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onyDeng
-
2 # 西窗史話
安史之亂的起因肇始於地方節度使權力過大的問題,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節度使權力過大問題可謂由來已久: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在安史之亂中平叛最為得力的就是各地的節度使,當時的朝廷已經沒有多少本錢。只能依靠藩鎮的兵力。比如讓大唐回血的郭子儀當時是節度使。在唐肅宗復國之後,同樣沒有能力改變節度使兵權過大,尾大不掉的局面。皇帝除了依靠節度使,沒辦法維持統治。
其次,節度使入朝為相成為慣例。安史之亂之後,雖然地方節度使之間實力有很大的懸殊。但是實力強悍的節度使到朝廷擔任宰相成為一條不成文的傳統。對於出身節度使的宰相來說,維護自己的地位不被威脅才是首要的任務,又有誰會主動去革自己的命。朝廷出兵滅掉某個節度使,更多的時候是對地方控制的利益之爭。即便某個宰相想用武力消滅其他勢力,其目的也只是增強自己是勢力而已,為加強皇權,維護皇帝統治的少之又少。
其三,安史之亂為宦官的崛起創造了條件。對於宦官來講,強大而不可撼動的皇權是可怕的,那就意味著他們又只能躲在幕後變成奴才。但是藩鎮的存在為他們走上前臺創造了條件,畢竟藩鎮都各懷鬼胎,只要進行利益交換就行。不管藩鎮多強大,把他們控制在不威脅中央統治的範圍內就行。
其四,皇權和相權的需要。宦官勢力太大,如果沒有藩鎮支援,皇帝就會面臨嚴重的統治危機,甚至喪命。唐朝中後期在宦官干政的嚴峻情況下多位皇帝死於非命就是最好的例證。
節度使雖然危險,但是當宦官威脅自己統治的時候同樣也是一張好牌。相權之爭,比如牛李之爭,同樣需要各地節度使,各個藩鎮的勢力支援。還有就是,當時即使廢除節度使撤銷藩鎮,卻沒有一種更好的更適合的政治軍事治理管理模式去適時替代它,這反而孕育著更大的動盪與風險,那種情況下,並沒有足夠有利有效的時間讓你進行“摸著石頭過河”式的軍政大變革的,因為稍有不慎,國家就會瞬間分崩離析。所以,安史之亂後的唐王朝沒有及時廢除節度使撤銷藩鎮也是有自己難言的苦衷的,此時的唐王朝內心世界並不糊塗。
-
3 # 高傲公子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中央政權,並不是不想廢除節度使制度,而是已經沒有能力去廢除節度使制度了。唐朝的節度使,都是各個地方的一把手,掌握地方上的軍政大權甚至是稅收權利。關鍵是他們能夠隨意調動自己手上的兵權。
畢竟槍桿子裡出政權。唐朝經歷安史之亂後,整個國家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各地節度使都看到了唐朝中央政權的虛弱,所以開始擁兵自重,聽調不聽宣。安史之亂後虛弱的唐朝中央政權,必須安撫各地節度使而不是廢除節度使制度。因為那個時候的唐朝再也經不起任何一場叛亂和政變了。唐朝的節度使制度為唐朝的衰落埋下了禍根,當時的唐玄宗已經沒有能力再去解決這個問題了。安史之亂,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
4 # 大塊頭看古今
不是唐王朝不想廢除藩鎮節度使制度,是唐王朝已經無力廢除這種制度。藩鎮割據根本原因就是唐朝府兵制崩潰,募兵制僱傭兵制度建立,軍隊已經不是國家想招就招,想解散就解散制度。軍隊募兵制僱傭制,開始的時候確實比府兵制更加有戰鬥力,軍隊職業化水平也很高,但是職業化導致軍隊內部關係錯綜複雜,同鄉親戚兄弟家族內部層層重疊,形成堅不可摧利益共同體。如果唐王朝廢除節度使制度,首當其衝受害者就是這些職業軍人,他們會團結一致,共同對抗唐王朝。藩鎮節度使後來幾乎被這些職職業軍人綁架,如果不符合這些軍人利益,節度使被殺被廢司空見慣。直到後周北宋時期,由於中央禁軍制度確立,這些世襲職業軍人才被打散,但是軍隊戰鬥力也一落千丈,最後被遼夏金元北方少數民族吊打。
-
5 # 圖騰君
首先是當時的現實條件。我們都知道唐朝是一個盛世,但盛世的唐朝也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建立的,唐朝是一個幾乎沒有外族攻打的朝代,那是因為唐朝實行的是懷柔政策,因為楊廣的隋朝給唐朝留下了大量的財富,朝廷有這個實力支援節度使的開支,就是對少數民族部落進行安撫引進,讓他們參與管理,李唐本來也有少數民族血統,加上唐朝地域很廣,所以少數民族當中有許多都在唐朝為官,邊疆的安全需要節度使制度,需要這些軍隊駐紮,同時,發生判亂後這些節度使可以替朝廷平判,這是當時的現實條件決定的。
其次是藩鎮割據給軍伐帶來的利益。擁有軍隊就有了抗拒資本,這些軍伐長期持有軍隊已經根深蒂固,如果朝廷收回節度使制度,不容易,再說了,如果真收回,發生戰亂派誰去打呢?所以唐朝在收回節度使制度上應該有想法,而無力,如果強硬的削藩,可能改朝換代還要提前發生,因此,到後來根本就無法收回了。
-
6 # 鷹志
凡事都有兩面性,節度史制度對朝廷的統治也是起到積極作用的,節度史固然權利過大,但他對唐朝邊疆的統治是起到安定作用的,當初的設立也是為了中央集權的統治。
唐太宗在位時,採用的是主動出擊、外線作戰的戰略方針,以騎兵進行長途奔襲、擊其不備為戰術原則。對外擴張打下來的地盤就需要將領來守了,再說到了唐太宗去世後唐周邊軍事態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數民族的騎兵開始不斷襲擾唐邊境地區。這時就需要節度史制度了。
在國家強大,君主英明時,節度史制度就是一個好制度,當國家衰弱時,節度史制度就是一個加速國家滅亡的制度。
我們知道在唐朝初期,那是一個大唐盛世,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的時代,此時的節度史制度就是一個好制度,是利大於弊的,加強了國家的統治,在國富民強的時代,還會有誰去反叛呢?此時的節度史制度就加強了大唐的統治。
到了安史之亂,在平叛的過程中出力最大的也是各路的節度史,節度史制度是發輝了作用的。但在安史之亂之後,隨著國力的衰弱,各路的藩鎮割據,也就使得國家的統治減弱,此時各路節度史的權勢也就擴張了,更多的是擁兵自重,想穩固自身的勢力。此時如果要廢除節度史制度的話,可能會加劇各路反叛,尤其是剛平叛了安史之亂之後,國力衰落的時刻。
可以說並不是當局者不想廢除,而是不能,也不敢廢除。
節度使最初的設立只不過是為了指揮效率,讓其全權掌握所轄部隊隨時調動,而且為了供給方便,讓他們在轄區內就地直接獲取錢糧供應。
但到了唐後期,就不是這樣了,各路藩鎮成了實際的掌權者,朝堂對它的統治也就減弱了,節度使只掌握軍權並不可怕,關鍵是他還控制著轄區內的民政和財政。
所以說並不是唐朝不想廢除,而是不能。前期節度史制度加強了國家的統治,後期節度史制度,唐朝是想廢除卻無能為力。
所以歸根到底並不是制度不行,這與當時統治者的才能,還有當時的政局是息息相關的。
-
7 # 何律說法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募兵制就是從玄宗時代開始實施的,之前施行的是府兵制。雖然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募兵制代替府兵制可以稱為是歷史進步,畢竟府兵制下軍隊士兵並不是全職人員。但玄宗當時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可以說是一種無奈,因為府兵制賴以執行的前提,即國有土地資源,變得越來越緊俏。府兵制下計程車兵在平時從事農業生產活動,戰時則響應朝廷號召自備武器、馬匹應徵出戰,作為兵役參戰的對價,朝廷會將國有土地無償分配給該等人員,供其耕種,在徭役及賦稅方面也會給予減免。但府兵制後來為什麼維持不下去了呢?因為中央政府所掌控的國有土地在不斷的分配、私下兼併過程中越來越少了,沒有土地分了,誰願意免費去打仗呢?再然後人們就開始逃避服兵役了。其實這個問題早在太宗時代就已經浮現了,以至於到了玄宗即位後已非常嚴重了。怎麼解決?玄宗的方法是在地方設立節度使,給他們政策,允許他們利用當地的財政、賦稅在當地招募兵員,用募兵制代替了府兵制。如此一來,兵源不足的問題就得以解決,朝廷也無需再用土地、免稅政策來為府兵制買單,財政上的壓力也得以減輕。但是,供養常備軍也需要巨大的開支,只得賦予節度使地方財政權,用以供養軍隊。同時,士兵與地方長官長期隸屬、成天溺在一起,對於朝廷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另外,地方任免特別是軍隊幹部的任免也主要是由節度使說了算,也就是說節度使集地方軍事、行政、財政權限於一體,等於土皇帝了吧!至少在制度機制上,造不造反的話,朝廷是沒法把控的。中央軍如果戰鬥力強,朝廷上下團結氛圍濃厚,地方節度使自然不敢放肆;但是一旦中央能力疲軟,又或者出現什麼動亂,難保這些土皇帝們沒有異心。安祿山之所以敢反,一者是因為身兼三鎮節度使,手握近20萬重兵;二者當時的中央軍可能成天看皇帝和貴妃撒狗糧,戰鬥力確實不能與邊境久經沙場之士相比。再加上玄宗胡亂指揮以致局面一發不可收拾。吳思先生在其所著的《潛規則》一書中對於中國封建王朝的更替進行了背後的經濟分析:就是中小地主、自耕農土地佔有量越來越少,最終失去土地,土地資源在不斷的兼併過程中集中到極少數人手中。失去土地的人無立身之本,容易引發民變甚至起義;而那些極少數掌握土地的人又具備偷稅漏稅的能力和本領,朝廷的稅源越來越少,鎮壓起義、控制全域性的能力也會大大下降。所以說,安史之亂某種程度上說是大唐帝國背後的經濟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的大爆發,而爆發後由於處置失當導致唐帝國再難重塑輝煌!
-
8 # 人者仁義也
藩鎮節度使制度一到某些讀者的眼中就變成分裂的代名詞,彷彿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的地方節度使全部都是不服從唐朝中央的安排一樣。但是實際上在唐朝後期真正不受唐朝中央的控制的藩鎮節度使很少,多的時候也就七八個,相比較於唐朝多達近五十個藩鎮,顯然不符合唐朝的實際情況。
唐朝藩鎮節度使的由來唐朝的藩鎮實際上就是一級行政機構,就是“道”,實際上唐朝的行政機構最後演化為道-州-縣三級制,道這種行政機構一開始也是監察行政單位,為什麼會出現道呢?這就是中國行政機構的變化了,秦始皇平定天下所立只有三十六郡,但是到了漢代就變成了近兩倍的郡和國,這就是人口的增長和土地開墾面積的不斷擴大,到了唐代,則是面對數百個郡和上千個縣,這種政治難題就擺在統治者的面前。唐朝就走上了漢朝的老路,還是採取設立監察區道。
這個監察區道,原本不是行政機構,但是在唐朝在唐玄宗發生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的前期,唐朝的軍隊是崩潰,當時唐朝的兩京長安和洛陽相繼落入安史叛軍手中,唐朝的統治基本上接近崩潰,在唐玄宗逃亡蜀地的時候,他下達了命令:
應須兵馬、甲仗、器械、糧賜等,並於當路自供。
其署官屬及本路郡縣官,並各任便自簡擇,五品以下任署置訖聞奏,六品以下任便授已後一時聞奏。
這就是唐玄宗的《幸普安郡制》,裡面的內容很長,我擷取其中關鍵的幾點,那就是各個道的採訪使可以自行招募軍隊,自己任命官吏,自己調集軍糧,實際上就是把道變為了藩鎮,這就是藩鎮的來源,主要是唐朝當時的統治崩潰下的不得已的舉動,唐朝當時拿捏在手裡只有朔方軍,江淮由於安史之亂失去了聯絡,後來又有永王的叛亂,最後的劉展之亂。而唐朝的外部環境也不好,當時的吐蕃人一直入侵河西,隴西,西域,唐朝的首都一度遭受吐蕃的佔領,可以說在這情況,唐朝的皇帝還能夠保有天下,簡直是一個奇蹟。
為什麼節度使一直存在,他們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在安史之亂中,唐朝的皇帝越來越害怕將領權利和所統治的兵重,於是出現各種神操作,什麼相州之戰,魚朝恩當監察官,九個節度使自己作戰。當然了安史叛軍由於自己的內部矛盾和唐朝不斷招降安史叛軍將領,最後史朝義暗殺史思明,安史叛軍自己崩潰了,但是大量的安史叛軍將領和軍隊卻遺留了下來,這些人盤踞在原來的河北一代,這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河朔三鎮。這些不服從唐朝的領導,唐朝後期的藩鎮叛亂基本上就是這三個藩鎮引起的,而且他們之間還相互聯盟,怎麼應付這些強兵悍將呢?
那就是在黃河以南的中原和河朔三鎮的地帶廣佈藩鎮節度使,以重兵防禦河朔三鎮的軍隊。西北的藩鎮同樣是這樣道理,吐蕃的勢力十分強大,屢次入侵唐朝怎麼辦?還是廣佈藩鎮,用來抵禦吐蕃。宋人尹源的《唐說》裡面有一句話很好的說明了這道理。
夫弱唐者,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
讓唐朝弱小的是諸侯,但是唐朝能夠維持統治而沒有滅亡就是這些藩鎮節度使一同維持的。可以說這也是唐朝的統治者的維持統治的一個政治思路而已。
-
9 # 譜寫歷史長歌
唐王朝在安史之亂髮生後當然很清楚節度使制度的危害性,不過歷經八年的叛亂平定後,唐王朝也只能飲鴆止渴,將節度使制度繼續發揚光大。
原本玄宗開元之初,出於壓制四夷的戰爭需要,再加上傳統府兵制的沒落,逐漸走向募兵制,玄宗在四方邊境設立十個節度使(安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河東、范陽、平盧、劍南、嶺南),就相當於十個軍區十個節度使同時掌握軍事、行政、財政三項大權。
在安史之亂髮生時,為了方便平叛,又增加了二十多個節度使,也就是放權把邊疆節度使向內地移植,不置節度使處亦置防禦使,防禦使不賜旌節。
置南陽節度使,以南陽太守魯炅為之。
制以(來)瑱為淮南節度使。
置浙江西道節度使,領蘇、潤等十州,以升州刺史韋黃裳為之。
置浙江東道節度使,領越、睦等八州。
置振武節度使,領鎮北大都護府、麟、勝二州。
置陝虢華及豫許汝二節度使。安南經略使為節度使,領交、陸等十一州。
叛亂的平定是唐中央和安史殘部妥協的結果,唐王朝已經無力再發動大規模戰役,只能對安史殘部進行安撫。設立河朔三鎮,任命安史舊部,提前結束長達八年的國家浩劫。任命成德節度使李寶臣,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盧龍節度使李懷仙。
在內地是節度使遍地開花,也就是意圖以節度使牽制節度使,邊疆節度使還是要抵禦四夷。
而武夫戰卒以功起行陣,列為侯王者,皆除節度使。由是方鎮相望於內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
另一個原因是唐軍大將僕固懷恩擔心平亂後榮寵減弱,有意將安史舊將引作外援,幫助田承嗣三人統轄河北各郡。其實要是這三人到僕固懷恩軍營裡投降之時,直接刀斧手除掉,可能也就沒那麼多事了。
割據後河朔三鎮處於半獨立的狀態,其中田承嗣最誇張,不但和周圍節度使搞摩擦,還祭祀安史四大帝,尊為“四聖”。對此代宗皇帝只是派使者勸其毀掉,田承嗣卻更加放肆。朝廷連代換他們都做不到,何況取消節度使。
“計戶口,重賦斂,歷兵繕甲,使老弱耕,壯者在軍,不數年,有眾十萬。又擇趫秀強力者萬人,號牙兵,自署置官吏,圖版稅入,皆私有之。”
田承嗣首創的牙兵制度此後被其他藩鎮效仿,成為藩鎮節度使割據自立的軍事基礎。
節度使制度也是以募兵制為基礎,唐德宗時期面對藩鎮割據和吐蕃不斷入侵,德宗曾經詢問李泌是否能恢復以前的府兵制,府兵要有地種,要有社會榮譽感,由於均田制瓦解、“為人所賤,百姓恥之”等原因。從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實在無法恢復。
到了晚唐天下已經有四十多個節度使,各個節度使藩鎮互相牽制,最為囂張者群起而圍攻。服不服從朝廷主要看你交不交賦稅,畢竟有了錢才能招兵買馬,募兵制就是誰給錢就替誰打仗。
絕大部分藩鎮朝廷還是能控制的,晚唐中央的財政來源於江淮藩鎮的支撐,邊疆節度使抵禦吐蕃、契丹等入侵,在藩鎮割據的情況下唐朝活了一百五十多年。黃巢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破長安,也是靠著藩鎮唐朝重新復活。直到朱溫弒帝篡位,因為朱溫藩鎮實力最強,無人敢管,乾脆大家一起稱帝,進一步形成了五代十國。
回覆列表
關鍵的問題是,你拿什麼實力去廢除這個制度?宋朝收兵權,絕對不是“杯酒釋兵權”那麼簡單輕鬆,是有實力在的。當時的唐朝沒有這個實力,相反,是因為對藩鎮和節度使還有利用價值才保住唐朝廷沒被廢掉,它怎麼可能去廢節度使,到後期,連利用價值也沒有了,一腳踢開,唐朝就徹底消失了。春秋戰國,實際上就是東周時期,但誰會覺得那個時期周王有存在感的?唐朝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