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的理論涵義如果沒有現代化理論及其傳播,現代化一詞就不可能像今天這麼普及。現代化理論是關於世界、國家或地區現代化的特點和規律的研究成果的統稱。在現代化理論中,現代化一詞被賦予了新的涵義。1。 經典現代化理論早在1933年7月,中國《申報月刊》就刊出“中國現代化問題號”特輯,發表26篇文章,探討中國現代化的困難和道路①。 在隨後的30~40年代,中國知識界就此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令人遺憾的是,中國學者沒有再前進一步,形成現代化理論。50年代,美國一批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相繼開展了現代化研究。1951年6月,在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經濟增長委員會主辦的學術刊物《文化變遷》雜誌編輯部舉辦的學術討論會上,大家討論了貧困、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與會者認為,使用“現代化”一詞來說明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是比較合適的②。 1958年,丹尼爾·勒納出版《傳統社會的消逝:中東現代化》一書,認為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就是現代化。1959年,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比較政治委員會召開了政治現代化討論會,隨後出版了《發展中地區的政治學》(阿爾蒙德和科爾曼,1960)。60年代西方陸續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現代化研究專著,現代化理論基本形成。 例如,《經濟成長的階段:非共產主義宣言》(羅斯托,1960),《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現代化》(沃德和拉斯托,1964),《現代化和社會結構》(列維,1966),《現代化的動力:比較歷史研究》(布萊克,1966),《現代化:抗拒與變遷》(埃森斯塔特,1966),《現代化:增長的動力》(維納,1966)、《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頓,1968)等。 在70~80年代,現代化理論面臨諸多挑戰,同時也得到全面發展,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現代化理論。西方學者開展現代化研究,歷時50年(50~90年代),最終形成了現代化理論體系。儘管這種理論存在許多固有的缺陷,並因此受到種種批評,例如,這種理論不能解釋發達工業國家70年代以來的發展等,但是,它仍然被認為是用來闡述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文明的革命性變化的有力理論,其他任何一種社會科學理論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它。 我們不妨稱之為經典現代化理論。經典現代化理論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理論,而是不同領域、不同學者關於現代化研究的理論成果的統稱。在不同領域和不同地區,現代化具有不同的特點(附表1-2)。如果根據研究領域進行分類,經典現代化理論分為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社會現代化、個人現代化和文化現代化理論等。 附表1-2 不同領域經典現代化的主要特點領 域主 要 特 點政治現代化民主化、法治化、科層化(官僚化)經濟現代化工業化、專業化、規模化社會現代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動化、資訊傳播個人現代化開放性、參與性、獨立性、平等性文化現代化宗教世俗化、觀念理性化、經濟主義、普及初中等教育雖然在經典現代化理論中,不同領域和不同學者對現代化的解釋不盡相同,但是,大家普遍接受現代化的兩個基本內涵,它們與現代化的基本詞義大體一致。 (1)指發達國家16世紀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發生的深刻變化;(2)指發展中國家在不同領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展過程。現代化是一個歷史過程,包括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傳統政治向現代政治、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變等。 在40~60年代,歐美髮達國家已經完成工業化程序,步入高度發達的現代工業社會;發展中國家沒有完成工業化程序,仍然處於傳統農業社會,有些地區甚至處於原始社會。所以,在經典現代化理論中,現代化可以被概括為一句話: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歷史過程就是現代化。 根據經典現代化理論,現代化不僅是一個歷史過程,也是一種發展狀態,可以指發展中國家趕上發達國家後所處的狀態(完成現代化程序後的狀態),也可以指發達國家已經達到的世界先進水平所處的狀態。由於人們對世界先進水平有不同的認識,高度發達工業社會內部也存在許多弊端,而且社會是不斷髮展的,所以,關於現代化的辯論持續不斷。 目前,關於現代化有許多不同說法,其實,它們都是上述定義的不同表述形式,只是不同說法強調的重點不同而已。中國現代化研究專家、北京大學已故教授羅榮渠先生在《現代化新論》一書中歸納了世界各國學者關於現代化的解釋,他認為①:“從歷史的角度來透視,廣義而言,現代化作為一個世界性的歷史過程,是指人類社會從工業革命以來所經歷的一場急劇變革,這一變革以工業化為推動力,導致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全球性的大轉變過程,她使工業主義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各個領域,引起深刻的相應變化;。 。。。。。作為人類近期歷史發展的特定過程,把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的實現作為現代化完成的一個主要標誌也許是合適的。”關於現代化過程的大致特徵,學者們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7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亨廷頓教授把它歸納為如下九個特徵②;他認為,“從長遠的觀點來看,現代化不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人心所向。 ”① 現代化是革命的過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只能與人類起源的變化和從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的變化相比擬。② 現代化是複雜的過程。它實際上包含著人類思想和行為一切領域的變化。③ 現代化是系統的過程。 一個因素的變化將聯絡並影響到其他各種因素的變化。④ 現代化是全球的過程。現代化起源於15世紀和16世紀的歐洲,但現在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現象。⑤ 現代化是長期的過程。現代化所涉及的整個變化,需要時間才能解決。 ⑥ 現代化是有階段的過程。一切社會進行現代化的過程,有可能區別出不同的水平或階段。⑦ 現代化是趨同的過程。傳統社會以很多不同的型別而存在,現代社會卻基本是相似的。⑧ 現代化是不可逆的過程。 雖然在現代化過程中某些方面可能出現暫時的挫折和偶然的倒退,但在整體上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趨向。⑨ 現代化是進步的過程。在轉變時期,現代化的代價和痛苦是巨大的;從長遠看,現代化增加了人類在文化和物質方面的幸福。2。 新現代化理論經典現代化理論一誕生就遇到了麻煩:如何解釋發達工業國家今後的發展?學者們發現,用經典現代化理論解釋發達國家18世紀工業革命到20世紀中葉的發展過程是合適的,用它解釋發展中國家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過程也是合適的,用它解釋發達工業國家將來的發展就不合適了。 可以肯定地說,工業社會不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終點,而是一個驛站。那麼,發達工業國家今後的發展過程是什麼?(1)後現代化理論幾乎與現代化理論研究同步,西方學者對發達工業國家未來的發展進行研究,並提出了許多種新理論。 例如,後資本主義社會(達倫多夫,1959)、後工業社會(貝爾,1973)、後現代主義(Lyotard,1984;Rose, 1991;格里芬,1997)、後現代化理論(Crook,1992;Inglehart,1997)、知識社會(萊恩,1966)、資訊社會、網路社會和數字化社會等,其中,後工業社會和後現代主義是與經典現代化理論緊密相關的,後現代化理論則與經典現代化理論相對應。 在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就產生了後工業社會的思想,1973年正式出版《後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他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分為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三個階段,在今後30年至50年間,發達工業國家將進入後工業社會。 後現代主義起源於西方發達國家。根據韋氏辭典,後現代(postmodern)指20世紀中葉在西方藝術、建築和文化等領域興起的思潮,它分析現代社會的種種問題和危機,反對現代化運動的哲學和實踐,主張復興傳統要素和技術。有些後現代主義者傾向於對現代思想的否定和解構,有些後現代主義者比較重視後現代社會的建設和創造①。 有些後現代主義者把社會發展分成三個階段,即傳統社會、現代社會和後現代社會;但是,他們關於“後現代”的時間涵義,沒有形成一致意見。有些學者認為,後現代是一種文化思潮,不是一個時間概念;有些學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歷史階段稱為“後現代階段”②,有些學者提出“後現代時代”③。 後現代思潮在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領域都有反映。後現代化理論是西方學者提出的一種社會發展理論。它認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是直線的,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社會發展方向發生了根本轉變,已經從現代化階段進入後現代化階段④。美國密執根大學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1970年以來先進工業國家發生的變化稱為後現代化。 他認為,後現代化的核心社會目標,不是加快經濟增長,而是增加人類幸福,提高生活質量(附表1-3)。附表1-3 不同社會的社會目標和個人價值觀傳統社會現代社會後現代社會核心社會目標在一個穩定的國家經濟中生存經濟增長最快化人類幸福最大化個人價值觀傳統宗教和社群規範成就動機後物質主義和後現代價值觀權力系統傳統權力理性和法律權力同時重視法律和宗教權力資料來源:Inglehart, R。 1997。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s in 43 societie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6殷格哈特教授是世界價值觀念調查專案(World Values Surveys)委員會的執行主席,參加該專案的80名專家對43個國家進行了問卷調查,該項調查覆蓋全球70%的人口。世界價值觀念調查共進行了三次⑤,分別是1981~1982年,1990~1991年,最近的一次調查是在1995~1998年完成的。 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些國家如奈及利亞,剛剛開始現代化;有些國家如中國,正加速進行現代化;有些國家如南韓,接近於從現代化向後現代化的轉折點;有些國家, 如英國、德國和美國,已經進入後現代化;北歐國家(瑞典、挪威、丹麥、芬蘭等)和荷蘭基本是後現代社會。 有人認為,後工業社會理論、後現代主義等是後現代化理論的組成部分,它們是後現代化理論在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等領域的反映。然而,不論是後現代主義,還是後現代化理論,都容易讓人感到迷惑。因為,根據韋氏辭典,“現代”指大約公元1500年到當前的這段歷史時間,沒有明確時間下限,當前的時代就是“現代”。 如果“後現代”具有時間涵義,那麼,“後現代”是什麼時候?當前的時代是不是“後現代”?如果當前的時代是“後現代”,那麼,“現代”和“後現代”在時間上就是交叉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在時間上,“後現代”是一個自相矛盾的概念。事實上,前面談到,有些學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稱為“後現代階段”,有些學者把70年代以來的發達社會稱為“後現代社會”。 由此可見,“後現代”概念的自相矛盾,已經發生。而且,“現代”是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時間概念,已經使用了數百年,要想改變它,談何容易。“後現代”概念的時間不自洽,必然影響後現代化理論的傳播和應用。在某種意義上,後現代化理論是以經典現代化理論為參照的,它沒有完全超越經典現代化理論的束縛。 在現代化理論家看來,後現代化也是現代化研究的一個研究領域,它是關於發達國家的社會發展研究。例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布萊克教授在1976年出版的《比較現代化》一書中談到,有大量文獻討論高度現代化的社會,往往把它們稱作“後工業化社會”。 (2)第二次現代化理論1998年,中國學者何傳啟發表“知識經濟與第二次現代化”一文,隨後出版《第二次現代化——人類文明程序的啟示》一書(何傳啟,1999),全面提出“第二次現代化理論”。第二次現代化理論認為,從人類誕生到2100年,人類文明的發展可以分為工具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和知識時代等4個時代,每一個時代都包括起步期、發展期、成熟期和過渡期等四個階段,人類文明程序包括4個時代16個階段;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過程是第一次現代化;從工業時代向知識時代、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轉變過程是第二次現代化;文明發展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知識時代不是文明程序的終結,而是驛站,將來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現代化等。 對於主要發達國家,第一次現代化大致經歷210年(1763~1970年),第二次現代化將大致經歷130年(1971~2100年)。第二次現代化的時間分界,與美國密執根大學政治學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1970年作為發達國家後現代化的起點基本一致,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著名經濟學家麥迪森把1973年作為工業革命以來第五個經濟發展階段的起點基本一致。 麥迪森的經濟發展五個階段分別是①:1820~1870年,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1973~1992年。第二次現代化理論是一種新現代化理論。在第二次現代化理論中,現代化被賦予三種新涵義。 其一,第一次現代化,指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其實,它就是經典現代化理論描述的現代化。其二,第二次現代化,指從工業時代向知識時代、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轉變。 它是一種新現代化,不僅覆蓋了後工業社會理論、後現代主義、後現代化理論等的內容,而且還有全新的、更加豐富的內涵。70年代以來學者們關於新經濟(知識經濟、資訊經濟、網路經濟、數字化經濟等)、新社會(知識社會、資訊社會、網路社會、學習社會等)和新文明(知識文明、非物質文明等)等的研究成果,都可以納入它的範疇。 其三,未來的現代化,指完成第二次現代化後,人類社會進行的新的現代化。第二次現代化理論,不僅成功地解決了經典現代化理論面臨的困難(經典現代化理論不能解釋發達工業國家70年代以來的發展),同時化解了後現代化理論的困境(現代與後現代的時間矛盾),而且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提出了全新的解釋,預測了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 她為我們理解人類文明打開了一扇新天窗,為人類發展開闢了一個新天地。第二次現代化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第二次現代化過程中,政治、經濟、社會、個人、文化等領域的變化將是新現代化(附表1-4),不同於第一次現代化過程中發生的經典現代化;尤其是在社會、經濟和文化等領域,第二次現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第一次現代化的“淘汰”,甚至是“否定”。 如果說,第一次現代化的主要社會經濟目標是加快經濟增長,那麼,第二次現代化的主要社會經濟目標是提高生活質量。附表1-4 目前不同領域第二次現代化的主要特點領 域主 要 特 點政治新現代化知識化、國際化、平權化、分散化經濟新現代化知識化、資訊化、全球化、智慧化社會新現代化知識化、網路化、創新化、社群化個人新現代化創新、合作、學習化、個性化文化新現代化多樣化、文化產業化、自然主義、普及高等教育第二次現代化與第一次現代化相比,有些變化是新出現的,如網路化、智慧化等;有些變化是對第一次現代化的繼承和發展,如政治民主化、平權化等;有些變化是對第一次現代化的“否定”,如工業比重下降、城市居民向郊區遷移、自然主義等。 如果說,第一次現代化是對大自然掠奪和征服,那麼,第二次現代化則是對大自然的保護和迴歸。第二次現代化剛剛走過30年曆程,尚處於發展階段,它的特點和規律都處於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我們對它的認識是非常有限的。在發達國家裡,第一次現代化已經成為歷史,第二次現代化正如火如荼。 在發展中國家裡,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都是不可迴避的挑戰,因而面臨雙重壓力。
現代化的理論涵義如果沒有現代化理論及其傳播,現代化一詞就不可能像今天這麼普及。現代化理論是關於世界、國家或地區現代化的特點和規律的研究成果的統稱。在現代化理論中,現代化一詞被賦予了新的涵義。1。 經典現代化理論早在1933年7月,中國《申報月刊》就刊出“中國現代化問題號”特輯,發表26篇文章,探討中國現代化的困難和道路①。 在隨後的30~40年代,中國知識界就此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令人遺憾的是,中國學者沒有再前進一步,形成現代化理論。50年代,美國一批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相繼開展了現代化研究。1951年6月,在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經濟增長委員會主辦的學術刊物《文化變遷》雜誌編輯部舉辦的學術討論會上,大家討論了貧困、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與會者認為,使用“現代化”一詞來說明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是比較合適的②。 1958年,丹尼爾·勒納出版《傳統社會的消逝:中東現代化》一書,認為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就是現代化。1959年,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比較政治委員會召開了政治現代化討論會,隨後出版了《發展中地區的政治學》(阿爾蒙德和科爾曼,1960)。60年代西方陸續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現代化研究專著,現代化理論基本形成。 例如,《經濟成長的階段:非共產主義宣言》(羅斯托,1960),《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現代化》(沃德和拉斯托,1964),《現代化和社會結構》(列維,1966),《現代化的動力:比較歷史研究》(布萊克,1966),《現代化:抗拒與變遷》(埃森斯塔特,1966),《現代化:增長的動力》(維納,1966)、《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頓,1968)等。 在70~80年代,現代化理論面臨諸多挑戰,同時也得到全面發展,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現代化理論。西方學者開展現代化研究,歷時50年(50~90年代),最終形成了現代化理論體系。儘管這種理論存在許多固有的缺陷,並因此受到種種批評,例如,這種理論不能解釋發達工業國家70年代以來的發展等,但是,它仍然被認為是用來闡述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文明的革命性變化的有力理論,其他任何一種社會科學理論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它。 我們不妨稱之為經典現代化理論。經典現代化理論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理論,而是不同領域、不同學者關於現代化研究的理論成果的統稱。在不同領域和不同地區,現代化具有不同的特點(附表1-2)。如果根據研究領域進行分類,經典現代化理論分為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社會現代化、個人現代化和文化現代化理論等。 附表1-2 不同領域經典現代化的主要特點領 域主 要 特 點政治現代化民主化、法治化、科層化(官僚化)經濟現代化工業化、專業化、規模化社會現代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動化、資訊傳播個人現代化開放性、參與性、獨立性、平等性文化現代化宗教世俗化、觀念理性化、經濟主義、普及初中等教育雖然在經典現代化理論中,不同領域和不同學者對現代化的解釋不盡相同,但是,大家普遍接受現代化的兩個基本內涵,它們與現代化的基本詞義大體一致。 (1)指發達國家16世紀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發生的深刻變化;(2)指發展中國家在不同領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展過程。現代化是一個歷史過程,包括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傳統政治向現代政治、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變等。 在40~60年代,歐美髮達國家已經完成工業化程序,步入高度發達的現代工業社會;發展中國家沒有完成工業化程序,仍然處於傳統農業社會,有些地區甚至處於原始社會。所以,在經典現代化理論中,現代化可以被概括為一句話: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歷史過程就是現代化。 根據經典現代化理論,現代化不僅是一個歷史過程,也是一種發展狀態,可以指發展中國家趕上發達國家後所處的狀態(完成現代化程序後的狀態),也可以指發達國家已經達到的世界先進水平所處的狀態。由於人們對世界先進水平有不同的認識,高度發達工業社會內部也存在許多弊端,而且社會是不斷髮展的,所以,關於現代化的辯論持續不斷。 目前,關於現代化有許多不同說法,其實,它們都是上述定義的不同表述形式,只是不同說法強調的重點不同而已。中國現代化研究專家、北京大學已故教授羅榮渠先生在《現代化新論》一書中歸納了世界各國學者關於現代化的解釋,他認為①:“從歷史的角度來透視,廣義而言,現代化作為一個世界性的歷史過程,是指人類社會從工業革命以來所經歷的一場急劇變革,這一變革以工業化為推動力,導致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全球性的大轉變過程,她使工業主義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各個領域,引起深刻的相應變化;。 。。。。。作為人類近期歷史發展的特定過程,把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的實現作為現代化完成的一個主要標誌也許是合適的。”關於現代化過程的大致特徵,學者們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7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亨廷頓教授把它歸納為如下九個特徵②;他認為,“從長遠的觀點來看,現代化不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人心所向。 ”① 現代化是革命的過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只能與人類起源的變化和從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的變化相比擬。② 現代化是複雜的過程。它實際上包含著人類思想和行為一切領域的變化。③ 現代化是系統的過程。 一個因素的變化將聯絡並影響到其他各種因素的變化。④ 現代化是全球的過程。現代化起源於15世紀和16世紀的歐洲,但現在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現象。⑤ 現代化是長期的過程。現代化所涉及的整個變化,需要時間才能解決。 ⑥ 現代化是有階段的過程。一切社會進行現代化的過程,有可能區別出不同的水平或階段。⑦ 現代化是趨同的過程。傳統社會以很多不同的型別而存在,現代社會卻基本是相似的。⑧ 現代化是不可逆的過程。 雖然在現代化過程中某些方面可能出現暫時的挫折和偶然的倒退,但在整體上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趨向。⑨ 現代化是進步的過程。在轉變時期,現代化的代價和痛苦是巨大的;從長遠看,現代化增加了人類在文化和物質方面的幸福。2。 新現代化理論經典現代化理論一誕生就遇到了麻煩:如何解釋發達工業國家今後的發展?學者們發現,用經典現代化理論解釋發達國家18世紀工業革命到20世紀中葉的發展過程是合適的,用它解釋發展中國家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過程也是合適的,用它解釋發達工業國家將來的發展就不合適了。 可以肯定地說,工業社會不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終點,而是一個驛站。那麼,發達工業國家今後的發展過程是什麼?(1)後現代化理論幾乎與現代化理論研究同步,西方學者對發達工業國家未來的發展進行研究,並提出了許多種新理論。 例如,後資本主義社會(達倫多夫,1959)、後工業社會(貝爾,1973)、後現代主義(Lyotard,1984;Rose, 1991;格里芬,1997)、後現代化理論(Crook,1992;Inglehart,1997)、知識社會(萊恩,1966)、資訊社會、網路社會和數字化社會等,其中,後工業社會和後現代主義是與經典現代化理論緊密相關的,後現代化理論則與經典現代化理論相對應。 在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就產生了後工業社會的思想,1973年正式出版《後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他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分為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三個階段,在今後30年至50年間,發達工業國家將進入後工業社會。 後現代主義起源於西方發達國家。根據韋氏辭典,後現代(postmodern)指20世紀中葉在西方藝術、建築和文化等領域興起的思潮,它分析現代社會的種種問題和危機,反對現代化運動的哲學和實踐,主張復興傳統要素和技術。有些後現代主義者傾向於對現代思想的否定和解構,有些後現代主義者比較重視後現代社會的建設和創造①。 有些後現代主義者把社會發展分成三個階段,即傳統社會、現代社會和後現代社會;但是,他們關於“後現代”的時間涵義,沒有形成一致意見。有些學者認為,後現代是一種文化思潮,不是一個時間概念;有些學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歷史階段稱為“後現代階段”②,有些學者提出“後現代時代”③。 後現代思潮在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領域都有反映。後現代化理論是西方學者提出的一種社會發展理論。它認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是直線的,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社會發展方向發生了根本轉變,已經從現代化階段進入後現代化階段④。美國密執根大學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1970年以來先進工業國家發生的變化稱為後現代化。 他認為,後現代化的核心社會目標,不是加快經濟增長,而是增加人類幸福,提高生活質量(附表1-3)。附表1-3 不同社會的社會目標和個人價值觀傳統社會現代社會後現代社會核心社會目標在一個穩定的國家經濟中生存經濟增長最快化人類幸福最大化個人價值觀傳統宗教和社群規範成就動機後物質主義和後現代價值觀權力系統傳統權力理性和法律權力同時重視法律和宗教權力資料來源:Inglehart, R。 1997。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s in 43 societie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6殷格哈特教授是世界價值觀念調查專案(World Values Surveys)委員會的執行主席,參加該專案的80名專家對43個國家進行了問卷調查,該項調查覆蓋全球70%的人口。世界價值觀念調查共進行了三次⑤,分別是1981~1982年,1990~1991年,最近的一次調查是在1995~1998年完成的。 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些國家如奈及利亞,剛剛開始現代化;有些國家如中國,正加速進行現代化;有些國家如南韓,接近於從現代化向後現代化的轉折點;有些國家, 如英國、德國和美國,已經進入後現代化;北歐國家(瑞典、挪威、丹麥、芬蘭等)和荷蘭基本是後現代社會。 有人認為,後工業社會理論、後現代主義等是後現代化理論的組成部分,它們是後現代化理論在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等領域的反映。然而,不論是後現代主義,還是後現代化理論,都容易讓人感到迷惑。因為,根據韋氏辭典,“現代”指大約公元1500年到當前的這段歷史時間,沒有明確時間下限,當前的時代就是“現代”。 如果“後現代”具有時間涵義,那麼,“後現代”是什麼時候?當前的時代是不是“後現代”?如果當前的時代是“後現代”,那麼,“現代”和“後現代”在時間上就是交叉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在時間上,“後現代”是一個自相矛盾的概念。事實上,前面談到,有些學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稱為“後現代階段”,有些學者把70年代以來的發達社會稱為“後現代社會”。 由此可見,“後現代”概念的自相矛盾,已經發生。而且,“現代”是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時間概念,已經使用了數百年,要想改變它,談何容易。“後現代”概念的時間不自洽,必然影響後現代化理論的傳播和應用。在某種意義上,後現代化理論是以經典現代化理論為參照的,它沒有完全超越經典現代化理論的束縛。 在現代化理論家看來,後現代化也是現代化研究的一個研究領域,它是關於發達國家的社會發展研究。例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布萊克教授在1976年出版的《比較現代化》一書中談到,有大量文獻討論高度現代化的社會,往往把它們稱作“後工業化社會”。 (2)第二次現代化理論1998年,中國學者何傳啟發表“知識經濟與第二次現代化”一文,隨後出版《第二次現代化——人類文明程序的啟示》一書(何傳啟,1999),全面提出“第二次現代化理論”。第二次現代化理論認為,從人類誕生到2100年,人類文明的發展可以分為工具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和知識時代等4個時代,每一個時代都包括起步期、發展期、成熟期和過渡期等四個階段,人類文明程序包括4個時代16個階段;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過程是第一次現代化;從工業時代向知識時代、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轉變過程是第二次現代化;文明發展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知識時代不是文明程序的終結,而是驛站,將來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現代化等。 對於主要發達國家,第一次現代化大致經歷210年(1763~1970年),第二次現代化將大致經歷130年(1971~2100年)。第二次現代化的時間分界,與美國密執根大學政治學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1970年作為發達國家後現代化的起點基本一致,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著名經濟學家麥迪森把1973年作為工業革命以來第五個經濟發展階段的起點基本一致。 麥迪森的經濟發展五個階段分別是①:1820~1870年,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1973~1992年。第二次現代化理論是一種新現代化理論。在第二次現代化理論中,現代化被賦予三種新涵義。 其一,第一次現代化,指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其實,它就是經典現代化理論描述的現代化。其二,第二次現代化,指從工業時代向知識時代、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轉變。 它是一種新現代化,不僅覆蓋了後工業社會理論、後現代主義、後現代化理論等的內容,而且還有全新的、更加豐富的內涵。70年代以來學者們關於新經濟(知識經濟、資訊經濟、網路經濟、數字化經濟等)、新社會(知識社會、資訊社會、網路社會、學習社會等)和新文明(知識文明、非物質文明等)等的研究成果,都可以納入它的範疇。 其三,未來的現代化,指完成第二次現代化後,人類社會進行的新的現代化。第二次現代化理論,不僅成功地解決了經典現代化理論面臨的困難(經典現代化理論不能解釋發達工業國家70年代以來的發展),同時化解了後現代化理論的困境(現代與後現代的時間矛盾),而且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提出了全新的解釋,預測了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 她為我們理解人類文明打開了一扇新天窗,為人類發展開闢了一個新天地。第二次現代化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第二次現代化過程中,政治、經濟、社會、個人、文化等領域的變化將是新現代化(附表1-4),不同於第一次現代化過程中發生的經典現代化;尤其是在社會、經濟和文化等領域,第二次現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第一次現代化的“淘汰”,甚至是“否定”。 如果說,第一次現代化的主要社會經濟目標是加快經濟增長,那麼,第二次現代化的主要社會經濟目標是提高生活質量。附表1-4 目前不同領域第二次現代化的主要特點領 域主 要 特 點政治新現代化知識化、國際化、平權化、分散化經濟新現代化知識化、資訊化、全球化、智慧化社會新現代化知識化、網路化、創新化、社群化個人新現代化創新、合作、學習化、個性化文化新現代化多樣化、文化產業化、自然主義、普及高等教育第二次現代化與第一次現代化相比,有些變化是新出現的,如網路化、智慧化等;有些變化是對第一次現代化的繼承和發展,如政治民主化、平權化等;有些變化是對第一次現代化的“否定”,如工業比重下降、城市居民向郊區遷移、自然主義等。 如果說,第一次現代化是對大自然掠奪和征服,那麼,第二次現代化則是對大自然的保護和迴歸。第二次現代化剛剛走過30年曆程,尚處於發展階段,它的特點和規律都處於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我們對它的認識是非常有限的。在發達國家裡,第一次現代化已經成為歷史,第二次現代化正如火如荼。 在發展中國家裡,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都是不可迴避的挑戰,因而面臨雙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