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希榮文創

    鄭和下西洋的任務是秘密出海尋找建文皇帝朱允炆,如果從朱允炆的逃跑藏匿路線判斷,大西洋沿線島嶼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也鄭和只能下西洋。

    從航海技術上看,鄭和的船隊人數動輒成千上萬,沿著大陸架進行探險沒有問題,但是橫渡太平洋過程中,補給陸地較少,長時間沒有陸地的探險也會給人們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另外,鄭和下西洋還有一個政治任務就是宣揚國威,擴大明朝的知名度,所以,沿著人口稠密的大西洋大陸架航線是最明智的選擇。

    如果鄭和非要橫渡太平洋,結果只能是死路一條。太平洋四周都是茫茫大海,連個參照物都沒有。在哪個沒有六分儀沒有本初子午線的時代想要在海上定位只能靠小島,而從亞洲向東航線上的小島寥寥無幾,能夠提供淡水食物的小島更是隻有區區十幾個,很難在補給耗盡前找到新的補給點。就以當時的技術來說想要橫跨數萬裡距離的太平洋只能是死路一條。

  • 2 # 語文360

    鄭和下西洋是傳播東方的文化,正值明朝的強盛時期,發揚東方大國的影響力。

    明朝有很多附屬的小國,鄭和帶著皇帝的囑託,和其它鄰國搞好睦鄰關係。

    首先,儒家傳統思想。

    明朝的統治者是以仁君的姿態治理天下,下西洋並不是佔領他國,用文化去感染和同化鄰國。下西洋的國家都是明朝附近的友邦,但橫渡太平洋,還是一些沒有開化,不知是敵?是友。鄭和的船隊是上船,不是火器和軍隊不多,很多不確定因素,所以鄭和沒有橫渡太平洋。

    其次,攘外政策。

    明朝統治期間,是以治理內部百姓為首要任務,外族入侵只是防禦,並沒有主動出擊征服其他地域。

    明朝在面臨蒙古的林丹汗和後金軍,採取的也是屯田制戍邊政策。

    所以鄭和下西洋正是明朝皇帝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表現。明朝先安撫和立威於鄰國,橫渡太平洋的其他國家對明朝的威脅很小,所以鄭和沒有去太平洋。

    最後是綜合國力。

    雖然鄭和下西洋處於明朝的鼎盛時期,但也暴露很多問題。

    一是宦官專政,鄭和本身也是太監,鄭和的個人才能確實很強,但也暴露了太監已經開始在明朝內部擔任重要職位,長達二百多年的宦官專政始終圍繞著明朝。

    二是造船業,明朝的造船技術很發達,代表著明朝的工商、手動業的發展高度。但明朝的稅收主要來自農耕稅,工商稅基本沒有,這樣朝廷很難再拿出財政來發現手工業。

    因此,鄭和下西洋不僅代表了明朝的繁榮鼎盛,也反應了明朝的內部問題和矛盾,鄭和之後再也沒有這麼大規模的航海了。

  • 3 # 秦吉漢

    關於鄭和的問題回答如下:

    第一,鄭和作為大明使臣,主要是巡示四海,明顯是顯擺,以擴大明朝天朝威儀。

    第二,鄭和的航海技術雖然說很領先,但憑技術還不可以橫渡太平洋。

    第三,鄭和七次下西洋主要是貿易和軍事行動。完全主要是為了明朝周邊地區的行動。並沒有更高更遠的企圖。

    第四,明朝對世界的影響和控制慾還是有一定的侷限。

    技術,能力,格局都限制了鄭和的航海範圍。

  • 4 # 藍鳥1683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這個主要要從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華人的觀念兩個方面來說了。一 目的

    說起鄭和的目的就要先從他的出身說起了,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馬三寶(色目人,元朝的二等人,爺爺和父親都是元朝重臣)。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Mahmud”。他自幼聰明伶俐,具有過目不忘的本領。自己也非常喜歡讀書。他的父親和祖父信封伊斯蘭教曾前往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做過朝拜,在當地有著非常高的威信。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三保10歲,被擄入明營,被閹割成太監,因聰明伶俐,進入朱棣的燕王府。朱棣對鄭和的人品、才能、知識有充分的瞭解。鄭和少年時就在朱棣身邊長大,跟著朱棣南征北戰,是“靖難之役”的有功之臣,並被朱棣皇帝視為心腹。然而明成祖朱棣皇位是篡位得來所以一生糾結正統問題。況且朱允炆一直沒有下落,《明史》記載說:“先未至,傳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故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兩個最大的目的。一是去弘揚大明國威,引萬朝來賀(這個鄭和確實做到了),第二恐怕就是追查朱允炆的下落了(這個做沒做到估計只有鄭和知道了)。其實鄭和七下西洋也有自己的目的,那就是追隨祖先的腳步全尋找心中的聖地。(他父親和祖父去的時候是走的陸路,當時都是蒙古的地盤,容易過去)這個從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後留在印度洋西海岸沒有回來也可以佐證。因此從目的性來看,朱允炆的倉皇逃跑,準備不足,不會遠距離航行,他自己想朝拜聖地,所以鄭和艦隊沒有橫跨太平洋的需求。他的主要航線是從中國南海出發去印度洋海域周邊國家。

    二 觀念

    鄭和的船隊人數非常多,沿著大陸架進行探險沒有問題,但是橫渡太平洋過程中,補給陸地較少,所帶補給會成為航行的主要困難。所以從揚國威的角度還可以,對於探險隊伍設定來說,不夠合理。並且在明朝早期的地圖中,向東是茫茫海洋,中原地帶因為本身地大物博,環境優越,所以華人骨子裡缺乏對未知地域的探險精神,不像有些沿海國家“海盜文化”盛行。所以不會大費周章專門組織探險船隊。

  • 5 # 棍哥觀史

    鄭和下西洋無疑是人類航海歷史上的奇蹟。而鄭和下西洋的路線是由明成主下達的政治任務和航海條件決定的,橫渡太平洋這樣的路線是不可能設定更不可能完成的。

    先從鄭和此人說起,鄭和本姓馬,十一歲便從雲南被帶進宮做了太監,分配到了燕王府伺候朱棣,而這位太監在“靖難之役”中屢立戰功,你沒看錯,這位太監立的是戰功,朱棣登基後賜“小馬”國姓“鄭”,被朱棣提拔為內宮監太監。而朱棣喜歡搞大工程以顯示自己的功績,比如“永樂大典”、建立紫荊城為皇宮,當然也包括大航海計劃,而朱棣請相師(看相的先生)挑選下西洋的人選時,相師就選中了鄭和。

    關於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明史》記載為“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在朱棣給鄭和下達的赦書中寫到“揚朕之意,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照臨霜露所濡之處,人民老幼皆欲遂其生業”。

    根據明史記錄和朱棣的赦書中彷彿能看見朱棣以“耀兵異域”來淡化了“欲蹤跡之”的目的,那麼聖人之君往往最想掩蓋什麼,那什麼就是其最真實的目的,畢竟耗費如此大的國力就為了尋找朱允文似乎有點不像聖人之主的行為。那麼尋找惠帝就是其最真實的目的。而惠帝最有可能逃亡海外的地方也就是東南亞地區甚至穿越印度再往西逃,不大可能穿越太平洋這麼一個一望無際的大海,惠帝是逃亡,而不是度假,即使是度假,也沒有這個準備時間,鄭和下西洋可以說是準備了好幾年。

    但鄭和下西洋的技術條件是很成熟的,面對題目上來就說條件技術不行的都是耍流氓。鄭和下西洋所用船隻為棕櫚樹和桐油為主要材料打造,主要由全國最大的南京龍江船廠建造,後由湖廣、浙江、江西、福建、安慶府、蘇州府、淮州府、濟南府、登州府等多地造船廠一起參與打造。據英國學者李約瑟估計,1420年時,明朝皇家擁有的全部船隻為3800艘左右,超過當時所有歐洲國家船隻的總和,明朝的造船工藝已經是當時世界上最高水平。而鄭和船隊一共200多艘船裡除了其所在的寶船,還包括了馬船、糧船、戰船、和載運兵員的坐船等。

    據《明史》記載,鄭和所用最大的寶船長44丈4尺,寬18丈,摺合成現在的尺寸為長100多米、寬50餘米。現代學者根據這樣的尺寸來推測了當時寶船的最大滿載排水量為2萬噸以上,這個排水量是100年以後義大利Nautilus哥倫布旗艦的100倍;而在此400年後鴉片戰爭中,英國軍艦旗艦康華利號的排水量也只有鄭和寶船的八分之一;而新中國成立以後首次造出萬噸巨輪的時候是七十年代,鄭和時期的明朝造船技術至今也沒有完全揭秘。

    鄭和船隊使用的船隻是屬於帆船,使用了獨創的“平衡式梯面斜帆技術”,能逆風行走,這種帆的操作只需要水手在甲板上操作,而不像歐洲人那樣得爬上桅杆,這種模式就使得船隻只要有風就有動力,而不管風向從哪裡來,這樣一來,動力就沒有任何問題了,而航海羅盤和牽星術的發明和廣泛使用,解決了航海的導航問題。

    鄭和出海所面對的唯一一個問題就是補給,下西洋的出海人數最多時達到兩萬七千多人,其中主要是武裝護航人員的兩萬人(返航時順便維和了一下東南亞海域,滅了海盜陳祖義的幾千海盜),那麼補給就成了問題,因為航海的意圖並不單一,所以船隻裝載了大量的絲綢、茶葉、瓷器、珠寶等用以貿易的物品,還裝載著護航所用的火器、火藥、兵器裝備等,甚至根據史料記載,鄭和出海還帶了大量農具,到了東南亞地區,給當地人傳播農耕技術,幫當地人打水井。那麼能留給裝載糧食、淡水的空間就不多,那麼鄭和就只能沿著大陸架不遠的近海航行,隨時可以改變航線回大陸上取得補給。這樣看來,跨越太平洋這樣的里程是完全要命的航線。

    根據鄭和的船隊路線看出,第一次遠航離開大明版圖後的第一站便是占城,隨後訪問了爪哇、舊港、滿剌加、蘇門答臘,接著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去印度洋,到達翠藍嶼、錫蘭、柯枝等地區,隨後在沿印度海岸北上,到達甘巴里、啊潑把丹等國家,然後返航,這裡每隔幾百公里就要靠岸一次;第二次到達了最遠的地方為今天的霍爾木茲海峽,與此同時,鄭和在東南亞國家建立了多箇中轉站,為後來的航海行動支線的開闢提供了補給場所,到第六次的航海,就有支線船隊到達非洲東海岸了。在這個路線上,雖然靠岸要做宣傳和貿易工作,但補給才是最重要的,否則鄭和也不會建立諸多中轉站。

    因此,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基本上就是以惠帝有可能逃跑的路線,還有明朝船隊能夠靠岸補給的距離來定下的,跨越太平洋基本上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6 # 釣魚倌

    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直到現在還在眾說紛紜,沒有一個定論。

    有說鄭和是奉朱棣之命去尋找消失的建文帝的。但為了一個不知所蹤的人而興師動眾漂洋過海茫無目的尋找,顯然缺乏說服力。

    有說出海是為了宣揚大明的國威。這個貌似也不成立,周邊少數民族的隱患還沒掃除呢,哪兒來的精力勞民傷財、浩浩蕩蕩的去海外炫耀武力,就是吃飽了撐著了也沒那閒工夫。

    還有很多說法,當然都是民間的猜測而已。鏟史倌分析認為朱棣遣懂航海和軍事的鄭和七次到海外,肯定是有政治上和經濟上以及軍事上的目的。

    政治上:傳播中華文化和文明,加強和海外周邊的交流和往來。

    經濟上:發展日漸活躍的海外貿易,傳輸中國豐富的物產以及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海外周邊國家進行官方的貿易。

    軍事上:以政治和經濟上的目的為根本,對日漸猖獗的倭寇予以震懾和打擊。元朝末期,倭寇在中國沿海各地開始武裝侵擾,明朝初期,由於割據勢力張士誠等南方殘餘以及沿海走私商和倭寇勾結,在中國和北韓沿海進行瘋狂的武裝劫掠,嚴重的威脅著中國沿海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面對嚴峻的海防,朱棣利用海上貿易的機會打擊和威懾海上盜賊,鞏固沿海海防。

    由此看來,鄭和七下西洋一舉三得,並不是去探險,所以沒有必要遠洋橫渡太平洋。

  • 7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首先一點要明白鄭和為什麼會下西洋,其次還要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比如技術,船的穩定性等方面分析。

    先說第一點鄭和下西洋,在《鄭和傳》中有兩種提法一是為了尋找建文帝,我們都知道明成祖朱棣並不是合法繼位而是透過靖難驅逐了建文帝才入主大統,既然繼位不合法,朱棣自然擔心建文帝可能會在海外組成新的反對勢力,為了排除這種隱患,鄭和下西洋也就成行了。

    第二點若只是去尋找建文帝未免有點興師動眾,但若是以宣揚明朝國威,發展海外貿易為由不就名正言順了?

    所以鄭和下西洋表面上是宣揚國威,內在是尋找建文帝。

    既然下西洋了為何不去太平洋呢?這就牽扯到了前面兩點,一建文帝逃跑只能沿著海岸線走,往更深的太平洋走,能抗風浪的大船沒有,淡水問題也無法解決,建文帝去不了,鄭和也解決不了,那就排除了建文帝去太平洋的可能,鄭和也就沒必要去了。

    其次宣揚國威,震懾周邊小國讓他們朝貢臣服避免窩藏建文帝這才是目的,無緣無故的去太平洋風險太大。朱棣需要的是訊息和功勳,鄭和去未知太平洋萬一回不來,這不影響朱棣的形象麼,綜合考量之下去太平洋百害而無一利,所以鄭和才不會去。

  • 8 # 農夫看天下

    鄭和船隊當時已經具備了遠洋航行的能力,為什麼沒有去橫渡太平洋呢?

    鄭和(1371——1433年),小字三保,生於雲南省昆明市晉方縣,姓馬氏,名叫馬和,後經明成祖賜姓為鄭。十幾歲時就淨身進入燕王府,於“靖難之役”有功,得到明成祖朱標的重用。

    鄭和下西洋時的“寶船”在當時來說是相當先進的,船上配備了“水羅盤、指南針”,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晚用水羅盤引路。船身長度達到四十四零四丈,寬度達到十八丈,可載重量800噸,另外搭載上千人。

    船的鐵舵要二三百人才能舉起。那麼擁有這麼先進的海船如何不去橫跨太平洋呢?

    其實鄭和只不過是明成祖手下的一個文武雙全的太監,他下西洋乃是奉旨行事,所有經費將由明朝政府負擔,鄭和個人沒有經費組織那麼強大的船隊,他也不可能獨自去完成“橫跨太平洋”這樣的探險行動。

    這首先要看看鄭和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而下大西洋的。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比較有權威的歷史材料都已經被戰火燒得無處可尋了,後人都是從一些輔助材料中搜羅了些許東鱗西爪的零星記錄來證明當時的輝煌。

    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以下幾點存在著爭議的說法:

    1、說是為了尋找建文帝。

    “成祖疑文帝之海外,欲覓蹤跡。”

    建文元年(1399年)的時侯,由於太子朱標早死,由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朱允炆屁股未熱就立馬大刀闊斧地進行削藩,當朱允炆整到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頭上時,具有很強的軍事能力的朱標並不束手就擒。

    從1399年至1402年,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進行了整整四年的爭奪帝王之戰。最後以朱棣的勝利結束,可是朱棣攻陷國都應天時沒有找到朱允炆。明成祖朱棣疑心朱允炆藏身海外,派鄭和出海打探訊息。

    2、第二種說法說是為了宣揚大明的國威。

    “欲耀兵異城,示中國富強。”

    明成祖曾經五次親征蒙古,收復了安南;又在東北設立了“奴兒干都司”;在西北設立“哈應爾”;於西南成立“大古剌、宣慰司”。一時之間邊疆安寧,不久就物阜民豐,在1421年時遷都北京。出現了“永樂盛世”。

    此時的明成祖朱棣便有些飄飄然自鳴得意了,於是就想把自己的成就向更多海外國家展示一番。這就有了鄭和下西洋的事了。對於此事孫中山先生評價說:

    “……鄭和竟能於十四個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大船,載運兩萬八千人巡遊南洋,示威海外。為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至今南洋士人猶有懷想當年三保之雄風遺行者,可謂壯矣!”

    3、出於軍事包抄帖木爾帝國;掃蕩張士誠舊部;武裝搗毀海盜陳祖義的老巢。

    其實當時帖木爾帝國已經臣服,張士誠舊部也掀不起多少大浪。但是鄭和殲滅了陳祖義海盜才是大事。

    海盜王陳祖義鼎盛之時擁有大型海船上百艘,追隨他的人馬有上萬人之多。活動範圍包括印度洋、馬六甲、菲律賓、臺灣、日本,受害最重是明朝的50多個沿海地區。

    南洋的許多國家都因此紛紛向陳祖義納貢。明朝政府更是懸賞50萬兩白銀購買陳祖義的人頭。雄風剽悍的陳祖義並不把三寶太監鄭和放在眼裡,輕敵之下被鄭和輕而易舉地端了。

    4、利用鄭和船隊外出貿易拉動經濟增長,促使外邦來朝,獲取外邦朝貢;尋找海路到達麥加的可能性;迎娶“佛牙”等。

    總之,鄭和下西洋是奉旨行事,鄭和不是去探險,他是去訪問海外國家,順便捎帶著貿易,所以他必須要往國家和人口密集的地方航行。他如果去橫渡太平洋,那麼他不但是抗旨而且是方向上的南轅北轍、適得其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長應該歡迎老師重新舉起“戒尺”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