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綠配紅
-
2 # 尚作華
哈哈!這一問看似簡單卻是一個千古的世界級人類共同的大問題,其實地球上各個文化系統下都有不同的做法,並沒有體現出那種固定的套路可尋,據我所知的在中華文明的儒家思想提出來因材施教與古印度佛教文化中提出方便度化的觀念。
下面就我個人的觀點闡述一下:
①首先要承認人生來就有學習的本能;
②其次還得承認每個孩子的學習的本能不會是相同的;
⑤再有就是各個家庭被高考定人生的畸形人生觀逼上歧途;
⑥再還有想要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都不知道該如何往孩子腦袋裡、思想裡灌什麼好了。等等吧!
我們今天的教育不是教育!是殘害!是摧殘!
每個孩子降生到這個時代就等於是犯了罪必須被判9年以上的監禁、還要額外被安排學什麼這個班那個班,這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願意,這已經不在是傳道受業解惑的師道教化啦!
教化的本意是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啟發、刺激、極大的尊重生命的自學能力,教育的很大部分是身教,6歲左右的時候正是《論語》第二篇為政的運用“導之以正,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的時候,這個時候是定規矩的時候,用適當的懲罰來約束其在家庭中的以及到社會上的行為,她(他)可以守規矩不犯規矩,但是為什麼要守規矩他(她)不一定真的能懂得!其他的可以安興趣,鼓勵、啟發、誘導其學習,學到什麼程度不做要求,根據孩子的個人的稟賦,禮儀、規矩、是不管懂不懂、感不感興趣要灌輸的,母語與語言的教育也是從出生就要有的,音樂、繪畫、藝術類的要儘早培養薰陶,但絕不是強迫,人的教化實在是需要家庭、社會環境的文化氛圍,社會整體的素質、風氣很重要,眼見、耳聽皆是教化,不是你認為老師拿教材教的是教化、教育,那不是,那只是技能的一種傳授模式,絕不是教育、教化,不要認為學校才是教育、教化!
-
3 # 酷炫腦科學
語言學習
與人們以往認知相反,語言大師不是大學裡的英語教授,也不是托福考了 119 的學霸,學習語言能力最強的一群人其實是初見世界的小嬰兒們,而這種開掛般的語言能力會隨著時間推移極速消褪。若是真想幫助孩子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那把握好這個黃金時期,進行充分的語言教育是一個不二之選。
語言學界的研究發現,小孩子有一套與生俱來的語言整理系統。研究的物件一群在尼加拉瓜生活的失聰的孩子。在這項研究開展期間,尼加拉瓜還還沒有自己的手語系統。所以這群參與實驗的孩子被送到學校裡,跟隨專業的老師學習西班牙語的唇讀。結果是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大多數學生都沒能掌握西班牙語。然而,一個由”完全由孩子們創造的語言“卻誕生了,它就是“尼加拉瓜手語”,而這門新語言的誕生地就是學校的操場、校園以及接送上下學的校車這些能給孩子們提供自由交流機會的空間。
在完全沒有人引導的情況下,這群孩子就這麼創造出了一門新的語言。這些孩子們利用他們天生的語言整理系統,驚人地形成了一套有名詞、有動詞、有語法規則、有固定片語、有省略的完整的語言。自然,這門新語言的複雜性和精準性立刻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語言學家的注意。
有的語言學家認為,這項研究很有力地證明了人類語言學習能力來源於大腦中先天存在的語言習得裝置,屬於一種語言的本能。而當我們在這項本能消退之後學習語言,就如在我們在成人期學習英語一樣,我們也許只能刻意地背誦語言的規則,如記憶動詞在什麼情況下要加 “s”,which、when 等從句的用法是什麼等。而假如一個人在孩童時期就接觸到這些語言,那麼這些規則會被很自然地被我們語言習得裝置整理好,並印刻到大腦之中成為習慣。這樣一來,隨後我們在使用這門語言的時候就不用刻意提取對規則的記憶。
類似的,語言口音問題也是很多家長的擔心。另一項研究則發現,口音其實跟小孩“聽力能力的消退”有關。也許父母們會反駁:我孩子聽力能力好好的啊?怎麼會說他聽力能力消退了呢?其實這裡並不是指聽到聲音的能力,而是指“聽出區別”的能力(phonemic contrast)。
舉個例子,通常從小學習日語的孩子在長大後會區分不出 “r” 和 “l” 的發音,例如 Ramen 在日語裡讀 “拉麵“,相當於 ra 就約等於 la 了。而對於學習漢語長大的我們可能會覺得很驚訝,ra 和 la 這麼明顯,怎麼會區分不清呢?但如果我們反觀印地語,印地語裡有很多詞彙的發音在我們聽來極為相似,只是中間有一個小氣音和沒有小氣音的區別。而正是這個小氣音的存在,在印度人就能體會到意思截然不同的詞彙,甚至詞性都不一樣。
語言學家總結,這是因為當我們在逐漸適應一個語言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快地識別語音,提高交流的效率,我們會自熱而然模糊掉一些發音的區別。而這是這些音標識別能力的改變會讓我們在後期習得第二語言時存在口音。
也就是說,在孩子尚小時(青春期之前),他們不僅有著天生的語言整理能力,而且他們區分發音的能力尚未改變。如果在這個階段如果讓小孩子接受充分的語言教育,能讓他們比長大以後更為輕鬆地得第二語言,並且這個學習結果可能還會更加理想,不會帶有口音,對語法的掌握也能更好。
情感基礎著名的產品經理梁寧就曾說過:如果把每一個人都必做一臺手機的話,情緒就是一個人的底層作業系統。你後天學習的知識技能都是安裝在底層作業系統上的一個個的 App 。後天學習的東西,都是理性的。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驅動一個人的,其實是他的內在感受,他的情緒,他的底層作業系統。”這就好比操作手機系統崩潰了一樣,無論你在上面裝了什麼好的 APP 都使用不了了。當我們情緒崩潰時也是如此。
而孩童時期正是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建立起完整的、健全的感情繫統的黃金階段。
美國的一項縱向追蹤研究發現:在孩子早期生長階段,家長的管教方式(parenting style)和表現出來的個性都對孩子的情感發展產生顯著的影響。這組科學家測量的指標為孩子的自控能力(effortful control),它包括孩子是否能夠控制自己的衝動(inhabiting behavior)以及是否能激勵自己做本身不願意做的事(sustaining behavior)。研究結果發現,如果家長在與孩子的接觸過程中表現出較高的自律,能做到共情、關愛他人,那麼他們的孩子在童年以及之後的青年期也也會相應地在情緒和行為上更加穩定,做事情的時候更加有定力,在組織中也更加有責任心有擔當。
也就是說,家長對情緒的重視程度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情緒教育的效果。這項研究還發現,如果家長在發現孩子有情緒上有波動後,能對這種問題給予高度重視並與孩子一起探討、理解這種情緒,而不是隻著眼表象,顧左右而言他,那麼孩子們相應地在日後的成長中就能更好地面對壓力、打擊等心理上的衝擊,有更健康的心智。
有的研究者還提出:這其實和小孩在適應社會時,發展出來的內化規則的能力有關(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ized Rules)。 因為人類是群居的物種,在遠古時期,如果一個人不遵守組織裡的規則,那麼他就會面臨著被驅逐、孤立的風險,甚至是招致死亡的危險。所以人在尚小的時候會把所教導的規則納入自己的本能反應中,這對後來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所以在情緒方面,若孩子自小就被灌輸“生氣是媽媽不喜歡的” 、“考試考砸時沮喪是不允許的”等等思想,而不是“這些都是正常的情感,沒有什麼可怕的,要學會面對他們”這樣去理解、表達、擁抱這些情緒的引導,可想而知他們長大後會長期不自覺地遵守這些並不正確的規則,給自己帶了很多無形的焦慮與壓力。
最近有一個在網路上廣泛流傳的影片,視屏中的小男孩出於某種原因,正處在極端憤怒及崩潰的狀態,大聲吼叫,砸東西,無所不用其極。隨後一位所謂育兒師強迫孩子乖乖坐在一張“淘氣椅”上,對孩子扯自己頭髮,把腳放在冰冷的地面上等自殘行為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還戲謔般地跟孩子媽媽說:“我今天要讓你們看看,這個 6 歲的孩子心思可以有多縝密來控制你們大人的行為。”
綠色的塑膠小椅子即為育幼師所說的“淘氣椅”
面對孩子的洪水般的絕望,家長自顧自的“講道理”,但其實這並不是幫助他理解情緒,並教會他如何處理這種極端的情緒的正確方法。
這種對情緒是不是很令人熟悉呢?這不也蔓延在成人的世界中嗎?在考試、求職中受打擊了,我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種沮喪,所以關於學生選擇了輕易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來獲得解脫的報道並不少見;在對別人不滿時,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合理地正視及表達自己的憤怒,於是在前幾年出現了駭人的北大學生弒母事件。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指出,一個人很多對未來影響深遠行為模式都是在幼兒時期形成的。在幼兒時期,家長能夠正確引導孩子認識情緒、處理情緒,讓孩子們能擁有一個穩定的情緒基礎,完整的情緒反應機制,這難道不是才是真正地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現在很多家長都存在一種“努力焦慮症”:我看到別人在努力,所以我只能透過填滿我的時間來緩解我的焦慮。一昧地跟風,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一昧地奔波忙碌,而真正靜下心來學習研究過什麼是真正適合孩子的幫助成長的方式往往被我們忽略。
參考文獻:
[1] Werker, J.F. & Tees, R.C. (1984).Cross-language speech perception: Evidence for perceptual reorganization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2] Miyawaki et al., (1975).An effect of linguistic experience: The discrimination of [r] and [l] by native speakers of Japanese and English.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3] Iverson & Kuhl, (1996). Influences of phonetic identification and category goodness on American listeners" perception of/r/and/l/.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4] Senghas & Coppola, (2001). Children Creating Language: How Nicaraguan Sign Language Acquired a Spatial Grammar. Psychological Science.
[5] Kochanska et al., (2000). Effortful Control in Early Childhood: Continuity and Change, Anteced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4 # 愛陪娃的熊叔
教育的前壓不一定是好事
教育有明確的規定,幼兒園教育不得小學化,不能把小學的內容加入到幼兒園教育的範疇內,這至少說明在政策導向上是不提倡教育前壓的。
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幾乎所有的學齡前孩子都會接受或多或少的提前教育,我兒子幼兒園的同班同學幾乎都參加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和興趣班,最誇張的甚至一週七天都安排了課後課。
這是大環境的影響,也是父母對於未來的焦慮。但過度的教育前壓往往會束縛孩子天性的發展,扼殺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會讓他們產生和積累對於學習的牴觸情緒。也有研究表明,教育前壓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學習上的優勢持續到三四年級就會消失殆盡,由於過早地透支了學習興趣以及積蓄的牴觸情緒爆發,反而會被反超。
學和玩不一定是二選一很多家長對這個問題看得比較極端,認為孩子要麼埋頭苦學,要麼散養瘋玩,其實在學和玩之間可以找尋到一個平衡點。
大環境我們不能改變,完全讓孩子不提前學恐怕也是難以做到的,每天花一點時間,學習一下數字,漢字,英語啟蒙,根據孩子的愛好選擇一兩個興趣班,一方面豐富了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也為孩子積澱一些底子。但是有兩個原則要遵守:適度,不強迫。
此外,對於學習的理解也不能侷限在傳統的模式,安坐在書桌前,拿著書本刻板地學習,這種方式對於學齡前孩子未必合適。最好還是把知識和遊戲相結合,比如我會在和兒子搭樂高的時候,引導他感受數字與數量的對應,數序等概念;會玩漢字和圖畫配對的遊戲,也會幾個漢字放到漆黑的屋裡,然後讓他打著手電去找指定的字卡。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邊玩邊學的三心二意效果要好於一心一意地學習。
學齡前孩子應該學什麼我並不反對適度適量地學習數學,語文,英語以及各種興趣。但是我們也需要思考這個年紀的孩子最應該學什麼。
首先要考慮孩子的成長規律,學齡前的孩子主要還是機械記憶為主,邏輯思維的發展還不完善,即便記住了很多漢字,單詞,也可能不理解其意義,所以在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的制訂時要考慮這些成長特點,不要為難孩子,為難自己。
其次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而言,鼓勵和保護他們的好奇心以及探索精神是尤為重要的,我們傳統教學最大的弊病就是為孩子過濾掉了中間過程和犯錯的機會,直接告訴他們最終的結果和最優的路徑,這對於孩子的獨立思考是莫大的傷害。所以我們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要急於讓他們記住最後的結果,而是要鼓勵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對於他們的奇思妙想要給予鼓勵,對於他們可能的錯誤要給予鼓勵,儘量扮演一個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而不是從到到尾地作為權威來指導。
第三,學齡前的孩子的認知能力更為重要,儘量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有條件的話保持一定頻率的旅行,讓孩子多接觸自然,增長他們的見識。親身體驗是最好的途徑,而不是坐在家裡拿著書本來認知世界。
第四,自理能力,要重視孩子自理能力的訓練,能獨立完成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去做,不要在意結果是否完美,自理是獨立生存和生活的基礎。也可以適當分配給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其實他們是很樂意幫忙幹活的。
第五,社交能力,這對於孩子將來的人生也有著非凡的意義,再出色的孩子也需要和人打交道,這種能力很多時候甚至比學業更為重要。從小引導他們掌握各種社交技能,遵從各種社交規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回覆列表
學習和玩耍不衝突的,愉快的方式讓孩子學習東西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6歲以前,父母是孩子的主要學習物件,多陪孩子一起學習,遠比把孩子直接丟各種興趣愛好班裡撒手不管好的多。孩子對父母的適度依賴,不僅能培養孩子的情商,還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智商,我們一定要重視。每個孩子的成長經歷都只有一次,讓學習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來,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的去影響孩子的一生。加油,父母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