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輿論場
-
2 # 我是一個小書蟲
王重陽一方面對周伯通很失望,另一方面也是對周伯通的保護!
首先,不是童子身,也能練先天功,一燈大師段智興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後宮佳麗三千,何來童子身?王重陽自己和古墓派的林朝英眉來眼去,古墓裡的寒玉床或許還是雙人床,王重陽自己是不是童子身,還不好說!
王重陽是天生的了不起人物,他先學文後學武,是個天生的練武奇才。 金人侵我疆土,殺我百姓,王重陽怒不可遏,棄文從武,舉兵抗金,就是為了保家衛國,為了濟世救民!
王重陽參加第一次“華山論劍”奪得天下第一,其目的不是為修煉絕世的武功,成為武林至尊,而是為了平息江湖上的血雨腥風,讓江湖恢復往日的平靜,他是為了拯救天下的英雄豪傑!這是王重陽胸襟博大,救世濟民思想的體現。
王重陽創立的全真教,他一方面有濟世救民之志,另一方面有恬淡平和的修道之心。我個人看來,王重陽是以道家“清靜無為,恬淡沖和”來做人,以儒家“濟世救民”來做事。
丘處機功夫最高,我師哥卻最不喜歡他,說他耽於鑽研武學,荒廢了道家功夫。—《射鵰英雄傳》。《射鵰英雄傳》的開篇“風雪驚變”中,丘處機追殺金人和賣國賊,因而結識了郭嘯天和楊鐵心。丘處機力拼江南七怪,他武功高強,嫉惡如仇,但是也有咄咄逼人,爭強好勝的一面。
丘處機尚有濟世救民的志向,但是他耽於武學,心胸狹窄,爭強好勝,不被王重陽所喜歡。
相比於丘處機,周伯通的表現更讓王重陽失望了!
周伯通練武為痴,以玩為樂,瘋瘋癲癲,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對他說做人做事的道理,簡直就是“對牛彈琴”!
全真七子雖然是王重陽的徒弟,但是全真教裡武學天賦最高的是周伯通。周伯通本是全真教接班人的最好人選,王重陽也一度希望他能發揚光大全真教,團結武林人士,保家衛國,濟世救民。
但是瘋瘋癲癲,甚至是智商欠缺的周伯通顯然無法完成這個重任。
師哥當年說,我學武天資聰明,又樂此不疲,但是一來過於著迷,二來少了一副救世濟人的胸懷,就算畢生勤修苦練,終究達不到絕頂之境。—《射鵰英雄傳》王重陽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歐陽鋒等人對《九陰真經》虎視眈眈,江湖上尚且不能平靜,保家衛國,救世濟民的理想更是無法實現。
人生最後一段時間,王重陽做了後世安排!
王重陽不惜遠赴萬里到天南大理,傳給段王爺先天功, 留下了剋制歐陽鋒的神功!
在這期間,瘋瘋癲癲頭腦簡單的周伯通和皇妃瑛姑 做了苟且之事,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周伯通把男女之事當成兒戲,不願承擔責任!
這件事,也讓王重陽對周伯通徹底失望了!
王重陽雖然收了七個徒弟,不過他跟師弟周伯通相處時間最長,最疼愛,也是最放心不下的也是這個師弟。
周伯通不能擔當發揚全真教的大任,也不能完成救世濟民的理想,一身絕世武功能帶來無尚的榮耀,也能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對心智不成熟的周伯通更是如此!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高處不勝寒”。
總而言之,一方面周伯通無法光大全真教,造成救世濟民的任務,另一方面絕世武功也可能給心智不成熟的周伯通帶來災難。
王重陽對周伯通是“恨鐵不成鋼”,又對其極其疼愛,因此沒有把先天功傳給他。
-
3 # 羽菱君
王重陽的“先天功”不但沒傳周伯通,同樣也沒傳全真七子,但兩邊的原因卻並不相同。
華山論劍,王重陽技壓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一舉多得天下第一的榮號。參考後來小說中的一些描述,王重陽在對陣歐陽鋒的“蛤蟆功”時,之所以能力壓西毒,讓其拜服,便是憑藉了他所修練的“先天功”。而在論劍的過程中,王重陽也發現了段智興的“一陽指”同樣能剋制歐陽鋒的神功。只是“先天功”和“一陽指”,雖皆能剋制“蛤蟆功”,但王重陽和段智興想破了歐陽鋒的這門玄功,卻還力不能行。唯一可行的法子,便是在對陣歐陽鋒之時,尋求用蘊含“先天功”的“一陽指”出擊,才可能一擊即破。於是華山論劍之後,王重陽為了給後世留下一個破解“蛤蟆功”的法門,便遠赴大理,將“先天功”傳給了南帝。
那書生又道:“重陽真人臨別之際,對我師言道:‘近來我舊疾又發,料想不久人世,歐陽鋒雖然了得,好在先天功已有傳人,再加上皇爺的一陽指神功,世上已有剋制他之人,就不怕他橫行作怪了。一陽指是大理不傳之秘,多承指點,貧道得見大道,欣喜無已,但絕不傳人。’這時我師方才明白,重陽真人千里迢迢來到大理,旨在將先天功傳給我師,要在他身死之後,留下一個剋制西毒歐陽鋒之人。《射鵰英雄傳•第三十回》不過王重陽將“先天功”傳與了南帝,但他門下的全真教弟子,卻沒有一個人受傳了這門絕學。周伯通沒有,全真七子也同樣沒有。王重陽為何不傳全真弟子,這一點小說中交代的很清楚,跟王重陽崇道抑武的思想有關。
當年他將古墓讓與林朝英,自己在古墓旁結廬修建道觀,出家為道。王重陽初為道士,由於是被林朝英所逼出家,心中甚是不平,但道書讀得多了,卻終於是大徹大悟,知道一切全是緣法,又參透了清淨虛無的妙詣,乃苦心潛修,光大全真。道學修為有成的王重陽,知道光大全真的根本不在武功,而在於道法。他認為學武的要猛進苦練,學道的卻要淡泊率性,這兩者頗不相容。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弟子都能潛心於道學,不要被武功之學所迷惑了心性。為了不讓弟子們耽於鑽研武學,而荒廢了道家的功夫,他一身最高深的武功都沒有傳給全真七子。
周伯通眉飛色舞,說道:“是啊。我和王師哥交情大得很,他沒出家時我們已經是好朋友,後來他傳我武藝。他說我學武學得發了痴,過於執著,不是道家清靜無為的道理,因此我雖是全真派的,我師哥卻叫我不可做道士。我這正是求之不得。我那七個師侄之中,丘處機功夫最高,我師哥卻最不喜歡他,說他耽於鑽研武學,荒廢了道家的功夫。說什麼學武的要猛進苦練,學道的卻要淡泊率性,這兩者頗不相容。馬鈺得了我師哥的法統,但他武功卻是不及丘處機和王處一了。”《射鵰英雄傳•第十六回》不過,王重陽也知道光大全真,務必要有護教的法門,因而他又根據全真七子的特點因材施教,傳下了另一門護教的絕學“天罡北斗陣”。這門陣法後來在牛家村全真七子施展出來,連黃藥師和歐陽鋒都驚歎不已。王重陽深知全真七子每個人的武功都與其他四絕相差甚遠,即便將“先天功”傳給他們,以他們的功力也未必能剋制歐陽鋒,而將“先天功”傳與南帝,跟他的“一陽指”相結合則必能克破西毒,哪怕是歐陽鋒敢到全真教撒野,全真七子結成“天罡北斗陣”,同樣能不懼於他。重陽真人這一步棋,走得是非常的高明,更是極有遠見。
按照周伯通的話說,他跟王重陽在出家之前就已經是好朋友了,他的武功也是王重陽傳給他的。但是王重陽在出家之前,有長達八年的時間是在古墓中隱居避世,那麼周伯通認識王重陽起碼還要在他隱居古墓之前。可王重陽在隱居古墓前還有一段時間是在舉義旗抗金,那段時間他忙於行軍打仗,連寫信給林朝英都要爭取時間,明顯不可能在這段時期去傳授武功給周伯通。那麼周伯通結識王重陽,最大的可能就是在王重陽籌措物資,準備抗金的時候。
周伯通小了王重陽至少十幾歲,那麼他認識王重陽之時,只不過就是十來歲的懵懂少年而已。這樣年少,能與當時的王重陽結識,最大的可能就是周伯通大力資助了王重陽,助他抗金,王重陽被他的大義之舉給感動了。因此與之相交,並以兄弟相稱。
考慮到周伯通的年少,這裡面有可能是周伯通年老的父母,變賣家產資助王重陽,並把周伯通託付給了王重陽,也有可能周伯通就是個父母雙亡的富二代,因為崇拜王重陽,因而不惜變賣家產,結交了王重陽。不過無論是哪種情況,王重陽感其大義,自此就將周伯通帶在了身邊,並傳他武功,想將周伯通培養成材,期望周伯通能成為光宗耀祖的周家子孫。
只可惜周伯通自從學武之後,卻學得發了痴,除了武功,將其他的一切都拋諸腦後,這與王重陽原先的期望根本就是背道而馳的,王重陽怕他因此荒廢了自己的青春,誤了他的一生,因而開始對周伯通的武學做出了一些限制。
後來王重陽帶周伯通到大理,將“先天功”傳與了段智興,當他倆交換武學出關之後,周伯通聽說了這件事,便也求王重陽將“先天功”傳給他。王重陽本來就是限制周伯通的武學,但又不好明說,便以周伯通在大理破了身,不是純陽之身不能修練“先天功”為由,拒絕了他,而且不止是“先天功”,還跟周伯通說了以後許多高深的武學他也練不了。目的就是想讓周伯通從此能收了心性,放棄武學,而去娶妻生子,為他們周家留後,這也是王重陽不讓他出家做道士的原因。當日周伯通在大理惹禍,南帝不但沒怪罪反而想將瑛姑許配給他,這裡面恐怕也有王重陽的求情,為的就是讓周伯通娶了瑛姑,去好好的過日子。
由於對王重陽的崇拜,周伯通對他的話視為真理,信以為真,但是卻沒有自此放棄了學武,反而因為認為女人連累他練不成許多高深的武學,從此遠離了女色,深怕再給女人纏上,失去更多的武功。與王重陽的期盼更加背道而馳,越走越遠,在武功之上卻越有成就,只是他始終都沒能理解到他師兄的一番良苦用心。
周伯通道:“娶了老婆哪,有很多好功夫不能練。這就可惜得很了。我……我就常常懊悔,那也不用說他。好兄弟,你聽我說,還是不要老婆的好。”……周伯通道:“當年我若不是失了童子之身,不能練師兄的幾門厲害功夫,黃老邪又怎能囚禁我在這鬼島之上?《射鵰英雄傳•第十六回》所以說,王重陽沒將“先天功”傳與周伯通,並不是真的因為周伯通失了童子身不能修練,而是王重陽甚感周家當年對他的大義之恩,不想周伯通耽於專研武功,而荒廢了青青,誤了一生。可惜武痴的周伯通終究還是沒能如他所願,反而是在武功之上攀上了高峰,最終竟繼承了他天下第一的榮號,也算是另一種途徑的光宗耀祖了。(圖片來源於網路)
-
4 # 喬老爺讀歷史
《射鵰英雄傳》裡王重陽的先天功沒有傳給周伯通,大概是因為:第一,先天功顧名思義,或許的確是要以童子之身來修習,但如果武功修為達到“五絕”這個層次,則不是童子之身也可以學會。而周伯通既不是童子之身,武功修為又沒有達到“五絕”這個層次,所以王重陽沒有把先天功傳給他;第二,王重陽信奉道家的清靜無為之說,他出神入化的武功並不是靠苦練而成,更多是靠自己悟出來的,而周伯通嗜武如痴,整日沉迷於練武,王重陽認為他不具備學習先天功的天賦和條件;第三,王重陽把先天功賦予了更重要的使命,為了鉗制“西毒”歐陽鋒,王重陽主動把先天功傳授給了“南帝”段智興,就是希望段智興能擔當起這個使命。很顯然,周伯通壓根不具備這個資格。
第一,先天功顧名思義,或許的確是要以童子之身來修習,但如果武功修為達到“五絕”這個層次,則不是童子之身也可以學會。而周伯通既不是童子之身,武功修為又沒有達到“五絕”這個層次,所以王重陽沒有把先天功傳給他。所謂的先天功,顧名思義,很大程度上蘊含了一層“先天”的意思,也就是說,或許如果是童子之身,修煉先天功則具有天然優勢。而周伯通在跟隨王重陽去大理後,在大理皇宮和段皇爺摯愛的劉貴妃做出了苟且之事,破了童子之身,自然不具備這個優勢了;但這個說法其實並沒有多少說服力,因為王重陽去大理離他去世已經不遠了,王重陽和周伯通相識、相處幾十年,此前周伯通是童子身時幹嗎不傳給周伯通先天功呢?我倒覺得,或許修煉先天功需要極高的武學修為,也就是說,只有達到“五絕”這個層次的武功修為,才具備修煉先天功的條件。在王重陽看來,周伯通充其量就是個初中生的水平,怎麼可能把“先天功”這種大學課程教給他呢?
第二,王重陽信奉道家的清靜無為之說,他出神入化的武功並不是靠苦練而成,更多是靠自己悟出來的,而周伯通嗜武如痴,整日沉迷於練武,王重陽認為他不具備學習先天功的天賦和條件。王重陽本是飽讀詩書的文人,成年之後才學武,後來又投身於抗金義舉,戎馬半生,抗金失敗後,已經是人到中年,歸隱終南山,這個時候才開始潛心於道教和武學。王重陽天賦極高,對武學有著超人的天賦,周伯通說王重陽出神入化的武功並不是靠自己苦心修煉而成,而是靠自己悟出來的。王重陽不但自己深通道家清靜無為的學說,也身體力行清靜無為之說,所以對師弟周伯通和七個徒弟,雖然也傳授武功,但更多的是引導他們修習道家之法,武功反而只是輔助。偏偏周伯通嗜武如命,練武成痴,與道家清靜無為的要求大相徑庭。王重陽深知,這是每個人的個性和追求不一樣,他不能勉強周伯通。所以,他認為周伯通不具備學習先天功的天賦和條件。
第三,王重陽把先天功賦予了更重要的使命,為了鉗制“西毒”歐陽鋒,王重陽主動把先天功傳授給了“南帝”段智興,就是希望段智興能擔當起這個使命。很顯然,周伯通壓根不具備這個資格。王重陽是個高境界、大格局的英雄豪傑,他的眼光更多的是關注蒼生和江湖。第一次華山論劍後,王重陽獲得保管“九陰真經”的權力,但他甚至歐陽鋒對武林來說早晚是個威脅和禍害,他生命最後的日子都在為如何剋制歐陽鋒而努力。王重陽深知破解歐陽鋒蛤蟆功的利器就是融合了先天功功力的一陽指,為此,他不遠萬里趕赴大理,把先天功傳授給了“南帝”段智興,自己先出手,在去世前破了歐陽鋒的蛤蟆功,能讓歐陽鋒消停若干年,此後還有段智興能夠剋制歐陽鋒,王重陽認為自己的心願就可以了了。同時,他對周伯通和自己七個弟子也有交代,他深信以周伯通的痴迷和悟性,周伯通早晚能成絕頂高手;而對七個弟子則傳授了“天罡北斗陣”,讓他們在面對“五絕”這樣的絕世高手時,足以自保。很顯然,王重陽把先天功賦予了壓制歐陽鋒的這個使命,而周伯通則壓根不具備這個資格。
回覆列表
王重陽為什麼不將先天功傳給周伯通?
這其中,有很大的“難言之隱”。
要想把這個問題說清楚,請允許我先盪開一筆,來談談先天功到底是個什麼型別的武功?
眾所周知,王重陽為了民族大義,組織義軍抗金,決定棄文從武,半路練武,開始踏入江湖。
可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一個半道出家的文人,到了華山論劍時,竟然將那些自幼習武的“四絕”們,全都打敗了呢?
只有一種解釋——王重陽修練一種速成的武功。這是其一。
其二,在《神鵰》中,王重陽與林朝英纏纏綿綿幾十年,書信中一口一個“英妹”的那叫一個甜蜜啊,可為什麼就不娶了她呢?
難道真是他所言:外侵未滅,何以為家?
不是!
也只有一種解釋:王重陽給不了心上人想要的幸福,他原名王喆,此時改名重陽,有重振雄風的寓意。
都說人生有兩大憾事:金榜題名時——別人,洞房花燭夜——不舉。很顯然,重陽真人是遇到了後者,舉不起來了啊,相當的苦惱。
所以,我們可以猜測,王重陽由於練習了先天功,陽痿了。
關於這點,還有另外一個佐證。那就是王重陽為了剋制歐陽鋒的“蛤蟆功”,用先天功與段皇爺交換了“一陽指”,結果呢。
結果嗜武如痴的段皇爺練了先天功之後,讓自己的寵妃瑛姑獨守空房,被老頑童給帶了綠帽子。
試想,一位高貴美豔的王妃,竟然飢不擇食的看中了醜男周伯通,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段皇爺也陽痿了。沒辦法,不慣無郎啊。
其實還有,全真七子中的郝大通日後創立了華山派,“紫霞神功”作為鎮派之寶,就有先天功的影子,笑傲江湖裡就有“紫霞秘籍,入門初基,葵花寶典,登峰造極!”的說法。
如你所知,“葵花寶典”是需要自宮的,但這只是後來人曲解其中的意思,實際上大不了陽痿嘛,“揮刀自宮”又何苦來哉?
所以說,王重陽不是不想將先天功傳給周伯通以及全真七子,只是不想門人們重蹈他的覆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