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扶青山

    黑火藥

    中國南宋陳規在1132年,就發明了一種簡單的竹管,一端封死,裝入火藥,在裝火藥的部位留一個小眼,引出引信,點燃後用敞開的一端燒傷敵人。

    後來估計有人發現傷人威力不夠,也許還有人被炸裂的竹筒所傷,於是發現這種爆裂的碎片殺傷力更大,便有人在火藥前端放入了小鐵珠。這就是南宋壽春府製造的突火槍。

    突火槍

    為了改進竹筒的可能爆裂,就改用更堅固的鐵管。於是14世紀初就出現了最原始的步槍——火門槍,

    隨後為了改進點火的方式,就出現了槍機,利用槍機的扳動,使得點火繩點燃火藥。進而激發出鐵蛋。這就是15世紀的改進後的步槍,和現在的槍就非常的像了。

    而後逐漸出現了彈道,用於提高設計精度;長圓形子彈,用於封閉槍管部分,加強對火藥爆炸力的利用。

    簧輪槍

    16世紀義大利人芬奇發明了轉輪式摩擦點火裝置,利用鋼輪摩擦燧石產生的火花點燃火藥,也就是簧輪槍;1525年又發明了撞擊式打火槍,又稱燧發槍,是利用擊錐夾內的燧石,撞擊火藥室蓋上方的打火板,產生火花點燃火藥,進而發射的。一直到17世紀末,隨著打火裝置的發展,打火槍已經得到普遍使用。這應該是在歐美,國內應該還是用刀劍為主呢。

    燧發槍

    在十九世紀初開始還出現含有雷汞的引爆藥,英華人福西士發明了以含有雷汞的引爆藥點燃火藥室內的黑火藥的發火槍,隨後又將引爆藥裝入銅火帽內,並將其套在與槍膛相連,帶有穿火孔的擊砧上,然後利用擊錘打燃火帽,利用傳火孔點燃火藥的火帽槍。這裡就有點現代子彈的味道了。只是這些都是在槍膛內直接完成的,還沒有彈藥的概念。

    這一切的研究發展都還只是基於裝入火藥,彈丸,點燃後發射的基本原理。之後人們就慢慢思考,如何能更快的完成這一過程呢?

    德萊賽,後裝槍

    直至1840年普魯士的德萊賽首先發明瞭後裝槍,使用的是定裝槍彈,就是這麼一種定裝彈的改進,就大大的加快了裝彈的速度。這個可以說就是子彈的原型了。以前的前裝槍,使用的都是散裝火藥和槍彈。而這種後裝槍,也使得以後的連發射擊成為可能。

    直到19世紀60年代英華人博克薩發明了黃銅片卷制的彈殼。隨後開始產生衝壓成型的彈殼,底火固定在彈殼底部。這時,基本的子彈就成型了。

    子彈

    這之後就是思考如何的快速的更換彈殼了。手動打一槍,換一次彈藥顯然要被一些自動的裝置替代。就產生了採用滑動槍機,使其具有抽殼、拋殼和重新裝填彈藥的功能,這就是著名的馬梯尼-亨利定裝式彈,單發槍。

    馬梯尼-亨利定裝式彈,單發槍

    然後就該考慮連發了,只裝一發子彈,每次發射都需要重新填彈,顯然浪費時間。1860年斯賓塞和亨利就研發出了彈倉供彈的後託和前託彈倉。

    直至1884年德國的毛瑟成功的設計並製造了盒型彈倉,將彈倉或彈匣裝入機匣進彈口處,依靠槍擊後座和復進時完成退殼,和進彈動作,才成為現代步槍的基礎。

    mauser,M98

    步槍的原理在這一時期就基本定型了,剩下的只是技術的改進了。和我想象的相差不是太多,就是這麼一步一步的研究,一點一點的改進,才產生了現代如此先進的步槍。

    只是我一開始沒有想到推進武器發展的因素:戰爭。

  • 2 # 瘋狗的輕武

    宋史一百七十九卷 兵制中有寫到突火槍“突火槍以鉅竹為筒內安子窠如燒放熖絶然後子窠發出如砲聲逺聞百五十餘步”年份為開元慶年,即1259年

    這是最早的有記載的火器。

    接下來,火器經由絲綢之路傳入中東,並被稱之為馬達發(Mardafa),繼而傳入歐洲。這會不管是哪兒,都已經開始用金屬身管替代突火槍那種不靠譜的毛竹身管。

    但這會的點火都還得拿一根香一樣的玩意伸進身管後面的火門裡邊點火,很不方便。15世紀的時候,用扳機控制火繩,進而引燃藥池的火繩槍出現。

    但火繩槍需要有人保留火種,而且受天氣影響很大。16世紀,使用燧石擊打產生火花,引燃藥池的燧發槍逐步流行,在之後直到19世紀這都是最重要的擊發方式。

    17世紀,因為滑膛槍的精度射程感人,採用膛線的線膛槍開始有限的在狩獵圈子興起,但因為工藝和彈丸限制,尚未普及。

    19世紀初,雷汞的發明,讓槍械的點火方式從燧發逐步轉成火帽擊發,效率更高。同時定裝藥的紙包彈流行,撕開紙,火藥倒進去,然後再連著紙和彈丸從前面塞進去。

    同一時期,因為前裝槍因為效率低下,後裝槍的嘗試開始。但是因為閉鎖不牢,效果當時並不好

    同一時期,因為火帽的發明。擊錘和轉輪聯動的轉輪手槍開始出現

    到了19世紀中期,出現了紙殼定裝彈,旋轉後拉槍機的德萊塞針發槍

    閉氣性極好的米涅彈,解決了膛線問題,從此線膛槍走向巔峰滑膛槍開始告別腳踏車。

    金屬定裝彈,尤其是金屬底座解決了後膛槍閉鎖不嚴的問題,從此後膛裝填成為主流。

    19世紀中後期,金屬中心發火定裝彈、針發、旋轉或者起落閉鎖的單發步槍主流

    隨後盒式、管式彈倉的連珠步槍開始出現

    19世紀末,無煙火藥的出現讓槍械的威力提升一個大臺階,槍械開始從手動裝填朝著靠火藥動力自動裝填走,並且子彈口徑從10mm+降到7-8mm

    19世紀末,20世紀初。導氣式、槍管後座式、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蓬勃發展,並且逐漸小型化(步槍、手槍、輕機槍);旋轉後拉/直拉步槍等也開始晚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一戰前後:衝鋒槍、全自動手槍的應用,突擊步槍的早期概念

    二戰:通用機槍,突擊步槍,半自動步槍,狙擊步槍的應用 中間威力步槍彈的閃現,衝壓工藝的普及

    戰後——20世紀中後頁:全威力自動步槍的嘗試和淘汰。中間威力步槍彈的崛起和被小口徑步槍彈打臉,半自動步槍逐漸退出一線,專業狙擊步槍的出現,無託步槍的興起,新材料的輕量化普及。

    其實二戰到現在基本咱們都有個譜,不細說了。實際上前面也就是說了個大概過程,要是詳細說的話能寫一本很厚的書。這篇權當拋磚引玉

  • 3 # 進取254574779

    槍的老祖宗是火門槍,步槍的變更:火門槍、火繩槍、轉輪打火槍、燧發槍、擊發槍、轉管槍—連珠槍、栓式步槍、機槍、半自動步槍、衝鋒槍、自動步槍(突擊步槍),而未來則可能最終被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所取代。

    早期火器 後裝槍出世前的火器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藥、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雖可算作霰彈槍但與現代霰彈槍並無關聯。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藥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1547年出生的法華人馬漢,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取掉了發條鋼輪,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

    17世紀中葉,很多歐洲軍隊普遍裝備燧發槍,一直到1848年,足足裝備了200多年。 火繩槍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闢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自動機槍 自動原理髮明前的槍 自動原理髮明前的槍都是單發槍。1860年,美國首先開創了轉管槍的先河。該槍也是一種單發槍,但採用多隻槍管,每隻槍管事先裝入子彈,發射時無需再從外部一發發地裝彈,而是依靠槍管存貯彈藥,在發射時依次將數只槍管中的子彈發射出去。在轉管槍的基礎上,透過改進,發明了轉膛槍——只用一支槍管,用手扳動槍機即可推動槍膛旋轉並對準槍管,能接連射擊若干次,射擊速度比手動單發槍快得多。在1877年的俄、土大戰中,土耳其軍隊用3萬支轉鏜槍快速射擊,使俄軍陣亡逾3萬人。馬克沁機槍 轉鏜槍不會有因啞火、卡殼等中斷射擊的優勢,但是也存在膛壓低、初速低、射程近和發射時火光、聲音都比較大的劣勢。 轉鏜槍和轉管槍依然在生產和使用,就是現在的轉輪手槍和多管轉管機槍。 然而在槍械中獨領風騷數十年的是德華人保羅·毛瑟。他發明了第一支槍機直動——後座式槍,為槍械自動原理另闢蹊徑,成為現代自動槍械的基礎。毛瑟槍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中國也是最早採用和仿製毛瑟步槍的國家之一。

    馬克沁被稱為自動機槍鼻祖,在輕武器領域開闢了一個新時代。在索姆河戰役中,德軍運用馬克泌機槍的密集火力,一天內殲滅英軍6萬餘人。馬克沁自動原理的發明,為其它自動武器的研究擴充套件了思路。

    湯姆遜衝鋒槍也是自動步槍的老祖宗了,在馬克沁成功研製後很多人開始選擇了單兵化更輕便的自動火器,湯姆遜創造了這一二戰期間湯姆遜衝鋒槍的偉大奇蹟,威力十足,難怪銀行大盜和黑幫這麼喜歡用它。 MP44式突擊步槍是德國二戰期間的先進裝備,起初被希特勒否認,但是此武器卻秘密生產。一次希特勒考察時問戰士們需要什麼,戰士們都答道:需要MP43。希特勒叫人帶來這個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東西一看,竟然是當初不可以生產的MP43。後來希特勒經過測試,MP43的確很不錯,後改為MP44式突擊步槍。那時候是唯一的發射栓式步槍子彈的自動武器(當時槍栓式步槍的口徑比自動武器(除機槍外)口徑算大的了)

    不斷更新的自動步槍 第一支半自動步槍是蒙德拉貢(墨西哥的一位將軍)設計的。而真正標誌著槍機直動式步槍時代的結束和自動步槍時代到來的半自動步槍,是美華人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研製的M1加蘭德步槍。該槍經歷了30個春秋才被美軍方承認而列裝,成為第一支被列裝的步槍,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卡賓槍,實際上也屬於步槍系列。它的槍管較短,重量較輕,可以說是因騎兵的需要而誕生,所以有人又叫它騎槍或馬槍。

    俄國的M1916費德洛夫自動步槍,據資料介紹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自動步槍之一。而美國勃朗寧自動步槍的一大功勞,就是在半個世紀後,它啟發了人們發明一種符合現代戰爭要求的單兵輕機槍或班用自動武器。

    StG44,1944年命名為突擊步槍,這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突擊步槍。之後,蘇聯AK47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也脫穎而出,而AK47步槍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德國的StG44。[3] 形形色色的突擊步槍 突擊步槍以其火力猛、重量輕、體積小等特點備受世界各國青睞。世界上採用小口徑突擊步槍的國家已達到90多個,其中各具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突擊步槍有:美國的柯爾特M16A2型突擊步槍、俄羅斯的AN-94突擊步槍、以色列的TAR-21突擊步槍、比利時的F2000突擊步槍和南非的CR21無託突擊步槍等。其中M16A2型突擊步槍以火力密度大、精確度高聞名遐邇,在確定北約標準彈的武器對比評審中大出風頭,它除裝備美國軍隊外,現已銷往世界50多個國家。俄式AN-94突擊步槍外表採用了引人注目的含玻璃纖維的後託,使用雙排可卸式30發盒式彈匣,能實現2發點射,有效地增強了彈藥的利用率,且在立姿實施2 發點射時,其射擊精度比AK74突擊步槍高13倍。以色列TAR-21突擊步槍採用無託的總體佈局,而且可以靈活地更換各種不同長度的槍管,實現不同需求,從而自成槍族。F2000突擊步槍具有單獨的火控系統,據稱它甚至能與美國的理想單兵作戰武器(OICW)一比高低。 總之,步槍的演變從來沒有停止,突擊步槍的接班武器是理想單兵戰鬥武器,但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欲完全取代突擊步槍還尚需時日,因有許多關鍵技術要突破。 武器的樣式也是越來越多。

    槍栓式步槍/單髮式步槍(代表:雷明頓700):指必須需要手動拋殼的步槍,或者是槍栓式拋殼/手動旋轉後拉式拋殼等方式拋殼的步槍稱之:槍栓式步槍/單髮式步槍(需要手動填裝子彈,只能裝填一發,巴雷特M99為單髮式)

    半自動步槍(代表:巴雷特M99):絕大多數手槍為半自動,步槍也有半自動。半自動指拋殼和上膛自動完成而無需手動操作的步槍/手槍稱之為半自動步槍/手槍(用土話講,就是一扣扳機打一發,一扣扳機打一發不用拉栓的槍,因為在子彈發射後,槍的自動機構利用火藥氣體做到了拋彈和子彈上膛,但這是需要一次一次的控制的。因此稱之半自動,當然,如果一直扣著扳機打出去的就只是一發啦)

    全自動步槍/衝鋒手槍(代表:AK47/格洛克18):全自動指完全可以自動進行拋殼和上彈,並且只需要一次控制(即扣下扳機)持續下去便可連續射擊的武器稱之為全自動。絕大多數突擊步槍,步槍都是全自動。手槍如:glock18也是全自動。(就是一直按扳機就可以一直打下去,半自動是一次一次扣扳機一發一發的打)

    狙擊步槍:(代表:Cheytac M200干預狙擊步槍):狙擊步槍指在步槍(半自動/栓式/單髮式)上加裝了特定用途的遠望鏡(即狙擊鏡)可以打擊遠距離目標的特定用途武器稱之為狙擊步槍。

    狙擊步槍分為:一般、反人員、反器材、反坦克/防空、干預幾類一般型指口徑適中不超過一般步槍最大口徑的子彈的狙擊步槍,差不多規劃為7.62MM。

    反人員即特定用途阻攔人員,這個和一般型沒有多大區別,不過是口徑大了一些,AWM(L115A3不是AWP)為.338英寸(越8.6MM)的子彈。M200為.408英寸(10.36MM)的特製子彈,威力在2000米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介乎於.338和.50之間。

    反器材用於摧毀有價值事務或輕裝甲的大口徑武器,都在.50英寸(12.7MM)如巴雷特M107和M82A1。

    反坦克/防空這類狙擊步槍的口徑較大,因為20MM以上歸為炮彈,很多子彈都超過了20MM,模糊了很多人的觀念。克羅埃西亞的RT 20採用20MM口徑的子彈,可以用於防空。XM109採用25MM的子彈,改自阿帕奇直升機的30MM高爆彈,對付裝甲絕對有備無患。當然25MM也模糊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觀念,這個可以說是一個射程遠高精度的榴彈發射器了。

    槍炮革新對十九世紀陸軍發展的作用 十九世紀,影響陸戰很有意義的最早的技術改革是發明和應用火帽。幾世紀以來,在戰場上使用手中火器時的射擊動作本身,是所有動作中最不可靠的。火帽出現後,就消滅了這種現象。燧發槍大約每射擊七發子彈,要瞎火一發。火帽的應用,就使瞎火子彈降為低於每兩百發出現一發。 然而,更為革命性的改進是圓柱錐形子彈,這使高度精確的遠射程來福槍最終替代了精度差、射程近的滑堂槍,成為基本的步兵武器。在發明新子彈之前,來福槍的射擊速度比滑膛槍慢,因為裝彈很困難。由於火藥氣體對鉛彈彈底凹部發生作用,使彈丸具有膨脹的特性。子彈形體小,便於裝填,但射擊後體積膨脹,緊嵌入槍管來福線中,獲得最大轉速以提高精度和增大射程。 如要使滑膛槍與來福槍射擊效果相當,在200步距離處射擊,前者需費相當於後者二倍

  • 4 # 風臨閣主

    槍械的產生源於火藥的誕生,而火藥的產生源於煉丹術士,古代的煉丹師沒有煉成仙丹,卻煉成了一種黑色粉末即黑火藥。到了宋代出現了第一支火器槍械,用的竹子做的槍管。到了元朝蒙古用鐵替代竹子做成槍管。後來傳到西方,西方改良了激發方式,由火繩式改為撞針式,再由前裝彈改為後裝彈,直到出現了帶彈殼的子彈,現在槍械才真正的形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強大的元朝在中原只有幾十年,而清朝在中原卻能立足幾百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