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清先生

    【周武王伐紂一日滅紂,華夏文明融合為中國】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和《詩經》,《尚書•梓材》:“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詩經》中有三首詩,七處提到中國,“惠此中國”在詩經中出現了四次之多。考古的證據,是陝西寶雞出土的何尊底盤銘文中,出現“宅滋中國”一句。中國的概念,出現於周武王伐紂之後,周武王伐紂之前,中國的前身是“華夏”。

    華夏是中華民族先民的稱謂,最早起源於六萬年前的女媧造人,夏天的時候兩棲類青蛙繁殖,青蛙的叫聲就是“哇”“呱”,蛙類強大的繁殖力,是夏天的太陽帶來的,女媧的後裔皆稱“有夏”。兩萬年前的燧人氏發明了“火”,因此燧人氏的後裔稱為“華”,燧人氏的母族稱為“夏”。距今7800年前,“華”部族居住在陝西寶雞,“夏”部族居住在甘肅天水,大地灣文化和半坡文化遺址提供了考古依據。伏羲的母親就是來自“華”部族的華胥氏,伏羲氏的父親可能是“夏”部族的酋長。

    華夏是中華民族早期先民同一民族的兩種不同的圖騰,他們的共同之處是,有相同的祖先崇拜和太陽神崇拜,都自稱是女媧的後裔。不同之處是,崇尚鳳鳥圖騰的是“華”部族,崇尚魚龍圖騰的是“夏”部族。華夏民族是農耕民族,“華”部族先向中原遷徙,“夏”部族後向中原遷徙,距今五千年時,華夏的分界線在太行山,太行山的東面主要是“華”部族,太行山的西面主要是“夏”部族。

    公元前28世紀早期,神農炎帝建立“象朝”,公元前2697年,炎帝禪位於黃帝。禪讓制起源於炎黃二帝,黃帝之後的帝位繼承人,從炎帝、黃帝的後裔中推舉,實行輪流坐莊稱帝。“象朝”傳國將近700年,一共有十三個“帝”,一個攝政,分別來自華夏的不同部落。帝顓頊是“夏”,帝嚳是“華”,帝堯是“夏”,帝舜是“華”,帝禹是“夏”。公元前2070年,大禹帝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商湯的先祖簡狄吞玄鳥蛋而生契,“契而生商”是為“華”。

    周人的母系祖先,是炎帝部族有邰氏的姜嫄,《詩經••生命》:“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炎帝部族和黃帝部族聯姻,後來炎黃二帝反目,雙方悔婚之後,姜嫄生下了后稷,曰:棄。后稷長大後精於耕作,“象朝”封爵為“岐伯”,是為大司農(農師),后稷的子孫為姬姓,一直世襲大司農之職,直到夏朝末年。商湯滅夏時,后稷的第35代孫“不窋”,率領夏朝的遺民,回到了岐山有邰氏。商湯命令費昌追周人於有邰,周人則北上入戎狄。

    周人是夏朝的遺民,《詩經••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夏朝滅亡,夏的遺民及周人進入戎狄之間,大約就在今寧夏一帶。不窋是后稷的第35代後裔,並非是后稷的兒子,司馬遷記載有誤。不窋之後,兒子“鞠”繼位,鞠之後孫子“公劉”繼位,公劉雖在戎狄之間,遷徙到豳(甘肅平涼)重新開始后稷的農業。公劉之子慶節、慶節之子皇僕、皇僕之子差弗、差弗之子毀隅、毀隅之子亞圉、亞圉之子祖類、祖類之子亶父,古公亶父去豳遷周人於岐山之西,於是周興也。

    古公亶父有子太伯、虞仲、季歷,季歷娶太任生子姬昌,太伯、虞仲知道,亶父想把爵位傳給姬昌,就藉故流亡到吳越之地。亶父去世後,季歷繼位,季歷之後姬昌繼位,於是周族興旺發達了,殷商封姬昌為西伯,是為周文王。崇侯向殷紂王誣告周文王,詔周文王拘於羑里,紂王烹殺伯邑考,以肉羹賜食周文王。周文王的忠臣、良子們,尋找到有莘氏(甘肅臨洮)美女,驪戎的文馬,有熊氏的九駟,他奇怪物,透過佞臣費仲進獻給殷紂王。殷紂王釋放了周文王,並授予周文王弓矢斧鉞,節度西方兵馬。

    周文王回到西岐之後,廣施仁政積蓄力量,掃除周邊的勢力。第二年,周伐犬戎;第三年,周伐密須;第四年,周打敗耆國;殷商之臣祖伊聽說後,很害怕向殷紂王報告。殷紂王說:“我是真命天子,他能把我怎麼樣呢?”第五年,周伐邘國;第六年,周伐崇侯虎,建成了豐邑,自西岐遷都於豐邑。第七年(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駕崩,太子姬發繼位,是為周武王。

    周武王在孟津修建前進基地,大量囤積糧草和作戰物資。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祭祀於畢地,去東方巡視兵馬,在孟津舉行閱兵式。號召天下諸侯會兵,有來遲者斬,周武王遂渡黃河。到達黃河中流時,有白魚跳到王舟之中,周武王拾起來放生了。有球形閃電擊中王家倉庫,發出巨大的聲響。這時候,八百多諸侯會兵於孟津,都說:“可以討伐殷紂王!”周武王說:“你們不知上天的意思,時機還沒有成熟。”就班師了。

    公元前1046年,《史記·周本紀》:“居二年,聞紂昏亂暴虐滋甚,殺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師疵、少師彊抱其樂器而餎周。於是武王遍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誓已,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陳師牧野。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距武王。”

    武王出周師:帥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個細節,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史記沒有記載有甲士多少人。周初的軍隊規制,戰車一乘,從甲士150人。冷清個人認為,武王親帥的周軍,戰車三百乘,騎兵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此類推,諸侯軍車四千乘,有甲士就得六十萬人。武王伐紂的總兵力是六十五萬人,和紂王的七十萬人不相上下,旗鼓相當。

    牧野之戰紂王的總兵力是70萬,紂王的軍隊遭受到武王軍隊攻擊之後,大部分倒戈了。以往的文史學家們,都解讀“倒戈”為“臨陣起義”。冷清認為“倒戈”的含義,是倒拖著戈矛潰散逃跑,而不是臨陣起義。周武王的伐紂大軍發起攻擊後,助紂為虐的50萬諸侯聯軍,就潰散逃跑了。伐紂大軍包圍了忠於紂王的20萬殷商軍隊,直殺的“血流漂杵”,殷紂王跑回鹿臺,把綴有奇珍異寶的衣服穿上,就在鹿臺自焚了。

    牧野之戰後,周武王清查了殷都,把殷朝的錢財都分給諸侯,並且舉行了祭祀儀式,然後發動了針對助紂為虐的諸侯國的戰爭。根據《世浮》的記載,也就是說,助紂為虐的諸侯軍隊有五十萬,潰散逃跑了。牧野之戰之後,武王開始逐個剿滅他們。根據《逸周書·世浮》記載,在牧野之戰之後,武王開始征伐四方,陣斬十七萬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人,俘虜三十萬有二百三十人,滅國九十九個,降服方國六百五十二。

     

  • 2 # 欲雲談史論今

    從各類史料的記載來看,牧野之戰基本只進行了一天不到,就使得商人軍隊“前途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絕望之際,商紂王在身上披了一件玉衣後,自焚而亡。

    以此而言,很多人認為周武王伐紂,一天就獲得了成功。

    且不說周人反商是周文王與周武王兩代人數十年的功業,即便是武王伐紂成功之後,所謂“滅紂即滅商”的說法,也不過是後人的想當然。

    就在周武王第一次東征之後,一個細節證明了“滅紂”不等於“滅商”!

    《史記·周本紀》記載,商紂王自殺後,周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諸侯,諸侯畢拜武王,武王乃揖諸侯。……武王至商周,商國百姓鹹待於郊。於是,武王使群臣告語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

    唐代司馬貞看到這段,就產生了質疑,認為太史公這段描述是“失辭”!為什麼呢?

    古人見面之時,有揖禮和拜禮兩種形式。

    對於男子,拜禮通常有稽首禮、頓首禮、空手禮。其中,稽首禮最為隆重,屬於臣拜君、子拜父、學生拜老師;頓首禮為地位相等的人互拜;空手禮是古代通常會見的禮節。無論是哪種拜禮,都必須先跪坐再行禮,所以更為隆重和正式。

    揖禮,在周時屬於王見諸侯的禮節,分為天揖、時揖、土揖:“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所以別親疏內外也。”(《周禮·秋官·司儀》)揖禮屬於拱手禮,不需跪拜,所以整體比拜禮更輕一些。

    周武王滅紂之後,諸侯拜武王,周武王僅用揖禮答謝,這是正常——因為八個同盟國都已臣服於周。可當周武王面對商國百姓的“再拜稽首”時,居然是“答拜”,這就令人十分驚訝了:諸侯身份遠比商人百姓高貴,周武王對百姓行拜禮卻對諸侯行揖禮,這不是尊卑不分嗎?

    事實上,這不是太史公的“失辭”,《逸周書·克殷》的記載就是如此。周武王表現得這麼異常,必有原因。

    在當時的天下人看來,所謂的“武王克商”,更應該是武王克“紂”。正如張蔭麟先生所說:“殷都的陷落和商朝的覆亡,只是周人東向發展的初步成功。商朝舊諸侯的土地並不因此便為周人所有,而且許多舊諸侯並不因此就承認武王為新的宗主。”

    就比如周人第一次孟津會盟之時,號稱有八百諸侯參與。但是,真正周人決心東征之時,卻僅僅帶上了其中的八個諸侯國,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孟津觀兵之時那麼多諸侯國都沒參加最後的東征?

    事實上,也許就是當時眾多諸侯國的政治目標僅僅是反紂而不是反商。商紂王的殘酷統治,讓天下人為之憤慨;但也許大多數人沒有想過改朝換代。這就與梁山好漢反貪官汙吏卻不反趙官家的道理一樣。也許大多數諸侯的目標是“改良”,未必是“革命”。但周人延綿三代人的血海深仇,迫使他們早早確立了“革命”的目標,目的上的差異,使得周人不敢過於依賴天下諸侯。

    不但外部方國諸侯不服者甚眾,就是在商周內部,雖然很多商人在倒紂時選擇與周人合作,但在商紂王死後,也不一定就認同周人作新的“帶頭大哥”。

    《尚書·商書·微子》記載商國太師對微子開說過的一段話:“商今有其災,我興受其敗;商其淪喪,我罔為臣僕!”意思是:“殷商現在或許有災禍,我們都要承受災難;殷商或許會滅亡,我絕不做敵人奴僕!”商國太師與少師,在牧野之戰前,就已先行帶著禮器逃亡到了周國。但在逃亡之前,卻信誓旦旦地說“我罔為臣僕”,可見商人中上層人士中,即便是選擇與周人合作倒紂,但他們卻是“反紂而不反商”。

    再比如商紂王叔父箕子,曾經裝瘋賣傻以逃避商紂王迫害,但仍被投入了監獄。武王伐紂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釋放箕子。照理而言,箕子應該對周人感恩戴德。可在第一次東征兩年後,當週武王再次見到箕子,問他殷商何以滅亡,箕子卻答非所問地“以存亡國宜告”!可見就連箕子這種飽受迫害的殷商高層人士都不願承認殷商被滅!

    牧野之戰,周人一天之內就擊垮了商國軍隊,可謂是損失極小。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意味著商人實力沒遭到毀滅性打擊。商人實力仍在,隨時依然可以反攻倒算,再次將周人擊敗。如此強大的一股力量,卻還沒徹底心服,即便周武王攻克了商都、殺死了商紂王,他又怎麼剛宣稱“滅了商朝”?

    正因為如此,所以在攻入商都之後,周武王才會對商國百姓“答拜”——不想辦法儘快籠絡商人,天下是誰的,還是個未知數。

    正因為天下諸侯方國不服者眾多,商人在商紂王死後也敵意重重,所以在第一次東征後,周人依然不敢立刻遷都中原。

    直到周武王去世之時,留下的遺言仍然是防止商人造反:“嗚呼!旦!我圖茲殷,其唯依天!”(《逸周書·度邑》)“唉,姬旦!要想平息殷人,只有依傍天室(即嵩山)!”

    足見牧野之戰後,形式上商朝雖然已滅,但是要滅商人心中的商朝,還遠遠未能成功。

    這一任務,是周公旦二次東征之後才得以徹底完成。

  • 3 # 歷史研習社

    在通常的印象中,改朝換代往往是乾坤整頓、天翻地覆的大事,決定改朝換代的大決戰必然也是曠日持久,積年累月的大戰。但是在上古時代,戰爭遠沒有這麼殘酷,很多改朝換代的大決戰所用的時間非常短,尤其是周武王滅商的大戰其實只用了一天。

    姬姓周族原本是發源於陝西黃土高原上的一個部族,後來遷徙到渭水流域,和當地的姜姓族群聯姻,逐漸休養生息,以農耕為生,一直以來就有討伐商朝的志向,而實現這個偉大夢想的人正是周武王發。他在父親文王昌的基礎上,大會諸侯,於孟津觀兵,制定了一個在牧野速戰速決的大戰略。

    牧野之戰示意圖

    武王把滅商的主戰場選定在牧野有很深沉的考慮。當時殷商的王畿也就是“大邑商”四周都有天險,國都殷的四郊又有別都,駐紮著重兵。牧邑又名朝歌,位於殷的南部,是王畿南郊的軍事重鎮,因而成為了商朝的別都,商紂王當時就住在這裡。

    武王觀兵於孟津之後二年二月甲子日,周武王決定進軍牧野。歷史學家推測,武王從一月二十六日從周朝首都出發經歷二十五天到達孟津,渡河之後又經歷六天急行軍到二十七日甲子達到牧野,也就是牧邑之外的原野,當天早上宣誓進行決戰並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牧野之戰繪畫

    眾多史書都記載,武王統帥進攻牧野的精銳先鋒部隊只有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也有的說還有甲士四萬五千人,諸侯參與滅商者有戰車四千乘,紂王發兵七十萬人抵抗武王,但這個數量過於龐大,只有在春秋戰國時期才可能出現,可能是被後世誇大了,參加牧野之戰並取得勝利的其實只有武王親自統帥的少數精銳部隊。

    姜太公呂望像

    史書記載,周武王在牧野展開戰車三百五十乘,命令師尚父呂望(即傳說中的姜太公姜子牙)和伯夫上前挑戰,從清晨誓師衝殺開始到夜晚,周軍先鋒突擊衝殺,撕裂了商朝大軍,商軍便全盤崩潰,土崩瓦解,紂王奔逃回牧邑宮中,以玉環身而自焚身亡。《詩經》記載“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可見戰爭在甲子一天之內便宣告結束,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參考文獻

    楊寬:《西周史》

    許倬雲:《西周史》

  • 4 # 水煮汗青

    牧野之戰——只用了一天就以7萬正義之師擊潰70萬商紂大軍!

    歷史上第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就這樣結束了,誰都沒有想到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攻破朝歌城。就在周武王聯軍行軍的路上,武王姬發還在為此次征戰而占卦,結果連佔幾次都是凶兆!但牧野之爭才剛剛開始就已早早結束,周武王的聯軍衝進朝歌城,逼得商紂王自盡,商朝六百多年的歷史就此終結。

    如果說周朝的建立就是商朝的終結,那周武王真的是用了一天就“滅”了商朝!因為從此以後歷史再無商朝。

    牧野之戰以後,周武王的聯軍還用了差不多二個月的時間在商朝境內進行屠殺掠奪,殺死十幾萬商人,搶走大量的財物。然而經過如此的屠殺和掠奪,商紂王之子武庚卻沒有被殺,而且在武王分封諸侯的時候,還把商朝的舊都殷地交給他管理。如此大氣的舉動,是武王的仁義,還是當時禮樂制度的要求,確實讓人費解。但武庚的封侯卻帶來了後患!

    三監之亂

    牧野之戰雖然攻破了朝歌城,紂王也自盡而亡,但商朝的殘餘勢力並沒有清除,周武王為此事也一直髮愁。武王去世後,成王繼位,由於成王年幼,周朝暫由周公旦攝政。結果武王的三個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為此不滿,認為周公要篡奪皇位,便聯合紂王的兒子武庚一起發兵造反,這便是周朝第一次諸侯造反,史稱“三監之亂”。

    三監之亂由於有商朝殘餘勢力參與,所以有人認為商朝在這個時候還不算完全被滅掉。但我認為,牧野之戰以後商朝就此消失,殘餘勢力也是作為周朝的諸侯國而存在,所以商朝真的是一天就被滅了!

  • 5 # 中原小胡歌

    武王伐紂,是指大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帶領周與各諸侯 聯軍起兵討伐商王帝辛(紂),最終建周滅商的歷史事件。 依據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銘文記載,“武王徵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紂,一夜之間就將商滅亡,在歲星當空的甲子日早晨,佔領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銘文,澄清了武王伐紂具體日期,證實了古籍中所載的“戰一日而破紂之國”的正確記載。

    武王伐紂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它是商衰周興的轉折點,經過牧野之戰,一戰而勝,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對推動中國歷史進步起到積極作用,它標誌著歷史的進步和發展。

    伐紂成功之後,西周開始實行分封制,中國從此建立了長達800年的周朝,周朝的經濟、文化、生產力水平比商代更高,並培育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武王伐紂的五百多年後,作為商族後裔的孔子,面對輝煌的周朝,這樣傾心表達對滅掉他祖宗之國的周朝的認同:“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 6 # 三觀粉碎機

    並不是如此,我們說周武王伐紂在一天之間,講的是牧野之戰這場決定性戰爭在一天內開始並結束,這很正常。實際上整個“武王伐紂”過程從武王最開始在周國興師出兵到正式滅掉商朝,總時長為六個月時間。而如果算上商周兩國最開始互相征伐的恩怨,則更是長達百年時間,合計三代人的復仇計劃。

    那周國滅商,取而代之成立周朝,到底有一個怎樣的過程呢?

    早前當週國還只是部落的時候,由於周部落西臨戎狄,是商朝的邊防線,所以商朝就給了周部落錢,又給了他們兵,這才使得周部落發展為周國。自此,周國成為了商朝的附屬國,而為了兩國可以更加親近,周商兩國的皇室還頻頻聯姻。

    但是到了周武王的爺爺季歷的時候,情況就不對了啊,我們前面說到,周國之所以能發展起來,全靠商朝給兵又給糧。但是商朝給你是為了讓你防守戎狄,而周國卻用來發展自己的實力了,於是周國越來越強大,成為了西面的老大。這個時候商朝的國君文丁一看,不得了,要造反,於是先下手為強把季歷給搞死了,兩家自此結下恩怨。

    之後季歷的兒子,也就是周文王姬昌奮發圖強,帶兵攻打商朝,算式正式宣告兩國戰爭爆發。所以從這會算“周國滅商”的開始時間,那起碼就是“五十年”了。商朝當時的君主是帝乙,帝乙戰敗,給了周國大量的金錢,還把自己最漂亮的女兒嫁給了周文王。之後帝乙的兒子紂王即位,紂王為了給老爸報仇,又攻打周國,最後把姬昌都抓了起來。

    公元前1044年一月,姬昌的兒子姬發為了給老爸報仇,趁紂王討伐東夷的時候自周興師,決定一滅商朝……

    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啦。

  • 7 # 君山話史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周在戰場上打敗商,只用了一天,而為了這一天,則是等待了幾十年。周與商的矛盾,始於周武王的爺爺季歷,季歷是周興起的關鍵人物,後來被商帝太丁所殺。季歷的兒子,就是周文王西伯昌,西伯昌曾被商紂王囚禁,出獄以後,就“陰修德行善”。

    大家看《史記》的文字很毒,修道就是修德,行善就是行善,司馬遷偏加了一個“陰”字,說明西伯修德行善是有目的。什麼目呢?就是要籠絡人心,培育勢力,最終要推翻商政權。西伯得到一個人的相助,此人便是姜太公。太公對西伯說,要擴張武力,得選準目標。什麼目標合適呢?一是討伐戎狄,攘夷以保衛華夏,這個名正言順;二是討伐殘暴的諸侯,這個師出有名。西伯就是用這種手段,使得周的勢力越來越強大。

    西伯昌去世後,其子繼位,就是周武王。這時天下諸侯已經有三分之二倒向周政權,武王具備與商紂王全面對抗的實力。但是商朝畢竟存在四百多年,商王的影響力仍然根深蒂固,如果貿然開戰,對周政權相當不利,原因有二:第一,政治陷入被動。以諸侯討伐國君,這叫以下犯上,叫造反作亂。若戰事拖得越久,則政治上越不利。第二,紂王是個有本事的帝王,如果他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勵精圖治,則殷商不可圖。

    怎麼辦呢?只能等了。

    為什麼要等呢?周武王認為,殷商尚有賢人在,還有微子、箕子與比干等人支撐,仍不可圖。

    但是,商紂王最終自毀長城。先是微子跑了,接下來是箕子裝瘋被囚,最後一位忠臣比干被紂王殺了,還剖了心。

    直到這個時候,伐商的時機成熟了。周武王決心出兵討伐,戰前以龜甲占卜,大失所望,占卜的結果竟然是不吉。怎麼辦?這是考驗一個人意志的時候了,上天似乎為了營造不吉的兆頭,暴風雨突至,電閃雷鳴,眾人無不驚駭。這時一人挺身而出,體現出大無畏的歷史唯物主義精神:殷商腐敗,賢臣盡去,以正義之師伐不義之國,天理昭然,何懼不吉之卜辭乎?

    問此人是誰?姜尚在此!管你是人間奸邪還是魔界妖孽,我姜尚照打。

    於是周武王出動戰車三百輛,虎賁之士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討伐商紂。除了周軍,還有諸侯盟軍,共計出動四千輛戰車,人數不詳。周與盟軍在牧野與商紂軍隊展開激戰,《尚書》的《武成篇》中記錄牧野之戰時的慘烈場面,用了一個詞:“血流漂杵”。

    周武王一戰而定江山,牧野之戰是周與商的生死之戰,決定了殷商帝國的命運。紂王戰敗了,他逃回殷都。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里,殷都的守備形同虛設,很快諸侯聯軍如潮水般湧入城內,一箇舊王朝結束了,一個新王朝開始了。

    為了這一天,周經歷三代人的奮鬥,數十年的經營,最終摘取勝利的果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飛行員阿比納丹中校跳傘後,扔掉手槍逃跑,這樣做算不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