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善若水36526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其實無論是諸葛亮北伐,還是東吳北伐,都是有機會擊垮曹魏。
但他們盡全力了嗎?
戰爭的難處就在於勝負極難預測,總會有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但弱勢的一方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取勝。官渡之戰,袁強曹弱,如果是因為曹操能力強於袁紹才以弱勝強的,那麼赤壁之戰又做何解釋?
諸葛亮北伐,並非沒有機會,以90萬人口的蜀漢北伐400萬人口的曹魏,似乎看起來是以卵擊石,但曹魏並不是只有蜀漢一個敵人,還要分兵對付東吳孫權、遼東公孫淵、鮮卑柯比能,曹魏至少要在邊境上陳兵全國總兵力的四分之一,才能擊退諸葛亮。
如果諸葛亮能夠在祁山擊敗曹軍,佔據隴西,進則可威脅關中及長安,退則可切斷河西走廊,斷開曹魏與西域的聯絡,一旦如此,勢必帶來連鎖反應,讓曹魏周邊的敵對勢力覺得有機可乘,那樣的話,曹魏失敗也未嘗不能。
同樣道理用在東吳身上同樣適用,事實上東吳也這麼幹過,在諸葛亮第一次和第二次北伐的同一年,公元228年,東吳與曹魏爭奪淮南,爆發石亭之戰,大敗曹魏將領曹休,但東吳缺乏進取心,沒有采納孫桓全殲曹休的計劃,否則戰果會擴大,將導致曹魏在淮南地區失勢,東吳將有機會進行更一步的軍事行動,可惜東吳退兵了。
而諸葛亮倉促發起的第二次北伐也是為了響應東吳的石亭之戰,因無法攻克陳倉城而退兵。
229年,孫權稱帝。同年,蜀漢派出使臣陳震祝賀,並與孫權商議瓜分曹魏九州,制定盟書。
然而從229年開始,諸葛亮後三次北伐,東吳都沒有北伐而響應,孫權忙著稱帝、討伐國內蠻夷叛亂及與遼東公孫淵眉來眼去,直到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孫權才出兵合肥,無功而返。
234年,諸葛亮去世,蜀漢改變國策,變進攻為防守,隨之曹魏西線壓力驟減,東吳從此失去機會,雖在241年孫權兩路伐魏,但均不利而還,直到孫權去世,東吳再也沒有發動一場像樣的北伐,機會己逝。
東吳一直到253年,權臣諸葛恪將兵20萬伐吳,因失策大敗而歸,歸吳沒多久,就死於內部爭權,從此吳國再也無力北伐,直到滅亡。
機會是有的,但東吳盡全力了嗎?
-
3 # 傲視蒼穹39
“東吳如果像諸葛亮一樣全力北伐,能擊垮曹魏一統中原嗎?”以我的觀點看,答案是否定的!試分析如下;
1、東吳地處長江東、中段;江南地區氣候溫和,水網密佈而土地肥沃,地勢屬於丘陵地帶,比較平緩,惡劣的地貌環境比較少,物資條件相對其他兩國要好。要進行大規模的戰爭,這個當然是必要條件之一。這一點應該就是諸葛亮說的“南讓孫權佔地利”!
2、江東的地理條件非常好;從荊州戰役奪得荊州,夷陵之戰穩定了荊州後。地勢東、南兩面靠海,西跨荊襄,北靠長江天險。也佔有進可攻、退可守的態勢。也是奪取天下的條件之一!
3、國主英明且“不要臉”,果敢剛毅,不顧道義,表面溫和,暗藏狠辣,這是極高的政治家素養。也是有利條件之一!
4、兵精將練,人才濟濟,也是有利條件之一!
以上是東吳具備的有利於戰爭的條件,以下說說不利的一面;
1、東吳的國家政治結構不同於曹魏與蜀漢;曹魏、蜀漢是純“獨裁製”,政治結構嚴謹。東吳的建立,是依靠各大家族的合作撐起來的。類似於一種“準聯邦”制形式(起碼在中前期如此)。也正因為如此;強如孫堅、孫策,卻收拾不了一個老邁昏聵,且兵驕將慫的黃祖,反而屢次大敗。這也證明,他們“聯邦”中的政治訴求並非完全相同!
2、水網密佈、物產豐富雖好,卻令人的生存相對北方要容易,整體體質就很自然的比北方稍遜。所以,東吳陸戰一直是短板,就是因為士兵的整體素質不如北方。東吳的高層不會不知道自己的短板,會不去設法改變嗎?當然不會,但整體素質如此。後天的努力,也不可能整體的改變得了。所以,東吳水軍可說天下無敵,輕易就能擊破曹魏的長江防線。卻一上岸,就不行了!這一點,從歷次戰役看,東吳的陸戰能力之脆弱,都表現得非常的明顯!
3、東吳的名將,也是以水戰著名;陸戰能力僅有很個別的某一次,才會有一些“神勇”的表現。所謂的“江東十二虎臣”,除了太史慈是真正的虎將,其他的雖然也有些表現,卻是偶一露崢嶸而已,難以維持。總體個人戰力不如曹魏,更不如蜀漢的個人戰力。所以,羅貫中的小說裡,東吳沒有真正的超一流將領,與史實也是相符的。
4、再說謀臣,名將周瑜,赤壁之戰無論從“武帝紀”、“先主傳”、“吳主傳”的記載來看,總指揮都是劉備。只有“周瑜傳”把功勞記載他頭上,可曹操並不承認是敗給了他。戰後,加上程普,兵力是曹仁的六七倍。乘勝奪取樊城,還要張飛的支援。還花了一年有餘的時間,才攻破孤立無援的曹仁據守的南郡。如果沒有關羽的絕北道,徐晃或張郃等來救,他能擋得住嗎?我看危乎哉也,結局恐怕沒有關羽能輕鬆撤退那麼簡單!
魯肅是戰略家,只能趁著劉備把趙雲調離了桂陽,關羽重點在南郡,鞭長莫及,荊南空虛之際,才敢偷襲“盟友”的荊南地區。如果趙雲還是桂陽太守,魯肅、甘寧能成功嗎?
陸遜是謀戰派的高手,但是遠沒有韓信的能力;取荊州是卑劣的(因為他偷襲的是盟友)行為,不值一談。就說說夷陵之戰。陸遜兵力強於劉備總兵力約兩萬餘人(劉備總兵力僅五萬餘人,還調走八千給黃權北上防曹魏,五溪蠻的萬人在武陵,不在夷陵。實際參與戰陸遜的總兵力不過三萬人左右),還不算孫權,步騭攻擊武陵蠻夷的萬餘兵力。可戰爭之初,還是節節敗退。他看出劉備有埋伏,卻也僅有八千人。當然就能看出劉備本身兵力的不足。如果劉備知道關羽實際上是敗於他手,就不會輕視他。如果劉備不是把黃權調走防曹魏,而是留在身旁當法正;陸遜也無隙可乘。如果劉備接受黃權的建議,水陸交叉掩護進攻,陸遜還能穩守嗎?還能“火燒連營”嗎?此戰之後,陸遜攻擊曹魏孤懸於漢水南岸的襄陽,沒有任何進展。可見,當敵人重視他後,他便無計可施!
以上的這些案例就足以看出;即使東吳全力伐魏,以東吳的陸戰能力,將領的陸戰謀略能力,根本不可能撼動曹魏分毫!
其實,在三國中,曹魏只有一次機會能統一全國;就是他據有荊襄九郡的時候。可以不依賴水軍,重點應該利用荊南地區向東蠶食進攻。那樣,劉孫聯軍還真不一定頂得住。而曹操採取的卻是戰略決戰的方式,企圖一舉蕩平江東。但由於曹魏的水軍,卻是三方最弱的。這就犯了戰略戰術上的錯誤,才會有赤壁之敗,把荊州都丟了!此後,也始終沒有解決好水軍的問題。所以,曹氏要是想統一天下,先攻打蜀漢才是他的唯一選擇。可是,山地戰又是曹軍的短板,蜀漢卻不但水軍也很強,山地精兵更是天下無敵。這就註定了;赤壁之戰後,曹氏再也沒有統一天下的機會了!也就是說,國力強大,軍隊精銳,都不等於就能獲勝!
東吳的陸戰能力三流,真正有遠見的戰略家幾乎沒有,從來也沒有機會統一天下。
真正有機會的,反而是國力最弱的蜀漢;蜀漢山地精兵無人能擋,司馬懿大軍被打成了縮頭烏龜,就是最好的例證。諸葛亮時期,曹魏人才正處在青黃不接的斷代時期。而蜀漢此時卻是人才濟濟,名將成堆。水軍雖不如東吳精銳,卻佔有順流而下的優勢,可以彌補。平原作戰,蜀軍雖沒有曹魏馬軍的那般可以風捲殘雲之勢。但是戰具、裝備卻遠勝曹魏;諸葛連弩、鐵蒺藜,“火箭”、“地雷”等等,馬軍遇到也要退避三舍。木牛、流馬卻可以增加後勤能力。在五丈原屯田,更是高超的戰略戰術。通常說的屯田,都是在自己的國土上。而諸葛亮卻在敵國的國土上屯田,假以時日,主力就可以長期駐在敵國耀武揚威,逐步蠶食,以戰養戰,還不傷自己的國本。正是對付司馬懿“烏龜戰術”的最好方法。可惜,諸葛亮的正確戰術設想太遲了,以至他沒有時間去完成自己的戰略!這一點,劉備要負相當的責任;如果劉備作戰一直帶著諸葛亮在身旁,那麼諸葛亮的戰術思想成型就會提前,戰略意識也會提升得很快。可惜,劉備只把他看作一個治國大才,後勤支柱。沒有就戰爭上提升諸葛亮的能力,到諸葛亮初期掌軍的時候,才開始臨時學習戰爭,到第四次北伐,才真正學會了正規戰。雖然學的夠快,可生命也到了油盡燈枯了!如果再給他十年陽壽,就算他這代未必能完成統一,但絕對能殲滅司馬懿,奪取關中,隴右!
-
4 # 大飛熊騎士
有幾個問題得先說明。第一,如果是發生在諸葛亮北伐時代,東吳再全力也成功不了。第二,如果全力北伐的時期是貫穿整個孫吳政權時期,那就不一樣了。這裡又要衍生出三個問題,(一)無論是什麼時期,東吳全力北伐,也不能統一天下;(二)東吳要全力北伐,就必須和蜀漢全力合作,抓住北伐時機。(三)中原地區東吳是佔領不了了,但是佔領淮南是東吳的天職,“守江必守淮”。東吳要實現真正的北伐,也只有渡過淮水或者順著淮水北上威脅中原。(四)東吳成在長江天塹,敗也在長江天塹,除非東吳放棄長江天塹上游,集中兵力,才有足夠的實力突破一點。
諸葛亮北伐時期,曹魏的統治逐漸走向成熟,這種形勢已經不了逆轉。東吳在這個期間雖然有石亭大戰,有陸遜的北伐,孫權進攻合肥。但是總體上,東吳收效甚微。即使縱觀整個東吳中後期,都是如此,中期孫權攻不下合肥,朱然打不下襄樊,陸遜也突破不了江北。到了東吳後期,曹魏爆發了影響比較大的“淮南三叛”,東吳終於染指夢寐以求的重鎮壽春。不過卻是曇花一現,隨後不但丟掉了壽春,還損兵折將,問題是東吳這時嚴重的走下坡路。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東吳一開始的戰略選擇,導致了東吳北伐不力的局面,被曹魏(晉)的統一,是早晚的事。
世上沒有最完美的戰略規劃,只有相對適宜的方略籌劃,而這個“適宜”當然是根據實際條件而定。東吳的根基在江東六郡,性質屬於諸侯軍閥,沒有蜀漢和曹魏的政治條件。這就造成了東吳面臨幾個客觀因素。第一,依賴本土氏族,捆綁利益。第二,利於進攻和便於防守的策略,選擇了保守性的防守。因此失去了北伐最佳時機。第三,由於整個長江天塹的防務,導致兵力不能集中於一點。第四,東吳水戰強,陸戰弱。第五,曹魏實力強大。
(畫得不精確,僅供參考)
東吳北伐的最佳時機,就是關羽北伐襄樊之時,東吳扮演了“上帝之手”的角色。關羽北伐之前,孫權和呂蒙曾經探討過東吳發展規劃問題,二人都避而不談合肥之戰,因為被張遼打怕了,呂蒙又建了濡須塢,初步解決了這個方向的防守問題。那隻剩下兩條路線,一條是向東,曹魏的徐州一帶發展。一條是向西,蜀漢的荊州發展。為什麼不選擇中路的居巢一帶向北發展呢?就是因為被曹魏的壽春和合肥制衡著。東路徐州一帶又是平原,利於騎兵不利於東吳兵,所以只能選擇蜀漢的荊州了。其實,在關羽北伐襄樊時,東吳扮演了“上帝之手”,東吳進攻曹魏,關羽壓力則大減,起碼拿下襄樊應該沒有問題。東吳偷襲荊州,關羽軍就遭遇滅頂之災。
但是,東吳選擇的是形成一條完整的長江防衛線,而放棄了沒有張遼,相對空虛的合肥,徹底失去奪得淮南的最佳時機。此後,東吳的精力大多都投入在鞏固長江天塹上,因為漫長的水道,是需要分兵把守要地的。這也導致東吳不能集中大部分兵力,攻破江北一個點,進行北伐的重要因素。反之,被曹魏突破了長江天塹的一個點,東吳就麻煩了。蜀漢就不一樣了,兵力比東吳少得多,但只選擇漢中這一路,能發揮兵力的整體合力,因此蜀漢比東吳的北伐,要讓曹魏頭疼得多,東吳卻比蜀漢在北伐上,乏力得多。
-
5 # 我愛你啊中國
1,魏國的版圖是三國裡最大的,如果比發展國力和經濟的話,吳蜀絕不是魏國對手,時間利於魏,不利於吳蜀,魏國那麼大的地盤能生長出無盡的兵馬和錢糧,如果吳蜀不盡快滅魏的話,早晚兩國都會被魏吞併,就算打不過也得打啊,不打怎麼知道打不過呢,這個道理孫權不知道嗎? 2,不管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好像每次北伐都是諸葛亮大軍單獨行動(除最後一次),東吳孫權只是隔山觀虎鬥,他傻麼,蜀國國力那麼弱,伐魏等於送死,蜀國如果敗亡了,他吳國豈不是唇亡齒寒了?! 3,如果說東吳孫權是南方軍隊,只會守家,不善於攻城,那麼在孫策時代,東吳不也是很厲害的嘛? 4,經過夷陵大戰後,蜀國元氣大傷,而魏國想偷襲東吳也沒成功,反正是損兵折將,我覺得戰後東吳佔得便宜最大,本來三國的強弱排名是魏蜀吳,戰後排名變成了魏吳蜀了,既然這樣的話,如果東吳和蜀國聯手滅了魏國的話,吳國還是實力最大的,而且可能接著消滅蜀國一統天下,這個道理孫權不知道嗎?? 5,如果滅了魏,我想諸葛亮歲數也不小了,而孫權依然是最年輕的,他可以熬死諸葛亮後再滅蜀國啊,反正吳蜀伐魏絕對是對吳國有利的,我就納悶了為什麼孫權不出擊呢?
-
6 # 淡看天上月
東吳如果像諸葛亮一樣全力北伐,會把曹魏擊敗嗎?
聯蜀伐魏若是東吳聯合蜀軍一起全力從荊州北伐魏國,那麼魏國還真的可能抵擋不住吳蜀聯軍的討伐。因為魏國雖強,但是也沒有強悍到擁有隨意碾壓另外兩國的實力。所以只要是吳蜀兩國真的交心來伐魏,在軍事上出點奇謀,那麼勝算還是蠻大的,只是做不到真的交心而已。
單獨伐魏吳國單獨全力伐魏的話,勝算並沒有那麼大,我們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若是按照吳國單獨全力伐魏勝算不小的話,那麼吳國早就會拼命那麼做了。正因為知道勝算不大才沒有全力伐魏,到後來吳國某些勢力就貪戀富貴了。
為什麼會勝算不大呢?因為孫吳的軍隊裡面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一樣強徵過來的,比如山越。他們並沒有真正太過於為孫吳賣命,哪怕後來屈服了。
三國時期,沒有誰去仿效秦國把自己國家的人民打造成戰爭機器,因為時變異也。所以想勝利就只能拼誰佔的地盤好,誰發展的好,誰會用兵,亦或是誰和誰能真正聯合起來等等。
就當時各國管控的戶籍人口來看,曹魏政權能管控的人口對另外兩國都是具有很大優勢的(這就附帶的說明了很多問題,比如經濟、認同感等等很多方面的成效)。再加上曹魏佔領的地方比吳蜀兩國適合耕種的地方多很多,有兵有糧再加上吳蜀並沒有那麼交心,所以就奠定了其勝利的基礎,只是果實最終被司馬氏奪去了而已。
回覆列表
問題是“東吳像諸葛亮一樣全力北伐”,那麼,我認為,擊垮曹魏一統中原完全有可能!
既然是“東吳像諸葛亮一樣”,就應該是吳蜀成了一家!諸葛亮的最終目標是“中興漢室”,要“一樣”,也就是說孫權的目標同樣是“中興漢室”!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存在了。形成了以劉備為代表的漢室討伐曹操!
三足鼎立之時,蜀吳聯盟分分合合,而且相互提防、消耗。就是這樣,在很長一段時間,曹魏也拿蜀吳這樣脆弱的聯盟毫無辦法!
以《隆中對》之策,荊州就是萬無一失的進攻基地。諸葛亮六次北伐,多數都是給養問題而告終。
荊州在手,毫無後顧之憂!
首先,諸葛亮北伐時,曹魏一直是處於“守勢”。打的消耗戰。諸葛亮以荊州為基地,又有東吳全力支援,根本就不怕打持久戰!相反,曹魏對司馬懿根本就不信任!仗打的時間越長,魏國就越會內亂。君臣相互猜忌,能不亂嗎?
很多網友都認為,魏國很多人才,不單隻有司馬懿。這個是肯定的!但是,我也敢肯定!任誰來主帥都一樣!因為曹氏家族自己沒有人才可以獨擋一面。被防範猜忌的事絕對會存在的!
跟諸葛亮玩陰謀是玩不過的,陽謀就更加玩不過了。司馬懿玩不過,他拖、不跟你玩,時間久了你肚子餓了還玩嗎?軍中無糧啊,飯都吃不飽了還打什麼毛線的仗啊!
“現在”不同了,吳蜀一體,根本就不會有軍資缺乏的事情。我想要不了幾次,魏國必為諸葛亮攻破!一統中原指日可待!
當然了,這些都是在“如果……”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的事情了。還是一句大眾話:歷史,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