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良質?良質是否存在?
作者羅伯特·波西格在《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提出了一個概念:“良質”(quality)。這個概念是理解波西格哲學的關鍵。
那麼應該如何定義良質呢?
很難定義,甚至連作者自己剛開始時也懷疑自己,研究良質是否有意義,是不是在做一件蠢事。
“良質是一種思想和陳述的特質,我們不能經由思考的方式瞭解它,因為要給它定義是一種僵硬而正式的思考過程,良質是無法被界定的。”
於是你也無法告訴別人它究竟是什麼。因而事實上在無法界定和愚蠢之間就沒有差別了。當我說我無法界定良質,我其實就是說,我在研究良質這件事上很愚蠢。
作者一直在思考,到底什麼是良質?如何界定它?它到底出自何處?那麼又應該如何證明良質這種東西的存在呢?
他說: " 要證明一個東西的存在,可以把它從環境中抽離出來,如果原先的環境無法正常運作,那麼它就存在。如果我們能證明沒有良質的世界運作不正常,那麼我們就能證明良質是存在的。不論有沒有給它定義。"於是他接著把良質從我們所知道的這個世界中抽離出來。
第一個受傷的就是藝術。如果藝術無所謂好壞之分,那麼藝術也就不存在了。因為牆上掛不掛畫也無所謂好壞,那就沒有必要去掛了。
接下來交響樂也是同樣的情形。如果刮到唱片的聲音或者是演奏者的哼唱聲和演奏的音樂一樣好的話,那就沒有演奏交響樂的必要了。詩也會消失。因為它通常沒什麼意義,也沒有實用的價值。
很有意思的是喜劇也會消失。沒有人瞭解何謂笑話,因為幽不幽默的界線,就取決於是否有純粹的良質。接下來消失的是運動。足球、棒球、各種遊戲都會消失,因為分數已經喪失了意義,只是空洞的統計,就好像是石頭堆一樣。還有誰會來參加呢?
接下來他把良質從市場抽離,他預測市場也會發生改變,因為氣味的等級變得毫無意義。市場上只會賣最基本的食品,像稻米、玉米粉、黃豆還有面粉;或者一些沒有分級的肉和牛奶,只是為了哺育瘦弱的嬰兒;還有維生素、礦物質的補充品,以避免營養不良,而烈酒、茶、咖啡和菸草也都會消失。
電影、舞蹈、戲劇以及宴會也是一樣。所有的人都會改搭大眾交通工具,然後穿著像美國大兵一樣的鞋子。有許多人將會失業,但是這可能是短暫的現象,因為我們以後會在基本而缺乏良質的事物中找到工作。
應用科學和科技都會急劇地改變,但是純粹的科學、數學、哲學,特別是邏輯仍然不會變動。作者覺得繼續推演下去非常有意思。純粹的知識最不受影響。如果抽離了良質,只有理性仍然不變。
這是很奇怪的一點,為什麼會這樣呢?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他確實知道的是,如果現存的世界沒有了良質,就會發現良質原來這樣重要。
這個世界缺少它仍然能運作,但是生命變得非常呆滯,幾乎不值得活下去。事實上的確是不值得活下去的。"值得"就是一種良質的字眼,因為生命不再有價值或是目標。
他重新檢視自己的思考過程,認為他證明了自己的看法。一旦這個世界被抽離了良質就不能正常地運作,所以良質是存在的,不論它是否有定義。
經他這樣抽離之後,他突然想起有一種社會就是這種現象,像古代的斯巴達人,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和奧威爾的《一九八四》。他又想起,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一些人就彷彿屬於這種缺乏良質的世界。
把良質抽離之後的世界,作者稱為樸質。
樸質(Squareness,原意是指方正拘謹而且一絲不苟、不要花哨的個性。作者用以表示因這樣的態度所帶來的平淡無奇的生活形態--譯者注)。就是這個意思,樸質。
一旦你把良質抽出來,你就得到樸質了。缺乏良質就是樸質的精髓。因此作者確信,良質是肯定存在的。
2.良質是主觀還是客觀的?或是兩者都不是?
雖然良質無法被定義,但是可以證明它是存在的。那麼它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呢?還是兩者皆不是?
一般哲學家研究的可能是一元論,比如說像上帝,他是這整個世界惟一的解釋。或者研究的是二元論,將萬事萬物分成心與物。也可能研究的是多元論,把它的源頭歸於無限多的來源。但是三是一個很奇怪的數目,你立刻就會想知道,為什麼會是三呢?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呢?
作者也很好奇,他強調,雖然你可以把良質與物體連在一起,但是良質的感覺仍然可能單獨出現。這導致了一開始他認為良質是全然主觀的看法,但是主觀的感受並不是他所謂的良質,良質反而會減低主觀性,良質使你能跳出自己,讓你意識到周圍的世界。
良質和主觀是對立的。我不知道作者得到這個結論時,思考過多少事物,但是最後,他認為良質不會單獨與主觀或客觀發生關係,而是隻在這兩者產生關係的時候才會出現,也就是說在主觀和客觀交會的一剎那。
良質並不是一種物體,它是一種事件。
它是主觀意識到客觀的存在時所發生的事件。因為沒有客觀就無所謂主觀。因為客觀會讓主觀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所以良質就是同時意識到主客觀存在時所發生的事件。
當作者思考到這裡的時候,他的看法愈來愈精闢。他知道他就快要悟到了。這表示良質不僅僅是主體和客體相遇所產生的結果,它們是由良質這事件所產生的,良質是主體和客體的因,過去大家誤以為主體和客體才是因。
他寫道:"良質像一個太陽,它並不是繞著我們的主體和客體運轉。它不是被動地照亮它們。它也沒有隸屬於它們。主體和客體是由它所創造的,它們才是隸屬於它的。"
當他寫下這段話的時候,他知道,經過這麼多年來的努力,他終於到達了思想上的一個高峰。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王陽明。想到了他的龍場悟道。想到他頓悟心學的過程。很明顯作者也在經歷這麼一個階段。
他曾經推演良質與心、物之間的關係,而確認良質是心、物的根源。
如果沒有經過仔細的解說,這種發現就會像哥白尼的發現一樣,完全扭轉了別人對這三者之間關係的認定,聽起來似乎有些神秘,但是他並不希望如此。
他的意思只是,在認知一項物體之前,必然有一種非理智的意識,他稱之為良質的意識。在你看到一棵樹之後,你才意識到你看到了一棵樹。在你看到的那一剎那以及意識到的那一剎那之間,有一小段時間。
我們常認為這一段時間不重要,但是並沒有證據顯示這一段時間不重要--情形完全不是如此。"過去"只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之中,"未來"則存在於我們的計劃之中,而只有"現在"才是惟一的真實。
你理智上所意識到的那棵樹,由於這一小段的時間的關係,便屬於過去,因而對你來說並不真實。
任何經由思想所意識到的總是存在於過去,因而都不真實。所以真實總是存在於你所看到的那一剎那,且在你還沒有意識到之前。除此之外,沒有別的真實。這種在意識之前的真實,就是作者所謂的良質。
由於所有經由思想所認知的事物必須來自於這一段思考前的真實,所以良質是因,而果才是所有的主體以及客體。良質無形、無狀,也無法形容,看得到形狀和形式就是由理性去認知。
良質是超越形狀和形式之上的,我們給良質的名字、形狀和形式只有部分基於良質自身,另一部分則是基於我們由經驗中得出的印象。
我們經常在良質中尋找與我們過去經驗相似的東西。如果我們找不到就無法行動。我們也是根據這些東西建立起語言和整個的文化體系。 他認為每個人看到的良質都不同的原因是,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
進而,作者說:“良質就是佛、是老子說的道。良質能夠幫助人類在分裂的三種經驗,也就是宗教、藝術和科學中找到融合的理性基礎。藝術是一種高階良質的努力。”
3.研究良質對個人來說有什麼意義?追求良質對工作有什麼幫助?
良質總是能夠消滅主客體之間的距離。
如果有的人工作很枯燥--或者手中的工作遲早都會變得很枯燥--為了讓自己過得愉快些,他會開始選擇良質,然後悄悄地為自身著想而追尋這個目標,因此使自己手中的工作變成一種藝術。
他很可能會發現,自己成了一個更有趣的人。而對他周圍的人來說,他也不再是物體,因為他選擇了良質。不只他自己和工作受到影響,在他周圍的人也會逐漸改變,因為良質會像水波一樣盪漾開來。
他手中的工作具有良質,於是會讓人有不同的感受。感受到的人會覺得這種感受不錯,就可能會把它傳播給別人,這樣一來良質就會不斷繁衍開來。
作者個人的感覺是,這就是世界不斷改進的方法:讓個人越來越珍惜良質,僅此而已。
這跟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說的有異曲同工之處:“修身和工作,其實是一回事。修身是為了工作質量提高,提高工作質量來自於修身。修身是體,工作是用,致良知就是其中訣竅。”
在這方面,日本的企業家稻盛和夫也有過這樣的總結:在工作中你要對產品精益求精,做出來的產品必須要有劃破手的感覺,工作中修行是幫助我們提升心性和培養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們去用心工作,就是用工作來磨練我們的心,提升了我們的靈魂層次,光明瞭我們的良知。
無論進行任何工作,都必須具有良質。要想具有鑑賞力,瞭解如何完成高階的工作,體會和工作融為一體的感覺,就要培養內心的寧靜。如此一來,良質才能出現在你的心中。我所謂的內心的寧靜,和外界的環境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保持內心的寧靜在工作上並不是一件小事,它是工作的核心。能夠使你平靜的就是高階的手藝,反之,則是低階的。規格說明、測量儀器、品質監督與最後階段的品質檢查,這些都是達到內心寧靜的方法。
而最後真正重要的,就是要達到內心的寧靜,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因為只有內心寧靜,我們才能覺察到良質的存在,它超越了浪漫和古典的認知,將兩者融合為一。
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你幾乎可以感覺到自我正逐漸走向安寧。
凡是背離它和良質的,表現出來的水準就不佳。但如果你能夠親近它,水準就會提升。親近和背離的方法雖然數不勝數,但是目標卻是一致的。
我想,一旦介紹了這個觀念,並且將其視為工作的核心,之後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就能夠融合古典和浪漫的良質。我是指,你能從技巧高超的技術人員身上察覺到這種融合。
如果你不認為他們是藝術家,那就誤解了藝術的本質。他們有耐心和關懷,也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但是更讓人感動的是,他們與手中的工作融合為一,因而產生了內心的寧靜,能夠獨立處理自己的工作。
在工作的時候,他的思想和工作都不斷在改變,一直到作品呈現出它該有的形式,他的內心才會得到真正的安寧。在我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時,就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仍然會和自己的工作疏離。優秀的技術人員就不會如此。如果他對手中的工作很感興趣,他就會沉浸在工作之中,而不會產生主客觀之間的對立。
然而在科學界,因為傳統的二元化觀點,人們就很難產生這種心態。佛教的禪宗提倡打坐,就是要使人物我兩忘。
一旦真正地投入了工作之中,就可以說是在關心自己的工作,這就是關心的真正意義--對自己手中的工作產生認同感。當一個人產生這種認同感的時候,他就會看到關心的另外一面--良質。
所以在工作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內心的寧靜,讓自己不要和工作環境疏離,在做其他的工作時也是同樣的。這一點做到了,其他的一切也就會變得很自然。
內心的寧靜會產生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就會產生正確的思想,正確的思想就會產生正確的行動,而採取了正確行動的工作,便可使別人從中看到做事人內心的寧靜。
4.良質到底是什麼?現在才有的嗎?還是早已有之?良質和卓越有什麼關係?
人是衡量一切的標準。的確,這就是他所說的良質。人不像唯心主義者所說的那樣,是一切的源頭。它也不像唯物論者和物質主義者所認為的那樣,是被動的觀察者。
創造世界的良質呈現為人和自身經驗之間的關係,人類是創造萬物的參與者。
良質到底是什麼?
良質就是卓越!這正是希臘智者所教導的!並不是相對主義的倫理,也不是原始的道德,而是卓越。
早在理性教會之前,早在本體出現之前,早在形式之前,早在心物之前,早在辯證法之前,良質就一直是絕對的存在。
他們是西方世界最早的一批學者,就已經在教導良質了。他們所選擇的媒介就是修辭學。這正是作者一直在研究的範疇。
作者想起梭羅曾經說過:"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有所獲得。"這時他才第一次明白,人們憑藉辯證法瞭解並統治了世界,結果卻得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損失。
他曾經培養了自己在科學方面極高的能力,能夠運用自然現象來實現自己力量和財富的夢想--但是同時,他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丟掉了一種非常重要的瞭解,也就是了解自己身為世界的一部分,而非它的敵人。
一個人只要望著地平線,內心就能得到寧靜。那是一條几何的線條,完全水平,很穩定而且很明顯。或許,歐幾里得對線條的認識就是從這裡得到的靈感。或許,這是第一位天文學家描繪星圖時進行原始計算的依據。
現在環繞在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頭上的光環已經消失了。他們一直批評智者學派的行為--用情緒化而具有煽動力的語言隱藏自己的目的,使原本居於劣勢的論點,也就是辯證法,能夠逐漸強壯起來。
而此時作者發現他們一直在做的也正是這件事。作者認為,往往我們對別人指責最嚴苛之處,就是我們最害怕自己的地方。
但是為什麼?作者不斷地思考,為什麼他們要毀掉卓越呢?他剛開始追問,立刻就想到了答案。柏拉圖並不想毀掉卓越,只是貶低它,把它塑造成固定不變的理念,然後轉化成僵化而無法改變的永恆真理。
他稱卓越為善,是行事最高的指導原則,是所有理念當中最好的,僅次於真理。這就是為什麼作者提到的良質,和柏拉圖所謂的善是這樣的接近。
柏拉圖所謂的善是從修辭學家那裡得來的。於是作者繼續研究,但是沒發現有任何宇宙學者曾經提過這個詞。這是從智者那裡來的。
二者的差異在於,柏拉圖的善是一種固定不變的理念,而對修辭學家來說它根本不是一種理念。
善不是真實的形式。它是真實的本體,是在不斷改變的。它是透過任何僵化或固定的方法都完全無法瞭解的。
一旦善與真被歸類於辯證的理念,那麼另外一位哲學家就可以很容易地借用辯證法指出,根據"真理"的次序,它們更應該被賦予一個較低的地位,從而和辯證法的規則相容。這樣的哲學家很快就出現了,他的名字就是亞里士多德。
因而,在亞里士多德的影響下,讀者不具有古希臘人卓越的觀念,因而讓形式與本質佔據了思想。
而把這些形式傳給下一代就是系統。而修辭學呢?可憐的修辭學現在已淪落為傳授寫作的各種規矩和形式,包括亞里士多德的形式。
作者到這裡終於明白了,終於發現了歷史的真相:辯證法是邏輯的源頭,但是卻來自於修辭學,而修辭學則是神話和古希臘詩學的傳承。這在歷史上和常識上都確有其事。而詩與神話則是史前人類對周遭世界的反映,而且以良質為根基。所以,歸根結底,是良質而非辯證法醞釀了我們所知的這一切。
看到這裡我也明白了,作者苦苦思索的良質就是卓越。
"卓越"暗示著對生活的完整或惟一性的尊重,因而不喜歡專門化。它還暗示著對所謂的效率的輕視--它具有更高等級的效率,它不止要求生活的一部分卓越,而且要求生命的本身就很卓越。
1.什麼是良質?良質是否存在?
作者羅伯特·波西格在《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提出了一個概念:“良質”(quality)。這個概念是理解波西格哲學的關鍵。
那麼應該如何定義良質呢?
很難定義,甚至連作者自己剛開始時也懷疑自己,研究良質是否有意義,是不是在做一件蠢事。
“良質是一種思想和陳述的特質,我們不能經由思考的方式瞭解它,因為要給它定義是一種僵硬而正式的思考過程,良質是無法被界定的。”
於是你也無法告訴別人它究竟是什麼。因而事實上在無法界定和愚蠢之間就沒有差別了。當我說我無法界定良質,我其實就是說,我在研究良質這件事上很愚蠢。
作者一直在思考,到底什麼是良質?如何界定它?它到底出自何處?那麼又應該如何證明良質這種東西的存在呢?
他說: " 要證明一個東西的存在,可以把它從環境中抽離出來,如果原先的環境無法正常運作,那麼它就存在。如果我們能證明沒有良質的世界運作不正常,那麼我們就能證明良質是存在的。不論有沒有給它定義。"於是他接著把良質從我們所知道的這個世界中抽離出來。
第一個受傷的就是藝術。如果藝術無所謂好壞之分,那麼藝術也就不存在了。因為牆上掛不掛畫也無所謂好壞,那就沒有必要去掛了。
接下來交響樂也是同樣的情形。如果刮到唱片的聲音或者是演奏者的哼唱聲和演奏的音樂一樣好的話,那就沒有演奏交響樂的必要了。詩也會消失。因為它通常沒什麼意義,也沒有實用的價值。
很有意思的是喜劇也會消失。沒有人瞭解何謂笑話,因為幽不幽默的界線,就取決於是否有純粹的良質。接下來消失的是運動。足球、棒球、各種遊戲都會消失,因為分數已經喪失了意義,只是空洞的統計,就好像是石頭堆一樣。還有誰會來參加呢?
接下來他把良質從市場抽離,他預測市場也會發生改變,因為氣味的等級變得毫無意義。市場上只會賣最基本的食品,像稻米、玉米粉、黃豆還有面粉;或者一些沒有分級的肉和牛奶,只是為了哺育瘦弱的嬰兒;還有維生素、礦物質的補充品,以避免營養不良,而烈酒、茶、咖啡和菸草也都會消失。
電影、舞蹈、戲劇以及宴會也是一樣。所有的人都會改搭大眾交通工具,然後穿著像美國大兵一樣的鞋子。有許多人將會失業,但是這可能是短暫的現象,因為我們以後會在基本而缺乏良質的事物中找到工作。
應用科學和科技都會急劇地改變,但是純粹的科學、數學、哲學,特別是邏輯仍然不會變動。作者覺得繼續推演下去非常有意思。純粹的知識最不受影響。如果抽離了良質,只有理性仍然不變。
這是很奇怪的一點,為什麼會這樣呢?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他確實知道的是,如果現存的世界沒有了良質,就會發現良質原來這樣重要。
這個世界缺少它仍然能運作,但是生命變得非常呆滯,幾乎不值得活下去。事實上的確是不值得活下去的。"值得"就是一種良質的字眼,因為生命不再有價值或是目標。
他重新檢視自己的思考過程,認為他證明了自己的看法。一旦這個世界被抽離了良質就不能正常地運作,所以良質是存在的,不論它是否有定義。
經他這樣抽離之後,他突然想起有一種社會就是這種現象,像古代的斯巴達人,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和奧威爾的《一九八四》。他又想起,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一些人就彷彿屬於這種缺乏良質的世界。
把良質抽離之後的世界,作者稱為樸質。
樸質(Squareness,原意是指方正拘謹而且一絲不苟、不要花哨的個性。作者用以表示因這樣的態度所帶來的平淡無奇的生活形態--譯者注)。就是這個意思,樸質。
一旦你把良質抽出來,你就得到樸質了。缺乏良質就是樸質的精髓。因此作者確信,良質是肯定存在的。
2.良質是主觀還是客觀的?或是兩者都不是?
雖然良質無法被定義,但是可以證明它是存在的。那麼它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呢?還是兩者皆不是?
一般哲學家研究的可能是一元論,比如說像上帝,他是這整個世界惟一的解釋。或者研究的是二元論,將萬事萬物分成心與物。也可能研究的是多元論,把它的源頭歸於無限多的來源。但是三是一個很奇怪的數目,你立刻就會想知道,為什麼會是三呢?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呢?
作者也很好奇,他強調,雖然你可以把良質與物體連在一起,但是良質的感覺仍然可能單獨出現。這導致了一開始他認為良質是全然主觀的看法,但是主觀的感受並不是他所謂的良質,良質反而會減低主觀性,良質使你能跳出自己,讓你意識到周圍的世界。
良質和主觀是對立的。我不知道作者得到這個結論時,思考過多少事物,但是最後,他認為良質不會單獨與主觀或客觀發生關係,而是隻在這兩者產生關係的時候才會出現,也就是說在主觀和客觀交會的一剎那。
良質並不是一種物體,它是一種事件。
它是主觀意識到客觀的存在時所發生的事件。因為沒有客觀就無所謂主觀。因為客觀會讓主觀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所以良質就是同時意識到主客觀存在時所發生的事件。
當作者思考到這裡的時候,他的看法愈來愈精闢。他知道他就快要悟到了。這表示良質不僅僅是主體和客體相遇所產生的結果,它們是由良質這事件所產生的,良質是主體和客體的因,過去大家誤以為主體和客體才是因。
他寫道:"良質像一個太陽,它並不是繞著我們的主體和客體運轉。它不是被動地照亮它們。它也沒有隸屬於它們。主體和客體是由它所創造的,它們才是隸屬於它的。"
當他寫下這段話的時候,他知道,經過這麼多年來的努力,他終於到達了思想上的一個高峰。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王陽明。想到了他的龍場悟道。想到他頓悟心學的過程。很明顯作者也在經歷這麼一個階段。
他曾經推演良質與心、物之間的關係,而確認良質是心、物的根源。
如果沒有經過仔細的解說,這種發現就會像哥白尼的發現一樣,完全扭轉了別人對這三者之間關係的認定,聽起來似乎有些神秘,但是他並不希望如此。
他的意思只是,在認知一項物體之前,必然有一種非理智的意識,他稱之為良質的意識。在你看到一棵樹之後,你才意識到你看到了一棵樹。在你看到的那一剎那以及意識到的那一剎那之間,有一小段時間。
我們常認為這一段時間不重要,但是並沒有證據顯示這一段時間不重要--情形完全不是如此。"過去"只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之中,"未來"則存在於我們的計劃之中,而只有"現在"才是惟一的真實。
你理智上所意識到的那棵樹,由於這一小段的時間的關係,便屬於過去,因而對你來說並不真實。
任何經由思想所意識到的總是存在於過去,因而都不真實。所以真實總是存在於你所看到的那一剎那,且在你還沒有意識到之前。除此之外,沒有別的真實。這種在意識之前的真實,就是作者所謂的良質。
由於所有經由思想所認知的事物必須來自於這一段思考前的真實,所以良質是因,而果才是所有的主體以及客體。良質無形、無狀,也無法形容,看得到形狀和形式就是由理性去認知。
良質是超越形狀和形式之上的,我們給良質的名字、形狀和形式只有部分基於良質自身,另一部分則是基於我們由經驗中得出的印象。
我們經常在良質中尋找與我們過去經驗相似的東西。如果我們找不到就無法行動。我們也是根據這些東西建立起語言和整個的文化體系。 他認為每個人看到的良質都不同的原因是,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
進而,作者說:“良質就是佛、是老子說的道。良質能夠幫助人類在分裂的三種經驗,也就是宗教、藝術和科學中找到融合的理性基礎。藝術是一種高階良質的努力。”
3.研究良質對個人來說有什麼意義?追求良質對工作有什麼幫助?
良質總是能夠消滅主客體之間的距離。
如果有的人工作很枯燥--或者手中的工作遲早都會變得很枯燥--為了讓自己過得愉快些,他會開始選擇良質,然後悄悄地為自身著想而追尋這個目標,因此使自己手中的工作變成一種藝術。
他很可能會發現,自己成了一個更有趣的人。而對他周圍的人來說,他也不再是物體,因為他選擇了良質。不只他自己和工作受到影響,在他周圍的人也會逐漸改變,因為良質會像水波一樣盪漾開來。
他手中的工作具有良質,於是會讓人有不同的感受。感受到的人會覺得這種感受不錯,就可能會把它傳播給別人,這樣一來良質就會不斷繁衍開來。
作者個人的感覺是,這就是世界不斷改進的方法:讓個人越來越珍惜良質,僅此而已。
這跟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說的有異曲同工之處:“修身和工作,其實是一回事。修身是為了工作質量提高,提高工作質量來自於修身。修身是體,工作是用,致良知就是其中訣竅。”
在這方面,日本的企業家稻盛和夫也有過這樣的總結:在工作中你要對產品精益求精,做出來的產品必須要有劃破手的感覺,工作中修行是幫助我們提升心性和培養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們去用心工作,就是用工作來磨練我們的心,提升了我們的靈魂層次,光明瞭我們的良知。
無論進行任何工作,都必須具有良質。要想具有鑑賞力,瞭解如何完成高階的工作,體會和工作融為一體的感覺,就要培養內心的寧靜。如此一來,良質才能出現在你的心中。我所謂的內心的寧靜,和外界的環境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保持內心的寧靜在工作上並不是一件小事,它是工作的核心。能夠使你平靜的就是高階的手藝,反之,則是低階的。規格說明、測量儀器、品質監督與最後階段的品質檢查,這些都是達到內心寧靜的方法。
而最後真正重要的,就是要達到內心的寧靜,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因為只有內心寧靜,我們才能覺察到良質的存在,它超越了浪漫和古典的認知,將兩者融合為一。
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你幾乎可以感覺到自我正逐漸走向安寧。
凡是背離它和良質的,表現出來的水準就不佳。但如果你能夠親近它,水準就會提升。親近和背離的方法雖然數不勝數,但是目標卻是一致的。
我想,一旦介紹了這個觀念,並且將其視為工作的核心,之後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就能夠融合古典和浪漫的良質。我是指,你能從技巧高超的技術人員身上察覺到這種融合。
如果你不認為他們是藝術家,那就誤解了藝術的本質。他們有耐心和關懷,也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但是更讓人感動的是,他們與手中的工作融合為一,因而產生了內心的寧靜,能夠獨立處理自己的工作。
在工作的時候,他的思想和工作都不斷在改變,一直到作品呈現出它該有的形式,他的內心才會得到真正的安寧。在我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時,就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仍然會和自己的工作疏離。優秀的技術人員就不會如此。如果他對手中的工作很感興趣,他就會沉浸在工作之中,而不會產生主客觀之間的對立。
然而在科學界,因為傳統的二元化觀點,人們就很難產生這種心態。佛教的禪宗提倡打坐,就是要使人物我兩忘。
一旦真正地投入了工作之中,就可以說是在關心自己的工作,這就是關心的真正意義--對自己手中的工作產生認同感。當一個人產生這種認同感的時候,他就會看到關心的另外一面--良質。
所以在工作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內心的寧靜,讓自己不要和工作環境疏離,在做其他的工作時也是同樣的。這一點做到了,其他的一切也就會變得很自然。
內心的寧靜會產生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就會產生正確的思想,正確的思想就會產生正確的行動,而採取了正確行動的工作,便可使別人從中看到做事人內心的寧靜。
4.良質到底是什麼?現在才有的嗎?還是早已有之?良質和卓越有什麼關係?
人是衡量一切的標準。的確,這就是他所說的良質。人不像唯心主義者所說的那樣,是一切的源頭。它也不像唯物論者和物質主義者所認為的那樣,是被動的觀察者。
創造世界的良質呈現為人和自身經驗之間的關係,人類是創造萬物的參與者。
良質到底是什麼?
良質就是卓越!這正是希臘智者所教導的!並不是相對主義的倫理,也不是原始的道德,而是卓越。
早在理性教會之前,早在本體出現之前,早在形式之前,早在心物之前,早在辯證法之前,良質就一直是絕對的存在。
他們是西方世界最早的一批學者,就已經在教導良質了。他們所選擇的媒介就是修辭學。這正是作者一直在研究的範疇。
作者想起梭羅曾經說過:"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有所獲得。"這時他才第一次明白,人們憑藉辯證法瞭解並統治了世界,結果卻得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損失。
他曾經培養了自己在科學方面極高的能力,能夠運用自然現象來實現自己力量和財富的夢想--但是同時,他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丟掉了一種非常重要的瞭解,也就是了解自己身為世界的一部分,而非它的敵人。
一個人只要望著地平線,內心就能得到寧靜。那是一條几何的線條,完全水平,很穩定而且很明顯。或許,歐幾里得對線條的認識就是從這裡得到的靈感。或許,這是第一位天文學家描繪星圖時進行原始計算的依據。
現在環繞在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頭上的光環已經消失了。他們一直批評智者學派的行為--用情緒化而具有煽動力的語言隱藏自己的目的,使原本居於劣勢的論點,也就是辯證法,能夠逐漸強壯起來。
而此時作者發現他們一直在做的也正是這件事。作者認為,往往我們對別人指責最嚴苛之處,就是我們最害怕自己的地方。
但是為什麼?作者不斷地思考,為什麼他們要毀掉卓越呢?他剛開始追問,立刻就想到了答案。柏拉圖並不想毀掉卓越,只是貶低它,把它塑造成固定不變的理念,然後轉化成僵化而無法改變的永恆真理。
他稱卓越為善,是行事最高的指導原則,是所有理念當中最好的,僅次於真理。這就是為什麼作者提到的良質,和柏拉圖所謂的善是這樣的接近。
柏拉圖所謂的善是從修辭學家那裡得來的。於是作者繼續研究,但是沒發現有任何宇宙學者曾經提過這個詞。這是從智者那裡來的。
二者的差異在於,柏拉圖的善是一種固定不變的理念,而對修辭學家來說它根本不是一種理念。
善不是真實的形式。它是真實的本體,是在不斷改變的。它是透過任何僵化或固定的方法都完全無法瞭解的。
一旦善與真被歸類於辯證的理念,那麼另外一位哲學家就可以很容易地借用辯證法指出,根據"真理"的次序,它們更應該被賦予一個較低的地位,從而和辯證法的規則相容。這樣的哲學家很快就出現了,他的名字就是亞里士多德。
因而,在亞里士多德的影響下,讀者不具有古希臘人卓越的觀念,因而讓形式與本質佔據了思想。
而把這些形式傳給下一代就是系統。而修辭學呢?可憐的修辭學現在已淪落為傳授寫作的各種規矩和形式,包括亞里士多德的形式。
作者到這裡終於明白了,終於發現了歷史的真相:辯證法是邏輯的源頭,但是卻來自於修辭學,而修辭學則是神話和古希臘詩學的傳承。這在歷史上和常識上都確有其事。而詩與神話則是史前人類對周遭世界的反映,而且以良質為根基。所以,歸根結底,是良質而非辯證法醞釀了我們所知的這一切。
看到這裡我也明白了,作者苦苦思索的良質就是卓越。
"卓越"暗示著對生活的完整或惟一性的尊重,因而不喜歡專門化。它還暗示著對所謂的效率的輕視--它具有更高等級的效率,它不止要求生活的一部分卓越,而且要求生命的本身就很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