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臻善人生
-
2 # 涇渭分明29
對這樣的孩子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冷處理”!
所謂冷處理就是不理他,任他撒潑打滾,任他大哭大鬧,家長該幹什麼還幹什麼。既不申斥,也不打罵,不聞不問,視若無物。
孩子其實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的一些無理要求得不到滿足時,最拿手也最簡便的武器一是哭二是鬧三是撒潑打滾,歇斯底里逐漸升級。他們在使用這些“武器”的同時,小眼睛同時在觀察大人們(尤其是爺爺奶奶)的反應,耳朵也在認真地聽著周圍有無安慰或者妥協的聲音。如果他們所希望看到聽到的反應正好滿足了要求,他們便以“勝利者”的姿勢停止了威脅。一招得手,下次再來,招招進逼,不斷升級,何日才是盡頭?!
基於以上原因,對於大聲哭叫,撒潑打滾,以此威脅家長的孩子絕不可心慈手軟。而當他們正處於胡鬧“高潮”時期,也不要企圖以講道理或者以降低價碼的方式與孩子“進行談判”。有的家長性情暴躁,企圖武力征服,不打則罵,可能一時收效,但沒有真正觸到孩子的“思想”深處,他們很有可能下次“再來”。
那麼“冷處理”之後,如果孩子停止了威脅,自己無趣的恢復了常態,家長便要適時地對他進行認真的“教導”。這個教導必須認真“備課”,既動之以情,亦要曉之以禮,告訴他這樣的方法有何錯誤,有何害處,正確的方法應該怎樣做,並警告他下次不可重來。此時孩已有挫敗感,如能表現出認錯的姿態,則可以給以一定的補嘗和獎勵。
-
3 # 浮塵微草
孩子大哭、撒嬌、任性,哪一位父母沒經歷過?然而父母對待的態度、處理的方式卻大不相同。
列舉幾種常見的不當情形。 安撫泱求,儘量滿足。溺愛孩子的父母聽不得孩子的哭聲,尤其是初為人母之時,嬰兒時期,孩子一哭就抱、哄、晃悠;幼兒之時,孩子一鬧就滿足其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 訓斥打罵,高壓制止。脾氣暴躁的父母一見孩子哭鬧就來氣,大聲責罵,高聲呵斥,再不行劈頭耳光,揍打一頓。 先硬後軟,最終屈服。一開始面對孩子的哭鬧任性態度強強硬,但經不住孩子的時間磨泡,最終還是心軟、賭氣、生氣、不情願地滿足了孩子的要求。 先以理說服,後失去原則。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一開始教育說服,嘮叨沒完,有不能讓孩子太任性的自覺意識,但孩子哭鬧的時間一長,心就軟化,最終繳械投降。 聽之任之,毫不在意。一些父母覺得孩子就該哭鬧,司空見慣,習以為常,最正常不過,不管不理,孩子哭鬧完了也就沒事了。 對以上幾種態度弊端的剖析。一是無意識無原則,不管孩子的要求合理與否一味地滿足,這是溺愛孩子的典型表現。其實溺子等於害子的道理誰都懂,可一些父母就是沒有這樣的自覺意識和主動行為。長期以往,孩子就會發展成為極端自私、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教養、最終失控於父母的“問題孩子”。
二是高壓政策,以暴制暴。雖然制止了孩子的無理要求,但給孩子造成的傷害也非常大。比如孩子會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繼承”父母的“暴力手段”,以此解決問題,難免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再者,會扭曲孩子的健康人格,要麼變得懦弱膽怯,要麼變得暴戾恣睢。而且有礙於建立父母與孩子的融洽的親情關係。
三是有意識不堅守原則。這些父母能認識到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壞處,但就是狠不下心,或不知道正確的做法,因而未能堅守住父母的原則,結果被孩子摸住了脾性,每次“矛盾衝突”最終以孩子勝利告終,其結果也基本類似於第一種。
四是由其任性,置之不理。這類父母的行為是被動式的,他們沒有教育孩子的自覺意識,沒有正確的教育方式,是典型的“無知、無法而無畏”。孩子最終雖不會任性,但會漸漸淡化親情,最終形成冷漠無情的人格。
如何辦?一、溫柔而堅定。不要採取暴力,但態度堅決,敢於說不。
二、陪伴孩子,呵護親情。在孩子哭鬧任性時不要不理不睬,要陪著孩子,讓孩子明白父母對他的關愛不會因其無理任性而不復存在。為一下步奠定“情感”基礎。
三、冷靜後溝通,曉之以理。待孩子哭鬧終止後,一定要和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辯理,父母加以正確教育、引導。若孩子的要求真的在理,可以採取補救的措施,但告訴孩子,要好好說理,不哭鬧任性要挾父母。
引述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的做法作為結束語:
“你就坐在那兒,表明你的姿態,‘今兒這事說不行就是不行,你儘管鬧吧’。這一次他就會知道了,鬧是沒有用的。你再進行疏導性教育,恩威並施,讓他知道,父母愛他,但父母不遷就他。可也要注意另外一點——不能讓孩子太壓抑了,要滿足他三分之一的要求。一定記得,主動和孩子溝通,鼓勵他和我們交流,說出他的想法。讓孩子明白平靜溝通才是有效的。 -
4 # 大賽爸爸說
年齡小的孩子總是愛哭、愛撒嬌,這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總之,孩子的哭聲就是一種訊號。這是一種身體或心理沒有得到滿足而發出來的訊號。
當孩子在哭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哭?孩子滿一歲後開始學說話,他們是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並不是很好的話,父母可以用語言去提示孩子。通常來說,孩子哭有幾種原因:
是不是餓了?
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是不是想要你陪他玩一會兒?是不是處於一個陌生的環境裡?是不是捱罵了?是不是做事情碰到了困難?父母可以去問問孩子,讓他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出來。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他們往往會尋求心裡安慰,希望得到情感的滿足。需要有依戀感和歸屬感。他們需要父母的關注,這樣他才會覺得很快樂。孩子的大腦細胞需要啟用才能夠發育。所以他們特別渴望父母能夠陪他們一起做遊戲。
當孩子遇到難題或沒把事情做好時,他們也會哭,這是因為孩子是想用哭聲來表達他的心理感受,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較差,他們內心的聲音是:我需要你幫忙。
通常來說女孩子愛撒嬌,有的男孩也會撒嬌。這是他們希望獲取歸屬感的一種方式。他們希望父母能夠滿足他們提出來的要求,或者能得到父母的擁抱和關注。
很多80後的人在小時候都有過撒嬌的經歷吧!比如:
當看到一個自己非常喜歡的玩具時,會纏著爸爸媽媽給自己買。
當女孩子看到一件漂亮的公主裙,她們也會向媽媽撒嬌,很想穿在自己身上。當孩子一個人睡的時候,他們會叫媽媽陪他睡一會。孩子們會一句一句的叫著:“媽媽,媽媽。”然後,拉拉媽媽的手。讓媽媽忍不住馬上滿足孩子的要求。
可以說,孩子天生就會利用你對他的愛來滿足他的需求。
從一個愛撒嬌的孩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來父母是愛他的。當父母並不愛自己孩子的時候,孩子是能夠感覺到的,他就不會向父母撒嬌,會與父母產生一定的距離。
因此,當孩子向父母撒嬌的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錯誤的做法:
你怎麼又要買玩具?上個月已經給你買過兩個了。
這條公主裙沒有別的漂亮,不買。你睡覺還要媽媽陪呀?你就不能自己睡呀?正確的做法:
你能對媽媽說一說,為什麼喜歡這個玩具嗎?(這樣的問句可以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以前有沒有公主裙呢?你認為這條公主裙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寶貝已經長大了!媽媽陪你一會,你就自己睡好嗎?任性的孩子,這通常和他們的性格有關,也和家庭的養育方式有關。在家庭當中,父母可能對孩子過於和善而堅定不足,缺少規則意識。這容易使孩子形成任性的性格。父母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多一點堅定而少一點和善。
我有一位朋友,給孩子買了很多的繪本。但是每次孩子在看完這些繪本以後,他都會把這些繪本丟得到處都是,不願收起來。後來,媽媽對他說,如果你不能把這些繪本收起來的話,以後就不能再看了。於是媽媽把這些繪本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過了幾天,當孩子再想看的時候,媽媽並沒有給他,而是問他:你以後會不會把繪本收起來呢?在孩子答應了以後,媽媽才給他看。孩子的任性並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因為媽媽非常堅定。以後孩子在看完後就自己會收起來了。
有一次,一位媽媽對我說:孩子吵著要出去玩,可是那天我在家裡很忙,沒有時間帶他出去。於是,孩子又哭又鬧賴在地上不肯起來。當時媽媽也非常生氣,叫孩子起來。可是孩子非常任性,就是不起來。最後媽媽只有讓他耍賴了。哭了好一陣子,媽媽又去吼他,孩子才起來了。
這孩子任性耍賴的時候,無論媽媽怎麼說,孩子都不願意聽。我們這時不妨可以用冷處理的方法。在孩子任性的時候不要去批評指責他。父母可以表現出對孩子的關心和理解。用溫和的態度對孩子說:
“媽媽理解你,媽媽也愛你。但是答案是不行。”
說完後可以在孩子的身邊呆一會兒,讓他知道媽媽是愛他的。但同時又是堅定的。
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總會遇到一些挑戰。心理學家德雷克斯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缺乏信心的孩子。這些錯誤行為都是建立在一些錯誤的信念上的。父母要做的就是去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併合理的去滿足他們這些需求。用和善與堅定的理念去教育孩子。相信您的孩子會逐漸減少這種行為的。加油哦!
-
5 # 孕嬰幫幫媽
孩子大哭撒嬌任性家長應該如何做
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兩個熊孩子,孩子調皮搗蛋不說,還喜歡撒嬌任性,動不動就大哭一通,搞得家長束手無策,一臉無奈。那麼,面對這些個熊孩子的這種行為表現,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1.找源頭:弄清楚孩子哭鬧背後的原因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哭鬧、耍賴皮,孩子哭鬧的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家長遇到孩子哭鬧的情況下,不要急著去批評,一定要保持冷靜,找出孩子哭鬧的源頭,多些耐心的詢問孩子原因。
2.根據原因,分析孩子的心理活動
孩子哭鬧的原因會有很多種,但不論是出於哪種原因,一定是這件事使孩子心理不開心,出現了牴觸、委屈等心理。家長們根據孩子哭鬧的原因,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一些孩子的心理活動,判斷孩子是基於何種心理哭鬧的。一般孩子哭鬧多有以下幾種心理:委屈、氣憤、牴觸、埋怨抱怨、仇恨報復、不滿足等。
3.對症下藥,對孩子進行疏導
根據孩子哭鬧的而心理,家長對症下藥,進行疏導。委屈心理:弄清孩子委屈的原因,分析自己是否做的太過,教孩子要有承受壓力;氣憤心理:瞭解孩子為什麼氣憤,告訴孩子氣憤的壞處等。總之就是要讓孩子明白,哭鬧是解決不了事情的,家長要透過一次哭鬧,教給孩子一種方法,讓其一生受用。
-
6 # 楊楊爸親子驛站
孩子大哭撒嬌任性,糾其原因,可歸結為一句話:都是家長過度寵愛,即溺愛造成的。要問怎麼辦,一句話:費點勁,必須改。1孩子生來一張白紙,畫什麼怎麼畫都是家長說了算
孩子出生,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屁孩,懵懵懂懂的來到這個世界,所有的認知習慣都是從0開始。
當他慢慢長大的時候,家長一路寵來,都以孩子的要求為首要任務,用不了多長時間,孩子便會成功養成家長不希望有的壞習慣。
何止大哭撒嬌任性,還有挑食、餵飯、咬人、罵人、自私等等,一句“孩子還小”,都會讓聰明的孩子避免被教訓或教育。
所以家長首先要明白,問題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
2想幫孩子改掉壞毛病,就要下點狠心,堅持到底有些家長明知孩子有壞習慣,也想改,但每次堅持到一半,就母愛氾濫了,孩子還沒怎麼樣,家長先崩潰了。
比如改掉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毛病。都知道餓一頓沒事,要在正餐時,讓孩子好好吃飯。可吃飯的時間,可能正與動畫片時間衝突,孩子就去看動畫片了,就是不吃飯。
家長索性把電視關了,孩子開始大哭,任性的撒驕。
有的孩子會一直哭到底,家長最後怕孩子哭壞了嗓子,哭傷了身子,只好投降,讓孩子看電視,但不給飯吃。
當孩子看過電視了,又玩累了,睡覺前餓了。開始家長還能教育一頓,說誰讓你不吃飯,餓著活該。這時孩子故伎重演,都知道孩子晚上睡前大哭對身體不好,特別是家裡有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就會數落一頓當爸媽的,甚至去給小孫子做吃的。
一場鬥爭,以家長完敗收場。
所以,家長如果想改掉壞孩子任性大哭撒嬌的壞毛病,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1)判斷孩子是否是故意的需求性大哭撒嬌任性。孩子為了達到自己不太正確的要求,會很聰明的應用一出生就會哭,一哭就有迴應技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長久的練習,以至於哭的技能,不好好糾正,會發展能本能。所以家長要判斷孩子是不是無理的需求性大哭撒嬌任性。
(2)儘快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孩子想看電視,堅決不給看,強行帶他出去,溜溜灣。外面的世界,充滿著讓孩子好奇的事物,尤其有更多的小朋友時,他會馬上忘掉電視,玩得不亦樂呼。
等他玩累了,也餓了,回到家,吃飯,雖說過了正點,但孩子可以心無旁騖的吃飯,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3)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他的需求不是不是每次都能得到滿足。場景重現。一商場裡,媽媽帶著孩子走過玩具店,進裡面看看有什麼能給孩子買的。看了一圈,在心理價位上,沒看到合適的。但孩子卻有心儀之物,超出媽媽心理價位很多的套裝玩具。媽媽說了多次離開,孩子就是不走,最後大哭任性撒嬌。
媽媽是怎麼做的呢。先跟孩子講,媽媽今天出來沒帶那麼多錢,錢不夠,阿姨是不會讓你拿走玩具的。再者說,媽媽還要去買菜,來這裡只是想帶你逛逛,等以後你過生日的時候,媽媽再買給你,好不好。
一般情況下,媽媽的和顏悅色,再加威逼利誘,都可以成功帶走孩子。
如果不好用,最後一招,抱起孩子就走,說多了都是廢話。先禮後兵。即然孩子能聽不進好話,就用最後一招,讓他知道,他的要求不能得到滿足,回家拿著他成堆的玩具,再講道理。
注意,千萬不要把孩子一人涼在那裡,孩子容易沒有安全感。
(4)讓孩子感受到,他是家中的一份子。有些事情,可以支使孩子去做,簡單的家務,收拾自己的玩具,出門時,讓孩子拿著等等,累不壞孩子的,還能讓孩子體味到勞動的樂趣。
(5)某些過於嬌寵的孩子,適當懲罰一次。讓孩子知道,他的無理大哭撒嬌任性,忍得家長實在沒辦法的時候,會換來皮肉小苦滋味。
當然,這裡一定要嚴肅優雅的動手,挑肉多的地方實施,不要破口大罵,抬手肆無忌憚的打,容易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同時,實施的時候,不要開玩笑似的不嚴肅,孩子發現你打的不疼,根本就不會怕了。
這裡,楊楊爸提倡科學育兒,就是在孩子0-3歲的時候,一定要幫幫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雖說有時候對孩子可能是有點狠,但會換來3歲以後的好孩子。
楊楊爸的回答就這樣了,希望可能幫到有此類問題的家長。
-
7 # 寶媽的快樂很簡單
孩子無理哭鬧通常都是為了達到他的目的,家長不可以因為孩子哭,就放低要求妥協,這樣只會助長這種行為。等孩子鬧完以後,家長應該仔細的觀察孩子,然後給予正確的教育。
回覆列表
孩子其實是非常的聰明瞭,當他撒嬌任性胡鬧的時候,當父母的,千萬不要心軟,不要去理他,如果你心夠硬的話,只要他胡鬧任性的話,你就打到他不胡鬧,只要3~5次之後覺得這一套沒有用的話,他就不會在用這種辦法。至少在我家就是這種情況。嗯,如果孩子已經冥想的養成這種任性胡鬧的勤快,那麼你就需要一個過渡期,不是說三五次,他就能夠解決了,因為一個習慣的養成,如果是透過漫長時間的,那麼它的改變也相對需要一個過渡期,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建議做父母的要有耐心跟耐性,漸漸的改變,而不是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