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XXX3757
-
2 # 李飛熊
劉備不喜歡讀書是真的,但並不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劉備的興趣在於王霸之業,死讀書不是他的品性。
劉備上過學,還曾被資助劉備15歲後,曾跟隨九江太守盧植學習。盧植是個大學問家,曾參與續寫《漢記》,唐代時曾配享孔子。如果劉備真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盧植也不一定收他。因為劉備父親早逝,和母親生活很清苦,大概學習的費用壓力很大。劉備的同宗劉德然和劉備一起讀書,劉德然的父親就經常資助劉備,和自己的兒子一樣對待。時間久了,劉德然的母親就不樂意了:“各人有各人的家,怎麼能經常這樣做(資助他呢)”!而劉德然的父親回答道:“我的宗族中有這樣的孩子,將來不是尋常人(所以現在我才結好於他)!”15歲的劉備,已經被周圍人認為將來大有出息,肯定不是不學無術。但是劉備“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所以劉備對讀書的事是不怎麼上心的。
劉備有勇略劉備是討伐黃巾軍起家,才開始的時候,被封為中山安喜尉。後來劉備投靠公孫瓚,公孫瓚讓劉備領兵對付袁紹。曹操征討徐州,劉備帶兵前去營救。後來,袁術、呂布、夏侯惇、于禁都和劉備交過手,劉備和他們互有勝負。從這些名單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劉備和三國中的許多名將都有交戰的經歷,說明劉備在帶兵打仗這一塊,還是比較有才能的,並不像《三國演義》中那樣弱。大概劉備當年跟隨盧植學習的,很可能就是行軍佈陣之法,因為盧植本人就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劉備行仁義劉備素以仁義的形象示人,許多年輕人爭著依附於他。後來劉備當平原令的時候,其中一個叫劉平的一向輕視劉備,派遣刺客準備刺殺劉備。而當刺客到了劉備附近,卻不忍心下手,告訴劉備真相後離開。由這件小事可以推斷出,劉備平時的名聲一定不錯,不然刺客不會有這種表現。後來曹操征討徐州,徐州牧陶謙病重將死,準備把州牧的位置讓給劉備,陶謙認為“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這既是對劉備勇武的承認,也是對劉備仁義的讚許。因為徐州是陶謙經營多年的根據地,臨死之前肯定想要找一個好主人來安境保民。
劉備混得開劉備“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說明劉備心思是很深沉的,同時也善於籠絡人心。劉備和袁紹、曹操都曾經兵戎相見,但當劉備兵敗歸附曹操時,“曹公厚遇之”。等到劉備從曹操處逃了出來,並敗給曹操後,劉備又去歸附袁紹。袁紹的反應是“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袁紹離開都城二百里去迎接劉備。劉備歸附劉表時,“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當劉備和孫權合力破曹操於赤壁之後,“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孫權有點怕劉備,把妹妹嫁給他,以此來結好劉備。
從這些三國大佬對劉備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出,劉備並不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否則這些大佬完全沒有必要重視他。至於曹操那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更是對劉備極高的評價。這個評價從一代梟雄曹操嘴裡出來,含金量是很高的。後來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也證明了曹操的預見性。
綜上所述,劉備雖然出身微寒,但是絕對不是不學無術的一個人,但他不喜歡讀書也是真的。因為在那樣一個動亂的年代,只是讀書的話,並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亂世之中,唯有以武功才能平定天下。而劉備也一直是朝這個方向努力,只是他的底子太薄,運氣也不怎麼好,一直到了末期,才能佔領荊州、益州之地。劉備以一介微寒,到後來三分天下,也印證了小時候人們對他的期望,一個不學無術的人是無法取得這樣的成就的。
史料參考:《三國志》之《先主傳》。
-
3 # 路遙lgy
劉備師從盧植,是小說和《史記》上都有記載的。盧植是位大學者,曾任九江,廬江太守。
黃巾起義時,盧植曾親自上陣打擊黃巾軍,取得大勝。後來因名聲大,被人嫉妒誣陷,說他造反,被押送回京。朝中百官多知盧植剛直,都保他。於是盧植被罷官回家隱居。就是在隱居期間收了劉備,公孫瓚,劉德然等幾位學生教書。
所以說,劉備不光是讀過書,而且,老師是位大家,名家,接受的教育,是正統的學問。
-
4 # 餘好古
劉備不愛讀書是沒錯的。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說得明確無誤。
劉備曾與公孫瓚一同跟隨同為涿郡人的大儒盧植求學,不過多半是為了混人脈,結交名人。透過同學關係,劉備和公孫瓚建立了不錯的交情。
劉備討黃巾起家得官,先是任安喜尉,因為郡裡來考核的督郵不滿,鞭打督郵後逃亡。後輾轉為下密丞、高唐尉、高唐令。被黃巾軍打敗後,還是公孫瓚幫忙,用為別部司馬,又派其幫助青州刺史田楷對抗袁紹,這才先任平原令,再昇平原相。劉備做到二千石的官,獲得一定的地位,是其創業過程的關鍵一步,求學時結交公孫瓚的作用至關重要。
雖說劉備不愛讀書,但不學無術則未必了,恰恰相反,劉備很有術。
一是識人用人有術。劉備起點太低,在人才爭奪中收穫最差,但一路坎坷,長期流離,卻一直有一幫人死命跟隨,不得不佩服劉備的用人藝術。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也是傳為佳話。劉備看人的眼光很好,很早就斷言馬謖言過其實,不堪大用,果然應驗。而用魏延為漢中太守,也是出乎眾人意料,但事實證明魏延是稱職的。
二是審時度勢有術。劉備能屈能伸,什麼時候該低頭蜇伏,絕不含糊。被呂布襲奪徐州,能求和為之下,能忍他人所不能忍。先後投靠曹操、袁紹、劉表,一般人也做不出來。夷陵之戰被陸遜打得大敗,卻又能根據形勢果斷接受和約,繼續聯吳抗魏,心理素質也是極好。
三是取捨決斷有術。陶謙請其接掌徐州,面對天上掉的大餡餅,劉備非常冷靜,知道自己沒得到徐州士人的接受,忍住誘惑拒而不受。直到徐州士人代表陳登出面,這才領徐州。曹操攻劉表,本可以乘亂佔了荊州,劉備知道奪了也守不住,索性就當看不見。益州地盤也是肉掛在嘴邊聞了好久的香味,硬是忍到時機成熟才吃掉。
不學而有術,大概是天賦了。就象劉邦,沒讀什麼書,但張良的謀略一聽就懂,讓張良感嘆“沛公殆天授”。劉備也有這本事,能與魏吳三分天下也就不奇怪了。
-
5 # 以史為鑑
堂堂大漢昭烈皇帝劉備何時成了不喜讀書、不學無術之人呢?
要說不喜讀書,那是劉備年幼的時候因為父親早亡,家境艱難,沒辦法跟著母親織蓆販履維持生計。但就算這樣,劉備依然在母親和同族的幫助之下跟著當世大儒盧植學習,在盧植這裡,據記載出現了“不甚樂讀書”一句話。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三國志先主傳但是這個要根據上下文來看,劉備不喜歡的是死記硬背讀儒家經典,做一個老學究。而喜好的是打獵、賽馬、音樂、華服,以及結交豪俠。
如果是說劉備不喜讀書還算情有可原,那麼說劉備不學無術就純粹是胡說了。
就上文列出來的劉備愛好我們一項項分析。
“喜狗馬”這不是如今普通人喜歡寵物犬,學個馬術之類的,而是專指獵犬、賽馬,更是可以引申為劉備喜好軍事,因為田獵的時候要排兵佈陣,誰去搜尋獵物,誰去側翼包抄,誰正面圍攻,最後憑藉戰利品還有獎賞……這一切都是按照軍事組織來運轉的。
要知道漢武帝劉徹訓練羽林軍就是以田獵的名義。
喜好“音樂、美衣服”這也是有特殊含義的,試問大家有誰不喜歡漂亮衣服和欣賞宏大音樂的?為何陳壽偏偏在劉備傳記裡鄭重提出來?
很明顯,音樂這裡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流行歌曲,而是具有“禮”、“身份”等隱藏含義的大型音樂舞蹈表演。周朝時期對於音樂舞蹈有嚴格的階級區分,要求天子才可以欣賞八佾[yì]舞,諸侯只能用六佾舞,大夫只能用四佾,超過了就是嚴重的僭越。
而美衣服也是同樣的道理,華夏二字的華字,就是指“服章之美”, 夏字則為“禮儀之大” ,華夏粗淺的理解就是華麗的衣服和宏達的禮儀,這也是中國是禮儀之邦的最早解釋。
明白了這兩點,我們回過頭來看,劉備這時候還是一介草民,一個普通讀書人,不好好讀書喜好音樂和美麗的衣服幹啥?這不是不學無術,而是陳壽暗示劉備心懷天下,是未來漢昭烈帝的預兆,說明劉備不是普通人。
而且陳壽後面很清楚的把“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這種祥瑞特徵和“喜狗馬、音樂、美衣服。”放在了一起,這已經是明示了。
而至於劉備後來的經歷,更是體現出來了知人用人的大智慧,以及百折不撓的大品德,這無論如何也跟“不學無術”扯不到一起啊。
-
6 # 大黃扯點歷史
劉備作為資深謀反愛好者(從小就想坐皇帝的羽葆蓋車)、DIY手工編織愛好者(“與母販履織蓆為業”)、漢室皇族遠的不能再遠的分支(劉備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的後代,他家往上好幾代連個爵位都沒有),由於《三國演義》的流傳而為中國人民乃至東亞漢文化圈的人民所熟知。
近些年,由於三國熱和翻案風的再次興起,劉備被人黑了捧,捧了黑,反覆折騰,由於關注的人太多了,寫三國的人也太多了,很多人(包括作者本人)只能獨闢蹊徑挖掘三華人物,找出了關於劉備的很多奇特的視角。其中,就有人宣稱劉備是個不學無術的人,而根據就是《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關於劉備的一句話“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對於此觀點,我將引用《三國志》的部分原文進行反駁。
年十五,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原文盧植是什麼人,大家可能印象不太深,畢竟他在三國演義裡就打黃巾露了個臉。實際上這個人在東漢末年很有名氣,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和鄭玄、管寧、華歆是同門師兄弟,這些人名大家都不熟?沒關係,你只要知道他們都是當時著名的學者就行了,放在今天很有可能就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那個級別的專家,所以盧植是一代大儒。
那麼回到劉備的話題上,如果劉備真的是個不學無術的人,以他家織蓆販履的背景,我想盧植早就把他掃地出門了,甚至根本不會收他為弟子。因此由師從盧植這件事,可以側面反映出,劉備並非不學無術,相反他應該有一定的儒學功底與基礎,而他不愛讀書,更能說明了他的聰慧,很有可能是讀了就記住了,所以才不愛讀。
於時正當雷震,備因謂操曰:聖人云‘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這是我們所熟知的青梅竹馬,錯了,是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曹操突然這麼捧劉備,把劉備嚇了一跳,於是為了遮掩自己的失態,說了句“迅雷風烈必變”。這句話大家不要以為是劉備自己臨場發揮的,實際上是有出處的,出自《論語·鄉黨》:“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自己翻論語查查吧,我也翻譯不好。但總之,劉備出口成章,引經據典已經足以說明了他有一定的才學,並非不學無術之人。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載先主遺詔敕後主這是劉備白帝城託孤時給劉禪遺詔的一段,“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已經是流傳後世的一句箴言了;而“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我猜大概是以德服人的出處;此外,劉備告訴劉禪要讀《六韜》《商君書》,研習申不害、韓非、管仲的著作,說明劉備讀過兵書,仔細研究過信奉法家學說,這哪裡是不學無術,分明是個雜學家,至少讀過很多書。
綜上,劉備雖然比不上曹操那般才華橫溢,但也絕對不是不學無術的人。
-
7 # 塵子渝
不喜讀書是的,不學無術則不然,實際上不僅僅是劉備,三國中曹操、袁紹、孫權、諸葛亮、周瑜等等一大批人傑都不喜讀書。
當然這個書是指當時讀書人主流讀的經書,在當時只看孫子兵法之類的兵書是算不上讀書人的,後代推崇的“三曹”都不擅長經義。更別提劉備自小就不愛讀書,喜好華麗服飾,流鷹走馬。這一點曹操和袁紹也是自小如此。
但是這不代表劉備就是一個不學無術之人,劉備的武藝還是不錯的,可謂弓馬嫻熟,至少逃跑還是很機靈的。兵書戰策肯定也是有所研究的,在沒有謀士出謀劃策的時候,劉備一直是自己小集團的核心和決策者。
韜光養晦,魅力無窮,矢志不渝是劉備賴以成名的關鍵劉備很多時候和呂布一樣,到處依附其他勢力,但是和呂布不同,劉備不會鋒芒畢露,咄咄逼人,也非常注意聲名和人望。這讓劉備能夠四處奔波長達大半輩子,最終在西南三分天下有其一。
百戰百勝難,百敗百戰更難,堅韌不拔,矢志不渝的劉備,從不輕言放棄,依靠個人魅力和大漢皇叔的名義,劉備幾乎是一點一滴的四處挖人,搶地盤才終於有所成就的。劉備幾乎是真正的白手起家,這是其他兩國君主都難以望其項背的。
實際上白手起家的劉邦和朱元璋都並不一定有劉備難,因為劉邦和朱元璋是順勢而為,一步一步做大做強的。而劉備幾乎是歷史的逆流,某種程度上三國是歷史的倒退,阻礙了國家早日統一。
蜀漢幾乎一直都是這種依靠劉備→諸葛亮→姜維三人,獨木難支,逆天而行,為了理想和恩情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也是歷來,包括《三國演義》等作品將蜀漢,這樣一個雖說有“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志向,卻無能力和機遇只能割據益州的政權作為正統的個人意願罷了。
被劉備這種特質吸引的人才,可謂數不甚數,為劉備理想而犧牲和奮鬥終身的也大有人在。這是很多人認為曹操佔據天時,孫權佔據地利,而劉備卻有人和的憑證。
眼光毒辣,用人看人奇準無比劉備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特意叮囑過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堪大用”,結果諸葛亮力排眾議非要馬謖擔當大任,結果再一次證明劉備看人眼光毒辣。
關羽和張飛當時名聲不顯,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和兩人情同兄弟,自此三人成了傳承千古的不朽傳說,還個個都是萬人敵,不得不說劉備的眼光喝用人之準。
趙雲也是劉備看準,發掘出來的,很多人說其不受重用,實際上只是分工不同。提拔魏延、黃忠更是乾綱獨斷,事實證明魏延和黃忠的能力不遜於人。
託孤諸葛亮更是神來之筆,古往今來幾乎沒有將君主權利全權給予託孤大臣的,上一個還是秦孝公要轉位給商鞅,但是結果是商鞅被車裂。諸葛亮則是成功了極大權於一身,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全君臣千古佳話。
回覆列表
首先宣告一點,歷史上的君王霸主不一定非得有霸王之勇,夫子之才。領袖所要具備的應該是氣質也就是感染力,在古代思想不夠開放的時代,你得先讓人願意給你賣命。
再說說劉備
其一、劉備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這就決定在那個年代他就比普通老百姓更加明白在亂世立身一定得有本事而不是吃飽喝足就滿意了。
其二、劉備的老師是盧植,簡單說說盧植(
盧植性格剛毅,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為鄭玄、管寧、華歆的同門師兄。曾先後擔任九江、廬江太守,平定蠻族叛亂。後與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漢記》。黃巾起義時為北中郎將,率軍與張角交戰,後被誣陷下獄。皇甫嵩平定黃巾後,力救盧植,於是復任為尚書。又因上諫激怒董卓被免官,隱居上谷軍都山,後被袁紹請為軍師。初平三年(192年),盧植去世。著有《尚書章句》、《三禮解詁》等,今皆失佚。唐代時配享孔子,北宋時被追封為良鄉伯)就明白他的教育環境是很好的
能與曹操煮酒論英雄的人怎麼會是一個不學無術之人只是在東漢末年英雄輩出的時候,劉備相對於他正史中的虛偽,三國中的仁德,他的個人影響力掩蓋了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