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幻海微舟

    散文在發展過程中在寫作內容和功能方面發生瞭如下變化:

    1、殷商時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記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諸侯國的史官進一步以樸素的語言、簡潔的文字記錄列國間的史實,如《春秋》。敘事富於戲劇性,情節緊湊,戰事描寫尤為出色,語言精煉,富於形象。先秦歷史散文為中國的歷史文學奠定了基礎,對後世歷史家和古文家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2、春秋戰國之交是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各種學術流派紛紛著書立說,爭論不休,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代表不同階級或階層的思想家的著作,促進了說理散文的發展。《論語》是記錄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其中多半是簡短的談話和問答。《孟子》是記載孟軻言論的,書中語言明快,富於鼓動性。先秦諸子的說理散文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風格上,都對後世散文的發展產生了顯而易見的影響。

    《墨子》代表墨翟“喜愛”的主張,語言樸素,說理明確,邏輯性很強。

    3、漢初,政論散文有所發展。賈誼(西元前200——前168)是西漢初年傑出的文學家,他的文章《過秦論》總結了秦代滅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農民起義的教訓,發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他的散文善用比喻,語言富於形象性。

    4、魏晉南北朝時期,駢文盛行,散文衰落。但在酈道元的《水經注》和楊衡之的《洛陽伽藍記》等學術著作中仍有一些質樸的敘事、抒情、寫景的優美文字。

    5、唐朝韓愈大力反對浮華的駢儷文,提倡作古文,一時從者甚眾,後又得柳宗元大力支援,古文創作業績大增,影響更大,成為文壇的主要風尚,文學史上稱其為古文運動。以韓柳為首的古文運動的勝利,樹立了一種擺脫陳言俗套,自由抒寫的新文風,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敘事、議論、諷刺的藝術功能。

    6、南宋散文家在北宋諸位大家影響下,產生了一部分上書言事的政論文,表現了作者鮮明的政治態度。

    7、明中葉以後,針對程朱理學、八股文的束縛,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發起“復古運動”,倡導文必秦漢。他們在對掃蕩八股文風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的同時,又走上了盲目模擬古人的路子。

    8、明末清初,晚節不保的侯方域(1618—1654)的散文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代表作有《李姬傳》、《馬伶傳》、《任源邃傳》等。城派古文作品選材用語只重闡明立意,而不期堆砌材料,因而文章一般簡潔自然,但缺乏生氣

    9、清初有不少成績突出的散文家,如王猷定、魏禧。王猷定(1599—約1661)的傳奇性散文以小說傳奇體打破了傳統古文寫法,代表作有《李一足傳》、《湯琵琶記》、《義虎記》等。魏禧以人物傳記最為突出,代表作是《大鐵椎傳》。

    10、康有為(1858--1927)、梁啟超(1873--1929)為清末改良運動的代表人物,也是學術上改良派的代表作家。他們的散文無視傳統古文的程式,直抒己見,暢所欲言,是政治鬥爭的有效工具。梁啟超的新體散文更是對一切傳統古文的猛烈衝擊,為晚清的文體解放和“五四”的白話文運動開闢了道路。

    11、新文學誕生的初期,在報刊雜誌上發表議論散文影響最大的有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周作人、錢玄同、劉半農等。他們的作品以隨感錄為主要形式,內容包羅廣泛,重點在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上。發展期的散文風格各異、樣式不一,呈現一派繁榮景象。就形式而言,有記敘、寫景、抒懷、言志、評述;風格上形成了魯迅的峻冷峭拔,周作人的平和沖淡、朱自清、冰心等的清新雅緻,郭沫若、郁達夫等人的豪邁揮灑,葉聖陶、許地山的樸素平直,徐志摩的濃豔絢麗等。

    12、抗戰爆發,尤其是皖南事變之後,富有戰鬥性的雜文發出時代的最強音。

    13、建國初期,作家和戰鬥在各條戰線上的業餘作者們,運用散文自覺地高唱反映新時代、新人物、新事物、新風貌的讚歌。因為作者隊伍龐大,所以反映的生活面達到了從未有過的寬廣程度。

    14、1957年以後,散文創作受到各界重視,作品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大大超過了上一時期,名家俊作競相湧現。這一時期的散文園地進入成熟的收穫期,冰心、巴金、葉聖陶等老作家以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更為可喜的是,以楊朔、劉白羽和秦牧為代表的中青年散文家日漸成熟,形成了各自的藝術風格。

    15、進入世紀之交與新世紀之後,散文也出現了多樣化、多極化的趨勢,餘秋雨的大文化散文、劉亮程、王充閭、王劍冰、周濤等人的散文,從歷史入手,開始了時代與文化的反思。為民族、為思想濃墨重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0歲以上的夫妻,靠什麼維持著婚姻,彼此之間還有真感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