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河南新華電腦1q

    雲安全運營中心將專業複雜的安全分析工作以簡單直觀的圖形化介面展示,運營中心僅需有限的人員、資源即可規範、高效地進行安全運維管理工作,節省了安全人員的時間和精力。

  • 2 # 千鋒長沙

    雲計算技術是硬體技術和網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而出現的一種新的技術模型,雲計算並不是對某一項獨立技術的稱呼,而是對實現雲計算模式所需要的所有技術的總稱。

    雲計算技術的內容很多:

    包括分散式計算技術、虛擬化技術、網路技術、伺服器技術、資料中心技術、雲計算平臺技術、儲存技術等。從廣義上說,雲計算技術幾乎包括了當前資訊科技中的絕大部分。

    定義:

    維基百科中對雲計算的定義為:

    雲計算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計算方式,透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體資源和資訊可以按需求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裝置。

    雲安全(Cloud Security)是一個從“雲計算”演變而來的新名詞。雲安全的策略構想是:使用者越多,每個使用者就越安全,因為如此龐大的使用者群,足以覆蓋網際網路的每個角落,只要某個網站被掛馬或某個新木馬病毒出現,就會立刻被截獲。

    十種方法

    1. 密碼優先

    2.檢查安全問題

    在設定訪問許可權時,儘量避開那些瞥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問題,例如,Facebook頭像。最好的方法選擇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是透過另一個問題的答案。例如,如果你選擇的問題是“小時候住在哪裡”,答案最好是“黃色”之類的。

    3.試用加密方法

    無論這種方法是否可行,它都不失為一個好的想法。加密軟體需要來自使用者方面的努力,但它也有可能需要你去搶奪程式碼憑證,因此沒有人能夠輕易獲得它。

    4.管理密碼

    這裡講的是,你可能有大量的密碼和使用者名稱需要跟蹤照管。所以為了管理這些密碼,你需要有一個應用程式和軟體在手邊,它們將會幫助你做這些工作。其中一個不錯的選擇是LastPass。

    5.雙重認證

    在允許使用者訪問網站之前可以會有兩種使用模式。因此除了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之外,唯一驗證碼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一驗證碼可能是以簡訊的形式傳送到你的手機上,然後進行登入。透過這種方法,即使其它人得到了你的憑證,但他們得不到唯一驗證碼,這樣的他們的登入就會遭到拒絕。

    6.不要猶豫,立刻備份

    當涉及到雲中資料保護時,人們被告知在物理硬碟上進行資料備份時,這聽起來可能有些奇怪,但這確實是需要你去做的事。這就是為什麼需要一遍一遍反覆思考;你應該直接在你的外部硬碟上備份資料,並隨身攜帶。

    8. 注意登入的地點

    有時我們從別人裝置上登入的次數,要比從自己裝置上多得多。當然,有時我們也會忘記他人的裝置可能會儲存下我們的資訊,儲存在瀏覽器中。

    9.使用反病毒、反間諜軟體

    儘管是雲資料,但使用這一方法的原因在於你第一次從系統中訪問雲。因此,如果你的系統存在風險,那麼你的線上資料也將存在風險。一旦你忘記加密,那麼鍵盤監聽就會獲得你的雲廠商密碼,最終你將失去所有。

    10.時刻都要管住自己的嘴巴

    永遠都不要把你的雲端儲存內容與別人共享。保持密碼的秘密性是必須的。為了附加的保護功能,不要告訴別人你所有使用的廠商或服務是什麼。

  • 3 # 青藤雲安全QINGTENG

    一、雲安全標準

    要想了解雲安全真正的含義,首先要了解雲計算本身。根據NIST定義,雲計算按照服務模式分為IaaS、PaaS和SaaS,按照部署模式分為私有云、公有云、社群雲和混合雲,按照使用者角色分為消費者、供應商、代理商、運營商和審計方。

    雲安全的定義根據國際的CSA TCI-RA、NIST SP500-292、NIST SP 500-29,以及國內的GB/T 31167-2014、GB/T 31168-2014等標準來看,簡單來說就是根據雲計算的服務模式、部署方式以及角色,提供有針對性的安全方案。

    然而,實際的雲安全建設往往錯綜複雜,把握幾個關鍵的觀點,有助於大家更瞭解雲安全。

    雲安全責任共擔

    使用者和使用的雲服務商不同,安全的責任也不同。如果使用者只是使用IaaS層的服務,IaaS層安全由雲服務商提供,之上的所有中介軟體以及業務安全責任全部由使用者自己承擔;如果使用的是SaaS層的服務,雲服務商就要提供雲相關全棧的服務;PaaS層的情況介於這兩者之間。

    這不同於IDC環境下的安全。從使用者角度來說,安全責任變輕了:以前從建設機房到部署應用的安全全部由使用者自己承擔,現在雲服務提供商要承擔相關的安全職責

    組織要評估和滿足合規與稽核要求

    將業務從傳統IDC遷移到雲的一個重大挑戰是:要遵守眾多的合規和稽核的約束。尤其在國內的環境,監管方存在“九龍治水”的情況。《網路安全法》已經開始正式執行;公安方面的等級保護針對雲方面也推出了等保2.0;以覆蓋等保1.0在雲計算領域的缺失;大資料中心聯盟也推出了可信雲的相關標準;網信部門更是對每個行業都提出新的監管要求;TC260針對政府上雲提出了GB/T 31167和31168。這些規定都意味著組織要承擔更重大的監管責任。

    合規可定義為對企業義務(企業社會責任、適用法律,道德指南)的感知和遵循,包括對適當和必要的糾正性措施的評估和排序。在某些高度監管的環境下,透明度可以對內部特定策略進行補充,成為組織效率的優勢而非制約。

    總體上,組織要保證合規性和完成稽核,需要評估自身合規狀態,藉此感知和履行企業義務(社會責任、道德標準、法律責任等);評估風險、不合規代價以及合規成本,從而評估是否採取適當或必要的糾錯性措施。

    對於客戶和服務提供商而言,內審和外審以及各種控制措施都合情合理、可為雲計算效力。目前對於雲計算廠商的審計並不充分,大多情況都是透過一次性的測評來證明雲計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對於客戶而言,更有保障的方法是透過認證方式對雲計算廠商進行持續的認證。

    事件響應

    資訊保安領域不存在無懈可擊的防禦,無論是周詳的計劃還是周全的預防性措施,都無法完全避免資訊資產遭到攻擊。正因如此,致力於減少組織受攻擊損失程度的事件響應,成為了資訊保安管理的重要基石。

    雲計算不需要一個新的事件響應框架,只需將原有的響應程式、處理機制和工具與雲計算相關的環境對應起來。與此同時,組織也要意識到,雲計算的某些特徵會影響事件響應的效果。

    首先,雲計算屬於按需自服務,客戶在處理安全事件的時候很難甚至不可能從雲服務商那裡獲得協助;第二,雲服務的資源池化可能會導致 事件響應過程複雜化;第三、在多租戶場景下,如果沒有關於隱私資訊的處理和資源池化的雲服務方式,收集和分析事故的非直接資料和原始資料可能造成對隱私問題的擔憂。

    另一方面,雲計算也給事件響應帶來了新的機會。對於雲的持續監控機制,可以減少事件處理時間或者事件響應頻率。虛擬化技術和雲計算平臺固有的彈性特質,相比傳統資料中心技術減少了服務中斷時間,讓遏制和恢復措施變得更有效率和效果。此外,由於虛擬機器可以很容易地被移動到試驗環境中並管理執行環境、取得鑑定映像及進行檢查,這些都使得事件調查更容易開展。

    目前情況並不太樂觀,國內雲計算廠商對於事故響應的手段極其有限,大部分是透過人工服務的情況進行解決,責任無法定位,造成的損失也無法衡量,導致使用者和雲服務提供商之間的不信任感。

    二、雲安全的挑戰

    為了安全地使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等豐富多樣的數字化服務,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滿足不斷增多的各種安全要求。企業要滿足這些需求,必須首先意識到雲安全方面的三大挑戰:保護多租戶環境下的資訊,虛擬化和私有云安全,以及SaaS視覺化和控制。這三大挑戰將為企業的雲安全建設提供實用的分類方法。

    評估和控制多租戶環境下的安全和合規風險

    安全管理人員關注公有云的相關安全問題。缺乏持續性的合規和風險的評估以及安全過程,使得一些敏感的場景無法遷移到公有云。

    使用多租戶的雲服務並不直接導致安全問題,跟雲廠商採取的安全措施有關,對雲廠商的形成強大的挑戰。持續的對雲廠商進行風險監控還需要一段路。

    安全管理人員甚至所有IT人員都關注公有云廠商是否安全。實際上,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公有云廠商自身安全不到位會對使用者造成重大影響。然而,如何評估公有云廠商安全性以及監管機構對公有云的接受度仍然值得探討。公有云廠商缺乏透明度,合規狀態不明確,風險評估和安全過程不成熟,使得一些敏感場景無法遷移到公有云。

    對於企業而言,使用多租戶的雲服務並不會直接導致安全問題,還得看雲廠商採取哪些安全措施。綜合評估雲廠商提供的服務和安全性,持續對雲廠商進行風險監控,能夠讓企業在享受優質雲服務的同時做到安全、合規。不過,市場對雲廠商的評估和持續監控還沒有形成最佳實踐。

    使用CWPP和微隔離等新技術保護虛擬環境下的工作負載

    對硬體資源的虛擬化催生了新的安全技術,比如工作負載安全。工作負載指的是伺服器、虛擬機器和容器等系統核心業務的載體。雲服務商的安全措施在某種意義來說比自建IDC機房的安全措施更好,但這並不意味著把工作負載從本地遷移到公有云上就能自動獲得安全保障。實際上,雲服務使用者應該利用好雲廠商的安全特點和優勢,由此產生效果也會更好。比如,利用好雲廠商的安全自動化,能夠大幅減少配置錯誤、管理錯誤、補丁缺失、人工操作失誤等造成安全漏洞數量,從而大大提高雲的安全特性。雲工作負載保護平臺(CWPP, cloud workload protection platform)和微隔離等新的技術能夠在保證各種雲環境下的安全,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組織重視。

    明確SaaS**環境下的資料保護和行為監控

    從當前企業支出來看,SaaS是比IaaS更重要的計算領域。由企業的哪個角色來負責SaaS治理尚無定論,對SaaS“所有權”的監管有所缺失,都影響了SaaS應用領域的推廣。

    對此,有些企業專門制定了SaaS評估、使用和部門職責的相關規定,也有些專家、架構師組成專門部門來管理SaaS應用。這些都是比較好的實踐,能夠幫助企業更好、更快做出關於SaaS使用的決策。

    另一方面,安全團隊在保護資料和監控行為時,要使用比SaaS廠商提供的控制機制更高階的技術手段。有資料顯示,在10,000個使用的SaaS應用中,諸如身份治理和管理(IGA, identity governance and administration)和CASB等單點控制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使用第三方產品來集中有效管理安全策略、許可權和行為,也越來越被各種規模的企業所重視。

    三、雲安全機遇

    根據麥肯錫諮詢機構的預計,雲技術至2020年全球每年創造的價值在3.72億美金。如果企業不重視雲安全建設導致風險和損失,最終可能減少使用雲技術。這種“數字反彈”的局面影響會非常嚴重,可能導致1.4萬億市場的萎縮。麥肯錫認為,企業在採用雲技術的同時要同步建設雲安全,這樣才會使得技術不會倒退,市場不會反彈。任何一項技術在大規模擴張之前都沒有考慮到安全問題(區塊鏈技術除外),而技術產生泡沫的原因之一,正是安全問題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根據Gartner預測,2017年基於雲的安全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41億美金,雲安全的發展將受益於雲計算市場的快速增長。

    反觀國內雲計算市場,經過十年發展,目前已經“賽程過半”,上半場以中小長尾和網際網路產業為主要目標客戶,以公有云為主要交付形態,洗牌基本完成。下半場將以數字化轉型為核心訴求,以傳統縱向行業、大型企業為主要目標客戶,以混合云為主要交付形態。

    筆者大膽預測未來國內將是行業雲和私有云的爆發期,針對關鍵基礎設施(8+2)的雲計算建設的方式,大部門會以行業雲的方式存在。行業雲(Industrial Cloud)這個概念跟國外標準中的社群雲(community cloud)有類似的地方又不盡相同。行業雲是資料和軟體的擁有者為行業內部的核心組織或者成員,但服務物件是大眾,滿足社會經濟執行資訊需求。社群雲的定義更著重於雲計算後臺的地理位置。針對於私有云和行業雲的安全方案前景更加明朗,但是一般來說這些廠商的安全措施比公有云廠商的安全能力會更差一些。

    國內大環境而言,網路安全領域得到了實質性的重視和發展。國家強調在任何技術領域必須提倡自主可控,這意味著國內安全廠商的機會大大增加。雖然中國網路資訊科技和網路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績,但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要填補國內安全市場的空白,跟國際接軌,追趕世界最高安全水平。眾所周知,雲已經是當今IT建設的重要方式,隨之而來的則是傳統安全解決方案在雲上的“水土不服”。如何構建一套基於雲特性的雲平臺安全解決方案成為了困擾很多企業的問題,雲WAF、雲防火牆、雲抗D等大多現有云安全產品都是邊界安全,聚焦在內網路邊界上的安全,也稱之為“南北向安全”。但云環境下的IT系統更需要重視內部系統間的入侵威脅,也就是“東西向安全”。

    青藤雲安全針對雲平臺推出了:態勢感知增強方案與SoC增強方案。

    態勢感知是一種基於環境的、動態、整體地洞悉安全風險的能力,是以安全大資料為基礎,從全域性視角提升對安全威脅的發現識別、理解分析、響應處置能力的一種方式,最終是為了決策與行動,是安全能力的落地。現階段面對傳統安全防禦體系失效的風險,態勢感知能夠全面感知網路安全威脅態勢、洞悉網路及應用執行健康狀態、透過全流量分析技術實現完整的網路攻擊溯源取證,幫助安全人員採取針對性響應處置措施。

    所以態勢感知系統應該具備網路空間安全持續監控能力,能夠及時發現各種攻擊威脅與異常;具備威脅調查分析及視覺化能力,可以對威脅相關的影響範圍、攻擊路徑、目的、手段進行快速判別,從而支撐有效的安全決策和響應;能夠建立安全預警機制,來完善風險控制、應急響應和整體安全防護的水平。

    安全運營中心是指為保證資訊資產的安全, 採用集中管理方式統一管理相關安全產品, 蒐集所有安全資訊, 並透過對收集到各種安全事件進行深層的分析、統計和關聯、及時反映被管理資產的安全基線, 定位安全風險, 對各類安全時間及時提供處理方法和建議的安全解決方案。 主要思想是採用多種安全產品和安全控制中心,最大化地利用技術手段,在統一安全策略的指導下,將系統中的各個安全部件協同起來,實現對各種網路安全資源的集中監控、統一策略管理、智慧審計及多種安全功能模組之間的互動,並且能夠在多個安全部件協同的基礎上實現實時監控、安全事件預警、報表處理、統計分析、應急響應等功能,使得網路安全管理工作由繁變簡,更為有效。

    以上部分轉自:https://www.cnblogs.com/HacTF/p/7859968.html

  • 4 # 使用者6547887956582

    之前研究過,國內的華為、華三、東軟、品高都能管,我們用的東軟Aclome ,相當挺好,給你找找他們官網,https://platform.neusoft.com/,不一定對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前的女人與結婚後的女人有什麼區別?性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