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寬容納百川

    孩子叛逆的時候心如刀絞,如果你對著幹,怕孩子做傻事,放她著不管又怕成績下降,孩子叛逆對家長是一種痛苦考驗,孩子叛逆的時候軟硬她都不吃,又討厭你,又討厭老師,又討厭同學,又不想去學校。

    那段時間我很痛苦,很苦惱,生氣也只能默默流著眼淚,是我們作為父母寵出來的,孩子也需要長大的一個過程,孩子認為他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孩子,他有自己的理想和理由,就不再受父母的約束,孩子就開始叛逆了

    所以我選擇了靜下心來,儘量不給她正面衝突,和孩子多溝通,多陪伴,剛開始雖然不是很理想,慢慢的還是好了很多,做她喜歡吃的,說一些比較正能量的開心的話題,有些事情說不在一起的時候儘量避開,免引起一些不必要衝突。

    其實叛逆期也不是什麼壞事,孩子伴著叛逆期逐漸在成長,作為父母的我們,只能選擇忍耐,沒有哪個父母贏過孩子的,孩子如果沒犯太大的錯誤不要給他衝突,用愛去感化他,不要用暴力或者辱罵去對待孩子,會讓關係變得更惡劣,作為父母如果對孩子太強勢,用暴力或者強行壓制他(她)導致他的成長,膽小,自卑,壓抑,現在的小孩都是寵出來的,心靈比較脆弱,受不起打擊,只能慢慢來,耐心引導,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會好的。

    我小孩以前那麼叛逆,現在她在大學裡面自己會賺錢,不用我給她寄生活費,而且還會孝順我,給我買東西也會給幾千塊零花錢,自己很省,證明她已經長大了,懂事了,所以那個叛逆期一過了我們就好了,幸福就到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雖然我的回答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但我希望你和你的孩子能成為好朋友,祝你永遠幸福開心

  • 2 # 佛曉

    叛逆期,對於父母和孩子來說,都是非常的麻煩的一件事情,可又是必經之路。

    如何讓孩子合理、安全地度過叛逆期,是一門學問。

    處理恰當,孩子將會逐步完善自己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將會學會一些獨立生存的技巧。

    處理不當,可能讓孩子帶著沉重的心靈枷鎖,或是給孩子巨大的心理創傷,這樣,就毀了孩子的一生。

    所以,不能粗暴地對待孩子的叛逆,也不可以縱容孩子的叛逆。

    對待孩子的叛逆,該怎麼辦呢?

    可以尋找她信賴的親戚,動員所有的家人,做她的思想工作,讓她感覺到她一個人的事情關係到了那麼多人,自然地增大她的心理壓力,迫使她迴歸平常狀態。

    可以和她對面平等溝通,瞭解沉迷手機的壞處,說明初三的重要性,不能簡單講大道理,應該有事實,有依據,有案例,引導她轉移思想的焦點,將她的情緒拉回平靜。

    可以讓過早步入社會的孩子,包括兒時玩伴、以前的同學,現身說法,讓孩子瞭解工作的辛酸。

    可以帶孩子去生活之中,切實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讓孩子有所敬畏,讓孩子有所期盼。

    可以改變學習環境,比如向學校申報,讀寄校,讓學校管制,慢慢形成習慣。

    可以適當地時候可以傷傷她的自尊心,當然在她能接承受的範圍內。用激將法,激起她的信心。這個需要把握好尺度與火候。

    所以的辦法,都需要父母兩人保持默契,一人白臉,一人黑臉,共同演好這齣戲。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希望父母們能勤學好問,以身作則。

    希望孩子們早日走出迷惑,走向新生。

    我是土郎中,只有土辦法!

  • 3 # 塵緣未了話江湖

    我孩子十歲了,相比較其他的孩子,該是比較聽話的一個。

    但是,也是有自己的逆反心理或行為的。

    老婆從孩子上學就開始嘮叨,以至於看得到情況是,嘮叨的多了,孩子就做點兒,

    嘮叨的少了,孩子就少做些。

    家長們始終想不通,看不透的一個問題是,不能讓自己的脾氣或者話語和孩子的行為畫上關係。

    逆反其實就是明明知道是對的,就是不做。

    該從當孩子是個自己的朋友,從培養孩子獨立開始。

    所謂的朋友,那其實就是不要操心和干涉人家過多的事情。

    所謂的獨立,那其實就是儘量不插手,不干預,在沒有出現重大問題的時候,不表態。

    曾士強老先生曾經回憶過她的母親的時候說:我母親從來不催我做作業,每次到家裡的時候,就告訴我要去玩,做什麼作業呢。如果要做,那就給一個小時。

    他回憶起來說,這個才叫高明。想想自己的童年是美好的。作業做不完,老師會罵的。所以一到家裡,就只好求著母親說,讓我做一會兒作業,再多給幾分鐘。

    他的作業總是和及時的做完的。

    孩子對於家庭,是重要的,家長們總是緊張的。

    所謂的緊張,就是總是要做一些,自己以為對的,以為對孩子好的事情。

    但,往往的傷害,都是在對別人好的名義下,做出來的。

    願孩子們都健康的成長。

  • 4 # 感情文字控

    我外甥女就是這樣,初二,誰讓她學習,她就大吼大叫,現在考試只能得200多分。平時就愛吃看電視,這個是家長的原因,從小為了省事,就把她一個人關在小屋裡看電視玩遊戲。壞習慣太多了,大多數上初中的學生都是這樣!是因為現在功課多!每天還得聽課,回來又聽家長的嘮叨肯定得厭煩!以後要少在上學的時候給孩子嘮叨!星期天和孩子溝通溝通。

    孩子小時候很乖也很討人喜愛,因為她們的思維是按照大人給她設計的路線走的,到達終點時就是我們預期的結果。所以孩子“乖”家長也“皆大歡喜”。孩子14歲已經是小大人了,就會按照自己的思維去處事,孩子行為的結果未必家長所期盼的,就覺得孩子不乖了,和自己對著幹。我們何不換一種心情去看待這一問題。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個性.思維和習慣,也為孩子步入社會奠定了基礎。就以為孩子“不乖”。我們做家長的就得以事論事,“論事”時不能用指責埋怨型和超強規範性的溝通方式,和孩子溝通時應採用平等和諧型的溝通方式,挖掘她身上的潛力,因勢利導,孩子才能健康的發展。

    孩子小時候可能思維不是很獨立,而且對待問題的觀念也不是很牢固,很容易被家長引導。可一旦孩子慢慢長大,他就有了自己獨立的生活和交集圈,那是很容易影響他的一個環境,在這時候家長有沒有留意過自己孩子的外部環境,及時的瞭解和溝通很重要,孩子不是不聽你的,只是你的觀念沒有被他認可,不要和孩子對立,多走進他心裡,總之,貴在理解溝通。

    每當孩子成長到某個特定的年齡段,都會有一個叛逆期,也是她的自我意識強的時期。在這個時期,首先告訴她父母是最愛她的人,其次,給她一定的自由空間,畢竟孩子長大是不可逆的過程,培養其個性的重要時期,也是鍛鍊自理能力的時期。青春時期,有逆反心理。做為家長要有耐心,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允許孩子有不同觀點,大人也不一定都對,要給孩子發言的權利。

    在這個時期的女孩希望自己可以獨立。這段時間大人最好給孩子一段可以自己做主的時間。這種叛逆的心理就會隨著大人的關愛逐漸消失。雖然我只有六年級但我就覺得我是個大人了。什麼事都可以自己做主,我父母就很理解我給我自己的時間跟同學一起去公園玩等等。時間長了就好了。

    要尊重孩子,多和孩子溝通,這是孩子獨立意識形成的階段,要正確引導。你要解放自己,不要和女兒對著幹,那樣只會加重你和女兒之間的矛盾。

  • 5 # 佑媽育兒經

    現在要做不是對著幹或者順者,而是要進入孩子的內心。

    青春期孩子的一重矛盾:開放性與閉鎖性。

    這是他們與兒童期非常不同的一點,兒童時期的孩子,只要有想說的,逮住誰都會說的,而青春期的孩子是會認真地分析傾訴物件的,當這個傾訴物件他覺得沒意思的時候,那麼他就會在這個人面前閉嘴,變得很冷酷,就比如大多數父母。

    而一旦他們認為某個人是非常可以交心的,那麼內心的那些話都會倒出來,這裡沒有代溝這一說。

    說到代溝,很多人認為是年齡,俗話說三年一個代溝,年齡差越大,共同話題越少,其實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對。

    孩子不跟成人溝通,這其中最主要的不是年齡差,而是權力的較量。

    你會發現青春期的孩子最不喜歡的溝通物件是具有權威性的成人,比如父母,比如嚴厲的班主任。

    而他們也往往願意跟一些成人溝通,並願意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建議和幫助,比如《小歡喜》裡的劉靜。

    所以青春期並不是孩子不跟你說心裡話的必然結果,而是你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和孩子溝通,就像有一本書叫做《父母效能訓練》中所說的那樣,青春期的叛逆並不是必然選項,有些事情做對了,青春期就沒有叛逆。

    那麼怎樣的親子關係到了青春期也不會彼此之間變得生疏呢?

    首先是尊重。

    這點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很難,成人,特別是家長,往往把孩子當成可以隨意使喚的物件,可以隨便下命令使他屈從於自己。

    當一個孩子長期被你命令,長期受你指使,到了青春期,他的自主意識開始萌芽,那麼他就會選擇逃離。

    如果仍舊無法反抗,那麼沉默是最好的武器。

    其次是傾聽。

    有很多父母真的很想跟青春期的子女溝通,所以會想盡各種辦法找話題,但會發現到最後找的話題都很滑稽,對話都很尷尬。

    與其挖空心思找話題,不如認真聽孩子說。

    其實這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太難。

    很少有父母能夠忍受青春期孩子的那種自以為是,那種瞻前不顧後,那種盲目和衝動,於是在傾聽的過程中評價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一旦產生評價,就等於堵住了孩子的嘴,他發現你不是一個可以傾訴的物件,於是立馬開始轉移陣地。

    另外還很少有父母願意花時間去聽孩子講各種人際是非,校園生活,會覺得很無聊,但那種傾聽其實是回報率最大的。

    不要以為孩子跟你說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情是沒有價值的,你要知道,那些有價值的掏心窩子的話都是在這些無關痛癢的小事背後。

    04

    孩子們都很喜歡跟我聊天,他們覺得我很懂他們,其實我做了什麼?我就帶著耳朵聽他們講各種事情,笑眯眯地看著,然後適當地做一些迴應,往往是他們說得很開心,就會把各種事情都連帶著告訴我,然後我就成了孩子們中間的成人“臥底”。

    要想潛伏進孩子的心裡是不容易的,首先是你安全的,其次你是能夠接納的,最後你才是對的,千萬不要把順序搞反了。

  • 6 # 雨後山林靜

    很多父母會認為自己的孩子非常叛逆,和父母對著幹,其實有的時候是因為父母不瞭解孩子,也沒有理解孩子。孩子的很多行為,其實只是他們的個性化的發展而已。他們只是想要探索他們和自己的家人有多麼的不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一些個性化的特徵。

    1.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想搞清楚自己是誰。

    2.個性化往往看起來像叛逆,因為它們在試探家庭的價值觀。

    3.青春期的孩子經歷著巨大的身體和情感的變化。

    4.青春期的孩子會把同齡人的關係,優先於家庭關係。

    5.青春期的孩子,其需要對父母保留隱私。

    當我們瞭解了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哪些心理特徵時,就知道了,其實他們很多行為並不是針對父母而言的,他們只是想成為他們自己。

    比如天氣冷了,父母叫孩子多穿一件衣服,可是孩子會說我不冷,我不想穿。孩子說的只是她的感受,這並沒有錯。可是父母卻認為:孩子不聽我的話,孩子在故意和我對著幹。其實父母的這種想法只是他自己的私人邏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私人邏輯,當你的想法與別人不一樣的時候,並不一定就是別人錯了。我們要尊重對方的想法。

    如果父母不想與孩子進行權力之爭的話,與孩子順著來的意思就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我們再用上面這件事情來舉例。當孩子說我不冷的時候,父母可以對孩子說:

    “你的感覺是不冷,對嗎?”

    “當你感到冷的時候,需要做什麼呢?”

    複述孩子的話是證實自己的想法,用啟發式問題去問孩子是在尊重孩子,讓孩子自己來做決定。這也就是父母眼裡的順著孩子。也有家長會問,如果是寫作業呢?孩子說不寫就不寫嗎?如果有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那麼可以讓孩子來決定如何安排學習時間。

    如果父母認為孩子就是跟你對著幹,那麼想想看父母有沒有想過去控制孩子呢?當我們不去控制孩子的時候,孩子自然也就不會和父母對著幹了。用平等尊重的語言去與孩子溝通,孩子同樣也會尊重你。

  • 7 # 江蘇考英語

    初三女孩和家長老對著幹。很多人會把這種現象叫做逆反!

    學校高二一個女生,玩手機遊戲不學習,她媽媽說她幾句,她就頂嘴並說了很多難聽的話。她爸爸恰巧在旁邊,就打了她幾下。她就報警了!爸爸被抓進去了。

    一、什麼叫逆反

    孩子喜歡模仿家長。那麼的孩子成長就有兩個方向——跟你一樣地長,還有就是和你反著來長。如果孩子打心裡佩服你,她就會按著你的要求來做事——順著長。如果她從心裡不認可你的為人處事,她就會“逆著長”——你越要求她做什麼,她偏就不做什麼!

    比如說,你怎麼要求孩子主動向你道歉?很簡單,就是家長在做錯事時,家長能主動對孩子道歉!這樣孩子也很快就學會主動道歉了!可是家長為什麼不道歉?——怕丟面子,怕失去了權威,或就是覺得,自己的孩子,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很任性。即使有的家長道歉了,也會在後面多加一句,“但是,老爸都是為你好!”孩子能敬佩你嗎?當然事情可不是這一件,十幾年的疊加,孩子會順著你成長嗎?

    、有什麼後果

    1、很多孩子會在初二、初三就輟學了!

    就是因為學業的壓力——就要中考了。

    家長的不理解,不信任或對孩子學業的期望值太高。

    自己身體的發育,體內激素,使得自己的情緒不穩定。

    2、或和家長爭吵,或沉默。

    與家長爭吵是最好的結果,因為這說明孩子很正常,能表達自己的不滿和需求。

    沉默,這種情況孩子的性格會變得懦弱。將來進入社會會吃虧。嚴重的會有抑鬱傾向。

    最極端的就是離家出走。

    三、家長如何做

    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之前做到“三不”:不管,不幫,不教。

    因為她是逆著你來成長的。家長越是說教孩子,孩子就越是和你對著幹!但是,這裡的說的三不,並家長不是和孩子賭氣時說的話!如果孩子要是提出了合理要求,家長還是要積極的滿足的。

    如果家長試著找方法管理好孩子,那麼就是“孩子想聽了,家長再說,孩子想說了,家長再問”。

  • 8 # 我是杜佩玉

    大多數孩子和家長對著幹,根本原因在於家庭教育溝通方面出現了問題,還有一方面就是兩位家長在教育理念上不同所造成的,讓孩子可以從中漁利。

    對於家庭教育來講肯定兩個人絕對不一樣,但是在對待孩子的表面現象上,我覺得應當保持高度一致,否則的話,很容易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受到了委屈自己還有恃無恐。

    其實大多數的家庭孩子在初三階段甚至高中階段都會有些逆反心理,無非表現的輕或重的程度不同,有的家庭有的孩子表現的是外在的,有的孩子表現的是內心的,總之表面上可能讓我們感覺到非常不愉快,但是表現出來或許還不錯。

    還有一點出現這樣的問題,細心的溝通也非常有必要,孩子在這一個年齡階段,有時候和家長不願意溝通,但是越是不願意溝通,家長也應當主動的溝通一下,溝通的過程中,不要把自己的地位提到高高在上,讓孩子感覺到不舒服,但是也不能無原則的退讓。

    最後和孩子處好關係,不一定是透過那些生硬的道理說教,可以透過生活中的一些友好相處來表達,這些比什麼都重要,沒有說出來的比說出來的更讓人會感動。

    所以這位家長永遠記住一句,如果這條路走不通,我們再換另一條路,只要對孩子有信心,大概方法要比困難多得多。

  • 9 # 使用者3756221581405

    初三時期的孩子是剛進入判逆期階段,如果你想孩子學有所成,希望你多與他交流,不要總是以長尊自居,長期盛氣凌雲。要學會禮賢下士,與孩子做朋友,開啟他的心扉,他才會與你傾訴心中快樂和惆悵。如果他在你面前做到無話不說了你就成功了!

  • 10 # 不拿情商說事

    這個問題很普遍,所以,不要驚慌失措。拿流行語說,這是孩子的叛逆期。但我不認同這個說法。我覺得叫孩子的模糊期更合適。理由是,說是孩子的叛逆期,許多家長覺得這是孩子必經時期,而後,就聽之任之,當做一種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普通時期,並不去發現孩子內心真正的感受,便錯過樹立孩子正確價值觀的開始,拿時尚的話說,就是起跑線。當然,如果你並不在意什麼狗屁價值觀,只認錢,那就當我沒說。

    個人以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掌握了一些知識,便認為自己瞭解了世界,瞭解了一切,所以,以他片面的認識挑戰你更加全面的認識,希望戰勝你,取得一定的發言權。這就是所謂的,滿桶不晃,半桶亂蕩的道理吧!

    對於以上現象,不要退縮。個人建議,說出自己的想法,不強求,不逼迫,我該說我的觀點,聽不聽你決定。盡父母之責任足矣!這個時候,要樂見其遇到挫折,此時,是你說服他的絕佳時機喲!當然,這有個前提,就是作為父母的我們首先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否則,一切成空!

  • 11 # 博睿迪

    其實這個裡面的道理很簡單,孩子和父母對著幹,是因為父母行為的可信度在孩子看來是降低了。或者,就壓根不值得信任。

    孩子的這種狀態,被稱為叛逆期。何為叛逆?就是父母認為孩子不願意聽自己的話,總是自己認為自己是對的,跟父母對著來。

    孩子的這種叛逆行為正常還是不正常呢?是正常的,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家長和孩子的認知不在同一個層次造成的。用孩子的眼光來看,父母變菜了。為何這麼說?原因如下:

    1.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孩子對父母是無比的信任。父母也表現出了足夠的張力,可以解決孩子生活中的所有問題。所以,學齡前的孩子看父母,那就是神一般地存在。

    2.上小學以後,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急劇變化。從以孩子的感受為中心,變成了以孩子的學習為中心了。有的家庭更過火,只要孩子學習好,什麼道德良心,思想品質統統可以放下。這是孩子對父母產生了第一次的懷疑,就是父母並不是愛自己,而是更愛讓自己學習。

    如果說孩子可以經常透過學習得到讚揚於獎賞的話,孩子的學習慾望會強烈一點。如果孩子得到的負面的很多,會非常的討厭的學習。

    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在不死不活地為父母學習,所以,寫作業磨蹭,不好好寫作業的情況也就很多了。

    這一個階段的孩子對父母的認可會大幅度的降低,萬能的父母變成了,學習的催命鬼。老師的話會比家長的話好使,畢竟老師對於學習好的孩子誇的多,對於學習賴的孩子,家長不輔導,老師管的也比較少。

    3.孩子上初中後,有很多家長就跟不上了,對於孩子的作業也輔導不了了,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也就渣了很多。小學的時候,還能撐撐場面,到了初中,也搞不清要怎麼輔導了,就全往寄宿學校送。可是寄宿學校對於學習要求很高,孩子學習不好的話會受到歧視。上學和做牢一樣,不許玩手機,不許談戀愛。各種規則多如牛毛,目的只有一個,孩子提分。這裡孩子只是一個工具,為學校掙錢的工具,沒有什麼人格可言。

    基本上初中的孩子和家長的關係都會很差,如果不是生存的需求,孩子沒有一個願意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

    孩子上初三了,視野廣闊了很多。基本上父母說的那一套已經不起作用了。對孩子來說就是嘴碎的人而已,本事沒什麼本事,能力沒什麼能力。憑什麼來指導我呢?他會把你對他的招用在你身上,你看別人的父母,多有本事,你呢?

    認命吧,孩子是你教育出來的,現在這樣和你對著幹,是因為覺得你不行了。本事吧沒有,就會碎嘴。熬到她大學去了,思想還會改變的,不用擔心。

  • 12 # 風姿卓越奶茶y2

    這是前期教育的失誤導致叛逆期時大爆發,我的兒子也初三了,從來沒出現過叛逆期而且學習好,同為寶媽,我認為你不瞭解孩子在想什麼,她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但學習讓她有壓力、生活讓她迷茫,於是父母成了她的出氣筒,不和你發洩又去找誰呢?你不能走進她的內心世界,因為你的話不能讓她信服,甚至她認為你說話沒水平、沒道理甚至是胡攪蠻纏。所以她也這樣回報你的。作為父母和一個讀了九年書的人談話要慎重些,不要以為她是你的女兒就可以發號施令。一定要和她講理,不是用命令和通俗的語言與她交流,可以選擇名言警句,旁敲側擊的規勸她。比如她讀書不認真時你不要大呼小叫的。可以說一句“不求甚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也許一語驚醒夢中人,在和她一起讀書探索書中的奧秘,語言是一門藝術,和她談話每個腦細胞都轉動起來,不要口無遮攔的瞎說,不要覺得這樣很辛苦,你在教育孩子上那個地方偷懶了總要付出代價,不要有任何藉口說我教育不了……我沒文化等等理由,她是言行舉止就是父母的翻版。先檢討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欠缺。我是文盲,為了教育孩子每天堅持讀書學習,教育是偉大而耗費精力的工程,你是建築師,孩子是你一手打造的作品。

  • 13 # 小菡0712

    家裡男孩初二,養小孩經常有種力不從心,心力交瘁的感覺。昨天晚上下自習後還心平氣和與他溝通,幫著處理好與一個同學的矛盾,誰知在睡前因手機的事幹上了,昨晚一夜失眠。

    反思了很多,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想,自尊心更強,我也應該更尊重他,給他面子,以前簡單粗暴的指令式教育只能適得其反。

    不要嘮叨,事情說清楚就好,多聽他說,引導他多說,商量解決辦法。

    不翻舊賬,只說眼前的事,儘量別用"又""還""怎麼又"之類的詞

    零花錢說好多少到時就給,不盤帳,不無故剋扣

    手機嚴格管理,不給他裝空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猜猜看《龍族》大結局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