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言論史
-
2 # 一點點歷史
簡單來說唐朝是大一統王朝,後唐屬於五代,而南唐屬於十國。都是割據政權。
說一下他們的相同點吧首先,這三個政權都是以“唐”作為國號,所謂後唐,南唐都是歷史上便於區分而加上的特指。
其次,三個政權的皇室都姓李。
再說下不同點雖然皇帝都姓李,但是這三個“李”卻不一樣。
後唐的開國之君李存瑁,祖上是北方少數民族,因為有功,被唐朝賜姓李。
南唐,的建立者李昪,原名徐知誥,是南吳權臣徐溫的養子,徐溫死後,徐知誥奪其權,建立了南唐,並恢復了本來的李姓,號稱唐憲宗第八子建王恪之玄孫,以唐為國號,附會“李唐”
如果說還有一點關係的話,那麼就是後唐也擁有代表著正統的“傳國玉璽”,在石敬瑭攻滅後唐的時候,後唐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玉璽”自焚,從此玉璽下落不明。
-
3 # 桃花石雜談
唐朝、後唐和南唐有什麼關係?有關係,都有個唐字……當然這是玩笑,這三個王朝當然確實是有些關係的,所以他們的名字裡才都有一個唐字。但相對來說,唐朝和這兩個小“唐”其實都沒有太確定的關係,南唐建立者是自稱唐朝宗室,而後唐和唐朝則主要是有點象徵性的聯絡了。唐朝和後唐的關係
唐朝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巔峰,但再風光的王朝也有衰落的一天,唐朝也不例外。唐玄宗天寶時期的安史之亂使唐朝人口損失過半,唐朝也從那時開始,走上了漫長的衰落之路。
到安史之亂後大約120年的時候,也就是公元875年,唐朝再次爆發嚴重內亂,鹽商首領黃巢發動起義,而這次起義也持續了九年之久,比安史之亂還長一年。起義軍一度攻佔了唐朝的兩京長安和洛陽,唐朝基本已經走到了滅亡的邊緣。
(黃巢起義曾一度佔領長安和洛陽)
萬般無奈,還想再續幾天命的唐朝皇室開始病急亂投醫,他們先是招安了一支北方少數民族沙陀族的軍隊,幫助自己平叛。而這支軍隊的首領名叫李克用,他本姓朱邪,後來因為他父親就幫助過唐朝鎮壓兵變,因此被唐朝賜國姓“李”姓。但李克用雖然是唐朝軍官出身,中間卻也曾經發動過叛亂,只是這次又被唐朝招安,幫助唐朝鎮壓黃巢的起義軍。
而李克用沙陀軍的加入,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戰局,黃巢的軍隊迅速陷入被動,之後黃巢手下的大將朱溫見勢不妙也迅速倒戈,投降唐軍,反倒成了唐軍鎮壓黃巢的主力,最終黃巢兵敗身亡。而朱溫和李克用則因為手握重兵,都在之後成為了唐朝重要的節度使。
黃巢死後又過了23年,朱溫已經成為了能夠決定皇帝生死的唐朝頭號政治人物,甚至在最後幾年也和曹操一樣挾天子令諸侯,但朱溫卻沒有曹操的耐性,幾年之後直接把唐朝最後兩個皇帝給殺了,自立為皇帝,建立了梁國,也就是五代第一個王朝後梁。
(李存勗所建立的後唐)
而朱溫挾天子以令諸侯期間,李克用就曾以勤王為名,多次起兵。而朱溫也多次出兵試圖剿滅李克用,但雙方都沒有成功。後來朱溫篡唐之後,李克用更是積極反梁,雖然一年之後李克用就死了,但他的兒子李存勗(xǜ)繼承他的遺志,繼續出兵反梁。而篡位的朱溫在公元912年也被自己的兒子篡位殺死。11年後,始終以復興唐朝為名起兵的沙陀李氏成功滅亡後晉,又建立了唐朝。只是這個唐朝皇帝,就是李存勗自己了。
(後唐莊宗李存勗,後來歐陽修曾根據他立國再失位的故事寫成了史論名篇《五代史伶官傳序》)
但李存勗當時可是完全以正宗唐朝皇族的身份自居的,所以他為唐朝末代皇帝恢復了宗廟,還為把唐末一些幫助朱溫篡位的大臣誅殺,好像唐朝又重新建立了一樣。不過他雖然以唐朝皇族自居,但民間認可的人卻不多,執政基礎一直沒有穩固下來,所以他只執政了兩年就被自己的義子又發動兵變殺死了,而後唐在10幾年後也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人給滅掉了。
因為建立後唐的沙陀人其實並不是唐朝宗室,後世也沒人認為這段時期是唐朝復興,所以就把這個短命朝代叫做後唐,以和真正的唐朝區別開來。
唐朝和南唐的關係南唐的建立者是李昇(shēng),這個人出身於南方十國裡的吳國,自稱是唐憲宗李純的四世孫。如果這種說法是真的,那其實南唐和唐朝的關係是非常接近的,至少比東漢和西漢的關係近,因為東漢的建立者劉秀和西漢攀上關係可是隔了九代之多呢。比蜀漢和東西漢的關係就更近了,因為劉備和東西漢攀上關係可是隔了十九代。
(李昇建立的南唐)
不過南唐也是個短命王國,僅僅割據一隅,維持了38年就亡國了,所以其皇族自己聲稱的唐朝皇族血統並沒有被後世所接受。宋朝以後的正史都說李昇是平民出身,唐朝皇族身份只是假託的,他和唐朝皇室並沒有關係。但這兩種說法其實現代人是無從判斷的,因為一個是自稱,一個是敵人的說法,都不是中立說法,所以其實也沒有定論。
(南唐先主李昇)
總之後唐和南唐可以說都是想沾唐朝榮光建立的朝代,但卻都沒有借上什麼光,也都在很短時間內被滅亡了。 -
4 # 磨史作鏡
三者相聯絡點:後唐、南唐都是以唐朝道統傳承人自居,而且君主也都行李。
而差別就多了:
唐朝是大一統國家,後唐是五代的第二代朝代,並沒有完成統一,實際上政令限於北方。南唐是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割據於今天的江蘇安徽南部和江西全部,還曾經滅國湖南的馬楚。
唐朝基本是李姓延續下去的,中間出了武則天,但是最終還是李淵子孫坐天下。而後唐時間雖不長,但卻經歷了“四帝三姓”,後唐的建立者李存勖本是沙陀人,姓朱邪,到他爺爺李國昌那輩因功勞賜姓李。第二任皇帝唐明宗李嗣源本是晉王李克用的義子,李存勖的義兄,本名邈佶烈,沙陀人,他所謂的“李”姓傳自於本就不姓李的李克用。後唐的第四個皇帝建立者唐末帝李叢珂,也本來姓王,被李嗣源收為義子,他這個“李”傳自於李嗣源,就更加山寨了。南唐則又不同,南唐的建立者李昪原本是楊行密建立的吳國的權臣,名字徐知誥,但他本來姓李,認了吳國早期大將徐溫為義父改成姓徐。李昪篡奪了吳國江山後,複姓李,自稱唐朝宗室之後,國號唐。史稱南唐。
唐朝、後唐、南唐都經歷過改國號的危機。大唐是因為武則天改成周朝,她自立為女皇,後經神龍革命恢復唐王朝。而後唐莊宗李存勖死後,李嗣源即位,有人就勸他改國號,因為實際上姓不一樣啊,後來他還是用了唐,並在唐莊宗靈前即位。南唐也是迫於北方大朝宋的壓力,改唐為江南,去帝號向宋稱臣,李煜自稱“江南國主”。
-
5 # 代牧益州閻文平
唐朝和後唐的關係我長篇大論打過一個,這次只說南唐。
南唐開國之君李昪本是唐末淮南節度使楊行密部將徐溫奉命去幫平盧節度使王師範對抗大佬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時撿到的孩子,來歷不明,一說姓潘(《吳越備史》)。也有記載說他本是楊行密養子,為楊家少爺們所不容,才被塞給徐溫。
此兒取名徐知誥,曾因故被徐溫逐出家門,但經常比徐溫親兒子還孝順。後來徐溫參與謀殺楊行密繼承人楊渥,奪取吳國政權,親長子徐知訓(比徐知誥年輕)做人囂張被殺,其餘親子年幼,徐知誥成為徐溫的主要助手。有人勸徐溫將來讓親子繼承大權,徐溫小老婆說“沒發達時你把他當兒子,富貴了就要拋棄他了?”徐溫雖然死前終於改主意想扶植親次子徐知詢,來不及了。他死後,輔政多年的徐知誥繼續掌握政權,而徐知詢身為節度使握有大軍。徐知詢做人失敗導致他親弟弟竟然支援徐知誥,徐知誥有驚無險奪了徐知詢的軍權。然後就是權臣篡位的老套路了。因為徐溫、徐知誥被吳國封為齊王,所以一說徐誥(不是小編漏字了,是他改名了)剛登基時,國號還是徐氏齊國。
不久,他就自稱唐朝後裔了,和大臣們商議自己是哪一支皇室後裔。按《十國春秋》記錄的具體討論過程,因為唐太宗子吳王恪後人出了一些將相,李昪最終認祖吳王恪。南唐供奉三個牌位,李淵、李世民、徐溫,李昪認為養父之恩不可忘,不僅給徐溫其他在世兒子封了王,還曾給徐溫子孫賜姓李(雖然史書說養弟們請求姓李是被拒絕的,但《宣和畫譜圖》有《李景遊談道圖》,證明徐溫的孫子徐景遊姓過李)。
但是這事是有分歧的。李昪的孫子、李煜的弟弟李從謙墓誌赫然印證了《江南野史》《南唐書》等所載的另一個版本,李昪認的祖宗是唐憲宗子建王恪,且世系為恪、超、志、榮、昪。但歷史上建王恪無子,就算有過繼,年代也勉強。史書還記載李昪有李姓從子即(從)兄弟的兒子,一個來路不明的孤兒哪來兄弟?
除了上述種種可疑點以外,李昪做的事也不像李唐子孫做的。他還是徐誥的時候復李姓給自己改名字,對帶“日”的名字情有獨鍾,結果被手下否定三連:第一個李昂,全名被唐文宗搶注了;第二個李晃,名諱被朱全忠搶注了;第三個李坦,讀音又被唐睿宗搶注了。
本人用南唐同期的吳越國君臣的對話表達本人對南唐自稱唐朝後裔的看法:
吳越王錢元瓘:隔壁自稱李唐了,元芳,此事你怎麼看?
大臣沈韜文:他自稱唐朝又怎麼了,鄉下姓孔的教書先生還被稱為孔夫子呢。
等南唐被後周揍得割地求和去帝號年號稱臣,便更沒資格代表唐朝了。李煜最後放棄和平幻想被迫和宋朝單挑時也只是去了宋朝年號,沒見稱帝,也只是改用干支紀年,沒自己建年號。
再說一個八卦:徐誥的兒子徐景達娶了元老南平王李德誠的女兒。徐誥成了李昪,徐景達也成了李景達,異姓婚成了同姓婚了,咋整?
李昪:李德誠是元老,怎能離婚?讓他女兒隨她爹的封爵改姓“南平”不就完了嗎!
-
6 # 忠武軍
後唐南唐是後人為區分三個王朝命名的,當時至少朝廷都叫大唐的國號。
唐朝是李淵於公元618年建立,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朝代,是所謂盛唐,其共歷二十一帝。907年被被李唐皇帝賜名的朱溫朱全忠篡唐。
後唐是由前大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之子於公元923年年建立。936年兒皇帝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借遼兵滅後唐。
南唐是由李昪從李唐割據而後獨立的吳國手中取得,937年稱帝,初國號齊。939年又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975年被北宋滅國,後主為著名詞人皇帝李煜。後兩者都只是延續了盛唐國號,但都不是直接得位於唐。
-
7 # 長安李不白
唐朝是李淵和李世民等在公元618年滅了隋朝而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歷史封建社會高度文明的一個朝代,907年被草莽權臣朱溫所滅。
後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由太原割據勢力,沙坨人李存勖建立的。923年李存勖滅了朱溫建立的後梁,建立了後唐王朝,統一了北方,可惜好景不長,後唐王朝就被石敬瑭勾結契丹人給滅了。石敬瑭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人的後晉兒皇帝!
南唐是五代十國南方一個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南唐(937年—975年),是南吳權臣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定都江寧(今南京),後遷都南昌。傳三代,975年亡於北宋。
三個王朝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
8 # 星火辰
一、首先,三者的國號都是唐,後唐的後字、南唐的南字是為了研究方便給加上的
把唐朝、後唐、南唐三個政權比做人的話,那他們就有同一個姓,都姓唐。而他們的皇帝也有同一個姓,都姓李。這看似廢話,卻不是廢話。如同同姓的人那麼多,同姓的政權也就不奇怪。
唐這個國號不新鮮,傳說中遠古的堯帝的國號就叫陶唐,而春秋大霸主晉國的先祖,最初是封在唐的,他是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的弟弟,通常被稱為唐叔虞。因此吧,即便不提傳說中的堯帝,唐國是早就存在了的。
二、話說,唐朝的建立者李淵,有一天發現他和古唐國的堯帝那麼有淵源,彷彿上天的安排,於是建國號為唐
朋友們知道,李淵在隋朝的封爵叫做唐國公,這其實是從他爺爺那裡繼承來的。有一天,他表弟隋煬帝楊廣見天下大亂,晉陽(今太原)重鎮無人防守,於是叫李淵去當太原留守。李淵高興壞了,不僅因為升官了,更是因為傳說堯帝的古唐國就在太原。李淵心想:我是唐國公,又到古唐國當封疆大員,這不是天意嗎?
李淵是真相信天意了。因為他雖然號稱隴西李氏,老家卻在河北邢臺一帶,在隆堯縣附近,他家祖墳就在那裡。傳說,那是堯帝最後都城所在。傳說,太原是堯帝開始的地方,他家祖墳又是堯帝結束的地方,他又是唐國公。李淵覺得,眼見隋朝大亂,自己不起兵豈不是對不起堯帝?
於是,李淵起兵了,幾個月時間就攻入關中,建立了唐朝。
三、李淵死後好多年,到了唐懿宗鹹通年間,一個沙陀人因為平叛有功,被唐朝賜姓為李,還寫入的唐朝的宗室譜牒
這個人就是沙陀首領朱耶赤心,因平定龐勳之亂有功,被賜姓名李國昌。他的兒子叫李克用,他的孫子後唐莊宗李存勖建立了五代第二個政權——後唐。
說起來,到李克用時期,這個沙陀人已經被唐朝任命為河東節度使,首府就在太原,豈不是和李淵當初的情形很像,更何況人家還是唐朝承認的宗室,雖然沒啥血緣關係,但宗法上是承認的。李克用又受封為唐朝的晉王,其實呢,晉就是唐,但唐這個國號顯然更輝煌。
李存勖建號為唐,既有繼承唐朝正統的意思,也有和他最大的敵人後梁對著幹的意思。畢竟,是後梁的朱溫滅了唐朝,又大殺唐朝宗室和大臣。李存勖建號為唐,實際上是種政治策略。
四、公元936年,後唐剛剛覆滅,次年,一個本來不知道姓什麼的人,就在江南建立了南唐
南唐開國皇帝自稱叫做李昪,原本還有個名字叫徐知誥,他是十國中最強大國家吳國權臣徐溫的養子。據說這個徐知誥,是吳國開國之祖楊行密從戰場上撿來的孤兒,楊行密的兒子們容不下這個孤兒,於是楊行密就把這個孤兒交給徐溫收養,於是有了徐知誥這個名字。
徐溫篡權於楊家已經是一層,這個孤兒再篡權于徐家又是一層,情形頗為複雜曲折,此處不提。總之,徐知誥最後掌握了吳國的政權。公元936年,後晉皇帝石敬瑭以出賣幽雲十六州為代價,依靠契丹兵滅了後唐,在中原當了他的兒皇帝。次年,徐知誥篡吳國而自立為帝,建立南唐,改名為李昪。
嗯,他自稱是唐朝建王李恪的後代。這個李恪,並非唐太宗之子吳王李恪,而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唐憲宗嘛,是唐朝的中興之帝,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唐懿宗的爺爺。好吧,這是徐知誥自稱的,反正有他編寫的家譜。
三個政權的關係,大概就是這樣了。
-
9 # 蔡小松001
三者毛的關係都沒有,就因為皇帝都姓李。為了給別人看的,我姓李,我就去李唐的後人,繼承大統理所當然。就如今日,我們繼承財產所取得的合法性。為了當皇帝不姓李也可以宣稱是李唐後人,更無恥的是,一點血緣關係也沒有,就冒充!
回覆列表
唐朝、後唐和南唐,之間的關係說實話,真沒有多少關係。如果說有的話,只能是他們的皇帝都姓李而已。
後唐的開國皇帝李存勖,他老爹叫李克用,他爺爺叫朱邪赤心。是的,這個名字不像漢人,而朱邪赤心也確實是沙陀人。是因為他在剿滅黃巢之亂的時候有功,才被賜姓為李而已。
這個沙坨家族雖然賜姓李,但是並沒有在唐朝面臨危亡的時候拉一把,反倒是往下面狠踹了幾腳。只不過後來朱溫做了皇帝,他們家為了分一杯羹才舉起復唐的大旗而已。
至於南唐,就更沒有什麼瓜葛了。他們的開國皇帝甚至有一段時間都不姓李,叫徐知誥。後來復國才改回來叫李昇。他只是自稱自己是唐憲宗的五世孫,至於是不是,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