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藏天下
-
2 # 風雲說收藏
你好,目前青銅器比較受歡迎,一直是造假的重災區,而且現在的造假手段也很逆天,做出的紋飾也很細膩,形制十分規整,在製作方法上也採用先秦時期的分範法,從製作上去看範線、墊片特徵都很接近真品。而且也是按照真品一比一精仿,所有從外形上是很難分辨真偽的。&製作精細的仿品,紋飾略顯死板,層次感單薄,綠鏽、黑皮殼毫無變化。
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分辨青銅器的真偽呢?首先,青銅器的重器在市場上是沒有真品的,也不會大模大樣的到處發帖賣。所以要是在古玩市場或者網上看到青銅重器,尤其是有很多銘文的,就一定要小心加小心。因為這樣的真品沒人敢這樣擺出來賣,而且有自己的渠道走貨,而且這樣的東西就算是真品,一般人也不敢買的,因為那是國寶,一字萬金都不為過,真的大家也買不起。所以看到“青銅重器”,勸大家敬而遠之,不要被騙錢。&綠鏽漂浮,銘文筆畫僵硬,應為仿品。
目前,青銅器的造假外形上是可以以假亂真,但是在土裡埋了兩千多年的自然氧化腐蝕目前的手段是不可能模擬出來的。目前造假也就是用化學藥品塗抹,再埋入地下幾年,這種方式雖然能最大程度的模擬鏽蝕過程,但是做出來的鏽分層變化還是比較簡單,直接從表層上出現紅斑綠繡。&真品青銅鉞的自然剝落,皮殼堅硬,富於變化。
-
3 # 清流歷史
1憑經驗,多去博物館看真東西,就能認出來高仿的問題在哪裡。高仿做得再好也是假的,總會露馬腳。
2多看書,青銅器的書不少,選擇典型的去認真看,總結大家的經驗。
3少僥倖,不要覺得自己運氣好,能撿漏,早知道現在市面上100件能有1件真東西就不錯了。
-
4 # 小漢字見大歷史
第一,型別學鑑定。
其他答主都提到了,我就不在重複,重複講三句話也講不完,無非就是「外形、範線、紋飾、腐蝕」等等個方面可以判斷,因為現在有比如CAD輔助製圖、鐳射刀制模之類的技術,其實完全能百分百還原古形古韻。
模擬自然腐蝕,有的在地下埋幾年,有的甚至沉到農村茅坑中,這些方面做得好的,做的用心的,能騙一大堆附庸風雅的「內行」。
總之一句話,你不要以為你看了幾期鑑寶,買了幾本書看了一下,小小的研究了一下,能在小白麵前裝點逼,就以為自己能當「收藏家」,還真是不騙別人的,專門就是騙這樣的人。
從型別上判斷,你起碼要對商周青銅器,不同時代的器型、紋飾有哪些風格,在腦子中建立一個「框架」。
碰到一件文物,看外形,你就大致知道是什麼時代,你要有這些知識,一般下三濫的假貨根本騙不到你。
青銅器型別分為三個級別:比如我昨天回答者提到過一種「圓形紋飾」,這種紋飾出現的上限和下限是:商中晚期——西周早期,
最怕的就是錯誤判定,如果有一件青銅器非常反常,你不能輕易將判定為假貨。
除非是傻到家,根本不會做特別反常的青銅器,造假者一定會造讓人最容易輕易判斷為真貨的東西。
如果特別反常,你就要考慮反常的原因在哪裡?
冶金技術上、文化歷史上的,哪些可能存在反例,哪些絕對不可能存在反例。
所謂「撿漏」就是這樣撿的。不過這種事情很難碰到,但是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比如:很多人都知道青銅器鑄造「失蠟法」。
目前考古發現的「失蠟法」鑄造的青銅器,最早出現在春秋,假如有人拿到一件西周失蠟法鑄造的青銅器,你說有沒有可能呢?
當然是有可能的,「失蠟法」是從「焚燒法」中慢慢摸索出來的,比如晚商的提樑卣上的提樑就有繩扭文,就是用「焚失法」造的,說明這種製造原理中國工匠在商代就知道,
如果是西周的「失蠟法」,你就要考慮是不是呈現一種「過渡態」,可能沒有云紋銅禁那樣複雜,但是比「範鑄法」的工藝要先進一點?(只這是打比喻)
還有些青銅器不像鐘鼎、刀戈那麼常見,特別少見、罕見,到底屬於什麼,學界有很多爭議,或者說用途不明,你怎麼斷?
你就要查資料,跑圖書館,不要腦補。你喜歡文物收藏,資料文獻就是你的生命。
比如這件東西,你說是什麼?
還有些是古代的仿品,有些甚至仿製時代的價值還高,你又怎麼判斷:
不知道的東西,絕對是要查資料跑圖書館的。我發現有些人就喜歡看鑑寶這樣的電視節目,卻很少人自己學著查閱資料。
以上說的就是青銅器型別學很簡單的幾個簡單比喻,實際判斷比這複雜得多,
可見,型別學的判斷原理,就是跟「服裝流行趨勢」一樣:不同時代有不同風格。
比如汽車和新石器時期的斧鉞:
型別學一般是和地層學一起綜合判斷的,但是很多文物都是不知道出土地的,所以,但型別學大部分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
簡單介紹一些型別學和地層學:
地層學對一般人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是考古學家用的:
文物鑑定高度依賴經驗,型別學不是看幾本書就可以解決的,必須要朝夕浸淫,找那種感覺的「臨界點」,比如:就跟經常摸錢的人,收納、會計、一些小店主等,假錢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就是看多見多,假錢給他們的感覺不對。
想深入知道一點型別學和地層學知識,可以參考俞偉超和蘇秉琦先生的這兩本書:
第二,自然科學鑑定。型別學的侷限是非常大的,對於真貨「孤例」非常容易出錯,如果知道一定的出土地資訊,還可以用化學和物理手段檢測,其基本假設和原理是:
1、不同用途、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青銅器的合金成分不一樣。
2、自然鏽蝕和人工模仿鏽蝕呈現不同的物理、 化學特徵。
講起來就很複雜了,我也不是專攻這個領域,粗略的知道一點,不敢多說,說錯了內行打臉,也怕誤導別人。
打個比喻:我們知道青銅是「銅、錫、鉛」合金,分為「三元青銅」和「二元青銅」,不同的配比,有不同的效能,以製作不同的青銅兵器,。
古人也知道這個原理,先秦青銅器配比有所謂的「六齊(劑量)」:
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今天,我們是靠「歸納法」分析古人的青銅配比,不同時代,比如春秋時代的青銅鼎和戰國時代的青銅鼎配比可能不一樣。這是冶金學鑑定方法。
中原黃河青銅器和長江流域青銅器,其青銅產地可能不一樣,分析鉛同位素可以分辨青銅產地。這是核物理鑑定方法。
核物理一般採用【X熒光光譜分析】和【穆斯堡爾譜散射測量】。
但是這些鑑定手段,一般的小玩家也沒有這個條件,雖然資料不會說假話,看起來很科學,但是也非常不靠譜。
科學是「先歸納,後推理」。你想知道青銅器自然腐蝕和人工腐蝕之間的區別,你首先要建一個自然腐蝕基準模型,但其實青銅器鏽蝕機理十分複雜,這個基準模型考慮的隨機變數實在太多了,而且很多變數是不明的,你沒有對比資料有什麼用?
比如:影響青銅器腐蝕速度的主要是環境,南方和北方的土壤對青銅器的腐蝕不一樣;土壤中不同的化學成分對青銅器腐蝕速度也不一樣。
有些環境看起來根本不可能讓青銅器不鏽,比如:湖北楚墓出土越王勾踐劍,為什麼不鏽?不知道!
假如從沒有出土過類似的青銅劍,假如越王勾踐劍不是墓葬中出土的,而是在文物市場上,你會相信是三千年前的青銅劍嗎?
所以,不要以為科學方法就是高大上,有時候很管用,有些時候就是沒用。
第三,銘文製假者,是為了追求暴利,大多數工匠,可能有心靈手巧的,是沒有什麼很高的文物和歷史知識的。
而且青銅器有銘文和沒有銘文,價格區別很大的,最少有5倍的差距。
紋飾、器型可以仿照做,如果怕露出馬腳,甚至稍微變換一下,只要不做大的改動,時代風格是不會變的。
比如:上文提到圓形紋飾,我可以變動一下,做個同心圓樣式。這樣從型別學看不出問題。
所以,銘文是非常重要的,對內行來說,「銘文」簡直就是「狐狸尾巴」。
我至少看過幾百件假青銅器,目前從沒有見過:假的青銅器銘文能讓我分不清,基本上一看看頭尾幾個字就知道是真是假。
我還算是「半瓢水」的,要是有經驗的專家,斜著瞟一眼就知道了。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懂古文字和殷周銘文模式的造假者,我不敢說沒有,肯定是極少數。
因為殷周銘文有記名、記事、契約、冊命等十幾種模式,你讀的多自然能分辨。熟能生巧。這說起來很複雜,這裡只著重講一下金文風格。
雖然,文字風格不可能千人一面,判斷風格很主觀,但是絕對有跡可循。
商代象形程度高的族徽字較多,記名金文為主;記事銘文很少很短,長一點不過幾十字,商代金文總體上很雄渾。比如《小臣缶方頂》:
周代金文象形程度降低了一點,銘文型別型別變多,媵器、冊封、記名、記功等,這表明變了一種文化,周人「尚禮」,青銅器反應周人的禮制。文字風格描述起來很主觀,就是比較圓潤吧。西周早期的《何尊》:
春秋戰國的金文,文字風格就各式各樣,潦草的、扁方的,圓潤的,也就是說出現了各種地方變體,反應當時的禮崩樂壞,各諸侯自成一體。學者何儀琳的分類是「齊、燕、晉、楚、秦」五種體系的文字,春秋戰國時代的青銅器比較多,是造假的重災區。我只選取最具有典型特徵文字講一下:
齊國金文乾淨利落:
燕國文字很方整:
晉國文字有兩種風格,一種是比較婉轉圓潤的金文:
晉國還有一種玉石文字(侯馬盟書),很明顯的【蝌蚪文】筆法:
南方諸侯的文字比較好認,最典型的是楚系文字:
楚國金文:
以楚國為首的南方諸國還出現了非常特別的裝飾體:曾侯乙墓(北方的中山國)的【蚊腳篆】和楚國、吳國的【蟲鳥篆】。
楚、吳、越的【蟲鳥篆】:
最「正宗」的文字,也就是今天文字的源頭,秦國和周室叫周秦文字,石鼓文就是周秦文字。呈現比較保守的特徵:
以上,都是用典型的案列簡略的說,千萬不要以為春秋戰國金文都是這樣風格迥異,一眼就能看出來,還需要其他資訊綜合判斷。比如:
造假者如果是臨摹古文字的話,他是像畫畫一樣寫古文字的,就跟外華人寫漢字一樣,你可能看不出來? 經常臨摹古文字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那種筆畫錯位和不連貫。
不同方言使用不同的假借字,用個很簡單的比喻,廣東方言翻譯外華人名,就跟普通話不一樣。Beckham——貝克漢姆(普通話)——碧鹹(香港粵語)。
這也反應在不同國家金文的假借字上。比如語氣助詞「也」,戰國時代秦國借用「醫」和楚國借用「矣」。還有同一個事物,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稱謂,這方面的參考書籍如漢代揚雄《方言》。
以上說的是分辨春秋戰國青銅器非常好的幾個參考指標,還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紹了,
對於我來說,最後的大招和防線是:
造假者能不能造出一篇完整、沒有破綻的記事銘文??
我是很懷疑的,可能是我少見多怪,我是沒有看到過任何假青銅器,銘文有像樣一點的偽造。
回覆列表
又到了高考季,恍惚就想起自己年參加高考那年的一些事,當時沒有什麼判斷力,對將來的職業生涯規劃根本沒一絲一毫概念,農村的孩子只希望跳出閉塞的大山罷了,那就成功了。在對未來職業的選擇上,老父親一直希望我做個女先生,那是他寄託在我身上的理想。先生者,是謂醫生和教師兩種職業之稱呼也。
言歸正題,中國青銅器的世界裡,製造偽器的歷史至少始於春秋時期。 《韓非子·說林下》記載: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往也。”魯人曰:“真也。”齊曰:“使樂正子春來,吾將聽子。”魯君請樂正子春,樂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愛之。”答曰:“臣亦愛臣之信。”這大概是有史料記載的青銅器造假的發端。從上述文字記載可得知,當時製作偽器的動機並不在於販賣牟利,而是在於珍貴青銅器的擁有者為保護自己的財產免於被力量更強大的鄰國徵收。
後,宋元明清皆有造假。而且各時代所造偽器特點均有不同。
重點說說民國時期,一直到公元1911年民國之後,以欺騙買家、藏家、古董商、甚至專家、學者為目的而製造的青銅偽器時代才真正開始。這個偽器製作的黃金時期大約是1920年到1938年之間。彼時,仿製品幾可亂真,多數具有偽銘文。
這類偽器多依古代青銅器真品所做的模型而製成,裝飾不太精確,比較模糊和脆弱,特別是作為背景圖案的雷紋,其中的螺旋紋比真品來的淺且不清晰,而且原來真品表面應該出現雷紋的位置,在偽器上甚至消失不見。偽製品與其所仿效之古代真品的重量也不同,太重又或者過輕。連金屬的合金成分也不相同,偽器的表面經常覆蓋著微細氣泡孔,特別是在有雷紋裝飾的區塊,只消利用放大鏡就能輕易觀察出這些氣泡孔。偽器表面通常為暗黑色,許多處都覆蓋著極容易察覺的偽造人工銅鏽。 所有在1920年代與1930年代間製造的一流偽器確實是在形狀、設計、裝飾等等完全仿效商周青銅器的複製傑作。可謂高仿中的高仿。收藏界流傳著很多在青銅器上栽跟頭的故事,其中不乏有名頭的藏家。
即使做得再逼真,仿品就是仿品。製作工藝再先進,有眼力還是能夠判斷得出來,仿品在各方面都會留有破綻給我們。簡單說從以下幾方面來判斷和區分。
其一,檢視青銅器的鏽色。通常說來,流傳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青銅器,所以出土青銅器的鏽色也不盡相同,多見有綠鏽、紅鏽、藍鏽、紫繡等。拿到一件青銅器,若發現鏽色與器體合一,深淺有序,並且堅實勻淨、瑩潤、天然,則為天然生成的鏽色。若鏽色浮在器物之上,表皮鏽且不潤澤,器物又存在銅腥味很可能即是仿品。
二,感知青銅器的手感和動靜。若物件過輕或過重都要留意了。還可用手敲擊青銅器,聽其動靜,若聲微細而輕脆則可,若聲渾濁,其音嗡嗡迴響,則需進一步警覺。手感和動靜,需要多年玩賞得來的經驗。
三,看青銅器的斑紋和款識。青銅器是記載一個年代文明首要的史料,每段期間都有代表性的特色。例如,夏代青銅器斑紋樸素簡單;商代青銅器斑紋則複雜厚重;西周青銅器趨向素樸;秦漢青銅器重實用,斑紋少且不及前代青銅器精密等。
另外,還可以從青銅器的紋飾圖畫規則進行揣度、區分。 比如,商代青銅器款識字型擺放有序,筆勢遒勁大方,美麗灑脫;春秋時青銅器款識書體有肥體和瘦體,還有形似蝌蚪的“笠鬥文”、“鳥蟲書”;秦朝統一了文字,通用小篆等。 紋飾及款式,雖說也可以複製,但如今的制偽者很難找到古人的規則將斑紋款式、頭緒模仿的沒有紕漏。
總之,收藏就是找特徵,尋規律,多看多摸多接觸,就能分辨真偽。格物致知,說的也是這個意思。2012年,在鄭州古玩城開店的藏友得一大鼎,器型碩大,品相完好,古意盎然,很漂亮。最關鍵的是要價不高,當時我反覆跑去看了四五趟,最終決定放棄,總感覺哪兒不對。這種感覺從第三次近距離接觸時就很強烈了,果然又去兩次,就發現了問題,紋飾不對,果斷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