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陸家梧桐棲小鳳

    比較老的一級戰列艦,其特點是艦橋極其高大。還有就是前、後,開始一共四座雙聯360主炮塔+10米尼康測距光瞄。因其效能一般而反覆修改了好幾次,包括——後來拆了中間的一座煙囪以增加攜艇數量,更換410主炮,增加隔水艙,加厚側舷近吃水均鋼質及炮塔裝甲,增加重油鍋爐以提高蒸汽輪機輸出功率強化航速,改造多功能後桅,增加了水上偵查/戰鬥兩用機及平臺,拆了左右邊舷的魚雷發射管而增加了側舷的4座旋轉雙聯127高平兩用炮,一邊兩座等等。

    這艦運氣挺好的,有如神助,直到日本投降,基本還具備作戰及航行能力。最後當了美帝的靶船,在海上試驗場捱了一枚實驗核彈,還硬是在海上漂了五天,才側傾沉了,質量槓槓的啊!美華人各種懵逼……

  • 2 # 戰略論

    日本長門號戰列艦是典型的大炮鉅艦時代的產物,建造之初便是作為艦隊決戰的主力艦,注重高速和重防禦,火力也空前強大,主炮口徑達到了410毫米,是當時最大口徑的艦炮。在‘’大和‘’級超級戰列艦出來之前,長門號戰列艦是日本海軍最強大的戰列艦,一直作為聯合艦隊的旗艦,是日本海軍的象徵。

    長門號戰列艦標準排水量39120噸,最大航速26節,側舷裝甲305毫米,水平裝甲70-127毫米,擁有4座雙聯裝410毫米主炮炮塔,19門140毫米副炮,4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10座雙聯裝25毫米機關炮,後期又大量加裝了各型高射機關炮和機關槍以應付日益嚴重的空襲壓力。

    太平洋戰場爆發後,長門號戰後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和萊特灣大海戰,中途島海戰中由於南雲忠一機動部隊的四艘航母覆滅,隸屬於主力艦隊的長門號還未來得及到達戰場便不得不返航了。萊特灣大海戰中長門號曾向美軍護航航母進行炮擊,但未取得戰果。回到本土後一直待在軍港裡,直到戰爭結束,成為日本唯一一艘倖存下來的戰列艦。

    長門號戰列艦最終的命運是作為戰爭賠償移交給了美國海軍,美國海軍將其用作原子彈爆炸試驗,最終被原子彈所炸沉。

  • 3 # 小奔說史

    二戰時期的日本長門號(ながと)戰列艦,既開啟了舊日本帝國海軍的輝煌時代,也最終見證了舊日本帝國海軍的徹底覆滅。

    剛剛造出的“長門號”戰列艦

    一、想象中決戰太平洋的“一號艦”

    長門號是日本第一艘擺脫英國影響,自行設計的戰列艦。

    20世紀20年代前後,日本逐漸把美國視為未來最大敵人,出於爭奪太平洋的考慮,日本從1915年開始,以英國“無畏”級、“無敵”級為模仿物件,先後透過引進、仿製,連續推出“金剛”、“扶桑”、“伊勢”級戰列艦。

    1920年,舊日本帝國海軍在軍費已經佔到國家總預算1/4的情況下,提出未來要建設所謂的“八八艦隊”,即到1927年時,擁有八艘戰列艦、八艘戰列巡洋艦,而且艦齡要不滿八年。

    “長門級”戰列艦的首艦“長門號”,正是日本人勒緊褲腰帶推出的“八八艦隊”一號艦。

    這款戰艦搭載了當時世界各國海軍中口徑最大的410毫米火炮(二聯裝4座),滿載排水量超過4萬噸。

    1925年的“長門號”戰列艦。

    不僅如此,“長門號”還有著高達26節的航速,是當時航行速度最快的戰列艦。

    按照日本海軍命名原則,“長門號”的名稱來自舊日本的長門國。

    二、偷襲珍珠港的命令從“長門號”發出

    1920年11月25日,“長門號”完工交付,第二年,“長門級”的第二艘戰艦“陸奧號”交付。

    不過,根據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日本海軍主力戰艦噸位被限制在315,000噸以內,同時,主炮不允許超過406毫米。

    如此一來,“長門級”的兩艘戰艦“長門號”、“陸奧號”,自然成為日本海軍艦隊中的最強者。

    它們與主炮口徑406毫米的美國“科羅拉多級”戰列艦(3艘),以及英國的“納爾遜級”戰列艦(2艘)一起,被稱為最強大的7艘戰艦(Big Seven)。

    其中,“長門號”以噸位和航速排在七大戰艦之首,自然而然成為日本老百姓頂禮膜拜的物件,併成為聯合艦隊旗艦二十多年。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作為旗艦的“長門號”也是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的坐艦。

    1941年12月2日,正是從“長門號”戰列艦上,發出了著名的“登新高山1208號”密電。

    六天後,日本海軍機動艦隊對珍珠港發動突襲,太平洋戰爭就此爆發。

    三、無所作為的度過了“太平洋戰爭”

    為了戰爭而生的“長門號”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表現,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碌碌無為。

    儘管在偷襲珍珠港的行動中,航母艦載機發揮了重大作用,但日本帝國海軍決策者頭腦中依然有著根深蒂固的大炮鉅艦思維。

    開戰初期,出於主力艦隊決戰的幻想,長門號、陸奧號與新造的大和號和武藏號一起被雪藏,停泊於廣島。

    1942年2月,排水量達到7萬噸的“大和號”,取代“長門號”成為日本海軍艦隊的新旗艦。

    6月,中途島海戰爆發,“長門號”與“大和號”、“陸奧號”一起,被編為主力艦隊,準備用於第二波打擊,即殲滅美軍太平洋艦隊剩餘的6艘戰列艦。

    不過,中途島海戰最終的主角是航母艦隊決戰,當得到“蒼龍”、“加賀”、“赤城”、“飛龍”四艘航母沉沒的訊息後,遠在300海里以外的山本五十六倉促撤退。

    一炮未發的“長門號”就此結束了第一次戰鬥。

    此後,“長門號”再次露面,已經是1944年6月的菲律賓海海戰,此時的日本帝國海軍已經日益走向窮途末路。

    在這場被稱為歷史上最大規模航母決戰的海戰中,被編入“乙部隊”的“長門號”不僅無所作為,還被美軍飛機擊傷。

    在4個月後爆發的“萊特灣海戰”中,“長門號”再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戰鬥。

    在戰鬥中,“長門號”前後三次遭到美軍航母艦載機襲擊,總共被8枚炸彈擊中,導致90名船員被炸死,211名被炸傷。

    “長門號”總共發射99發主炮彈及653發副炮彈,不過,毫無戰果。

    此戰過後,曾經為視為海軍希望的“長門號”灰溜溜跑回日本本土,一直到戰爭結束。

    四、最終被美國以原子彈“炮決”

    巴頓曾經說過,希望自己“在最後一次戰鬥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擊中”。

    龜縮在橫須賀的“長門號”不僅無所作為的度過了太平洋海戰,也沒有像“大和”、“武藏號”那樣執行自殺式任務。

    最終,戰爭結束時,“長門號”無意中成為日本海軍序列中唯一可以航行的倖存戰列艦。

    不過,等待它的,將是更加屈辱的命運。

    1945年10月,作為戰敗賠償,“長門號”被移交美國海軍。

    由於戰前的巨大名氣,日本民眾曾經自發組織起來,呼籲美華人將“長門號”留在日本。

    可以想象,美華人自然不會理會這樣的請求。

    被美國接收的“長門號”

    第二年6月,美華人在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礁石組織了一次原子彈爆炸試驗,目的在於檢測原子彈對海軍艦隊的破壞力。

    這次實驗被名為“十字路口行動”,失去利用價值的“長門號”,和美國“內華達號”戰列艦、“阿肯色號”戰列艦“及“獨立號”航母一起,被靜靜地停泊在爆炸地點,等待最後的命運。

    誰也沒想到的是,“長門號”居然先後扛過了兩次原子彈爆炸。

    “長門號”位於蘑菇雲左側底部。

    其中,在7月1日的第一次空中爆炸後,距離引爆點1.5公里的“長門號”居然完好無損。

    在7月24日的第二次水下爆炸後,距離引爆點約900至1000米的“長門號”也只是右舷約5度傾斜而已。

    直到7月28的深夜,不甘心的“長門號”在掙扎了4天后,才因為艙內進水,最終沉入水下。

    舊日本帝國海軍就此徹底成為歷史。

  • 4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長門級戰列艦是日本有“造艦之神”之稱的平賀讓於1914年便著手研究設計的一款戰艦。首艦長門於1917年8月開工建造,1920年11月完工交付,2號艦陸奧號在建造時趕上了華盛頓海軍條約,英美強烈要求日本放棄建造2號艦,可是日本極力挽留,為了趕工期實行三班倒24小時不停歇建造,而且還以小學生捐款,不能辜負孩子為由挽留2號艦,最終各方妥協,日本保留長門級2號艦,但作為代價,英國允許再建造一艘納爾遜級,美國允許再建造一艘科羅拉多級。

    所以日本的2艘長門級、英國的2艘納爾遜級、美國的3艘科羅拉多級成為世界上主炮口徑在16英寸、排水量在3.5萬噸的戰艦,所以被譽為世界7大最強戰列艦,俗稱“BIG7”。但是,雖說是16英寸口徑,但是長門的16英寸是410毫米,而且滿載排水量為39000噸,公試時航速超過了26.5節。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主炮口徑最大、航速最快的戰列艦。

    直到1942年之前,長門級戰列艦一直作為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旗艦,它更是日本國民精神的象徵,當時的日本人都以在長門級戰列艦上服過役為榮,它更是日本小孩的精神榜樣,也經常開放給國民參觀,在1926年的關東大地震中長門號積極參與救災,所以長門號是當時日本國民心中的第一艦。

    不過它在二戰中的表現幾乎為零,因為戰列艦作為最終決戰的武器不能輕易動用,所以戰列艦們基本在後面壓陣。但是到了最後日本海上交通線被美軍掐住,軍艦燃料短缺,根本無力遠洋作戰,就連大和的送死戰也是聯合艦隊將燃料東拼西湊出來的,而且還只有一半,返航的燃料都不夠。而長門只能乖乖的在港口內等死,最後成為美軍俘虜,參加了比基尼環礁的核爆實驗。

  • 5 # 戰壕

    長門級戰列艦是一戰中日本新建造的戰列艦,在日德蘭海戰,英國海軍皮薄餡大的戰列巡洋艦損失慘重,最後還是在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支援下才擊敗了德軍,各國也意識到了戰列艦必須擁有足夠厚實的裝甲防護和強大的火炮才能贏得勝利,因此紛紛造鉅艦。

    而日本此時已經積累了大量造船經驗,長門級戰列艦就是在1917年開始動工建造的,裝備8門410毫米主炮,是日本大和級戰列艦出現之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艦炮。長門級共建造了2艘,分別為長門、陸奧兩艦。後來華盛頓海軍條約生效,各國開始建造條約艦,長門級也因此成了很長時間內日本海軍的王牌,並和美國科羅拉多級、英國納爾遜級的共5艘戰列艦並稱為“Big Seven”。

    由於戰力強悍,長門級一直被日本海軍視為心頭肉,倍加呵護,其和新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被視為日本漸減邀擊戰略中日美決戰的關鍵兵器,長期被部署在本土基地,因此得名柱島艦隊。

    不過長門級戰列艦的現實命運就比較悲慘了。後來隨著戰局惡化,這些寶貝也不得不投入作戰。但是畢竟二戰已經不再是戰列艦的時代了,因此長門級並沒有多大的發揮。長門號多次作戰中受到損傷,戰爭末期停在了橫須賀,最終被美軍俘獲,在核試驗中沉沒。而二號艦陸奧號則在1943年6月神秘爆炸沉沒,早早就退出了舞臺。

  • 6 # 當狗容易做人難

    超級戰列艦“大和”

    現在提到二戰時期的日本聯合艦隊,最具代表性的軍艦應該是超級戰列艦“大和”了,大和號戰列艦堪稱舊日本海軍的巔峰之作,也是世界海軍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之一。但在二戰前後的日本,出於保密考慮,大多數人是沒聽過大和號的,在當時的日本國民心中老當益壯的長門號戰列艦才是最能代表日本海軍的軍艦。

    “日本造艦之神”平賀讓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交戰國英德之間爆發了“日德蘭海戰”,這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列艦決戰,也對各國海軍發展造成深刻影響。日本海軍總結“日德蘭海戰”的經驗教訓,認為低速、高火力、重灌甲的戰列艦已經難以完成戰略決戰任務,要研發一款新型高速戰列艦,兼顧航速、火力、防禦三個方面,作為新“八八艦隊”的核心,這就是長門級戰列艦,長門號是該級戰艦的首艦。

    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海軍發展深受英國影響,打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主力艦基本都是從英國購買,後來日本自造的主力艦也是使用英華人的圖紙,長門級戰列艦是第一艘完全由日本人自行設計、具有日本特色的主力艦,被稱為“第一型純日本血統的戰艦”。長門級戰列艦由“日本造艦之神”平賀讓主持設計工作,於1916年完成初始設計,1917年正式定型,首艦“長門號”於1917年8月28日在吳海軍工廠開工建造。

    長門號戰列艦

    長門號戰列艦上使用了當時日本能弄到的所有最新技術,首先是雙聯裝410毫米口徑主炮,一共四門,以兩兩疊起來的方式佈置在艦首和艦尾,火力碾壓主炮口徑360毫米的歐美一眾主力艦;其次是安裝了最新式的燃油專燒鍋爐、蒸汽渦輪、4軸三葉螺旋槳推進裝置,最高航速達到26.5節,長時間保持了速度最快戰列艦的記錄;防禦方面使用重點防護的設計理念,加大彈藥庫、動力艙、炮塔等重要部位,以及水平裝甲、水線以下裝甲等易受攻擊部位的裝甲厚度,非重要部位減少或取消裝甲,以減輕船重。

    長門號戰列艦上有兩項獨具日本特色的設計,一是塔式艦橋,就是在前主桅採用7根支柱支撐的高大的圓錐結構檣式桅樓,頂端設立指揮所,既方便軍艦遠距離炮戰時的觀測和指揮,還堅固不易中彈受損;二是帶60°傾角的“勺型”艦艏,可以避免勾住鏈系水雷的鏈條,減少艦艇觸發水雷的風險。長門號戰列艦的設計理念基本上被此後日本主力艦繼承,就連著名的大和號戰列艦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放大版的長門號戰列艦。

    華盛頓會議

    1920年11月25日正式完工之後,長門號戰列艦成為當時世界最大、最快、最強的戰艦,但由於國際局勢變化,長門號沒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一戰結束後,世界沒有迎來和平,而是陷入新一輪軍備競賽中,隨著時任美國海軍部長丹尼爾斯“建設一支世界上最強大、最優秀的海軍”的口號,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等國開啟了龐大的造艦計劃。但建設大海軍耗資巨大,各國都被飛漲的軍費開支壓得透不過起來,再加上爆發了經濟危機,列強們都頂不住了,1921年11月在美國號召下召開了華盛頓會議,商討限制海軍軍備,經過近三個月的明爭暗鬥,簽署了《五國海軍條約》,

    根據《五國海軍條約》規定,禁止建造標準排水量超過3.5萬噸的主力艦,主炮口徑不能超過16英寸,長門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3.9萬噸,主炮口徑410毫米,絕對超標。因此為了避免英美等國的干涉、敵視,日本對外宣稱長門號最大航速僅有23節,以顯示對歐美各國25節航速的主力艦沒有威脅,這樣一來長門號戰列艦在世界上的名聲自然就一般般了。

    長門號戰列艦

    一戰到二戰之間這段時間,世界相對和平,長門號戰列艦作為日本聯合艦隊旗艦沒有作戰任務;而出於保密考慮,像出國訪問、環球巡航等任務也不會讓它去,可以說長門號在很長時間內與其說是戰爭兵器,不如說是激勵日本國民士氣的“吉祥物”。就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長門號被日本海軍作為戰略決戰的主力艦謹慎使用,在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海戰等戰役中打了個醬油,並沒有投入一線作戰。

    而等到1944年,日本海軍連續損兵折將,軍艦嚴重不足,不得不出動長門號戰列艦的時候,美國大批航母編隊已經牢牢控制住了海戰主動權,長門號只能被動挨打,連續被美軍航母擊傷,於1944年11月25日被調回日本本土修整。而隨著戰局日趨不利,日本本土燃料、物資嚴重不足,長門號再也沒有遠航過,只能停靠在橫須賀鎮守府坐等日本戰敗投降。總之長門號戰列艦就是一個紙面資料強大,但沒有任何出色戰績的戰艦,可以說是生不逢時,錯過了大炮鉅艦最後的輝煌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是那一枝初放的花蕾是什麼歌?