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說屋
-
2 # 館君
我認為,人生在世,意義不過兩字:心安。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追求再多,擁有再多,不過如石子入水,擊起一圈漣漪,隨後必將恢復平靜。
人生何其短暫,逝者如斯,不捨晝夜。人生又何其渺小,如浮游之於天地,一粟之於滄海。
試想一下,假如此時此刻地球毀滅了,宇宙的執行會因此發生改變嗎?
在我看來,人能改變世界的,太少太少。唯一能做的,是自我內心的平靜。
古來聖賢推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然而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從來沒有一路平穩過。
但聖人依舊被稱為聖人,是因為他們如孔子所言: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心所欲,就是所言所行能讓自己心安。不逾矩,就是不拿自己的螳臂去阻擋歷史的車輪。
生在明末清初,就只能想著“為生民立命”;而生在貞觀盛唐,搞好經濟建設才是中心,其他都是浮雲。
回想一下,身後流芳百世而生前不如意者,歷史上大有人在。
孔子門徒三千、思想永傳,生前卻惶惶如“喪家之犬”;梵高的畫作在後世張張天價,生前卻一貧如洗;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生前卻一直堅信到的是印度,飽受質疑……
按照我們今天人的觀點,他們的人生無疑都是充滿意義的,但所有的意義都來自外人在後世的新增,他們生前對此一無所知。
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排除外界的干擾,讓自己心安地做好手頭的事情。
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不惑、不憂、不懼,歸根結底,就是心安。
我覺得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解釋就是:人活著,總要有個念想。念想的作用,是讓人心安,而心安,便是人生的意義所在。
風飄英落,人世無常,得一片內心的淨土,還有比這更有意義的麼?
我今天可以一次性地解決題主的這個問題。
只是解決的方式恐怕和題主期待的不一樣。題主期待的解決方式是有個人來告訴題主人生有什麼意義。而我提供的答案是:
我可以告訴你怎麼擺脫這個問題的困擾。
擺脫這個問題的困擾其實不需要回答這個問題。
讓我們順著思路一步一步來。
這個世俗社會以金錢來衡量人的成功,題主不想和大多數人一樣碌碌無為地過完一生,那樣題主的人生就沒有意義了。題主想要活得不一樣,想要脫穎而出成為人上人,但是這世界上那麼多人,成功的人那麼少,這個機率小得讓題主感到絕望。
於是,一方面,題主想要成功,想要被世俗認可,另一方面,題主覺得自己成功的機會渺茫,就算退而求其次找個深愛的人過一生也不是那麼容易,題主不禁開始琢磨:
如果一定要和所有碌碌無為的人一樣渾渾噩噩地活著,我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關於人生的意義,有這三種可能性。
1.人生有意義,意義就是賺大錢,當大官,和相愛的人在一起。
2.人生有意義,意義是某個1裡面沒提到的東西。
3.人生無意義。
已經沒有其他可能性了。那麼這三個裡面必然有一個是正確的。
那麼什麼樣的東西才能叫做意義?意義就是能夠讓你覺得我活了這一輩子,因為有了“它”,所以沒白活。有了它之後,我的人生達到了真正的滿足,即使死去也毫無遺憾,它是我畢生追求的東西,是我一切行為的終極方向。
聽上去有點像“信仰”。但是意義和信仰不同,信仰是一種你必須去追求的才能達到的東西,而意義是本來就存在的東西。是本來就有的狀態。
假如1是真的。
那麼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賺到了大錢,成為了一名企業家,比如說劉強東那樣,有錢,有奶茶,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那麼你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了。那麼你這一輩子就沒白活,那麼你死而無憾。那我讓你馬上就死,你會死嗎?
你會說:
你這不是坑爹嗎!好不容易有錢了,好不容易有奶茶了,你至少先讓我爽一陣子吧。你要是現在就讓我死了,那我賺這些錢還有什麼意義?
所以說你想要的並不僅僅是錢而已,你想要的是有錢之後的那種爽。
那你想爽多久?我覺得多久你都不會嫌久。。。
基本上所有成功學類的書都可以歸為這第一類。
成功學一般來說一整本書主要講兩件事:1.堅持夢想。2.努力。
成功學的書會不斷暗示你最後的成功是你人生唯一的目的和意義。但是它只敢暗示,不敢挑明瞭寫出來。因為成功的機率太低了,低於1%。而且成功學的書會暗示你,假如你沒成功,怪你自己不夠努力,或者沒有堅持住自己的夢想。於是就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然而正常人的常識告訴我們努力和成功(至少是成功學裡描述的成功)並沒有必然聯絡,成功的希望太渺茫了。那一個一輩子都沒希望成功的人活著又有什麼意義?沒有意義活著又和死了有什麼區別?
由於這個希望太渺茫,與其活在害怕人生沒有意義的恐懼之中,不如干脆就不把這個當成意義,我們可以找一些更容易達到的目標當做意義,來獲得內心的平靜。這就引出了選項2。
假如2是真的。
人生有意義,意義是某個其他的東西。是什麼東西呢?
基本上所有雞湯心理學書籍都可以歸為這一類。這些書裡面對人生的意義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
1.愛,尤其是給予愛。
2.旅途沿路的風景。
然後雞湯書還會配上這樣一張圖。。。
比如我們從另外一個熱門問題人終會消失,人生有何意義?為什麼要活著?
列舉了很多人生中美好的東西。我整理如下:
1.好吃的,比如鴨脖、扯麵、麻辣香鍋。
2.好聽的音樂,比如youngandbeautiful等
3.好看的小說,比如《白夜行》等
4.好看的電視,比如《甄嬛傳》
第二整理如下:
1.明白些道理——理性思考
2.遇見有趣的事——樂觀心態
第三整理如下:
1.像吃蛋糕和甜甜圈一樣,在於吃的過程。
Gayscript的答案,好吃的好聽的好看的,都是美好體驗的一部分,也就是人生旅途的一部分。而陳粒的答案,思考和心態,也是人生的一個過程。用吃的過程比喻人生的過程,強調享受這個過程。
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一方面整個社會都在吹捧有錢有地位還有真愛(主要還是前兩項)的人,而另一方面雞湯心理學的書籍都非要把讀者的視線從金錢地位這種功利的東西上面拉回來。為什麼要拉回來呢?就是因為這些其他的小事情更容易做到啊,也不會讓你陷入害怕努力一輩子也沒成功而找不到活著的意義的恐懼中。
那題主看到這裡想必會嘀咕:就因為選項1太難達到,所以就告訴自己“那我就不要選項1了,我從簡單的東西里面找意義”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別忘了,選項1真正吸引你的,不是金錢和地位,而是那種爽的感覺。
題主可能又會說:是啊,但那種爽只有金錢和地位還有深愛的人才能帶來啊,你吃點東西看點電視怎麼可能和有錢的爽相提並論!
其實。。。還有更爽的。。。你信嗎?
而且這種爽都不用你努力賺錢成功。
以大腦分泌的多巴胺的含量多少來量化爽的話,(多巴胺:傳遞快樂、興奮情緒的功能,又被稱作快樂物質。維基百科:多巴胺)
美食,可以提升多巴胺到150%。這就是世界上那麼多吃貨的原因。
性,可以提升多巴胺到200%。日常生活中你基本找不到比性高潮更爽的時刻了。
天天吃喝玩樂,天天打炮的生活,你有興趣嗎?
你既然到知乎來提問題了,你多半會覺得,那種生活毫無目標,沒有過的價值。
是因為不夠爽嗎?
我們還有更爽的東西。
可卡因,可以提升350%的多巴胺。
冰毒,可以提升1200%。
把你記憶中最爽的那次性高潮,快感乘以10倍,都達不到冰毒帶給你的體驗。
你會覺得你在世界之顛,你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你精力無限,你能力無限,你可以飛起來。
在藥物面前,一切生活中的爽都變得蒼白無力。
那假如我給你提供足量的冰毒,讓你不間斷地吸,一直爽到死,你願意嗎?
你願意這樣活嗎?
恐怕你想到那種生活腦子裡就只有恐懼了吧。
因為你想要的,不僅僅是爽而已。
你會覺得只有爽的人生過於低俗了,你想要一個高大上的意義。
如果我跟你說,你要為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而活著。你可能會問:憑什麼?我多累啊?
如果我跟你說,你要為了造福社會,為社會作貢獻,為人類作貢獻而活著,比如比爾蓋茨做慈善,比如甘地和曼德拉為了和平,比如奧巴馬為了全美華人的幸福。你可能會說:那都太遠了,我自己還沒活明白呢,哪有心情管別人。
你說:有沒有不那麼“道貌岸然”,又很高大上的理由?我要一個真正神聖而終極的意義,不要和這些俗事俗人扯在一起。
這個問題我思考過超過10年,後來我發現,真正超俗的終極意義,所有想脫離平凡而嚮往最終的偉大的進化,最後都指向了同一個歸宿——宗教。
只有神,才能給你一個終極的意義。
你說:。。。。。。我是無神論,你給我來點實際的。
好。
無神論者,最後的終極意義,也就是進化的終極意義,是推動人類嚮往更高階的文明,更高階的秩序發展,而我們一生也許只是幫助推動這個歷史程序往前走短短一步而已。(理論支援:《非零年代》)
你說:。。。。。。這是人類的意義,我根本活不到那天,太虛了,有沒有接地氣一點的,你就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別總扯全人類什麼的。
我說:。。。。。。我弄死你。你現在為什麼不馬上去死?阻止你死的原因就是你活著的意義。
你說:我就是不想死啊,沒什麼特別原因。這不能算是意義吧?而且我感覺我還沒活明白,沒找到意義,我死也死得不明不白啊。這也不算是意義吧?
我已經沒有更好的回答了。
到目前為止出現過的所有備選答案:
1.好吃的,好聽的,好看的
2.明白些道理,遇見有趣的事
3.像吃蛋糕和甜甜圈一樣,在於吃的過程。
4.純粹為了快感而嗑藥。
5.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6.為社會和他人作貢獻。
7.為神服務。
8.推動人類進化。
每一個都可以作為活著的意義,但是如果你真的要問為什麼,我活著就為了吃嗎?我活著就為了那點快感嗎?我為什麼要學習新事物有什麼意義?我為什麼要為了別人活著?我為什麼要奉獻自己給全人類?我就不能自己好好活著嗎?
如果你願意,你可以為其中任何一項而活著;如果你不想,哪一項也沒有足夠的說服力讓你非為這個活不可。
那最終答案是什麼?
如果你已經問到這裡了,就只剩最後一個可能性了。
人活著沒有任何意義。
你必須搞清楚這個先後順序,你是先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然後才開始尋找意義的。
你不是因為有意義才活著。
你是因為活著才去尋找意義。
這跟所有物體,石頭,樹木,動物一樣,都只是存在。他們的存在沒有意義,你的存在也沒有意義。
但是作為人類,你有思維,你有自我察覺,你有價值判斷,所以你覺得自己應該有一個意義。(理論支援:斯蒂芬·霍金《TheGrandDesign》)
而且,你發現周圍的人得過且過,而自己需要一個真正的意義,你覺得自己很特別。實際上你確實很特別,但不是你想的那種特別。你的特別之處僅僅在於——可能你目前的多巴胺水平比他們低而已。
多巴胺,大腦中的激素,決定了你怎麼思考。
當多巴胺偏低的時候,人就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意義。試圖用一種理智的東西來說服自己忍受不快樂的生活。
如果多巴胺水平更低,就會陷入抑鬱情緒。如果你接觸抑鬱症患者,你會發現他們經常說的一句就是:那又有什麼意義?活著又有什麼意義?
如果你多巴胺再低一點,變成重症抑鬱,那時你就開始想要自殺了,因為你覺得活著沒意義。
而如果你的多巴胺和大多數人水平一樣,你基本就會和大多數人一樣,覺得就這樣活著挺好啊。生活中這麼多美好的事情,就像gayscript列舉的那樣,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這樣的生活不是挺好嗎?
如果你再高一點,你就會覺得生活簡直太美好了,根本不需要什麼意義,活著本身就已經是最大的幸運。Sunny照著你你很開心,走在草地上你很開心,戀人的一個笑,那就是你生命的全部意義。
但是題主不要急,多巴胺的水平不是固定的,是可以隨時調整的。往往我們成長的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想法,有時兩個想法截然相反。比如小學時候你很積極學習,初中時候你很厭學這類的,有可能會是多巴胺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別的原因)
為什麼所有雞湯心理學都告訴你在懷疑人生的時候,要體驗旅途,要愛別人?
因為這麼做了之後,你的多巴胺水平就會升高啊!然後你就不會糾結到底有什麼意義了!
如果你說:那不是自欺欺人嗎?只是把問題拖到後面了而已。
不,事實是,問題根本就不存在!
你之前為什麼會覺得錢和地位是意義?只不過是你對錢和地位有需求而已。
我又要拿出萬能的馬斯洛了。。。
你需要錢和地位和愛情,來滿足你(從下往上)第二層到第四層的需求。只是因為你有這種需求,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你的意義。
也就是說,意義只不過是心理需求的一種體現而已。
事實上當我幾年前發現真正神聖而終極的意義只有宗教的時候,我開始明白意義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它是一個可變的東西,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代表不同的東西。後來的學習研究也證實了我的觀點,它真的是隨著需求而變的。
正確的順序是:先存在=>因為活著而有需求=>把需求當做意義。
首先你要接受一個事實,而不是逃避這個事實,那就是你活著。只有當你真正接受了這個事實,才會開始想:
既然現在我活著,我可以做點什麼?
為什麼一定要接受這個事實?就像心理學上的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一樣,接納自己不完美的生活,接納自己不需要意義的存在。你不是因為什麼意義才出生的,你就這麼突然地活著了,你堅持活下去的原因就是你不想死而已。無論你這一生的意義是什麼,你活著的這一生所做的選擇都是根據短期長期快感決定的,而且在不久的將來,你也會突然地死去。整個人類的進化也許有意義,但是這個視角太大了基本上和你沒什麼關係。你就這麼活著,就這麼存在著,也將會就這麼死去。你沒有別的選擇,這是事實。你就是你,你活著就是活著。
沒有意義會讓你變空虛了嗎?
不,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你就從意義中解放了出來。沒有了意義的束縛,你應該更自由,因為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意義讓你做的事情,你可以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讓它按照你設想的方式發展。
所以不是先找到意義然後再活著,而是先努力生活,然後你自然會給自己賦予一個自己滿意的意義。
認真賺錢,認真去愛,認真體驗生命的美好,認真學習,認真見識新世界。你想讓你的人生在哪方面拓展就在哪方面加油。
這就是熱愛生活。
然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活著。
這就是真正完全擺脫這種問題的困擾的方法,那就是積極,樂觀,Sunny地去擁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