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歐陽祖籍:山東
祖宗:勾踐郡望:渤海郡
分類:複姓
歷史名人
在中國歷史上,歐陽比較出名。早在漢時,便有“八世博士”。所謂的“八世博士”,指隨伏生受《尚書》的歐陽生,以及他以下的歐陽高、歐陽地餘、歐陽歙等八代子孫。歐陽家的八代,都以研習《尚書》聞名,致使《尚書》自此有了歐陽氏之學,而與大、小夏侯氏三家,都被立於學官,這就是《尚書》中的齊學,亦即學者們熟知的《今文尚書》。八世歐陽,為千乘人,即今山東高苑人。由此可見歐陽氏于越國滅亡後向北播遷的情況。自浙江而江蘇山東,又自山東遷於江南各地,從唐代名士歐陽洵、歐陽詹二人的出生地,便可一目瞭然。還有宰相歐陽通,五代詞人歐陽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亦是南方人士。清代有浙江提督歐陽利見。
關於歐陽一姓,《路史》“歐條”上記載說:“越王無疆次子,封烏程餘山之陽,後有歐氏、歐陽氏。”而《唐書·宰相世系表》上也有類似說法,並提出歐陽一姓出自姬姓的觀點。歐姓和歐陽氏一樣,都是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的後裔。原來,越王勾踐於“臥薪嚐膽,雪恥復國”之後,其次子蹄被封於烏程餘山之陽,號稱歐陽亭侯,不久,越王無疆在楚國的大軍壓境下失國,於是,蹄之後世子孫就以歐陽為氏,稱為歐陽氏。而歐陽餘山,據考證是在現在浙江省吳興縣的東方。得姓歷史2300年左右。望族居渤海郡(今河北滄縣一帶)。
二《傳家世次總歌》
因封受姓曰歐陽,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皇帝及大禹,禹帝五世名少康。
庶子無餘封會稽,二十餘世至允常。常子勾踐封越伯,傳衍六世乃無疆。
伐楚楚伐族屬散,子蹄封歐餘山陽。苗裔因之為姓氏,五世名搖漢封王。
涿州太守分兩脈,千乘渤海號洋洋。千乘八世為博士,至歙伏法子復殤。
所以渤海流慶遠,曰舉跡純渡晉江。太守堅石名赫赫,外甥為著石崇亡。
質與崇文奔長沙,伯仲卜居在臨湘。又傳六世景遠著,文忠譜揭太宗枋。
遠生寶頠頠生紇,率更令詢譽望彰;唐王寵遇弘文館,敕修宗譜名益揚。
通生幼明明生昶,琮敕吉州族始昌。譜稱琮公生七子,袁吉衡州同預章。
八世彪彤萬兄弟,彪徙廣州系久亡;彤分常州與蜀口,彼各列脈與莫詳。
萬公乾符令安福,祠譜尊為一世昂,二世和來三世雅,四世效楚列兩行。
效生三子謨託詃,楚生三子堂弘戊;五世六宗皆繁衍,代產名賢與忠良。
萬曆(1603年)癸卯修通譜,遞傳世代倍有光。
三、遷徙分佈:主要分佈在江西吉安、永豐、萬載、福建龍海、湖北枝江、荊州、潛江、廣東廣州、河源、河南新鄭、四川綿陽、四川遂寧、安徽阜陽、滁州、湖南長沙、瀏陽、隆回、貴州、廣西滕縣等地.椐歷史記載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桐縣有歐陽姓氏移民到山東、河北一帶,其中山東濟寧、棗莊、荷澤等地的歐陽姓氏以濟寧鄒城、嘉祥人數居多。湖北枝江歐陽氏族為歐陽修長子歐陽發後裔:修(江西永豐人,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宋史》有傳)——發(《宋史》有傳)——憲——興世——慶——鳳——文明——崇德——椿壽——禮——思之——士章——建翁——天池——思尹——敏——亢——瑛(於河南新鄭守修公墓)——和——應春(明夷陵知州)——普誠(枝江始祖)——性恭——仁達——寬——國珍——科——宗元——柏——啟龍——昆(吏部觀政)——永澤——福——希義——元極——文深——治忠——開直——景財——運森——正傳——家瀚——
四、郡望堂號:【郡望】渤海郡:據《郡望百家姓》記載,歐陽氏望出渤海郡。西漢時置郡,地點在今天的河北省滄縣。【堂號】1、畫荻堂:宋朝的歐陽修,三歲就死了父親,家裡很窮,上不起學堂,但是母親非常希望他能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於是決定自己教他,買不起紙張,母親就以沙地作紙,以荻當筆,教他識字。經過刻苦的學習,歐陽修終於成為了著名的文學家和對朝廷有用的人。2、六一堂:歐陽修號六一居士,即“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其後裔將家族的堂名稱為“六一堂”。3、渤海堂:歐陽氏望出渤海郡,故有此堂名。
五、家乘譜牒:宋歐陽修撰《歐陽氏族譜》;明歐陽春編《吉州歐陽氏通譜》;民國湖北枝江姚星吾編《歐陽宗譜》;湖北枝江歐陽運森(歐陽修38代孫)編《歐陽氏族譜》、廣東歐陽可明編《歐陽氏族譜》等。這裡列出越王勾踐後裔歐陽氏的直系圖譜,是湖北枝江歐陽運森(歐陽修38代孫)編的《歐陽氏族譜》,是三峽地區若干支系中的一支:1、勾踐——2、鼠與——3、不壽——4、翁——5、翳——6、之侯——7、無疆——8、蹄(歐陽亭侯,受氏始祖)——9、恆——10朝——11完——12、東——13、謨——14、搖(《史記》稱越東海王)——15、朱棣,即涿郡太守(夫人乃楚春申君之女)——16、鄅——17、行密——18、馮——19、惠瑕——20、茱顏——21、仲思——22、士達——23、蕖——24、翹——25、綱(與復同輩)——26、舉——27、跡——28、純——29、建(哲學家,《晉書》有傳)——30、崇文——31、成——32、晉——33、啟明(太子洗馬)——34、乾(東官校書)——35、煥——36、景達(歐陽修沙溪譜列為長沙始祖)——37、僧寶(荔浦縣令)——38、頠(《陳書》有傳)——39、紇(《陳書》有傳)——40、詢(書法家,《唐書》有傳)——41、通(武則天之宰相,《唐書》有傳)——42、幼明——43、昶(蘇州長史)——44、琮(唐吉州刺史,廬陵大族始祖)——45、晤(尚書秘閣修撰)——46、徹——47、弦——48、邈——49、規——50、緒(御史大夫)——51、萬(唐安福令)——52、誠——53、雅——54、效(韶陽主簿)——55、託——56、郴(御史大夫)——57、偃(南京街判官)——58、觀(崇國公)——59、修(江西永豐人,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宋史》有傳)——60、發(《宋史》有傳)——61、憲——62、興世——63、慶——64、鳳——65、文明——66、崇德——67、椿壽——68、禮——69、思之——70、士章——71、建翁——72、天池——73、思尹——74、敏——75、亢——76、瑛(於河南新鄭守修公墓)——77、和——78、應春(明夷陵知州)——79、普誠(枝江始祖)——80、性恭——81、仁達——82、寬——83、國珍——84、科——85、宗元——86、柏——87、啟龍——88、昆(吏部觀政)——89、永澤——90、福——91、希義——92、元極——93、文深——94、治忠——95、開直——96、景財——97、運森——98、正傳——99、家瀚——
下列的是越王勾踐後裔歐陽氏的直系圖譜,上述至少典,至今已歷135世5000餘年。是四川遂寧歐陽作廉(唐代歐陽萬39代孫)編的《歐陽氏家族譜》所列,是四川遂寧地區若干支系中的一支:
少典→軒轅黃帝→顓頊→鯀→大禹→啟(建夏)→太康→仲康→帝相→少康→無餘(少康庶子,分封會稽,商周時歷二十餘世至春秋時)→允常(建越國)→勾踐(戰國時封越王)→鼠(左鼠右石)與→不壽→翁→僑伯→侯→無疆(伐楚為楚威王所滅)→蹄(受氏始祖,封於烏程歐餘山之陽,稱歐陽亭侯,乃得姓之始也。)→恆→朝→完子→東(秦時)→謨→搖(《史記》稱越東海王)漢東封越王→朱棣(即涿郡太守,夫人乃楚春申君之女,分兩脈,一分青州千乘,一分冀州渤海)→鄅→行密→馮→惠瑕→茱顏→仲思→仕達→蕖→翹→綱(與復同輩)→舉→跡→純(三世隨晉渡江,散居丹陽、吳郡、豫章)→基、建(字堅石,因母舅石崇事累,為趙王倫所殺。哲學家,《晉書》有傳)→質(建兄基之子,字純之,懼禍盡攜其族遷楚長沙)、崇文(質之弟,官至永衡都尉)→成(為穎王長吏)→晉啟(為太子洗馬)→乾(為東闋校書)→煥→景達(歐陽修沙溪譜列為南齊長沙脈始祖)→僧寶(齊屯騎校尉荔浦)→頠(梁屢任刺史、後徵南大將軍、卒後贈司空諡《陳書》有傳)→紇(《陳書》有傳)→詢(唐率更令,敕修譜,書法家,《唐書》有傳)→通(遷兵薄尚書,邢薄侍郎,諫武則天死節,武則天之宰相,《唐書》有傳)→幼明→昶(蘇州長史)→景琮(天寶時初任吉州刺史,稱琮公,廬陵大族始祖)→昭昧(尚書秘閣修撰)→徹→鉉→邈→規→緒(進士,官至御史大夫,生三子。)長子彪為安福令(,遷為廣次。)次子彤(長子澤,澤子雄,雄子勳,勳子坦,坦子郢,郢子忠,忠子居萬安常溪,傳五世至德祖,為蜀江之脈。)三子萬(繼為安福令傳五世,即各脈之始祖也,六祖之後日益繁衍。)
唐末五代十國之初(約公元900-910年),歐陽氏修宗譜,尊唐僖宗乾符年間(約公元878年)八世彪彤萬兄弟、時任安福縣令的歐陽萬為一世祖。
1.萬→2.和→3.雅→4.效→5.託→6.郴→7.偃→8觀→9.歐陽修→10.發→11.憲→12.興世→13.慶→14.鳳→15.日益→16.崇修→17.勳→18.大法→19.重四→20.萬九→21.伏慶→22.英→23.景惠→24.光清→25.祥亨→26林元→27.文→28.思積→29.文道(入川始祖,從湖南新化太陽鄉遷來四川遂寧王家灣,子孫綿遠繁茂)→30.嗣褘→31.其傅→32.承拔→33.基惠→34.紹槐→35.祖柏→36.世金→37.家庭→38.長玉→39.作廉→40.述宇(語齊)
六、歷史名人:1、歐陽生:名容,字和伯。西漢千乘人,曾從伏生學今文《尚書》,為博士,授倪寬。他的後代也多出學者,其曾孫曰高、高孫地餘,地餘孫曰歙,連續八代均為博士,世代以研究《尚書》為特長,因此《尚書》世有歐陽氏學。2、歐陽歙(公元?——39年)字正思,樂安千乘(今山東高青東北)人。東漢光武帝宰相。為人廉恭禮讓,以祖傳“伏生尚書”任博士。王莽時任長社宰,後投更始劉玄任原武令。東漢建立後任河南尹,封波陽侯,後又遷升汝南太守。在汝南任官九年,教書育人,任用賢才,頗有政績。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拜相,任大司徒。(摘自《中國曆代宰相志》第35頁)。3、歐陽建(公元?——300年),西晉哲學家。字堅石,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人。曾任山陽令、尚書郎、馮翊太守等職。出身豪族,有才華,時人稱“渤海赫赫,歐陽堅石”。主張名稱可以區分事物,言辭可以表達思想。《言盡意論》收入唐代詢翁所編《藝文類聚》卷十九。《晉書》有傳。4、歐陽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書法家。少孤,江總以故人子私養之。自少敏悟絕人,總數以書記。每讀輒,目盡數行,遂博通經史。陳闢為東閣祭酒、五禮學士。陳亡入隋為太常博士。唐高祖徵時,數以遊。既即位,擢累給事中。素工書翰,飛白尤妙。初效羲之書,後險勁過之。因自名其體,尺牘所傳,人以為寶。高麗常遣使求之。帝嘆曰:“詢之名遂滿夷狄耶!”常見索靖所書碑,觀之去數步復返。及疲遂布坐其下,三日乃得去。貞觀初,歷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大學士、銀青光祿大夫,時太宗置弘文館,精選文學士。詢同虞世南、姚思廉、蔡允、蕭德言等入直商榷政事,夜分乃罷,寵遇至渥,乃令。中書韓約、尚書高世廉等。訪遍袁、吉、衡三州歐陽氏宗派,自晉渡江,同是一宗,撰成譜表,貞觀三年敕付之。又奉詔書九成宮醴泉銘,字型清勁,至今為寶於世。並撰有《文藝類聚》百餘卷及諸碑竭甚富。封渤海郡男,食邑五百戶,賜紫金魚袋,贈越州都督。卒年八十五,敕葬長沙鄉書堂山。夫人徐氏,生四子:長卿、肅、倫、通。《唐書》有傳。5、歐陽通(公元?——691年):字通師,一字通之。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詢之子。唐武則天宰相。曾任中書舍人、殿中監、夏官尚書等職,封渤海子。武則天天壽二年(691年)拜相,任司禮卿兼判納言事。初拜蘭臺郎,遷駕部郎中。儀鳳中,遷中書舍人,懷州刺史,衛尉卿。居母喪,詔奪哀,每入朝徙跣及門,夜值籍蒿以寢,非公事不語,還家輒號慟,年飢未克,葬。居廬四年,不釋服。冬月,家人以氈絮潛置席下,通覺,即撤去。累遷殿中監、兵部尚書、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祿大夫,封渤海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則天天壽二年(691年)拜相,任司禮卿兼判納言事。輔政月餘,會則天武后,欲廢中宗立武承嗣,獨立不語,灑淚進諫。忤旨被害。神龍初,奉敕清雪。復官爵,還家產,特立廟祀蔭。一子官爵繼嗣。通早孤,母徐教以書父書。懼其墮業,嘗餘錢使市父遺蹟。通乃刻意臨摹數年,書亞於詢。父子齊名,號大小歐陽體。晚自矜重,以狸毫為筆,伏以兔毫,管皆犀象,非是未嘗書。夫人胡氏,生二子:幼明、幼讓。《唐書》有傳。(摘自《中國曆代宰相志》第199頁)6、歐陽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年更號六一居士。江西永豐縣沙溪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金石學家、目錄學家、經學家,尤以文學成就最高,是繼承唐代古文運動而有所創新的北宋文壇盟主。歐陽修四歲喪父,家境清貧,母以“荻畫地教子”。29歲因論救范仲淹,貽書譴責司諫高若訥,景佑三年(1036)十月被貶為夷陵縣令。他仕途40餘年,歷任知縣、知州、館閣校勘、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副宰相)等職。歐陽修是歷史定格的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官至龍圖閣直學士、光祿大夫及最尊勳官上柱國。生前被皇上封為“開國公”,66歲去世後被皇太子師諡“文忠”。他政績顯赫,弟子風流,著述亦極豐。先後著書153卷,其中詩賦24卷,還有《新唐書》、《新五代史》和《六一詩話》等專著傳世。《六一詩話》開歷代“詩話”之先河。夫人薛氏,生四子:發、斐、辯、奕。《宋史》有傳。7、歐陽玄(公元1283——1357年)字原功,別號圭齋,元瀏陽人,歐陽萬公後裔。官翰林學士,國子祭酒(主管教育的長官),以文章著名。修《宋史》、《遼史》、《金史》,有《圭齋文集》十六卷。《元史》有傳。8、歐陽予倩:名立袁。湖南瀏陽人,演員、戲劇家。清朝光緒三十三年入日本明治大學商科學習,光緒三十四年改入早稻田大學文科學習。辛亥革命後回國參加新劇同志會、春柳劇社,倡導新劇運動。解放後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中國文學藝術研究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及中國舞蹈工作者協會主席。是中國戲劇運動倡導者和話劇的開拓者之一。1962年逝世。著有回憶錄《自我演劇以來》、論文集《一得餘抄》以及多個劇本。9、歐陽繼修:(1902——1992年),本名陽翰笙,原名歐陽本義,字繼修,曾用華漢等筆名。四川高縣人。黃埔軍校教官,黨支部書記。解放後任周恩來總理辦公室副主任,全國文聯副主席。文革中與周揚、夏衍、田漢同時被打為文藝界“四條漢子”,被囚禁9年。1979年恢復文聯副主席,主持文聯日常工作。在文藝界與茅盾齊名,他與郭沫若一樣,都是四川籍文藝泰斗。寫有社會科學著作2部、中篇小說8部、短篇小說10餘部、電影劇本17部、話劇8部、詩歌200餘首,著作頗豐。10、歐陽鋒:西域白駝山人氏,著名武學大師,在現代社會青年群體的知名度遠遠高於古今任何同姓人(運森注:歐陽詢乃唐代書法泰斗,歐子帖今天仍然為學生常用字帖;歐陽修乃北宋文學泰斗,蘇東坡自稱是歐陽修的弟子,蘇洵、蘇轍也是歐陽修舉薦,曾鞏也是歐陽修直接教出來的學生。而歐陽鋒系當代文學作品《射鵰英雄傳》中塑造的武功高手——西毒,此人無據可查。因考慮年輕人的興趣愛好,故暫且存閱)。11、歐陽自遠: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修訂者:歐陽運森
姓氏:歐陽祖籍:山東
祖宗:勾踐郡望:渤海郡
分類:複姓
歷史名人
在中國歷史上,歐陽比較出名。早在漢時,便有“八世博士”。所謂的“八世博士”,指隨伏生受《尚書》的歐陽生,以及他以下的歐陽高、歐陽地餘、歐陽歙等八代子孫。歐陽家的八代,都以研習《尚書》聞名,致使《尚書》自此有了歐陽氏之學,而與大、小夏侯氏三家,都被立於學官,這就是《尚書》中的齊學,亦即學者們熟知的《今文尚書》。八世歐陽,為千乘人,即今山東高苑人。由此可見歐陽氏于越國滅亡後向北播遷的情況。自浙江而江蘇山東,又自山東遷於江南各地,從唐代名士歐陽洵、歐陽詹二人的出生地,便可一目瞭然。還有宰相歐陽通,五代詞人歐陽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亦是南方人士。清代有浙江提督歐陽利見。
關於歐陽一姓,《路史》“歐條”上記載說:“越王無疆次子,封烏程餘山之陽,後有歐氏、歐陽氏。”而《唐書·宰相世系表》上也有類似說法,並提出歐陽一姓出自姬姓的觀點。歐姓和歐陽氏一樣,都是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的後裔。原來,越王勾踐於“臥薪嚐膽,雪恥復國”之後,其次子蹄被封於烏程餘山之陽,號稱歐陽亭侯,不久,越王無疆在楚國的大軍壓境下失國,於是,蹄之後世子孫就以歐陽為氏,稱為歐陽氏。而歐陽餘山,據考證是在現在浙江省吳興縣的東方。得姓歷史2300年左右。望族居渤海郡(今河北滄縣一帶)。
二《傳家世次總歌》
因封受姓曰歐陽,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皇帝及大禹,禹帝五世名少康。
庶子無餘封會稽,二十餘世至允常。常子勾踐封越伯,傳衍六世乃無疆。
伐楚楚伐族屬散,子蹄封歐餘山陽。苗裔因之為姓氏,五世名搖漢封王。
涿州太守分兩脈,千乘渤海號洋洋。千乘八世為博士,至歙伏法子復殤。
所以渤海流慶遠,曰舉跡純渡晉江。太守堅石名赫赫,外甥為著石崇亡。
質與崇文奔長沙,伯仲卜居在臨湘。又傳六世景遠著,文忠譜揭太宗枋。
遠生寶頠頠生紇,率更令詢譽望彰;唐王寵遇弘文館,敕修宗譜名益揚。
通生幼明明生昶,琮敕吉州族始昌。譜稱琮公生七子,袁吉衡州同預章。
八世彪彤萬兄弟,彪徙廣州系久亡;彤分常州與蜀口,彼各列脈與莫詳。
萬公乾符令安福,祠譜尊為一世昂,二世和來三世雅,四世效楚列兩行。
效生三子謨託詃,楚生三子堂弘戊;五世六宗皆繁衍,代產名賢與忠良。
萬曆(1603年)癸卯修通譜,遞傳世代倍有光。
三、遷徙分佈:主要分佈在江西吉安、永豐、萬載、福建龍海、湖北枝江、荊州、潛江、廣東廣州、河源、河南新鄭、四川綿陽、四川遂寧、安徽阜陽、滁州、湖南長沙、瀏陽、隆回、貴州、廣西滕縣等地.椐歷史記載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桐縣有歐陽姓氏移民到山東、河北一帶,其中山東濟寧、棗莊、荷澤等地的歐陽姓氏以濟寧鄒城、嘉祥人數居多。湖北枝江歐陽氏族為歐陽修長子歐陽發後裔:修(江西永豐人,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宋史》有傳)——發(《宋史》有傳)——憲——興世——慶——鳳——文明——崇德——椿壽——禮——思之——士章——建翁——天池——思尹——敏——亢——瑛(於河南新鄭守修公墓)——和——應春(明夷陵知州)——普誠(枝江始祖)——性恭——仁達——寬——國珍——科——宗元——柏——啟龍——昆(吏部觀政)——永澤——福——希義——元極——文深——治忠——開直——景財——運森——正傳——家瀚——
四、郡望堂號:【郡望】渤海郡:據《郡望百家姓》記載,歐陽氏望出渤海郡。西漢時置郡,地點在今天的河北省滄縣。【堂號】1、畫荻堂:宋朝的歐陽修,三歲就死了父親,家裡很窮,上不起學堂,但是母親非常希望他能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於是決定自己教他,買不起紙張,母親就以沙地作紙,以荻當筆,教他識字。經過刻苦的學習,歐陽修終於成為了著名的文學家和對朝廷有用的人。2、六一堂:歐陽修號六一居士,即“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其後裔將家族的堂名稱為“六一堂”。3、渤海堂:歐陽氏望出渤海郡,故有此堂名。
五、家乘譜牒:宋歐陽修撰《歐陽氏族譜》;明歐陽春編《吉州歐陽氏通譜》;民國湖北枝江姚星吾編《歐陽宗譜》;湖北枝江歐陽運森(歐陽修38代孫)編《歐陽氏族譜》、廣東歐陽可明編《歐陽氏族譜》等。這裡列出越王勾踐後裔歐陽氏的直系圖譜,是湖北枝江歐陽運森(歐陽修38代孫)編的《歐陽氏族譜》,是三峽地區若干支系中的一支:1、勾踐——2、鼠與——3、不壽——4、翁——5、翳——6、之侯——7、無疆——8、蹄(歐陽亭侯,受氏始祖)——9、恆——10朝——11完——12、東——13、謨——14、搖(《史記》稱越東海王)——15、朱棣,即涿郡太守(夫人乃楚春申君之女)——16、鄅——17、行密——18、馮——19、惠瑕——20、茱顏——21、仲思——22、士達——23、蕖——24、翹——25、綱(與復同輩)——26、舉——27、跡——28、純——29、建(哲學家,《晉書》有傳)——30、崇文——31、成——32、晉——33、啟明(太子洗馬)——34、乾(東官校書)——35、煥——36、景達(歐陽修沙溪譜列為長沙始祖)——37、僧寶(荔浦縣令)——38、頠(《陳書》有傳)——39、紇(《陳書》有傳)——40、詢(書法家,《唐書》有傳)——41、通(武則天之宰相,《唐書》有傳)——42、幼明——43、昶(蘇州長史)——44、琮(唐吉州刺史,廬陵大族始祖)——45、晤(尚書秘閣修撰)——46、徹——47、弦——48、邈——49、規——50、緒(御史大夫)——51、萬(唐安福令)——52、誠——53、雅——54、效(韶陽主簿)——55、託——56、郴(御史大夫)——57、偃(南京街判官)——58、觀(崇國公)——59、修(江西永豐人,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宋史》有傳)——60、發(《宋史》有傳)——61、憲——62、興世——63、慶——64、鳳——65、文明——66、崇德——67、椿壽——68、禮——69、思之——70、士章——71、建翁——72、天池——73、思尹——74、敏——75、亢——76、瑛(於河南新鄭守修公墓)——77、和——78、應春(明夷陵知州)——79、普誠(枝江始祖)——80、性恭——81、仁達——82、寬——83、國珍——84、科——85、宗元——86、柏——87、啟龍——88、昆(吏部觀政)——89、永澤——90、福——91、希義——92、元極——93、文深——94、治忠——95、開直——96、景財——97、運森——98、正傳——99、家瀚——
下列的是越王勾踐後裔歐陽氏的直系圖譜,上述至少典,至今已歷135世5000餘年。是四川遂寧歐陽作廉(唐代歐陽萬39代孫)編的《歐陽氏家族譜》所列,是四川遂寧地區若干支系中的一支:
少典→軒轅黃帝→顓頊→鯀→大禹→啟(建夏)→太康→仲康→帝相→少康→無餘(少康庶子,分封會稽,商周時歷二十餘世至春秋時)→允常(建越國)→勾踐(戰國時封越王)→鼠(左鼠右石)與→不壽→翁→僑伯→侯→無疆(伐楚為楚威王所滅)→蹄(受氏始祖,封於烏程歐餘山之陽,稱歐陽亭侯,乃得姓之始也。)→恆→朝→完子→東(秦時)→謨→搖(《史記》稱越東海王)漢東封越王→朱棣(即涿郡太守,夫人乃楚春申君之女,分兩脈,一分青州千乘,一分冀州渤海)→鄅→行密→馮→惠瑕→茱顏→仲思→仕達→蕖→翹→綱(與復同輩)→舉→跡→純(三世隨晉渡江,散居丹陽、吳郡、豫章)→基、建(字堅石,因母舅石崇事累,為趙王倫所殺。哲學家,《晉書》有傳)→質(建兄基之子,字純之,懼禍盡攜其族遷楚長沙)、崇文(質之弟,官至永衡都尉)→成(為穎王長吏)→晉啟(為太子洗馬)→乾(為東闋校書)→煥→景達(歐陽修沙溪譜列為南齊長沙脈始祖)→僧寶(齊屯騎校尉荔浦)→頠(梁屢任刺史、後徵南大將軍、卒後贈司空諡《陳書》有傳)→紇(《陳書》有傳)→詢(唐率更令,敕修譜,書法家,《唐書》有傳)→通(遷兵薄尚書,邢薄侍郎,諫武則天死節,武則天之宰相,《唐書》有傳)→幼明→昶(蘇州長史)→景琮(天寶時初任吉州刺史,稱琮公,廬陵大族始祖)→昭昧(尚書秘閣修撰)→徹→鉉→邈→規→緒(進士,官至御史大夫,生三子。)長子彪為安福令(,遷為廣次。)次子彤(長子澤,澤子雄,雄子勳,勳子坦,坦子郢,郢子忠,忠子居萬安常溪,傳五世至德祖,為蜀江之脈。)三子萬(繼為安福令傳五世,即各脈之始祖也,六祖之後日益繁衍。)
唐末五代十國之初(約公元900-910年),歐陽氏修宗譜,尊唐僖宗乾符年間(約公元878年)八世彪彤萬兄弟、時任安福縣令的歐陽萬為一世祖。
1.萬→2.和→3.雅→4.效→5.託→6.郴→7.偃→8觀→9.歐陽修→10.發→11.憲→12.興世→13.慶→14.鳳→15.日益→16.崇修→17.勳→18.大法→19.重四→20.萬九→21.伏慶→22.英→23.景惠→24.光清→25.祥亨→26林元→27.文→28.思積→29.文道(入川始祖,從湖南新化太陽鄉遷來四川遂寧王家灣,子孫綿遠繁茂)→30.嗣褘→31.其傅→32.承拔→33.基惠→34.紹槐→35.祖柏→36.世金→37.家庭→38.長玉→39.作廉→40.述宇(語齊)
六、歷史名人:1、歐陽生:名容,字和伯。西漢千乘人,曾從伏生學今文《尚書》,為博士,授倪寬。他的後代也多出學者,其曾孫曰高、高孫地餘,地餘孫曰歙,連續八代均為博士,世代以研究《尚書》為特長,因此《尚書》世有歐陽氏學。2、歐陽歙(公元?——39年)字正思,樂安千乘(今山東高青東北)人。東漢光武帝宰相。為人廉恭禮讓,以祖傳“伏生尚書”任博士。王莽時任長社宰,後投更始劉玄任原武令。東漢建立後任河南尹,封波陽侯,後又遷升汝南太守。在汝南任官九年,教書育人,任用賢才,頗有政績。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拜相,任大司徒。(摘自《中國曆代宰相志》第35頁)。3、歐陽建(公元?——300年),西晉哲學家。字堅石,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人。曾任山陽令、尚書郎、馮翊太守等職。出身豪族,有才華,時人稱“渤海赫赫,歐陽堅石”。主張名稱可以區分事物,言辭可以表達思想。《言盡意論》收入唐代詢翁所編《藝文類聚》卷十九。《晉書》有傳。4、歐陽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書法家。少孤,江總以故人子私養之。自少敏悟絕人,總數以書記。每讀輒,目盡數行,遂博通經史。陳闢為東閣祭酒、五禮學士。陳亡入隋為太常博士。唐高祖徵時,數以遊。既即位,擢累給事中。素工書翰,飛白尤妙。初效羲之書,後險勁過之。因自名其體,尺牘所傳,人以為寶。高麗常遣使求之。帝嘆曰:“詢之名遂滿夷狄耶!”常見索靖所書碑,觀之去數步復返。及疲遂布坐其下,三日乃得去。貞觀初,歷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大學士、銀青光祿大夫,時太宗置弘文館,精選文學士。詢同虞世南、姚思廉、蔡允、蕭德言等入直商榷政事,夜分乃罷,寵遇至渥,乃令。中書韓約、尚書高世廉等。訪遍袁、吉、衡三州歐陽氏宗派,自晉渡江,同是一宗,撰成譜表,貞觀三年敕付之。又奉詔書九成宮醴泉銘,字型清勁,至今為寶於世。並撰有《文藝類聚》百餘卷及諸碑竭甚富。封渤海郡男,食邑五百戶,賜紫金魚袋,贈越州都督。卒年八十五,敕葬長沙鄉書堂山。夫人徐氏,生四子:長卿、肅、倫、通。《唐書》有傳。5、歐陽通(公元?——691年):字通師,一字通之。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詢之子。唐武則天宰相。曾任中書舍人、殿中監、夏官尚書等職,封渤海子。武則天天壽二年(691年)拜相,任司禮卿兼判納言事。初拜蘭臺郎,遷駕部郎中。儀鳳中,遷中書舍人,懷州刺史,衛尉卿。居母喪,詔奪哀,每入朝徙跣及門,夜值籍蒿以寢,非公事不語,還家輒號慟,年飢未克,葬。居廬四年,不釋服。冬月,家人以氈絮潛置席下,通覺,即撤去。累遷殿中監、兵部尚書、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祿大夫,封渤海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則天天壽二年(691年)拜相,任司禮卿兼判納言事。輔政月餘,會則天武后,欲廢中宗立武承嗣,獨立不語,灑淚進諫。忤旨被害。神龍初,奉敕清雪。復官爵,還家產,特立廟祀蔭。一子官爵繼嗣。通早孤,母徐教以書父書。懼其墮業,嘗餘錢使市父遺蹟。通乃刻意臨摹數年,書亞於詢。父子齊名,號大小歐陽體。晚自矜重,以狸毫為筆,伏以兔毫,管皆犀象,非是未嘗書。夫人胡氏,生二子:幼明、幼讓。《唐書》有傳。(摘自《中國曆代宰相志》第199頁)6、歐陽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年更號六一居士。江西永豐縣沙溪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金石學家、目錄學家、經學家,尤以文學成就最高,是繼承唐代古文運動而有所創新的北宋文壇盟主。歐陽修四歲喪父,家境清貧,母以“荻畫地教子”。29歲因論救范仲淹,貽書譴責司諫高若訥,景佑三年(1036)十月被貶為夷陵縣令。他仕途40餘年,歷任知縣、知州、館閣校勘、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副宰相)等職。歐陽修是歷史定格的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官至龍圖閣直學士、光祿大夫及最尊勳官上柱國。生前被皇上封為“開國公”,66歲去世後被皇太子師諡“文忠”。他政績顯赫,弟子風流,著述亦極豐。先後著書153卷,其中詩賦24卷,還有《新唐書》、《新五代史》和《六一詩話》等專著傳世。《六一詩話》開歷代“詩話”之先河。夫人薛氏,生四子:發、斐、辯、奕。《宋史》有傳。7、歐陽玄(公元1283——1357年)字原功,別號圭齋,元瀏陽人,歐陽萬公後裔。官翰林學士,國子祭酒(主管教育的長官),以文章著名。修《宋史》、《遼史》、《金史》,有《圭齋文集》十六卷。《元史》有傳。8、歐陽予倩:名立袁。湖南瀏陽人,演員、戲劇家。清朝光緒三十三年入日本明治大學商科學習,光緒三十四年改入早稻田大學文科學習。辛亥革命後回國參加新劇同志會、春柳劇社,倡導新劇運動。解放後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中國文學藝術研究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及中國舞蹈工作者協會主席。是中國戲劇運動倡導者和話劇的開拓者之一。1962年逝世。著有回憶錄《自我演劇以來》、論文集《一得餘抄》以及多個劇本。9、歐陽繼修:(1902——1992年),本名陽翰笙,原名歐陽本義,字繼修,曾用華漢等筆名。四川高縣人。黃埔軍校教官,黨支部書記。解放後任周恩來總理辦公室副主任,全國文聯副主席。文革中與周揚、夏衍、田漢同時被打為文藝界“四條漢子”,被囚禁9年。1979年恢復文聯副主席,主持文聯日常工作。在文藝界與茅盾齊名,他與郭沫若一樣,都是四川籍文藝泰斗。寫有社會科學著作2部、中篇小說8部、短篇小說10餘部、電影劇本17部、話劇8部、詩歌200餘首,著作頗豐。10、歐陽鋒:西域白駝山人氏,著名武學大師,在現代社會青年群體的知名度遠遠高於古今任何同姓人(運森注:歐陽詢乃唐代書法泰斗,歐子帖今天仍然為學生常用字帖;歐陽修乃北宋文學泰斗,蘇東坡自稱是歐陽修的弟子,蘇洵、蘇轍也是歐陽修舉薦,曾鞏也是歐陽修直接教出來的學生。而歐陽鋒系當代文學作品《射鵰英雄傳》中塑造的武功高手——西毒,此人無據可查。因考慮年輕人的興趣愛好,故暫且存閱)。11、歐陽自遠: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修訂者:歐陽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