按照社會性觀點。從其後面的病因章節內容來看,依然是一個大雜燴,既說了可能存在的生物醫學因素,也說了可能存在社會性觀點。而這種可能存在的籠統觀點,正是精神病學近百年來遭受到越來越多質疑的根本原因,稱之為假設學科。而實事上,精神病院收治的大量所謂病人,都是在這種假設病因的診斷之下被動接受著不知所終的治療。他們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被治療好,而是因為痛苦無法解決被這種治療安置。接受治療安置的即是求治者,也可能是家屬。由於精神類求治者的痛苦,往往會給家屬很大的影響,擾亂家屬的正常生活,同時也帶給家屬很大的心理負擔與心理痛苦,所以接受治療安置的也是其家屬的意願。在這種模糊的分類與診斷裡,即使當事人不願意接受治療安置,相關的法律也以影響治安為由明令收容治療。這種不明病因又被立法支援的精神類疾病的分類與診斷,又給了某些強勢人群實施人際管制迫害的一個合法手段,把他們看不慣的、厭惡的、讓他們頭疼的人送進精神病院進行治療安置。

    《教科書》在分類與診斷的章節裡寫著: “在日常用語中,‘疾病’這個詞用得比較隨意。與此相似,在精神病學臨床工作中,‘精神疾病’這個術語使用起來也不確切,經常和‘精神障礙’作為同義詞使用。在這方面,‘精神的’和‘精神病學的’也互換使用。人們已多次嘗試對精神疾病下定義,但即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也沒有一個被一致接受的定義。通常的方法是參照一般醫學中疾病的概念,找出與精神疾病相似的概念。”正如文裡所說,“精神病”和“精神障礙”、“神經病”與“神經症”這兩對詞語混淆在一起,不僅在臨床上被模糊不清地運用,也被人們在日常中作為輕蔑、詛罵、貶低他人的口語廣泛運用。

    《教科書》在分類與診斷章節中說:“精神病學分類引起了特別的挑戰和爭論,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很多精神障礙的病學並不明確。”如果是從生物醫學的角度來給予精神病學進行分類和診斷,生物醫學是一門很嚴謹的學科,怎容許有不明確病因的分類與診斷?如果從社會性觀點來分類診斷,我們要關注的是當事人的社會價值和個人的生活感受,所謂的“精神疾病”只能是日常用語的一種隨意性疾病比喻。即是一種隨意性疾病的比喻,生物醫學性的治療就成了多此一舉,對於當事人內心痛苦的救助,就要從社會性層面給予社會心理性指導與啟發,助他們自助。而精神病學的這種模糊的分類與診斷,把這類人群籠統地歸到精神疾病一類,對他們的救助被立法限定在醫療機構。對於那些社會性原因引發的精神障礙者,大眾內化了疾病的概念,這類人當然性認為自己是病人,求助的物件自然是醫療機構。於是,他們絕大多數不能得到社會性層面給予的社會心理性指導與啟發,就是得到社會心理性指導與啟發,他們也因認為自己是病人,缺乏自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得救助效果大打折扣。

    (二)精神分裂的症狀診斷與被精神分裂

    因精神分裂概念不成熟的原因,而精神分裂的診斷主要通往外在症狀(如幻覺、妄想等)進行診斷,缺乏對原因的具體分析,心理諮詢中接待過很多在醫院被誤診為精分的案例。這類案例完全可以透過心理諮詢調整解決。而精神類藥物只是控制症狀,並不能化解背後的心理原因。另外,精神類藥物還有極大的副作用,損傷神經系統,引發記憶力下降,思維遲緩,身體發胖等。

    以下是我諮詢中接待的案例,各位讀者朋友可以作為參考進行理解:

    一、一個女孩兩年前談一男朋友,二人很相愛,計劃結婚但因母親極力反對,最後二人灑淚分手。愛情湮滅後,女孩情緒低落,出現幻覺,感覺那個男孩時而出現在自己身邊。母親認為其有病,把他送入某著名精神病院。醫生以其出現幻覺,診斷其為精神分裂症,要求住院治療。女孩認為自己是心理因素引起的,需要心理諮詢調整,其主治醫師對此不理不睬,住院兩年多沒有任何效果,女孩要求出院也不被理睬,多次尋求自殺未遂。有一次趁護理人員疏忽,跳樓自殺。好在是在二樓住院,沒有生命危險,但雙腿骨折。

    二、張某,20歲,初三時,有段時間在家學習的時候總是感覺有人在自己耳邊說話,害怕。在家學習時需要有人陪同。母親帶其看精神科大夫,被本地醫院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吃精神類藥物一年多不但沒有效果,反而變得躁狂。另外由於長期吃藥副作用很大,體重由90多斤增加到160多斤,而且變得健忘、呆滯。其親戚有心理困擾經美齡老師調整,完全好轉,介紹其來心理諮詢調整。諮詢發現她的症狀最初只是由於受到過度驚嚇引起。

    (三)精神分裂怎樣選擇治療比較好

    即使按照精神病學的標準,精神分裂也是分類別的。

    1、由器質性問題引發的精神分裂。常見的如腦萎縮引發的老年痴呆等,或因腦損傷,如車禍導致大腦受損引發的精神分裂。此類精分,無法痊癒,只能靠精神類藥物控制。

    2、心理、社會因素引發的精分。如受到重大不良刺激時間,超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引發精分分裂。此類精神分裂,在本質上還是心理問題,尋找經驗豐富,技術好的心理諮詢師,可以透過心理諮詢調整痊癒(在發作不可控的情況下可以適當輔助藥物控制)。如果選擇的老師技術特別高超,在精分發作的情況下也可以心理調整。透過心理調整,問題解決了,也不會引發什麼精神殘疾。

    但心理社會因素引發的精神分裂,如果不從心理的根源上化解問題,僅僅透過精神類藥物進行治療,精神類藥物只是透過控制神經系統來控制症狀,並不能化解問題的根源,而且精神類藥物副作用太大,損傷神經系統。如導致記憶力下降,思維遲緩,呆滯,身體發胖,嗜睡等。特別是對於未成年人,神經系統還處於發育狀態,可能導致精神發育遲滯。而在諮詢中也遇到過因一般心理問題吃精神類藥物而引發幻覺、妄想等症狀,然後又在醫院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的案例。精神類藥物引發的副作用,有些隨著心理調整問題的解決是可以恢復正常的,有些損傷則可能是不可逆的。

  • 4 # 中醫助手達達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病。大多數患者在年富力強的青年時期起病,以25歲左右為最多,也有不少在少年和壯年時起病,大多起病緩慢,少數呈急性或亞急性。病程從數月至數十年。如不及時治療常會反覆發作或遷延不愈。當疾病在高峰期,患者的工作、學習、生活、社會交往等均適應不良,客觀檢查發現情感、思維、意志行為的互相不協調,精神活動有分裂現象。

    ー、臨床表現

    該病的主要表現是精神活動(也稱心理活動)脫離現實,在知覺、情感、思維及意志行為之間不協調並互相影響,而導致學習、工作、生活、社交等適應能力降低,因此常不能維持原來的學習、工作能力,原來的生活習慣方式也變為異常。

    二、診斷要點

    (1)發病緩慢,發病初期或急性發病時有神經衰弱症狀,如頭痛、失眠等。

    (2)精神症狀:凡具有以下症狀中的至少兩項,且無意識障礙以及情感高漲或低落,即可確診:

    ①聯想障礙;

    ②妄想;

    ④幻聽;

    ⑤行為障礙;

    ⑥意志減退;

    ⑦被動體驗;

    (3)病程標準:精神障礙的病期至少持續3個月。

    (4)應除外腦器質性精神障礙,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和精神活性物質及非橫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

    三、微創埋線治療

    精神分裂症屬中醫學“癲狂”的範疇。主要與心、肝、脾和腦有關,在病理產物方面主要責之於痰療,取穴以任督二脈調神為主,兼以健脾、養心;疏肝、豁祛為法。辦證分型可分為以痰氣鬱結、心牌兩傷為主的癲症,以及痰火上擾、耗氣傷陰為主的狂症。

    ①癲症:精神抑鬱,表情淡漠,神志痴呆,語無倫次,或喃喃獨語,喜怒無常,不思飲食。舌苦膩,脈弦滑。或神思恍惚,魂夢顛倒,心悸易驚,善悲欲哭,肢體睏乏,飲食衰少,舌質淡,苔薄,脈細無力。

    ②狂症:不寐易驚,煩躁不安,語無倫次,面紅目赤,情緒不穩,喜好飲食。舌質紅,黃膩,脈滑數。病起急驟先有性情急躁、頭痛失眠、兩目怒視,突然狂亂無知,逾垣上屋,不食不眠,舌紅絳,苔膩,脈弦大滑數。

    1.取穴 三維配穴法。

    (1)任督二脈:水溝、百會、風府、大椎。

    (2)臟腑背俞穴:脾俞、心俞、肝俞、腎俞、膈俞。

    (3)循經取穴: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陽陵泉、內關、神門、湧泉、豐隆。

    (4)經驗配穴:印堂。

    2.操作要點

    本病治療中,癲症選穴以背俞穴為主,狂症以水溝、百會、風府、大椎和湧泉等瀉火、鎮靜、安神穴位為主。每次根據症狀選5~10穴,背部穴位提捏進針,向脊柱方向植入線體,其他穴位直刺植入線體。風府穴注意針刺深度和針尖方向。在治療時間上,7~10天埋線1次,一般10~20次為1個療程。

    四、臨證經驗

    1.華佗夾脊穴為主治療精神分裂症

    取穴:根據患者症狀和神經節段支配規律·隨證選取大椎、陶道、無名(T2棘突下)、身柱、神道、靈臺、至陽、腰陽關、十七推下和腰俞,以及穴位兩側的華佗夾脊穴共30個穴位為主穴;配穴:天泉、大腸俞、委中、承山。每2周1次。

    2.應用聽宮穴埋線治疔精神分裂症頑固性幻聽

    取穴:聽宮穴。取2-0PGLA線體,長0.5cm,張口取穴,用一次性埋線針植入穴位,每週1次。3次為1程。

    五、臨床治療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主要由於情志不遂,損傷肝脾,或因思慮過度傷及心神。此外,其發病又於先天稟賦和體質強弱有密切關係。病理變化為因思慮過度,勞傷心牌,而致心牌兩傷,血不養心,出現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心悸善怒,悲痛欲哭,疲乏無力等症。或因抑鬱傷肝,肝氣鬱結,傷及脾胃,致脾虛失運,生溼生,痰氣上逆,結於心胸,迷濛心竅神明,出現精神痴呆,言語無倫,喜怒無常,穢俗不知。痰多夾療,疲合邪,氣血凝滯,腦氣與臟腑之氣不相連線,也可導致發病。

    本病分為虛實兩端。對於虛證,除重點調神之外,本病應該取背俞穴,特別是脾俞、心俞以補益心脾之虛,兼取心包經之內關、間使和心經之神門以寬胸利氣、安神養心,還可配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補牌益氣。痰是本病治療的一個重點環節,無論是癲症還是狂症都與痰有關,癲症主要責之於痰鬱,故取穴當疏肝解鬱理氣化痰。朱丹溪雲:“治痰必須調氣,調氣必須豁痰。”氣滯、痰凝是本病主要的病理變化,故疏肝解鬱、降逆化痰散結為本病之治療大法。內關、三陰交、並加豐隆、陽陵泉疏肝理氣、和胃化痰、氣下痰消,故能收到較好的療效。

    對於痰火所致之狂症,《內經》對足陽明經脈病候較為集中的論述主要見於《靈樞・經脈》篇關於“是動”、“所生”病的描述,“是動則病:酒酒振寒,善呻,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賁向腹脹,是為盱厥。”陽氣盛則為狂,陽盛充於四肢,所以有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狂躁好動,打人毀物。治療當清胃瀉火、鎮靜安神。取足陽明胃經穴位,如足三里、豐隆、上巨虛和督脈穴人中為主要穴位。

    調神法的特徵是在華佗夾脊穴區域形成區域性聯合刺激灶,一般以夾脊穴及中間的督脈穴聯合,研究認為“頸膨大”不僅是腦脊神經傳導束必經之路,同時還具有調節腦功能和感覺運動功能之功能,改善大腦的血液迴圈供給的功能,透過交感神經、神經節、神經根、調節血管的運動功能,調節脊髓上部的控制中樞,從而達到治癒精神分裂症,減少復發之目的。據報道,臨床上有20%~40%具幻聽的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滿意,最終成為“顧固性幻聽”。不僅影響患者的思維和情感而且往往支配患者的行為,聽宮穴為小腸經穴,小腸經“從缺盆循頸,上頦,至目銳眥,卻入耳中”,聽宮穴通經絡、瀉鬱火和化痰濁,對於頑固性幻聽具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康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