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柯

    大清朝到了乾隆時期,建國已經100多年了,整個統治政權也非常牢固,社會也十分穩定。在這種情況下,乾隆皇帝為了進一步鞏固統治,緩和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瓦解漢族人的民族意識,達成統一的思想共識,於是就在大力表彰祭奠忠臣(主要是明末清初因抗清遇難的明朝官員)的同時,下令編纂《欽定國史貳臣表傳》,也就是《貳臣傳》。

    《貳臣傳》選錄的人員標準只有一個字“忠”!這個忠並不簡單是忠於清朝的忠,而是從一而終的“忠”,是“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的忠。

    在這個標準下,所有降清的明朝官員都是“貳臣”,都被記載到了《貳臣傳》裡。

    乾隆聖旨也做出了說明:"因思我朝開創之初,明末諸臣望風歸附。如洪承疇以經略表師,俘擒投順;祖大壽以鎮將懼禍,帶城來投。及定鼎時,若馮銓、王鐸、宋權、金之俊、黨崇雅等,在明俱曾躋顯鐵,入本朝仍忝為閣臣。至若天戈所指,解甲乞降,如左夢庚、田雄等,不可勝數。蓋開創大一統之規模,自不得不加之錄用,以靖人心,以明順逆。今事後憑情而論,若而人者皆以勝國臣僚,乃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受命,輒復畏死幸生,忝顏降附,豈得復謂之完人!即或稍有片長足錄,其瑕疵自不能掩。若既降復叛之李建泰、金聲桓,及降附後潛肆詆譭之錢謙益輩,尤反側僉邪,更不是比於人類矣。朕思此等大節有虧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勳績,諒於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後人,原於既死。今為準情酌理,自應於國史內另立《貳臣傳》一門,將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蹟,據實直書,使不能纖微隱飾,即所謂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者……此實乃朕大中至正之心,為萬世臣子植綱常!"

    乾隆帝說"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過,皆其君之過也",不能全怪“貳臣”們,但是"律有死無貳之義,不能為之諱"。所以又把《貳臣傳》分成了甲乙兩編,降清後對清朝赤膽忠心、積有功勳的,編入甲編;降清後毫無建樹的,編入乙編。

    《貳臣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滿清政府與漢族知識分子達成和解,有利於維護當時的社會穩定。

    降清,是洪承疇被打入《貳臣傳》的唯一和充分的理由,畢竟大節有虧。但洪承疇降清後對滿清忠心耿耿,所以就被記載了《貳臣傳》的甲編之中。同時被列入甲編的還有耿仲明、尚可喜、祖大壽,以及《鹿鼎記》中的鐵丐吳六奇。

    但是,吳三桂並沒有被列入《貳臣傳》,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呢?

  • 2 # HD那些事

    將洪承疇錄入《貳臣傳》是在乾隆皇帝修訂《明史》時下的旨意,被錄入的不單單隻有洪承疇,還有那些明朝的遺臣做了清朝官的人們,都被錄入在了裡面。

    在乾隆實錄當中,乾隆反覆申說維護綱常名教的良苦用心,以下摘自清高宗(乾隆)實錄:

    乾隆四十六年:我朝定鼎之初,明末諸臣,望風歸附,如洪承疇、祖大壽、李永芳等。在勝國雖為不忠於主,在本朝則為宣力之臣,特命入於貳臣傳之甲編。其進退無據。謬託保身,如錢謙益、龔鼎孳、馮銓諸人,則列入乙編。以昭褒貶之公。

    乾隆四十八年:(貳臣傳)此實扶植綱常,為世道人心之計,自應另立專門,以存直道。

    乾隆五十四年:所有貳臣傳內,似馮銓等之曾給美諡者,亦著國史館查明,概行追奪,以示朕維植綱常,慎重名教至意。

    不惟如此,為了收復人心,旌表忠義,乾隆還將對抗清朝的明朝殉難官員一併褒獎:

    乾隆五十四年:明末殉難諸臣,亦一併褒諡,蓋以各為其主,在本朝則為梗化,而在勝國不失為效忠,未忍令其湮沒弗彰。

    乾隆也並非否定全部明臣,其中還有細微區別,以來收攬人心:

    五十六年:有身事本朝,而在勝國時僅登科第,未列仕版者,均著查明改正,毋庸概列貳臣。

    而洪承疇等人則以“開創大一統之規模,自不得不加之錄用,以靖人心而明順逆。今事後平情而論,若而人者,皆以勝國臣僚,乃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輒復畏死刑生,靦顏降附,豈得復謂之完人”的理由被列入《明季貳臣傳》中。揹負著背主的罵名,箇中滋味恐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其實乾隆皇帝之所以這麼做,是想要清朝的臣子們學習那些為主盡忠的人,讓臣子們看看做貳臣所要揹負的罵名。

  • 3 # 聊史論今

    洪承疇之所以被編入《貳臣傳》主要是出於政治需要。

    當時,已經是乾隆年間的事了,大清王朝經過幾代皇帝的努力,已經天下大定,民富國強,是教化民心得時候了。而洪承疇的行為對於明朝來說,就是一個背叛者,無論當時洪承疇投降的時候,他們有多歡迎,但作為大清統治者的角度來說,對這種投降行為內心深處持的都是一種鄙夷的態度,必然是不會鼓勵背叛行為的。

    因此,為了教化於民,以洪承疇的反面典型來告誡大清子民,背叛國家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是會被唾棄的,以此來引導大清子民忠君愛國,杜絕任何背叛國家的行為。

    基於以上原因,洪承疇被編入《貳臣傳》也就成了一種必然!

  • 4 # 有風物語

    洪承疇為何入《貳臣傳》?很好理解,因為他本來就是在明清兩朝都當了大官的人。

    貳臣不是說他背叛了清朝,那樣他就該入《逆臣傳》了。入《貳臣傳》是因為他背叛了大明朝,雖然清朝承認他的功績,但是認為他大節有虧,是為“貳臣”。“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

    有一陣子清戲很流行,那時候更多的人認識洪承疇還是因為和莊妃的種種八卦吧。

    洪承疇這個歷史人物一直爭議頗大,當然這也是因為他確實是個有本事的,滿清能順利奪取天下,他出了很大的力。

    “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據說這是洪承疇還是大明臣子的時候掛在堂中的對聯,降了清朝之後,就有人給這幅對聯加了兩個字,變成了,“君恩深似海矣,臣節重如山乎”。

    (在大清朝位極人臣的洪承疇雖得善終卻死後被乾隆蓋棺定論)

    洪承疇算是崇禎皇帝提拔上來的優秀人才,在大明朝領兵的文人之中也算是用兵的好手,因為屢次鎮壓農民軍得力,於是被調往了大清攻擊甚急的遼西前線,為薊遼總督。十幾萬大軍怎麼打輸的已經無所謂了,反正他是被活捉了。

    崇禎皇帝對他其實不錯的,聽說他被俘後居然絕食餓死了,大發了一番感慨,

    “又聞卿絕食數日,氣息奄奄,倒地而死,目猶不瞑。死事重於泰山,意氣化為長虹。”

    可惜,洪承疇沒死,而是降了。最後成為大清第一個漢人宰相(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秘書院大學士)的他自己是這麼解釋的,

    “君臣有分,所關者在一身,華袞所繫者在天下。蓋權衡大小之間,而以天下為心也久矣。”

    也就是他服務的不是哪個君,而是天下百姓。

    至於他之後為大清服務的事情,用孫文誇他的話來說一下就好,

    “五族爭大節,華夏生光輝。生靈不塗炭,功高誰不知。滿回中原日,漢戚存多時。文襄韜略策,安裔換清衣。”

    至於他為滿漢一家作出的傑出貢獻是不是被所有人認可其實已經無所謂了,因為死後不過百年,乾隆皇帝直接給他蓋棺定論了,乾隆評價他的好話雖有,可畢竟是有失大節的“貳臣”。

    “此等大節有虧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勳績,諒於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後人,原於既死。”

    明清之際,有很多明朝官員迫於形勢或是逐利而行改換門庭投靠了大清,其實歷史上每一次朝代更迭都會有大量的官員出仕新朝,並不算什麼事。皇帝輪流做,要是都死節於前朝的話,人早就死光了。

    也正是有大批大批的前明降官在,大清才能很快地安定天下。但他們的“不忠”畢竟是有汙點的,不說卸磨殺驢,至少是到了乾隆朝,他們再一次成為了犧牲品。

    中國各朝代的歷史都是由下一個朝代編撰,直到乾隆年間還沒最後定稿。這時候乾隆說話了,有一些人後來成了我們大清的臣子,就不能再寫入《明史》了吧。可是要是把他們以後寫進清史裡的話,“亦非所以昭褒貶之公”。也就是他們有汙點怎麼能跟大清的忠貞之士並列呢。

    (勸導人們要忠君的《貳臣傳》實為乾隆首創 )

    於是,乾隆就拍了板,國史之中編一部《貳臣傳》,專門收入那些在明清兩朝都入仕的人物。

    “另立貳臣傳一門,將諸臣仕明,及仕本朝各事蹟,據實直書,使不能纖微隱飾。”

    有了乾隆的旨意,國史館就編纂了欽定《國史貳臣傳表》,並且在表首刊載了乾隆溝這首諭旨。《貳臣傳》共12卷,收錄了官職比較大的前明朝官員120多人。

    乾隆這麼做的原因也簡單,就是要求人們要忠君,要忠臣不事二主。

    他在詔書中,第一個提到的就是洪承疇,說他“如洪承疇以經略表師,俘擒投順”又解釋當初老祖宗為何納降,“蓋開創大一統之規模,自不得不加之錄用,以靖人心,以明順逆。”但隨後就說了,咱們事後說這些當官的,一旦遇到危險,卻不能挺身而出臨危受命勇赴國難,反而貪生怕死,這樣的人功勞再大又能怎樣,不忠君是人生不完美的。

    “朕思此等大節有虧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勳績,諒於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後人,原於既死。……此實乃朕大中至正之心,為萬世臣子植綱常。”

    簡單說,就是乾隆認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希望大清朝的子民一個個都要為國盡忠,別沒事就起個民變。(編撰《貳臣傳》之前,山東等地都爆發了農民起義。)

    “念明季殉節諸臣各為其主,義烈可嘉,更冀以褒闡忠良,風示未來”

    當然乾隆卸磨殺驢也不能做得太過分,於是將《貳臣傳》分為兩個部分,就是甲編和乙編。甲編裡的都是為了大清奪天下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乾隆還幫他們的“不忠”想好了理由,“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過,皆其君之過也。”就是君不君自然臣不臣。

    比如乾隆說一路南下滅了南明三王的洪承疇,“宣力東南,頗樹勞伐,雖不克終於勝國,實能效忠於本朝。”就乾隆個人意見而言,進了《貳臣傳》甲編的就當是替大清朝做一次反面典型。

    而乙編則是投降了之後也渾渾噩噩混日子的那些人。

    大清朝對於忠確實抓得很嚴,在清朝有兩個人不能提,一個是王莽,一個的曹操,乾隆甚至評價曹操是第一大奸臣。

    乾隆確實很喜歡編書,有了鞭撻不忠的《貳臣傳》,當然也要有正面典型,這就是《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殉國而死是明末尤其是南明小朝廷中的忠義之風)

    “念明季殉節諸臣各為其主,義烈可嘉,更冀以褒闡忠良,風示未來。”

    這本冊子裡記載的都是為了大明朝殉節的忠良。全書錄入了3982人。包括史可法等名人,也包括老百姓,都是為了大明朝而自殺身亡的。

    有了這一正一反兩本書後,乾隆又命人編撰了《逆臣傳》,吳三桂自然高居榜首。

    (《逆臣傳》中既有吳三桂造反時的附從者 也有蒙古部落的反抗者)

    乾隆說,《貳臣傳》是我們大清朝獨創的,是為了扶植綱常,為世道人心之計。但是還有一些人十惡不赦的人,比如吳三桂,一定要讓人知道,反叛是沒有好下場的。當然這個就不是乾隆獨創的了,《舊唐書》中就是《逆臣傳》。

    結語:後人評說也會被前人論斷誤導

    乾隆做《貳臣傳》無非就是鞏固大清朝的統治,最好能讓人人為大清盡忠。至於洪承疇和其他功臣的後人怎麼想,乾隆認為史書嘛既然說的都是實話又有什麼可計較的。《貳臣傳》一出,實則給了很多人蓋棺定論,如果沒有後人去翻案的話,怕是汙名常留史冊了。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清高宗實錄》

  • 5 # 逗B的沙雕

    乾隆帝欽定了《貳臣傳》的標準,只包括在明朝有官職的人,不包括在明朝只有科名而無官職的人。

    《清高宗實錄》卷1375,乾隆五十六年三月甲午,載有一則上諭:

    ……張元錫服官本朝,並無劣跡,雖系明季庶吉士,未經授職,與曾任前明清要、靦顏改節者不同。非但不應列入貳臣乙編,並不應列入貳臣傳內。乃國史館臣不加詳審,輒與馮銓、龔鼎孳諸人一例編輯,該Quattroporte亦不免存偏袒附和之見。著飭行。該館從前所辦諸臣列傳,有身事本朝而在勝國時僅登科第、未列仕版者,均著查明改正,毋庸概列貳臣,以昭信史。……

    這一判據後來在《貳臣傳》中得到體現。清初入關時投靠清朝諸臣,若在明朝已有職位,則屬於“貳臣”;若僅有科名,並未得官,則不計在內。故而李永芳(在明朝為遊擊)、洪承疇都因此而成為“貳臣”;而范文程在明末僅為諸生,便不屬“貳臣”。

    不過即使沒有這個判據,范文程也肯定不會算成“貳臣”,他早已被清朝統治者接納為開國史敘事的一部分了。事實上,在上述判據正式提出十多年以前,乾隆四十一年《貳臣傳》剛剛開館時,乾隆帝就在上諭中點名范文程、李光地二人,認定此二人均系“純一無疵者”,並宣告《貳臣傳》編纂的必要性,便是要讓明清鼎革過程中的洪承疇、祖大壽、馮銓等人,與“純一無疵”的范文程有所“辨別”。換言之,在提出上述判據以前,范文程就已經被確定為並非“貳臣”了。

    這個判據並不都是乾隆帝拍腦門。清前期關照明末史事的文人都一直面對忠誠觀念界定的問題——在明清鼎革之際,人們面臨許多選擇,後人應該怎樣評述這種選擇,怎樣的選擇才是“忠”?自全祖望以降,已有史家贊成把“是否在明末得官”作為一個重要指標。只不過國史館對這一指標執行得非常機械——畢竟是皇帝親自批示的標準,臣下只能遵循其事——只要有傳記的歷史人物曾入仕明朝,就要列入“貳臣”,進而導致一些在明朝仕宦不顯或事蹟不多、主要事蹟都在降清後,又或許是對清朝開國頗有立功之人,也被劃入了“貳臣”行列,如鮑承先(明末為參將,降清後屢有戰功,官至秘書院大學士)、張勇(平定“三藩之亂”中立有大功,《鹿鼎記》大家都看過)、衛周胤(明季為監察御史,清人入北京後授原官,後官至兵部侍郎)等。這些人列名史傳,原本是清朝對他們的表彰;然而乾隆帝修改標準,國史館機械執行,讓這些原本意在表彰的傳記列入“貳臣”,反而成了貶斥。在這種情況下,《貳臣傳》的編纂變為一種無意志的機械工作,入選與否已經和忠誠觀念不盡相同,失去確立忠誠觀念“反面典型”的本意了。

    同理,尚可喜與耿仲明也都是明末已有職位、繼而投清,故入《貳臣傳》。(為避免誤解,這裡廢一句話:尚可喜與耿仲明都沒有叛清,叛清的是尚之信和耿精忠。)這裡也可以看到清國史館處理人物時的江化之處:耿仲明、耿繼茂、耿精忠三人,居然分列在《貳臣傳》、《大臣畫一傳》、《逆臣傳》三處。

    至於吳三桂,是因為他入了《逆臣傳》(“三藩之亂”之故),就不再選入《貳臣傳》。

  • 6 # 帝國中興

    清朝能夠入主中原開創大一統的局面,洪承疇可以說是居功至偉,即使這樣清朝皇帝還是很看不起他的,自從清朝統一全國之後洪承疇就再也沒有受到重用,但是康熙皇帝為了不寒開國功臣的心就封了洪承疇一個輕車都衛小官,算是對洪承疇的褒獎。

    乾隆四十一年,乾隆決定編寫貳臣傳,最後命名為《欽定國史貳臣表傳》,對明末清初投降清朝的明朝120位大臣以及將軍做了正式的定性。乾隆認為洪承疇雖然投降了清朝,並在清朝統一全國的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對他投降,賣主求榮的行為不但不能表彰,反而要極力的貶低。

    乾隆指出這些人在國家最艱難的時刻,不但不為國家盡心盡力,反而賣主求榮,是沒有氣節的軟骨頭。倘若所有的人都像他們一樣在國家艱難的時候,背信棄義投靠新的主人,那整個天下還有道德和氣節可言嗎?如果對洪承疇等人大加表彰那麼整個國家的道德體系就會亂套,後世如果向他們學習,那可怎麼的了。

    因此綜合考量之下才把洪承疇打入《貳臣傳》,讓其受到後世唾罵,並讓後世引以為戒。其實清初的時候之所以重用那些投降的人,只是為了利用他們完成國家的統一,在清朝統治者眼裡這些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一旦國家統一完成這些人也就沒有了利用的價值。而且他們為了一己私慾買主求一直和中華的到的觀念背道相持,把他們打入貳臣傳也是情理之中得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日之後怎麼得到精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