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醉酒東城
-
2 # 狍裡狍氣
個人認為是孔融!
孔融,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讓梨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孔融少時成名,幾次辭謝了州郡的辟舉,於靈帝時“闢司徒楊賜府”(《後漢書·孔融傳》),開始步入仕途。因出任北海(東漢郡國名,治所在今山東昌樂西)相頗有政聲,時人又稱他為“孔北海”。建安年間,孔融先後擔任將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職。這時曹操專權,他與曹操政治上頗有分歧,每多乖忤,終於在建安十三年(208)被曹操所殺。
孔融是東漢末年一代名儒,繼蔡邕為文章宗師,亦擅詩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賞孔融文辭,在他死後曾懸賞徵募他的文章,把孔融與王粲、陳琳、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六位文學家相提並論,列為“建安七子”。說道“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至於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揚雄)、班(班固)儔也。” [31] 據《後漢書》載,孔融有詩、頌、碑文、論議、六言、策文、表、檄、教令、書記共二十五篇。 [31] 但這為數有限的遺文,後世又有所散佚,大多隻是片斷流傳,其中詩歌僅存八首。孔融的文章以議論為主,內容大抵為伸張教化,宣揚仁政,薦賢舉能,評論人物,多針對時政直抒己見,頗露鋒芒,個性鮮明。在藝術上,文句整飭,辭采典雅富贍,引古論今,比喻精妙,氣勢充沛。現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詩,孔融散文的特色是以文筆的犀利詼諧見長。總體來看,他的散文講究辭藻的華美和字句的對稱,具有濃重的駢儷氣息,這是孔融有別於同時其他作家的地方。同時人們指出他的文章“體氣高妙”,“奮筆直書,以氣運詞”(劉師培《中古文學史講義》),這又體現了建安時期文學創作的共同風尚。 與散文相比較,孔融的詩歌顯得遜色。曾作《郡國姓名離合詩》分扣“魯國孔融文舉”六字,在燈謎界被尊為文人詩謎的開山作。 -
3 # 逗趣一人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因為羨慕一位叫“孔明先生”,於是取字為“孔明”。這和清朝林則徐名字的來歷很相似,林則徐出生時,父親林賓日非常敬佩的清廉官員——福建巡撫徐嗣正巧路過林家,林賓日大喜,認為是吉兆,於是給兒子取名“則徐”。
諸葛亮年少的時候,十分景仰比自己大二十歲的“孔明先生”,這位“孔明先生”叫胡昭,字孔明,潁川人,三國時期著名隱士。胡昭學識淵博,品德高尚,擅長書法,尤其精通隸書,和書法大師鍾繇齊名,書法界有“鍾氏小巧,胡氏豪放”的說法。
胡昭在冀州躲避戰亂的時候,袁紹很想得到這位世外高人的輔佐,就任命他為官員,但胡昭不願做官,婉言謝絕後,回鄉隱居,胡昭實在是高,他彷彿預知到了袁紹之敗。
曹操當了丞相,也想請胡昭出山,多次以禮徵召。可是胡昭到達京城,自稱是一介鄉野書生,對治軍理政一竅不通,堅持要歸隱。曹操無奈,也不勉強,尊重他的選擇,放他回鄉。
三國群雄爭得你死我活的時候,有一個年輕人,找到胡昭求學,後經證明,年輕人學到的不是心靈雞湯,而是大智慧。這個比胡昭小十八歲的年輕人就是司馬懿,後來牢牢掌控了曹魏的政局。
胡昭隱居陸渾山,自耕自種,自給自足,閒來研讀經籍為樂。魏國齊王曹芳正始年間,驃騎將軍趙儼、尚書黃休等多人,向朝廷舉薦胡昭。
司馬懿也非常想得到老師的幫助,就派人請胡昭入朝為官,胡昭仍然不肯出山,司馬懿也沒有為難老師。嘉平二年(公元250年),曹魏朝廷再次派人徵召,胡昭已經仙逝了,享年八十九歲。
-
4 # 糖糖的五千年
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的觀點都會不一樣,因為三國時期的確有很多牛人,但是在我個人看來,三國時期學識最淵博的人,莫過於神秘莫測的水鏡先生了.
三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可謂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一部名著《三國演義》便描繪了不知多少的人物。這其間既有帝王將相,也有才子佳人;既有文臣武將,也有英雄豪傑;既有當世名人,也有山野之士。真可謂群星璀璨,正如小說作者在開篇所列的詞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在這浩瀚的群星中,卻有一位出場不多的人物,全書著墨也很少。如果對整部小說加以回顧和品味,你就會開始對這個人物漸漸產生深刻的印象。這位人物就是我們將要說到的---三國時期的神秘大隱水鏡先生司馬徽。
在《三國演義》全書一百二十個章回中,司馬徽是在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隱淪單福新野遇英主》中才出現的。當時劉備被荊州劉表收留後,駐守於新野,但被荊州本土勢力的代表蔡瑁所猜忌防範。蔡瑁設計招劉備赴會襄陽,卻欲暗中加以陷害。在荊州另一位謀士伊籍的提醒下,劉備及時匆匆離宴衝西門逃去,演出了一段馬躍檀溪的傳奇故事。
這位後來蜀漢政權的創立者就是在馬躍檀溪之後,邂逅了給他後半段人生以精彩指點的水鏡先生。根據小說的介紹,水鏡先生司馬徽字德操,穎川人氏。小說對水鏡先生的外貌描寫也非常精煉,就八個字“松形鶴骨,器宇不凡”;對水鏡先生的住處草堂也略加描寫,“架上堆滿書卷,窗外盛栽松竹,橫琴於石床之上,清氣飄然。”關於水鏡先生,整部小說就這麼多描寫,卻活脫脫將一位隱士高人的形象盡顯於讀者面前。劉備於馬躍檀溪脫險之後不期路過水鏡先生的莊上,於是當時歷史上的兩位顯隱代表人物開始了他們之間的第一次人生交集。
兩位人物的交談重點是圍繞著人才展開的。在此之前,劉備認為自己的集團人才濟濟,“文有孫乾、糜竺、簡雍之輩,武有關、張、趙雲之流”,之所以事業不濟,蓋因於時機不濟。可見,劉備為匡扶漢室的大業顛簸了大半輩子,卻還連門都沒摸到呢。水鏡先生則在一個更高的角度指出了劉備所缺的是經綸濟世之才。在分析了一套“天命有歸”、“龍向天飛”等蓋應在將軍身上的所謂傳統天人合一倫理之後,水鏡先生直接向劉備道出了一個人才方案“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甚至告之以行動方案“今天下奇才,盡在於此,公當往求之”。當劉備欲進一步詳詢時,水鏡先生卻一個勁地說“好!好!”,勸劉備早點休息,因為天色已晚了。但見高人講話一向點到為止,就是不一樣啊!
當晚,劉備就夜宿於水鏡先生的莊上。肯定是因為疑惑於白天和水鏡先生的談話,晚上竟一直難以入睡。當晚半夜還有人拜訪水鏡先生,並隱隱約約有談話,撩撥得劉備一晚都如墜雲霧,以為是伏龍或鳳雛到了。這一幕在《三國演義》連環畫中的《馬躍檀溪》一冊中也有講到,因為是描述夜晚,有那麼兩頁畫面黑乎乎的,這在全套《三國演義》連環畫四十八冊中非常少有。所以水鏡先生很早就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恐怕這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罷。
我們接著看劉備在水鏡先生莊上的經歷。第二天天亮後,劉備當然迫不及待地詢問昨晚來人是誰,水鏡先生則笑答“此人慾往投明主,已到他處去了”。殊不知這位半夜訪客就是日後不久前來輔佐自己的徐庶,劉備仍然不得其解,又開始盤詢伏龍、鳳雛,水鏡先生照樣不停的笑說“好!好!”,彷彿就一直在和劉備打啞謎。一位在世間叱吒風雲的英雄劉皇叔,到了這位山野隱士的面前,無論在思維方面還是在行為上真像成了一個小學生似的。最後,劉備在告辭水鏡先生的時候,禁不住邀他出山相助,水鏡先生答曰:“山野閒散之人,不堪世用。
自有勝吾十倍者來助公,公宜訪之。”劉備和水鏡先生的第一次交往便這樣結束了。 劉備和水鏡先生的第二次交往則是出現在小說的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這一次的描述就更簡單一些,篇幅就一頁左右。當時劉備已經往隆中去了兩次皆不遇孔明,正在準備第三次。臨出發時水鏡先生竟飄然而至,於是兩人便開始了他們之間的第二次交流,也是最後一次交流。這一次晤談,水鏡先生就不再和劉備打啞謎了。不知是不是已經感覺到這位劉皇叔確實心誠,所以這回和劉備的談話就直截了當。在寒暄了一段徐庶被詐去曹營的事情之後,就開始將話題轉移到孔明正題上了。
水鏡先生對孔明給出了驚人的評價,其本領超乎管仲、樂毅之流,“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無疑更進一步堅定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決心。然水鏡先生在辭別劉備出門之後,卻留下了一句令人過目難忘的話:“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這簡直就已經將後來的歷史給定格了。事實上也確如此,諸葛孔明先生儘管滿腹經綸,神機妙算,然終其一生鞠躬盡瘁,仍未能實現劉備的復興漢室、匡扶天下之理想,讓後人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嗟嘆。身前已知身後天下事,水鏡先生實乃高人!他在評論徐庶離開劉備之前走馬薦諸葛這件事時所說的另一句話“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也充分暗示了孔明出山之後的命運和結局。水鏡先生實乃三國時期一神秘大隱!真正高人中的高人!
後來又偶爾看到其他朋友更是做深度發揮,居然考證出水鏡先生司馬徽和司馬懿竟是八輩子之內的同宗,他們都是西漢司馬遷的後代。整個三國曆史的真正總導演就是這位水鏡先生!所謂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等等,皆不過跑龍套的角色而已,真正幕後的設計就是水鏡先生,他的佈局直接促成了司馬家族最終得到了天下。
其實在中國古典歷史文化演繹裡經常出現這樣的高人,比如戰國時期的鬼谷子就是另一個著名的例子。在世俗社會之外,再去塑造一位洞悉塵世間現在和將來的超人間角色,在歷史關頭於恍惚中指引著世間的一些人和事,恐怕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固有魅力吧。
-
5 # 唐風宋月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憑籍難以踰越的長江天險,偏安江左一隅的孫吳政權相對穩定,因此成了民眾躲避戰亂的首選地,大量的流民湧入東南,這其中也有許多的佛教徒。
建安末年曹丕代漢稱帝,一時許多關中、洛陽地區軍人叛降、百姓南附,政治動盪,史稱“獻帝之末漢室大亂”。這些南附東吳政權的人當中,就有著名歷史上著名的譯經者支謙。
支謙是大月氏(也稱為月支)後裔,字恭明。月氏為佛國,是中國早期佛教傳入地之一。漢武帝時張騫鑿通西域,即聯合了月氏國共同對付匈奴。此後,月氏人入居漢地絡繹不絕,移民漢地的月氏人大多以支為姓,佛教也隨之東傳。支謙的祖父在漢靈帝時率數百人歸附東漢,被任命為“率善中郎將”之職。佛教史上,支讖、支亮、支謙三人為漢末傳播佛教的著名人物,而且在當時被認為是最有學問的三個人,“世稱天下博知,不出三支。”其中支讖為支亮師傅,支亮又為支謙老師。支謙從小學習漢學典籍,並且“學胡書、備通六國言”,又拜在支亮門下刻苦鑽研佛教文化,“博覽經籍,莫不究練,世間藝術多所綜習”,直到“才學深徹、內外備通”仍好學不倦,時人稱其為“知囊”。
這個時候,東吳政權正是風雨飄搖之際,劉備起傾國之兵前來報奪荊州之仇,孫權擔心腹背受敵,不得不違心地向曹丕稱臣。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得知博學多識的支謙輾轉避亂到了江南,焦頭爛額的吳主孫權喜出望外,立即請支謙入宮,“因問經中深隱之義”,支謙對答如流,“應機釋難,無疑不析”。孫權大喜,當即“拜為博士”。等擊退劉備,解除政治危機,孫權稱後不久,又使支謙“輔導東宮,甚加寵秩”。
或者有吃瓜群眾會問,孫權怎麼會選一個和尚做太子師傅?其實,這個時候的支謙還是一個居士,並沒有出家。另外,早期佛教進入中國後,並不象現代和尚一樣張揚,而是依附在道家的陰影下,以至於人們誤以為佛教也只是黃老道術的一種。孫權請支謙以“賓友”的身份輔導太子,自然不會引來非議的。
孫權本來想要培養一個合格的接班人,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太子孫登不幸早亡。太子死後引發朝堂震動,支謙害怕惹禍上身,激流勇退從此隱居穹隘山,跟隨沙門竺法蘭受持五戒,專心譯經事業,直到六十歲入寂。孫權另一子孫亮曾贊其曰:“支恭明不救所疾,其業履衝素,始終可高。”
支謙一生譯經29部,雖是一代高僧,卻不為塵世人所知,其事亦不見於史料記載,或者正是因為他既是方外人,且為異族,故此孫吳政權對其人其事諱莫如深。然而,許多人並不知道,支謙學貫東西中外,所譯佛文暢達經意,易於理解,所譯作品中的一些掌故、名詞直到今天仍廣為流傳,只是人們茫然不知而已。
如“盲人摸象”、“出淤泥而不染”等……
世人皆知,蓮花本為佛教象徵物,隨著佛教的漢傳又賦與了新的含義。新版《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中,對“出淤泥而不染”的解釋為:“蓮花從汙泥中生出,卻能保持芳潔,不受汙染,比喻人處於汙穢混濁的環境而能保持自身清白。”這樣解釋並不大錯,然而辭典卻將其出處記在了宋人周敦頤的《愛蓮說》一文“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然而“出淤泥而不染”之句見於歷代名僧所譯經文中,支謙《佛開解梵志阿颰經》中即有“凡人志心、道人心一如石在地,日炙不消、雨漬不釋、風吹不動……譬如蓮華出於汙泥,根葉常冷,塵水不著。”,
支謙的譯文比周敦頤足足早了數百年之外,難怪錢鍾書會說周敦頤《愛蓮說》“有拾彼法牙慧之嫌”了。
至於“盲人摸象”的成語更是首見於支謙《佛說義足經》中,故事主幹和情節在支謙的筆下成型,最終成為漢語成語,正是因為佛教文學隨著歷史發展與儒學漸漸融合的原因。如果以為盲人摸象只是一個簡單的四字成語,那就真的是“盲人摸象”,鬧大笑話了。
-
6 # 浪兄筆記
個人認為是鄭玄,能以個人姓命名學問的沒幾人,跟孔孟之學、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一個級別。
鄭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縣人(今山東高密市)。127-200年享年73歲,著名經學家和大儒。黨錮之禍起,遭禁錮不得當官,潛心研究和教授學問,弟子數千。開宗立派的大儒,被稱為鄭學,唐太宗列他為22先師之列,配享孔廟。代表作品有天文七政論、中侯等。個人學術成就,真的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知名學生有崔琰等。
典故三年拜師:想拜大儒馬融為師,三年沒見到面。沒辦法馬老師是博導,只親授課有博士水平的學生。直到有次馬老師問學生算術問題,只有鄭玄能短時間算出來,馬老師感嘆的說:詩書禮樂,鄭玄都精通。隨後成為正式門生。
很多偉大的人物在幼年時往往有超出凡人的表現,鄭玄也不例外。他從小就開始學習書數之學,八九歲就能精通算術。十二三歲時,就能講誦《詩》、《書》《禮》、《易》、《春秋》這五經了。我們固然會驚歎鄭玄的才華,當然這除了天賦之外,更多的還是後天的努力。根據《太平廣記》記載,鄭玄十一二歲時隨母親至外祖父家做客,客人都衣著華貴、誇誇其談,而鄭玄母子則縕袍敝衣處其間。鄭母對此面有羞赧之情,就鼓勵鄭玄表現一些才氣來為自己長長臉。但鄭玄覺得這太過虛榮,於是便說:“非我所志,不在所願也”。
他師事第五元先之餘,又從東郡張恭祖處學習了《周官》、《禮記》、《左氏春秋》、《韓詩》、《古文尚書》等書。第五原先所授為今文經學,而張恭祖所授位古文經學。正是此番求學經歷,使得鄭玄能夠兼通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經過了孜孜不倦的學習後,鄭玄的經學造詣在山東(函谷關以東)一帶已經無人能出其右了。
這時的鄭玄足以能夠開宗立派,但他還是不滿足。於是透過好友盧植,拜扶風馬融為師。馬融是當時著名的古文經學大師,門徒數千人。由於馬融是大佬級的人物,弟子眾多,再加上他生性嬌貴,因此往往在講學時後置女樂,前置絳帳。鄭玄入馬融門下三年,一直不為其所重,只能透過其高徒轉相授受。直到有一次,馬融遇到了一個“渾天”難題,眾人推薦說鄭玄精通術數。於是便請來了鄭玄,果不其然,問題頃刻之間便得以解決。馬融不得不對其另眼相看,此後越來越重視他。
回覆列表
司馬懿
因為能隱忍,把手握大權的曹操熬死了。熬死了諸葛亮。
家教好,三個孩子都稱王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