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red先生不太冷
-
2 #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思想對世俗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們對個性和自由的追求直接體現在音樂作品中,表現對人間幸福和生活的熱愛,表現人的情感。而民族個性似乎也可看作是某種層面上的凸顯自我個性。民族風格在各國音樂中開始興起,打破了之前法-佛蘭德一統天下的國際化語言,16世紀的聲樂體裁日益豐富起來。與此同時,器樂音樂開始逐漸擺脫對聲樂、舞蹈的依附,開始獨立發展起來。
一、義大利牧歌
16世紀,民族音樂風格的發展在義大利最為明顯。15世紀末義大利就出現了世俗歌曲弗羅托拉(frottola)。這種歌曲有鮮明的節奏,四個聲部中最高聲部是演唱的,其餘聲部由樂器演奏,主調風格的織體與法-佛蘭德復調十分不同。後來,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義大利牧歌。
牧歌是16世紀義大利最重要的世俗音樂體裁。牧歌的歌詞多為著名詩人創作,文學性較高,歌曲採用復調織體,注重音樂對歌詞的情感表達,性質嚴肅、高雅。
牧歌的產生與義大利詩歌中的“彼得拉克運動”有著密切聯絡。當時在著名詩人、主教本博(Pietro Bembo,1470年- 1547年)倡導下,14世紀義大利詩人彼得拉克(Francesco Petrarca,1304年- 1374年)的詩歌受到人們的重新推崇。本博曾深入分析彼得拉克的詩歌,並指出其詩歌對情感的表現尤為明顯,並對詩歌中字詞的聲音和節奏等十分關注,且詩歌中種種手段的使用都是為表現不同情感。本博的倡導,引發了義大利作曲家對這些詩歌的興趣,投入到牧歌的創作中。
義大利16世紀牧歌發展經歷了早、中、晚三個時期。其中早期代表作曲家有阿卡代爾特(Jacob Arcadelt,約1505年- 1568年)、費斯塔(Costanzo Festa,1490年- 1545年)、維拉爾特(Adrian W illaert,約1490年- 1562年);中期代表有羅勒(Cipriano de Rore,1515年- 1565年)、維森蒂諾(Nicola Vicentino,1511年- 1576年);晚期有拉索(Orlande de Lassus,1532年- 1594年)、蒙特(Philippe de Monte,1521年- 1603年)、韋爾特(Giaches de Wert,1535年-1596年)、馬倫齊奧(Luca Marenzio,1553年- 1599年)、傑蘇阿爾多(Carlo Gesualdo,約1561年- 1613年)和蒙特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1567年-1643年)。
其中羅勒注重歌詞對韻律節奏和詞義的情感表達,深入探索各種創作手段,從而為表現歌詞內容服務。維森蒂諾則是半音體系的倡導者,他不僅在理論方面對半音和聲加以研究,而且自己設計出能演奏半音和微分音(小於半音的音程)的樂器。馬倫齊奧以田園詩為歌詞,作品情感表現十分細膩。傑蘇阿爾多則透過極端半音風格、節奏和音型對比,表現強烈的情感衝突。蒙特威爾第不僅關注音樂對歌詞的表現,而且更強調作品的整體構思,被認為是牧歌技巧的大師。
【作品選介】《我將悲慘地在痛苦中死去》
譜例3.2.1
《我將悲慘地在痛苦中死去》
作曲家傑蘇阿爾多是義大利韋諾薩的親王,他最初的盛名與音樂毫不相干。他的第一任夫人與某個公爵私通,被他發現後,當場雙雙被殺死。後來他又娶了費拉拉公爵的女兒。這首《我將悲慘地在痛苦中死去》是傑蘇阿爾多的第六集牧歌中的作品,作品為一個女高音、兩個女低音、一個男高音和一個男低音而作。
歌詞如下:
我將悲慘地在痛苦中死去,
她能給我生命,
但卻寧可殺死我,不給我生命。
痛苦的命運啊!
她能給我生命,
但給我的卻是死亡。
歌詞中表現出強烈的情感力量。作品開始使用半音化和聲、主調式織體、長長的音符來哀嘆悲慘的死亡。之後採用模仿式復調織體、自然音表現生命。象徵死亡的半音和象徵生命的自然音,在作品中形成對比、碰撞,強烈的情感衝突貫穿音樂。
二、法國尚松
16世紀上半葉開始,在巴黎或巴黎附近工作和生活的作曲家創作出了一種新型尚松,被稱為“法國尚松”或“巴黎尚松”。這類作品題材廣泛,詞曲都具有典型的法國風格,充滿民族個性。
法國尚松一般按音節譜曲,節奏鮮明,常常以一長兩短節奏開始,四聲部織體,旋律在最高聲部,各聲部同步演唱歌詞,偶爾會有模仿手法出現。當時最有代表性的法國作曲家是塞爾米西(Claudin de Sermisy,約1490年- 1562年)和雅內坎(Clement Jannequin,約1485年-約1560年)。塞爾米西的尚松多為高雅精緻的抒情歌曲。雅內坎也寫了許多這類作品,但卻以描繪性的尚松聞名。這些作品活潑、粗獷,充滿情趣。著名的代表作有《戰爭》、《鳥之歌》、《狩獵》,這些歌曲以生動的手法表現出戰爭、狩獵、鳥鳴等現實生活場景。《鳥之歌》帶有強烈的幽默感,使用聲樂顫音,模仿鳥的各種鳴叫聲,好似口技表演,常常使聽眾忍俊不禁。
三、其他國家的世俗歌曲
德國的世俗歌曲稱為利德(lied)。15世紀中下葉開始,德國出版了許多歌集。創作利德的主要作曲家有伊薩克(Heinrich Isaac,1450年- 1517年)、芬克(Heinrich Finck,1445年- 1527年)、佛蘭德作曲家拉索(Orlande de Lassus,1532年- 1594年)和16世紀末德國的重要作曲家哈斯勒(Hans Leo Hassler,1562年- 1612年)。
西班牙的世俗復調體裁是維蘭西科(Villancico),旋律在上聲部,類似義大利的弗羅托拉,常常為田園或愛情內容。
英國的牧歌可以看作義大利牧歌的翻版形式。著名作曲家有托馬斯·莫利(Thomas Morley,1557年- 1602年)、托馬斯·威爾克斯(Thomas Weelkes,約1575年- 1623年)和約翰·威爾拜(John Wilbye,1574年- 1638年)。此外,英國還盛行琉特琴歌曲,這種歌曲使用琉特琴和維奧爾琴作伴奏,注意用音樂模仿歌詞的朗誦音調,主旋律清晰。琉特琴曲的主要作曲家是約翰·道蘭德(John Dowland,1562年- 1626年)。
四、器樂的興起
文藝復興是器樂興起的重要時期。16世紀,隨著城市音樂生活的日漸豐富,器樂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文藝復興時期出版了描述樂器或器樂演奏指導的書籍。米夏伊爾·普利托利烏斯(Michael Praetorius,1571年- 1621年)的《音樂全書》被認為是對文藝復興樂器的總結。最被廣泛運用的樂器是琉特琴、大管風琴及其他鍵盤樂器。16世紀是琉特琴的“黃金時期”。琉特琴琴身為半梨型,屬於撥絃樂器,用於獨奏、重奏和歌曲伴奏中。絃樂器中的維奧爾琴已接近近代提琴,形成了從小到大的維奧爾琴家族。在鍵盤樂器中,管風琴的結構與今天的管風琴已在本質上相同,用於教堂之中。出現了古鋼琴:羽管鍵琴(harpsicord)和楔槌鍵琴(clavicord)。羽管鍵琴有兩排鍵盤,使用撥絃發音。楔槌鍵琴使用金屬楔槌敲擊琴絃發音。此外管樂種類也已經很多,主要有豎笛(recorder)、肖姆管(shawm,雙簧樂器)、橫笛(transverseflute)、小號(trumpet)和薩克布號(sackbut,近代長號的前身)。
器樂音樂體裁在這時開始逐漸形成。有些是從舞蹈音樂中分離出來的,人們把一些廣泛流傳的舞曲組合起來,例如帕凡舞曲(pavane)、加亞爾德舞曲(galliard)、阿勒芒德舞曲(allemende)、庫朗特舞曲(courante)等,形成新體裁———組曲(suite)。還有的與聲樂相關,在伴奏中即興加入裝飾,或將聲樂作品直接移植為器樂作品。此外還有許多即興創作的器樂體裁,如前奏曲(prelude)、利切卡爾(ricercare)、幻想曲(fantasia)和託卡塔(toccata)。
圖3.2.1 《音樂全書》中的樂器插圖
1.羽管鍵琴;2.長號;3.蓬巴德雙簧管;4.低音維奧爾琴。
文藝復興晚期出現了一場重要的變革。1517年德國發生了新教改革,掀起了歐洲宗教改革運動。針對這種形勢,羅馬天主教會也開始了自身內部的改革,被稱為反宗教改革。這一連串的運動不僅引發了政治、宗教上的變動,也對歐洲音樂發展造成了巨大影響。
圖3.3.1 馬丁·路德
一、宗教改革的音樂
德國宗教改革的領袖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 1546年)於1517年起草了《九十五條論綱》,並貼到了維騰堡的施羅斯教堂大門上,引發了宗教改革運動。
路德本人是音樂愛好者,自己能唱歌,又可以作曲,十分欣賞法-佛蘭德復調音樂。路德深信音樂的教育作用和道德感化作用,認為音樂可以使人更好地接受上帝的福音。他主張會眾要參加宗教禮儀的音樂演唱,因此組織收集和編纂了許多宗教歌曲。
路德教派在音樂上最大的成果是眾讚歌(chorale)。眾讚歌就是會眾演唱的讚美詩。這些歌曲大多曲調簡單,容易被普通教堂信徒演唱。有些歌曲是用天主教聖詩翻譯為德文或重新填詞,有的是原有德文聖歌填詞或舊詩配新曲調,還有的是新創作的作品。
路德還親自寫了許多眾讚歌歌詞和一些旋律,例如著名的新教眾讚歌《上帝是我們堅固的堡壘》,歌詞作者為馬丁·路德,據說歌曲旋律也是出自他手。
譜例3.3.1:
上帝是我們堅固的堡壘
在歐洲其他國家,宗教改革的音樂情況也各有不同。法國的加爾文(Jean Calvin,1509- 1564年)嚴厲譴責天主教禮儀,禁止會眾唱《聖經》之外的任何歌詞,禁止演唱復調音樂。因此,加爾文教派的音樂以讚美詩為主,將《聖經·詩篇》翻譯為有格律的詞,配以簡單的旋律,被稱為格律詩篇。這些歌曲的風格大多溫和、含蓄、簡樸。英國教會也於1534年與羅馬天主教會決裂,英國新教也著重發展會眾演唱的簡樸音樂,先後出版了一些讚美詩集。捷克、波蘭也都先後出版了各自語言的讚美詩曲集。
二、反宗教改革的音樂
面對著宗教改革的緊迫形勢,羅馬教會自身也掀起了一場改革運動,從1545年至1563年期間,教會陸續在義大利北部的特倫託召開了一系列會議。會議在音樂方面討論了以下議題:其一指控教會音樂中摻雜了太多的世俗因素;其二認為複雜的復調技術使人聽不清楚歌詞;其三指責音樂家使用不恰當的樂器。但是會議並未對音樂做出具體的規定,只寫了一般的準則,要求教堂音樂井然有序,使聽者能平靜接受,嚮往天國的和諧。
圖3.3.2 帕萊斯特利那
帕萊斯特利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1525年- 1594年)出生在羅馬附近的帕萊斯特利那小鎮,並終身都在羅馬服務。
帕萊斯特利那的音樂被視為反宗教改革時期的音樂代表。他的創作主要在宗教領域,作品有104首彌撒、約250首經文歌、約50首義大利語歌詞的宗教牧歌,還有約100首世俗牧歌。這些作品以四聲部居多,旋律呈拱形、級進為主,很少有跳進,形成舒緩而氣息悠長的樂句。音樂中對不協和音程加以謹慎處理,各個聲部疏密適當,形成清晰的音樂線條,每個聲部彼此較為獨立地運動。這種音樂顯示出獨特的帕萊斯特利那的風格,被17、18、19世紀的許多教會作曲家看作“古代風格”的典範。在音樂史中,常常把帕萊斯特利那及其學生的風格稱為“羅馬樂派”。
【作品選介】《馬爾切裡教皇彌撒曲》的羔羊經
譜例3.3.2:
《馬爾切裡教皇彌撒曲》的羔羊經
帕萊斯特利那的《馬爾切裡教皇彌撒曲》(Missa Papae Marcelli)出版於1567年,是一部六個聲部的復調彌撒。根據傳說,這部作品證明了復調音樂並不會使歌詞含混不清、破壞宗教虔誠,從而使復調音樂免於教會排斥,被認為是拯救了音樂在教會中的地位的作品。
從樂譜中,可以看到拱形的旋律,氣息悠長、線條流暢。音樂中鮮見變化音,不協和音程被加以小心避免。聲部錯落有致,形成均衡而平衡的整體感。音樂中營造出寧靜、和諧、空靈,不愧為無伴奏合唱的經典。
三、威尼斯樂派
16世紀的威尼斯是當時歐洲的重要商業中心,長期積累的物質財富使得這個城市充滿著享樂主義精神。由於特殊的社會、政治特點,使得威尼斯的音樂也帶有雙重性,既要為教會服務,也要為國家慶典效力,顯示出其經濟文化繁榮昌盛的景象。
威尼斯的音樂文化中心是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教堂裡舉行的儀式同樣帶有雙重性特徵。政府為聖馬可教堂投入頗豐,建立了有唱詩班指揮、兩位管風琴手協助管理教堂音樂的制度。這裡聘請的音樂家都經過精挑細選,可以說都是極負盛名的藝術家,包括維拉爾特(Adrian W illaert,約1490年- 1562年)、扎利諾(Gioseffe Zarlino,1517年- 1590年)、安德里亞·加布裡埃利(Andrea Gabrieli,約1510年- 1586年)及其侄喬萬尼·加布裡埃利(Giovanni Gabrieli,約1553 年- 1612年)等。他們的創作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被稱為威尼斯樂派。
聖馬可教堂有著獨特的建築結構,使得音樂家們發展了一種獨特形式———複合唱(polychoral)。唱詩班被分成幾組安排在教堂兩側,各有高低音聲部,兩側各有一架管風琴,此外還使用管樂和絃樂等。這種獨特的安排開拓出具有空間立體的聲音效果。威尼斯樂派的音樂以主調因素為主,織體豐富,音響富於變化,營造出富麗堂皇,色彩絢麗,充滿著輝煌感的音樂氛圍。
【註釋】
[1]格勞特,帕里斯卡.西方音樂史:第六版.餘志剛,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139.
-
3 # 老男人就是我
好不好沒辦法去界定,因為好的的音樂,沒有一個標準,但是有一件事情是真的。
就是這些人,不會接受新的音樂,尤其是天天貝多芬,晚晚莫扎特的朋友。如果非得要和前人去比,沒有人可以超越前人,因為他已經死了幾百年。
還有,經常老師們的固執,沒辦法讓學生接觸新的事物,也是麻煩,因為你一輩子都沒辦法比莫扎特厲害,那麼學來幹嘛?
回覆列表
好音樂不會越來越少,肯定是會越來越多的,問者想說的應該是為什麼現在產出的好音樂比起以前越來越少了吧!
首先,什麼是好音樂,肯定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要給一個普世的定義的話,我認為是時間驗證之後,依舊受大眾喜歡,這也稱之為經典!
你會發現,以前的一些歌曲,隨著時間反而越來越多人喜歡,八九十年代的歌曲也風靡90後,00後,而現在的音樂 不是沒有好的音樂,而是拿出來能說幾十年後還會流行的那種音樂少,原因有很多,我這樣給你分析一下:
其一,主觀原因,功利思想,金錢至上,很多人音樂人連自己都養不活,怎麼一心放在音樂上呢?
其二,客觀原因,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玩音樂,娛樂至上,一些好音樂被埋在地裡無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